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奠基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奠基

發布時間: 2023-11-20 08:48:22

㈠ 山東大學(青島)的辦學條件

山東大學濟南、威海、青島三個校區,探索中國特色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辦學模式。
三大校區在山東大學的統一管理下,對各自的學科進行布局,目的就在於提高辦學質量。為此,山東大學與濟南、威海、青島三市均將簽訂「名校名市」協議。
根據發展規劃,山東大學2011年將探索完善一校多地辦學的發展模式,為形成「山東大學系統」做好體制機制設計。而在未來,將形成濟南、青島、威海三地辦學、一體發展的「山東大學系統」,三地校園的具體稱目前尚未明確。「山東大學系統」是山東大學更新辦學模式的一次嘗試,核心的問題就是要建設青島校區。
將來山東大學可以表述為「山東大學」、「山東大學(青島)」、「山東大學(威海)」。其中,青島校區辦學實現了高端性、國際性、特色性、標志性和綠色性。 「山大青島校區第一期是理工學院以及高端人文學院,這個建設方向和青島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市教育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作為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龍頭」城市,青島今後將需要大量理工類的高端人才,青島的地域優勢加之山大的高校品牌優勢,前景非常理想。
山東大學有關部門負責人也稱,分校設立的院系主要是理工科的,因為要為建設藍色經濟區服務。
山大規劃部門表示,根據學校的整體發展思路,青島校區定位於以理工科為主,輔之以其他必要學科的綜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校區,青島校區建成後在院系設置時將會有生物類學科。根據定位,青島校區理工科的發展將做增量考慮,而不是現有學科的整體搬遷和調整。
據青島市教育局有關人士透露,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第一期是理工學院,這個建設方向和青島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因為作為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龍頭」城市,青島今後將需要大量理工類的高端人才。
2013年3月14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到山東大學調研工作。山東大學校長張榮在作情況介紹時透露了青島校區的學科布局,即以「存量調整為主、增量發展為輔」,規劃建設海洋科學與工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能源環境工程、信息科學技術和管理學科5大學科集群,以及個別基礎科學和人文社科學科方向。 徐顯明透露:「和山東大學的濟南和威海兩個校區相比,青島校區要凸顯高端性和國際性。不少國內外研究機構都有重大科研項目的中國北方研究中心,在青島校區,我們將打造東方高等研究中心。定位於理工科研究型校區的青島校區,其特色是側重為有山東地域優勢的海洋經濟、藍色產業服務,重點發展新興高新學科;另外,在青島校區本身的建設上,我們將會把校區打造成低碳、環保、生態的綠色校園。」
總招生規模不擴招
據了解,自2004年以來,山東大學本科招生計劃基本維持在每年萬人以上,2010年及2011年校本部減招至6500人,威海校區為3500人。2012年,山東大學宣布對本部和威海校區一體化招生,本科招生規模仍維持在1萬人。
根據「攀越計劃」中的人才培養主要指標,2015年和2020年,山東大學本科招生規模均為1萬人。這一數字表明,在2020年前,山大本科生將穩定在1萬人的規模,不再擴招。同時,該校碩士生招生規模將從2015年的每年5500人上升至2020年的6500人;博士生招生規模由2015年時的1500人升至2020年時的2000人。 山東大學對該校「青島校區校園總體概念性規劃方案」進行公示。從規劃方案上看,青島校區面朝大海,並有一條大道從校園里延伸到大海中的碼頭上。校園內將建設博物館、圖書館、國際交流中心、劇院及國際宿舍區、行政中心、學生宿舍區、學院院落、運動中心、學生中心、購物中心等。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選址即墨市鰲山衛街道,佔地3000畝,第一期工程是山東大學的理工學院,計劃用地1300餘畝。青島校區將成為山大的第八校區,建成後可容納3萬名學生,山東大學也將成為全國在校生規模最大的大學。在此之前,山東大學已在濟南和威海有了校區,其中在濟南的校區被分割為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體園校區和興隆山校區,現有校區面積總和為5355畝。青島校區的土地為青島市政府以無償劃撥形式給予。
山大方面表示,不少國內外研究機構都有重大科研項目的中國北方研究中心。在青島校區,山東大學將打造東方高等研究中心,同時開設國際教育學院,聚集一流專家、一流院系、一流科研機構。其特色是側重為有山東地域優勢的海洋經濟、藍色產業服務,重點發展新興高新學科。
半島藍色經濟區是山東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區,而青島則是這一核心區的「龍頭」,同時青島在總部經濟、港口經濟方面的輻射能力也在逐步顯現。國內一些高校紛紛選擇將本部搬遷到青島,或是在青島設立分校和產學研基地。青島擁有學歷教育高校22所,其中包含兩所軍校,本科學歷高校達10所。
為建設一流大學,山東大學提出了「四大措施」,第一便是構築「濟南-青島-威海」的「山東大學系統」。這個系統的建設有助於山大實現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根據美國ESI統計,山東大學的數學、物理、化學、材料、工程等5個學科進入了世界前100強。當一所大學有十幾個學科能夠進入世界前100強的時候,可以說就是世界一流大學。
青島校區還將會根據青島發展定位,設計一些支持區域經濟發展的學科,比如生物、金融、海洋海事研究等。具體的專業仍未確定,學校的學科設計委員會正在制定中。
山東大學招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山東大學每年的招生計劃在1萬人左右,其中大約有3000多人在威海校區就讀。山東大學(威海)的錄取分數線都在山東省一本線以上,以2014年的錄取線為例,其中文科高出一本線43分,理科高出一本線61分。而中國石油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高校遷入青島後,知名度和招生情況都比過去好了許多,不少高校過去在重點本科線附近徘徊的專業分數線迅速攀升了十幾二十幾分,而許多二本專業分數也迅速逼近一本線,成為熱門專業。
發展藍圖
山東大學要在青島籌建新校區的消息從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傳出後就備受外界關注。據介紹,新校區選址在即墨鰲山衛街道,佔地面積為3000畝。
在此之前,山東大學已經在濟南和威海擁有了兩個校區,其中山東大學在濟南市的校區被分割為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體園校區和興隆山校區6個校園,現有校區面積總和為5355畝,青島校區的面積幾乎將是所有校區中面積最大的。
領導關懷
2012年3月17日上午,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建設奠基典禮在青島即墨市舉行。
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在奠基儀式上表示,把山東大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是「十二五」期間山東省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的建設,對於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影響。希望山東大學努力搞好青島校區建設,按照把青島校區建成「高端人才集聚基地、高新科技成果研究基地、高新技術孵化轉化基地和高端國際交流學術基地」和「中國最美麗校園」的建設目標,為服務於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要,服務於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服務於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生態經濟示範區建設做出獨特貢獻。
青島市委書記李群表示,百年山大時隔54年再次回歸青島,印證了山東大學與青島這座城市的不解之緣。建設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有利於青島培養出大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拔尖創新人才,推動創新型城市的建設;有利於帶動和提升青島的人文品味和城市品質,從而更好地推動青島的發展。
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表示,該校正著力構建「統分結合、優勢互補、各具特色、一體發展」的「山東大學系統」。青島校區的建設,將會使該系統變為現實。這是山東大學對中國高校辦學模式的創新性探索,將有助於拓展新的辦學空間,匯聚高層次優秀人才,推動學科更新換代,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項目位於青島即墨市鰲山灣畔,建設周期預計五年。奠基開工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項目一期工程將建起近3萬平方米的教學樓區,可容納近萬名新生入學,規劃建設成為我國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水平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重要中心、國際文化融合和學術交流的高端平台、最能體現中國高校特點的標志性校園之一。
2013年4月3日下午,青島市市長張新起一行到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建設現場進行工作調研。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廣正,山東大學常務副校長王琪瓏等一同調研。張新起對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建設的快速推進表示肯定,認為青島校區建設質量控制效果良好、現場規范有序、施工安全文明。他要求陪同考察的青島市各有關部門負責人,要提供各方面支持,幫助山東大學解決青島校區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青島校區按計劃啟用創造良好的建設環境和條件。王琪瓏一同考察教學樓E區的現場施工進程,並介紹了青島校區建設總體規劃和建設分期實施的情況。青島市政府秘書長李眾民,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孫繼,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哲,市發改委主任朱培吉,市教育局局長徐劍波,市規劃局局長王亞軍,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即墨市委書記劉贊松,藍色矽谷核心區管委會主任韓守信,國信集團總經理王建輝以及鰲山衛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等陪同調研。山東大學發展規劃部部長、青島校區建設辦公室主任孔令棟參加調研並介紹了目前校區場地平整、臨時水電、教學樓E區施工建設進展情況。

㈡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地址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地址青島市即墨區濱海路72號。

山東大學社會評價:

1、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網路計量學實驗室基於互聯網的世界大學排名:山東大學位列世界第90位,在入圍前一百強的大陸高校中排名第3。沖態山

2、QS世界大學排名:山東大學位列世界601+,亞洲119位。

3、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國大陸8-14位。

4、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山東大學位列中國第12位。

5、2014年,山東大學位列全國高校前十強。

6、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大學排行榜,山東大學位列中國第15位。

7、在各大權威排行中,山東大學位列中國研究型5星級中國一流大學。



㈢ 山東大學(青島)的校區概況

2010年8月,山東大學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基於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及學校發展的內在邏輯,認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已成為山東大學必然的選擇。學校明確提出,「再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到建校120周年時把山東大學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這是一個嶄新的目標和全新的起點, 是山大人共同的追求與夢想,顯示了山大人的雄心。
為了實現新的辦學目標,學校提出在青島建設新校區,構建「山東大學系統」,探索中國高等教育辦學的新模式。這一願望獲得教育部的批准,得到山東省、青島市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2012年3月17日,山東大學(青島)建設奠基典禮隆重舉行,2012年12月8日,教育部批准《山東大學青島校區規劃建設方案》。校區選址於嶗山腳下、鰲山灣畔、溫泉緊鄰的青島即墨市鰲山衛街道,地處青島市「藍色矽谷」核心區。校園規劃總用地3000畝,教工住宅規劃總用地720畝。校園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計劃總投資35億元,建築面積70萬平米,2016啟用,可滿足10000名學生和2000名教職工學習、生活和教學科研的需要。二期工程總建築面積約49.39萬㎡,計劃2016年啟動,2018年完成。三期工程總建築面積約16.68萬㎡,計劃2018年啟動,2020年完成,屆時,校區可入住25000左右學生、4000左右教職工。
2014年10月,學校召開中共山東大學第十三屆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經認真慎重的研究討論,根據「統籌布局,一體發展」的方針,按照「理工為主,錯位發展」、「著眼高端,集群發展」、「拓展空間,增量發展」的原則,確定在青島校區構建生命學科、信息學科、環境學科、海洋學科和社會科學等學科板塊,並決定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等6個學院和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燃煤污染物減排國家工程實驗室、環境研究院、光學高等研究中心、藍色經濟區發展研究院、海洋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粒子科學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作為首批相關學院和科研機構整建制遷到青島校區發展。此外,將依據學校學科發展規劃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充分利用青島地緣優勢,組建若干特色鮮明的研究機構。要把校區建設成為高端人才的聚集和培養基地、高端學術和應用技術研究基地、高新技術成果的孵化和產業化基地、高水準的國際學術交流基地。
為廣納校內外英才加盟青島校區,滿足校區教職員工居住生活需要,學校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限價商品房政策支持,確定以市場化方式開發,在緊鄰校園北側的濱海大道以西征地720畝,分兩期建設教工住宅。住宅以打造藍色矽谷核心區中高檔示範型花園式社區為目標,規劃設計一流。社區內高水準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型商業網點等已與首批住宅同期開建。
建設青島校區,是山東大學審時度勢的戰略性舉措。青島校區作為山東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先行區和全面綜合改革的試驗區,必將成為人才的搖籃、創新的樂土、文明的新城,山東大學將從這里劈波斬浪、揚帆遠航,駛向新百年的輝煌!

㈣ 山東大學法碩非法學在哪個校區

山東大學法學院的所有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生都在青島校區。

山東大學青島(Shandong University Qing)簡稱山大青島(SDUQ),創建於2016年,坐落於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濱海路72號。

山東大學(青島)的建立,組成濟南、威海、青島三地共八個校區的「山東大學系統」,並使山東大學成為中國地區最大、系統相對最完善的高校。

歷史改革

2010年12月30日,山東大學(青島)校園概念性總體規劃設計開標,邀請彭一剛院士、葉大年院士等到知名專家共11人組成評委會,對四個方案進行綜合評審,確定了兩個中標候選方案並繼續修改優化。經綜合評審,投票產生了青島校區校園總體概念性規劃中標方案。2011年3月,初步規劃方案確定。

2011年8月16日,青島市人民政府、山東大學合作共建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協議簽約儀式在濟南舉行。

2012年3月17日,山東大學(青島)建設奠基典禮隆重舉行。

2016年9月,山東大學(青島)正式啟用。

㈤ 山東大學佔地面積多少平米

山東大學總佔地面積約5333333平方米。

解析:官網信息顯示,山大總佔地面積8000餘畝。一畝等於合666.67平方米,約667平方米,由此推算山東大學佔地面積應該為總面積約為53360000平方米。

據2018年8月山大官網信息顯示,山大總佔地面積8000餘畝(含青島校區約3000畝), 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威海、青島)八個校園(濟南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體園校區、興隆山校區及威海校區、青島校區)的辦學格局。

山東大學(Shandong University),簡稱山大(SDU),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山東大學是中國目前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大學之一,在綜合性大學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層次教育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類。

(5)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奠基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山東大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其主體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其醫學學科起源於1864年,開啟近代中國高等醫學教育之先河。

從誕生起,學校先後歷經了山東大學堂、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以及由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三校合並組建的新山東大學等幾個歷史發展時期。

1997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序列。

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山東大學設立研究生院。7月,由原山東大學、原山東醫科大學、原山東工業大學合並組建新的山東大學。

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2011年11月22日,學校決定將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更名為山東大學(威海)。

2012年3月17日,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建設奠基典禮舉行。

2016年9月16日,山東大學青島校區迎來了首批新生報到。該校區從2016年新生開始,試點運行書院制,全體本科生分屬「一多書院」「從文書院」。

2017年9月,山東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018年10月18日,經學校研究,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更名為山東大學(青島)。

㈥ 山東大學(青島)的山東大學與青島

1926年在濟南建校的省立山東大學和1924年在青島建校的私立青島大學,真是一對難兄難弟。1928年,國民北伐軍進抵山東,奉系軍閥敗逃。日本帝國主義借口保護僑民出兵濟南,製造了「五·三」慘案,省立山東大學在動亂中經費無著,隨即停辦。同年,私立青島大學也因奉州頃轎系敗逃,學校經費斷絕停辦,學生按大學結業處理。但1928年8月,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根據山東省教育廳的報告,就下令在省立山東大學的基礎上籌建國立山東大學。在籌備過程中,時任教育部部長的蔣夢麟與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蔡元培商討山東大學復校的辦學地點時,蔡元培認為在青島辦學比之華北通衢、形勢堪憂的濟南,有遠離戰亂和自然條件的優勢,「青島之地勢及氣候,將來必為文化中心點,此大學之關系甚大」,得到蔣夢麟的支持。
1929年6月,國立山東大學籌備委員會奉令改為國立青島大學籌備委員會,除接收省立山東大學外,並將私立青島大學校產收用,籌備國立青島大學。1930年4月,國民黨政府任命楊振聲為校長,9月21日,舉行開學典禮,國立青島大學正式成立。1932年行政院議決,將國立青島大學恢復為國立山東大學,任命趙太侔接任校長。
學校初設文、理、教育三個學院,分為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學系、教育冊肆行政系和鄉村教育系八個系。1932年9月,教育學院停辦,學生大部分轉入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同時增設工、農兩學院。工學院設土木工程學系和機械工程學系。農學院設於濟南,設研究、推廣兩部。在楊振聲和趙太侔兩位校長的帶領下,山東大學迎來史上「第一次輝煌」。楊振聲思想進步,富有遠見,效法北京大學「兼容並包」、「科學民主」的辦學方針,廣聘專家學者,如聞一多、黃敬思、黃際遇、任之恭、傅鷹、沈從文、梁實秋、聞宥、游國恩、曾省、湯騰漢等著名學者均在校任教。學校發乎宏展較快,聲譽日隆,國立青島大學由此嶄露頭角。趙太侔原為國立青島大學教務長,贊同楊振聲的辦學方針。接任後增聘老舍、洪深、張煦、丁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批專家學者,師資陣營更為整齊,同時節省行政費用,添購圖書、儀器,先後建成科學館、工學館、體育館、化學館、水力實驗室及實習工廠等,改善了辦學條件。此時期由於外部環境相對穩定,校內人才薈萃,名流雲集,師生勤奮教學、成就斐然,成為學界仰重的國內知名高等學府。
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爆發。11月國立山東大學由青島遷往安徽安慶,不久再遷四川萬縣。圖書、儀器、案卷分批運出,損失嚴重。1938年春學校在萬縣復課,不久教育部下令「暫行停辦」。
1946年春,經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國立山東大學在青島復校,趙太侔再任校長。復校後設文、理、工、農、醫五個學院,計有中國文學、歷史學、外國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動物學、植物學、地質礦物學、土木工程學、機械工程學、電機工程學、農藝學、園藝學、水產水15個系,醫學院不設系,並附設一個大學先修班和高級護士學校。1946年10月25日舉行開學典禮,知名學者王統照、陸侃如、馮沅君、黃孝紓、丁山、趙紀彬、楊向奎、蕭滌非、丁西林、楊肇、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貽誠、王恆守、李先正、劉遵憲、朱樹屏、嚴效復、楊宗翰、鄭成坤、李士偉、沈福彭等應聘來校執教。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王哲、羅竹風、高劍秋率領軍管小組進校,對學校進行接管整頓,山東大學從此進入新的時期。
1949年3月,山東大學和華東大學合校,仍命名為山東大學。華崗任校長兼校黨委書記,童第周、陸侃如為副校長,設文、理、工、農、醫五個學院,分中國文學、歷史學、外國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動物學、植物學、地質礦物學、水產學、土木工程學、機械工程學、電機工程學、農藝學、園藝學、病蟲害學、政治學、藝術學18個系。學校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教學改革,大力開展科學研究。1951年創辦《文史哲》雜志和《山東大學學報》,開辟了科學園地,促進了學術爭鳴。從此山東大學進入了學術繁榮的新階段,迎來「第二次輝煌」。
1958年國務院任命成仿吾為校長兼校黨委書記。7月,山東大學歸由山東省領導,同年10月奉命遷校濟南。在遷校濟南時,海洋、水產和正籌建的地礦三系留在青島,發展成為現在的中國海洋大學。醫學院也留下獨立擴建為青島醫學院,這就是為何老一輩的青島人仍稱現在的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為「山大醫院」的緣由。
2010年12月8日,教育部《關於山東大學征地建設青島校區有關事項的批復》:「同意你校在青島鰲山衛科技區新征3000畝土地,建設青島新校區」。
2012年3月17日,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建設奠基典禮隆重舉行。在那風雲激盪的20世紀,山東大學與青島攜手走過了輝煌的30年,山大在青島創造了「海洋學科遠東第一」、「生物學科全國最好」和「文史見長」的三大美譽,青島也因為有了山大而積淀了歷久彌新的深厚城市文化。聞一多說,街市上和山野間密集的樹葉,遮蔽著島上所有的住屋,向著大海碧綠的波浪;沈從文說,返京以後著手的如《邊城》等,也多醞釀於青島;王統照說,從北平來,從上海來,從中國任何的一個都市中到青島來,你會覺得有另一種的滋味……有人戲稱,那時在青島的大馬路上一不小心就碰上一個文人,小巷子里一不留意就撞到一個作家,老樓洞子里時常與某個名記名編擦肩而過。聞一多、老舍、梁實秋、沈從文、蕭滌非、方令孺、洪深、台靜農、臧克家、童第周、王淦昌……那些在山東大學歷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也存在於青島的往事中,至今仍在浸潤著這座城市的人文情懷。山大有青島情結,青島同樣也有山大情結。

熱點內容
亳州電視大學招老師 發布:2025-05-08 20:37:56 瀏覽:307
美國安德魯大學好嗎 發布:2025-05-08 20:34:56 瀏覽:450
雲南大學2016博士招生 發布:2025-05-08 20:02:24 瀏覽:808
山西大學張俊峰教授2018 發布:2025-05-08 20:01:27 瀏覽:216
東北財經大學統計學考研復試 發布:2025-05-08 19:56:33 瀏覽:250
徐文淵浙江大學電氣學院教授 發布:2025-05-08 19:47:55 瀏覽:334
2015安徽大學研究生調劑 發布:2025-05-08 19:45:35 瀏覽:70
大學生比賽演講稿 發布:2025-05-08 19:41:16 瀏覽:909
我敬愛的大學老師1500 發布:2025-05-08 19:40:01 瀏覽:342
中國林科院楊忠歧的博士導師 發布:2025-05-08 19:34:45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