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實驗周嵐課後習題答案
Ⅰ 大學物理實驗《分光計的調節與使用》課後思考題最後2題怎麼做
版本不同題就不同呀
不知樓主的是什麼問題,我的是
3:如何找到偏向角最小時三棱鏡的位置?
答,轉動三棱鏡與目鏡,使它們的夾角逐漸減小,保持狹縫像中心在叉絲y上,當轉動到無法再減小他們之間的夾角時,此時三棱鏡的位置便是所需的位置
4:下面數據中存在什麼問題,試說明之(假設第二行數據是正確的)
答,µ1與µ2之間應該相差180度,根據第二行的數據,儀器造成了4分的誤差,但是第一行誤差超過了這個范圍,所以錯了
Ⅱ 大學物理實驗《分光調整和三棱鏡折射率的測量》思考題答案
2,分光計的調整與使用
2.1、分光計調整好的標准(P134(1)(2)(3))
2.2、藉助平面鏡調節望遠鏡光軸與分光計主軸垂直,為什麼要使載物台旋轉1800反復調節.
2.3、當分光計狹縫過窄時,衍射條紋將 .
2.4、簡述自准法調節望遠鏡的方法.
2.5、光柵產生的衍射條紋關於 對稱.
3,全息照相思考題
3.1、全息照相與普通照相有何區別?
3.2、簡述全息照相技術的兩步成像方法,各利用了什麼原理實現?
3.3、繪出拍攝全息照片的基本光路,說明拍攝時的技術要求.
3.4、如果全息干板不小心打碎了,使用其中一小塊來再現,問對再現現象有什麼影響?試說明理由.
3.5、自行擬表記錄拍攝、顯影、定影的時間與溫度.
4,示波器原理和使用思考題
4.1,如果被觀測的圖形不穩定,出現向左移或向右移的原因是什麼?
該如何使之穩定?
4.2,在觀察李薩如圖形時,能否用示波器的「同步」將其穩定下來?如果不能,那是為什麼?
4.3,什麼是同步?實現同步有幾種調整方法?如何操作.
4.4,已知fch1=250 Hz,通過觀察李薩如圖形,當 nch1:nch2= 2 :3 時,求fch2;並畫出圖形.
Ⅲ 大學物理實驗 劈尖干涉 課後題求解答!!
1:可能是因為孔徑太大。
2:劈尖干涉是等距的,而牛頓環是等厚的~~~
3:二者都能形成條紋,發射光有半波損失,而透射光沒有半波損失,在有,發射光在上面看,透射光在下面看,發射光的2倍的厚度計算,反射光只有1倍的厚度計算
4:可以看到。條紋出現了的顏色分離(也就是按照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順序排列~~~)
Ⅳ 工科物理實驗課後習題答案
物理實驗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一、題目:
⒈按照誤差理論和有效數字運算規則改正錯誤: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3.按有效數字運算規則計算下列各式: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5.計算下列數據的算術平均值、標准偏差及平均值的標准偏差,正確表達測量結果(包括計算相對誤差)。
⑴ :3.4298,3.4256,3.4278,3.4190,3.4262,3.4234,3.4263,3.4242,3.4272,3.4216;
⑵ :1.35,1.26,1.38,1.33,1.30,1.29,1.33,1.32,1.32,1.34,1.29,1.36;
⑶ :21.38,21.37,21.37,21.38,21.39,21.35,21.36。
6.用算術合成法求出下列函數的誤差表達式(等式右端未經說明者均為直接測得量,絕對誤差或相對誤差任寫一種)。
⑴ ; ⑵ ,為常量;
⑶ ; ⑷ , ();
⑸ ; ⑹ ;
⑺ ,為常量; ⑻ 。
7.改正標准偏差傳遞式中的錯誤。
⑴ , ;
⑵ ,為常量, ;
⑶ ,為常量
。
8.用算術合成法計算下列各式的結果及誤差。
⑴ ,
,,;
⑵ ,求?
⑶,,,;
9.用一級千分尺(示值誤差為)測量某物體的厚度10次,數據為:14.298,14.256,14.278,14.290,14.262,14.234,14.263,14.242,14.272,14.216(mm)。用標准偏差估算誤差,正確表達測量結果。
10.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當擺角很小時有的關系。式中為擺長,為周期,它們的測量結果分別為,,求重力加速度及其不確定度,寫出結果表達式。
11.已知某空心圓柱體的外徑,內徑,高,求體積及其不確定度,正確表達測量結果。
二、部分習題參考答案(2007年3月12日)
1、
(1)
(2)
(3)
(4)
(5) 2
(6) .1
(7)
3、
(1)343.37+75.8+0.6386=419.8
(2)88.45-8.180-76.54=3.73
(3)
(加減運算的三個數中末位數量級最高的是,計算值的存疑位與其對齊)
(4)
(5)
(6)
(7)
(8)
5、
(1)
=0.003cm
測量結果:
(2)
=0.032s=0.03s
測量結果:
(3)
註:從測量數據看出儀器精度為0.01g
測量結果:
6、解
(1)
(2)
(3)
, ,,, ;
(4)
(注意:合並相同微分項)
(5)
=
(6)
(7)
(8)
7、解
(1)
,
(2)
,
(3)
, , ,
8、解
(1)
測量結果:
(2)
設
測量結果:
(3)
=0.0015+0.0005+0.01=0.012
測量結果:
9. 解:
=
與儀器誤差合成
10、解:
分享者:蒙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