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新校區設計圖
A. 南開大學新校區的規模
南開來、天大津南新校區佔地均源為250公頃。根據兩校透露的消息,南開大學新校區規劃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可容納全日制學生2.1萬人。一期建設期從2011年至2013年,滿足1.2萬人使用需求。二期建設期從2013年至2015年,滿足繼續遷入9000人使用需求。而可持續發展建設期從2016年至2050年。天津大學新校區總建築面積將控制在130萬平方米。首期建設74萬平方米,2013年基本建成,學生規模將達到兩萬人,
將有11個學院整體遷入新校區。二期建設完成後,進駐學生數將達到3萬人。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這兩家多年的「老鄰居」,將新校區中一片共享區暫定為「天南鎮」。
B. 急求南開大學津南校區的正門照片!!!有「南開大學」字樣的!
南開大學津南新校區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黃金走廊的中心位置――海河中游南岸的海河教育園區。未來南開大學校園將主要由南開大學八里台校區、津南新校區和泰達學院三個校區組成。
南開大學津南新校區的落成,形成了北有泰達(南開大學泰達學院)、西有本部(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南有濱海(南開大學濱海學院)的三足鼎立的格局,這將為中國天津濱海新區的建設和發展作出應有的巨大貢獻。
南開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和研究型大學,現有學科覆蓋了文、史、哲、經、管、法、理、工、農、醫、教、軍全部12個門類。在按照學校事業發展戰略規劃綱要,至2019年,南開大學將建設成為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學生規模達到35000人。

(2)南開大學新校區設計圖擴展閱讀:
南開大學(Nankai University,NKU),簡稱「南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首批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
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學科門類覆蓋文、史、哲、經、管、法、理、工、農、醫、教、藝等,是「學府北辰」之一。
南開大學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肇始於1904年,正式成立於1919年,1937年校園遭侵華日軍炸毀而南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湖南長沙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1938年遷往雲南昆明,長沙臨時大學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回天津復校並改為國立;新中國成立後,經歷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成為文理並重的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天津對外貿易學院、中國旅遊管理幹部學院相繼並入。
截至2019年1月,學校佔地445.19萬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區佔地122.50萬平方米,津南校區佔地245.89萬平方米,泰達學院佔地6.72萬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197.96萬平方米。
有專業學院26個、本科專業86個;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8個;有專任教師2082人;全日制在校學生27621人,其中本科生15862人,碩士研究生8197人,博士研究生3562。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開大學津南校區
C. 南開大學新校區的建設風格
南開大學參考老南開、南開中學和西南聯大的建築風格與特點,並揉入現代建築元素,初步形成以紅磚和淺色石材為主要建築材料的簡約歐式風格,在傳承南開歷史歐式老建築風格的同時,注重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積極採用節能環保技術、材料及工藝。
學校形成以圖書館為中心的南北向公共服務建築「實軸」和東西向自然與人文交融的景觀「虛軸」。在南北軸線上布置了行政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和體育館等公共資源;在東西軸線上布置了博物館、南開講堂、張伯苓紀念園、馬蹄湖等歷史文化建設及自然景觀。通過調整南北軸線位置,使空間布局更為對稱與均衡。
配合「兩軸」的調整,從師生使用的便捷性、方便性出發,調整了體育活動區和部分學生生活區的位置,使公共建築位置更居中,更利於師生使用。此外,規劃西北部國際交流、學術合作區域,建設國際交流中心、留學生公寓、天南大合作辦學中心等,促進國際化大學的建設,加強與天津大學及海河教育園區的溝通與聯系。
新校區規劃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容納全日制學生21000人。其中:一期項目主要位於校際聯絡線以西,從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完成建設項目65萬平方米。一期建設完成後,公共教學區與各學院組團、對外辦學區域已初具規模,滿足12000人使用需求。二期項目主要位於校際聯絡線以東,從2013年至2015年,完成建設項目26萬平方米。二期建設完成後,學校的教學、生活與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教工宿舍增加,校際聯絡更緊密,滿足繼續遷入9000人使用需求。三期從2016年至2050年,繼續完善使用需求和各種配套項目。

D. 南開大學有幾個校區 每個校區地址在哪
南開大學被譽為「學府北辰」。南開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選首批「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南開大學有幾個校區,地理位置分別是在哪裡?下文我就帶大家看看南開大學各個校區地理位置究竟在哪彎友!
南開大學有幾個校區?
南開大學有三個校區
南開大學現為「一校三區」形式,即「西有八里台校區,中有津南校區,東有泰達校區」這一互為依託,交相呼應的布局。
南開大學佔地455.69萬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區佔地122.50萬平方米,津南校區佔地245.89萬平方米,泰達學院佔地6.72萬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197.4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377.3萬冊。按照「獨立辦學運槐、緊密合作」的原則,與天津大學全面合作辦學。
八里台校區
通訊地址:中國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4號。
八里台校區(校本部)始建於1922年3月,當時由於南開大學原址位置狹小,無法滿足教學要求,學校改在八里台村、北村南公地兩段租下400餘畝土地建設新教學區,後因日軍侵華戰爭被毀,在戰後復建。
津南校區
通訊地址:中國天津市津南區同硯路38號。
南開大學津南新校區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黃金走廊的中心位置――海河旁鬧友中游南岸的海河教育園區。
泰達校區
通訊地址:中國天津市濱海新區宏達街23號。
南開大學泰達校區位於濱海新區塘沽,於2000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學院一期佔地7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萬平方米,分為教學科研區和生活區兩部分,現承擔南開大學部分理工科專業研究生的培養任務。
E. 南開大學津南新校區的規劃原則
未來南開大學將由八里台校區、津南新校區、泰達學院三個校區和南開大學濱海學院組成。其中,新校區是南開辦學的拓展與延伸,與八里台校區的發展一脈相承,是新時期南開辦學上台階、上水平、國際化的硬體保證,是充滿朝氣、充滿活力的現代化綜合性新校區。
新校區在學科和學院安排上以新興、交叉、應用為主,同時預留國際合作空間,為學校實現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的發展目標留下空間。 1)強調集聚與共享的學科集群發展
基於「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的哲學思想,將校園各相關學科加以整合、聚集,成組成團合理組織,形成利於共享、交流的學科群。
2)強調人文交流的書院模式
基於多元和諧的理念,通過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混合,教學設施與生活設施的混合,形成利於交流共享的、集產學研與生活服務為一體的書院空間,鼓勵並促進人性化、多樣化的校園生活。
3)強調自我調節生長的精明增長模式
基於建設的動態觀,校園規劃應具有前瞻性和彈性,使組成校園空間的各要素在確定的結構或秩序下協調生長,並可進行結構和功能的自我調節,並利於分期建設。
4)強調可持續與低碳的生態校園
基於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注重校園的節能、節水、節電和環境保護,重視各類資源的有效利用,環境建設與功能建設同步,力求實現校園運行的零排放。 1)與學校長遠發展目標相結合:運用國際先進理念,將津南新校區建設成為與國際接軌的校園,推動南開大學向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的發展目標邁進。
2)與南開歷史文脈相結合:注重與老校區相呼應,延續老校區的建築空間尺度,創造具有南開傳統的人文氣息,傳承南開大學的歷史與文化,弘揚南開精神。
3)與院系特色相結合:注重結合學院與學科群的設置,體現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大學教育理念,凸顯南開以文理科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特色。
4)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注重校區的分期建設和發展,按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模式逐步實施,將新校區建設成為面向文明、面向生態、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校園,為南開今後百年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並預留適度的發展空間。
5)與師生活動相結合: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按照人的行為特徵和物質與精神需求,合理布局各類功能和校園空間,打造安全便捷的教育教學環境,方便師生教學、生活及活動。
6)與開放融合相結合:注重校園的開放、融合和多樣性,突破傳統思維模式,融合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結合南開大學的特徵,因地制宜,打造個性特色鮮明的新校園。
7)與生態自然相結合:注重綠色學府、花園校區的思想,營造自然和諧的校園環境,使建築與環境有機融合,體現現代大學「寓教於生活、寓教於交流、寓教於環境」的校園空間氣氛。
8)與投資運營相結合:注重學校的投資成本與日常運營、管理、維護成本,保證校區項目建設與運行的經濟性與可實施性。

F. 南開大學津南新校區的介紹
南開大學津南新校區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黃金走廊的中心位置――海河中游南岸的海河教育園區。未來南開大學校園將主要由八里台校區、津南新校區和泰達學院三個校區組成。南開大學津南新校區將按整體規劃、分期建設的模式實施。一期建設期從2011年至2013年,滿足1.2萬人使用需求。二期建設期從2013年至2015年,滿足繼續遷入9000人使用需求。可持續發展建設期從2016年至2050年,繼續完善使用需求和各種配套項目。南開大學津南新校區設計在「水」上做文章,通過水體將校區同環城綠廊緊密聯系在一起;東側為城市生活片區,周邊居民和訪客都能使用坐落於其中的運動和文化設施。南開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和研究型大學,現有學科覆蓋了文、史、哲、經、管、法、理、工、農、醫、教、軍全部12個門類。在按照學校事業發展戰略規劃綱要,至2019年,南開大學將建設成為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學生規模達到35000人。同時,新校區建設也要突出服務「科教興國」、「科教興市」和「加快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戰略」的任務,不僅要改善學校自身的辦學條件、還對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南開大學津南新校區的落成,形成了北有泰達(南開大學泰達學院)、西有本部(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南有濱海(南開大學濱海學院)的三足鼎立的格局,這將為中國天津濱海新區的建設和發展作出應有的巨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