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化學習題及答案
Ⅰ 問一道大學普通化學的題目(很菜)(在線等答案)
解:△U=Q+W(Q就是蒸發熱)
Q=39.2KJ/MOL*1MOL=39.2KJ
W(體積功)=-P△V=-nRT=-1*0.008314*351.65=-2.924KJ(T為乙醇的沸點)
△U=Q+W=39.2KJ+(-2.924KJ)=36.276KJ
Ⅱ 求大學有機化學考題及答案
不同大學有不同試題!
1、發酵液中鈣離子的去除,通常使用 D 。
A、硫酸 B、鹽酸 C、氫氧化鈉 D、草酸
2、與鹽析法相比,有機溶劑沉澱法的分辨能力比鹽析法 A 。
A、高 B、低 C、差不多 D、不一定
3、根據 C 的不同可分為吸附色譜、分配色譜、離子交換色譜、凝膠色譜、親和色譜等
A、流動相相態 B、操作壓力 C、分離機理 D、固定相形態
4、氧化鋁和硅膠薄層色譜使用的展開劑一般以 B 溶劑為主,加一定比例的極性有機溶劑。
A、極性 B、親脂性 C、親水性 D、無機
5、氧化鋁和硅膠薄層色譜在分離酸性或鹼性化合物時,常需要加入少量 D
以防止拖尾現象產生。
A、酸 B、鹼 C、鹽 D、酸或鹼
6、對於弱酸、弱鹼型樹脂,溶液的pH值對樹脂的解離度和吸附能力影響較大;對於弱酸性樹脂,只有在 D 條件下才能起交換作用;對於弱鹼性樹脂只能在 條件下才能起交換作用。
A、鹼性 中性 B、酸性 鹼性
C、中性 酸性 D、鹼性 酸性
7、通常離子的水化半徑愈小,離子與樹脂活性基團的親和力愈 A ,愈
被樹脂吸附。
A、大 易 B、小 易 C、小 難 D、大 難
8、樹脂的交聯度 D ,結構蓬鬆,膨脹度 ,交換速率 ,但交換的選擇性差。
A、大 小 慢 B、小 大 慢
C、大 小 快 D、小 大 快
9、物理萃取時,弱酸性電解質的分配系數隨pH降低而 B 。
A、減小 B、增大 C、不變 D、變化不一定
10、萃取中,無機鹽的存在能 A 溶質在水相中的溶解度,有利於溶質向有機相中分配。
A、降低 B、增加 C、維持 D、影響
11、細胞破碎後,大量帶電荷的內含物被釋放到水相,導電率 B 。
A、下降 B、上升 C、不變 D、不一定
12、離子交換色譜中, C 決定樹脂交換基團及交換離子的解離程度,從而影響交換容量和交換選擇性。
A、溫度 B、流速 C、溶液的pH值 D、樹脂交聯度
13、細胞壁的強度除取決於網狀高聚物結構的交聯程度外,還取決於構成壁的聚合物種類和壁的厚度,在選用高壓勻漿法時,下列細胞中 A 比較容易破碎。
A、細菌 B、酵母 C、真菌 D、植物細胞
14、在懸浮液中,顆粒越 A ,比表面積越 ,固-液間的表面效應就越顯著,越 分離。
A、小 大 難 B、大 小 難
C、小 大 易 D、大 小 易
15、離子交換色譜中,pH值是最重要的操作條件。選擇時應考慮,在目標物穩定的pH值范圍內;使 C 。
A、目標物能離子化 B、樹脂能離子化
C、目標物能離子化;樹脂也能離子化 D、溶劑能離子化
Ⅲ 大學普通化學題目及答案
1)
ln
p*苯()/
p*苯(353.3K)=30.7*10^3/8.314
*(
1/353.3-1/363)
p*苯(353.3K)=100
kPa
則:
p*苯(363K)=132kPa
ln
p*甲苯(363K)/
p*甲苯(383.2K)=32*10^3/8.314
*(
1/383.2-1/363)
p*甲苯(383.2K)=100
kPa
則:
p*甲苯(363K)=57.2kPa
P=
p*苯*x
苯
+
p*甲苯*x甲苯
=
p*苯*(1-x
甲苯)
+
p*甲苯*x甲苯
100=132*((1-x甲苯)+
57.2*x甲苯
x甲苯=
0.43
-----------------------
將容積10L的
抽成
真空的密閉容器置於350K的
恆溫槽
中。
往該玻璃瓶中注入9.0
g水
,瓶中壓力將變為多大
若只注入0.90g水,則瓶內壓力又多大
(水的摩爾蒸發焓ΔHm=40.67kJ/mol)
ln
p*水(350K)/
p*水(373.2K)=40.67*10^3/8.314
*(
1/350373.2-1/350)
p*水(373.2K)=100
kPa
p*水(350K)=42
kPa
PV=
n
RT
42*10=
n
*8.314*350
n=0.144mol
由於9g水的
物質的量
=0.5mol>0.144mol
因此瓶中壓力=100kPa
若只注入0.90g水,
0.9g水的物質的量=0.05mol<0.144mol
顯然水全部蒸發不,到飽和
瓶中壓力=100kPa*0.05mol/0.144mol=34.7
kPa
Ⅳ 一道大學化學題
在下列元素中,誰有最負的電子親和勢
答案是D
電子親和勢,指得到電子放出的能量,越負,意味著放出能量越多,即越容易得到電子,所以,首先,排除A,C,E。
按道理,O比S更容易得到電子,但是第二周期的N,O,F的電子親和勢卻都比同主族的第三周期元素的絕對值小,是因為第二周期N,O,F原子半徑都較小,導致對電子的斥力反而較大,使得這三個族中電子親和勢最負的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即P,S,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