大學物理教程第一冊第二版答案
Ⅰ 大學物理教程第一冊第二版答案
加速度a=μN÷m
;(N為小球和圓筒內壁間的壓力)
N=向心力=mv²÷R;
所以a=μ專v²÷R;
下面用微積分:dv/dt=μv²÷R;
分離變屬量知:dv/v²=μdt/R
兩邊積分∫(dv/v²)=∫(μdt/R)+c
所以: -1/v=μt/R+c,再代入t=0時球是V0,知c=-1/V0;
故 任意時刻球的速率是v=v=RV0/(R+μV0t);-------第一個問題解決。
下面是第二個:
由v=RV0/(R+μV0t)知:
ds/dt=RV0/(R+μV0t);
移項ds=RV0dt/(R+μV0t);
再兩邊積分:
和上面一樣知s=Rln(R+μV0t)/μ(因為是路程,負號省略)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Ⅱ 大學物理第二版(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課後的習題答案
Ⅲ 大學物理第二版上冊梁志強版課後答案
第一題:

(3)大學物理教程第一冊第二版答案擴展閱讀
這部分內容主要考察的是質點的知識點:
有質量但不存在體積或形狀的點,是物理學的一個理想化模型。在物體的大小和形狀不起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並不顯著而可以忽略不計時,我們近似地把該物體看作是一個只具有質量而其體積、形狀可以忽略不計的理想物體,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稱為質點。
具有一定質量而不計大小尺寸的物體。物體本身實際上都有一定的大小尺寸,但是,若某物體的大小尺寸同它到其他物體的距離相比,或同其他物體的大小尺寸相比是很小的,則該物體便可近似地看作是一個質點。例如行星的大小尺寸比行星間的距離小很多,行星便可視為質點-因為不計大小尺寸,所以質點在外力作用下只考慮其線運動。
由於質點無大小可言,作用在質點上的許多外力可以合成為一個力,另一方面,研究質點的運動,可以不考慮它的自旋運動。
任何物體可分割為許多質點,物體的各種復雜運動可看成許多質點運動的組合。因此,研究一個質點的運動是掌握各種物體形形色色運動的入門。牛頓第二定律是適合於一個質點的運動規律的。有了這個定律,再配合牛頓第三定律,就構成了研究有限大小的物體的手段。所以「質點」是研究物體運動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對象。
Ⅳ 大學物理,第二版1-17題
由v=rw得a=dv/dt=rdw/dt=βr,
又β=dw/dt=12t2-6t ,得dw=(12t2-6t )dt,兩邊同時積分便得答案
Ⅳ 電壓是怎麼產生的
電壓是電路中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
電流之所以能夠在導線中流動,也是因為在電流中有著高電勢和低電勢之間的差別。這種差別叫電勢差,也叫電壓。換句話說。在電路中,任意兩點之間的電位差稱為這兩點的電壓。通常用字母V代表電壓。
電源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的大小可以用電壓表(符號:V)測量。
串聯電路電壓規律:串聯電路兩端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和。

(5)大學物理教程第一冊第二版答案擴展閱讀
我國常用的電壓等級:220V、380V、6.3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1000kV。電力系統一般是由發電廠、輸電線路、變電所、配電線路及用電設備構成。通常將35kV以上的電壓線路稱為送電線路。
35kV及其以下的電壓線路稱為配電線路。將額定1kV以上電壓稱為「高電壓」,額定電壓在1kV以下電壓稱為「低電壓」。
我國規定安全電壓為42V、36V、24V、12V、6V五種。
交流電壓等級中,通常將1kV以下稱為低壓,1kV以上、35kV及以下稱為中壓,35kV以上、220kV以下稱為高壓,330kV及以上、1000kV以下稱為超高壓,1000kV及以上稱為特高壓。
直流電壓等級中,±800kV以下稱為高壓,±800kV及以上稱為特高壓。
Ⅵ 求 《大學物理教程》 第二版 (吳錫瓏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課後答案,發至 [email protected] ,謝謝!
1999年出版的書,本書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內改革計劃」的研容究成果,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教育「九五」國家教委重點教材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科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九五」規劃教材。全書分四冊,包括第一冊:力學和相對論,第二冊:熱物理學和電磁學,第三冊:波動學和量子物理學(以上為主體教材);第四冊:系列化習題和學習指導(輔助教材)。主輔兩者既可彼此獨立,亦可相互配套。本書作為非物理專業的大學物理教材既保持基礎扎實、內容精幹、重實用的特點,又體現出高視點、新創意、知識面寬、內容現代化等時代特色。
Ⅶ 求這本大學物理教程的答案
篇一:物理學教程(第二版)上冊課後答案8
8-1 如圖,一定量的理想氣體經歷acb過程時吸熱700 J,則經歷acbda過程時,吸熱為 ( ) (A) – 700 J (B) 500 J (C)- 500 J (D) -1 200 J
分析與解理想氣體系統的內能是狀態量,因此對圖示循環過程acbda,內能增量ΔE=0,由熱力學第一定律Q=ΔE+W,得Qacbda=W= Wacb+ Wbd+Wda,其中bd過程為等體過程,不作功,即Wbd=0;da為等壓過程,由pV圖可知,Wda= - 1 200 J. 這里關鍵是要求出Wacb,而對acb過程,由圖可知a、b兩點溫度相同,即系統內能相同.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得Wacb=Qacb-ΔE=Qacb=700 J,由此可知Qacbda= Wacb+Wbd+Wda=- 500 J. 故選(C)
題 8-1 圖
8-2 如圖,一定量的理想氣體,由平衡態A 變到平衡態B,且它們的壓強相等,即pA=pB,請問在狀態A和狀態B之間,氣體無論經過的是什麼過程,氣體必然( ) (A) 對外作正功 (B) 內能增加 (C) 從外界吸熱 (D) 向外界放熱
題 8-2 圖
分析與解 由p-V圖可知,pAVA<pBVB,即知TA<TB,則對一定量理想氣體必有EB>EA .即氣體由狀態A 變化到狀態B,內能必增加.而作功、熱傳遞是過程量,將與具體過程有關.所以(A)、(C)、(D)不是必然結果,只有(B)正確.
8-3 兩個相同的剛性容器,一個盛有氫氣,一個盛氦氣(均視為剛性分子理想氣體).
Ⅷ 大學物理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第一章課後答案
上周,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了「世界一流大學競爭力排行榜」,北京大學排在第192位,清華大學排在196位。 與去年相比,兩所學校的排名分別上升了61位和68位。在全球高校500強中,我國18所大學上榜,比去年增加10所。 排名前10位的分別是:哈佛大學、得克薩斯大學、華盛頓大學、斯坦福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京大學、密歇根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大學。其中,除了日本的東京大學之外,其餘9所全部來自美國。 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主任、課題組負責人邱均平介紹,這10所大學是從參與評選的1207所大學中產生的,它們代表著世界大學的頂尖水平。「排名前10位的大學學科齊全,並且每個學科影響力都很大。這和平時所見所聞的一些情況不符合。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大家一般認為它學科比較單一,以理工為主,但從原始數據和評價結果來看,它的學科體系齊全,且每個學科的排名都比較靠前。」 記者了解到,我國沒有一所大學進入排行榜前100名。在前400名中,我國大陸地區佔8所,分別是:北京大學(192位)、清華大學(196位)、浙江大學(248位)、上海交通大學(252位)、復旦大學(257位)、南京大學(271位)、中國科技大學(273位)和吉林大學(382位)。中國台灣進榜的前三名為:台灣大學、台灣成功大學、台灣清華大學,分別排在第135、295和387位。香港大學(149位)、香港中文大學(198位)和香港科技大學(286位)則排在中國香港地區的前三位。 從學科排行來看,中國科學院的材料科學排名全球第1位,清華大學排在第19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在第38位。在物理學方面,中國科學院排名第5位,前4位分別是德國馬普學會、俄羅斯科學院、日本東京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計算機科學方面,清華大學的全球排名是28位,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AT&T貝爾實驗室、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在工程學方面,清華大學全球排名31位,排名第一到三位的是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伊利諾伊大學。北京大學在化學學科的全球排名是第73位,南京大學排92位,清華大學排104位。在數學方面,美國哈佛大學排名第一,中國科學院排名22位,北京大學排91位,復旦大學排149位。 與此同時,課題組以排名前500位的大學作為統計樣本,研究發布了「國家科研競爭力排行榜」,美國牢牢占據了榜首位置。在科研生產力、科研影響力、科研創新力、科研發展力4個一級指標中,美國的得分都位居首位。緊隨其後的是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荷蘭、瑞士、義大利、法國和瑞典。中國大陸排在第20位,比去年上升1位,中國香港排在第22位,中國台灣排在第27位
Ⅸ 誰有,大學物理思考題與習題解答第二版,熊天信pdf
一、大學物理學
大學物理(新版)(上冊)、吳百詩 科學出版社、2001
大學物理(新版)(下冊)、吳百詩 科學出版社、2001
大學物理學、余虹、科學出版社、2001
基礎物理學(上冊)、陸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基礎物理學(下冊)、陸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大學物理學、盧德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物理學(上冊)(第四版)、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物理學(中冊)(第四版)、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物理學(下冊)(第四版)、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大學物理(上冊)、陳宜生、李增智、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
物理學(上冊)(第三版)、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物理學(中冊)(第三版)、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物理學(下冊)(第三版)、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物理學、李乃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物理學(成教工版、高職高專)(第2版)、宋士賢、郭曉楓、劉雲龍、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
物理學簡明教程(第一冊)、曹茂盛等、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
物理學簡明教程(第二冊)、曹茂盛等、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
物理學簡明教程(第三冊)、曹茂盛等、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
物理學簡明教程(第四冊)、曹茂盛等、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
普通物理學輔導與答疑?力學與熱學、清華大學基礎物理教研組、北京出版社 、1996
普通物理學輔導與答疑?電磁學、清華大學基礎物理教研組、北京出版社、1996
普通物理學輔導與答疑?振動、波動、波動光學與量子物理、清華大學基礎物理教研組、北京出版社、1998
物理學(第三版)(上冊)、嚴導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物理學(第三版)(下冊)、嚴導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大學物理(下冊)、陳宜生、李增智、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
物理學、張立升等、天津大學出版社、1996
簡明大學物理、張丹海、洪小達、科學出版社、1998
普通物理學1(第五版)、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普通物理學2(第五版)、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普通物理學3(第五版)、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普通物理學?力學(第二版)、梁紹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普通物理學?熱學(第二版)、梁紹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普通物理學?光學(第二版)、梁紹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普通物理學?近代物理學基礎(第二版)、梁紹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大學物理(理論核心部分)守恆定律,熱現象,李椿,夏學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大學物理(理論核心部分)電磁場,李椿,夏學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大學物理(理論核心部分)波動,波和粒子,狹義相對論,熱現象,李椿,夏學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大學物理(當代物理前沿專題部分)蔡樞,吳銘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二、理論物理學
新概念物理學??力學、趙凱華、羅蔚茵、高等教學出版社、1995
新概念物理學??熱學、趙凱華、羅蔚茵、高等教學出版社、1998
新概念物理學??量子物理、趙凱華、羅蔚茵、高等教學出版社、2002
大學物理學?力學(第2版)、張三慧、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力學、程稼夫、科學出版社、2000
熱學、張玉民、科學出版社、2000
電磁學、張玉民、戚伯雲、科學出版社、2000
原子物理學(三版)、楊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量子力學(三版)卷I、曾謹言、科學出版社、2002
量子力學(三版)卷II、曾謹言、科學出版社、2002
三、習題集
大學基礎物理習題精解、金仲輝、科學出版社、2002
電磁學千題解、張之翔、科學出版社、2002
物理學難題集萃(增訂本)、舒幼生、胡望雨、陳秉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物理學練習題與大作業詳解(成教工版、高職高專)(第2版)、郭曉楓、於明章、張明影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物理學學習指導(成教工版、高職高專)、張松年、陳慶東、李宏昌、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大學物理學習題討論課指導(上冊)、沈慧君、王虎株、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大學物理學習題討論課指導(下冊)、沈慧君、王虎株、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大學物理學習指導、龐兆芳、天津大學出版社、1998
物理學綱要與自學指導、劉雲龍、同濟大學出版社、1996
大學物理學習指導(上冊)、楊振威等、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
大學物理學習指導(下冊)、楊振威等、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
大學物理學習題集、河北工業大學物理教研室、1999
大學物理補充教材和練習題(上冊)、河北工業大學物理教研室、1999
大學物理練習題(下冊)、河北工業大學物理教研室、1998
四、外文書
University Physics, Dexin Lu, CHEP, Springer,1999
Matrix Optics, Shaoming Wang, Daomu Zhao, CHEP, Springer,2000
五、實驗書籍
物理學實驗教學導引(成教工版、高職高專)、李壽嶺、宋青、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普通物理演示實驗、王秉超、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六、科普類
應用核物理、楊福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晶態面面觀——漫談凝聚態物質之一、馮端、馮步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放眼晶態之外——漫談凝聚態物質之二、馮端、馮步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生活中的物理學、何定梁、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
趣味力學、騰靜清(日)、科學出版社、2001
趣味力學新編、黃鍾、范德順、中國石化出版社、1997
物理學史、郭弈玲、清華大學、2002
文明之源-物理學、吳翔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探秘物理思維、李文庫、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
上帝與新物理學、保羅?戴維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物理學原理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第二版),馬文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