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公開招聘
❶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在深圳什麼地方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大運中心西南側、龍翔大道北側,由龍崗北通道兩側地塊組成。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英文:,Shenzhen;縮寫:CUHKSZ;簡稱:港中大(深圳))是一所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巿人民政府和深圳大學共同建立。教育部於2014年4月28日正式批准設立香港中文(深圳),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依法進行管理。學校是培育具有國際視野、才德兼備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並為國家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探索新路。學校採用中英文雙語教學,前期以理工商為主,兼顧新型綜合性交叉學科,實行書院制度,理事會是學校的最高權力機構。學校充分尊重學術自由、教師從全球招聘、同時,透過深化粵港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合作,促進優勢互補,推動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長遠綜合發展。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秉承中大的優良學術傳統,力爭成為紮根深圳、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學。
深圳分校的理事會由香港中大與深圳大學各委任8人組成,理事長由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園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原大運文化園區內,每年學費約9.5萬元人民幣。據資料報道,港中大(深圳)從2014年起招生,招生規模達到1.1萬人。以內地優質生源為主,同時招收國際生和少量港澳台生源,學校將按國家有關規定頒發學歷學位證書,同時按照《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合作辦學協議頒發香港中文大學的學位證書。研究生的招生將實施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教育,頒發香港中文大學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證書。
。師資方面,面向全球招聘。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園建設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500畝,建設校舍面積約為45萬平方米。除本科外,碩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在2014年啟動。目前開設理科、工科和經濟管理類專業,以後陸續開設人文、社科、法律等相關專業。
❷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好嗎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還是蠻不錯的。2014年4月下旬,教育部正式同意港中大深圳分校的建立。這個學校雖然建立的比較晚,但師資力量還是不錯的,老師和教授許多都是從歐美留學回來的,每個項目的學習時間大約是一年或一年半,可以視情況而定,結合經驗看學習時間是較為合適的;培養方向主要是經濟、金融、會計三個專業,基本涵蓋了未來金融行業求職的專業。學校鼓勵學生去進行課外實習,所以學生們也得到了鍛煉。
現如今學校名氣雖不如清北復交,但潛力還是挺不錯,如若條件合適的都可以考慮。這里要講的是,找工作這件事還是需要你自己的主動性的,即便學校給你提供大量的資源,這也只能作為一次入門的機會,最後是否能夠成功還是需要自己的勤奮努力。你也可以找老師或同學幫忙,積極與老師交流,不懂的問題隨時問;還可以和學長學姐們多交流交流;同時自己也要多投簡歷,增加自己的機會。
❸ 香港大學深圳校區國內認可嗎
認可。
港中文大學(深圳)和香港中文大學是 「一個品牌, 兩個校園」的關系, 於2014年開始對內地高考學生招生, 學校位於深圳市的龍崗區, 是一所中英文並重的國際型大學, 該校在短短的五年中,以其獨特的辦學理念,一躍而成為國內一流大學的行列。據介紹, 當時學校僅有八棟教學樓,邊建設,邊開展教學,2017年9月一座由上園、中園和下園三部分組成,佔地面積1平方公里的現代化校園已經全部建成。港中深第一批在全國招收了280多名學生(第一屆僅限經管學院招生)。後來,該批學生被港中深校長-----徐揚生教授愛稱為「黃埔一期」和「永遠的師兄師姐」。
該校的校長、院長及教授們和學生的關系非常融洽,一部分同住在書院(備註:書院是一種獨特的住宿制度, 不僅提供住宿的場所, 也提供給學生一切課外方面的輔導和支持, 完全有別於內地其他的大學) ,一同在學校食堂吃飯,只要學生願意,隨時都可以在食堂「偶遇」大咖教授,也可以端著餐盤坐在教授旁邊跟他聊天。特別是徐校長非常平易近人, 徐校長的微信好友人數超過了5000人,是港中深第一個朋友圈爆掉的微信號,他的微信好友大部分都是學生和家長。平時在學校日常教學中,為了幫助新入學的學生盡快熟練地掌握英語聽說能力,校長、院長、教授們都會組建15-20人的「英語俱樂部」,利用業余時間無償的幫助學生來練習英語的聽力和口語。並且學校也設有專門的語言室,由來自美國的4名老師來負責訓練英語聽說方面暫時有困難的學生,糾正用詞和語法,修改學生作業中的英文方面的錯誤,這在國內是絕無僅有的。所以一般的學生經過了三個月左右的強化訓練,已經能夠完全熟練的用英語來進行課堂交流和討論.
港中深採取的是嚴進嚴出的教學方式。孩子在大學四年中的GPA,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平時成績, 直接和學生的獎學金, 交流以及將來的畢業文憑進行掛鉤,所以每一個學生一進到港中深來學習,就會時時刻刻感到GPA的壓力。與國內其他大部分大學混四年本科畢業的情況不同, 港中深的大學4年生活, 其緊張程度可以說和高三的生活不相上下,很少有學生能夠在晚上11點之前能夠上床休息的,港中深的通勤校巴最繁忙的時間是午夜12點學生從圖書館和教室返回書院休息的時段。港中深的GPA 考核和內地大學也不同, 他是嚴格和學生的出勤率,課堂參與度,課外作業,期中,期末考試成績來綜合掛鉤的,而不僅僅只和期末成績掛鉤。
特別值得一提的的是港中深傳承了港中文本校的教學理念和模式,特別注重通識教育,通識教育貫穿大學本科四年。港中深的教學一般是小班教學, 老師會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的教育,小組討論進行, 鼓勵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確保其獨立的思想不受權威和行政的干擾。學校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課外作業,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這是目前國內幾乎所有的大學沒有辦法做到的,也是港中深領先於國內其他高校的優勢所在。
正是在這樣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下,港中深的第一批本科畢業生才能夠在2018年畢業以後,有超過65%的學生能夠去到歐美和香港進行深造,有接近35%的學生留在深圳、香港、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企業就業。其中, 絕大部分深造的同學拿到了的是QS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的研究生錄取資格,人均收獲3個offer。據在校生家長透露,19年第二屆本科畢業生深造就業形勢更為喜人,武漢15級繼續深造的學生幾乎已經全部拿到了名校錄取offer,這些offer分別來自耶魯、卡耐基梅龍、康奈爾、倫敦政經、紐約大學、港科技、密歇根、南加州等頂尖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