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北京體育大學幾個校區

北京體育大學幾個校區

發布時間: 2023-09-04 21:38:51

『壹』 北京體育大學新生在哪個校區及新生開學報到時間

北京體育大學成立於1953年,原名中央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大學,是全國重點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具有光榮的辦學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辦學基礎,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隸屬國家體育總局。學校位於海淀區信息路,佔地面積約1100餘畝,建築面積約45萬平方米,擁有室內外訓練場館共百餘個。

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在校學生萬余名,其中本科生9000餘名,研究生2400餘名。近5年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均達到95%以上,超過北京地區高校平均就業率水平。

建校以來,學校積極踐行老殲並彰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功能,為國家培養了近10萬學校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等領域的優秀人才。學校創辦了研究生「冠軍班」,截至,已培養奧運會、世界盃和世界錦標賽冠軍運動員及其教練員312人,其中奧運冠軍73人。,又創辦了「殘奧冠軍班」,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

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教育、訓練工作需要,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堅持科研育人,通過高水平科研促進教學工作,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著力加強科技領軍人才和重大項目科研創新團隊建設,榮獲了多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課題以及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等。學校科學研究的層次、水平和整體實力得到全面提升,對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學校培養了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優秀體育專家學者、教師、教練員、頃猛運動員和管理幹部,為中國體育事業、高等教育事業和奧林匹克運動,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黨和國家、社會各界及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2008年,學校榮獲******、國務院授予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1年,榮獲由國際奧委會授予的「體育與社會責任獎」。學校3任校長鍾師統、馬啟偉、金季春分別榮獲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運動銀質獎章」、「體育運動學習和研究獎」和「體育與教育獎」。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市對外開放參觀的重點單位之一,北京體育侍乎沖大學是向世界展示新中國體育成就的重要窗口。1955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在先農壇體育場觀看了中央體育學院排球隊與印度國家排球隊、中央體育學院和第一機械足球聯合隊與蘇聯球隊的比賽。建校以來,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方向,為中國體育外交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已為106個國家培養留學生萬余名,其中,阿列克·馬迪申博士當選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席。先後授予克羅埃西亞前總理、克羅埃西亞奧委會主席茲拉特科·馬泰沙博士學位,授予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等8位國際著名人士名譽博士學位。2009年,國家留學基金委設立專項,資助研究生「冠軍班」出國留學,隨後,該項目納入「中美人文交流高層次磋商機制」。目前,學校已派出60餘人。

學校確立了到2020年力爭走在世界一流體育大學前列的奮斗目標,「十三五」期間,學校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教育、訓練、科研」三結合辦學模式和辦學特色,深化綜合改革,推進依法治校,繼續推進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建設,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向著建設世界一流體育大學的宏偉目標邁進。

;

『貳』 北京體育大學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學校簡介】 北京體育大學是全國重點高校之一,是全國「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是中國體育的最高學府,隸屬國家體育總局。學校原名中央體育學院,籌建於1952年7月,1953年8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53年11月3日學校在北京先農壇舉行開學典禮,1954年遷入現址,1956年3月14日,學校更名為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12月11日,學校改名為北京體育大學,校慶日為11月1日。 目前,北京體育大學已成為國內體育學科、專業齊全,體育碩士、博士點最多,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訓練成績顯著,聲譽遠播的全國重點學府。 中國培養體育專門人才的高等學校。1953年在北京師范大學體育系的基礎上創建於北京,原名中央體育學院,1956年改名為北京體育學院。90年代更名為北京體育大學。開始辦有兩年制專科 , 1954 年設中專科 ,並開始招收研究生。1955 年設4年制本科。1956 年設幹部訓練班、教師進修班。1957年陸續設體育系、運動系和研究生班 。1960 年設田徑、體操單科函授班。北京體育大學設有體育教育系、運動訓練系、武術系、體育生物科學系、體育管理系、研究生部和成人教育部,還附設競技體育學校和青少年業余體育學校。【發展】 50年來,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確立學科建設在學校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學科間的交叉、滲透與融合,形成了高層次、多規格、復合型人才培養格局。學校現有7個學院2個中等專業學校。即:研究生院、教育學院、競技體育學院、武術學院、管理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以及附屬競技體校、附屬體育中專;共有24個教研室;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12個部委級重點學科;設有體育學博士後流動站,為國家一級學科\"體育學\"博士授予權單位,擁有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人文社會學、民族傳統體育學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運動人體科學、民族傳統體育、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管理)、新聞學(體育新聞)、應用心理學(運動心理)、英語(國際體育)、表演(體育藝術)等10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生近6000名,其中碩士、博士生650餘名,本科生4000餘名,留學生200餘名,競體和中專學生約1000餘名,另有成人教育學生4000餘名,全校在籍學生共9800餘名;共為國家培養高質量的體育師資、教練員、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各級各類體育專門人才3萬余名。 學校艱苦創業,加強辦學基礎設施建設,辦學條件不斷改進。近兩年來,學校累記投資近兩億元進行校園建設,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學校現擁有1座現代化的教學大樓;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 26個教學、科研、訓練實驗室; 13個附屬研究、培訓中心;16個室內訓練館;68塊室外運動場;一個藏書43萬冊的校圖書館,形成了以體育為特色的多科性藏書體系;一個我國大學出版社中唯一一家體育專業出版社,10餘年來,累計出版新書1520餘種。特別是今後幾年,國家及國家體育總局將投資十多億元在我校進行教育、訓練、科研\"三結合\"基地建設,學校基礎建設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學校始終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了一支個體素質強,群體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正副教授228名、講師264名、博士生導師40餘名、碩士生導師100餘名、國際級裁判37名、國家級裁判210名。在國際、國內學術組織機構和體育單項協會擔任重要職務的有36人,在國家二級學會任常委以上職務的有44人。在國家隊擔任主教練的有15人,有8位教師被確定為國家體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有4位教練員被確認為全國100名跨世紀優秀中青年教練員。 學校始終保持較高的運動技術水平,為中國體育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自1980年以來,學校培養了國際運動健將50餘人,運動健將500餘人。1980年以來,在世界大賽中獲冠軍50餘人次,亞洲大賽中獲冠軍60餘人次,刷新亞洲紀錄10餘人次,在全國正式比賽中獲冠軍600餘人次。尤其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我校自己培養的17名在校運動員、7名教練員參加7個大項13個小項的比賽。取得4金、1銀、1個團體第六名、1個第七的的優異成績;在籍學生64名奧運健兒、畢業校友8名奧運健兒,總計72人參加了第28奧運會比賽;師生、校友共有163人參加了本屆奧運會,佔中國體育代表團總人數的25.75%。 學校形成了多學科、基礎性和應用性研究相結合的綜合研究優勢,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立項289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26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60項,其中國家級獎勵8項。近十年間,共引入外源性科研經費2106萬元,出版專著、譯著、教材、科普著作近千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各類論文2000餘篇。 學校一直重視與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學校先後與俄羅斯國立體育大學、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德國科隆體育學院、日本體育大學等16個國家的28所大學建立了校際關系或友好合作關系;與國際上許多體育社會團體和人士長期開展了各類交流活動。 學校先後有4人次獲得國際奧委會獎章,5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62人獲得全國體育工作榮譽獎章和運動榮譽獎章,366人獲得新中國體育開拓者榮譽稱號。學校還獲得了體育運動榮譽獎章、奧運會特殊貢獻獎等榮譽。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有時,在新的世紀里,北京體育大學將以黨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國家體育總局的領導下,乘中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之東風,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與時俱進,加快發展,加速綜合性、高水平的教育、訓練、科研"三結合"基地建設,向世界一流體育大學的發展目標邁進,努力為北京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和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沒有分校區。。。。。。

『叄』 體育學院排名

2022中國十大體育學院排名: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吉林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哈爾濱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

一、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成立於1953年,原名中央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大學,是全國重點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具有光榮的辦學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辦學基礎,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隸屬國家體育總局。

學校位於海淀區信息路,佔地面積7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1萬平方米,共擁有室內外訓練場館近100個。

學校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重點,是我國體育院校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現有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等41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

以上內容參考:北京體育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上海體育學院官網——學校簡介

武漢體育學院官網——學校簡介

熱點內容
2016煙台大學專業代碼 發布:2025-09-06 23:01:13 瀏覽:449
美國大學體育高中生 發布:2025-09-06 22:51:18 瀏覽:49
大學生活春宮 發布:2025-09-06 22:49:09 瀏覽:258
描述大學生活的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06 22:21:33 瀏覽:309
大學的專業科目 發布:2025-09-06 22:20:25 瀏覽:556
博士生導師張金山資料 發布:2025-09-06 22:12:53 瀏覽:779
武漢大學張先正教授郵箱 發布:2025-09-06 21:53:43 瀏覽:452
武漢大學電氣專業學分 發布:2025-09-06 21:52:10 瀏覽:809
中醫大針灸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06 21:51:57 瀏覽:801
寧夏大學2015錄取名單 發布:2025-09-06 21:40:02 瀏覽: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