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水產的畢業論文課題
① 水產養殖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求高人指點
把課題拿到手,然後去圖書館找相關的書,把裡面的句子摘下來,不要抄的太多,再把自己的數據補充進去就可以了,當年我就是這么乾的,一篇豐年蟲孵化的畢業論文就完成了,哈哈哈哈哈。。。。。。
② 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專業都有那些研究課題
漁業的可持續發展,遠洋漁業如何獲得更大更持久的發展,如何開發新的經濟魚類及其捕撈技術,漁船&漁具的改良,漁政執法新方向,如何為大眾提供更安全、豐富、優質的水產品,海洋牧場,人工魚礁... ...
這個專業很古老,很偏門,但是仍然是一項很大的產業,很多很多人就是靠它來養活的,而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雖然船舶技術在不斷進步,但是漁船的技術更新太慢太慢——所受的關注遠遠不及貨船,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有些亟待解決。所以,只要有決心投身漁業,耐得住與其他產業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寂寞冷清,對搞漁業研究有足夠的信心,當然還要有很好的基礎知識(數學、力學、日語),就不怕找不到研究課題,更不必怕沒有成果。因為你做的是實實在在有著一個巨大產業支撐的工作。
我就是從這個專業畢業的,我覺得不錯,yes。
③ 求尋畢業論文怎麼寫
摘要:水產養殖學本科專業的實踐教學現狀不能適應水產業現代化的要求,應建立適應水產業 發展需要的新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實踐教學人員的素質,根據專業培養要求建立技能規 范,修訂完善實踐教學大綱,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向本科生開放科研實驗室,認真抓好畢業 論文設計。 關鍵詞:水產養殖學;實踐教學;創新;改革 在水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引導下,結合現代 生物科學發展和水產業生產結構調整,水產養殖專 業本科教育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建立了面向 21世紀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的新方案、新 教材和新課程。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適應我國 水產業科學發展的新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特別是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我們進行了實踐教學 的創新改革。 1. 改進和完善實踐教學方案 1. 1. 合理調整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比重 根據水產養殖專業本科畢業生應當具備水產 動植物養殖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 本技能,能成為水產養殖生產、教學、科研和管理等 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水產養殖開發、管理等工 作的高級科技人才,制定出實踐教學方案。在教學 方案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為著眼點,實 驗實習課單獨開課,獨立排課,壓縮理論教學時數, 增開實踐教學時數,在專業基礎課如動物學、植物 學、生物化學等理論課和實踐課之比達到1. 5: 1, 專業課如魚類養殖學、水產動物病害學等的理論課 和實踐課之比達到1: 1。水產養殖專業的動物學、 植物學、水生生物學和魚類學的實驗在第一、二、三 學期開設,第四、五、六學期開設部分專業課的實驗 課,社會實踐在暑期進行,第七學期進行畢業實習。 1. 2. 制定完備的實踐教學大綱和課程設計 實踐教學大綱對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目的要 求、時間安排、教學形式和手段、教學所需的設施條 件、考核辦法等作出明確的規定。課程設計是培養 學生運用有關課程的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實 踐教學環節,應嚴格按教學計劃和課程設計指導書 的要求進行。課程設計要精心選題,設計題目應盡 可能體現應用性、設計性和綜合性的原則,其內容 和分量應適當。課程設計須逐人(或逐組)下達課 程設計任務書,明確設計內容和質量要求。課程設 計完成後,指導教師要認真閱批,組織集體評閱或 答辯。設計成績應及時記入成績冊並報教務處。 指導教師要認真寫出書面總結,並上報系(部) 。 1. 3. 實驗教學是實踐教學的組成部分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教授在十多年前就曾講過: 「實驗室的重要性,再強調也不過分」。實驗教學 是課堂理論教學的繼續,實驗教學在水產養殖專業 中佔有很大比例,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 鞏固驗證所學的理論知識,熟悉掌握儀器設備的性 能。在實驗教學中根據教學大綱,按學生的認識規 律,由淺入深,由單項實驗到綜合實驗,由驗證性實 驗到設計性、方法性和研究性實驗。如養殖水化學 實驗,首先學習常用化學分析儀器的使用和水域化 學組成成分的測定,再學習掌握水域水質的調查方 法,最後達到能夠利用水質調查結果綜合分析水質 特點,優化與漁業利用的關系。 2. 加強實驗室建設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2. 1. 實驗室建設 根據本科教學實驗、科研的需要,整體規劃,確 立各實驗室的規模布局,把實驗室分為基礎教學實 驗室、專業教學實驗室、基礎教學輔助實驗室和科 學研究實驗室。加大設備經費投入,擴大實驗教學 場地,提高實驗室投資效益。要根據教學大綱要 求,配齊專業實驗必修課中要求的儀器,保證實驗的開出率。 2. 2. 科研實驗室向學生開放 將實驗室向學生開放,可以一改過去那種純粹 按實驗指導書安排的內容、方法和程序進行實驗的 做法,從而讓學生自己提出實驗課題,自己進行實 驗設計,親自操作並驗證自己提出的某種假設;也 可以吸收一些學生參加教師的課題研究,不定期地 組織學生開展小發明、小製作競賽活動。學生在實 驗室中跟隨帶教科研人員了解科學研究的前沿動 態,學習有關科研思路、方法、常用儀器設備的操 作、基本實驗技能等。在學習過程中,採用多個老 師輪流帶教的形式,形成各個老師學術優勢上的互 補,以充實教學內容,同時注重啟發學生的創造性 思維,開拓學生視野,鍛煉學生科研動手能力。科 研實驗室向學生開放對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和創新 意識發揮了重要作用,許多學生通過實驗能夠寫出 高質量的論文。 2. 3. 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 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非常重要,它具有教學功 能、實驗實踐功能、科學研究功能和生產經營功能。 由於現在水產企業基本上是承包經營,企業沒有接 受高校學生實習的義務,許多單位為了不影響生 產,不願接受學生實習,這樣給實踐教學帶來了不 便,我院把院屬水產研究所作為水產養殖專業的實 踐教學基地,投資200多萬元建有家魚人工繁殖、 精養池塘、魚葯研製、飼料加工等設施,使學生在實 習基地可以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驗證,通過 實際操作對養殖生產的全過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3. 實踐教學管理 3. 1. 組織管理 教務處對實踐教學進行宏觀管理,制定相應的 管理辦法和措施。學院將負責實踐教學的經費,對 費用太大的環節實行分享機制。系主任全面負責 本專業實踐教學工作,一名系副主任具體負責有關 實踐環節的管理、組織與實施工作。充分認識實踐 教學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 強實踐教學工作。 3. 2. 實踐教學計劃管理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在時間和組織 上保證實踐教學環節,嚴格按教學計劃和實踐教學 大綱的要求安排各個環節的實踐教學工作。對課 堂教學中的實踐環節,任課教師不得以課堂講授取 而代之,隨意減少課時。 3. 3. 實踐教學質量管理 ①大力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 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處於主導地位,教師實踐能 力的強弱直接關繫到實踐教學的效果。因此,要搞 好實踐教學首先要有實踐技能過硬的教師。在培 養教師實踐能力方面,一是選送教師到生產第一線 去鍛煉。例如學校為了培養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 《魚類增養殖學》骨幹教師,可選派教師到水產企 事業單位鍛煉,使他們在學中干、干中學,練就一身 硬本領。二是盡量為教師提供參觀、考察、學術咨 詢、技術服務等開闊眼界、接觸實際的機會。 ②做好畢業論文設計 畢業論文設計是實踐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培 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 能分析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和 畢業論文設計大綱進行。及時制定畢業論文設計 計劃,畢業論文設計計劃應包含設計內容、學生分 組、原則要求、日程進度安排和經費預算。選擇責 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具有中高級技 術職務的教師擔任畢業論文設計的指導教師,指導 教師一般指導8 - 10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結束 後,認真組織答辯,畢業答辯和成績評定應規范化。 成立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畢業論文 設計的指導和檢查工作。 ③逐步完善實踐教學的考核制度 實踐教學的考核制度是搞好實踐教學的重要 手段,也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有效杠桿。我校在修 訂教學計劃時,著重突出了實際操作的教學內容, 並根據課程的性質、分階段、分步驟、按等級、量化 考核標准。考核成績和評語計入成績冊,歸入檔 案,並與選優評先、學位授予和獎學金評定等掛鉤。 對於單獨考核的實踐環節,學生缺勤、曠課,以及考 核不及格的處理,與理論課等同,按學院學籍管理 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依附某門課程的實驗課,如 缺勤、曠課1 /3以上或實驗未能通過,則不得參加 該門課程的考核。(收稿日期: 2005, 05, 22) 參考文獻: [ 1 ] 國家教委關於改進和加強高等農林院校實踐教學工作的意 見. [ 2 ] 庫沃梅、溫小波. 水產養殖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 考[ J ]. 中國農業教育, 2004 (3) : 33~35. [ 3 ] 劉祖潤等. 高等工程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 J ]. 實驗室研 究與探索, 2003, (4) : 243~255.
④ 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如何分析
發表吧小編為您解答:
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分析,撰寫本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首先要有選題。選題就是學生本科畢業論文的研究題目。選題有幾種來源,要麼來自於個人的生活經驗或專業經驗,要麼來自文獻閱讀,要麼來自於老師的建議。
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分析,選題還會涉及選題的大小、選題的范圍。它們都是相對而言的,這也視研究隊伍的大小和研究能力強弱來確定。我們舉個例子就可以說明,「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可以縮小為「小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還可以縮小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甚至再縮小為「小學數學幾何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由此可以看到選題由大到小的變化。
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分析,選題意義可以理解為研究目的,選擇了一項研究到底要達到什麼目的,這是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確的目標,通常選題意義或研究目的可從以下幾個方而來看,第一是學術意義,第二是理論價值,第三是實踐價值,第四是個體目的,第五是知識發展。任何一項選題都可能從以上幾個方而來設定其意義,但並不是每一個選題都要達到這些目的,這要視選題大小、范圍和類型而定。在選題意義上,作為一種科學研究,論文的意義在於填補知識的空白或探索新知識、找到一些現象的起因、描述一些現象、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或驗證一個假設。
發表吧
論文發表
發表論文網,是一個專門從事期刊推廣、論文發表的網站。
⑤ 論文 水產
中草葯在水產養殖疾病防治上的應用前景概述
蕭峰
西南大學11111111111 1111111
摘要:用中草葯防治魚病具有價廉、綠色、環保、無殘留等優點,符合無公害養殖要求。中草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機制。漁用中草葯的水產養殖上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中草葯、無公害養殖、發展前景
隨著全球淡水資源和海洋水域環境的惡化,漁業資源量和質量持續下降,此外,水產養殖業也存在水體污染與濫用各種漁葯與添加劑等情況,因而環境保護與魚產品安全成為捆饒人類並亟待解決的問題。正如國際法院法官所說:「通觀歷史,人類由於經濟的或其他的原因一直不斷地干擾自然,由於我們的科學知識和日益認識到一欠考慮和未減緩的速度從事這種干擾對人類的危險,可持續發展概念充分表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需要」。
中國是漁業大國,水產品總量佔世界總量的1/3,水產養殖量居世界首位,佔全世界的2/3,2002年全國水產品總量達4570萬噸,養殖量達2600多萬噸,且養殖方式趨向於集約化、現代化,但是伴隨經濟騰飛的同時,各種弊病也接踵而至,如2006年的多寶魚事件,鱖魚體內的孔雀石綠殘留超標等等問題的出現,讓人們更重視食品的安全,自身的健康,不僅如此,抗生素等葯物導致的一系列副作用也嚴重影響著我國水產品的出口,如1998年和1999年的中國出口日本的部分鰻魚因葯物殘留超標而被退貨,2002年中國出口給歐盟的小龍蝦因檢出氯黴素而被退貨。水產品被拒事例既給國家帶來了經濟損失,同時也損害了中國水產品的國際形象。
1、 中草葯的發展
隨著綠色無公害養殖技術的推廣,使水產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開發毒副作用小,無殘留,病原體不易產生抗葯性的中草葯成為當前水產葯物研究的重點,在養殖和飼料中使用中草葯具有許多化學物質不能媲美的優點,既能改善水體環境,提高葯效,控制病原微生物,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近年來,中草葯制劑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有望成為將來水產養殖病蟲害防治的一個新方向。
2、 中草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機制
2.1 總草葯的有效成分
中草葯是中葯和草葯的總稱,重要是中醫常用的葯物,草葯是指民間所應用的葯物,是一種理想的天然、環保的綠色葯物,其來源廣,成本低,同時其療效慢,作用時間長。
中草葯的化學成分極為復雜,一種中草葯中往往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一般來說,除含有免疫物質外,還含有一些未知促生長活性物質及一定量的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礦物質、維生素、脂肪、植物色素等。這些成分可增強食慾,促進機體代謝和消化酶的分泌,提高營養物質的利用率,從而加速水產動物的生長發育,增強其體質,進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抗應急能力,降低飼料系數,改善水產品品質。
根據中草葯添加劑飼喂黃顙魚試驗表明,黃顙魚在在食用了中草葯添加劑後,不僅增重效果明顯,而且經濟效益高,尤其是當黨參,甘草等回味中草葯的組成,不僅增重比例高出44.62%飼料系數降低了.0.37%,蛋白質效率也提高了0.4%。
增重率=(試驗終末重—初始重)/初始重*100%
飼料系數=飼料攝食量/凈增重
蛋白質效率=(試驗終末重—初始重)/(總投飼量*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100%
而且益氣補血,保肝利膽,清熱解毒的作用。
2.2 中草葯的作用機制
中草葯提取於自然並保存了其自然結構和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質,已具有多種營養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質,低殘留、毒副作用小、多功能性、能全面調解機體的生理功能,兼具營養物質與葯物的雙重作用。其含有的免疫活性物質是多糖、有機酸、疳類,生物鹼及其一些揮發性物質,但每一種有效成分對肌體的免役系統的調節方式都不一樣,多糖具有刺激網狀內及系統,誘導淋巴細胞,脾臟細胞再生,增加巨噬細胞的功能,提高從細胞殺傷活力,誘導產生干擾素等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反映能力,有機酸能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疳類可誘導細胞產生干擾素、白細胞介素-Ⅱ及淋巴毒素,增加體細胞的數量,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大多數清熱解毒類中草葯含有的生物鹼、黃酮、香豆精等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黃連素可與DNA形成復合物,抑制DNA合成,黃酮能影響細菌的呼吸,抑制起RNA的合成。金銀花可作用於細菌的細胞壁,抑制細胞壁的合成,黃芪可刺激細胞產生干擾素,直接抑制或破壞病菌的繁殖能力。
作為免疫增強劑,中草葯在水產動物機制處於病理狀態時還具有雙向的調節作用,雙向調節作用是指對同一器官組織的不同功能狀態(促進和抑制)均衡調整,直至起正常為止,即時於亢進的狀態,同時對其進行抑制直至降低至最低水平,既可使異常高的DNA合成亢進狀態降低至生態狀態,又可將DNA的合成抑制狀態調至興奮,直至處於正常狀態,這是中草葯的多功能性的獨特表現之一,每種中草葯均含有多種成分,其中有的含有對某一器官組織起興奮的作用,又有對這一器官起抑製作用的成分,雖然有的中草葯含有二種作用相反的成分,但有的成分對某器官組織的不同系統進行調節,起到反向的調節作用。
.防治水產養殖疾病的幾種常用的中草葯
3.1大黃。
又名錦紋、黃良,別名將軍、生軍、馬蹄黃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狀莖入葯。本品抗菌作用強,抗菌譜廣,其有效成分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黃酸、大黃素及蘆薈大黃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有收斂、瀉下、增加血小板、促進血液凝固等作用。用於爛鰓病、出血病及白頭白嘴病等。使用方法:全池潑灑,常用量為2.5~3.75ppm,臨用前,先將池水需用的大黃量,用0.3%的氨水按1∶20比例,在室溫浸泡下經12~24小時,取葯液均勻灑入水中,可有效防治魚粘細菌病。
本品與硫酸銅合用,即大黃1~1.5ppm與0.5ppm濃度的硫酸銅聯用,可提高療效。內服,5~10克/公斤體重魚,大黃碾成細粉末混入飼料內,每天1次,連用3天,可防治粘細菌病;連用7天,再潑灑硫酸銅(0.7ppm),對草魚出血病效佳。也可按每公斤魚重用2.5g大黃、1.5克黃柏、1克黃芩、5克食鹽與餌料混勻製成葯餌投喂, 每天1次,連服3天。此外,腸炎病、細菌性爛鰓病、白頭白嘴病也可用大黃治療,有一定效果。
3.2 大蒜。
為百合科、蔥屬植物,以鱗莖入葯,具特異的辛辣味和蒜臭,其有效成分為大蒜類。大蒜素具有廣譜抑菌止痢、驅蟲及健胃作用,常用於防治魚類腸類病。使用方法:每100公斤魚用大蒜0.5~1公斤攔入飼料中投喂,6天為一療程,若加入等量食鹽,可提高其作用,用於防治爛腮病、腸炎病;取大蒜曬干加水煎汁,以 10~30ppm濃度浸洗魚體1小時,可殺死錨頭鰠,防治鯉魚豎鱗病。
3.3.地錦草。
紅莖草,為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折斷莖桿後有乳白色奶汁狀液體流出。地錦草含黃酮類化合物及沒食子酸,有較強的抑菌作用,抑菌譜較寬,並有止血和中和毒素的作用。主治魚類腸炎、爛腮病。使用方法:每100公斤魚用乾地錦草500克(或鮮地錦草2000~2500克)煮汁,連渣攔入餌料中投喂,一日二次,3天為一療程。 在投葯前,用20ppm石灰乳全池潑灑,療效更佳。
3.4.水菖蒲。
名水斂草、石菖蒲、石蜈蚣、 白菖蒲,系多年生草本。 本品含芳香揮發油1.5~3.0%,油中主要為油辛醇、細辛酸、甲基丁香酚、倍豐萜烯類等,含有非結晶性苦味。可防治腸炎、赤皮、爛腮、水霉病等。使用方法:每畝水深1米,用切碎的菖蒲4~5公斤,用蓖麻葉4~5公斤,裹在10公斤左右的松樹葉上,紮成 2~3捆,放置於食場及上風口進水處, 浸沒在水中,每天翻動一次,促使其腐爛。每畝水深1米的水體用菖蒲1.3~2.5公斤,加食鹽0.5~1公斤,全池遍灑,可治癒水霉病。
3.5.苦楝。
名楝樹,為楝科落葉喬木,高15~20米。喜野生於田野、林邊等處,本品含川楝樹、生物鹼、岩藻糖、萘酚等,有殺蟲、殺菌作用,用於防治寄生蟲性鰓病,以及錨頭鰠、中華鰠、毛細線蟲、車輪蟲、隱鞭蟲病等。使用方法:每畝水深1米用馬尾松、苦楝樹葉、皮或果各10~12.5公斤,切碎熬汁成12~25公斤,全池遍灑,每日一次,連用2~3天。 取苦楝樹枝葉30~40公斤,直接在池中堆漚,5~7天後撈出殘渣,能有效防治上述各病。
3. 6.五倍子。
又名倍子、百葯煎、百蟲倉等,為漆科植物鹽膚本的葉上的乾燥蟲癭, 由五倍子的蚜蟲寄生而成,含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質,有較強的殺菌能力,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抑製作用,用於防治白頭白嘴病、粘細菌病、氣單胞菌病、假單胞菌病、白皮病、赤皮病、癤瘡病等。使用方法:先將五倍子搗碎,用開水沖溶,全部溶解後,用池水稀釋全池潑灑,常用量為2~4ppm。
3.7.烏桕。
名油子樹、白烏桕、木梓樹等,為落葉喬木。其果、葉有拔毒消腫和殺菌作用,常用於防治細菌性爛腮病、白頭白嘴病等。使用方法:每50公斤魚,用烏桕葉乾粉250克混入餌料中製成葯餌投喂,連喂3~6天,可防治魚爛腮病;也可用干葉粉按4ppm計算葯量,兌20倍飽和的石灰水液,浸泡6~12小時後,全池潑灑。
3.8.黃芩。
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有粘毛黃芩、滇黃芩、川黃芩、麗江黃芩、甘肅黃芩等,含黃芩素、黃芩甙、漢黃芩素、黃芩新素等5種黃酮成分。此外,尚含β-谷甾醇、苯甲酸、黃芩酶等。黃芩有抗炎、鎮靜、抗菌性病毒的作用。主要用於防治爛腮、癤瘡、列印病、出血性敗血症、腸炎病、尾柄病等。使用方法:取黃芩粉碎成細粉,按5%的比例加入餌料中自由投喂,5天為一療程;或將黃芩切細加水浸泡24小時後,煎煮三次,使水溶液濃度為1%,全池潑灑,一日一次,連用3天。
3.9、黃連。又名雞爪連、川連、味連、土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狀莖入葯,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於防治細菌性腸炎。
3.10、黃柏。又名案木、聚皮、元柏,落葉喬木。以樹皮入葯,有抑菌、解毒、消腫、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魚出血病和細菌性魚病。用法是將乾的黃柏、黃苓、黃連、板藍根和大黃(合用和單用均可),每千克魚五克,打成粉後拌鹽五克,投喂或製成葯餌,每天一次,連喂7天。
3.11 生薑。姜科, 多年生草本,高40到100cm,含姜醇、姜烯等揮發油,性微溫,味辛,具有殺菌、解毒、殺蟲和消炎的作用。將薑汁塗抹於魚體傷口處即可。
3.11 蘆葦。 多年高大草本,有清熱、利尿、消炎的功效,可防治草魚腸炎病,按每萬尾魚種用蘆葦根5千克,加大蒜0.25千克和食鹽0.25千克。打成漿。拌喂或製成葯餌,每天2次,連喂4-6天。
4、中草葯在養殖上存在的問題
4.1 中草葯本身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它對水生動物的免疫增強效果是多種成分綜合作用的結果,且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和不同時期採集的中草葯,其有效成分相差很大,而且對其產品難以進行准確的葯蕭評價和質量控制。目前尚無嚴格的質量控制標准。很難保證生產出質量穩定的定型產品,
4.2 科技含量低 目前絕大多數中草葯,無論是單味還是復味,仍停留在原始的散劑和煎劑上,精製品少,因此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制約了他向更高層次的發展。
4.3 中草葯的作用機理的研究大多用傳統的中醫理論,遠遠不能解釋真正的作用機理,因而有研究一般只限於對中草葯飼料效果進行評價,探討其對水產動物的增重,抗病等方面的影響,而沒有深入到其對水產品品質的研究,這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5.中草葯的水產養殖上的應用前景
隨著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名、特、優水產品的養殖日益增加,中草葯也符合人們的安全和環保要求,所以中草葯運用也越來越多,今後運用中草葯應針對適應水生動物特點,研究葯物的離子通道、作用機制、運轉規律、轉化過程及葯物結構和葯效關系等,盡快搞清魚葯和中草葯的水生動物作用中的吸收、分布很轉化和排泄規律及葯物對環境規律的影響,提出在重要養殖水產品體內的摻留期及殘留量,制定水產品上市前的保留期,研究制定使用方法,隨著綠色無公害水產品養殖的推廣,對防治有效的綠色中草葯的研究必然會越來越多,中草葯成為中國的傳統魂寶將會成為防治魚病的主要葯物,也必然會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 李登來 水產動物疾病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4(5)31-44
2. 魏清和 水生動物營養和飼料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4(5)
3. 王權 謝獻勝 中草葯在水產養殖疾病防治上的運用 水產科技情報 2006(4)163-168
4. 胡夢紅 抗生素在水產養殖上的運用 水產科技情報2006(5) 217-221
5. 劉玉林 周永奎 誘食劑在水產飼料中的運用 淡水洋魚2006(7)62-63
6. 褚小林 漁業生態標簽制度及其啟示 水利漁業 2006(5)60-62
7. 田海軍 鄭陽 漁用中草葯復方療效等研究概述 水利漁業 2006(6)78-100
8. 孫克年 用林產重中葯防治魚嚇魚病 養殖與飼料 2006(9)22-24
9. 韓慶 馬雨林 不同中草葯添加劑飼喂黃顙魚試驗 養殖與飼料 2006(12)54-56
10. 曹克駒 名特優水產動物養殖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3(12)
⑥ 本科畢業論文如何選題
我也是會計的,正在寫畢業論文。
選題方面一般來說,應該選取容易取得數據並且進行分析的題目來寫,比如「某企業的財務風險(或者融資問題、籌資問題等等)分析」,就可以找某個企業的財務報表,通過分析數據來拓展論文內容,這樣比較好寫
⑦ 急需有關水產養殖的畢業論文一篇
水產養殖中使用微生態制劑的報告 近年來, 在水產養殖業中, 微生態制劑作為綠色飼料添加劑、水質改良劑以及對魚類健康、預防疾病、 促進生長和品質改善所起的顯著作用, 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並以其無毒副作用, 無耐葯性, 無殘留污染, 效果顯著等特點逐漸得到廣大水產養殖者的認可。近年來, 微生物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利用微生物制劑進行水產健康養殖, 實現無公害養殖, 已成為發展趨勢。 具體來源: http://www.59ke.com/index.php?doc-view-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