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考博招生
❶ 六級沒過,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申請考核能過嗎
華東師范大學博士需具備通過大學英語六級或其他應試語種的六級考試,如果沒有過六級,則不能通過審核。
報考博士的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二、已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員;應屆畢業的碩士研究生(須是國家統招碩士生,且最遲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或滿足同等學力報考條件的其他人員。報考醫學專業學位者,還必須具有相應專業的執業醫師資格。
三、身體健康;報考博士生的年齡一般不超過四十五周歲,報考委託培養的考生年齡不限;有兩位與報考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
(1)華東師范大學考博招生擴展閱讀
博士研究生與博士後的區別
1、「博士後」表明的是一種經歷。博士是最高學位,不能把「博士後」看成比博士更高一級的學位,對博士後研究人員不能再授予其它任何名義的學位稱號,同時「博士後」也不是專業技術或行政職務。
2、博士後研究人員主要從事科學研究,而這種科研工作往往具有探索、開拓、創新性質。
3、博士後研究人員是國家正式工作人員,而不再是學生。他們在博士後研究期間要與其他正式職工一樣計算工齡,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優惠待遇外,還享受同本單位正式職工一樣的各種待遇。
4、對設站單位來講,博士後是有期限的工作人員,不列入正式編制,工作期滿後必須流動出站,在其獲得固定工作崗位前,實際上處於流動狀態。
❷ 考博注意問題
考博應該做哪些准備? 希望對你有用!
據免費考博論壇了解:2002年全國招收研究生20.26萬人,其中博士生3.83萬人;在校研究生50.10萬人,其中博士生為10.87萬人。2003年全國招收研究生27.3萬人,在校研究生64萬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考博是眾多在讀碩士研究生及已經工作的碩士畢業生的想法與打算,大家都希望了解報考、應考、面試等等環節的信息,本文匯集北京師范大學三位不同類型、生源、專業的在讀博士生關於考博的經驗。三人分別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鄭州大學;有在職的,有應屆的;有本專業報考的,有跨專業報考的.
一、考博前的准備工作 以真誠贏得報考。在職者報考,首先要徵得單位同意。我們的體會是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的專業必須和現在所從事的工作緊密聯系。一般說來,自己從事的工作自己比較熟悉,從理論到實踐積累較好,它一方面是自己報考的知識和技能的基礎,更是自己爭取單位支持的基礎。只有把單位的發展和個人的發展結合起來,才具備說服的前提。有許多考生,感覺成績不錯,但因為是自己單方面願望,沒有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最終得到頗為遺憾的結果。 2.注意人際關系。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雖然就個人、單位、國家而言,考博都是一件好事,但理論上的好事要變為現實生活中的好事,就必須注意人際關系。要從工作需求、個人發展、感情認同等方面去做工作,在爭取的過程中,注意講究方法,忌簡單暴躁,多感情投入,少意氣用事,自己的體諒和耐心終究會取得單位的同意。 3.正確處理工作和考博的關系,做到工作和備考兩不誤。考博復習前期主要以單位的工作為主,把工作做好的同時,盡可能騰出一定的時間看書。後期,主要是以復習為主,工作上別出問題。快要考試時必須實行"非常政策",全力以赴地復習。考生一定要注意和導師聯系,不但你要了解熟悉導師,也要讓你的導師了解你的現有學術水平和將來的研究興趣。你可以將你發表的學術著作和論文郵給導師,也可以當面請教。
二、報考專業與學校的原則和策略 報考專業和學校首先要能夠考上,其次是結合興趣和愛好,再次是學校的名氣和地理位置。報考方向很重要,往往決定你考博的成敗。如果方向選錯了,即使你准備再充分,實力再雄厚,可能也只是"陪考"而已。 好學校不一定難考,一般學校不一定好考。首先是報考的專業。專業不同,直接決定自己將來的事業走向。一般考生往往會選擇和碩士時期相同的專業,也有人為了將來就業需要,可能會考慮轉行。這就要求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要結合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如果轉專業,一定要注意現在要報考的專業和自己的原專業不能太脫節。不能否認隨著交叉學科的興起,博導們對跨專業考生的偏愛也與時俱進。如學數學、統計學的報考經濟學、管理學有明顯的優勢,有理工科背景的人報考與公共政策與管理有關的專業也較受歡迎。成功的專業選擇取決於自己的興趣和對自己實力以及對我國當前政治、經濟形勢的正確判斷。 其次,確定報考學校或單位。根據自己目前的實力,選擇合適的學校。往往該專業名氣越大的學校,競爭就越激烈,越能激發潛能。如果你原來碩士畢業高校較好,報考一般院校博士缺乏挑戰性,未必能考出好成績。畢竟一般院校的競爭力相對弱些。所以,考生同時報考兩所甚至三四所高校,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有的博導不能保證上線就能錄取,也建議考生同時報考其他學校,這能夠起到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這兩三各學校的專業最好相同或者相近,時間上和檔次上最好拉開。 另外,無論是考博還是高考,都有報考"大年"與"小年"之說。考博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運氣也是一個因素,每個學校、每個專業往往是今年報考的多了,明年可能就少了。今年這個專業竟爭激烈,不一定明年也競爭激烈。有的學校還存在報不滿的情況,比如有一年,北京理工大學個別專業,報考人數小於招生人數;南方某所著名師范大學某個專業參加考試的人數和招生人數大致相當。這種情況,只要你的專業課和外語不是太差,就極有可能被錄取。如何抓住這種機會呢?就是多報。
三、如何抓住重點提高成績 考博人數不斷增加,考博的難度也在不斷攀升。抓住規律,就可能事半功倍。博士生與碩士生專業考試題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共同點就是都是考查運用基本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同點是碩士生還要考一些基本的知識,而博士生人學考試主要考查在基本理論基礎上對學術動態的把握和現實問題分析,而不考名詞解釋、簡答題,大多都是大的論述題。考博肯定要廣泛讀書,刻苦攻讀,這些我們不必贅述,主要談談應試技巧方面。抓住專業重點是任何復習考試的關鍵。博士考題一般不會很偏,但是答好不容易,尤其是面向很多專業的基礎課考題。 博士生考試如何抓重點? 第一、搞清楚歷年考試題型。題型是考試形式,與考試內容關系密切。一般考試題型定了,考試內容也就基本定了。考試題型以及歷年考試題,可以通過同學或者朋友從報考學校獲得。一般考試題型具有很強的連續性,比如有的高校愛出資料題,對此,首先要找到相關的原理,這需要基本功扎實,然後分析資料,結合實際談你的看法。有的還需要說出這個資料的出處,一般這類都是中外對本專業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的思想,比如教育學,不是孔子、老子就是蔡元培,不是杜威、赫爾巴特就是盧梭、裴斯泰洛齊。有的學校愛出書評,大多是"就你熟悉的名著簡要評述"。所以可事先研讀相關專業課的中外名著各一本,詳細寫出書評,做到有備無患。 第二、推斷出題的方向。一般說來,報考學校、報考專業基礎課的考題,是由報考單位的比較有學術威望的老師來出,大多是報考專業的博士點負責人出題。推斷出了老師,基本可以判斷出題的內容。通過文獻檢索和網上查詢,弄清楚這幾個老師近幾年來,特別是近兩年的發表的論文、著作和所從事的課題研究題目。考題的題目大致就是這些。因為導師對近期從事的研究比較熟悉,比較感興趣,傾向於出這類的題目。通過各種渠道,盡量了解可能出題老師的學術背景,比如他的年齡、學術觀點、研究領域、畢業學校等等,另外,報考學校其他老師的有關研究也要關注,因為他擁有的資料,可能出題老師也擁有。去年考了的題目,今年不會考,但是鄰近的內容一般就是考生內容。比如教育學,去年考了國民教育,今年可能考義務教育。 第三、必須抓住所考科目的"核心要素"。任何一門學科都有一系列重點,必須把這些問題搞清楚。即使考題跑出了你的重點范圍,運用你所掌握的"核心知識",答題也不會差很遠。也就是說專業課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必須具備。只要把這些基本的東西搞得很透,一般不會出間題。課本上有些東西都是"陪襯",如果沒有充足的精力,根本就不用看,一般不會考。這樣,可能考的內容很精通,考試成績就容易提高。我的考試用書是簡寫本。因為這種版本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便於記憶。每門學科都有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牢固掌握這些"核心知識",而且做到語言優美,數據准確,一旦遇到不會的間題,只要沾邊就寫。 關於博士英語考試,是阻礙博士生人門的一個門檻,隨著目前考生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英語的把關效力逐年下降。一些人外語很好,恰恰在專業課上栽了。北師大有的專業一旦外語過了線,就不考慮外語成績,而是按專業課成績排名了。但是,對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外語還是個攔路虎。博士外語的難度各個學校不一樣,一般介於英語六級和托福考試之間。近年來,我們發現考博的英語難度有所提高,主要是詞彙量大了,如何准備外語呢? 我們的經驗是參加英語培訓班。單純自己看書做題,效果未必好。北京等地每年寒假開辦了許多六級英語培訓班。如果是高校老師,可以在本校聽聽英語課。如果報考學校開辦考博英語培訓班,最好是報名學習。這類輔導班的輔導有一定的針對性,有利於提高成績。總之,要有針對性地復習。
四、考博專業課的復習 可以分為以下兩個階段:
1.了解學術動態考生在確定了報考的劇市和研究方向以後,要立刻在招生簡章或報考學校的網站上查到復習的參考資料。一定要翻翻近兩年專業雜志,看看大家討論的熱點問題,瀏覽一下報考學校近三年的學報,了解本專業發表的論文。最好,在考前就有關熱點問題加以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尤其需要強調一點,考生應在中國期刊網上查到導師近五年中發表的文章以及導師近年的專著,有些觀點、數據、理論要掌握,特別是有關老師的論文一定要爛熟於心,遇到類似的題目可以搬上去,這對於提高你的成績會大有裨益。特別要注意教師在一些有爭議的問題上的觀點和立場,圍繞這種問題,時間允許的話最好再收集相關資料。往往導師會在這些間題上查考學生。導師招收博士,也是尋求合作者的過程,如果發現一個對自己近兩年研究的領域知之甚多,甚至觀點也和自己相容或相似(如在試卷上寫出和導師觀點相反的學者、著作和大致的區別),勢必會給導師帶來好的印象。可以提前和該導師的博士生取得聯系,要求提供去年的專業課考試的考題(一般專業課試題有10%一30%的重復率,而各高校卻不提供專業課考題),或者要求他提供第一學期的專業課筆記(老師近期關注的重點大多都在其中),也可以請他大致談談考試出題的傾向以及考試的感受和經驗。
2.復習階段。花半個月時間收集全資料後,應擬訂一個大致的復習計劃,內容包括時間和進度安排、復習方式、自查形式等等。這里需要注意的是l)時間上,專業課的復習要留有充足的時間,越往後復習密度應逐漸力口強。(2)精力安排要詳略得當。一般要求復習教材內容至少三遍。第一遍,對教材有一個大致的把握,這本教材談了哪些方面的問題,相互之間是什麼樣的邏輯體系。第二遍,畫出重點內容,並適當記憶,掌握該教材的一般知識點,尤其是該書的精華部分和大致脈絡、主要觀點應非常清楚。個人看書習慣可能不同,既可以做讀書筆記,也可以就在書上畫,然後再整理出一個個的理論、觀點。這里要注意學會比較研究的方法,即比較各個理論之間的異同,從而確立自己的立場。對研究領域當前的熱點問題,盡可能找些資料看看,並初步思考這些問題以使自己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觀點,有心得的地方應專門記錄下來。如果說前兩遍是考生自我學習消化的過程,第三遍則是直接為考試做准備的,應放在離考試日期較近的時間內(以一個月內為宜)。其目的就是為了使自己前面學到的東西不至於在考場上反映不出來。(3)復習內容上有一點需單獨強調,即對所考的課程,均要閱讀幾本非指定考試用書。很多導師喜歡出書評一類的題型。 對於應屆畢業生而言,專業課復習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一是自己的碩士論文剛做,對本專業的理論,特別是前沿理論以及當前的熱點問題掌握得較全面;二是如果是報考本校的導師可以較方便地找到有資料_甚至可以提前一兩個學期選修該導師的專業課,從而在專業和感情上與老師靠近,這對下一步的面試很重要。劣勢一是不少碩士生精力投放在找工作找工作上以及接觸該專業時間較短;二是缺乏具體實踐經驗和社會資本。 對於跨專業報考的考生而言,難度往往比較大。一定要分析好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後再決定報考。在復習時也可以適當兼顧以前的專業獷筆試和面試要讓導師感覺到你原專業功底比較扎實,報考該專業是個人研究興趣的轉向而不是自己在原專業上失敗了才改換門庭。不過復習專業課時,所准備的時間和精力要明顯增加,時間分配要向專業課傾斜。同時,在復習專業課時,要從報考專業的基本教材看起,學習該專業碩士生甚至本科生的課程,對一般課程大致瀏覽,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就行。而對考試指定課程,則應反復閱讀,重點突破。
五、筆試與面試技巧 專業課的臨場發揮也很重要。需要注意的有l)時間安排,合理分布。考博時間為3個小時。拿到試卷後,先用5分鍾大致瀏覽一下試題,做到心中有數。對於難題和偏題,要准備1個小時時間,而對於自己熟悉的考題,則要盡快在半個小時內答完。(2)答題次序,先易後難。對於沒有把握的題目,可以估算出大致需要的空間。每一題最好在新的一頁抬頭寫。(3)文字書寫,優美流暢,但這也不能以犧牲答題速度為代價。字體大小要適中,太小讓閱卷人看了費勁,太大又讓人覺得沒有多少內容。(4)先寫提綱後落筆。這樣可以明確答題思路,不會因緊張而漏掉重點內容。(5)答題量宜多不宜少,文科類可以按照每10分1000一1200字准備答題數量。(6)重點突出,觀點清晰。這就要求考生拿到考題,就知道導師想了解什麼,然後圍繞重點展開。一定要在段首就擺明觀點,否則讓人看了會有不知所雲之感。(7)思維嚴謹,邏輯嚴密。把每一道題當作一篇中短文來寫。和考碩不同,對於部分考題,導師並不指望每個考生給出相同的答案,只要你有自己的觀點,並能夠用相應的論據去合理論證,導師就會從中看出你的學術能力。(8)難題偏題,從容對待。每個考生不可避免會遇到自己不熟悉或沒有復習到的考題。這就需要考生運用一定的答題技巧。首先,要確信不管什麼題一定是該科目范圍內的,圍繞題目本身做文章。如將題目根據字面意義拆成幾個方面的間題。對自己熟悉的部分詳加闡述,對不熟悉的則少談或繞過去,千萬不能談一些外行話,或者對該間題僅發表一些感性的評論,盡量要使用學術性語言,使用較新的專業話語。總之要自圓其說,而且要做到卷面清楚,答題量充足。隨著博士招生的日益規范和科學,面試成績在錄取當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多數高校筆試結束即面試,有的高校根據筆試成績另行通知面試。有的學校記入總分,有的學校記作參考分。無論怎樣,雖然面試不起決定性作用,但是會影響錄取。 關於面試內容,主要是考察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一定的專業知識。主考老師一般要問你的畢業學校、工作經歷、碩士論文、發表論文情況,然後針對你所從事的研究領域,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有的還會用英語提問。 關於面試策略。面試考生人數一般要大於錄取人數,特別是筆試結束後的面試,等於是所有考生的面試,所以,每個考生的面試時間不會很長,一般巧分鍾。應試策略基本有兩種:一是適時出擊,詳細談你熟悉的內容,把你最光輝的一面展現給主考老師,不熟悉的問題簡略回答;二是耐心等候老師講述問題,你要好好做一個聽眾。不要急於回答,不清楚的還可以再問。關鍵是掌握時間,話多有失,少說為佳。面試的順序對考生的成績和印象是有影響的。如果能夠選擇,根據統計,在一個階段的中間位置最佳。 所以無論是在職的,應屆的還是跨專業的都要把准備的到位,如果把握還這幾點,基本上你的考博就成功了一半。
❸ 博士研究生簡介及詳細資料
博士招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下達各招生單位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數,制定全國招生簡章,並匯編《全國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已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員,或獲得學士學位後6年並達到碩士畢業生同等學歷人員也可以報考。
各招生單位要制定健全的招生工作制度,完成命題、考試、閱卷等工作。入學考試分為初試、復試兩個階段。考試成績由招生單位書面通知考生。招生單位按照"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錄取新生。入學考試成績僅對本次招生有效,被錄取新生要當年入學。經過培養學習階段後,可獲得國家承認的博士生畢業證書和博士學位證書。
大學名單
武漢理工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山西大學
武漢大學
南開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中山大學 四川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吉林大學 河北大學 延邊大學 山東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中南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東南大學 天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廈門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同濟大學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蘭州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湖南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鄭州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東北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暨南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江蘇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西北大學 河海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北京郵電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遼寧大學 煙台大學 浙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北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武漢科技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吉首大學 雲南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華僑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寧夏大學 溫州醫科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華北理工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 南昌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廣西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 河南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社科院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申請條件
《同等學歷申請博士學位條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施行。
資格審查
(一)申請人必須為已獲碩士學位的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或獲得學士學位6年以上並達到與碩士畢業生同等學歷的人員
(二)申請人應在教學、科研、專門技術領域做出突出成績,在申請學位的學科領域獨立發表過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或出版過高水平的專著,其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或省部級以上獎勵。
(三)具備申請博士學位基本條件的同等學力人員,應當在學位授予單位規定的期限內,向學位授予單位提交以下材料:
1.碩士學位證書;
2.最後學歷證明;
3.准備申請博士學位的學位論文;
4.公開發表的有關學術論文,出版的專著,以及科研成果獲獎的證明材料;
5.申請人所在單位向學位授予單位介紹申請人的簡歷、思想政治表現、工作成績、科研成果、業務能力、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外語程度等方面情況的材料(加印密封);
6.兩位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專家的推薦書(加印密封),其中至少有一名博士生指導教師。
學位授予單位應在規定的期限內,組織專家小組對申請人進行資格審查。對已確定具有申請資格的申請人,按本規定第十條的要求進行同等學力水平的認定。
第二條同等學力水平認定
學位授予單位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認定申請人是否具備博士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水平。
(一)對申請人完成本職工作,在教學、科研、專門技術等方面做出成績的認定。
(二)對申請人專業理論基礎、知識結構及水平的認定。
學位授予單位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應對已經資格審查合格的申請人,按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組織考試。自通過資格審查之曰起,一年內完成全部課程考試,且成績合格。未通過課程考試者,本次申請無效。
對於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有重要的著作、發明、發現或發展者,經有關專家推薦,學位授予單位同意,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課程考試,直接申請參加博士論文答辯。
(三)學位論文水平的認定。
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應在申請人通過全部課程考試後的一年內完成。學位授予單位應指定博士生指導教師對申請人的論文進行必要的指導。
1、論文要求及科研工作。
(1)申請人提交的博士學位論文,應是在工作實踐中由本人獨立完成的成果,表明作者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果。
(2)申請人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論文、著作或發明、發現等,對其中確屬本人獨立完成的部分,可以由本人整理為學位論文提出申請,並附送該項工作主持人簽署的書面意見和共同發表論文、著作的其他作者的證明材料,以及合作完成的論文、著作等。
(3)論文用中文撰寫,論文要有中文和外文摘要。
(4)申請人必須到學位授予單位,在該單位指定的博士生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參加為期不少於三個月的與論文相關的科學研究工作。申請人應在學位授予單位的相應學科專業學位授權點報告其論文工作情況並接受質疑。
2、論文評閱。
(1)論文評閱人:學位授予單位聘請不少於五名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為論文評閱人,其中學位授予單位和申請人所在單位以外的專家至少三名。論文評閱人應是責任心強,學風正派,在相應學科領域學術造詣較深,在科學研究中有突出成績的專家。申請人的導師、推薦人不能聘為論文評閱人。
學位論文評閱人的姓名不得告知申請人,評閱意見應密封傳遞。
(2)論文評閱:論文評閱人應根據學位論文要求對論文是否達到博士學位水平進行認真、細致的評閱,提出評閱意見及對論文的修改意見。
3、論文答辯。
(1)論文答辯委員會組成:論文答辯委員會由不少於七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組成,其中至少有四人是博士生導師、二人是學位授予單位和申請人所在單位以外的專家。申請人的推薦人、導師不能聘為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論文答辯委員會的組成人選應先得到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認可。
學位授予單位的有關管理部門,應在論文答辯日期一個月以前,將學位論文送交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
(2)論文答辯:論文答辯委員會根據答辯的情況,就是否建議授予博士學位作出決議。決議採取不記名投票方式,經全體成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為通過。決議經論文答辯委員會主席簽字後,報送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論文答辯應有詳細記錄。論文答辯應公開舉行。
(3)論文答辯未通過,本次申請無效。論文答辯未通過,但論文答辯委員會建議修改論文再重新答辯者,可在半年後至二年內重新答辯一次;答辯仍未通過或逾期未申請者,本次申請無效。
學位授予
申請人通過同等學歷水平認定,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同意,報學位評定委員會批准,作出授予博士學位的決定;授予學位人員的姓名及其博士論文題目等應及時向社會或申請人所在單位公布,並經三個月的爭議期後頒發學位證書。
申請人不得同時向兩個及以上學位授予單位提出申請。
❹ 華東師范大學畢業博士研究生津貼發到幾月份
華東師范大學畢業博士研究生津貼,
是發到6月份。
華東師范大學,
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
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985工程」、
「211工程」。
❺ 問:華東師范大學2018年考博時間是什麼時候,招生人數是多少,如何備考
華東師范大學復2018年博士招生簡章制已經公布了。根據簡章要求,華東師大預計2018年招生博士研究生680人左右。網上報名時間為2017年11月20日至12月13日。華東師大2018年依舊採取普通招考、碩博連讀、直博及申請考核制混合招生方式,因此最多考生備考精力還是多花在考博英語一塊,以真題講解等資料為主。你可以參考一下華慧考博的一本通看看。
❻ 英語專業最好考的學校有哪些
英語專業博士點好考的院校都有哪些
設有「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的高校(共27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人民 *** 外國語學院、中國人民 *** 通信指揮學院廈門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河南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 2006年新增英語博士點福建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浙江大學中南大學、西南大學設有「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的高校(共9所)北京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南京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06年新增英語博士點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師范大學
有什麼大學的英語專業研究生比較容易考
汕頭大學
這個學校不出名,但有錢,是亞洲首富李先生支持的,所以考上了就是公費
再加上,初試有一門考語言學的東西居然是用中文考的,這我只在這個學校的研招簡章上看過,不過復試時是用英文,但是復試只有兩三個題而已了嘛
東華大學
這個學校也超有錢,英語專業是這個學校的二流專業,所以簡單,跟汕頭大學比的話就難一點了
上海大學
它的招生簡章上所列書目是我看過的學校最少最簡單最專精的,就是就只考語言的那麼一兩個方面
廣西大學
跟上海大學一樣,不過其復試又比上海大學難一點
英語專業,好考的博士院校有哪些
不過考博聯系導師很重要啊,考博拼關系很重,和考研公平性差很多。
上海交通大學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
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由英語系、日語系、大學外語教學部、語言文字工程研究所、國外考試中心、語音語言實驗教學中心等組成。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辦公室和第二考試中心也設在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學院現有1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和2個本科專業(英語;日語)。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界和應用語言學界享有一定的聲譽。現有學生496人,其中本科生327人,碩士生122人,博士生47人。
東北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東北師大外國語學院創建於1950年,1996年撤系建院。下設英語、俄語、日語、大學外語、對外商務(在東北師范大學凈月校區)5個系。擁有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2個學科有博士學位授予權,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課程與教學論等5個學科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現有教授21人,副教授39人;有博士生導師6人,外籍專家8人。
大中專外語師資,科研、涉外單位外語高級人才,國際(電子)商務人才。
湖南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語學院始建於1938年,錢鍾書等知名學者曾先後執教於此。下設英語語言文學系,俄語系、日語系、翻譯系和商務英語系。有 1個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外國語言文學)、7個碩士點。已形成以蔣洪新、肖明翰(英美文學方向),黃振定、蔣堅松(翻譯方向),白解紅、石毓智(語言學方向)為主要學科帶頭人,以中青年教師為基礎的強大的師資隊伍。學院與美國、英國等30餘所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在校碩士研究生148人,博士研究生28人,全日制本科生1162人。
教授19人,副教授25人;博士、碩士學位或曾留學英、美、加、俄、日、澳、新等國的80餘人
華中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的前身是華中大學英語系,創辦於1924年,距今已有八十餘年的歷史。現設有英語系、俄語系、日語系、法語系、公外系5個教學單位,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和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中心四個研究機構。有英語語言文學和中外語言比較二個博士點。英語專業是我校的品牌專業,並列為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專業立項建設項目,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是我校的重點學科。2003年英語語言文學被評為湖北省外語類唯一的省級重點學科,2005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使該專業成為湖北地區唯一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有教師38人,其中正副教授30人,博導2人,碩導18人,近三年承擔國家社科項目8項,部級12項,出版專著20部,論文100多篇。
考研,英語專業哪些學校比較好考(最好是師范類的)
有個上海海事大學,英語專業考研超級簡單。我以前看過那學校的二外卷子,簡單的我要噴血了。
真正想考研的話,我建議還是考個好點的,因為差學校或好學校,你復習付出的努力是差不多的,還不如好學校。
英語專業考研比較容易考的學校有哪些211工程理工科的有哪些英語專業比較好考的啊
2008年英語專業最好考(錄取比率高)的10所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上榜理由:過回初度線就全錄答)
中央民族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211工程理工科大學英語專業較強的有:
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等但未必好考。
最好考的如上列10所。
考哪些學校英語專業的研究生比較好考
下面應該是中國最好的幾個外語學校 北大 側重學術和文學,一流翻譯家雲集之地 北外 翻譯版學院 側重權文學 北外高翻學院 是同傳,初試挺簡單,基本都是政治類的翻譯,不考文學, 不考翻譯理論,復試難點。 外交學院 翻譯專業,也是側重政治類的,難度介於北大和北外同傳, 考基礎英語、翻譯、二外。基礎英語全部是客觀題, 翻譯是五篇文章,其中1-英譯漢(政治),2-英譯漢(文學), 3-漢譯英(政治),4-漢譯英(文學),5-古文。 二外以法語為例,翻譯+作文佔50%的比重,有幾個客觀題 對外經貿 歐洲語言的同傳很不錯 洛外,這個應該算是軍方的吧。 復旦英語系很好的,現任院長陸谷孫先生,就是那套《英漢大辭典》的作者。 上外南方的學校不太了解所以不寫了。讀文學翻譯( 即打算終生做學問的),北大,北外翻譯學院(不是高翻), 復旦應該是最好的。 所謂的六大外語院校說法不知從何而來,是不是北外、上外、西外、 另外除了大陸,香港中文大學的翻譯實力是極強的, 那裡有一大批一流的翻譯家。
英語專業考研哪所學校好考
英語專業研究生,那麼科目有:政治,二外,兩門專業課。兩門專業課一般為基礎英語,還有你報考的小方向的專業卷子(比如說語言學的卷子或者文學,概況等的卷子。當然也有的學校會考綜合,就是把語言學,文學,概況等科目出來一張卷子上,還有的學校會直接考翻譯與寫作)
其實很多英語專業的學生考研,最後都栽在了二外或者基礎英語(有的學校叫綜合英語)上了.
在你准備考研的期間,首先要確定你要考的專業,是語言學還是英美文學,概況等等
另外就是要注意打好基礎,多看點英語報刊雜志,尤其是一些散文之類的翻譯.以後考試時可能就會有散文翻譯(雖然有的學校也會考經濟或者政治類的翻譯,但是大多數學校的翻譯還是偏散文)
你可以准備找學校了,看你要考什麼學校,可以查看各個學校的專業情況,尤其是開的專業課書目,你可以先參考09年的書目,一般書目變動不大,盡量找和自己學的書目比較近的吧.我當時找學校的時候,主要看的是開的二外書目.啟道考研
另外你可以看看學校開的考試科目是什麼,盡量避開自己不擅長的科目,如果避不開,那麼可以找你不擅長的科目在卷子中分數比例占的稍微小的學校.
在網上盡可能找找你想考的學校的信息,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專業課的卷子,這個比較是最直觀的.
我不知道法語開的是什麼樣的書目,但是日語的書的版本特別多,你沒有開始學的話,那麼就先確定學校,感覺日語還是入門簡單,越學越難.好好斟酌下
哪些大學的英語專業考研好考
理工科類英語專業,如北京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這類高校將語言同在理技巧關系在同時,注重詞彙量、大約功以及英語在在理技巧中的使用。這些院校標題出得整齊,准備起來也比擬簡捷,也不能說很好,但是至少比那些外貿類的好考過了。
想要考研成功?這家的考研英語課程很不錯,均是持證外教教學,分享他們家的免費試聽課程給大家:【//acadsoc】點擊即可免費領取。
他們家的課程內容都是量身制定,可以全方位提升英語聽力、閱讀、寫作等綜合能力,上課內容可以錄制,課後還可以進行復習鞏固,性價比很高,一節課才是20元左右。
還有其他什麼學習問題,可以網路搜「阿卡索vivi老師」為您分析解答。
想要更多的英語學習資源,可以網路搜「阿卡索官網論壇」免費下載。
英語專業考研考哪些學校比較好
英語專業研究生,那麼科目有:政治,二外,兩門專業課。兩門專業課一般為基礎英語,還有你報考的小方向的專業卷子(比如說語言學的卷子或者文學,概況等的卷子。當然也有的學校會考綜合,就是把語言學,文學,概況等科目出來一張卷子上,還有的學校會直接考翻譯與寫作)
其實很多英語專業的學生考研,最後都栽在了二外或者基礎英語(有的學校叫綜合英語)上了.
在你准備考研的期間,首先要確定你要考的專業,是語言學還是英美文學,概況等等
另外就是要注意打好基礎,多看點英語報刊雜志,尤其是一些散文之類的翻譯.以後考試時可能就會有散文翻譯(雖然有的學校也會考經濟或者政治類的翻譯,但是大多數學校的翻譯還是偏散文)
你可以准備找學校了,看你要考什麼學校,可以查看各個學校的專業情況,尤其是開的專業課書目,你可以先參考09年的書目,一般書目變動不大,盡量找和自己學的書目比較近的吧.我當時找學校的時候,主要看的是開的二外書目.
另外你可以看看學校開的考試科目是什麼,盡量避開自己不擅長的科目,如果避不開,那麼可以找你不擅長的科目在卷子中分數比例占的稍微小的學校.
在網上盡可能找找你想考的學校的信息,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專業課的卷子,這個比較是最直觀的.
我不知道法語開的是什麼樣的書目,但是日語的書的版本特別多,你沒有開始學的話,那麼就先確定學校,感覺日語還是入門簡單,越學越難.好好斟酌下
❼ 請問全國有哪些大學招生體育博士研究生
總計149人+2+4+5+5=165
未包括華中師范大學(體育教育與訓練博士點,三個博導,其中一個退休)、
湖南師大(體育人文博士點,四個博導)、
河南大學(體育教育與訓練博士點,五個博導)、
南京大學(體育人文博士點,五個博導)、
武漢體育學院(未知)
一、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45人)(四個方向博士點)
1.體育人文社會學(11人)
楊 樺 教授 體育管理與發展戰略或籃球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
任 海 教授 體育社會學研究(含奧林匹克運動)
熊曉正 教授 體育歷史文化與中國體育思想研究
孫葆麗 教授 奧林匹克運動
黃亞玲 教授 體育社會學
王 莉 教授 體育管理學
靳英華 教授 體育經濟學
林顯鵬 教授 體育經營管理
肖淑紅 教授 體育經營管理
王華倬 教授 學校體育學
姚 蕾 教授 學校體育學
2.運動人體科學(15人)
王瑞元 教授 運動對骨骼肌形態和機能的影響
曾凡星 教授 體育運動中內分泌變化及適應機制研究
熊開宇 教授 運動過程生物電變化規律的研究
謝敏豪 教授 運動性內分泌失衡機制與調控
胡 揚 教授 運動員基因選材、低氧訓練
王安利 教授 中老年健身理論與實踐、優秀運動員機能評價與監督
矯 瑋 教授 運動康復的理論與方法、運動與免疫
陸一帆 教授 運動員機能監控與運動損傷康復
高維緯 教授 運動訓練的生物學監督調控與運動性傷病診治
王正珍 教授 運動醫學
王 琳 教授 損傷預防與康復
張力為 教授 運動心理學
毛志雄 教授 運動心理學
羅冬梅 教授 運動健身的理論與應用研究
張一民 教授 全民健身關鍵技術的研究、體質測量與評價
3.體育教育訓練學(17人)
池 建 教授 籃球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高校體育管理研究
郭永波 教授 籃球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
鍾秉樞 教授 排球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體育職業化研究
葛春林 教授 排球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體能訓練方法研究
沈信生 教授 田徑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
郭元奇 教授 田徑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
張英波 教授 體能訓練理論與動作技能學習理論
詹建國 教授 田徑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
孫 南 教授 田徑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
張廷安 教授 足球運動員技戰術能力的訓練理論與實踐
黃竹杭 教授 足球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
劉大慶 教授 運動訓練與競技體育理論研究
李少丹 教授 運動訓練過程式控制制
楊斌勝 教授 力量訓練理論與方法研究
王衛星 教授 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研究
唐建軍 教授 小球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
馬鴻韜 教授 體操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
4.民族傳統體育學(2人)
徐偉軍 教授 武術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
朱瑞琪 教授 武術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
二、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43人)(四個方向博士點)
1.體育人文社會學(8人)
李建國 教授 城市體育
張 林 教授 體產業管理
白躍世 教授 體育產業與管理
許宗祥 教授 體育管理與體育產業
肖煥禹 教授 體育文化傳播;社會階層結構與體育發展
鮑明曉 教授 體育經濟與產業管理
曹繼紅 教授 社會體育理論與實踐
章建成 教授 鍛煉心理
2.運動人體科學(16人)
潘珊珊 教授 運動與心血管形態和機能的研究
常 芸 教授 運動心臟病生理學
李之俊 教授 運動訓練的生理基礎,運動與適應
馮連世 教授 低氧訓練 、運動員控體重與訓練監控的理論與方法
陳佩傑 教授 青少年體質研究 ;運動與免疫
王人衛 教授 體質研究;女子運動與內分泌
李國平 教授 運動醫學的機理研究
王予彬 教授 運動創傷基礎
劉 宇 教授 運動生物力學、體育工程
虞麗娟 教授 體育工程 、體育信息技術
危小焰 教授 運動生物力學、體育工程
章建成 教授 運動技能控制與學習
張忠秋 教授 運動心理訓練理論與方法,體育社會心理學
李安民 教授 運動與認知加工;體育鍛煉對身心健康的促進
郝衛亞 教授 運運動生物力學理論與應用
江崇民 教授 體質測量與評價
3.體育教育訓練學(14人)
吳 瑛 教授 體育教育訓練理論與方法
葉國雄 教授 體育教育訓練理論與方法
張宏傑 教授 體育教育訓練理論與方法
成萬祥 教授 體育教育訓練理論與方法
司虎克 教授 網路環境下的體育信息理論與實踐研究
劉志民 教授 競技體育的社會問題研究
許永剛 教授 競技體育制度經濟
邵 斌 教授 高水平運動員行為控制與運動隊管理
王 清 教授 優秀運動員競技能力的診斷與監測
吳貽剛 教授 科學訓練理論與方法;競技體育組織與管理研究
張 輝 教授 運動技戰術分析;運動訓練過程式控制制
周成林 教授 競技運動心理學理論與應用 ;青少年體育鍛煉心理效應理論與應用
周家穎 教授 專項力量訓練、訓練技術測量與分析
劉 興 教授 難美項群的理論與實踐
4.民族傳統體育學(5人)
郭志禹 教授 武術歷史與文化
虞定海 教授 武術與傳統體育養生研究、民族傳統體育與健康促進
趙光聖 教授 競技武術科學化訓練
蔡仲林 教授 武術教育與教學改革
戴國斌 教授 武術文化與社會
三、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2011年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17人)(四個方向博士點)
1.體育人文社會學(9人)
楊文軒 教授 體育原理、學校體育與體育管理
胡小明 教授 運動休閑研究、體育人文研究
陳 琦 教授 學校體育與體育管理
周愛光 教授 體育哲學、體育法學
劉江南 教授 體育哲學
譚 華 教授 體育史學、體育課程理論
袁古潔 教授 體育法學
宋繼新 教授 體育人文研究
崔穎波 教授 體育社會學
2.運動人體科學(5人)
肖國強 教授 運動負荷的生物學效應
郝選明 教授 運動免疫與健康
劉承宜 教授 激光運動醫學
徐曉陽 教授 運動生化與營養
3.體育教育訓練學(2人)
黃寬柔 教授 廣場體育藝術
李毅均 教授 排球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
4.民族傳統體育學(1人)
程大力 教授 民族傳統體育歷史與文化
四、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2011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7人)(四個方向博士點?只有二個)
1.運動人體科學(5人)
季 瀏 教授 體育學習、鍛煉與身心健康;運動心理變化的生理生化基礎
丁樹哲 教授 運動適應和機能評定;運動適應與線粒體調控
盧 健 教授 運動與健康;運動適應和機能評定
李世昌 教授 運動適應和機能評定;運動與健康
徐 波 教授 體育學習、鍛煉與身心健康;運動心理變化的生理生化基礎
2.體育教育訓練學(2人)
孫有平 教授 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研究;田徑課程與教學研究
閻智力 教授 體育教育訓練理論研究;排球運動理論與實踐
五、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2011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4人)
1.體育教育訓練學
黃漢升 教授 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
周登嵩 教授 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 首都體院兼職
陳俊欽 教授 競技體育發展與運動訓練理論 首都體院兼職
李鴻江 教授 競技體育發展與運動訓練理論 首都體院兼職
六、蘇州大學體育學院2011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8人)
1.體育教育訓練學
王家宏 教授 籃球教學理論與實踐
於振峰 教授 籃球教學理論與實踐
張 林 教授 體育運動中競技能力的開發與評定
董新光 教授 社會體育發展理論與實踐
羅時銘 教授 體育教育史
王 崗 教授 民族體育理論與方法
王國祥 教授 運動訓練生物學基礎與運動損傷康復
田麥久 教授 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
七、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體育系2011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3人)
1.體育人文社會學
叢湖平 教授 體育經濟學研究
王 進 教授 體育休閑心理學研究、競賽心理學研究
林小美 教授 傳統體育研究
八、清華大學體育部2011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4人)
1.體育教育訓練學
仇 軍 教授 體育人文社會學
王培勇 教授 人體運動信息採集與模擬
李 慶 教授 運動訓練的理論與實踐
張 冰 教授 運動生理生化
九、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1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3人)
1.體育教育訓練學
張 強 教授 冰雪運動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
姜立嘉 教授 體育教育教學﹑訓練原理與方法
陳 鋼 教授 體育教育教學與運動訓練最佳化研究
十、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1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4)
1.體育教育訓練學
趙煥彬 教授 專項運動技能理論與實踐
何玉秀 教授 體育健身運動處方理論與應用
趙 斌 教授 體育健身運動處方理論與應用
劉志紅 教授 現代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
十一、山西大學體育學院2011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3人)
1.體育教育訓練學
李建英 教授 運動專項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
石 岩 教授 一般訓練學與體育心理學
李金龍 教授 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
二、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2011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5人)
1.體育人文社會學
毛振明 教授 學校體育學
楊國慶 教授 學校體育學
張建華 教授 學校體育學
殷恆嬋 教授 體育心理學
喬德才 教授 運動與神經調控
十三、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1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3人)
1.體育教育訓練學
何敏學 教授 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
於文謙 教授 競技基本理論與實踐
黃 濱 教授 籃球教學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