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四川大學排名2017

四川大學排名2017

發布時間: 2023-09-12 02:02:57

㈠ 中國大學前十名是哪些

根據2017年的排名:

1.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2.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坐落於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成立於1911年,當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同年開辦國學研究院,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辦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

3.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旅遊勝地杭州。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創立於1897年,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研究型大學,其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二個門類。學校設有7個學部,36個學院(系)。

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個。據ESI公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9月,我校18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居全國高校第二;7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00位,4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4.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文理科綜合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

5.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於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

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紀寶成、陳雨露先後擔任校長。現任黨委書記為靳諾教授,校長為劉偉教授。

6.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20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

十九世紀末,甲午戰敗,民族危難。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和一批有識之士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信念,於1896年在上海創辦了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

建校伊始,學校即堅持「求實學,務實業」的宗旨,以培養「第一等人才」為教育目標,精勤進取,篤行不倦,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已成為國內著名的高等學府,被譽為「東方MIT」。

抗戰時期,廣大師生歷盡艱難,移轉租界,內遷重慶,堅持辦學,不少學生投筆從戎,浴血沙場。解放前夕,廣大師生積極投身民主革命,學校被譽為「民主堡壘」。

7.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簡稱「武大」,位於湖北武漢,是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同時是「111計劃」、「珠峰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等重點建設的綜合研究型大學,是與法國高校聯系最緊密、合作最廣泛的中國高校之一,是世界權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

武漢大學辦學源頭可溯源於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1913年改名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1926年組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為武漢大學。

8.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坐落於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南京大學及其前身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進步,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作為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南京大學又在嶄新的歷史機遇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各項辦學指標和綜合實力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9.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是中國南方科學研究、文化學術與人才培養的重鎮。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

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八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

10.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於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並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並入吉林大學。合並前的六所學校,都有著光榮的歷史。

原吉林大學的前身是始建於1946年的東北行政學院,1950年更名為東北人民大學,1952年經院系調整成為我黨親手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1958年更名為吉林大學。

(1)四川大學排名2017擴展閱讀:

QS全球教育集團24日發布2018年亞洲500強大學排名,前十名的大學中有6所來自中國,其中香港大學排名亞洲第二,清華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並列第三。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榜單上位列第一。排名前十的中國大學還包括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

從總體上看,中國有157所大學進入亞洲500強,數量居亞洲第一,其次是日本(89所)、印度(75所)和韓國(57所)。

據QS全球教育集團介紹,中國大陸高校在國際科研影響方面尤為突出,22所大學在「篇均引用」指標上進入亞洲50強,在「國際研究合作」一項中,也有16所中國大陸高校位列前50名。

QS全球教育集團中國總監張巘說,中國高校的學術聲譽和人才培養逐漸得到國際社會認可,越來越多優秀的海外人才願意來中國留學或任教。

㈡ 經濟類大學排名

排名 等級 校 名
1 A++ 中國人民大學
2 A++ 復旦大學
3 A++ 上海財經大學
4 A++ 北京大學
5 A+ 廈門大學
6 A+ 南開大學
7 A+ 浙江大學
8 A 南京大學
9 A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0 A 西安交通大學
11 A 武漢大學
12 A 東北財經大學
13 A 西南財經大學
14 A 吉林大學
15 A 清華大學
16 A 中央財經大學
17 B+ 暨南大學
18 B+ 四川大學
19 B+ 華中科技大學
20 B+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21 B+ 西北大學
22 B+ 北京師范大學
23 B+ 中山大學
24 B+ 江西財經大學
25 B+ 華東師范大學
26 B+ 山東大學
27 B+ 遼寧大學
28 B+ 湖南大學
29 B+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30 B 山西財經大學
31 B 安徽財貿學院
32 B 雲南大學
33 B 華南師范大學
34 B 蘇州大學
35 B 東南大學
36 B 天津財經學院
37 B 蘭州大學
38 B 深圳大學
39 B 河北大學
40 B 湖南師范大學
41 B 福州大學
42 B 北京交通大學
43 B 陝西師范大學
44 B 杭州商學院
45 B 安徽大學
46 B 東北師范大學
47 B 華中師范大學
48 B 鄭州大學
49 C+ 南京財經大學
50 C+ 北京工商大學
51 C+ 重慶大學
52 C+ 南京師范大學
53 C+ 福建師范大學
54 C+ 山東經濟學院
55 C+ 湖北大學
56 C+ 中國農業大學
57 C+ 雲南財貿學院
58 C+ 上海大學
59 C+ 中國海洋大學
60 C+ 浙江財經學院
61 C+ 長春稅務學院
62 C+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63 C+ 湘潭大學
64 C+ 內蒙古大學
65 C+ 河北經貿大學
66 C+ 廣西大學
67 C+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68 C+ 寧波大學
69 C+ 山東財政學院
70 C+ 武漢理工大學
71 C+ 山西大學
72 C+ 廣東商學院
73 C 汕頭大學
74 C 外交學院
75 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76 C 南京農業大學
77 C 中南大學
78 C 河南大學
79 C 中國地質大學
80 C 東北大學
81 C 中央民族大學
82 C 上海交通大學
83 C 合肥工業大學
84 C 青島大學
85 C 黑龍江大學
86 C 同濟大學
87 C 上海師范大學
88 C 華僑大學
89 C 華南理工大學
90 C 浙江工業大學
91 C 哈爾濱工業大學
92 C 電子科技大學
93 C 西南交通大學
94 C 揚州大學
95 C 蘭州商學院
96 C 浙江師范大學
97 D+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98 D+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99 D+ 集美大學
100 D+ 安徽工業大學

㈢ 考研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排名

考研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排名如下:

1、北京大學。

2、北京師范大學。

3、復旦大學。

4、華東師范大學。

5、南京大學。

6、浙江大學。

7、山東大學。

8、四川大學。

9、中國人民大學。

10、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簡介:

學校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08年改稱京師優級師范學堂,獨立設校,1912年改名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學州早知校更名為北京師范大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范大學。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師范大學、輔仁大學先後並入北京師范大學。

1959年,被中央確定為首批全國重點大學。2002年,成為首批擁有自主設置本科專業審批權的6所高校之一。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名單。2018年,成為首批可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睜弊的20所高校之一。

㈣ 2017年全國大學計算機專業排名

1.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高校計算機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國內首批獲得一級學科招收和培養研究生的資格。已發展成為我國計算機學科領域內教學、科研綜合實力強,影響力大的計算機系,在中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乃至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該系還與騰訊、搜狗、微軟、思科等國內外著名公司建立了面向教學或研究的聯合實驗室。

2.國防科技大學 計算機學院

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成立了全國第一個電子計算機系,先後研製成功了20多種以「銀河」為代表的各種類型巨、大、中、小型計算機。學院擁有「高性能計 算」、「高性能微處理器」2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團隊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2004年,教育部985二期工程給予支持,建設「高性能計算科技創新平台」和「微電子科技創新平台」;2006年「高性能計算」創新團隊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研究基金資助。

3.傳智專修學院

傳智專修學院國內首創「雙不」模式,上學期間不收學費,月薪不達8000不收學費。學院堅持「力學篤行,志存高遠」的宗旨,把當下主流的IT應用技術及成果引入教學。以企業用人需求為導向,系統化設計課程,內容組織循序漸進;理論知識與技術應用深度融合,以模擬項目案例及交付項目實戰貫通整個課程體系。利用TLIAS系統全面覆蓋課程研發、教學實施各個階段,通過量化的數據,精準反饋教學情況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使教學工作細化到每一個學生,以保障教學效果。

4.北京大學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是北京大學最大的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和信息與通信工程3個一級學科,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5.哈爾濱工業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創建於1956年,是中國最早的計算機專業(沒有之一)。在1985年,發展成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並建立了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2000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同年,建立了軟體學院。經國家教育部、國家計委批准為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

6.上海交通大學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前身是解放前的電機工程系。50年代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分為電工與計算機科學系(三系)和電子工程系(四系)。1985 年,三系和四系合並,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電子電工學院。下設電機工程系、自動控制系、計算機系和電子工程系以及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研究所、光纖技術研究 所、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1989年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學院。

7.浙江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由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數字媒體與網路技術系,工業設計系三個系組建而成,學院下設人工智慧研究所、計算機軟體研究所、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等10多個實驗室。該學院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科被列為九五「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基於網路的智能與圖形技術被列為十五「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8.南京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所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和江蘇省重中之重學科,所屬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兩個二級學科均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學科,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建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
9.中國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計算機學科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其中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業經教育部評審為國家重點學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教育部和國家計委批準的首批建立國家示範軟體學院的單位之一。

10.華中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博士學位授予權和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已成為我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華中科技大學南一樓術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基地,在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生教育創新、開展前沿科學研究、服務國家經濟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㈤ 成都市內有哪些大學分別是幾本

一本(4所):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專學。

二本(屬11所):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西南石油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四川音樂學院,西華大學,成都醫學院,成都大學,成都體育大學,西南民族大學。

三本(獨立學院)(7所):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文理學院,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

(5)四川大學排名2017擴展閱讀

2017中國大學排行榜700強中,四川大學全國排名第11,雄居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7四川省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冠軍,榮膺2017中國五星級大學美譽,躋身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行列,躋身國際公認的2017英國QS,泰晤士報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等三大世界大學排行榜。

電子科技大學第2,西南交通大學第3,西南財經大學第4,四川農業大學第5。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名列2017四川省獨立學院綜合實力排行榜前3強。

㈥ 全國專業排名

其他信息:

在科教評價網版2017-2018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大學排名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排名第一的是復簡旅旦大學,排名第二的是攔晌凳北京師范大學,排名第三的是南開大學,以下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大學排名具體排名,

1 復旦大學2 北京師范大學3 南開大學4 清華大學

5 浙江大學6 北京大學7 四川大學8 中山大學

9 廈門大學10 吉林大學11 山東大學12 武漢大學

13 同濟大學1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6 首都師范大學

17 華東師范大學18 哈爾濱工業大學19 湖南師范大學20 南京大學

(6)四川大學排名2017擴展閱讀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介紹

開設課程:

主幹學科:數學。主要課程:分析學、代數學、幾何學、概率論、物理學、數學模型、數學實驗、計算機謹棗基礎、數值方法、數學史等,以及根據應用方向選擇的基本課程。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實習、生產實習、科研訓練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包括計算機實習、生產實習、科研訓練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備運用數學知識、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受到數學模型、計算機和數學軟體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初步具備科學研究、教學、解決實際問題及開發軟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具備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受到比較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初步掌握數學科學的思想方法;

具有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建立數學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應用領域的基本知識;

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包括常用語言、工具及一些數學軟體),具有編寫簡單應用程序的能力;

了解國家科學技術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了解數學科學的某些新發展和應用前景;

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只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教學能力。

2017-2018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大學排名如下表所示:

(6)四川大學排名2017擴展閱讀

數學專業第三次評選工作完成於2006年。數學專業評出11個一級學科,10個二級學科。

一級學科

0701數學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北京師范大學

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

二級學科

070101基礎數學 首都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

070102計算數學 大連理工大學湘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07010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中南大學

070104應用數學 新疆大學

熱點內容
大學生一站式就業 發布:2025-09-02 20:09:38 瀏覽:975
中國地質大學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02 19:52:08 瀏覽:507
沈陽建築大學建築學考研大綱 發布:2025-09-02 19:52:08 瀏覽:183
中南大學畢業後可以當老師嗎 發布:2025-09-02 19:51:58 瀏覽:495
重慶大學2016考研群 發布:2025-09-02 19:50:38 瀏覽:228
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考研好考嗎 發布:2025-09-02 19:45:31 瀏覽:427
清華大學俄語系教授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682
中山大學大氣學院教授杜宇 發布:2025-09-02 19:21:50 瀏覽:532
中國人民大學財務學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02 19:17:02 瀏覽:940
香港的大學計算機博士申請 發布:2025-09-02 19:03:38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