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兒童發展考試答案
① 達職院學前教育專業期末學前心理學課的試卷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試題
一、名詞解釋題(每小題4分。共分) 1.具體形象思維2.依戀 3.觀察學習4.性別穩定性 5.學前兒童心理學
二、填空題(每空l分。共24分)
1.個體心理是在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個體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的,這就體現了-----。
2.顏色視覺方面的一個重要缺陷是——。
3.嬰兒三種不同的典型氣質類型是——、——、一C,
4.觀察他人的過程有-------- 、——、——、——等4個組成部分。 5.美國心理學家吉布森設計的視崖裝置是——中的一個經典實驗裝置。 6·研究表明兒童方位知覺的發展順序為先——,再——,然後是——。 7.兒童在音樂世界中扮演著——、—--- 和-------的角色。、
8·嬰兒的情緒和情感表現為易——、易——、易——、易——的特點。 9.在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兒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詞稱為 。 10.兒童的攻擊性行為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 ,一種是 11.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表現為—— 的發展。 三、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他律道德階段兒童的特點? 2.兒童思維發展的總趨勢是什麼? 3.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 四、論述題(共16分)
試論述今天學習格塞爾的成熟勢力學說有什麼現實意義。 五、案例分析題(共16分)
強強對媽媽提出了一個要求,讓他獨自在洗衣機中洗自己的一雙襪子,並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機里去操作,他說大人都是這樣做的,他也要這樣做。媽媽告訴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機的,這樣很危險的。強強不願意聽,偏要去弄,媽媽只得拔掉了洗衣機的電源插頭。強強折騰了半天,這邊扳扳摸摸,那邊敲敲打打,發現洗衣機沒能轉動起來,於是他大怒了,哭鬧著:「我自己來」、「我要」。
請你運用兒童個性發展的有關理論對上述案例進行分析。 試卷代號:2502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8--2009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專科"期末考試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試題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名詞解釋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指依賴於事物的具體形象、表象以及對表象的聯想而進行的思維。
2.是嬰兒與母親或其他養育者之間形成的親密的、持久的情感關系,嬰幼兒以依戀行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隨等)表達對依戀對象的依戀關系。
3.就是通過觀察他人(范型或稱榜樣)所表現的行為及其結果而習得新行為。4.是指兒童對自己的性別不隨其年齡、情境等的變化而改變這一特徵的認識。5.是研究0至6歲學前JL-1i!心理年齡特徵和發展規律的科學。
二、填空題(每空l分,共24分) 1.發展的普遍性2.色盲
3.容易撫育型 撫育困難型 啟動緩慢型 4.注意 保持 運動復現 動機 5.知覺研究
6.上下 前後 左右
7.感知者 表現者 欣賞者 8.變換 沖動 感染 暴露 9.積極詞彙
10.工具性侵犯 敵意性侵犯11.自我評價 三、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對規則的理解上認為規則是萬能不變的;(2分)評定行為的態度上,抱極端態度,並認為別人也這樣看;(2分)判斷行為時根據後果的大小;(2分)看待懲罰上,把懲罰看成天意,贊成嚴厲懲罰。(2分)
2.直覺行動思維在先;(2分)具體形象思維隨後;(2分)抽象邏輯思維最後;(2分)其發展順序而言是固定的、不可逆的。(2分)
3.環境因素;(2分)認知因素;(2分)移情;(2分)強化。(2分)四、論述題(共16分) 答案要點: · 、
1.個體成熟的原則的含義:個體的發展取決於成熟,而成熟的順序取決於基因決定的時間表,兒童在成熟以前,處於學習的准備狀態。(6分) 2.育兒觀念及其啟示:(10分)
不要以為你的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完全是你的責任,你不要抓緊每一分鍾去「教育」他;學會欣賞孩子的成長,觀察並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現的發展新事實; 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在尚未成熟時要耐心等待;
不要老去想「下一步應發展什麼了」?應該讓你和孩子充分體驗每一個階段的樂趣。未詳細闡述,酌情減分
五、案例分析題(共16分)答案要點:
學前兒童性格特徵表現為:好動;好奇、好問;好模仿;好沖動。(6分)
作為家長要充分了解學前兒童在此階段的性格特徵,在教育過程中讓孩子多動,激發他的好奇心,對孩子沖動的不良行為要有耐心,並曉之以理。(6分) 詳細闡述,酌情加分。
② 教育心理學期末考試
大一學前教育心理學期末考試題激御及答案專科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試題 一、名詞解釋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個體心理發展 2.知覺 3.自傳體記憶 4.自我中心 5.社會性游戲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年齡特徵和發展規律的科學。
2.---------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徵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 3.新生兒視覺調節機能較差,---------很難隨客體遠近的變化而變化。
4.8個月以後的嬰兒主要採用兩種方式開展交流活動,一種是----------,另一種是 ------------。 5.皮亞傑將兒童的道德水平分為------、----------、----------- 6.學前兒童的----------是學前兒童音樂表現能力、欣賞能力的基礎和前提。
7.隨著年齡的遞增,兒童的社會性游戲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從---------到平 行游戲,從平行游戲再到-------------- ,最後發展到------。 8.兒童的性別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和---------。
9.華生強調-----------對塑造兒童行為的決定性作用,進而發展為---------, 強調對____。 10.格塞爾認為,個體的發展取決於--------- ,而成熟的順序取決於------決定的時間表。
三、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簡述個體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 2.簡述兒童思維發展的一般趨勢。
3.簡述依戀的特徵。 四、論述題(16分) 試述母親對胎兒發育的影響及如何做好優生。
五、案例分析題(20分) 材料:她易於察覺別人不易察覺的事情。在實驗中,兩根鐵絲本應是等長的,但實際上有極細微的差異。
先後參加實驗的10個同齡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這個差異。 她不喜歡說話,喜歡一個人玩。
有時其他小朋友湊過來玩,她也不說話,只是厭煩地把他們推開,更不易與陌生人接觸。 她情緒不易外露,受到表揚時,也沒有什麼表示。
在幼兒園里遇到不高興的事,可以毫無表情,但回家後對著媽媽哭。 她上課時很安靜,總是一個姿勢坐著。
吃飯時,不管飯菜多麼好,從不見她大口吃。 午睡時,她總是把衣服一件件疊好放在椅子上。
如果椅子稍歪一點,她要把它放正,還要看上幾眼,然後才躺下。起床時,穿衣動作也很慢。
根據材料描述請指出孩子的氣質類型,並談談如何根據此類氣質進行教育。
大一學前教育心理學期末考試題及答案專科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試題
一、名詞解釋題(每小題4分,春察共20分) 1.個體心理發展 2.知覺
3.自傳體記憶 4.自我中心 5.社會性游戲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年齡特徵和發展規律的科學。 2.---------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徵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
3.新生兒視覺調節機能較差,---------很難隨客體遠近的變化而變化。
4.8個月以後的嬰兒主要採用兩種方式開展交流扒鉛茄活動,一種是----------,另一種是 ------------。
5.皮亞傑將兒童的道德水平分為------、----------、-----------
6.學前兒童的----------是學前兒童音樂表現能力、欣賞能力的基礎和前提。 7.隨著年齡的遞增,兒童的社會性游戲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從---------到平 行游戲,從平行游戲再到-------------- ,最後發展到------。
8.兒童的性別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和---------。 9.華生強調-----------對塑造兒童行為的決定性作用,進而發展為---------, 強調對____。
10.格塞爾認為,個體的發展取決於--------- ,而成熟的順序取決於------決定的時間表。
三、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簡述個體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 2.簡述兒童思維發展的一般趨勢。 3.簡述依戀的特徵。 四、論述題(16分)
試述母親對胎兒發育的影響及如何做好優生。 五、案例分析題(20分)
材料:她易於察覺別人不易察覺的事情。在實驗中,兩根鐵絲本應是等長的,但實際上有極細微的差異。先後參加實驗的10個同齡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這個差異。
她不喜歡說話,喜歡一個人玩。有時其他小朋友湊過來玩,她也不說話,只是厭煩地把他們推開,更不易與陌生人接觸。
她情緒不易外露,受到表揚時,也沒有什麼表示。在幼兒園里遇到不高興的事,可以毫無表情,但回家後對著媽媽哭。
她上課時很安靜,總是一個姿勢坐著。吃飯時,不管飯菜多麼好,從不見她大口吃。 午睡時,她總是把衣服一件件疊好放在椅子上。如果椅子稍歪一點,她要把它放正,還要看上幾眼,然後才躺下。起床時,穿衣動作也很慢。
根據材料描述請指出孩子的氣質類型,並談談如何根據此類氣質進行教育。
心理學期末考核
信度 效度 測驗的標准化人格具有四個基本特性,它們是人格的穩定性、整體性、獨特性和社會性。
①與需要相對應,可以把動機分為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②根據動機在活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將動機分為主導性動機與輔助性動機③ 根據動機的起源,可將動機分為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④根據動機行為與目標遠近的關系,可將動機劃分為近景動機和遠景動機期待價值理論 動機的歸因理論 自我功效論 成就耳目理論 闡述現代特質理論 1. 首要特質 所謂首要特質(cardinal trait),是一個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質。小說或戲劇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誇張的筆法,特別突顯其首要特質。
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2. 中心特質 所謂中心特質(central trait),是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特質,在每個人身上大約有5-10個中心特質。
如林黛玉的清高、聰明、孤僻、抑鬱、敏感等,都屬於中心特質。 3. 次要特質 所謂次要特質(secondary trait),是個體不太重要的特質,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現出來。
如有些人雖然喜歡高談闊論,但在陌生人面前則沉默寡言。 二、卡特爾的人格特質論 雷蒙德.卡特爾對人格特質理論的主要貢獻在於提出了根源特質。
1949年,卡特爾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種相互獨立的根源特質,並編制了《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16PF)。 這16種人格特質是:樂群性、聰慧性、情緒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恆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激進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
卡特爾認為在每個人身上都具備這16種特質,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現有程度上的差異。 三、現代五因素特質理論 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格研究者們在人格描述模式上達成了比較一致的共識,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被稱為「大五人格」。
這五種人格特質是: 情緒穩定性: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沖動、脆弱 外向性: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 開放性:想像、審美、情感豐富、求異、智能 隨和性:信任、直率、利他、依從、謙虛、移情 謹慎性:勝任、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 四、艾森克的人格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Eysenck,1947--1967)依據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three factor model)。這三個因素是: ① 外傾性 (extraversion):它表現為內、外傾的差異; ② 神經質(neurotici *** ):它表現為情緒穩定性的差異; ③ 精神質 (psychotici *** ),它表現為孤獨、冷酷、敵視、怪異等偏於負面的人格特徵,艾森克依據這一模型編制了艾森克人格問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簡稱 EPQ,1986) 。
試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響著問題的解決? (1)問題解決的策略;策略不同,問題解決的效率不同。 (2)已有知識的數量和組織方式等;如專家和新手解決問題的效率差異。
(3)知識表徵的方式;可能影響問題的解決。 (4)心理定勢;影響有積極也有消極的。
(5)功能固著; (6)動機;動機強度不同,影響大小也不同。 (7)情緒; (8)人際關系;團體協助會使問題得以迅速解決,反之,則會妨礙問題的解決。
心理學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學過之後,你對「心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有什麼新的認識? 答:從探究事物的關繫上看,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實驗研究和描述研究。 從操作和控制變數的程度上看,心理學研究方法分為真實驗法、准實驗法和非實驗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很多種,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即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數: 1.自變數:實驗者安排的刺 *** 境或實驗情境。 2.因變數: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數,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控制變數:實驗變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數和因變。
教育心理學的考試題,復習題
總得說說是哪本教材吧 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A)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請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每題2分)1.20世紀60年代初期,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張,認為教師只是一個「方便學習的人」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是(B ) A 馬斯洛 B 羅傑斯 C 布魯納 D 班杜拉2.教師經常變化每周小測驗的時間,這屬於( B )強化。A.定時距式 B.變時距式 C.定比率式 D.變比率式3.關於成就動機的研究表明,與避免失敗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傾向於選擇( D )。
A. 比較難的任務 B. 非常難的任務 C. 非常容易的任務 D. 難度適中的任務4.從榜樣中所觀察到的行為,產生動作再現是觀察學習的( C ) A 注意過程B 保持過程 C 復制過程 D 動機過程5.學習形成兩個或多個的 *** 與反應的聯結,即形成一系列的 *** 與反應的聯結是(A) A連鎖學習 B 信號學習 C 辨別學習 D 概念學習6.由海德提出,並由韋納進行系統探討的動機理論是(A) A 歸因理論B 強化理論 C 自我實現理論 D 成就動機理論7.在學習遷移的經典理論中,以官能心理學為基礎的理論是(B) A 共同要素說 B 形式訓練說 C 概括化理論 D 關系轉換說8.下列哪種情形不利於頓悟(D) A 一段時間的大量准備B 一定時期的放棄 C 不同的環境 D 功能固著9.「最近發展區」和「教育要走在發展的前面」是(C)學派所倡導的 A 精神分析論B 行為學習論 C 社會文化歷史論 D 認知發展論10.下面哪種情況發生了學習?( D ) A.小李從亮處走進暗室,視力顯著提高 B. 小明喝酒後脾氣變得暴躁 C.小張服用興奮劑後百米賽跑奪冠 D. 大猩猩模仿遊人吃餅干11.如果看到他人的成功和贊揚的行為,就會增強產生同樣行為傾向的強化屬於(C) A 直接強化 B 自我強化 C 替代強化D 以上答案都不對12.掌握了哺乳動物概念之後再學習鯨魚概念,這種學習屬於 ( C ) A、上位學習 B、 並列結合學習 C、下位學習 D、組合學習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多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選出所有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多選、少選均不得分。(每題3分)1.根據斯金納的觀點,屬於操作性行為的是 (BD) A、望梅止渴 B、 海豚頂球 C、 談虎色變 D、 鸚鵡算題 2.屬於奧蘇貝爾命題學習形式的是 (BD) A、三角形英語單詞學習 B、 三角形面積公式學習 C、 三角形定義學習 D、直角三角形勾股弦定理學習 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1.如何利用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幫助學生習得一個新行為?【答題提示】先回答根據斯金納的行為塑造理論,將新行為分解為一系列的小步子,採用連續逼近的方式,使學生獲得新行為。
再具體說明行為塑造的五個步驟:終點行為,起點行為,步調劃分,確定強化物,即時反饋。還可以具體說出順向連鎖和逆向連鎖的技術。
最好能夠舉例加以說明。2. 如何幫助學生克服習得性無助感。
【答題提示】先回答什麼是習得性無助感。然後分析其原因,如持能力實體觀、能力歸因傾向、自我效能感低、成功體驗缺乏以及錯誤利用先前的失敗經驗。
再根據這些原因採用相應的錯誤,如制定適合的目標,予以學習指導,使學生不斷體驗成功;轉變學生對先前失敗的錯誤的利用;轉變能力觀和歸因方式;給以積極的反饋、評價和鼓勵;提供替代的成功榜樣等。四、綜合題(30分)1.試論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心理學理論基礎。
【答題提示】可以分項分析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的理論基礎。自主學習的理路基礎有人本主義、建構主義、自我調節學習(元認知)等,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有人本主義、社會建構主義、維果斯基理論等。
探究學習的理論基礎有人本主義、建構主義(尤其是皮亞傑、個人建構主義)、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等。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B)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請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每題2分)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經典代表人物是(D) A 布魯納 B 奧蘇伯爾 C 加涅 D 皮亞傑2.奧蘇伯爾用來解釋有意義學習過程的是(C) A 強化說 B 試誤說 C 同化論 D 發現說3.下列哪項屬於元認知監控的實例(C) A 學生在考試之後能准確的預測自己的分數 B 學生在學習中能舉一反三 C 學生在閱讀時遇到難點停下來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閱讀 D 利用復述策略記憶4.當學生安靜下來時就允許他離開禁閉室,這屬於(B) A 正強化 B 負強化 C 消退 D 懲罰5.回答「心理學有什麼作用」這一問題,主要運用的是( A )知識。A 陳述性 B 程序性 C 策略性 D 常識性5.根據奧蘇貝爾對命題學習的分類,已經學習了「掛國旗是愛國行動」,再學習「保護能源是愛國行動」,這兩者之間構成的是( B )。
A派生類屬學習 B相關類屬學習 C上位學習 D並列結合學習6.最近發展區是指(D )。A心理發展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最小可能水平 B近期個體心理發展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 C個體不依賴外界幫助,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D在指導下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立解決問題的水平之間的差異7.「舉一反三」從遷移的觀點看,它屬於(B )。
A順向負遷移 B順向正遷移 C逆向負遷移 D斯金納8.按照加涅的累積學習。
教師考試教育學心理學試題?
教師招聘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共六份試卷)(第一卷) 一、單選題1.杜威所主張的教育思想被稱作是( )。
A.存在主義教育思想 B.要素主義教育思想 C.實用主義教育思想 D.永恆主義教育思想2.在17世紀,對班級授課制給予了系統的理論描述和概括,從而奠定了它的理論基礎的教育家是( )。A.北歐的尼德蘭 B.捷克的誇美紐斯 C.法國的斯圖謨 D.德國的福祿培爾3.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漸進,這是因為( )。
A.學生只有機械記憶的能力 B.教師的知識、能力是不一樣的 C.教育活動中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D.教育活動完全受到人的遺傳素質的制約4.身處教育實踐第一線的研究者與受過專門訓練的科學研究者密切協作,以教育實踐中存在的某一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結果應用到自身從事的教育實踐中的一種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是( )。 A.觀察法 B.讀書法 C.文獻法 D.行動研究法5.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在教育起源問題上堅持( )。
A.勞動起源論 B.生物起源論 C.心理起源論 D.生物進化論6.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黨的(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7.反映一個國家配合政治、經濟、科技體制而確定下來的學校辦學形式、層次結構、組織管理等相對穩定的運行模式和規定,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學校教育制度 C.教育體制 D.學校領導制度8.《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於(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9.北京師范大學學制研究小組於1981年在其附屬中小學開始進行的學制實驗是( )。
A.六三制 B.雙軌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10.馬克思主義認為,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途徑和方法是( )。A.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B.加強現代科學教育 C.開展網路教育 D.高等學校擴招11.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 )。
A.認識活動 B.教師教的活動 C.學生學的活動 D.課堂活動12.師范學校的出現,與教師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職業,從時間上來說,( )。A.是同時的 B.師范學校出現得早 C.教師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職業的時間早D.說不清楚13.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負責組織、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採用科學的方法,獲得良好的發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
A.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B.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C.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D.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不能起到主導作用14.小學階段是發展學生個性( )。A.並不重要的時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時期 C.沒有效果的時期 D.最不會受外界影響的時期15.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是( )。
A.兒童中心論的代表 B.教師中心論的代表 C.勞動教育中心論的代表 D.活動中心論的代表16.在1951年提出「範例教學」主張的是( )。 A.赫爾巴特 B.瓦•根舍因 C.懷特海 D.克伯屈17.在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系問題上,應堅持的是( )。
A.堅持人文教育為主 B.堅持科學教育為主 C.堅持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攜手並進 D.要看情況而定18.教育內容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共同認識的( )。 A.主體 B.客體 C.教的主體 D.學的主體19.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在《行為主義》一書中寫道:「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環境,讓我在這個環境里養育他們,我可擔保,任意選擇一個,不論他父母的才幹、傾向、愛好如何,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願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強盜。」
這是( )。A.遺傳決定論的觀點 B.環境決定論的觀點 C.家庭決定論的觀點 D.兒童決定論的觀點20.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的代表是( )。
A.杜威 B.懷特海 C.布魯納 D.克伯屈 下載地址 ggdoc/shitixiazai/1983。
急尋歷年來江蘇省小學教師心理學,教育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isud/down?cat_id=13&class_id=50 『教師職稱考試』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試題答案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試題答案及評分標准 (供參考) 2006年9月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兒童的社會化:是指兒童在特定的人類物質文化生活中,通過與社會環境的相互。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0 推薦程度: 『教師職稱考試』自考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研。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0 推薦程度: 『教師職稱考試』2006年中學教育心理學試題 ·一,選擇題: 1,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遺忘曲線變化程度是( ) A,前後一樣 B,先快後慢 C,先慢後快 D,沒有規律 2,在教學中不斷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屬性,以便。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0 推薦程度: 『教師職稱考試』《教育學》試題(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將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弧內.) 1.著名教育思想家柏拉圖的國。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0 推薦程度: 『教師職稱考試』《公共教育學》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學校教育產生於_______.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2,《大教學論》的作者為_______。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0 推薦程度: 『教師職稱考試』教育學試題 ·客觀題部分一,選擇題(從下列各題中選出1-4個正確答案填在答題卡上,每小題1分,共30分) 1,教師的職業特點有: A,職業形象的准公共性; B,職業環境的相對封閉性; 。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0 推薦程度: 『教師職稱考試』教育學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乾的括弧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1.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是( )的發展. A.教育規。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0 推薦程度: 『教師職稱考試』公共教育學試題庫 ·一,填空 1,教育學是研究( )和( ),揭示( )的一門科學. 2,( )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 3,古羅馬教育家( )的名著( ).該書集希臘羅馬教育思想和。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0 推薦程度: 『教師職稱考試』教育學試題 ·一,填空題(在下列每題的空白處填上正確的字詞,每空1分,共15分) 1.1939年蘇聯出版了凱洛夫主編的_________,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創立. 2.教育的本質規定了。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0 推薦程度: 『教師職稱考試』教育法律法規知識試題及答案 ·一,簡答題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實施時間 1986年7月1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制定的根據 是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確定的. 3, 中華人。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0 推薦程度: 『教師職稱考試』幼兒教育法規與政策概論試題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 1,國家實行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學校教育制度. 2,《未成年人保護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 周歲的公民. 3,《中國兒童發展綱。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0 推薦程度: 『教師職稱考試』教育法規試題及答案 ·1.依法治校是指學校以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文件規定為依據,完善 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和紀律 ,使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規定,國家建立以 財政。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0 推薦程度: 『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復習指導:教育心理學..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復習指導:教育心理學的復習方法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293 推薦程度: 『心理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復習題及答案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復習題及答案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628 推薦程度: 『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練習題 ·《教育心理學》練習題 (提示:這些不是模擬題,更不是復習范圍,只是根據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整理歷年教育心理學考試試題而搜集的一些練習題,僅僅作為平時練慣用,是一種輔助學習的手。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352 推薦程度: 『心理學』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期中測試試題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期中測試試題 2004-200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測試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試題 一,名詞解釋 (。
如何理解學校教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主導作用 《小學兒童。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軟體 下載:131 推薦程度: 『心理學』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2) ·一,填空題:10分,每題02分 1, 人格差異有多種表現,其中最核心的是 和 差異. 2, 原理學習的兩種。
③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作業有答案嗎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考試試題 (1) 一、選擇題(10分) 1、兒童言語的形成中,出現單詞句階段的年齡段是( B )。 A. 6個月—1歲 B.1歲—1.5歲 C.1.5歲—2歲 D.2歲—3歲 2、( A )是維持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像 B.思維 C.記憶 D.語言 3、下列屬於兒童兩種信號系統活動的發展第三階段的是( A )。 A.直接刺激 詞的反應 B.詞的刺激 直接反應 C.直接刺激 直接反應 D.詞的刺激 詞的反應 4、下列那一時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語言的時期( D )。 A.嬰兒期 B.學前期 C.少年期 D.先學前期 5、關於幼兒記憶的年齡特徵不正確的是( C )。 A. 記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語詞記憶占優勢 D.較多運用機械記憶 6、不屬於研究學前兒童信息的基本原則的是( D )。 A.客觀性 B.發展性 C.教育性 D.理論性 7、幼兒初期的心理特點是( B )。 A.思維具體形象 B.行為具有強烈的情緒性 C.愛玩、會玩 D.個性初具雛形 8、( C )是人生最早出現的認識過程,是其它認識過程的基礎。 A.記憶 B.想像 C.感知覺 D.思維 9、在方位知覺的發展中,兒童在( B )能夠正確辨別前後。 A.3歲 B.4歲 C.5歲 D.6歲 10、在兒童大腦皮質各區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C )。 A.頂葉 B.顳葉 C.枕葉 D.額葉 二、 填空題(10分) 1、 再造想像是根據一定的_圖形_、圖表、__符號_,尤其是語言文字的描述說明,形成關於某種事物的形象的過程。 2、 了解幼兒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分類法 _、排除法、解釋法_、守恆法。 3、 判斷是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系,是人腦憑借語言的反映_事物之間或者事物與其特徵之間的肯定或否定性聯系的過程。 4、 _四歲左右_歲是培養兒童正確發音的關鍵期。 5、 _直覺行動思維_是對客體的感知中,在自己與客體相互作用的行動中進行的思維。 6、 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社會化、豐富和深刻化、自我調節化。 三、 名詞解釋(20分) 1、 問題言語 問題言語是在碰到困難或問題時產生的自言自語,常常用來表示對問題的困惑、懷疑或驚奇等等。 2、 情緒情感 情緒是人類與動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機體的生理需要是否滿足而產生的體驗;情感是人類社會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會需要是是否滿足而產生的體驗。 3、 同伴關系 同伴關系是兒童在早期生活中,除親子關系之外的在同齡夥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會關系。 4、 能力 能力是個性心理特徵之一,它是順利完成某種活動的條件。 5、 理智感 理智感是由於是否滿足認識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是人類所特有的高級情感。 四、 簡答題(30分) 1、 創造想像有何表現? (1)獨立創造,一定新意性 (2)提出不尋常 (3)講故事,編結尾 (4)講出畫面中沒有畫出的情節 (5)脫離現實與現實混淆 2、 簡述依戀感發展的四個階段? (1)對人反應無差別的階段(出生—3個月) (2)對人反應有差別的階段(3—6歲) (3)特殊的情感聯結階段(6個月—2歲) (4)目標調整的夥伴關系階段(2歲—3歲左右) 3、 簡述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發展的趨勢。 (1)從對話言語逐漸過渡到獨白言語 (2)從情境性言語過渡到連貫性言語 (3)講述的邏輯性逐漸提高 (4)逐漸掌握言語表達技巧 4、 簡述學前兒童思維發展總趨勢。 (1)從思維工具的變化來看,從主要藉助於感知和動作,到主要藉助於表象,再過渡到藉助於概念; (2)從思維方式的變化來看,從直覺行動性思維,到具體形象性思維,再過渡為抽象邏輯思維; (3)從思維反映內容來說,從反映事物的外部聯系、現象到反映事物的內在聯系、本質;從反映當前事物到反應未來事物。 5、 影響幼兒有意注意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1)活動目的與任務的明確性 (2)對活動結果的興趣 (3)活動組織的合理性 (4)與已有知識經驗的關系 (5)良好的意志品質 五、 論述(30分) 1、 為什麼幼兒中期常常出現「告狀」現象。 (1)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別人的舉止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標准而引起的情感; (2)中期幼兒比較明顯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准,他們可以因為自己在行為中遵守了老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感。中班幼兒不但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准,而且開始關心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准,而且開始關心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准,由此產生相應的情感; (3)中班幼兒常常「告狀」就是由道德感激發起來的一種行為。 2、 為什麼幼兒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的效果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接近? 這與幼兒兩種信號系統的特點及其協同活動的發展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幼兒的頭腦中,形象和詞都不是單獨起作用的,都不是某一個信號系統的孤立活動,而是兩個信號系統的共同活動,再形象記憶中,固然是事物生動的形象起主要作用,但詞所表達的事物的形象也是重要的記憶材料。
④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形成性練習冊參考答案
1
一.選擇題
1.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C)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科學。
A.0—8.9歲 B.0—3歲 C.0—6歲 D.0—13.14歲
2.以時間為標准,在同一時間對某個年齡組或幾個年齡組的兒童的心理發展進行研究的方法屬於(A)
A.橫向研究 B.縱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實證研究
3.對一組或一個兒童進行定期的系統的隨訪觀察,找出心理發展過程特點的方法稱為(B)
A.橫向研究B.縱向研究C.平行研究D.實證研究
4.下列屬於新生兒無條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轉向反射D.張嘴
5.大腦機能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是 (A)
A.大腦皮層抑制機能的發展B.大腦皮層興奮機能的發展C.神經興奮過程的發展D.條件反射的出現。
6.第二信號系統的出現是在(A)
A.出生後的下半年起 B.出生後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後兩年
7.一般認為,嬰兒從(D)起開始對顏色有分化反應。
A.生後1個月 B.生後2個月 C.生後3個月 D.生後4個月
8.設置視崖裝置以檢查兒童深度知覺的心理學家是(A)
A.吉布森和福克 B. 皮亞傑 C.維果斯基 D.福祿貝爾
9.幼兒的記憶以(B)為主。
A.有意記憶 B.無意識記憶 C.再認記憶 D. 重復記憶
10.兒童通過多次嘗試,通過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單上的球就會通過拉床單來拿到手。此階段孩子的思維處於(B)。
A.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B.直覺行動思維階段 C.抽象思維階段 D.具體思維階段
11.直覺行動思維直到學齡時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個基礎,這段話出自(A)
A.皮亞傑 B.吉布森和福克 C.維果斯基 D.福祿貝爾
12.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兒童依靠(B)進行思考
A.動作 B.表象 C.語言 D.形象
13.嬰兒的行為與效果之間還沒有分化,行動還沒有目的,該階段的行為模式處於(B)
A.反射練習時期 B.習慣動作時期 C.有目的動作形成時期 D.感知行動時期
14.嬰兒的動作與目的與手段已經分化,智慧動作出現,該階段的行為模式處於(D)
A.反射練習時期B.習慣動作時期C.有目的動作形成時期D.手段與目的分化並協調期。
15.在(A)階段,兒童形成物體永久性意識,並有了最早期的內化動作。
A.感知運算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二、判斷題
1.學前兒童心理學是闡明學前兒童心理的特徵和各種心理過程的發展趨勢及心理發展變化的機制。(對)
2.兒童心理的發展是數量的各界或直觀的位置移動。(錯)
3.個體心理的發展不能脫離社會環境反映的是心理發展的社會性特徵。(對)
4.發展的連續性重點描述量的增減。(對)
5.發展的階段性揭示質的變化。(對)
6.遺傳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兒童心理發展的自然前提。(對)
⑤ 大一學前教育心理學期末考試題及答案專科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試題
一、名詞解釋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個體心理發展 2.知覺
3.自傳體記憶 4.自我中心 5.社會性游戲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年齡特徵和發展規律的科學。 2.---------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徵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
3.新生兒視覺調節機能較差,---------很難隨客體遠近的變化而變化。
4.8個月以後的嬰兒主要採用兩種方式開展交流活動,一種是----------,另一種是 ------------。
5.皮亞傑將兒童的道德水平分為------、----------、-----------
6.學前兒童的----------是學前兒童音樂表現能力、欣賞能力的基礎和前提。 7.隨著年齡的遞增,兒童的社會性游戲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從---------到平 行游戲,從平行游戲再到-------------- ,最後發展到------。
8.兒童的性別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和---------。 9.華生強調-----------對塑造兒童行為的決定性作用,進而發展為---------, 強調對____。
10.格塞爾認為,個體的發展取決於--------- ,而成熟的順序取決於------決定的時間表。
三、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簡述個體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 2.簡述兒童思維發展的一般趨勢。 3.簡述依戀的特徵。 四、論述題(16分)
試述母親對胎兒發育的影響及如何做好優生。 五、案例分析題(20分)
材料:她易於察覺別人不易察覺的事情。在實驗中,兩根鐵絲本應是等長的,但實際上有極細微的差異。先後參加實驗的10個同齡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這個差異。
她不喜歡說話,喜歡一個人玩。有時其他小朋友湊過來玩,她也不說話,只是厭煩地把他們推開,更不易與陌生人接觸。
她情緒不易外露,受到表揚時,也沒有什麼表示。在幼兒園里遇到不高興的事,可以毫無表情,但回家後對著媽媽哭。
她上課時很安靜,總是一個姿勢坐著。吃飯時,不管飯菜多麼好,從不見她大口吃。 午睡時,她總是把衣服一件件疊好放在椅子上。如果椅子稍歪一點,她要把它放正,還要看上幾眼,然後才躺下。起床時,穿衣動作也很慢。
根據材料描述請指出孩子的氣質類型,並談談如何根據此類氣質進行教育。
⑥ 學前兒童發展教育試題及答案是什麼設計題
1.格塞爾既重視兒童的行為模式,還重視什麼? B
A、量變 B、個別差異 C、質變 D、相互作用 2.格塞爾認為,個體的發展取決於什麼? B A、遺傳 B、成熟 C、環境 D、訓練
3. 在格塞爾看來,成熟是如何從一種發展水平向另一種發展水平發展的?A A、突然轉變 B、階段連續 C、逐漸過渡 D、線性連續 4. 格塞爾把兒童機能一側占優勢的現象稱為什麼?C
A、單側原則 B、偏好原則 C、不對稱原則 D、主導性原則 5. 格塞爾認為兒童行為的變化有時好有時差,因而具有什麼樣特性?B A、沖突性 B、周期性 C、矛盾性 D、方向性 填充題:
6.格塞爾認為個體的發展取決於 成熟 。
7.格塞爾認為,兒童對自己的行為能進行 自我 調節。
8.格賽爾根據自己的觀察,提出了相互交織、機能不對稱、發展方向 原則 個體成熟原則 、 自我調節原則 。
9.格塞爾認為發展具有方向性,如, 由上而下 ,由中心向邊緣,由粗大動作向精細動作發展。 名詞解釋:
行為模式(A.Gesell)PPT33 機能不對稱原則書 P27-28 准備(A.Gesell) 簡答題:
1.格塞爾提出的兒童行為發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2.什麼是兒童的行為模式?行為模式與個別差異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3.當兒童處於「准備」狀態時,成人應取什麼態度? 4.格塞爾的成熟理論對當前的教育有什麼現實意義?
5.結合當前的社會心理和教育現狀去重新認識成熟勢力發展理論的科學價值和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