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南通大學啟動校區郵編

南通大學啟動校區郵編

發布時間: 2024-01-01 15:45:28

㈠ 南通大學教務處電話

一、南通大學教務處聯系電話和聯系方式 南通大學 教務處聯系電話為0513-85012105,該校聯系地址為中國江蘇省南通市嗇園路9號 逸夫樓7號樓4層西 南通大學 教務處、郵編為226019。
二、南通大學簡介
南通大學 坐落於素有「江海明珠」、「中國近代第一城」美譽的沿海開放城市——江蘇省南通市,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運輸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首批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培育高校。

學校始建於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於1912年創辦的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和南通紡織專門學校。2004年,原南通醫學院、南通工學院、南通師范學院三校合並組建新的 南通大學 。一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進」的校訓精神和「學必期於用,用必適於地」、「道德優美,學術純粹」等辦學理念,銳意進取,砥礪前行,現已建設成為一所規模結構合理、學科門類齊全、教學質量優秀、辦學效益明顯的地方綜合性大學。在中國管理科學院《2018中國大學評價》中,學校列第130位;ESI中國高校綜合排名,學校列第117位。

學校現有主校區、啟秀校區、鍾秀校區、啟東校區等4個校區,佔地面積3700餘畝,建築面積近10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8.1億元,紙質圖書270餘萬冊。學校設有24個學院,104個本科專業(2018年招生專業85個),涵蓋文學、理學、工學、醫學、藝術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管理學等10個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8000餘人,研究生2300餘人,留學生750餘人。另設有 南通大學 杏林學院(獨立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 南通大學 附屬醫院(直屬大型綜合三級甲等醫院)。

學校始終堅持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2007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7年高質量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學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教育部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江蘇省品牌專業、江蘇省特色專業、江蘇省重點專業(類),以及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精品教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一大批優質教學資源。學校是江蘇省首批教學工作先進高校、首批創新創業示範高校。

學校是國務院批準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兩個博士後流動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信息與通信工程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全球排名前1%。擁有省高校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江蘇省重點學科、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省臨床醫學重點專科、省高校優秀學科梯隊等,構建了較為完備的學科體系和學科建設長效機制。

學校堅持科技強校與自主創新,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省級工程中心、省級工程實驗室、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以及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等一批高端科技創新載體。五年來,共承擔「973」計劃課題、「863」計劃課題、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86 項,獲發明專利授權867項,榮獲包括國家技術發明獎、全國創新爭先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華醫學成果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在內的多項高層次獎勵。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3180人,其中高級職稱以上1521人,博士、碩士生導師1106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教學名師、國家「」專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科院「*」入選者、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奧運會冠軍、教育部優秀骨幹教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特聘教授、雙創博士、省六大人才高峰、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省高校「青藍工程」培養對象等各類傑出人才。

學校廣泛開展境外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德國、丹麥、烏克蘭、澳大利亞、阿根廷、日本、韓國、馬來西亞,以及我國香港、澳門、台灣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8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多個國際交流項目。

學校是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典型「莫文隋」精神的發源地,江蘇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江蘇省文明學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和江蘇省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優秀單位。校黨委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校黨校獲得「江蘇省紅旗基層黨校」稱號。

㈡ 南通大學主校區在市中心嗎

南通大學主校區在南通市中心,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嗇園路9號,郵編郵編:226019。

啟秀校區: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啟秀路19號

啟東校區: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西振海路111號

鍾秀校區:江蘇省南通市外環東路999號

學校現有4個校區,佔地面積3700餘畝,建築面積近10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8.1億元,紙質圖書270餘萬冊。辦有學術期刊5種,其中《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為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等。

(2)南通大學啟動校區郵編擴展閱讀:

南通大學始建於1912年,由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辦的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和南通紡織專門學校。2004年,原南通醫學院、南通工學院、南通師范學院三校合並組建新的南通大學。學校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運輸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首批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培育支持高校。

學校設有20個學院、1個獨立學院(杏林學院)、1家直屬大型綜合三級甲等醫院(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和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擁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2個博士後流動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信息與通信工程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個碩士專業學位點。臨床醫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工程學等3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全球排名前1%。

擁有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2個、江蘇省重點學科8個、江蘇省臨床醫學重點專科24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3154人,其中高級職稱以上1568人,博士、碩士生導師1379人。共有兩院院士9人(含雙聘院士8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等。

㈢ 南通大學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用226000整個南通市區都可寄到,啟秀校區226001,鍾秀校區226006,文峰校區226006

㈣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教務處電話 附號碼及其他聯系方式

一、南通大學杏林學院教務處聯系電話和聯系方式 南通大學 杏林學院教務處聯系電話為0513-85015987,該校聯系地址為江蘇南通啟東市南海路1號、郵編為226236、聯系郵箱為[email protected]
二、南通大學杏林學院簡介
南通大學 杏林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層次獨立學院。學院始建於1999年2月,前身為南通醫學院杏林學院,2004年5月在原南通醫學院、南通工學院和南通師范學院合並組建 南通大學 後,更名為 南通大學 杏林學院。

學院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各類應用型人才,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500餘人,設有48個專業,涵蓋經濟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七大學科門類。學院以啟東校區為主體辦學校園,校區坐落於經濟發達的江蘇南通啟東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東臨黃海,比鄰上海,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以建設生態式、花園式、數字式、海景式校園為目標,規劃總面積近1200畝。學院醫學類專業目前在崇川校區辦學,崇川校區坐落於「中國近代第一城」、中國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的江蘇省南通市。校園內鳥語花香、小橋流水、一步一景,是莘莘學子讀書學習、陶冶情操、放飛夢想的理想家園。

學院依託 南通大學 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共享母體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充分發揮辦學機制的靈活性,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撐和知識貢獻,在黨建思政、教育教學、學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形成了健全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和科學的辦學管理機制:

合理的培養方案——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制定適合學院學生的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採取「因材施教、科學管理」的教學管理策略,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尊重學生個性,發揮學生特長,挖掘學生潛能,積極有效地為每位杏林學子成長成才創造條件。

高效的管理機制——學院管理體系健全,運行機制靈活,擁有一支精幹高效的管理隊伍。建立健全一系列以人為本、科學有效的教學和學生管理制度,構建形成完整 的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網路。

熱點內容
西安交通大學陳軍教授 發布:2025-05-01 22:57:48 瀏覽:876
陝西科技大學女生宿舍 發布:2025-05-01 22:56:57 瀏覽:48
東北大學的老師小孩上學 發布:2025-05-01 22:55:34 瀏覽:290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大學生職業規劃 發布:2025-05-01 22:37:07 瀏覽:575
大學生空餘時間怎麼寫 發布:2025-05-01 22:31:08 瀏覽:104
吉林大學研究生平台 發布:2025-05-01 22:24:24 瀏覽:889
軍方招大學生 發布:2025-05-01 22:23:36 瀏覽:679
山東有多少名被頂替上大學 發布:2025-05-01 22:07:16 瀏覽:493
大學生上課犯困怎麼辦 發布:2025-05-01 22:00:21 瀏覽:241
蘭州醫科大學研究生院 發布:2025-05-01 21:51:41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