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超星網課答案
① 大學國文上(東南大學)2023章節測試答案超星爾雅
大學國文上(東南大學)2023章節測試答案超星爾雅不知如何解決,為此小編給大家收集整理大學國文上(東南大學)2023章慧叢陸節測試答案超星爾雅解決辦法,感興趣的快來看看吧。
大學國文上(東南大學)2023章節測試答案超星爾雅
1.1總論
1、【判斷題】雙超理論是指教材內容要適當超過課堂教學所需,教學難度超過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
我的答案:對
2、【判斷題】大學語文課程的前身是大一國文課程 。()
我的答案:對
1.2.1孔子編纂說及非孔子編纂說
1、【單選題】《詩經》是由孔子編訂的,這一說法最早出現在()
A、《漢書》
B、《史記》
C、《左傳》
D、《論語》
我的答案:B
2、【單選題】對孔子刪詩說提出質疑的人不包括()。
A、孔穎達
B、朱熹
C、錢玄同
D、歐陽修
我的答案:D
3、【判斷題】《詩經》在孔子時代,已經廣泛流傳和應用。()
我的答案:對
1.2.2采詩說
1、【單選題】六笙詩是鄭臘在《詩經》的()。
A、《小雅》
B、《國風》
C、《大雅》
D、《周頌》
我的答案:A
2、【單選題】經的本義是( )。
A、儒家經典
B、對經典的解釋
C、織物的縱線
D、賢者著述
我的答案:C
3、【判斷題】《詩經》的六義包括 風、 雅 、頌、 賦 、 比 、 興 。()
我的答案:對
1.2.3詩經的內容、藝術特色及傳播
1、【單選題】關於《詩經》的藝術特色表述錯誤的是()。
A、句式以雜言為主
B、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C、語言質朴優美,音節和諧明快
D、章法上主要是重章疊句的形式
我的答案:A
2、【判斷題】《詩經》中的雅反映一國的政治與風俗。()
我的答案:錯
2.1.1《伯兮》賞析
1、【單選題】被當作中國閨怨思婦詩的濫觴之作的是()。
A、《衛風氓》
B、《衛風碩人》
C、《衛風伯兮》
D、《衛風河廣》
我的答案:C
2、【判斷題】《伯兮》,刺時也。言君子行役,為王前驅,過時而不反焉出自《毛詩序》。()
我的答案:對
2.2.1《黍離》賞析
1、【單選題】行邁靡靡,中心搖搖。中靡靡的解釋是()。
A、行列整齊的樣子
B、富麗
C、柔弱
D、緩慢的樣子
我的答案:D
2、【單選題】《黍離》選自十五國風中的()。
A、衛風
B、王風
C、鄭風
D、周南
我的答案:B
3、【判斷題】《黍離》採用了反復詠唱、重章疊句的寫法。()
我的答案:對
2.2.2黍離麥秀的文化現象
1、【單選題】不屬於屈原的作品是()。
A、《天問》
B、《九歌》
C、《神女賦》
D、《招魂》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漢成帝時劉向校訂古籍,編集一些文人的騷體辭章輯為《楚辭》,這些文人不包括()。
A、屈原
B、班固
C、宋玉
D、賈誼前頃
② 求大學語文課後習題答案 好的話追加分
. 思考題思路提示
現代文
你怎樣評價「人定勝天」一類的口號?
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誇張的一面。後者不加以矯正,就是季羨林文中所批判的情況。季文較多地是強調了傳統文化中與自然和諧的一面,陳文強調的是儒家文化家族宗法的一面。 因為都不是專題論文,所以各自強調不同,引申出的看法也有區別。
2. 怎樣看演講中的幽默與噱頭的區別?
噱頭往往是外加的,內容是淺薄、嘩眾取寵的。幽默是內容本身的有機組成,是深化、生動化的手段,是包含著智慧的,給人以啟示的。
3. 天才是否註定要有悲劇命運?遭遇悲劇命運的原因主要在社會方面還是在自身?
天才的命運當然註定不是悲劇,但悲劇的情況較多也是事實。原因兩方面都有:自身性格的偏執和社會的缺少寬容與理解
1. 概括與分析本文中「我」的矛盾心理。
父親喜愛女兒,目睹愛女長到婚嫁年齡,捨不得女兒離己而去、嫁作人婦,卻又無法阻攔,於是轉移目標,將她們的男友一律視作「假想敵」。
2. 舉例說明本文中作者對人生況味的細致體察。
作者關注和敘寫他人的舉止言笑,如小女兒的天真未鑿,女兒們對男友照片的「供奉」,「假想敵」來訪時與女兒的親密狀,吃飯時的啞劇等等,均是對人情事態的生動再現。
3. 本文作者的幽默風趣表現在哪些地方?
妙喻連篇,抓住題目中「敵」之一義,時時扣緊題旨,屢屢用軍事上的術語與事物,暗喻父親與候選女婿對女兒的爭奪戰,描寫「敵」之情狀與「我」之心態。
4. 分析本文語言上的特點。
巧用比喻,善用典故,機智幽默,富書卷氣 。
. 分析本文的中心意象及其象徵意蘊。
「女孩子的花」即傳說中由名叫百葉的女子變化而來的重瓣水仙花——百葉水仙是本文的中心意象。這一意象蘊涵著復雜的象徵意義,作者賦予它以女孩子的性格、美麗和命運,她就成了青春女性的象徵。重瓣水仙的燦爛開放、散發芬芳,美麗而短暫的花期,受到冷落的不幸和「刀一樣」的性格,在此都是青春女性之絢爛生命、人生際遇、悲劇命運、純真性情的寫照。反過來說,作者把年輕女子的性格、情感賦予水仙花,水仙花成了作者抒發對女孩子人生境遇感喟的載體。
3. 「女孩子的花,刀一樣的花」有何寓意?
當她們感知最親近的人也「不愛我們了」時,就有了「刀一樣」的舉動:決絕地自盡赴死,由此對世人宣告:絕不能做傷害女孩子的事。其寓意大概是對這個世界漠視女性特殊人生和對女性自身命運、處境的抗爭,也還可以說是對女性的自我發現、對一種女性精神的期許。
. 請根據本文的描寫,概括一下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徵。
一肚子學問,對工作、對學問熱愛到痴迷的程度;對生活充滿興趣和熱愛,不矜細行,不懼物議,任性灑脫,認真、機智、幽默和從容不迫,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永遠不消沉沮喪,無心機,少俗慮;為人天真到像一個孩子,對學生、對友人,具有深厚情感。
2. 本文中間叉出一筆,寫金岳霖的一位學生王浩,你認為這種寫法好嗎?是否成功?
這一筆看似閑篇,其實別有用心:借「好學生」王浩在課堂上受金先生特別器重和王後來的成就,顯示了金先生在治學上的平等精神和他學術的影響
3. 本文在口語和文言詞語的使用上有怎樣的特點?試加分析。
結合文章中的具體例證,分析其特點。
口語樸素而富有表現力,偶爾穿插文言詞語,俗雅相彰,臻於化境。
1. 本文從哪些方面闡述了《北京大學月刊》創辦的宗旨?
發表學校師生的研究成果,以盡學術貢獻之責任;刊載各學科學說,破除學生固守專業、抱殘守缺的舊習;發表各家各派的見解,消除校外學者的懷疑。
2. 本文結合辦刊宗旨的說明,闡明了哪些大學理念?
大學為研究學術之機關,這種研究,既非單純輸入歐化,也非一味保存國粹,而要用科學方法揭示傳統學術的真相,在近代學術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發展;大學學生不應以獲取畢業證書為目的,應於專精之餘,旁涉各種有關學科的學理,成為一定意義上的通才,而避免偏狹;大學是包容古今中外不同學術派別、典籍、思想,廣泛延攬各家各派學者研治學術的機關,應循思想自由原則,行兼容並收主義。
3. 在作者看來,所謂「大學」的內涵是什麼?
「所謂大學者……為共同研究學術之機關。」「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行「兼容並收之主義。」
4. 反復閱讀本文,體會其文風,並分析一下這種文風體現了作者什麼樣的人格精神。
體現了作者誠懇、寬厚、溫潤、恬淡、堅定、從容等人格精神。
1.本文為何要詳述聯大之始末?其敘事有何特點?
碑文文體要求以敘事為主,而這樣一個紀念性的建築,也必須使後來者明其始末;其敘事繁簡相宜,虛實結合,簡潔而有法度。
2. 本文中所說「可紀念者蓋有四焉」,都是從哪些角度著眼的?
其一、其二均著眼於歷史,由聯大看到國家命運於此翻開新的一頁,為本國史所僅有;其三、其四則著眼於三校樹立的榜樣意義:合作無間,力行學術自由而有所堅守。
3. 你覺得如果純用白話文或純用文言古體,效果會怎樣?
碑之為文,不宜過於淺白;但另一方面,時代變遷,又不宜過於古奧。本文在這方面尺度把握甚好。以淺近文言體寫成,駢散相間,文采斐然。
1.何謂「通人」?就你所研學的學科,舉出三兩位學者來例證之。
不但在專業以外,注意全局,旁通本門以外的知識,而且是生活上的「全人」、學問上的「通人」,眼光遠大。
舉例時應以本國學者為主。
2. 學術上的「通人」與生活上的「全人」是怎樣的關系?如何不害「精神偏枯病」?
前者指在所學專業以外,旁通本門以外的知識,後者指借「旁門」(主要是人文藝術等學科)的知識和精神,求得徹底的智慧,滋養自己的身心,養成遠大的眼光,優雅的品格、風趣、嗜好,以正當地應付復雜的人生,如此即可避免此病。
3. 就你個人來說,如何擺脫專業課程的局限,「去領略一下全部天空的偉大」?
各人有不同的具體情況,但其精神是共同的;在所學專業以外,旁通本門以外的知識,對一門精通一切,對其他各門略知梗概,仍當是學者的最高理想。
古代文
1. 關於王羲之,你還知道哪些關於他的事跡或傳說?
墨池,入木三分,黃庭換鵝,等等。
2. 找出文章中至今仍有活力的成語、片語。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茂林修竹、放浪形骸等。
四、思考提示
1. 你認為這種對話體在說理時有什麼好處?有什麼不足?
對話體多通過兩個人物的問答和辯論來闡述道理,善於將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邏輯思辨的過程有機地呈現出來,其語言也容易具有生動、活潑和個性化的特點。其不足之處是思路和邏輯有時不夠嚴謹。
2. 在先秦諸子中,還有誰喜歡用寓言故事來闡述其哲學思想?
韓非子。《韓非子》中的《內儲說》、《外儲說》、《說林》、《喻老》、《十過》皆為寓言故事之專集,其數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於歷史和現實,與莊子寓言的奇幻譎怪呈現為完全不同的風格。
3. 在闡述哲理時,本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指出來,並說明其效果如何。
擬人、比喻、對比、排偶,說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語句,在後世化為人們慣用的成語,請指出來。
望洋興嘆、貽笑大方、坐井觀天、太倉稊米。
1. 本文通過自設問答的形式表現內心矛盾,你認為這種方式與直抒胸臆相比,優點在哪裡?
更加形象生動,對比更加鮮明。
你讀過的文學作品中,還有哪篇是自設問答的?
如枚乘《七發》/司馬相如《長林賦》
. 分析「吾輩」看月與他人有何不同,表現了怎樣的審美情趣,從中可看出張岱小品文的哪些特點?
一喜喧囂,一喜清幽,故而是兩種境界,兩種天地,兩種情感。從中可看出作者文人情趣的流露,以及其小品清新空靈、率性任真的文風。
2. 比較袁宏道的《虎丘記》與張岱的《西湖七月半》,兩篇同寫望月之夜,不過彼此之內容及感慨有同有異,試加以分析、討論。
袁宏道的《虎丘記》所寫的是中秋月夜,主要筆墨傾注在敘寫游虎丘的遊人身上,作者的感慨,在於做官的身份,使他與遊人之樂隔絕開來;張岱的《西湖七月半》亦主要寫游湖之人,但對遊人持嘲笑態度,意在凸顯「吾輩」的清雅。
1. 在寫到曾晳的時候,出現了一段關於彈瑟的聲音和人物動作的描寫,這樣寫的意圖和效果是什麼?
意圖在於將曾晳的性格與其他三位弟子加以對比,將讀者的關注點聚焦在他的身上;其效果是突出了曾晳灑脫放達的人格特徵,並為其出人意料的回答作了鋪墊。
1. 在描述百姓對齊王好樂和田獵的兩種不同反應時,孟子使用了同中有異的重章疊句的手法,這種寫法的意圖何在?效果如何?
「今王鼓樂於此」至「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與下段「今王鼓樂於此」至「此無他,與民同樂也」兩段,採用了類似詩歌的重章手法,即結構和語句大體一致,僅更換個別詞句;且每段中也採用了類似詩歌的疊句手法。重章的效果是同時強化了兩種現象之間相同與不同之處的對比,有很強的說服力;疊句則產生了積累性效果,增強了情緒的感染力。
2. 比較本文與《論語》「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章,思考二者的語言風格有何差異,原因何在。
「侍坐」章平實自然、談言微中,措辭簡約而餘味雋永;本文則富思辨性與邏輯性,有很濃厚的雄辯色彩。這種差異首先源自話語的對象、內容、場合及目的不同,也與孔子「惡佞」(《論語?先進》)而孟子「好辯」(《孟子?滕文公下》)的個性差異有關,時代精神與風氣的變化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1. 本文所使用的排比、蟬聯句式,在邏輯上是否真的很嚴密?有沒有可以置疑的地方?
並非真的很嚴密,其可置疑之處,是按照文章所表達的意思,似乎從格物、致知直到平天下的八條目之間,有嚴格的蘊涵關系或充足條件的關系,即有了前件,就必定會有後件。但是仔細推敲起來,這種關系並不能成立。因為假如真是這樣,那麼「格物」與「平天下」之間的各個階段就都可以省略,一旦「物格」,便「天下平」了,而「格物」也就等於是「平天下」,因此應該說「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格物(或致知)為本」才對。但是從事實上來說,「格物」並不等於「平天下」,甚至也不等於「修身」。文章既然說「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那麼很明白,所謂「格物、致知、正心、誠意」都是總括於「修身」之內,是其具體的項目,而不是「修身」的前一階段或充足條件。作者使用這些排比蟬聯句式,只是為了強調它們之間的有機關聯,但卻很容易造成誤解。所以我們在讀這些句子的時候,不能按照今天的邏輯習慣去理解它們。
3. 道德的修養與知識的探求是什麼關系?二者是否一回事?能否統一起來?
二者並不是一回事,有知識未必就有道德,有道德也未必就有知識。知識的目的是求真,道德的目的是求善。求知靠的是知性,求善則不僅靠知性,還得靠意志,即要知而能行。
詩歌
1. 體會和描述詩人的心境。
因悼念而感到寂寞;對險境的堅忍和不屈;深沉的懷念,庄嚴的哀思,對抗戰勝利的期盼;鎮靜,堅守和自勉。
2. 試分析本詩的結構對比關系。
輕重,動靜,人我,生死,多重對比關系,結構平衡而協調。
3. 本詩語言簡單明白,請分析這種語言風格在新詩中的地位和價值。
本詩的語言樸素,洗練,明白如話,而又富於質感,充滿暗示。標志著新詩語言的成熟。
有的詩內容十分確定,有的詩可以多種理解,請你結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詩內容確定,主要是所寫對象具體;而含蓄的詩歌,力圖使詩歌表現的對象給人以不確定性,難以指實,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戀人,也可以指家國渴慕的賢人。
3. 本詩的復沓形式與表現的思想感情之間有什麼關聯?
它的藝術作用在於很好地表現事物進展的順序和程度,協調詩的韻律節奏,強化詩的音樂美和抒情氣氛,增強表情達意的審美效果。
本篇中對李楊愛情有無批判、諷刺內容?如果有,請指出,並加以評論。
開卷「漢皇重色思傾國」以下,渲染玄宗得貴妃後縱欲、行樂,具批判諷刺意義。在文學思想上,作者主張文學反映社會,詩兼「美刺」。這決定了他對李、楊愛情持諷刺批判的態度,這一點在他的另一首描寫楊貴妃的詩歌《胡旋女》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2. 長期以來,對本詩的理解眾說紛紜,為什麼?
形成理解的差異的原因主要是:首先題材本身,作者的處理是介於歷史和傳說之間;其次,在情感態度上,作者的儒家思想觀念與作為詩人發自內心的情感之間存在著矛盾。所以,形成了作品內容在國家命運和個人愛情之間的內在張力。
與《長恨歌》那種內容十分明確的愛情詩相比,這種含混朦朧的作品的長處與短處各有哪些?
本詩具體內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給讀者進行聯想、想像的空間,更能引發不同讀者多方面的感受。缺點是不太適合痛快淋漓地表達情感以及敘述事件。
試舉例分析詩中的對句對表達效果的影響。
如頸聯「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一去紫台」、「獨留青冢」相對,動與靜、生與死、風光與孤獨之間形成鮮明的反差。去國之恨,留葬異鄉之哀怨,在這巨大的反差中表現出來。而「朔漠」與「黃昏」呼應,營造出一種凄冷的氛圍,也強化了詩歌的表達效果。
詩人對戰爭的矛盾態度表現在哪些地方?結尾寫「李將軍」有何意味?
詩歌前半部慷慨出師、血戰殺敵,體現了一種雄壯激昂的情感;後半部則又表現出一種「沙場征戰苦」的哀婉沉重。兩者之間形成矛盾。
李廣是漢代名將,以善於打仗和治軍著聞於歷史,詩結尾寫「李將軍」,是藉助對歷史上名將的回憶,反襯當時將領的無能和腐敗。
2. 列舉詩中的對比。
如:出師時的鋪張揚厲與戰敗後的困苦凄涼;士兵的效命死節與將軍的怙寵貪功;士兵的辛苦久戰與將軍的失職、縱情聲色等。
你知道王國維所說的「三種境界」嗎?你認為他的借用效果怎樣?
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此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引用時作「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王國維別裁名人詞句,賦予新意,啟發多多,已為學界所接受。
西文漢譯
作品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蘊,體現在哪些方面?
愛國主義,民權訴求,宗教修辭,理性精神,人類情懷。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畫出文章中的相關內容
2. 本文多呼告句式,這與演講者面對25萬之眾的聽者有無關系?
有。這種修辭方式最宜面對聽者眾多的場合。
1. 本文基本的修辭手段是什麼?
「反話正說」,即將那些批評性的、諷刺性的反向話語、意思,用一種一本正經、堂而皇之的方式說出來。
2. 本文有一個潛在的批判對象,是什麼?
那些喜歡「忠告」他人的所謂「青年導師」。他們往往置社會惡俗亂象於不顧 ,把自己打扮成佈道者,一味指指點點,教訓他人,讓青年這樣那樣,大唱道德高調。
3. 本文如此寫來,顯示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無心借發布「忠告」來作青年的所謂「導師」。他討厭假正經,更討厭以勢壓人,所以通過反語來警醒青年,不要相信那些貌似庄嚴的「鳥導師」,而要洞察世事真相,保持自己的主見。
③ 大學語文試題和答案(2)
75.歷史劇《屈原》的作者是( )。
A.郭沫若
B.茅盾
C.聞一多
D.老舍
【答案】A
76.創作《雷雨》的戲劇家是( )。
A.巴金
B.老舍
C.田漢
D.曹禺
【答案】D
77.詩集《女神》的作者是( )。
A.聞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答案】C
78.1951年榮獲「人民藝術家」稱號的是( )。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趙樹理
【答案】C
79. 巴金創作的長篇小說三部曲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 )。
A.《蝕》三部曲
B.《愛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抗戰三部曲》
【答案】C
80.奠定巴金在現代文學史上地位的長篇小說是( )。
A.《滅亡》
B.《家》
C.《憩園》
D.《新生》
【答案】B
81.老舍的戲劇代表作是( )。
A.《駱駝祥子》
B.《茶館》
C.《四世同堂》
D.《二馬》
【答案】B
82.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小說家,他屬於( )。
A.浪漫主義作家
B.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C.超現實主義作家
D.象徵主義作家
【答案】B
83.法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莫泊桑的成名作是( )。
A.《兩個朋友》
B.《米隆老爹》
C.《羊脂球》
D.《項鏈》
【答案】C
84.契訶夫在《套中人》塑造的一個因循守舊的人物形象是( )。
A.拉京
B.別里科夫
C.姚內奇
D.格羅莫夫
【答案】B
85.「知識就是力量」是( )提出的。
A.列寧
B.高爾基
C.培根
D.朱光潛
【答案】C
86.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採用的修辭手法有( )。
A.借代、擬人
B.比喻、誇張
C.擬人、誇張
D.比喻、對偶
【答案】B
8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修辭手法是( )。
A.對偶
B.排比
C.比喻
D.頂真
【答案】A
88.「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的修辭手法是( )。
A.誇張
B.比喻
C.對偶
D.層遞
【答案】B
89.描寫人物的容貌、姿態、神情、服飾,這叫做( )。
A.肖像描寫
B.語言描寫
C.行動描寫
D.心理描寫
【答案】A
90.「欲加之罪,其無辭乎?」中「其」的意思是( )。
A.他的
B.將
C.難道
D.恐怕
【答案】C
91.《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句中的「扶搖」意思是( )。
A.逍遙
B.上升
C.旋風
D.飄飄
【答案】C
92.下列劃橫線的句子翻譯錯誤的是( )。
A.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
仲尼語之以為博:孔子以談說天下而顯示淵博。
B.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
而皆自於人歟:而都是由於人為的緣故呢?
C.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
姜氏何厭之有:姜氏討厭什麼呢?
D.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
卻賓客以業諸侯:拒絕賓客而使諸侯成就功業。
【答案】C
93.下列帶點的字解釋錯誤的是( )。
A.無乃爾是過歟? 過:過錯。
B.觀於大海,乃知爾丑。 丑:鄙陋
C.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逮:趕上
D.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徐:慢慢
【答案】A
94.下列句子中「者」作代詞用,放在主語後面,引出判斷的是( )。
A.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C.客何為者?(《史記·項羽本紀》)
D.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答案】A
95.下列句子中「而」作連詞用,表修飾關系的是( )。
A.水淺而舟大也《莊子·逍遙游》
B.余知而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C.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左傳·襄公三十年》)
D.長驅到齊,晨而求見《戰國策·齊策》
【答案】D
96.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詞用,可解釋為「憑借」的是( )。
A.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衛靈公》)
B.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九章·涉江》
C.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先進》
D.皆以美於徐公《戰國策·齊策一》
【答案】A
97.下列各句中「於」作介詞用,表被動的是( )。
A.受任於敗軍之際《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B.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C.黃鳥於飛《詩經·葛覃》
D.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答案】B
98.下列句子中「其」作為語氣詞,表示推測的是( )。
A.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筯骨(《孟子·告子下》)
B.擇其善者而從之 (《<論語>十則》)
C.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韓愈《師說》)
D.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左傳·僖公十年》)
【答案】C
99.下列句子中,具有名詞作狀語表示處所的是( )。
A.會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史記·陳涉世家》)
B.於是秦王廷見相如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C.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
D.沛公軍霸上《史記·項羽本紀》
【答案】B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二至四個是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括弧內,少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下列關於《詩經》說法正確的有( )。
A. 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B. 詩歌以四言為主
C. 又稱《詩》、《詩三百》
D. 共收錄了詩歌300篇
E. 全書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答案】ABCE
2.下列屬於儒家經典著作的有( )。
A.《老子》
B.《莊子》
C.《論語》
D.《孟子》
E.《韓非子》
【答案】CD
3.下列關於孔子說法正確的有( )。
A.儒家創始人
B. 春秋末期思想家、軍事家
C. 思想核心是「仁」
D.《論語》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E.《論語》是一部語錄體
【答案】ACDE
4.下列關於《孟子》說法正確的有( )。
A.《孟子》主要記載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宣傳性惡論
C.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
D. 善用譬喻
E. 大量運用寓言
【答案】ACD
5.下列關於《老子》的說法正確的有( )。
A.《老子》又稱《道德經》
B.《老子》主要講述宇宙萬物之源及變化之道
C.《老子》思想內核是「仁政」
D.《老子》中的思想含有樸素的辯證思維
E.《老子》中的思想是中國最古老的哲學體系
【答案】ABDE
6.下列關於屈原說法正確的有( )。
A.「楚辭」詩體的創造者
B.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C.代表作為《離騷》
D.《離騷》以四言句為主
E.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詩人
【答案】ACE
7.下列屬於陶淵明詩歌特徵的有( )。
A.質朴自然
B.沖和平淡
C.慷慨激昂
D.委婉含蓄
E.雄豪健峭
【答案】AB
8.下列屬於山水田園詩人的是( )。
A.王維
B.陶淵明
C.謝靈運
D.王昌齡
E.岑參
【答案】ABC
9.下列詩篇中屬邊塞題材的有( )。
A.《國殤》
B.《從軍行》
C.《兵車行》
D.《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E.《短歌行》
【答案】BD
10.下列作家中屬「唐宋八大家」的有( )。
A.韓愈
B.歐陽修
C.黃庭堅
D.蘇軾
E.范仲淹
【答案】ABD
11.下列屬於婉約詞人的有( )。
A.柳永
B.蘇軾
C.李清照
D.李煜
E.辛棄疾
【答案】ACD
12.下列作家屬於元曲四大家的是( )。
A.白樸
B.關漢卿
C.王實甫
D.馬致遠
E.張養浩
【答案】ABD
13.《紅樓夢》提示了封建貴族家庭衰落的過程,它著重揭示的府第是( )。
A.甄府
B.薛府
C.榮國府
D.寧國府
E.史府
【答案】CD
14.魯迅的小說集有( )。
A.《吶喊》
B.《墳》
C.《故事新編》
D.《朝花夕拾》
E. 《彷徨》
【答案】ACE
15.郭沫若在抗戰時期的歷史劇主要有( )。
A.《屈原》
B.《戰聲集》
C.《虎符》
D.《武則天》
E.《蔡文姬》
【答案】AC
16.下列的作品屬朱自清的有( )。
A.《毀滅》
B.《荷塘月色》
C.《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D.《綠》
E.《秋夜》
【答案】ABCD
17.下列老舍作品屬於戲劇的有( )。
A.《駱駝祥子》
B.《茶館》
C.《四世同堂》
D.《龍須溝》
E.《月牙兒》
【答案】BD
18.下列作品屬於巴金的有( )。
A.《滅亡》
B.《家》
C.《春》
D.《秋》
E.《雷雨》
【答案】ABCD
19.下列散文集屬沈從文的有( )。
A.《湘行散記》
B.《旅途隨筆》
C.《海行》
D.《湘西》
E.《從文自傳》
【答案】ADE
20.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是( )。
A.馬克·吐溫
B.狄更斯
C.莫泊桑
D.契訶夫
E.歐·亨利
【答案】CDE
21.以下作品中,屬於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是( )。
A.《一個小公務員之死》
B.《變色龍》
C.《萬卡》
D.《三姊妹》
E.《櫻桃園》
【答案】ABC
22.議論文的論證方式有( )。
A.引論
B.立論
C.本論
D.駁論
E.結論
【答案】BD
23.下列有關文學體裁的表述,正確的是( )。
A.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新的詩體,它在字數、聲韻、對仗等方面有比較嚴格的規定
B.散文結構比較自由,通常無需嚴格的'章法,但必須講究周密的邏輯順序
C.詩歌的語言高度凝練,在語言運用上要求用字少而容量大,含不盡之意於言外
D.小說的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和敘述人語言,其中人物語言總會打上作者語言習慣的印記,因而最能體現作者的語言風格
E.戲劇是一種運用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多種藝術手段,藉助演員的表演來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綜合性藝術
【答案】ACE
24.下列關於小說體裁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小說「三要素」是人物、情節和環境,環境描寫只是為了交代人物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B.作為一種敘事性文學體裁,小說以生動的情節為主要手段來反映社會生活。
C.小說的環境就是指小說中的自然環境,它與小說的人物性格無關。
D.小說的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和敘述人語言。
E.小說是一種反映生活容量大、表現手法靈活多樣的敘事性文學樣式。
【答案】DE
25.下列文學常識,說法正確的是( )。
A.古體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詩經》、《樂府》屬於古體詩。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兩種,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別
B.律詩共八句,分四聯: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頸聯,五六句為頷聯,七八句為尾聯,偶句押平聲韻,中間兩聯的上下兩句要講究對仗
C.絕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體上與律詩相同,只是上下兩句的對仗要求不是很嚴
D.辭即楚辭,屬詩歌。篇幅、句子較長,句式參差錯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為主,有濃厚的浪漫色彩,以司馬遷的《離騷》為其代表
E.賦,源於戰國後期,句子大體整齊押韻,間雜散文句式,著力鋪陳事物,是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代表人物為司馬相如
【答案】ACE
三、判斷題(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如正確請在後面的括弧內填A,錯誤請填B)
1.《詩經》反映了周初至春秋時期廣闊的社會生活,特別是其中的「雅」,是勞者歌其事的民歌,奠定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 )
【答案】B
2.莊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強,文筆多端,具有現實主義的特點,並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影響很大。( )
【答案】B
3.「兼愛」、「非攻」是墨家學派的主要思想主張。( )
【答案】A
4.先秦兩漢是中國古代散文的成體時期。( )
【答案】A
5.「楚辭」是一種極富地域特色的詩歌形式。( )
【答案】A
6.《楚辭》開創了中國詩歌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 )
【答案】A
7.漢樂府民歌繼承了《楚辭》的浪漫主義傳統。( )
【答案】B
8.《史記》中的「本紀」專門記載歷代諸侯事跡。( )
【答案】B
9.班固所著《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
【答案】B
10.南朝民歌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篇幅長,多敘事的特點。( )
【答案】B
11.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怪志人小說是中國小說的開端。( )
【答案】A
12.王勃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 )
【答案】B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出自李白的《行路難》。( )
【答案】B
14.杜工部就是杜牧。( )
【答案】B
15.豪放詞風格豪邁、無所拘束,以陽剛之美為審美特徵。( )
【答案】A
16.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包括晏殊、蘇軾、柳永等人。( )
【答案】B
17.蘇軾詩歌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文為詩」。( )
【答案】A
18.把豪放詞推向高峰的是辛棄疾。( )
【答案】A
19.「易安體」指的是李清照詞的風格。( )
【答案】A
20.《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 )
【答案】A
21.1918年5月,魯迅在《新青年》4卷5號上發表了《阿Q正傳》,這是第一篇現代白話短篇小說。( )
【答案】B
22.徐志摩的代表作有《再別康橋》、《雪花的快樂》等。( )
【答案】A
23.30到40年代先後結集為《旅途隨筆》、《湘行散記》的作家是巴金。( )
【答案】B
24.老舍的代表作有《蝕》三部曲、《子夜》和《駱駝祥子》。( )
【答案】B
25.曹禺創作的戲劇主要有《關漢卿》《海港》《龍須溝》等。( )
【答案】B
④ 求大學語文作業答案
1、「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正確解釋是 ( A )
2、《詩經》中「賦」手法的正確解釋是 ( A )
3、下列句中的「委」字,不作為「堆積」的含義的是 ( A )
4、「建安文學」的創始人是 ( A )
5、屈原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作是: ( A )
二、多選題
1、下列詩屬於四言詩體的是 ( A、B )
2、下列作家中屬於「唐宋八大家」的是:( A、B、C )
3、下列句中的「之」當作代詞,指代「他們」、「他、它」的是( A、B、C )
6、《道德經》中「處眾人之所惡」的正確解釋是 ( B )
7、下列句中的「善」字可譯為「善於」的句子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