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本科專業培養方案
1. 船舶與海洋工程大二要分方向嗎具體有哪些方向啊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礎知識、計算機編程及應用能力,能在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研究、製造、檢驗、使用和管理等部門從事技術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數學、力學、船舶及海洋工程原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的設計方法;具有船體制圖,應用計算機進行科研的初步能力;熟悉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的建造法規和國內外重要船級社的規范;了解造船和海洋開發的理論前沿,新型艦船和海洋結構物的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船舶動力裝置、電器、液壓、氣動和機電一體化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2.掌握輪機工況檢測、輪機系統的保養和維修等基本技術;
3.具有操縱船舶動力裝置,覆行船舶監修、監造職責的初步能力;
4.熟悉有關海船運輸安全方面的公約和法律法規;
5.了解海洋運輸船舶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數學、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結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原理。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金工實習(三周)、船廠實習(三周)、上艦實習(二周)等,一般總共安排8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船舶與海洋工程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1) 研究方向:各類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的設計研究、先進製造技術和工程管理。
(2) 主要課程:數學、力學、計算機軟硬體基礎系列課程、船舶原理、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設計、現代造船技術、工程經濟和管理基礎等。
(3) 就業前景:學生畢業後可到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單位、國內外船級社與船舶檢驗部門、船廠、高等院校、船舶運輸管理、船舶貿易與經營、海關、海上保險和海事仲裁等部門工作,也可以到相近行業和信息產業有關單位就業。
2 輪機工程專業
(1) 研究方向: 船舶主機及傳動系統的工作原理與性能、動力裝置系統優化與環保設計、推進系統穩、動態匹配特性的計算機模擬技術及控制策略、動力裝置計算機監控及故障診斷技術等。培養在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具有一定專長的寬厚型、復合型、創新型的熱能動力工程領域高級技術人才。
(2) 主要課程:數學、力學、工程熱力學、自動控制基礎、計算機軟硬體基礎系列課程、船舶原理、船舶設計原理、船舶主機、動力裝置及輪機自動化等。
(3) 就業前景: 學生畢業後可到艦船動力工程設計研究院(所)、國內外船級社與船舶檢驗部門、高等院校、船舶修造、貿易與經營公司、海關、海上保險和海事仲裁等部門工作,也可到相近行業和信息產業有關單位就業。
專業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是輪機工程的技術發展在國內比較落後,形勢上不如船工來得好。從今年的就業情況來看,各地對船工專業的需求量遠遠超過了應屆畢業生的人數,是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大年」。對於船工這樣一個冷門專業來說,這種情況並不多見,這跟近前幾年持續增長的航運有關。中國一直打著XX年後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口號,我想至少在5年內,這種勢頭可以保持下去。
輪機工程出來做設計、檢驗的也很多,不過即使做設計的也少不了跑現場(因為生產設計無法和實際生產脫節),船體也一樣。因此在這兩個專業里,男生佔有絕對性的優勢。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排名(11月29日更新) No.1
--------------------------------------------------------------------------------
首先明確一點,在學科劃分上船舶與海洋工程是一級學科,下屬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輪機工程、水聲工程3個二級學科,這里的排名是船舶工程的排名。
1 上海交通大學
地處國際航運的中心城市的上海,中國船舶工業的老牌大學上交地理優勢極為明顯,加上上海市對人才的吸引能力,使得交大在近幾十年以來一直都穩做船舶院校老大位置。雖然近幾年大連理工憑借其臨近日韓的優勢發展壯大了不少,大工的學生在業內的認可程度也日漸提高,但是想要撼動交大的老大地位恐怕尚需時日。
2 哈爾濱工程大學
雖然繼承了「哈軍工」大部分家當,但當老一輩的牛人漸漸老去後我們真不知道當年的哈船院在十年以後將會是個什麼樣子。軍品是哈工程的強項,但是學科發展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在別的學校都在拚命做項目賺錢的今天,哈工程的地位無比尷尬。另外,由於北國哈爾濱對人才的吸引力遠遠不如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城市,所以人才斷檔問題比較嚴重,但如今仍然有以兩位老院士為代表的老底在,排到第二也屬合情合理。
3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的造船專業在2000年以後可謂是異軍突起。如今良好的發展勢頭應該說內部是得意於學院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學生在本科階段去日本實習,與日韓的造船高校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合作與交流。外部是得意於地處大連的地理位置和國際造船行業從日韓向中國轉移的大趨勢。雖然沒有交大,哈船那樣顯赫的歷史,但發展勢頭強勁,假以時日前途無量。
4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的造船專業可以追溯到1946年武昌海事職業技術學校造船科,1952年院系調整時造船系被調整至上海交通大學。1958年重建,1963年交通部院系調整,大連海運學院(現大連海事大學)造船系整體搬遷至武漢,與當時的武漢水運工程學院造船系合並。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由於長江內河航運繁忙,武漢理工(時為武漢水運工程學院)造船系顯赫一時,可以說在民品的設計和研究方面僅次於上交。一批骨幹教師在當時國內的造船界極高的聲譽。如今的武漢理工大學造船專業雖然不如當年名聲那麼響亮,但是在內河市場上仍然具有統治力,在高性能船舶方面特色鮮明。雖然地處內陸,但已在華南,華東設有設計研究所。如果學校能夠更加開放,管理更加有力的話,相信重現輝煌指日可待。
5 華中科技大學
華科的造船系和別的專業相比一直都不怎麼起眼,70年代建系以後鮮有什麼驕傲的成績拿出手。現如今該校造船系發展偏結構比較明顯,流體這一塊繼石仲堃以後遲遲沒人接班。老師做的項目非船項目比較多,船方面的項目主要跟701所和719所合作。由於學校實力相當強,所以學生仍然比較受歡迎。其實武漢理工和華科向來互相不服,但從師資力量,學校重視程度,試驗設施等各方面來看,華科的造船稍遜一籌。
6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的船海系隸屬於建築工程學院,分船舶工程和海洋工程兩個方向,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搞海洋工程比較有底蘊的院校。但是建築工程學院更牛的在港航專業,3個院士都是港航的,來招聘的單位也是港航方面的單位。天大的造船不僅在國內造船界很少被提及,在校內也不受重視。排到第六應該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7 江蘇科技大學
雖然造船專業是該校的王牌專業,雖然曾經的鎮江船院也是國防科工委的院校,但是學校目前仍然是2本(可能江蘇省內是一本)至今尚無造船博士點。實力與前面幾所學校根本不在一個檔次,暫時位居末席。
傳統的造船院校應該也只有這些了吧,大專就不排了,呵呵。上述言論純屬一家之言,如有得罪之處,還請見諒!
說明:排名前四的四所學校的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均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在上述七所老牌造船學校中,僅武漢理工大學的輪機工程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2. 海洋工程與技術的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海洋科學的基本知識及海洋高新技術開發研究的能力,能從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資源開發及海洋工程的高級專門人才。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海洋高科技和海洋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海洋新技術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海洋調查和海洋科學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通過學習,將具備了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建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海洋工程評價方法,具有從事海洋開發的基本能力;
3.熟悉我國海洋工程、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海洋科技與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系;
5.了解國際海洋工程技術的發展動向;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3. 海洋工程類專業包括哪些專業 哪個專業好
海洋工程類專業包括船舶與海洋工程、海洋工程與技術、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其中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很不錯。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礎知識、計算機編程及應用能力。
能在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研究、製造、檢驗、使用和管理等部門從事技術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就業趨勢: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後可簽約到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單位、海事局、國內外船級社、船舶公司、船廠、海洋石油單位、高等院校、船舶運輸管理、船舶貿易與經營、海關、海上保險和海事仲裁等部門,從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研究、製造、檢驗、使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近行業和信息產業有關單位就業。
此外,還可爭取留學資格到美國、加拿大、英國、挪威、德國、日本等國留學深造。當然,也可以報考相關專業的研究生進一步深造。據各高校有關就業部門統計,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學生就業形勢不錯。
很多學生喜歡選擇金融、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信息技術等專業,所以高校中就讀傳統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者已經遠不如以前眾多,而且該專業人才退休、老化普遍存在。
再加上開設相關專業的學校已經不多,物以稀為貴,所以船舶與海洋工程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出去後容易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船舶與海洋工程
4.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的師資隊伍
教授 王大政(博士導師) 劉文劍(博士導師) 桂洪斌(碩士導師) 徐麗(碩士導師) 何廣華(博士導師) 副教授 戴愚志
周軍偉(碩士導師) 董科(碩士導師) 劉偉力 叢立新(碩士導師) 講師 梅蕾 張岩 張勁生 魯國春 於昌利(碩士導師)
劉永博 張永健(碩士導師) 陳占陽 鞠曉群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專業簡介
本專業培養適應未來信息化社會建設所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機械設計高級人才,專業方向為以機為主、機電液結合的「機械電子工程」。要求學生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系統地掌握機械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其學科前沿及最新發展動態,具有獨立從事自動化裝備的結構設計能力;較系統地掌握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計算機控制,自動化驅動等領域寬廣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基本的控制系統硬體、軟體和驅動系統設計能力;獲得機械電子工程領域的工程訓練,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工程問題和從事與機電一體化裝備有關的科學研究及組織管理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主要專業課程
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精度設計及檢測基礎、機械製造技術、數控技術、機電液系統設計、機電系統計算機控制、機械繫統設計、系統建模與模擬、電工學、電子學、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軟體、自動控制原理、檢測與感測技術、邏輯控制系統、工程熱力學、液壓傳動等。
就業方向
畢業後可在汽車、機床、工業製造裝備、建築機械、農業機械、礦山機械等廣泛的製造業領域從事科研、管理、教學、系統設計和產品開發工作。就業單位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工業、農業、林業、牧業、漁業、輕工業等自動化裝備的製造企業。
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船舶與海洋工程
專業簡介
本專業將培養具有現代船舶工程設計與研究、船舶先進製造技術以及船舶生產設計與管理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綜合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計算機輔助生產管理等應用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要求學生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系統地掌握船舶設計與製造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其學科前沿及最新發展動態,具有獨立從事船舶設計與建造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主要專業課程
高等數學、理論力學、計算機原理與應用、材料力學、流體力學、船舶靜力學、網路與資料庫技術、船舶阻力、船舶設計原理、船舶CAD/CAM技術、船舶結構力學、現代船舶建造技術、船舶焊接技術、船舶結構強度與規范設計、船舶製造工藝力學、船舶企業生產規劃與管理等。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可在山東及全國的造船與航運企業中從事船舶設計與研究、船舶建造與規劃、船舶生產過程管理與經營等方面的技術與管理工作。
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培養方案
一、學習年限
3~6年(標准4年)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的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思路開闊、創新意識強,能從事現代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本專業以現代的設計理論和製造技術為基礎,加強在機械設計製造過程中運用電工電子技術、檢測監控技術、數控技術和計算機技術能力的培養,拓寬專業知識面;強調實踐性訓練,密切理論聯系實際,培養綜合知識應用能力,提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工程師的基本訓練。
三、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自然科學基礎、技術科學基礎和本專業領域及相關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強調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課堂教學和實驗、實習、設計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有機結合,提倡學生盡早下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訓練,本專業還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外語閱讀能力,在部分專業課中採用外文教材。培養出的畢業生要求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較好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知識;
3、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所必需的知識,了解其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4、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5、掌握一門外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並具有一定的聽說寫能力;
6、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的初步能力;
7、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專業主幹課程
工程圖學、力學、機械學、電工電子學、計算機原理與應用、機械工程材料、互換性原理、自動控制原理、測試技術、液壓傳動、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繫統計算機控制、機械繫統設計、數控技術、工程系統建模與模擬和機電液系統控制。同時設置廣泛的選修課。
五、畢業合格標准
本專業畢業生應達到學校對本科畢業生提出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的學習及實踐環節訓練,修滿179.5學分,其中課程安排總學時為2634學時(137.5學分)、實踐環節42學分,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合格,方可准予畢業。
六、授予學位類別
工學學士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
一、學習年限
3~6年(標准4年)
二、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求的、具有優良思想素質、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具備現代船舶設計、船舶先進製造以及船舶企業現代化生產管理為基礎理論知識和綜合專業技能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後可在山東及全國的造船企業從事船舶設計與研究,船舶製造與規劃,船舶生產過程信息化,以及船舶的生產管理與經營等方面的技術與管理工作,並為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打好基礎。
三、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培養集船舶設計、船舶製造、船舶生產管理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為一體的寬口徑專業。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自然科學基礎課」(包括數學、物理、化學),「人文基礎課」(包括外語、政治、體育及部分經濟、哲學等),「技術科學基礎課」(包括理論力學、電工電子學、工程圖學、計算機原理、高級語言程序等),「專業技術基礎課」(包括流體力學、船舶靜力學、造船材料學、船舶結構力學、資料庫與網路技術等),「專業課」(包括船舶設計原理、船舶強度與結構規劃設計、船舶製造工藝與舾裝、焊接與切割技術、船舶企業生產規劃與管理、CAD/CAM技術等)。本專業強調學生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在認真完成必修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重視實踐、實習、設計與軟體開發等實踐性環節與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較好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
2、有較好的計算機與外語應用能力。
3、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須的寬廣的技術基礎知識,包括工程圖學、力學、材料學、計算機基礎以及文獻檢索等。
4、較好地掌握船舶設計、船舶建造焊接工藝、船舶企業生產規劃與管理以及生產過程信息化等領域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學科的前沿與發展。
5、在本專業領域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從事相關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的能力。
四、專業主幹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船舶結構與制圖、流體力學、船舶靜力學、船舶結構力學、資料庫與網路技術、船舶設計原理、船舶強度與結構規范設計、船舶建造工藝與舾裝、焊接與切割技術、船舶企業生產規劃與管理、CAD/CAM技術。
五、畢業合格標准
本專業畢業生應達到學校對本科畢業生提出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的學習及實踐環節訓練,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合格,方可准予畢業。
六、授予學位類別
工學學士
5. 海洋工程類專業就業前景
目前海洋類的專業就業前景還是非常廣
隨著我們現在對於海洋的探索越來越多
整個海洋工程類專業也相對來說不錯
但是畢業後並不一定就會從事這個專業
6.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課有哪些
您好!
1、主要課程設置
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計算機基礎及應用、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學、流體力學、船舶結構力學、船舶原理、船舶強度、船舶設計原理、金屬工藝學、船體結構與制圖、船體建造工藝、船舶貿易與經營、專業英語、科技文獻檢索、船舶運輸管理等。
畢業生獲得以下知識和能力:1)流體力學、結構力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2)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總體設計、船舶性能、結構強度的設計與計算。較熟練地應用電子計算機運算、設計;3)船舶建造工藝;4)船舶機電方面的基本知識;5)船舶性能和結構強度的試驗研究;6)新型船舶的研製和造船工藝研究的初步基礎;7)船舶技術經濟分析和企業管理知識及船舶的經營管理和貿易知識;8)較順利閱讀本專業外文書刊,具有一定譯、寫、聽、說能力。其主幹學科:流體力學、結構力學、船舶設計學、船體建造學。
2、哈爾濱工程大學專業介紹 --船舶工程學院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培養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總體設計、製造、管理和科學研究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涉及面廣,除數學、力學外,主要還有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動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機械製造學、焊接技術及管理工程等學科。
開設的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流體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靜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阻力與推進、船體製造工藝、船舶設計與海洋工程結構物設計原理、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強度與結構設計、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設計、電工電子技術等。
7. 哈爾濱工程大學請簡單介紹一下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隸屬於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海洋工程類,學生入學後可根據海洋工程類培養方案的相關要求,在類內選擇專業方向。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A+,為教育部第一類特色重點建設專業和國防重點專業。培養能夠勝任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研究、設計、建造、檢驗、維修和管理等工作的一流工程師、行業領軍人才和科學家。設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和潛艇潛器3個專業方向。
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到與船舶和海洋工程有關的公司及國家各部委機關,以及沿海、沿江各船舶設計院、研究所和造船骨幹企業工作,部分取得留學資格,被選送到美國、加拿大、英國、挪威、德國、日本、希臘等國留學深造。
8.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是幹嘛的
1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1) 研究方向:各類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的設計研究、先進製造技術和工程管理。
(2) 主要課程:數學、力學、計算機軟硬體基礎系列課程、船舶原理、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設計、現代造船技術、工程經濟和管理基礎等。
(3) 就業前景:學生畢業後可到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單位、國內外船級社與船舶檢驗部門、船廠、高等院校、船舶運輸管理、船舶貿易與經營、海關、海上保險和海事仲裁等部門工作,也可以到相近行業和信息產業有關單位就業。
2 輪機工程專業
(1) 研究方向: 船舶主機及傳動系統的工作原理與性能、動力裝置系統優化與環保設計、推進系統穩、動態匹配特性的計算機模擬技術及控制策略、動力裝置計算機監控及故障診斷技術等。培養在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具有一定專長的寬厚型、復合型、創新型的熱能動力工程領域高級技術人才。
(2) 主要課程:數學、力學、工程熱力學、自動控制基礎、計算機軟硬體基礎系列課程、船舶原理、船舶設計原理、船舶主機、動力裝置及輪機自動化等。
(3) 就業前景: 學生畢業後可到艦船動力工程設計研究院(所)、國內外船級社與船舶檢驗部門、高等院校、船舶修造、貿易與經營公司、海關、海上保險和海事仲裁等部門工作,也可到相近行業和信息產業有關單位就業。
以上是我對官方信息做的總結。由於在我就讀的學校,這兩個專業同屬一個學院,因此兩者研究方向有交集。不同的是船工偏向於船體和海洋結構物的設計,而輪機工程則主攻船體的發動機及驅動裝置。就好比一個是main body,一個heart(engine)。
專業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是輪機工程的技術發展在國內比較落後,形勢上不如船工來得好。從今年的就業情況來看,各地對船工專業的需求量遠遠超過了應屆畢業生的人數,是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大年」。對於船工這樣一個冷門專業來說,這種情況並不多見,這跟近前幾年持續增長的航運有關。中國一直打著XX年後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口號,我想至少在5年內,這種勢頭可以保持下去。
輪機工程出來做設計、檢驗的也很多,不過即使做設計的也少不了跑現場(因為生產設計無法和實際生產脫節),船體也一樣。因此在這兩個專業里,男生佔有絕對性的優勢。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9.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本科就業前景和研究生就業前景分別如何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礎知識、計算機編程及應用能力,能在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研究、製造、檢驗、使用和管理等部門從事技術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數學、力學、船舶及海洋工程原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的設計方法;具有船體制圖,應用計算機進行科研的初步能力;熟悉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的建造法規和國內外重要船級社的規范;了解造船和海洋開發的理論前沿,新型艦船和海洋結構物的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船舶動力裝置、電器、液壓、氣動和機電一體化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2.掌握輪機工況檢測、輪機系統的保養和維修等基本技術;
3.具有操縱船舶動力裝置,覆行船舶監修、監造職責的初步能力;
4.熟悉有關海船運輸安全方面的公約和法律法規;
5.了解海洋運輸船舶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數學、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結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原理。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金工實習(三周)、船廠實習(三周)、上艦實習(二周)等,一般總共安排8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船舶與海洋工程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1) 研究方向:各類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的設計研究、先進製造技術和工程管理。
(2) 主要課程:數學、力學、計算機軟硬體基礎系列課程、船舶原理、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設計、現代造船技術、工程經濟和管理基礎等。
(3) 就業前景:學生畢業後可到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單位、國內外船級社與船舶檢驗部門、船廠、高等院校、船舶運輸管理、船舶貿易與經營、海關、海上保險和海事仲裁等部門工作,也可以到相近行業和信息產業有關單位就業。
2 輪機工程專業
(1) 研究方向: 船舶主機及傳動系統的工作原理與性能、動力裝置系統優化與環保設計、推進系統穩、動態匹配特性的計算機模擬技術及控制策略、動力裝置計算機監控及故障診斷技術等。培養在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具有一定專長的寬厚型、復合型、創新型的熱能動力工程領域高級技術人才。
(2) 主要課程:數學、力學、工程熱力學、自動控制基礎、計算機軟硬體基礎系列課程、船舶原理、船舶設計原理、船舶主機、動力裝置及輪機自動化等。
(3) 就業前景: 學生畢業後可到艦船動力工程設計研究院(所)、國內外船級社與船舶檢驗部門、高等院校、船舶修造、貿易與經營公司、海關、海上保險和海事仲裁等部門工作,也可到相近行業和信息產業有關單位就業。
專業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是輪機工程的技術發展在國內比較落後,形勢上不如船工來得好。從今年的就業情況來看,各地對船工專業的需求量遠遠超過了應屆畢業生的人數,是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大年」。對於船工這樣一個冷門專業來說,這種情況並不多見,這跟近前幾年持續增長的航運有關。中國一直打著XX年後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口號,我想至少在5年內,這種勢頭可以保持下去。
輪機工程出來做設計、檢驗的也很多,不過即使做設計的也少不了跑現場(因為生產設計無法和實際生產脫節),船體也一樣。因此在這兩個專業里,男生佔有絕對性的優勢。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排名(11月29日更新) No.1
--------------------------------------------------------------------------------
首先明確一點,在學科劃分上船舶與海洋工程是一級學科,下屬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輪機工程、水聲工程3個二級學科,這里的排名是船舶工程的排名。
1 上海交通大學
地處國際航運的中心城市的上海,中國船舶工業的老牌大學上交地理優勢極為明顯,加上上海市對人才的吸引能力,使得交大在近幾十年以來一直都穩做船舶院校老大位置。雖然近幾年大連理工憑借其臨近日韓的優勢發展壯大了不少,大工的學生在業內的認可程度也日漸提高,但是想要撼動交大的老大地位恐怕尚需時日。
2 哈爾濱工程大學
雖然繼承了「哈軍工」大部分家當,但當老一輩的牛人漸漸老去後我們真不知道當年的哈船院在十年以後將會是個什麼樣子。軍品是哈工程的強項,但是學科發展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在別的學校都在拚命做項目賺錢的今天,哈工程的地位無比尷尬。另外,由於北國哈爾濱對人才的吸引力遠遠不如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城市,所以人才斷檔問題比較嚴重,但如今仍然有以兩位老院士為代表的老底在,排到第二也屬合情合理。
3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的造船專業在2000年以後可謂是異軍突起。如今良好的發展勢頭應該說內部是得意於學院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學生在本科階段去日本實習,與日韓的造船高校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合作與交流。外部是得意於地處大連的地理位置和國際造船行業從日韓向中國轉移的大趨勢。雖然沒有交大,哈船那樣顯赫的歷史,但發展勢頭強勁,假以時日前途無量。
4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的造船專業可以追溯到1946年武昌海事職業技術學校造船科,1952年院系調整時造船系被調整至上海交通大學。1958年重建,1963年交通部院系調整,大連海運學院(現大連海事大學)造船系整體搬遷至武漢,與當時的武漢水運工程學院造船系合並。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由於長江內河航運繁忙,武漢理工(時為武漢水運工程學院)造船系顯赫一時,可以說在民品的設計和研究方面僅次於上交。一批骨幹教師在當時國內的造船界極高的聲譽。如今的武漢理工大學造船專業雖然不如當年名聲那麼響亮,但是在內河市場上仍然具有統治力,在高性能船舶方面特色鮮明。雖然地處內陸,但已在華南,華東設有設計研究所。如果學校能夠更加開放,管理更加有力的話,相信重現輝煌指日可待。
5 華中科技大學
華科的造船系和別的專業相比一直都不怎麼起眼,70年代建系以後鮮有什麼驕傲的成績拿出手。現如今該校造船系發展偏結構比較明顯,流體這一塊繼石仲堃以後遲遲沒人接班。老師做的項目非船項目比較多,船方面的項目主要跟701所和719所合作。由於學校實力相當強,所以學生仍然比較受歡迎。其實武漢理工和華科向來互相不服,但從師資力量,學校重視程度,試驗設施等各方面來看,華科的造船稍遜一籌。
6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的船海系隸屬於建築工程學院,分船舶工程和海洋工程兩個方向,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搞海洋工程比較有底蘊的院校。但是建築工程學院更牛的在港航專業,3個院士都是港航的,來招聘的單位也是港航方面的單位。天大的造船不僅在國內造船界很少被提及,在校內也不受重視。排到第六應該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7
江蘇科技大學
雖然造船專業是該校的王牌專業,雖然曾經的鎮江船院也是國防科工委的院校,但是學校目前仍然是2本(可能江蘇省內是一本)至今尚無造船博士點。實力與前面幾所學校根本不在一個檔次,暫時位居末席。
傳統的造船院校應該也只有這些了吧,大專就不排了,呵呵。上述言論純屬一家之言,如有得罪之處,還請見諒!
說明:排名前四的四所學校的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均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在上述七所老牌造船學校中,僅武漢理工大學的輪機工程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10. 船舶與海洋工程有哪些發展方向快幫幫我吧!謝謝!
根據這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船舶與海洋工程有五個就業方向:
一、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的研究設計。如果選擇這個方向的話,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讀研讀博都是需要的,畢業後可以進入各種設計所或者是船廠的研發部門。
二、船舶建造。這個就不用說了,像上海交大,哈工程之類的大學,畢業生一般得在船廠的生產一線曬幾年太陽,做監理之類的活。幾年之後,有很大的機會進入中層的管理層,個人努力是很重要的。現在的船海工程畢業生主要流向的就是這個方向。
三、船舶檢驗。畢業之後可以進入各種船級社,像英國勞式,德國bv等。檢驗師的待遇是很優厚的,但是對畢業生的要求也更高,本科生一般沒有機會。
四、船舶的使用與管理。個人感覺這個方向主要還是看情商,已經有點商學的味道了。工作中使用的知識多半是管理學的。有沒有管理者的能力就看樓主您了。
五、船舶的修理。這個方向較少人問津。工作單位也是船廠,因為我國的修船業沒跟上造船業的發展速度,船廠的修理部門是很忙的。在那裡工作也是比較辛苦的,但是機會也很大。
以上就是船海專業的就業方向,具體的就看樓主的興趣所在了,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