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專業個數
㈠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數次修訂
修訂背景
由於認識和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客觀原因,1987年版專業目錄劃分過細,專業范圍過窄,專業名稱不盡科學、統一,門類之間專業重復設置,本科專業門類與學位授予門類不相一致;另外,隨著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有關部門和高等學校提出了一些應用性專業設置問題,也需要統一研究。為了進一步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早制定一個體系完整、統一規范、比較科學合理的本科專業目錄,國家教委自1989年開始著手進行了新一輪專業目錄修訂工作。
修訂歷程
這次修訂工作跨時四年多,在地方和中央各部門及有關高等學校的積極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依靠國內知名專家、教授,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充分的科學論證工作。修訂工作按照適應中國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原則,科學性原則,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原則,拓寬專業、增強適應性的原則,大體經過了分科類論證審訂和總體優化的過程,最後形成了整體上比較科學合理、統一規范的《專業目錄》。
修訂成果
1993年7月16日,國家教委關於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等文件的通知。修訂後的《專業目錄》其學科門類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教委聯銜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的學科門類基本一致。在前幾次修訂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了專業口徑和業務范圍,調整歸並了一批專業,充實擴大了專業內涵。同時根據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要和某些門類、專業的辦學現狀,保留了部分專業范圍較窄的專業,增設了少數應用性專業。經過修訂,專業種數比修訂前有了較大幅度減少。
1993年版《專業目錄》分設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十大門類,下設二級類71個,504種專業,比修訂前的專業數減少309種。其中哲學門類下設二級類2個,9種專業;經濟學門類下設二級類2個,31種專業;法學門類下設二級類4個,19種專業;教育學門類下設二級類3個,13種專業;文學門類下設二級類4個,106種專業;歷史學門類下設二級類2個,13種專業;理學門類下設二級類16個,55種專業;工學門類下設二級類22個,181種專業;農學門類下設二級類7個,40種專業;醫學門類下設二級類9個,37種專業。
《專業目錄》中列出跨學科門類的專業56種,並註明了可授予學位的門類(未註明者均按所屬門類授予學位);對需適當控制設點的42種專業,加註了※號。 修訂背景
學科的發展、社會分工的變革以及教育對象的變化,都直接影響著高校的專業設置和調整。1998年制定實施的本科專業目錄及專業管理辦法已經有12年時間,明顯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社會需求的變化;二是不能適應高校多類型、人才培養多規格的需要;三是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專業設置困難,不利於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四是與研究生培養《學科目錄》的專業劃分銜接不夠。
修訂過程
2010年,教育部成立由166名專家組成的13個學科專家組,具體承擔新一輪本科專業目錄修訂工作。2012年10月第四次修訂目錄頒布實施。
修訂成果
2012年版《專業目錄》的學科門類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11年印發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的學科門類基本一致,分設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個學科門類。新增了藝術學學科門類,未設軍事學學科門類,其代碼11預留。專業類由修訂前的73個增加到92個;專業由修訂前的635種調減到506種。其中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4種專業;經濟學門類下設專業類4個,17種專業;法學門類下設專業類6個,32種專業;教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2個,16種專業;文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個,76種專業;歷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6種專業;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2個,36種專業;工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1個,169種專業;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7個,27種專業;醫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1個,44種專業;管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9個,46種專業;藝術學門類下設專業類5個,33種專業。
2012年版《專業目錄》分為基本專業(352種)和特設專業(154種),並確定了62種專業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特設專業和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分別在專業代碼後加「T」和「K」表示,以示區分。
《專業目錄》重所列專業,除已註明者外,均按所在學科門類授予相應的學位。對已註明了學位授予門類的專業,按照註明的學科門類授予相應的學位;可授兩種(或以上)學位門類的專業,原則上由有關高等學校確定授予其中一種。
㈡ 武漢理工大學本科專業數
武漢理工大學目前設有85個本科專業。
㈢ 我校現有本科專業69個,每個專業的人數不超過500,設計一種能夠標識學生專業和學生的編碼的方法
這個簡單一點吧,學院代碼兩位數,專業代碼兩位數,再加上班級或者年代代碼兩位數,學生代碼兩到三位即可
㈣ 大學本科數信專業的全稱是什麼
大學本科數信專業的全稱是數字信息化。
數字信息化是國際發展趨勢,各國都對數字信息化的發展極其重視。在我國"數字中國"中"數字醫療"最能體現我國對數字信息化的重視。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越來越多的醫院正加速實施基於信息化平台、 HIS 系統的整體建設,以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與核心競爭力。
信息化不僅提升了醫生的工作效率,使醫生有更多的時間為患者服務,更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和信任度,無形之中樹立起了醫院的科技形象。因此,醫療業務應用與基礎網路平台的逐步融合正成為國內醫院,尤其是大中型醫院信息化發展的新方向。
(4)本科專業個數擴展閱讀: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信息化有了顯著的發展和進步,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距離。我國信息化已走過兩個階段正向第三階段邁進。第三階段定位為新興社會生產力,主要以物聯網和雲計算為代表。
這兩項技術掀起了計算機、通信、信息內容的監測與控制的4C革命,網路功能開始為社會各行業和社會生活提供全面應用
數字信息化代表了一種信息技術被高度應用,信息資源被高度共享,從而使得人的智能潛力以及社會物質資源潛力被充分發揮,個人行為、組織決策和社會運行趨於合理化的理想狀態。
同時信息化也是IT產業發展與IT在社會經濟各部門擴散的基礎之上的,不斷運用IT改造傳統的經濟、社會結構從而通往如前所述的理想狀態的一段持續的過程。
㈤ 大學本科某個專業的招生人數每年減少說明什麼
這個情況,說明一個問題:
這個專業的市場需求降低了,所以,大學就不會再耗費資源去培養那麼多畢業生了。
對於熱門專業,社會需求量大,學校才會投入更多資源去培養人才的。
這可以稱之為市場規律……
㈥ 大學本科專業 以學"數學"為主的專業都有哪些
理論物理、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力學、金融工程、微觀經濟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圖像處理、信號處理、模式識別、系統工程
㈦ 大學本科數學專業的,都要學哪些科目
專業基礎課有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三者版是老三門,將權來如果考研時要用到的。
近代數學的新三門是:拓撲學、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近世代數(也叫抽象代數)。
另外其他的一些常見的分支包括復變函數、常微分、運籌、最優化,數學模型。
㈧ 大學本科專業 以學"數學"為主的專業都有哪些
大學基本上都要抄學高等數襲學,統計,線性代數。各個專業又有不同的級數劃分比如有理科數學,工科數學,數三,數四。理科數學最難。以數學為主的專業有:軟體,數學分析,工科和理科類的都對數學較高的要求。我是學金融的,一般要求是數三,而我們學的是工科數學,但是如果要在金融這一行混得好,對數學的要求不低於理科數學的要求,而且金融是很有前途的一個行業,歡迎你加入我們!
㈨ 畢業生人數最多是哪些本科專業
根據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最新的統計數據,2013年國際經回濟與貿易、法學、漢答語言文學等10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的畢業生規模最大,其中英語(課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和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生都超過10萬人。畢業生人數排名靠前的專業還有財務管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商管理和金融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