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混凝土結構上b答案
❶ 求混凝土基本結構基本原理(主編 梁興文)課後習題答案帶解題過程,謝了!
「混凝土基本原理」課程習題指導
第四章
4-2(2):
當變形為0.5mm時,拉應變已經超過混凝土極限拉應變,此時混凝土已經開裂,同時由(3)、(4)計算結果可知:,故混凝土開裂後,構件已經破壞,在該變形條件下混凝土和鋼筋的應力都為零。
4-3:
計算Ntcr時,混凝土的面積問題。
應在計算承載力之前對配筋率進行檢驗,,故A應取。
4-5(2):
因為Nc > 30%Ncu,應採用非線性的混凝土應力-應變關系計算。
4-7:
配筋後,不要漏掉縱筋配筋率的驗算。
4-9:
箍筋的計算和選配方法
由,求出,由求出,選擇好配箍後,重新計算值,與之比較。
箍筋間距一般為5mm的倍數。
4-10、4-11:
解題步驟:
按普通箍筋柱計算,;
按配螺旋箍計算,;
比較,如果取為構件承載力,否則取值。
第五章
5-1(1):
由於 M < Mcr,所以構件仍然處於彈性工作階段;可以按圖5-17計算簡圖所示的應力和應變分布,建立幾何方程、物理方程和力學平衡方程,求解鋼筋和混凝土應力應變。
如果採用換算截面以及公式(5-7)(5-8)進行計算,應注意計算截面慣性矩時,還應包括鋼筋的等效面積。
5-3、5-8:
縱向受力鋼筋應考慮分多排布置,因此應當調整ho的計算值。
5-4、5-7:
板的計算可以取1m板寬,此時可以認為b = 1000mm,仍然按照梁的計算方法進行。板的保護層厚度15mm。
5-7:
求出的,應按照最小配筋率配筋,但應注意板的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大間距要求,此外,板配筋的表示形式為 ,並注意I級和II級鋼筋的表示符號的區別。
5-11:
有兩種方法:
可以取x在之間的任意數值,求出;
取,求出的,此時可以取,重新按照單筋矩形截面進行配筋求出。
5-13:
已知,按第二種情況求解時,x 無解;此時,需重新計算,按未知,用情況一的步驟重新計算。
5-16.倒T形截面抗彎承載力的求法
由於倒T形截面的受拉翼緣對截面的開裂彎矩有較大影響,在驗算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率時應予以考慮。因為有:
所以在適筋情況下,達到抗彎極限承載力時,混凝土受拉翼緣已經開裂,極限承載力主要由鋼筋控制,可以不考慮受拉翼緣混凝土的貢獻,按照200×500的矩形混凝土截面進行求解即可。其結果同矩形截面。
5-18.
①截面的換算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孔洞按外接正方形換算,如下圖所示:
其它換算方式:
②換算後的值:由於,應按照表5-2與分別進行比較,取三者之中的最小值。
③最小配筋面積的驗算要考慮I形截面的受拉翼緣對截面的開裂彎矩的影響,取 ,進行驗算。
5-19.
由於取,然後按照直接求解。
Δ 所有習題中 T形、I形截面受彎構件位於受壓區的翼緣計算寬度應按表5-2中所列情況中的最小值取用。計算每道題前都應先對檢查。
第六章
習題6-2.
Nc=0時,Mu≠Nc·e0=0; 而是應該以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公式進行計算。
習題6-5:(2)
時,求解無解,說明不足,可以按未知重新配筋,則結果同本題(1); 或者自己選配後,按已知求。
習題6-5、6-6.
均為小偏心受壓不對稱配筋;在求出後,若由
,得知,則說明未屈服,可以不必按照公式(6-54)進行補充驗算;否則需按公式(6-54)求得的配筋。
習題6-5、6-6中均未屈服,可不必補充驗算。
式(6-54)
習題6-10.
三組內力並不是同時出現,一起作用在柱子上,而是柱子可能的三種受力最不利狀態。
解法1:按三種內力組合分別求配筋,取三者配筋量的最大值。
應注意的是:在第①②組內力作用下,由公式(6-79)求得的x可知構件屬於I型構件大偏心受壓的情形I,即中和軸都位於受壓翼緣內,此時可完全按照矩形截面的計算方法,只需要將矩形截面計算公式中的截面寬度b用替換即可,但是需要按照對x重新進行求解。
在第③組內力作用下,構件屬於I型構件大偏心受壓情形II,即中和軸位於腹板內,此時按照公式(6-78)~(6-82)求解即可。
解法2:根據界限判別式(6-76)可以判斷出在三種情況下均屬於大偏心受壓情形,在彎矩差別不是特別大的時候,壓力越小則構件越不安全,並且初步計算第①組內力作用下的偏心矩是最大的。所以可以知道最不利的內力為第①組內力,只要計算該組內力作用下的配筋即可。
習題6-11
注意截面尺寸是b=1000mm,h=500mm,不要弄反。
第七章
7-2題:
當時,,此時需要按照構造配筋,並應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而不是不需要配置箍筋。
7-4題(3):
箍筋為時,由,求出的,此時說明只要將配有的縱向鋼筋彎起一根直徑25的即可,並不是要求重新選擇鋼筋直徑專門進行彎起鋼筋配製。
7-6題:
剪力計算一般取梁的凈跨進行計算,彎矩一般根據支座情況等按相關規范規定的計算跨度計算。
驗證截面是否安全時,應分別考慮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驗證。對於正截面受彎承載力驗證,應考慮跨中最大彎矩處截面,以及縱向鋼筋彎起點處截面;對於斜截面受剪承載力驗證,應考慮支座邊緣最大剪力處截面,以及縱向鋼筋彎起點處截面。
7-8題:
本題中的梁是連續梁,應該採用公式(7-40)進行計算。式(7-41)只是適用於矩形截面獨立梁在集中荷載作用下(包括作用有多鍾荷載,其中集中荷載對支座截面或節點邊緣所產生的剪力值占總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況。例如習題7-5、7-7中的情況。
7-6、7-9題:
題中已知的截面配筋,上部配製的是架力筋,一般認為它是構造筋,幫助形成鋼筋骨架,不是受力筋。因此在進行正截面承載能力計算時,應該按照單筋矩形截面進行,而不是雙筋截面。
第八章
例題8-6修正:(P232)
1)有關βt的迭代
將後面兩個式子(8-47)、(8-48)代入第一個式子,即式(8-55);得到的是個恆成立的等式,因此該例題中的迭代過程是不必要的。直接假定βt,求出Vc、Tc,然後再進行後面的計算即可。
由於本題中的βt、ζ值是選定的,因此求出的Vu、,Tu不是唯一解。
2)求出的Vc=4.476×104N,書上有誤,後面的計算結果也應相應的調整,如下:
……
(3)求Vu,Tu
(4)最大承載力和最小配筋(箍)率驗算
……
習題8-5:T型截面彎剪扭組合受力
抗彎承載力:按照T型截面抗彎承載力求解,其中確定抗彎縱筋面積As為3φ18-2φ10。經計算,該截面為第一類T型截面。
扭剪組合下承載力:
腹板部分:考慮抗扭縱筋面積Astl為4φ10。求解時,可以假定ζ=1.7,βt=1.0,然後利用公式(8-47)、(8-48)對Vc、Tc進行求解,利用公式(8-45)、(8-46)求出Vs、,Ts,最終得到Vu、,Tu後,對腹板進行最大承載力和最小配筋率驗算。
翼緣部分:由於沒有配置箍筋,而且縱筋也沒有在截面上部和下部對稱配置,因此只考慮在剪扭共同作用下,素混凝土的承載力。假定βt=1.0,利用公式(8-47)、(8-48)進行求解,可得到翼緣素混凝土對抗剪扭的貢獻Vc、Tc,然後與上面求出的腹板的抗剪、抗扭承載力疊加。可得到該構件的抗剪、抗扭的最終承載力,經比較,可知該截面無法承受已知的給定內力。
習題8-7:
由於該構件截面不受剪力,所以考慮箍筋全部用於抗扭;另外抗扭縱筋通過均勻對稱的原則,確定為8φ10;則抗彎的縱筋為3φ20-2φ10。
由於我國規范規定不考慮彎矩和扭矩之間的耦合,所以可以直接按照純彎矩和純扭矩分別計算抗彎和抗扭承載力。其中抗扭承載力求取時的ζ,可以由前面確定好的抗扭箍筋和縱筋的配筋面積,利用公式(8-24)直接求出,而不必再假定ζ的取值。
習題8-9:
本題計算的是支座處截面,梁頂部受拉,因此最後畫出的配筋圖,應該注意不要上下顛倒了。截面頂部縱向鋼筋多。
其它問題:
ΔΔ 受扭縱向鋼筋的布置問題:對於矩形截面最好分三排,在梁頂部、中部、底部均勻對稱布置,而不是只在四個角部布置鋼筋。
第九章
習題9-3:
注意基礎的高度為250+650=900mm,而不是250+650+850=1750mm。
習題9-4:
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底面積 確定原則:同心、對稱
可能的情況下:在局部受壓底面積基礎上擴大短邊尺寸
答案不唯一,但盡量取不同情況的較大值。
a) Ab = (100+2×50) × 150 = 30000
Al = 100 × 150 = 15000
b)
c)
第十章
題10-1: (1)先張法構件求施工時混凝土的預應力σc
施工階段包括:張拉預應力鋼筋、完成第一批損失、放鬆預應力鋼筋、完成第二批損失四個過程,第一個過程只跟鋼筋有關;完成第一批損失時,預應力鋼筋還未放鬆,混凝土未受力,此時σc=0;放鬆預應力筋後σc=σpcI;完成第二批損失後,σc=σpcII。
有些同學認為施工時混凝土的預應力σc=0,不對。
題10-2:(3)驗算施工階段錨固區承壓能力
先考慮不配置間接鋼筋的情況,按公式(9-12)驗算,如果局部受壓承載力Flu<Fl,再考慮更改墊板尺寸或者配置間接鋼筋;如果採用配置間接鋼筋,則需要按公式(9-15a)進行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並用公式(9-14)對最大局部受壓承載力進行驗算。
有些同學將公式(9-12)和(9-14)用混了。
題10-3:
可按如圖所示的方法進行疊加求解。設
則由疊加結果可知:
於是有
也即
(該結果的形式為一般形式,對於上下對稱的I型截面或者上下預應力筋張拉控制應力相等的特殊情況等,該結果還可以進一步簡化)
題10-4:
承載能力驗算
由於該構件為嚴格要求不出現裂縫的構件,因此其抗彎極限承載能力應該等於其開裂彎矩Mcr。可由公式(10-69)求出的Mcr與設計彎矩進行比較判斷是否安全。
其中對於先張法,
(2) 放鬆鋼筋時的驗算
剛放鬆鋼筋時,只完成了第一批損失,並且考慮放鬆鋼筋前,鋼筋鬆弛損失完成了50%(書P300)。(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完全完成了鋼筋鬆弛損失?)
因此-
(同上:要不要考慮預應力筋的彈性壓縮損失)
截面上邊緣混凝土應力和下邊緣混凝土應力分別為:
❷ 求 混凝土結構設計課後答案
1.1 結構設計的基本內容及步驟有哪些?試舉例說明。
根據結構的概念設計,確定結構材料,結構體系,布置和施工方法;結構分析與設計(其中包括計算簡圖,內力,變形分析及配筋計算等),結構的構造設計;繪制結構的施工圖(其中包括結構布置圖,構件末班和配筋圖等)
1.2 鋼筋商品混凝土梁板結構有幾種形式?他們是怎麼樣劃分的?
由單向板組成的梁板結構稱為單向板梁板結構,由雙向板組成的梁板結構稱為雙向板梁板結構。當L2/L1<=2時,按雙向板設計,2<L2/L1<3時,宜按雙向板設計,若按單向板設計時,沿長邊方向應配置不少於短邊方向25%的受力鋼筋。
1.3荷載在整體式單向板結構的板、次梁和主梁中式如何傳遞的,為什麼?按彈性理論和塑性理論計算式兩者的計算簡圖有何區別?
單向板以次梁為支座,次梁以主梁為支座,主梁以柱和牆體為支座,作用於結構上的荷載首先由單向板傳遞給次梁,再由次梁傳遞給主梁,最後由主梁傳遞給柱和牆體。為了減少整體式單向板梁板結構中的跨度,應設置次梁,為了減少次梁的跨度,應設置主梁,為了減小主梁的跨度,應設置柱或牆體;兩者計算簡圖在結構計算跨度處不同。
1.4整體式梁板結構中,欲求結構跨內和支座截面最危險內力時,如何確定活荷載最不利位置?
(1)欲求結構某跨跨內截面最大正彎矩時,除恆荷載作用外,應在該跨布置活荷載,然後向兩側隔跨布置活荷載(2)欲求某跨跨內截面最大負彎矩時,除恆荷載作用外,應在該跨不布置活荷載,然後向兩側隔跨布置活荷載(3)欲求結構某支座截面最大負彎矩時,除恆荷載作用外,應在該支座相鄰兩跨布置活荷載,然後向兩側隔跨布置活荷載(4)欲求結構邊支座截面最大剪力,除恆荷載作用外,其活荷載布置與該跨跨內截面最大正彎矩是活荷載布置相同。欲求結構中間跨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時,其活荷載布置和求該支座截面最大負彎矩時活荷載布置相同。
1-5 結構各截面的最大內力值的連線或點的軌跡,即為結構內力包絡圖。
若結構上只有一組荷載,在結構各截面只有一組內力,其內力圖即為內力包絡圖。若結構上有幾組不同時作用於結構的荷載,在結構各截面中有幾組內力,結構就有幾組內力圖,如彎矩和剪力圖。
1-6 何謂結構材料圖?縱向鋼筋彎起合切斷時,結構的材料圖有何變化?
結構各截面承載力值的連線式點的軌跡,即為結構的抵抗內力圖,或稱材料圖。 1-7 何謂塑性鉸,它與理想鉸有何區別?
截面在維持一定數值彎矩的情況下,發生較大幅度的轉動,猶如形成一個「鉸鏈」,轉動時材料塑性變形記商品混凝土裂縫開展的表現,故稱為塑性鉸。
理想鉸不能傳遞彎矩,但可以無限自由轉動,而塑性鉸能傳遞一定數值塑性彎矩,並將在塑性彎矩作用下發生有限轉動,當塑性鉸轉動幅度超過塑性極限轉動角度時,塑性鉸將因塑性能力耗盡而破壞。
1-8 何謂結構的承載力極限狀態?是舉例說明?
餘下全文
商品混凝土超靜定結構出現一個塑性鉸,超靜定結構只減少一個多餘約束,既減少一次超靜定,但結構還能繼續承受荷載,只有當結構出現若干個塑性鉸,使結構局部或整體成為幾何可變體系時結構才達到承載力極限狀態。
1-9 何謂結構塑性內力重分布?塑性鉸的部位及塑性彎矩值與塑性內力重分布有何關系?試舉例說明按塑性內力重分布方法設計梁,板時為什麼能節省鋼筋?
結構內力分布規律相對於彈性內力分布的變化稱為內力重分布。
當支座B出現塑性鉸時,此時跨中1,2彎矩為M1,2=1.15F』l0=0.117Fl0<M』1,2u,則跨中1-2截面不會出現塑性鉸。故結構還能承受更大的荷載,當荷載增加至f』』時,由於支座B截面形成塑性鉸,B截面在塑性彎矩值不變的情況下,不斷發生轉動,跨中1-2截面彎矩值將會不斷增加,跨中截面也出現塑性鉸。
1-10何謂彎矩調幅?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中,為什麼要對塑性鉸除彎矩調查幅度加以限制?
彎矩調整幅度是指按彈性理論獲得的彎矩值與其塑性鉸處彎矩絕對值的差值。若彎矩調幅系數β為正值,屬於截面彎矩值減小的情況,將導致商品混凝土裂縫寬度及結構變形增大,其增大程度隨彎矩調整增幅增大而增大,因此對彎矩調整幅度。
1-11如何增加塑性鉸的轉動能力?其中哪種措施是最有效的?
為保證塑性鉸有足夠的轉動能力,即塑性角有較大的塑性極限轉動高度,要求鋼筋應只有良好的塑性,商品混凝土有較大的極限壓應力值,因此工程結構中宜用HPB235 ,HRB335級鋼筋和較低等級商品混凝土,塑性角轉動幅度與塑性鉸處彎矩調整幅度有關,建議彎矩調整幅度β≤20%,對於活荷載q和恆荷載g之比q/g≤1/3的結構,彎矩調整幅度控制在β≤35% 研究表明:提高截面高度,減少截面相對受壓區高度是提高塑性鉸轉動能力的有效措施 1-12在進行雙向板內力計算中基本假定是什麼?計算雙向板控制截面的最危險內力是,活荷載如何布置?荷載如何分解?支承條件怎樣確定?
1.雙向板達到承載力極限狀態時,在荷載作用下的最大彎矩處形成塑性鉸線,將整體板分割成若干板塊,並形成幾何可變體系
2.雙向板載均布荷載作用下塑性絞線是直線,塑性絞線的位置與板的形狀,尺寸,邊界條件,荷載,形式,配筋數量有關
3.雙向板的板狀彈性變形小於塑性絞線處的變形,故視為剛形體,整體變型集中於塑性絞線,當板達到承載力極限狀態下時,各塊均繞塑性絞線轉動
4.雙向板滿足幾何條件及平衡條件的塑性鉸線位置,有許多組可能性,但其中必定有一組最危險,極限荷載值最小的結構塑性鉸線破壞模式
5。雙向板載上述塑性絞線處,鋼筋達到屈服點,商品混凝土達到拉壓強度,截面具有一定數值的塑性彎矩
欲求某區格板兩個方向跨內截面最大彎矩時,除恆荷載外應在該區格布置活荷載,為使A區格板跨內雙向變形曲線為最大麴庫,故在所有向下撓曲變形區格施加荷載,共活荷載布置,為棋盤式,為了能利用單區格雙向板的內力及變形條數,把棋盤式布置的活荷載分解為各區格板滿布的對稱荷載q/2和區格板狀盤式布置的反對稱荷載±q/2
在對稱荷載g『=g+q/2作用下,對於邊區格和角區格的外邊界支撐條件,按實際情況確定 如角區格板支撐於牆體上時,可簡化為鉸支座,則角格板視為兩臨邊外兩臨邊位固定支座的雙向板,其餘區格視為三邊固定,一邊剪支的雙向板
在反對稱力荷載g`=±q/2作用下,邊區格和角區格外邊界支承條件按實際情況確定,如板支承於牆體時,視為鉸支座,則所有區格板均為簡支雙向板
1-13整體式無梁樓蓋結構按彈性理論的內力分析中,按經驗系數法及按等代框架法假定有何區別如何進行栓帽設計?
整體式無梁樓蓋結構內力分析時,結構無側移時採用經驗系數法,有倒移採用框架法,無梁設置栓帽全提高班的受沖切荷載力,同時減少板的跨度,支座及跨內截面彎矩值
1-14裝配式鋪板結構中,板與板,板與承重橫牆的連接,板與縱牆的連接有何重要性? 答:預制板間的商品混凝土灌縫,板與牆體的連接將樓蓋連接成一個整體,它將起到傳遞水平剪力的作用,樓蓋與縱向牆體的連接,將支承縱向牆體並傳遞水平壓力和拉力的作用, 並保證縱向牆體的豎向穩定。
2-1單層廠房結構設計包括哪些內容?簡述結構方案設計的主要內容及設計原則?
答:結構設計可分為結構方案設計,結構分析,構件截面配筋計算和構造措施等,結構方案設計包括確定結構類型和結構體系,構件造型和結構布置等,原則為可靠經濟技術合理性 2-3裝配式鋼筋商品混凝土排架結構單層廠房中一般應設置哪些支撐?簡述這些支撐的作用和設置原則
答單層廠房支撐分屋蓋和柱間支撐,其中屋蓋支撐包括上下弦橫向水平支撐,縱向水平支撐。垂直支撐與縱向水平系桿,天窗梁等。上弦橫向水平支撐是保證屋架上弦桿在平面外的 穩定和屋蓋縱向水平剛度,同時還作為山牆抗風柱頂端的水平支座,不受山牆傳來的風荷載和縱向水平荷載。下弦橫向水平支撐作用是將山牆風荷載及縱向水平荷載傳至縱向柱列, 同時防止屋架下弦的側向震動。垂直支撐的作用是保證屋架承受荷載後在平面外的穩定並傳遞縱向水平力,上弦系桿保證屋架上弦式屋面梁受壓翼緣側向穩定,下弦水平系桿可防止 在吊車式有其他水平震動時屋架下弦發生側向震動。天窗桿支撐用於保證天窗樑上弦的側向穩定和將天窗端壁上的風荷載傳給屋架。柱間支承的承受由抗風柱和屋蓋橫向水平支撐傳 來的山牆,縫在,由屋蓋結構傳來的縱向水平地震作用及由吊車梁傳來的吊車縱向水平制動力,並將它們傳給基礎
2-4.抗風柱與屋架的連接應滿足哪些要求?連系梁,圈樑,基礎梁的作用各是什麼?它們與柱是如何連接的?
滿足兩個要求:一是在水平方向必須與屋架有可靠的連接以保證有效傳遞風荷載,二是在豎直方向應允許二者之間產生一定的相對位移,防止抗風柱與屋架沉降不均勻而產生不利影響 圈樑作用是將牆體與排架柱,抗風柱箍在一起,以增強廠房的整體剛度,防止由於地基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對下層產生不利影響。
連系梁除承受牆體荷載外,還起到連系縱向柱列,增強廠房的縱向剛度,傳遞縱向水平荷載作用,外牆基礎梁可隨柱一起沉降。
2-5.確定單層廠房排架結構的計算見圖時做了哪些假定?試分析這些假定的合理性和適用條件。
(1)柱下編嵌固於基礎中,固定端位於基礎頂面
當廠房地基土質較差,變形較大時或有較重的大面積地面荷載時,則應考慮基礎轉動和位移時排架內力的影響。
(2)柱頂與屋架式屋面梁為鉸接,只能傳遞豎向軸力和水平剪力,不能傳遞彎矩 抵抗轉動的能力很小,因此柱頂也屋架的連接可按鉸接考慮。
(3)橫梁為軸向剛度很大的剛性連桿
橫梁採用下弦剛度較小的組合式屋架或帶拉桿的兩鉸拱,三鉸拱屋架時,由於它們的軸向變形很大,橫梁兩端柱頂側移不相等,計算排架內力時不宜將橫梁假定為剛性連桿,則應考慮橫梁的軸向變形對排架內力的影響。
2-6.作用於橫向平面排架上的荷載有哪些?這些荷載的作用位置如何確定?試畫出各單項荷載作用下排架結構的計算簡圖。
作用於橫向排架結構中荷載有恆荷載,屋面活荷載,雪荷載,積灰荷載,吊車荷載和風荷載 作用沒寫,圖省略
2-7.作用於排架上的吊車荷載Dmax(Dmin)和吊車荷載Tmax如何計算
由於吊車荷載是移動荷載,因此需要影響線原理求吊車梁的最大支座反力,即吊車豎向荷載Dmax或Dmin,最大反力為當兩台吊車並行其中一台最大輪壓Fpi max正好運行至計算排架柱軸線外的反力。Dmax=∑Fpi maxyi
2-8.什麼是等高排架?如何用剪力分配法計算等高排架的內力?試述在任意荷載作用下等高排架內力的計算步驟。
答:等高排架是指在荷載作用下各柱柱頂側移全部相等的排架
剪力分配法:Vi=niF 各柱剪力=剪力F×剪力分配系數 ni=
2-9.什麼是單層廠房的空間作用?影響單層廠房空間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考慮空間作用對柱內力有何影響?
答:排架與排架,排架與山牆之間的相互作用,稱為廠房的整體空間作用
單層廠房空間作用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屋蓋剛度,山牆剛度,山牆間距,荷載類型等因素。 當某榀架的柱頂上作用一水平集中力R時,由於廠房的空間作用,水平集中力R不僅由直接荷載排架承受,而且將通過屋蓋等縱向聯系構建傳絡相鄰的其他排架,使整個廠房共同承擔。
2-10.單階排架柱應選取哪些控制截面進行內力組合?簡述內力組合原則、組合項目及注意事項。
答:在一般單階柱中,整個上柱截面配筋相同,整個下柱截面配筋也相同,故分別找出上柱和下柱的控制截面,通常取上柱底作為上柱的控制截面,對下柱來說,通常取牛腿面和柱底這兩個截面作為控制截面
排架內力分析中,一般是分別算出各種荷載單獨作用時柱各截面內力值,為了求出柱控制截面上可能出現最不利內力,還必須考慮這些單項荷載同時出現可能性,即進行荷載效應組合,排架結構受力後,柱內同時產生彎矩M,軸力N,剪力V,因此排架柱為偏心受壓構件,其縱向受力鋼筋與控制截面彎矩和軸力有關。
⑴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考慮恆荷載產生的內力
⑵吊車豎向荷載中,Dmax和Dmin可能作用在一跨廠房的支柱上,也可能作用在右柱上,只能選擇一種組合
⑶電車橫向水平荷載Tmax作用在同一跨內,兩柱子上,向左式向右,只能選取一種參加組合 ⑷同一跨內Dmax和Dmin與Tmax不一定同時發生,故組合Dmax或Dmin產生的內力時,不一定要組合Tmax產生內力。
⑸風荷載有向左、向右吹兩種情況,只能選擇一種參加組合
⑹由於多台吊車同時滿載的可能性較小,所以當多台吊車參加組合時,其內力應乘以相應的荷載折減系數
2-13屋架設計時應考慮哪些荷載效應組合?簡述屋架設計要點。
1)全跨恆載+全跨活載
2)全跨恆載+半跨活載
3)屋架自重重力荷載+半跨屋面板重力荷載+半跨屋面安裝活載
鋼筋商品混凝土屬於超靜平面桁架,其內力可按精細方法式簡化方法分析,屋架梁除去進行使用階段的承載力計算及變形和裂縫寬度驗算外,尚需進行施工階段驗算
2-14吊車梁的受力特點是什麼?簡述屋架設計要點。
1)吊車荷載是兩組移動的集中荷載
2)吊車荷載只有沖擊和振動作用
3)吊車荷載是重復荷載
4)吊車荷載使吊車梁產生扭矩
對吊車梁應進行彎、剪、扭承載力計算外,還需進行疲勞強度和斜截面抗裂驗算。 3-1我國高規劃分多層建築與高層建築的標準是什麼?
10層和10層以上或高度超過28米的鋼筋商品混凝土房屋稱之為高層建築。
高層建築承受荷載比多層建築大,剛度比多層建築小,水平荷載對高層建築的影響比對多層建築的影響大
3-2框架結構有什麼特點?適合用什麼高度和什麼用途的房屋中使用?
框架結構是由橫架和立柱組成的桿件體系,具有結構輕巧,便於布置可形成大的使用空間,整體性好,施工較方便和較為經濟等特點,適合在70米以下的辦公樓,圖書館,商業性建築等一類房屋中採用
3-3框架結構有哪幾種布置方法?每種布置有什麼特點?
框架結構有橫向承重布置,縱向承重布置和雙向布置三種常用的結構布置方法。當將框架結構橫向布置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房屋橫向與縱向剛度相差較大的缺點,而且由於連系梁截面高度一般比主梁小,室內凈高較大,而且便於管線的橫向穿行。當地基沿房屋縱向不夠均勻時,縱向框架可在一定程度上調整這種不均勻性。框架雙向承重縱橫都有框架,因此整體性和受力性能都很好
3-4如何估算框架梁和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框架梁:hb=(1/8~1/18)l0 bb=(1/2~1/4)hb\
l0——梁的計算跨度 hb——梁的截面高度 bb——梁的截面寬度
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於4,梁的截面寬度不宜小於200mm
框架柱: bc=(1/12~1/18)Hi hc=(1~2)bc
Hi——第i層層高 bc——柱截面寬度 hc——柱截面高度
截面邊長不宜大於250mm,直徑不宜小於350mm,剪跨比宜大於2截面高度比不宜大於3 3-5如何確定框架計算簡圖?
框架各構件在計算簡圖中均用單線條代表,因此梁的跨度等於該跨左右兩邊柱截面,型心軸線之間的距離,在層柱高從基礎頂面算至樓面標高處,中間層柱高可以下一層樓面標高算至上一層樓面標高,頂層柱高可以頂層樓面標高算至屋面標高。
3-6框架結構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1)分層法 2)疊帶發 3)系數法
3-7框架結構水平荷載作用下內力計算方法有哪些?
1)反彎點法 2)D值法 3)門架法
3-9為什麼進行框架結構側移驗算?如何驗算?
框架的側移是由樑柱桿件彎曲變形和柱軸向變形產生的,在層數多的框架中,柱軸向變形引起側移很小,可以忽略。
△uj=Vpj/∑Dij 框架結構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的變形驗算要求各層層間側移值與該層層高之比△u/h不宜超過1/550的限值
❸ 哪裡有《混凝土結構》課後習題和思考題答案
《混凝土結構及砌體結構》指導書練習題參考答案一、 單項選擇題
1、 B2、 B3、 A4、 C5、 A6、 A7、 C8、 A9、 A10、C11、D12、A13、C14、B15、C16、A17、A18、C19、D20、B21、B22、B23、D24、C25、A26、C27、A28、C29、A30、C31、A32、B33、B34、A35、B36、C37、A38、B39、C40、C41、A42、B43、B44、D45、C46、C47、A48、A49、A50、C51、B52、B53、B54、A55、A56、A57、A58、C59、A60、B61、C62、B63、A64、B65、A66、C67、A68、B69、B70、D71、B72、D73、C74、D75、A76、B77、C78、B79、D80、D81、C82、C83、A84、D85、A86、C87、D88、B89、C90、C91、A92、C93、C94、D95、C96、A97、B98、C99、A100、 C101、 B102、 B103、 B104、 B105、 A106、 C107、 D108、 B109、 A110、 D111、 B112、 B113、 B114、 C115、 B116、 D117、 D118、 A119、 A120、 C121、 C122、 D123、 B124、 D125、 C126、 B127、 B128、 B129、 C130、 D131、 C132、 A133、 B134、 D135、 B136、 C137、 D138、 C139、 A140、 A141、 C142、 C143、 A144、 B145、 A146、 A147、 A148、 A149、 B150、 B
二、 多項選擇題
1、 ACD2、 ABC3、 DB4、 ABD5、 ABCDE6、 ABCDE7、 BC8、 AB9、 ABC10、ABE11、ABD12、ABC13、ACD14、ABC15、ABCD16、AB17、CDE18、BD19、ABC20、ABD21、ABD22、ACD23、BCD24、ABCE25、ABCD26、ABC27、ACD28、AC29、BC30、AC31、ABDE32、ABC33、CD34、CD35、ABD36、AC37、DE38、BCD39、BC40、AC
三、 名詞解釋1、 結構的可靠性: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可概括為結構的可靠性。2、 條件屈服強度:P9(上冊)3、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從鋼筋外邊緣到混凝土外邊緣的距離。4、 控制應力:指張拉鋼筋時,張拉設備上的壓力表所控制的總張拉力除以預應力鋼筋面積得出的應力值。用 表示。5、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指對於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了最大承載能力,或者產生了不適於承載的過大變形。6、 伸長率:反映鋼筋受拉時塑性性質「伸長率」, =(l』1-l1)/l17、 雙筋矩形截面:在受壓區配筋以協助混凝土承擔壓力,使破壞時受拉鋼筋應力達到屈服強度而受混凝土尚不致過早被壓碎。8、 預應力砼結構:P159(上冊)9、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指對應於結構或結構構件中達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項規定限值。10、:砼立方體抗壓強度的標准值,強度保證在95%以上。11、第一類T形截面:鋼筋所承受的拉力小於或等於全部翼緣高度砼受壓時所承受的壓力,不需要全部翼緣砼受壓,是從與彎矩設計值M相平衡,故x<=h』f12、剪性鉸:個別截面受拉力鋼筋屈服後進入破壞階段而形成。13、荷載效應:作用能使結構產生的內力和變形的效應。14、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P12(上冊)15、配箍率:配箍量一般用配箍率 表示,即 =nAsvl/bs16、圈樑:砌體結構房屋中,在牆體內沿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的鋼筋混凝土。17、結構抗力:結構或結構構件承受內力和變形的能力。18、徐變:混凝土在荷載長期作用下產生隨時間而增長的變形。19、抵抗彎矩圖:指按照梁配的縱向筋數量計算並畫出各截面所能抵抗的彎矩圖。20、截面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在破壞時縱向筋應力達到屈服強度,同時受壓區混凝土也達到極限壓應變 值,此時其相對受壓區高度稱為界限及壓區高度 。21、界限破壞:在「受拉破壞」和「受壓破壞」之間存在著一種界限狀態。22、混合結構房屋:由屋蓋、樓蓋、牆、柱、基礎等主要承重構件組成受力體系,共同承擔作用在房屋上的各種豎向荷載、水平風荷載和地震作用。23、單向板:主要在一個方向受力的板。24、雙向板:在理論上,凡縱橫兩個方向的受力都不能忽略的板。25、第二類T形截面:翼幽會高度h』f內的砼受壓尚不足從與鋼筋負擔的拉力或彎矩設計值M相平衡,中和軸將下移,即x>h』f。 四、 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五、 問答題1、 當前結構設計中考慮的有哪幾種極限狀態?請舉例說明。
答:1)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如結構或構件喪失穩定,如細長桿達到臨界荷載後壓屈失穩而破壞。2)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舉例:影響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徵狀態,如相對沉降量過大。2、 在什麼情況下採用雙筋梁?為什麼雙筋梁一定要採用封閉箍筋?受壓鋼筋的設計強度是如何確定的?
答:1)當截面承受的彎矩較大,而截面尺寸受到使用條件的限制,不允許繼續加大,磚強度等仍也不宜提高時,則採用雙筋截面。
2)當梁內適當地布置封閉箍筋,使它能夠約束縱向受壓鋼筋的縱向屈時,由於磚的塑性變形的發展,破壞時受壓鋼筋應力是能夠達到屈服的,但是當箍筋的間距過大或剛度不足,受壓鋼筋會過早向外側凸出,這時受壓鋼筋的應力達不到屈服,而引起磚保護層剝落,使受壓區砼過早破壞。因此《規范》要求當梁中配有計算需要的受壓鋼筋時,箍筋應為封閉式。
3)P49-50上冊。3、 單向板肋梁樓蓋結構設計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答:1)結構平面布置,確定板厚和主、次梁的截面尺寸。
2)確定板和主、次梁的計算簡圖。
3)荷載及內力計算
4)截面承載力計算,配筋及構造,對跨度上或荷載大或情況特殊的梁、板還需要進行變形和裂縫的驗算。
5)繪施工圖。4、 怎樣驗算帶壁柱牆的高厚比?
答:1)整片牆高厚比驗算。
2)壁柱同牆的高厚比驗算。5、 試扼要說明箍筋對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作用?
答:箍筋不公可以直接承受而不剪力,還能抑制斜裂縫的開展和延伸,提高剪壓區磚的抗剪能力和縱筋的銷栓作用,間接地提高梁的受剪承載力。6、 續梁活荷載最不利布置的原則是什麼?
答:1)示某一支重截面最大負彎矩時,應在它的左右二跨布置活荷載,然後向左、右每隔一跨布置。
2)求某一跨的跨內截面最大正彎距時,應在該跨布置活荷載,然後向左、右每隔一跨布置。
3)求某一跨的跨內最小正彎矩時,該跨不布置活荷載,而在其左、右鄰跨布置活荷載,然後向左、右每隔一跨布置。
4)求某一支扁的左、右邊的最大剪力時,活荷載布置與(1)相同。7、 砌體結構設計對磚塊體與砂漿有何基本要求?
答:砂漿的基本要求:1)在強度及抵抗風雨侵蝕方面,砂漿奕符合砌體強度及建築韌耐久性要求。
2)砂漿的可塑性,應保證砂漿在砌磚時能很容易且較均勻地輔開,以提高砌體強度和施工勞動效率。
3)砂漿應具有足夠的保水性。8、 單向板有哪些構造鋼筋?為什麼要配置這些鋼筋?
答:1)板中受力鋼筋。
2)板中構造鋼筋包括與受力鋼筋垂直的分布鋼筋,與承重牆垂直的附加負鋼筋,與主梁垂直的附加負鋼筋板內區域內的附加負鋼筋。9、 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是如何產生的?P18-19
答:鋼筋與砼粘結在一起,所以當構件受彎矩作用產生彎曲變形時,鋼筋就必然要與受拉的混凝土一起伸長。相當於砼通過它與鋼筋表面之間的粘結應力而把鋼筋強制拉長,粘結作用主要來源於鋼筋與砼之間的膠結力、和鋼筋與有功兩者之間的磨擦力、擠壓力。10、影響梁斜截面承載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剪跨比、磚強度、配箍率和箍筋強度、縱向鋼筋的配箍率。11、為什麼在普通砼中不能有效地利用高強鋼材和高級別砼?而在預應力結構中卻必須採用高強度鋼材和高級別砼?
答:因為普通砼的強度提高後,極限拉應變沒有在的變化,彈性模刃的提高也很有限,在抗裂能力和彈性模刃都漢有提高的情況下,仍然只能靠加大截面尺寸的方法來保證構件的抗裂能力和剛度,既不能節省材料,反而由於採用高強度砼而提高了造價,還限制了高強度鋼筋的使用,而在預應力構件中,由於預應力提高構件的抗裂能力和剛度,使構件在使用荷載作用下可以不出現裂縫寬度大大減小,有效地改善構件的使用性能,提高了構件的強度,增加了結構的耐久性,採用高強材料,可以減小構件截面尺寸,減少材料用刃和降低結構物的自重。12、溫度變化和砌體干縮變形對牆體開裂有何影響?如何防止?P105(砌體結構)
答:1)當溫度降低和鋼筋砼收縮時,將在磚牆中引起壓應力和剪應力,在屋蓋或樓蓋中引起拉應力和剪應力。當溫度升高時,由於鋼筋砼溫度變形大,磚砌體溫度變形小,磚牆阻礙了屋蓋或樓蓋的伸長,必然在屋蓋和樓熏中引起壓應力和剪應力,在牆體中引起拉應力和剪應力。
2)由溫度和砌體變形引起牆體豎向裂縫,應在牆體中設置伸縮縫。13、在結構設計時,為什麼要對裂縫和變形進行控制?受彎構件裂縫寬度和變形計算以哪個應力階段為依據?
答:通過驗算,可以使變形和裂縫寬度不超過規定的限值,同時還能滿足保證正常使用及耐久性的其他要求與規定限值,由於構件的變形和裂縫寬度都是隨時間增大,因此,驗算變形和裂縫寬度時,應按荷載的標准組合並考慮其荷載長期效應的影響。
受彎構件裂縫寬度和變形計算應以應力——應變階段為依據。14、預應力施加方法有幾種?它們主要區別是什麼?其特點和適用范圍如何?
答:先張法和後張法。
區別:1)先張法構件預應力筋的回彈力是通過鋼筋與砼間的粘結力傳給的,因而在構件上無需任何錨具。
後張法構件則不同,它的鋼筋回彈力必須通過構件中端部的錨具才能使砼建立起預壓力,因此必須永遠留在錨具之上。
2)先張法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可布置為直線或折線形,多為直線形。
後張法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可以做成曲線開,使它基本上沿著構件工件時內部的主拉應力跡線的方向布置,從而發揮更好的效果。
先張法適用於大批量生產以鋼絲或d<16mm鋼筋配筋的中、小型構件。
後張法主要適用於以粗鋼筋或鋼絞線鋼筋的大型預應力構件。15、磚砌體的抗壓強度為什麼低於它所用的抗壓強度?
答:在砌體內某些單塊磚在拉剪、彎復合作用下出現的一批裂縫。隨著荷載的增加,單塊磚的裂縫將不斷發展,並沿著豎向灰縫通過若干皮磚,在砌體內逐漸連接成一段段較連續的裂縫,荷載繼續增加,則砌體中的裂縫迅速延伸,寬度增大,並連成通縫,連續的豎向貫通裂縫把砌體分割成1/2磚左右大小的小柱體而失穩破壞,由於磚脆性,抵抗受彎和受剪的能力較差,砌體內一批裂縫的出現是由單塊磚的受彎受剪引起的。16、試述局部抗壓強度提高的原因?
答:在局部壓應力的作用下,局部受壓的砌體在產生縱向變形的同時還產生橫向變形,當局部受壓部分的砌體四周或對邊有砌體包圍進,未直接承受壓力的部分像誇箍一樣約束其橫向變形,使與載入板接觸的砌體處於之向受壓或雙向受壓的應力狀態,抗壓能力大大提高,但「誇箍強度」作用並不是在所有的局部受壓情況都有,當局部受壓面積位於構件邊緣或端部時,「誇箍強度「作用則不明顯甚沒有,但按「應力擴散」的概念加以分析,只要在砌體內存在未直接承受壓力的面積,就有應力擴散的現象,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砌體的抗壓強度。17、在受彎構件計算中,什麼是「最小風度原則?
答:為了簡化計算,在同一符號彎矩范圍內,按最小剛度,即取彎矩最大截面處的剛度。作為各截面的剛度,使變剛度梁作為等風度梁來計算。18、什麼叫單向板?什麼叫雙向板?它們是如何劃分的?它們的受力情況有何主要區別?
答:單向板:主要在一個方向受力的板。雙向板:在理論上,凡縱橫兩個方向的受力都不得不能忽略的板。
它們是按結構形式劃分的:
單向板是通過兩個方向的彎曲把荷載傳遞到兩個方向去的。
雙向板是沿兩個方向彎曲和傳遞荷載、剪力、扭矩、主彎矩。19、為什麼要驗算牆柱高厚比?寫出經驗公式,說明參數意義,不滿足時怎樣處理?
答:保證砌體結構在施工階段和使用階段穩定性和一項重要構造措施。
=H0/h<=u1u2[ ]
H0——牆、柱率比比高度,h——牆厚或矩形柱與H0相對應的邊長,u1——自承生牆允許高厚比的修正系數,u2——有門番洞口牆允許高厚比修正系數。20、 混合結構房屋主要的抗震構造措施有哪些?P120-124(砌體結構)
答:1) 包括構造的設置和構造、構造柱的構造要求和構造柱的設置
包括圈樑的設置和構造: 多層土磚、多也磚房的現繞鋼筋砼圈樑設置
多層土磚、多孔磚房屋的現繞鋼筋砼圈樑設置
包括樓梯間的設置
2)包括多層砼小型不必砌塊房屋芯柱,構造柱的設置要求和構造、圈樑的設置、其他構造措施。21、結構超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標志有哪些?
答:1)影響正常使用或在礙觀瞻的變形,如吊車梁變形過大致使吊車不能正常使用,梁撓度過大影響觀瞻,或導致非結構構件的開裂等。
2)影響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損壞,如水池壁開裂漏水不能正常使用裂縫過寬導致鋼筋銹蝕。
3)影響正常使用的振動,如由於機器振動而導致結構的振幅超過正常使用要求所規定的限值。
4)影響正常使用的其他待下狀態如有對沉降量過大等。22、說明少筋梁、適筋梁與超筋梁的破壞標志有何區別?
答:適筋筋:是在梁完全破壞以前,由於鋼筋要經歷圈套的塑性伸長,隨之引起裂縫急劇開展和梁撓度的激增。它將給人以明顯的破壞徵兆,習慣上常把這種梁的破壞性你「延生破壞」或「塑性破壞」。
超筋梁:鋼筋在梁破壞之前仍處於彈性工作階段,則破壞時樑上裂縫開展不寬,延伸不高,梁的撓度亦不大。它在沒有明顯預兆的情況下賦於受壓區混凝土突然壓碎而破壞,習慣上稱「脆性破壞」。
少筋梁:這種梁一旦開裂,受拉鋼筋立即達到屈服強度,有時迅速進入強化階段,裂縫開展過寬,盡管開裂後仍有可能保留一定的承載能力,但梁已經發生嚴重的開裂下垂,少筋梁破壞也稱「脆性破壞」。23、什麼叫截面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它在承載力計算中的作用是什麼?
答:指在適筋梁的界限破壞時,等效區高度與截面有效高度之比?
當 > ,破壞時鋼筋拉應變 < ,受拉鋼筋不屈服,表明發生的破壞為超筋梁破壞。當 < ,破壞時鋼筋拉應變 > ,受拉鋼筋已經達到屈服,表明發生的破壞為適筋梁破壞或少筋梁破壞。24、在結構設計時,為什麼要對裂縫和變形進行控制?受彎構件裂縫寬度和變形計算以哪個應力階段為依據?
答:通過驗算,可以使變形和裂縫寬度不超過規定的限值,同時還應滿足保證正常使用及耐久性的其他要求與規定限值。由於砼構件的變形和裂縫寬度都隨時間增大,因此,驗算變形和裂縫寬度時,應按荷載的標准合並考慮荷載長期效應的影響。
受彎構件裂縫和變形計算是以應力——應變階段為依據。25、什麼叫預應力砼結構?為什麼要對構件施加預應力?
答:預應力可以提高構件的抗裂度,減小了構件的裂縫與變形,改善了構件的使用性能,提高了構件的剛度,增強了結構的耐久性。26、影響砌體抗壓強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1)塊體與砂漿的強度。2)塊體的尺寸與形狀。3)砂漿的流動性、保水性及彈性模刃的影響。4)砌解質刃和灰縫的厚度。27、在單層剛性方案房屋牆壁、柱的計算簡圖中,基礎頂面處為固定支座,為什麼多層房屋靜力計算簡圖,將此處簡化為鉸支座?
答:由於房蓋、樓蓋中的梁或板伸入牆內擱置,致使牆體的連續性受到削弱,因此在支承點處所能傳遞的彎矩很小。為了簡計算,假定連續梁在屋蓋、樓蓋處為鉸接,在基礎頂面處的軸向力遠比彎矩大,所引起的偏心矩e=M/N也很小,按軸心受壓和偏心受壓的計算結果相差不大,因此,牆體在基礎頂面處也可假定為鉸接,這樣,在豎向荷載作用下,剛性方案每層房屋的牆體在每層高度范圍內,均可簡化為兩端鉸接的豎向構件進行計算。28、什麼是圈樑?圈樑有哪些作用?
答:砌體結構房屋中,在砌體內沿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的鋼筋砼梁。
在砌體結構房屋中設置圈樑可以增強房屋的整體和空間剛度,防止由於地基示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29、多層磚砌體是混合結構房屋的震害有哪些?P110(砌體結構)
答:一類是由於結構或構件承載力不足而引起的破壞。
另一類是由於房屋結構布置不當或在構造上存在缺陷。
由此震引起建築破壞情況主要有受震破壞,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壞和次生效應引起的破壞。30、兩類T形截面梁應如何判別?適用條件 >= 驗算中, 如何計算?
答:鋼筋所承受的拉力小於或等於全部翼緣高度砼受壓時所承受的壓力,不需要全部翼緣砼受壓,是從與彎矩設計值M相平衡,故x<h』f屬第一類T形截面。
在適用條件 >= 驗算中, 是對於梁肋部計算的,即 =As/bh0,而不是用 ==As/b』fh0計算的翼緣高度h』f內的砼受壓尚不足從與鋼筋負擔的拉力或彎矩設計值M相平衡,中和軸將下移,即x>h』f,即第二類T形截面。 也不知道知道對不對,希望對你有幫助!
❹ 求混凝土結構中冊第十三章課後習題答案,有圖有真相。。
第一題:
(4)武漢理工大學混凝土結構上b答案擴展閱讀
這部分內容主要考察的是框架結構的知識點:
由許多梁和柱共同組成的框架來承受房屋全部荷載的結構。高層的民用建築和多層的工業廠房,磚牆承重已不能適應荷重較大的要求,往往採用框架作為承重結構。房屋荷載包括人、傢具、物品、機械設備的重量及樓板、牆體和本身自重等。
砌在框架內的牆,僅起圍護和分隔作用,除負擔本身自重外,不承受其他荷重。為減輕框架荷重,應盡量採用輕質牆,如用泡沫混凝土砌塊(牆板)或空心磚砌築。一般框架以現場澆築居多,為了加速工程進度,節約模板與頂撐,也可採取部分預制(如柱)部分現澆(梁),或柱樑預制接頭現澆的施工方式。
房屋的框架按跨數分有單跨、多跨;按層數分有單層、多層;按立面構成分為對稱、不對稱;按所用材料分為鋼框架、混凝土框架、膠合木結構框架或鋼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現澆式、裝配式、整體裝配式,也可根據需要施加預應力,主要是對梁或板)、鋼框架。裝配式、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和鋼框架適合大規模工業化施工,效率較高,工程質量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