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本科學歷定級工資
❶ 中小學教師研究生學歷和本科學歷在工資待遇上有什麼差別希望大家能認真回答,謝謝。
學歷和老師的工資沒直接關系,普通老師都是按職稱區分工資的,只是高學歷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好的學校要求就高點,而一般好的學校待遇會比較好一些。
研究生學歷在試用期沒太大差別,在取得教師資格證書轉正定級上所需時間比本科生少,也就是說評定高一級職稱所需時間比本科生短,自然績效也就不同。
(1)義務教育本科學歷定級工資擴展閱讀
「我們一位體育老師——岳陽師專1999年畢業的,到現在也沒能評上中級職稱。」日前,湖南長沙某小學教務主任唐芬對記者表示,「採取以校為單位,按教師比例數分配職稱指標的方式太機械、太不合理。」
學校目前有30名老師有資格參評中級職稱卻因為沒有指標而只能等著,更別說參評高級職稱了,部分老師甚至到退休了也未必能評上中級職稱。
具備參評資格卻因為沒有職稱指標,而出現排隊等候參評的現象,長沙這所學校並非個例。湖南永州雙牌縣一中是一所初中學校,共有234名教師,按照上級文件規定的義務教育學校中級職稱崗位50%的控制比例,該校中級職稱崗位核准職數為117個,
但之前該校已有141名教師評上了中級職稱(部分教師是在鄉下學校評上中級職稱後調入學校的),這意味著該校中級職稱崗位已經超出控制指標數24個,其他老師要想評上中級,就得等這批老師評上高級或者退休。
目前,該校有51名教師具備了中級職稱參評資格,但因為沒有中級職稱指標遲遲不能評上。一位1995年參加工作的張姓老師目前還是初級職稱,他不禁感嘆,「要評上中級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這與2011年湘人社發97號文件《關於印發湖南省高等學校義務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等教育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意見的通知》有關。
該文件規定,湖南省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的高級崗位指標控制比例是10%,中級崗位控制比例是50%,初級崗位控制比例是40%;小學中級崗位控制比例是60%,初級崗位控制比例是40%。
也就是說,一所學校只能按這個控制比例申報職稱指標參評,如果一所初中學校有教師30人,那麼高級職稱就只能評3個人,其他人要評高級,就只能等到高級職稱教師少於3人時才能申報參評。
「這造成了教師人數多的學校特別是縣城學校,出現了幾十人排隊等著評職稱的現象。而偏遠地區學校,則因為近些年新進的都是年輕教師不具備參評條件,有指標也不能參評。
比如我縣上梧江民族學校近三年就進了10名年輕教師,而中級職稱需要工作5年左右才能評,所以這所學校有2個中級指標,卻無人參評,白白浪費了指標。」雙牌縣教育局人事股股長唐小陸說。
對此,雙牌縣教育局局長胡佐軍也是一肚子苦水,他說:「困擾雙牌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教師積極性的問題,而老師加工資的唯一途徑就是晉升職稱,但現行職稱評定製度,不再像2012年前,職稱指標由教育局統籌申報,方便教育部門調劑。
目前教育部門對於職稱評定完全沒有說話權,只能起到組織各個學校評比、審定以及匯總的作用,被動執行,失去了用職稱調動教師積極性的這個『杠桿』。」
「職稱應該是老師專業水平、工作能力的反映。」他說,上述問題導致的後果是,很多教師承擔了大量的教育教學任務,但無論幹得多好,學生多麼歡迎,
因為學校指標有限也不能評上職稱,極大地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與此同時,職稱指標本應向偏遠艱苦地區傾斜,但因為一刀切的制度,也失去了職稱的激勵作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教師職稱與工資待遇掛鉤,職稱越高,工資就越高,因此中小學教師特別看重職稱,「很多中小學老師終生都在為評職稱而戰,令人心酸不已」。
不少教師呼籲,職稱評定方式變革。「我們學校北師大、華中師大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入職幾年,每月才2000多元工資,根本對不起自己的學歷和經歷。」唐芬說,
在農村學校,有周轉房,還可以自己種點菜,但在城市,現在老師沒有房子住,要租房、買房,還要結婚、育兒,如果不靠職稱加工資,每個月兩三千元的工資,生活都很艱難,「真的很期待教師職稱制度能夠變革。」
❷ 中學新教師本科學歷工資大概是多少
這個沒有統一標準的,義務教育的教師現在是實行績效工資,但你的所得工資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的最低工資標准就行了.究竟工資多高看你的能力了.
❸ 本科學歷老師研究生學歷老師待遇一樣嗎,差多少
待遇不同,研究來生掙得多,一源出手多掙300來元。老師是事業編走職稱,研究生畢業兩年晉升中級職稱,中級滿四年考評副高。本科畢業滿一年考初級職稱,初級職稱滿五年報考中級職稱,中級職稱滿五年考評副高級。學校是學歷高人雲集的場所,晉升職稱時有指標,論資排輩、按學歷走,先讓研究生晉升,本科生靠後站。職稱上不去掙得工資就少。讀了研究生晉升就快,比別人高出一截,別人眼紅也沒辦法。
❹ 教師工資級別
【法律分析】
一、初級教師職稱:對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13—11級崗位,也就是工資標准跨度在1390元—1510元。二、中級教師職稱:對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10—8級崗位,也就是工資標准跨度在1600元—1950元。三、高級教師職稱:對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7—5級崗位,也就是工資標准跨度在2210元—2670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三十一條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第二十五條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晉級增薪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六條 中小學教師和職業學校教師享受教齡津貼和其他津貼,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二十七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教師以及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到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應當予以補貼。
❺ 義務教育教師基本工資標准表
法律分析: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保障教師工資待遇,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實現與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同步調整,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分配辦法和內部分配辦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第二十五條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 。
(1)國家教委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第七條第(一)款:《教師法》第二十五條所稱「平均工資水平」是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的工資總額構成的口徑統計的平均工資額
。
(2)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四條: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一)計時工資。(二)計件工資。(三)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加點工資。(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晉級增薪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❻ 義務教育教師薪級工資如何確定
一、什麼是薪級工資?
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薪級工資標准由相應的「薪級」確定,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對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而「薪級」需要由「不同級別的崗位上的具體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兩個信息確定。
薪級工資則是根據教師的工齡和任職年限決定,此次將根據相關規定調整。記者從相關人事部門了解到,此次教師工資的改革將與全國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同步考慮,但實際實施過程中,也要本著「同步考慮、分步實施、制度入軌、逐步到位」的原則,結合教育部門的行業特色,建立新機制,不是一次到位,而是逐步到位。
二、教師工資薪級怎麼計算?
教師漲工資套改,由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代替原來的職務工資、津貼工資,其他原享受的各種津貼如物福補貼、生活補貼、適當補貼等不變動。
1、崗位工資的套改:中學高級職稱(或其他同級職稱)一律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工資標准表》套七級崗位,即930元,中學一級職稱(或其他同級職稱)一律套十級崗位,即680元,中學二級教師(或其他同級職稱)套十二級崗位,即590元。不分獲得職稱先後。
2、薪級工資的套改:根據「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對照《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薪級工資套改表》,得到薪級工資級別,再對照《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人)基本工資標准表》,得到薪級工資。
3、套改年限: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與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合並計算的年限,其中須扣除1993年以來除見習期外年度考核不計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❼ 關於事業單位工資的計算方法
大專學歷一般轉正定級為辦事員(十級職員),本科學歷一般轉正定級為科員(九級職員)。
薪級工資按參加工作時間(大專以上不計算工齡的學習年限)和任職年限計算,目前適用的大部分是06年的工資改革文件,可以參考一下。
❽ 事業單位學歷工資標准
摘要 一、調整基本工資標準的辦法
❾ 義務教育本科教師入職薪級工資
義務教育本科教師入職薪級工資,
各地區差別很大。
如你來廣州、深圳,
收入會更高。
廣州、深圳歡迎你。
❿ 湖南義務教育工資標准
教師待遇確保教師工資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工資
興教必先強師」。為加強師資培養,《意見》提出,將有序擴大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招生規模,至2021年,全省每年招收培養各類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師范生1.4萬名左右(其中省級計劃1萬名左右),義務教育教師補充以本科公費師范生為主。
關於教師待遇,《意見》明確,按規定對當地公務員普遍發放財政經費保障的獎勵性補貼時,同步考慮義務教育教師,定期對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情況開展督促檢查,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實行建租並舉、實物分配、貨幣補貼並行的辦法,用兩到三年時間解決鄉村教師在工作學校住房難問題。按照基層優先、回原籍優先原則,逐步解決鄉村教師夫妻兩地分居問題。推行音體美教師無校籍管理做法,實施「走教式」教學。壓縮非教學人員編制,探索將屬於政府職責范圍且適宜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學校安保、生活服務等事項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所需資金從地方財政預算中統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