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2005年廣東大學排名

2005年廣東大學排名

發布時間: 2024-01-06 01:41:45

❶ 廣東省大學排名一覽表

廣東省大學排名一覽表

1、中山大學;2、華南理工大學;

3、暨南大學;4、華南農業大學;

5、深圳大學;6、華南師范大學;

7、南方科技大學;8、南方醫科大學;

9、廣東工業大學;10、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和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廣東也是中國人口較多的省份之一。

廣東省屬於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是全國光、熱和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是農耕文明發祥地之一。

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處在南海航運樞紐位置上。漢代時期,徐聞古港是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正式翻開了中西方國與國之間海上交流史的第一頁 。

到了清代,廣州成為全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改革開放後,廣東成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和引進西方經濟、文化、科技的窗口。

自1989年起,廣東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居全國第一位 ,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佔全國的1/8。廣東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 。廣東珠三角9市將聯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成為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並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❷ 廣東大學排名

1、中山大學(省內排名:第1名)

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簡稱中大,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廣東省共建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山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華南理工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暨南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深圳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華南師范大學

❸ 廣東省大學排名

廣東省大學排名:

1、中山大學。

2、暨南大學

3、華南理工大學。

4、華南農業大學。

5、廣州醫科大學。

6、廣州中醫葯大學。

7、廣東葯科大學。

8、華南師范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

1924年2月鄒魯接管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廣東法科大學兩校之後,即於當月24日召集三校學生在廣東高等師范學校禮堂舉行大會,會上宣布籌建國立廣東大學,並報告了籌備經過和進行計劃等。3月3日,廣東大學召開首次籌備會議,著重討論並通過了國立廣東大學籌備處組織大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山大學

❹ 廣東本科大學全部排名

院校專業:

廣東醫科大學的前身是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創建於1958年,1964年升格為五年制醫學本科散塵伍院校並更名為湛沖或江醫學院,1992年易名為廣東醫學院,2016年更名為廣東醫科大學。1960年被評為全國文教戰線先進單位,1978年有2項科研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勵,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列為廣東省屬重點建設大學 , 1991年獲廣東省辦學水平評估一等獎,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2008年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12年獲批設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5年5月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年1月學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0年7月葯理學與毒理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年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有效期6年。2021年8月進入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高校。 學校還進入高等教育研究機構世界大學排名中心(簡稱CWUR)和美國權威的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兩個著名權威榜單。,學校總面積近2300畝,由湛江校區、東莞校區兩部分組成,湛江校區位於富有亞熱帶風情的沿海開放城市湛江市;東莞校區創建於2002年,位於東莞市美麗的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5萬餘人,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院、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醫學技術學院、護理學院、葯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教學部、繼續教育學院等14個學院(部)。,學校形成了較為合理的學科專業結構,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有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4個(臨床兄姿醫學、基礎醫學、葯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省級重點學科7個(省級攀峰重點學科1個、省級優勢重點學科2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4個),珠江學者崗位計劃設崗學科5個。設有普通本科專業37個,覆蓋醫學、理學、工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7個學科門類,面向全國26省和港澳台地區招生。,學校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廣東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廣東省高校名牌專業2個,廣東省高校重點專業4個,廣東省級課程思政建設改革項目9項。有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一流課程17門。近兩屆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有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業基地(25個臨床專科)和葯物臨床試驗機構(9個臨床專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4個。,學校現有教職工1868人,其中專任教師1329人,博士生導師67人,碩士生導師921人(含附屬醫院),雙聘院士2人,廣東省青年珠江學者2人和講座教授2人,廣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學校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6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等8人,廣東省教學名師7人,「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4人,省「特支計劃」人才2人,「揚帆計劃」32人,南粵傑出教師、南粵教壇新秀、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師和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60人次,廣東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和名中醫5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17人。,學校擁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建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7個,專門建立了1萬多平方米、設備齊全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現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14所非直屬臨床醫學院,7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合作教學機構遍布我省各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院、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有科研平台服務管理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6個、市廳級重點實驗室2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是「廣東省醫學分子診斷協同創新發展中心」、「湛江市醫葯產業聯盟」、「廣東省生命文化學會」等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的牽頭單位或會長單位。「十三五」期間,獲國家級科研項目168項,其中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3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 SCI/EI 收錄論文 1309篇,出版學術著作61部,獲國家專利授權128件,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5項。學校網路是廣東教育科研網湛江地區匯接中心,全面覆蓋湛江、東莞兩校區和直屬附屬醫院,校內數字信息點超過3萬個,建設有網路教學平台和各類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學校還擁有現代化的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198萬多冊,電子圖書151萬多冊,音視頻材料9000多小時,訂有紙質期刊800多種,電子期刊4萬余冊,購買及可利用中外文資料庫30餘個。《廣東醫科大學學報》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 澳大利亞、紐西蘭、葡萄牙 、芬蘭、波蘭、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及港澳台地區的50餘所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了各類交流合作。先後加入中俄醫科大學聯盟、「一帶一路」熱帶醫學聯盟、中芬應用型科學大學聯合會,師生參與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的活躍度逐年提高,先後獲得歐盟「伊拉謨斯+」高校能力建設及教師交流項目。學校於2010年起招收港澳台學生,2019年起招收本碩博層次來華留學生。,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始終堅守「面向基層興醫強醫,培育英才守護健康」的責任擔當,形成了面向基層培養高素質醫學專門人才鮮明的特色,獲得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專家的高度認可,得到張德江、胡春華等領導的高度評價,《光明日報》、《人民日報》和《中國教育報》等媒體的充分肯定,稱贊學校是「基層醫生的『搖籃』」。,辦學64年以來,學校為國家和地方共培養輸送了23萬余名醫學人才。學校生源充足,是廣東省考生報考的熱門省屬本科院校之一。通過質量工程的建設,畢業生基礎知識牢固扎實,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顯著增強,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近5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到97.04%,在省內位居前列。2016年至今連續六年獲得全國「最佳實踐大學」殊榮。學校近五年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國家級170項、省級409項。學校團委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學校恪守「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訓,秉承「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廣東醫精神,弘揚「嚴謹、朴實、仁愛、奉獻的校風」,實施特色發展核心戰略,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根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核心,以人才強校為要務,以社會服務為己任」的辦學理念,立足廣東,融入灣區,面向全國,走向世界,致力於建設特色鮮明、同類先進、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醫科大學,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崇高職業道德、強烈社會責任、深厚人民情懷,富有良好科學精神、創新素質、國際視野,具備堅實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厚實人文素養,服務衛生健康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國家和廣東省的衛生健康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證、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截至2022年3月1日)

其他信息:

廣東省內招收專科生的本科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廣州大學、廣東科技學院、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白雲學院、廣東理工學院、廣東商學院、韶關學院。

拓展資料:

1、廣州中醫葯大學(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廣東省「211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和「中醫拔尖創新人才模式改革試點項目」高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具有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衛生部臨床葯理研究基地、中國中醫葯師培訓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兩所中醫葯高校之一。

2、廣州大學(Guangzhou University)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綜合性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東省「沖一流」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3、廣東科技學院是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發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4、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省屬普通高等學校、全國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廣東省「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計劃,是首批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院校、國家民委職業教育師資培訓中心,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5、廣東石油化工學院(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是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單位之一,是廣東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的公辦本科高校,為華南地區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本科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廣東省首批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

6、廣東白雲學院(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廣東省屬民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中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發起和理事單位、全國新建本科院校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院校、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廣東省第三批「易班」建設試點高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7、廣東理工學院創辦於1995年,位於珠三角城市肇慶市,是201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一所以工科為特色,文、經、管、藝術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選全國應用型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基地、國家級眾創空間試點單位、廣東省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孵化基地。

8、廣東財經大學(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司法部共同建設,是一所以法律和商科為教學特色的高等學府,廣東省重點建設大學之一,為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定點高校之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成員。

9、韶關學院(Shaoguan University),是一所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屬綜合性應用型本科院校、地方院校教育國際化綜合改革試點單位、中華文化傳承基地。

熱點內容
學風建設大學生 發布:2025-05-01 18:48:06 瀏覽:765
廊坊大學城有雞嗎 發布:2025-05-01 18:43:18 瀏覽:157
蘇州大學三本專業 發布:2025-05-01 18:27:42 瀏覽:247
關於大學生的愛情 發布:2025-05-01 18:27:34 瀏覽:527
新鄉大學城吧 發布:2025-05-01 18:23:04 瀏覽:571
孩子性格偏執上大學會好嗎 發布:2025-05-01 18:22:30 瀏覽:355
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預約掛號 發布:2025-05-01 18:21:10 瀏覽:987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擬錄取名單 發布:2025-05-01 18:19:46 瀏覽:698
大學生做污 發布:2025-05-01 18:16:34 瀏覽:515
香港很多人不上大學嗎 發布:2025-05-01 18:14:57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