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新校區設計
❶ 天津大學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天津大學有幾個校區
天津大學現在有2個校區,分別為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北洋園校區。
二、天津大學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1、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2號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內
2、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
天津大學新校區,又稱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位於天津海河中游天津海河教育園區,佔地3650畝,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是國家級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實驗區、教育部直屬高等教育示範區。
地址:天津市津南區白萬路
截至2015年末,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佔地面積18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2.5萬平方米;北洋園校區佔地總面積243.57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90萬平方米建設,於2015年9月投入使用。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0067人,其中本科生16285人,碩士研究生10377人,博士研究生3405人。擁有61個本科專業,3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將天津大學建設成為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
三、天津大學簡介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經國家院系調整定名為天津大學,是1959年******首批確定的16所國家重點大學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 類高校。
天津大學的發展始終得到了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熱情關懷和有力支持,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曾先後親臨學校視察。長期以來,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學已成為一所師資力量雄厚、學科特色鮮明、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居於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佔地總面積1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用房建築面積83.6萬平方米。學校校園環境整潔,景色優美,被譽為花園式學校,每年4月中旬的海棠季吸引上萬市民前來參觀。學校衛津路校區有兩座總建築面積為2.6萬平方米的圖書館,北洋園校區有一座4.3萬平方米的圖書館,兩校區館藏書刊總量近300萬冊,另有多種音像資料、微縮資料1.45萬種,電子資料庫86個。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佔地總面積243.6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90萬平方米建設,於2015年9月投入使用。北洋園校區傳承了厚重典雅的北洋元素風貌,同時充滿和諧、智慧的現代氣息。
;❷ 天津大學新校區還在建么
在建設之中,從一張白紙,變成一份圖紙,從一份圖紙,變成一座生機勃勃的校園,從無到有之間,我們最初設想建設一個怎樣的北洋園?
刁可:前期我們用了近三年的時間去設計規劃,我認為這是最體現智慧的階段。
我們希望校園處處流動著「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這不是一句口號,它滲透在設計的每一處細節之中。加寬道路兩旁的便道,是為了建造一個促進交流的可步行校園;將學生宿舍和食堂鑲嵌於各學院組團之間,是為了拉近教學組團與生活組區的距離;把公共教室、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等公用設施排布在中心島,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學生的各類校園活動……雖然分散的功能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校園管理的難度,但是在權衡管理和方便大家學習生活的服務之間,我們最終一定會選擇後者。這樣的選擇,其實就映照著我們「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初心。
我們也希望校園處處涌動著「交流的智慧」,學科之間的融合、教學科研之間的融合、老師學生之間的融合。例如文理學院、化工材料學院,建工和環境學院在位置上的布局,是學科之間的「交流」;老師的辦公室就設在實驗室樓、教學樓中,是教學和科研的「交流」、也是老師和學生的「交流」。這樣融合的理念,其實也從環境營造的角度為學校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們還希望建一個綠色的校園。這里的「綠色」,不僅是一個簡單的綠化,而是包含了綠色能源、綠色生態、綠色交通、綠色環保的多維度概念。我們在設計中融入「海綿城市」理念,讓校園節水成為一種立體式的循環生態;我們還採用了地源熱泵機組實現供暖和製冷,減少碳排放;北洋園44教學樓達到「國家綠建三星」標准,也是我們在設計中希望向學生傳達的綠色理念。
❸ 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的總體規劃思路與理念
新校區的規劃建設將與學校的改革發展相結合,本著穩定規模、調整結構、提高質量的思路,大幅提升學校高端人才的培養能力,增加博士生、碩士生、留學生培養數量,提升天津的國際影響力。新校區建設將與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目標、歷史文化風格及特色相適應,體現育人為本、學科融合、厚重純朴、生態和諧、開放便捷等理念,著力打造人文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智慧校園。規劃將體現「一個中心、三個融合」的理念,即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形成學科的集聚與融合、教學和科研的融合、學生和教師的融合。

❹ 天津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1、天津大學鄭東圖書館
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的標志性建築圖書館是由天津大學88屆校友周愷設計,總建築面積54048平方米。周愷現任華匯工程建築設計有限工作總建築師,曾任奧林匹克公園中方主建築師,為天津大學客座教授。
在天津大學119年校慶當天,天津大學校友鄭東正式向天津大學捐贈鄭東校友教育基金5000萬元。該基金主要用於支持天津大學新校區圖書館的建設、裝修,圖書館設備、圖書資料的采購和日常修繕,以及天津大學創新助學金項目。
2、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
設計結合校園環境,以大尺度的方形院落將主體建築及保留大樹圍建其中,在尊重校園空間秩序的同時,力求圍合出寧靜幽深的書院意境。採用簡約的現代手法以簡潔的幾何形體表現建築的純凈。以抽象的體形塑造和光線的應用突出建築的現代感。
以建築空間的層次變化和對景手法的應用,表達中國建築傳統的意蘊,並通過環境設計強調建築與人和自然的交融體現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深化建築的文化內涵。
院中主體建築首層架空,近千平米的人工水體貫穿其下,既勾通了南北庭院,也為整座建築帶來了些許的靈動與生機。
建築語言質朴簡約,利用空間、環境、結構、材料及光影的獨特處理,強化了建築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及當代審美與傳統意境的融匯,近而傳遞出該學院應有的文學藝術氣質及建築物主人超然的職業情愫。

3、北洋廣場
北洋廣場是天津大學校內的一個小型廣場。地面由大理石鋪造,其內有大小噴泉若干,還有作為天津大學地標性建築的北洋大學堂雕刻等等。
北洋廣場環境優美,景色迷人,尤其在夏季的晚上噴泉開啟,燈光縈繞時景色尤其誘人,是周圍市民休閑放鬆,感受大學魅力的好去處。
4、天津大學建築群
天津大學建築群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於2013年1月10日經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推薦和市政府核定,正式獲批成為天津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天津大學建築群包括主樓(九樓),第一、三、四、五、六、七、八、十一教學樓,土建館、內燃機大樓、圖書館(北館)、體育館、第三學生食堂,1950-1960年代建成的學生宿舍區、六村教職工宿舍等,內部歷經多次裝修,至今仍為辦公、教學、居住之用。
這些建築中具有代表性的主樓為中國傳統歇山式大坡頂,飛鴿形的鴟吻和琉缸磚清水牆面,建築造型雄偉氣派、技藝精湛。
5、北洋紀念亭
當人們穿過繁華喧囂的衛津路,邁過衛津河橋,踏入庄嚴肅穆的天津大學校門時,舉目而望校園,視線會不約而同的聚攏於北洋廣場中心那座赫然屹立的白色建築。這就是凝固了該校歷史輝煌的北洋紀念亭,也是天津大學的標志性建築。
北洋紀念亭誕生於1995年,由建築學院教授彭一剛借鑒北洋大學原址建築進行設計,廣大校友捐資建造而成。
作為向天津大學(北洋大學)百年校慶獻禮的建築,它沒有供人休息娛樂的座椅、長廊,沒有時尚的造型、鮮艷的顏色,有的只是艷陽照射下剛健的外表、潔白的身軀,和它承載的那些歷史變遷中綻放永恆光輝的紀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津大學鄭東圖書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洋廣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津大學建築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洋紀念亭
❺ 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的綠色校園建設
天津大學新校區建設工程自啟動以來,始終將「綠色校園」作為規劃建設的重中之重。學校按照「美麗天津一號工程」的要求,在規劃建設中貫穿綠色理念、營造綠色環境、規劃綠色交通、開展綠色施工,努力將新校區打造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示範性綠色校園。
科學規劃,貫穿綠色校園理念。一是構建綠色能源體系。著重選擇清潔、綠色、環保的能源,採用系統的設計方法和適用的材料設備,通過太陽輻射控制、自然通風、節能電氣等設備,使被動措施與主動措施緊密結合,實現最大限度的、優化性的、保護性的應用。二是促進能源循環利用。校園內建有多個能源站,實現埋地換熱器地源熱泵系統與土壤的冷熱交換,使一套系統實現「冬天供暖夏天製冷」的雙重目的。為降低建築採暖能耗,宿舍及辦公區採用低溫熱水地板輻射採暖系統,房間內的溫控裝置可隨負荷變化自動調整閥門開關。利用太陽能供給所有的學生宿舍(約25萬平方米)淋浴用水。水資源循環高效利用體系將實現降雨及污水的再生循環利用。三是採用綠色建築標准。第一教學樓按綠色建築三星級標准設計,學生生活組團按二星級標准設計,其他建築至少達到一星級綠色建築標准。
科學布局,營造綠色校園環境。一是科學規劃生態校園布局。召開「綠色生態校區發展規劃與技術應用交流研討會」,探討綠色生態校園建設的發展方向,推動實用性新技術應用。組織專家多次論證設計方案,充分利用校區內「兩湖、兩環、一濕地」的水系優勢,多視角、多渠道、多措施營建優美宜人的校園育人環境。新校區建成後,校園綠化率將達到35%,水系覆蓋率為11.9%,最終將形成以湖泊、人工濕地為核心富有特色的湖畔水景式綠色生態校園。二是彰顯低碳環保理念。充分利用新校區原有自然條件和歷史文化,採用植物造景等措施,使得種植、造景、建築之間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充分發揮植物降溫、除塵、減噪、殺菌和增濕等功能的同時,使景觀資源得以最大化利用,為師生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校園文化氛圍。
統籌兼顧,規劃綠色校園交通。一是合理安排功能分區。新校區採取東西中心線為基軸、向南北兩翼展開的正向布局,「矩陣網格」的道路體系、環環相扣的湖泊河流、沿河布置綠帶和濕地公園,合理地將校區分隔成若干功能區塊。在新校區的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方面,充分利用新校區的空間規劃結構,「環形+放射性」合理密集的路網規劃為校園提供了多種出行方式。二是完善綠色交通系統。校園交通設計依據「步行優先、自行車方便、車輛可及」的原則,通過管理實現學校中心區無機動車的目標和綠色出行的可能性;通過設計完善的公共綠色交通系統,如採用計時租賃公共自行車、以電或燃氣為能源的校內通勤車等方式,連接各功能區,形成一個綠色生態的校園交通系統,確保師生出行方便。
嚴格管理,確保綠色文明施工。一是注重因地制宜。結合工程項目所在區域的植物資源、地形地貌等現場施工條件開展施工條件評估,制定了資源節約、節能降耗、經濟適用的施工管理方案,在施工用水、照明燈具、臨設布置等方面突出「綠色」。二是加強施工管理。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施工揚塵,無空隙苫蓋工程渣土,及時跟進現場道路的硬化和綠化,同時每天監測噪音,努力降低聲、光排放,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環境品質,做到文明、科學施工,體現大學建設的精神風貌。

❻ 天津大學的校園環境
天津大學環境優美,擁有青年湖、敬業湖、友誼湖、愛晚湖四個大型湖泊,北洋廣場等三個休閑廣場,花團錦簇,是典型的花園式校園;擁有26座教學樓,兩個國際標準的綠茵足球場,國際標準的游泳館以及嶄新的大型體育館。 截至2013年末,天津大學佔地面積18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8.9萬平方米,有兩座總建築面積為2.6萬平方米的圖書館,館藏書刊總量263.91萬冊,電子資源資料庫189個,另有多種音像及微縮資料等。北洋園校區建築面積超50000平方米的圖書館正在建設。
天津大學北洋園新校區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建設、分步實施」的原則建設。一期建設面積89萬余平方米,包括主樓、行政樓、綜合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教職工活動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及各學科組團等22個組團, 2015年基本建成。
新校區一期建成後,12個學院(部)以學科組群的形式實現整體搬遷,在校學生規模將達到21000人,教學科研主體功能將向津南新校區集中。衛津路校區將成為高端培訓、新興學科培育、重大科技攻關和文化創意為主的特色基地。 (詳見「天津大學新校區」及天津大學新校區建設網站)
2015年9月12日,被天津大學師生稱作新校區「最美建築」的學校新圖書館正式投入使用。 每年四月,海棠花盛開之時,天津大學會啟動「天大·海棠季」活動,舉行校園開放日及海棠季系列活動,邀市民、各地遊客入校賞海棠花。
活動期間有各類文化、科普活動,展示天大學子的藝術修養、人文素養,同時也為市民、遊客提供了欣賞藝術、感受科技魅力、親近校園的機會。學校將設立招生咨詢台,開放校史博物館、部分重點實驗室,舉辦人文科普講座、攝影活動。
「海棠季」已逐漸成為天津大學的一種文化象徵。2014年,天大校友、天津市民及各地遊客2萬餘人來到天津大學踏青賞花,欣賞海棠吐蕊綻放的美景,咨詢招生信息,參觀校史博物館,聆聽人文社科講座,觀看學生社團書法繪畫、樂器演奏和歌舞表演等文化活動。 天津大學建築群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於2013年1月10日正式獲批成為天津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天津大學建築群包括主樓(九樓),第一、三、四、五、六、七、八、十一教學樓,土建館、內燃機大樓、圖書館(北館)、體育館、第三學生食堂,1950-1960年代建成的學生宿舍區、六村教職工宿舍等,內部歷經多次裝修,保存完好,至今仍為辦公、教學、居住之用。這些建築中具有代表性的主樓為中國傳統歇山式大坡頂,飛鴿形的鴟吻和琉缸磚清水牆面,建築造型雄偉氣派、技藝精湛。
天津大學建築群的主樓是1954年由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創始人徐中教授設計的。該建築坐北朝南,分台基、主體、屋頂三段,建築前的月台台階直通位於第二層的主入口。山頂、屋脊及比例精確的門窗等建築風格洗練端莊,奠定了該建築為天津大學群樓之首的地位。在總平面布局上,該樓位於第五和第六教學樓之間偏北方向,三建築呈「三足鼎立」之勢。

❼ 天津大學男生女生宿舍內部圖片環境怎麼樣及條件
天津大學男生女生宿舍內部圖片環境怎麼樣及條件
今天上午,百年名校天津大學搬遷正式啟動。據悉這次天津大學搬遷並非全部搬走,而是搬走12個學院,涵蓋16000餘名學生,其中包括4000名新生。天津大學搬遷啟動也引來天津網友關注,有網友表示天津大學搬遷各有利弊,老校區干什麼都比較方便,新校區住宿條件什麼的會好一些。還有網友表示,只想看到16000學生搬遷宿舍時候的壯觀場面。一定讓人印象深刻。
天津大學搬遷啟動網友:16000學生搬遷宿舍夠壯觀
今天上午,天津大學新校區搬遷正式啟動,機械學院、綜合實驗樓、計算機以及軟體學院、化工學院、建築學院將陸續開始搬遷,共涉及價值10億元以上的設備,涵蓋16000餘
名學生,其中包括4000名新生,預計9月份完成。搬遷共包括12個學院,其餘學院仍留在衛津路老校區。
天津大學新校區,又稱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位於天津海河教育園區。校區道路、樓宇及景觀命名方案近日正式公布。學校三條主幹環道根據傳統典籍《大學》中的教育理念分別命名為「明德道」、「親民道」、「至善道」,六條貫穿校園南北的主幹縱路根據學校不同歷史時期的校址變遷及標志性事件分別命名為「興學路」、「博文路」、「西沽路」、「七星路」、「雙台路」、「新元路」。中軸大道根據校訓命名為「求是大道」,並與「宣懷廣場」、「盛宣懷塑像」、「天麟廣場」、
「三問橋」、「校訓石」等景觀共同構成了以詮釋校訓精神和天大文化為核心元素的新校區中軸景觀群。「侯德榜路」、「王正廷道」、「太雷廣場」等命名讓學校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以全新的方式融入新校區日常生活。「北洋廣場」、「青年湖」、「敬業湖」等深受師生喜愛的學校標志性景觀名稱也在方案中得以沿用,以增進廣大師生對新校區新環境的情感共鳴。 ;
❽ 天津大學新校區在哪
天津海河中游天津海河教育園區。
天津大學新校區,位於天津市版津南區,又稱天津大學北洋權園校區,位於天津海河中游天津海河教育園區,佔地3750畝,總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是國家級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實驗區、教育部直屬高等教育示範區。
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建設、分步實施」的原則建設。一期建設面積83萬平方米,包括主樓、行政樓、綜合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教職工活動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及各學科組團等21個組團, 2015年基本建成。

(8)天津大學新校區設計擴展閱讀:
天津大學新校區選址於海河中游南岸,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天津「雙城相向拓展」的中心區域——津南區海河教育園區中部、生態綠廊西側,用地范圍東至園區緯二路、南至津港快速路、西至薊汕聯絡線、北至園區緯六路。新校區距離老校區22公里。
新校區建設將與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目標、歷史文化風格及特色相適應,體現育人為本、學科融合、厚重純朴、生態和諧、開放便捷等理念。
著力打造人文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智慧校園。規劃將體現「一個中心、三個融合」的理念,即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形成學科的集聚與融合、教學和科研的融合、學生和教師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