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輸送泵s管閥單缸驅動換向系統機構設計本科畢業論文設計
1. 小型S管閥混凝土輸送泵有什麼技術特點
1、質量過硬
小型S管閥混凝土輸送泵大多採用雙泵、雙迴路開式液壓系統。主油泵等均採用日本川崎公司產品,系統簡單,元件壽命長,可靠性強。全封閉結構電器控制箱,保護控制裝置能在惡劣的條件下工作。主要元件選用法國施耐德、德國西門子等世界知名品牌。可編程式控制制設計,既簡化電路,又使其可靠性和壽命顯著提高。
2、可靠耐用
混凝土輸送泵採用原裝進口的液壓元件,配置高性能濕式電磁鐵,是混凝土泵連續作業、快速換向的高可靠性保證。另外S管採用高錳鋼整體澆鑄成型,內壁配以高耐磨材料堆焊,具備耐高壓與耐磨損雙重優點。
3、清理方便
S管閥混凝土輸送泵採用獨特的料斗及葉片設計,攪拌死角小,積料少且清除方便,可適應多種混凝土配方。可維護性好,各部位維修及拆卸方便快捷。
2. 機電系畢業論文範文
實習報告
今年暑假,學院為了使我們更多了解機電產品、設備,提高對機電工程製造技術的認識,加深機電在工業各領域應用的感性認識,開闊視野,了解相關設備及技術資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藝,特意安排了我們到幾個擁有較多類型的機電一體化設備,生產技術較先進的工廠進行生產操作實習.
為期23天的生產實習,我們先後去過了杭州通用機床廠,杭州機密機床加工工廠,上海閥門加工工廠,上海大眾汽車廠以及杭州發動機廠等大型工廠,了解這些工廠的生產情況,與本專業有關的各種知識,各廠工人的工作情況等等。第一次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感測器在空調設備的應用了,電子技術在機械製造工業的應用了,精密機械製造在機器製造的應用了,等等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讓我們大開眼界,也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一個初審.通過這次生產實習,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理論知識,彌補以前單一理論教學的不足,為後續專業課學習和畢業設計打好基礎.
杭州通用機床廠 7月3日,我們來到實習的第一站,隸屬杭州機床集團的杭州通用機床廠.該廠主要以生產M-級磨床7130H,7132H,是目前國內比較大型的機床製造廠之一.在實習中我們首先聽取了一系列關於實習過程中的安全事項和需注意的項目,在機械工程類實習中,安全問題始終是擺在第一位的.然後通過該廠總設計師的總體介紹.粗略了解了該廠的產品類型和工廠概況.也使我們明白了在該廠的實習目的和實習重點.
在接下來的一端時間,我們分三組陸續在通機車間,專機車間和加工車間進行生產實習.在通機車間,該車間負責人帶我們參觀了他們的生產裝配流水線,並為我們詳細講解了平面磨床個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裝配工藝和整機的動力驅動問題以及內部液壓系統的一系列構造.我最感興趣的應該是該平面磨床的液壓系統,共分為供油機構,執行機構,輔助機構和控制機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可以把液壓系統分成不同的形式.按油液的循環方式,液壓系統可分為開式系統和閉式系統。開式系統是指液壓泵從油箱吸油,油經各種控制閥後,驅動液壓執行元件,回油再經過換向閥回油箱。這種系統結構較為簡單,可以發揮油箱的散熱、沉澱雜質作用,但因油液常與空氣接觸,使空氣易於滲入系統,導致機構運動不平穩等後果。開式系統油箱大,油泵自吸性能好。閉式系統中,液壓泵的進油管直接與執行元件的回油管相連,工作液體在系統的管路中進行封閉循環。其結構緊湊,與空氣接觸機會少,空氣不易滲入系統,故傳動較平穩,但閉式系統較開式系統復雜,因無油箱,油液的散熱和過濾條件較差。為補償系統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個小流量的補油泵和油箱.由於閉式系統在技術要求和成本上比較高,考慮到經濟性的問題,所以該平面磨床採取開始系統,外加一個吸震器來平衡系統. 現代工程機械幾乎都採用了液壓系統,並且與電子系統、計算機控制技術結合,成為現代工程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怎樣設計好液壓系統,是提高我國機械製造業水平的一項關鍵技術.在專機車間,對專用磨床的三組導軌,兩個拖板等特殊結構和送料機構及其加工范圍有了進一步的加深學習,比向老師傅討教了動力驅動的原理問題,獲益非淺.在加工車間,對龍門刨床,牛頭刨床等有了更多的確切的感性認知,聽老師傅們把機床的五大部件:床身,立柱,磨頭,拖板,工作台細細道來,如孢丁解牛般地,它們的加工工藝,加工特點在不知不覺間嵌們我們的腦袋.
在通機工廠的實習,了解了目前製造業的基本情況,只是由於機械行業特有的技術操作熟練性和其具有的較大風險性,很遺憾地,不能多做一些具體實踐的操作,但是觀察了一台機床的各個零件的生產加工過程及其裝配過程,使許多自己從書本上學的知識鮮活了起來,明白了本專業在一些技術製造上的具體應用.
3. 一、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8000漢字哦,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也是做機電的,這種題目太普通了,工作量而已,建議還是鍛煉一下自己...
4. 求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設計題目。
★機械產品方案的現代設計方法及發展趨勢
★現代電力電子及電源技術的發展
★面向FMS生產調度和控制的零件動態工藝模型研究
★面向柔性自動化的成組統計質量控制技術
★實施三標一體化貫標
增強企業競爭實力
★機電介面技術的內涵和發展
★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採油工具測試站總體方案設計中的應用
★機電光一體化顯微手術儀研製中的並行設計方法
★機電一體化產品中的解耦和耦合分析方法
★小型足球機器人踢球器的設計
★機電一體化在礦用隔爆型移動變電站中的應用
★基於EBI的機電設備系統一體化管理
★一種機電一體化自動轉換開關的設計
★機電一體化簡化了制動控制系統
★機電一體化智能大流量電動執行機構的研究
★紐瑪格捲曲機的機電一體化控制的實現
★機電一體化產品概念設計理論研究現狀與發展展望
★機電一體化系統建模技術與模擬軟體的研究與分析
★機電介面技術的內涵與機電一體化發展
★單片機控制的機電一體化產品硬體加密技術
★輕型工具磨床的機電一體化數控改造
★從全液壓式二板注塑機看機電液一體化
★CAXA系列軟體對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全面優化
5. 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
1、 高壓軟開關充電電源硬體設計
2、 自動售貨機控制系統的設計
3、 PLC控制電磁閥耐久試驗系統設計
4、 永磁同步電動機矢量控制系統的模擬研究
5、 PLC在熱交換控制系統設計中的應用
6、 顆粒包裝機的PLC控制設計
7、 輸油泵站機泵控制系統設計
8、 基於單片機的萬年歷硬體設計
9、 550KV GIS中隔離開關操作產生的過電壓計算
10、 時滯網路化控制系統魯棒控制器設計
11、 多路壓力變送器採集系統設計
12、 直流電機雙閉環系統硬體設計
13、 漏磁無損檢測磁路優化設計
14、 光伏逆變電源設計
15、 膠布烘乾溫度控制系統的設計
16、 基於MATLAB的數字濾波器設計與模擬
17、 電鍍生產線中PLC的應用
18、 萬年歷的程序設計
19、 變壓器設計
20、 步進電機運動控制系統的硬體設計
21、 比例電磁閥驅動性能比較
22、 220kv變電站設計
23、 600A測量級電流互感器設計
24、 自動售貨機控制中PLC的應用
25、 足球機器人比賽決策子系統與運動軌跡的研究
26、 廠區35kV變電所設計
27、 基於給定指標的電機設計
28、 電梯控制中PLC的應用
29、 常用變壓器的結構及性能設計
30、 六自由度機械臂控制系統軟體開發
31 輸油泵站熱媒爐PLC控制系統設計
32 步進電機驅動控制系統軟體設計
33 足球機器人的視覺系統與色標分析的研究
34 自來水廠PLC工控系統控制站設計
35 永磁直流電動機磁場分析
36 永磁同步電動機磁場分析
37 應用EWB的電子表電路設計與模擬
38 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之模擬電子篇CAI課件的設計
39 邏輯無環流直流可逆調速系統的模擬研究
40 機器人足球比賽圖像採集與目標識別的研究
41 自來水廠plc工控系統操作站設計
42 PLC結合變頻器在風機節能上的應用
43 交流電動機調速系統介面電路的設計
44 直流電動機可逆調速系統設計
45 西門子S7-300PLC在二氧化碳變壓吸附中的應用
46 DMC控制器設計
47 電力電子電路的模擬
48 圖像處理技術在足球機器人系統中的應用
49 管道缺陷長度對漏磁場分布影響的研究
50 生化過程優化控制方案設計
51 交流電動機磁場定向控制系統設計
52 開關電磁閥流量控制系統的硬體設計
53 比例電磁閥的驅動電源設計
54 交流電動機SVPWM控制系統設計
55 PLC在恆壓供水控制中的應用
56 西門子S7-200系列PLC在攪拌器控制中的應用
57 基於側抑制增強圖像處理方法的研究
58 西門子s7-300系列plc在工業加熱爐控制中的應用
59 西門子s7-200系列plc在電梯控制中的應用
60 PLC在恆壓供水控制中的應用
61 磁懸浮系統的常規控制方法研究
62 建築公司施工進度管理系統設計
63 網路銷售資料庫系統設計
64 生產過程設備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6. 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100分)
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前景
摘要:機電一體化是一種復合技術,是機械技術與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互相滲透的產物,是機電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文章簡述了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基本結構組成和主要應用領域,並指出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機械工業;機電一體化;數控;模塊化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不同學科的交叉與滲透,引起了工程領域的技術改造與革命。
在機械工程領域,由於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向機械工業的滲透所形成的機電一體化,使機械工業的技術結構、產品機構、功能與構成、生產方式及管理體系發生了巨大變化,使工業生產由「機械電氣化」邁入了「機電
一體化」為特徵的發展階段。
一、機電一體化的核心技術
機電一體化包括軟體和硬體兩方面技術。硬體是由機械本體、感測器、信息處
理單元和驅動單元等部分組成。因此,為加速推進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必須從以下
幾方面著手。
(一)機械本體技術
機械本體必須從改善性能、減輕質量和提高精度等幾方面考慮。現代機械產品一般都是以鋼鐵材料為主,為了減輕質量除了在結構上加以改進,還應考慮利用非金屬復合材料。只有機械本體減輕了重量,才有可能實現驅動系統的小型化,進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響應特性,減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二)感測技術
感測器的問題集中在提高可靠性、靈
敏度和精確度方面,提高可靠性與防干擾
有著直接的關系。為了避免電干擾,目前
有採用光纖電纜感測器的趨勢。對外部信
息感測器來說,目前主要發展非接觸型檢
測技術。
(三)信息處理技術
機電一體化與微電子學的顯著進步、
信息處理設備(特別是微型計算機)的普
及應用緊密相連。為進一步發展機電一體
化,必須提高信息處理設備的可靠性,包
括模/數轉換設備的可靠性和分時處理
的輸入輸出的可靠性,進而提高處理速
度,並解決抗干擾及標准化問題。
(四)驅動技術
電機作為驅動機構已被廣泛採用,但
在快速響應和效率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
題。目前,正在積極發展內部裝有編碼器
的電機以及控制專用組件-感測器-電
機三位一體的伺服驅動單元。
(五)介面技術
為了與計算機進行通信,必須使數據
傳遞的格式標准化、規格化。介面採用同
一標准規格不僅有利於信息傳遞和維修,
而且可以簡化設計。目前,技術人員正致
力於開發低成本、高速串列的介面,來解
決信號電纜非接觸化、光導纖維以及光藕
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標准化等問題。
(六)軟體技術
軟體與硬體必須協調一致地發展。為
了減少軟體的研製成本,提高生產維修的
效率,要逐步推行軟體標准化,包括程序
標准化、程序模塊化、軟體程序的固化、推
行軟體工程等。
二、機電一體化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
(一)數控機床
數控機床及相應的數控技術經過40
年的發展,在結構、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
上都有迅速提高,具體表現在:
1、匯流排式、模塊化、緊湊型的結構,即
採用多C PU、多主匯流排的體系結構。
2、開放性設計,即硬體體系結構和功
能模塊具有層次性、兼容性、符合介面標
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戶的使用效益。
3、W O P技術和智能化。系統能提供
面向車間的編程技術和實現二、三維加工
過程的動態模擬,並引入在線診斷、模糊
控制等智能機制。
4、大容量存儲器的應用和軟體的模
塊化設計,不僅豐富了數控功能,同時也
加強了C N C系統的控制功能。
5、能實現多過程、多通道控制,即具
有一台機床同時完成多個獨立加工任務
或控制多台和多種機床的能力,並將刀具
破損檢測、物料搬運、機械手等控制都集
成到系統中去。
6、系統的多級網路功能,加強了系統
組合及構成復雜加工系統的能力。
7、以單板、單片機作為控制機,加上專
用晶元及模板組成結構緊湊的數控裝置。
(二)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
C IM S的實現不是現有各分散系統
的簡單組合,而是全局動態最優綜合。它
打破原有部門之間的界線,以製造為基幹
來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實現從經營
決策、產品開發、生產准備、生產實驗到生
產經營管理的有機結合。企業集成度的提
高可以使各種生產要素之間的配置得到
更好的優化,各種生產要素的潛力可以得
到更大的發揮。
(三)柔性製造系統(FMS)
柔性製造系統是計算機化的製造系
統,主要由計算機、數控機床、機器人、料
盤、自動搬運小車和自動化倉庫等組成。
它可以隨機地、實時地、按量地按照裝配
部門的要求,生產其能力范圍內的任何工
件,特別適於多品種、中小批量、設計更改
頻繁的離散零件的批量生產。
(四)工業機器人
第1代機器人亦稱示教再現機器人,
它們只能根據示教進行重復運動,對工作
環境和作業對象的變化缺乏適應性和靈活
性;第2代機器人帶有各種先進的感測元
件,能獲取作業環境和操作對象的簡單信
息,通過計算機處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
斷,對動作進行反饋控制,表現出低級智
能,已開始走向實用化;第3代機器人即智
能機器人,具有多種感知功能,可進行復雜
的邏輯思維、判斷和決策,在作業環境中獨
立行動,與第5代計算機關系密切。
三、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前景
縱觀國內外機電一體化的發展現狀
和高新技術的發展動向,機電一體化將朝
著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一)智能化
智能化是機電一體化與傳統機械自
動化的主要區別之一,也是21世紀機電
一體化的發展方向。近幾年,處理器速度
的提高和微機的高性能化、感測器系統的
集成化與智能化為嵌入智能控制演算法創
造了條件,有力地推動著機電一體化產品
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智能機電一體化產品
可以模擬人類智能,具有某種程度的判斷推理、邏輯思維和自主決策能力,從而取
代製造工程中人的部分腦力勞動。
(二)系統化
系統化的表現特徵之一就是系統體
系結構進一步採用開放式和模式化的總
線結構。系統可以靈活組態,進行任意的
剪裁和組合,同時尋求實現多子系統協調
控制和綜合管理。表現特徵之二是通信功
能大大加強,一般除R S232等常用通信
方式外,實現遠程及多系統通信聯網需要
的局部網路正逐漸被採用。未來的機電一
體化更加註重產品與人的關系,如何賦予
機電一體化產品以人的智能、情感、人性
顯得越來越重要。機電一體化產品還可根
據一些生物體優良的構造研究某種新型
機體,使其向著生物系統化方向發展。
(三)微型化
微型機電一體化系統高度融合了微
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和軟體技術,是機
電一體化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國外稱微
電子機械繫統的幾何尺寸一般不超過
1cm 3,並正向微米、納米級方向發展。由於
微機電一體化系統具有體積小、耗能小、
運動靈活等特點,可進入一般機械無法進
入的空間並易於進行精細操作,故在生物
醫學、航空航天、信息技術、工農業乃至國
防等領域,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利
用半導體器件製造過程中的蝕刻技術,在
實驗室中已製造出亞微米級的機械元件。
(四)模塊化
模塊化也是機電一體化產品的一個
發展趨勢,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程。由
於機電一體化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
研製和開發具有標准機械介面、電氣接
口、動力介面、信息介面的機電一體化產
品單元是一項復雜而重要的事,它需要制
訂一系列標准,以便各部件、單元的匹配
和介面。機電一體化產品生產企業可利用
標准單元迅速開發新產品,同時也可以不
斷擴大生產規模。
(五)網路化
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機電一體化
有重大影響,使其朝著網路化方向發展。
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種類很多,面向網路的
方式也不同。由於網路的普及,基於網路
的各種遠程式控制制和監視技術方興未艾,而
遠程式控制制的終端設備本身就是機電一體
化產品。
(六)綠色化
工業的發達使人們物質豐富、生活舒
適的同時也使資源減少,生態環境受到嚴
重污染,於是綠色產品應運而生。綠色化
是時代的趨勢,其目標是使產品從設計、
製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生態環境無危害或危害極
小,資源利用率極高。機電一體化產品的
綠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時不污染生態環境,
報廢時能回收利用。綠色製造業是現代制
造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綜上所述,機電一體化是眾多科學技
術發展的結晶,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
階段的必然要求。它促使機械工業發生戰
略性的變革,使傳統的機械設計方法和設
計概念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大力發展新
一代機電一體化產品,不僅是改造傳統機
械設備的要求,而且是推動機械產品更新
換代和開辟新領域、發展與振興機械工業
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李運華.機電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
2、芮延年.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3、王中傑,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綜述[J].基礎自動化,2006(6).
4、章浩,張西良,周士沖.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與應用[J].農機化研究,2006(7).
5、梁俊彥,李玉翔.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及應用[J].科技資訊,2007(9).
7. 有沒有數控畢業設計論文的
機械畢業設計論文 題目如下 詳情請查看 andy1014831557.blog.163.com
+工藝-「填料箱蓋」零件的工藝規程及鑽孔夾具設計
+工藝-CA6140機床後托架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工藝-CA6140型鋁活塞的機械加工工藝設計及夾具設計
+工藝-MG132320-W型採煤左牽引部機殼的加工工藝規程及數控編程
+工藝-MG250591-WD型採煤機右搖臂殼體的加工工藝規程及數控編程
+工藝-SSCK20A數控車床主軸和箱體加工編程
+工藝-WHX112減速機殼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工藝-X62W銑床主軸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與鑽床夾具設計
+工藝-X5020B立式升降台銑床拔叉殼體工藝規程制訂
+工藝-Z90型電動閥門裝置及數控加工工藝的設計
+工藝-回轉盤工藝規程設計及鏜孔工序夾具設計
+工藝-加工渦輪盤榫槽的卧式拉床夾具
+工藝-殼體的工藝與工裝的設計
+工藝-支承套零件加工工藝編程及夾具
+機電一體化-PLC控制電梯
+機電一體化-T6113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
+機電一體化-連桿平行度測量儀
+模具-五金-筆記本電腦殼上殼沖壓模設計
+模具-五金-沖大小墊圈復合模
+模具-五金-帶槽三角形固定板沖圓孔、沖槽、落料連續模設計
+模具-五金-蓋冒墊片
+模具-五金-湖南Y12型拖拉機輪圈落料與首次
+模具-五金-護罩殼側壁沖孔模設計
+模具-五金-空氣濾清器殼正反拉伸復合模設計
+模具-注塑-wk外殼注塑模實體設計過程
+模具-注塑-PDA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底座注塑模
+模具-注塑-電流線圈架塑料模設 計
+模具-注塑-對講機外殼注射模設計
+模具-注塑-閥銷注射模設計
+模具-注塑-方便飯盒上蓋設計
+模具-注塑-肥皂盒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鬧鍾後蓋畢業設計
+模具-注塑-普通開關按鈕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軟管接頭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手機充電器的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滑鼠上蓋注射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塑料掛鉤座注射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塑料架注射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小電機外殼造型和注射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斜齒輪注射模
+模具-注塑-心型台燈塑料注塑模具畢業設計
+模具-注塑-旋紐模具的設計
+模具-注塑-牙簽合蓋注射模設計
+模具-注塑-游戲機按鈕注塑模具設計
+設計-8英寸鋼管熱浸鍍鋅自動生產線設計
+設計-102機體齒飛面孔雙卧多軸組合機床及CAD設計
+設計-200米液壓鑽機變速箱的設計
+設計-「包裝機對切部件」設計
+設計-C618數控車床的主傳動系統設計
+設計-CA-20地下自卸汽車工作、轉向液壓系統
+設計-CG2-150型仿型切割機
+設計-DTⅡ型皮帶機設計
+設計-GBW92外圓滾壓裝置設計
+設計-NK型凝汽式汽輪機調節系統的設計
+設計-PLC控制機械手設計
+設計-SPT120推料裝置
+設計-T611鏜床主軸箱傳動設計及尾柱設計
+設計-XQB小型泥漿泵的結構設計
+設計-YZJ壓裝機整機液壓系統設計
+設計-板材送進夾鉗裝置
+設計-棒料切割機
+設計-播種機設計
+設計-鏟平機的設計
+設計-車載裝置升降系統的開發
+設計-大模數蝸桿銑刀專用機床設計
+設計-大型制葯廠熱電冷三聯供
+設計-大型軸齒輪專用機床設計
+設計-大直徑樁基礎工程成孔鑽具
+設計-帶式輸送機自動張緊裝置設計
+設計-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設計-地下升降式自動化立體車庫
+設計-電液比例閥設計
+設計-釘磨機床設計
+設計-多功能自動跑步機
+設計-隔水管橫焊縫自動對中裝置
+設計-隔振系統實驗台總體方案設計
+設計-基於ProE的裝載機工作裝置的實體建模及運動模擬
+設計-集成電路塑封自動上料機機架部件設計及性能試驗
+設計-絞肉機的設計
+設計-經濟型的數控改造
+設計-卷板機設計
+設計-磨粉機設計
+設計-某大型水壓機的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
+設計-普通鑽床改造為多軸鑽床
+設計-橋式起重機小車運行機構設計
+設計-乳化液泵的設計
+設計-三自由度圓柱坐標型工業機器人設計_1
+設計-雙柱式機械式舉升機設計
+設計-拖拉機變速箱體上四個定位平面專用夾具及組合機床設計
+設計-外圓磨床設計
+設計-渦輪盤液壓立拉夾具
+設計-巷道堆垛類自動化立體車庫
+設計-巷道式自動化立體車庫升降部分
+設計-小型軋鋼機設計
+設計-校直機設計
+設計-液壓絞車設計
+設計-液壓式雙頭套皮輥機
+設計-玉米脫粒機設計
減速器的整體
打散分級機總體及機架設計設計
膜片式離合器的設計
冰箱調溫按鈕塑模設計
洗衣機行星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手機外殼造型及設計
插秧機系統設計
精密播種機
知識競賽搶答器
多用途氣動機器人結構設計
運輸升降機的自動化設計
車床主軸箱箱體右側10-M8螺紋底孔組合鑽床設計
雙鉸接剪叉式液壓升降台的設計
卧式鋼筋切斷機的設計
YQP36預加水盤式成球機設計
模具導向定位機構
工程鑽機 的 設 計
模具-水泥瓦模具設計與製造工藝分析
軸類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組合機床主軸箱及夾具設計
壓燃式發動機油管殘留測量裝置設計
基於普通機床的後托架及夾具設計開發
300×400數控激光切割機XY工作台部件及單片機控制設計
Z30130X31型鑽床控制系統的PLC改造
錫林右軸承座組件工藝及夾具設計
生產線上運輸升降機的自動化設計
DTⅡ型固定式帶式輸送機的設計
知識競賽搶答器PLC設計
萬能外圓磨床液壓傳動系統設計
管套壓裝專機
可調速鋼筋彎曲機的設計
計程車計價器系統設計
FXS80雙出風口籠形轉子選粉機
攪拌器的設計
金屬切削加工車間設備布局與管理
連桿零件加工工藝
螺旋千斤頂設計
支架零件圖設計
C616型普通車床改造為經濟型數控車床
R175型柴油機機體加工自動線上多功能氣壓機械手
惰輪軸工藝設計和工裝設計
平面關節型機械手設計
斜聯結管數控加工和工藝
CA6140車床後托架的加工工藝與鑽床夾具設計
CA6140杠桿加工工藝
X5020B立式升降台銑床撥叉殼體
XK5040數控立式銑床及控制系統設計
XKA5032A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裝置的設計
Y32-1000四柱壓機液壓系統設計
低速級斜齒輪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帶式運輸機用的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
傳動齒輪工藝設計
齒輪架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專用夾具設計
柴油機連桿的加工工藝
叉桿零件
撥叉零件工藝分析及加工
畢業設計 酒瓶內蓋塑料模具設計
ZUO半自動液壓專用銑床液壓系統設計
Z3050搖臂鑽床預選閥體機械加工工
端面齒盤的設計與加工
二級直齒輪減速器設
法蘭零件夾具設計
分離爪工藝規程和工藝裝備設計
杠桿工藝和工裝設計g
杠桿設計
過橋齒輪軸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後鋼板彈簧吊耳的工藝和工裝設計
活塞的機械加工工藝,典型夾具及其CAD設計
汽車半軸
濾油器支架模具設計
漸開線渦輪數控工藝及加工
減速箱體工藝設計與工裝設計
機座工藝設計與工裝設計
機械手的設計
青飼料切割機
設計「CA6140法蘭盤」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工藝裝備
設計一用於帶式運輸機上的傳動及減速裝置
十字接頭零件分析
輸出軸工藝與工裝設計
數控車削中心主軸箱及自驅動刀架的設計
數控機床自動夾持搬運裝置
套筒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制訂
橢圓蓋板的宏程序編程與自動編程
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裝配圖及其零件圖
型星齒輪的注塑模設計
軸向柱塞泵設計
總泵缸體加工
組合件數控車工藝與編程
組合銑床的總體設計和主軸箱設計
同軸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環面蝸輪蝸桿減速器
筆蓋的模具設計
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設計
放音機機殼注射模設計
氣門搖臂軸支座
Φ3×11M水泥磨總體設計及傳動部件設計
內循環式烘乾機總體及卸料裝置設計
MR141剝絨機鋸筒部、工作箱部和總體設計
Φ1200熟料圓錐式破碎機(總體設計與回轉部件)
PF455S插秧機及其側離合器手柄的探討和改善設計
FXS80雙出風口籠形轉子選粉機
螺旋管狀麵筋機總體及坯片導出裝置設計
AWC機架現場擴孔機設計
製冷專業畢業設計(家用空調)
水閘的設計(土木工程)
鑽法蘭四孔夾具
宣化某毛紡廠廢水處理工程
電 流 線 圈 架 塑 料 模 設 計
支架零件圖設計
斜聯結管數控加工和工藝
01卧式鋼筋切斷機的設計
09SF500100打散分級機總體及機架設計
11YQP36預加水盤式成球機設計
015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設計
18設計-插秧機系統設計
19-工程鑽機 的 設 計
21設計機床-車床主軸箱箱體右側10-M8螺紋底孔組合鑽床設計
23設計-精密播種機
26手機外殼造型及設計步驟文檔
27軸類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34 生產線上運輸升降機的自動化設計
36 知識競賽搶答器PLC設計
37 雙鉸接剪叉式液壓升降台的設計
41 多用途氣動機器人結構設計
46 自動洗衣機行星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55 模具-冰箱調溫按鈕塑模設計
56 模具-水泥瓦模具設計與製造工藝分析
56 模具-水泥瓦模具設計與製造工藝分析
65 膜片式離合器的設計
68 減速器的整體設計
108放音機機殼注射模設計
108放音機機殼注射模設計
111氣門搖臂軸支座
300×400數控激光切割機XY工作台部
C616型普通車床改造為經濟型數控車床
CA6140車床後托架的加工工藝與鑽床夾具設計
CA6140杠桿加工工藝
DTⅡ型固定式帶式輸送機的設計
FXS80雙出風口籠形轉子選粉機
JLY3809機立窯(加料及窯罩部件)設計
JLY3809機立窯(窯體及卸料部件)
MR141剝絨機鋸筒部、工作箱部和總體設計
PF455S插秧機及其側離合器手柄的探討和改善設計
R175型柴油機機體加工自動線上多功能氣壓機械手
X5020B立式升降台銑床撥叉殼體
XK5040數控立式銑床及控制系統設計
XKA5032A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裝置的設計
Y32-1000四柱壓機液壓系統設計
Z3050搖臂鑽床預選閥體機械加工工
Z30130X31型鑽床控制系統的PLC改造
ZUO半自動液壓專用銑床液壓系統設計
Φ3×11M水泥磨總體設計及傳動部件設計
Φ1200熟料圓錐式破碎機
酒瓶內蓋塑料模具設計
撥叉零件工藝分析及加工
叉桿零件
柴油機連桿的加工工藝
齒輪架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專用夾具設計
計程車計價器系統的設計
傳動齒輪工藝設計
帶式運輸機用的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
低速級斜齒輪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電 流 線 圈 架 塑 料 模 設 計
端面齒盤的設計與加工
惰輪軸工藝設計和工裝設計
二級直齒輪減速器設
法蘭零件夾具設計1
分離爪工藝規程和工藝裝備設計
杠桿工藝和工裝設計
杠桿設計
管套壓裝專機
過橋齒輪軸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後鋼板彈簧吊耳的工藝和工裝設計
環面蝸輪蝸桿減速器
活塞的機械加工工藝,典型夾具及其CAD設計
機械手的設計
機座工藝設計與工裝設計
基於普通機床的後托架及夾具的設計開發
減速箱體工藝設計與工裝設計
漸開線渦輪數控工藝及加工
金屬切削加工車間設備布局與管理
可調速鋼筋彎曲機的設計
連桿零件加工工藝
濾油器支架模具設計
螺旋管狀麵筋機總體及坯片導出裝置設計
螺旋千斤頂設計
內循環式烘乾機總體及卸料裝置設計
平面關節型機械手設計
汽車半軸
青飼料切割機
設計「CA6140法蘭盤」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工藝裝備
設計-AWC機架現場擴孔機設計
設計-攪拌器的設計
設計一用於帶式運輸機上的傳動及減速裝置
生產線上運輸升降機的自動化設計
十字接頭零件分析
輸出軸工藝與工裝設計
數控車削中心主軸箱及自驅動刀架的設計
數控機床自動夾持搬運裝置
水閘的設計
套筒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制訂
同軸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橢圓蓋板的宏程序編程與自動編程
萬能外圓磨床液壓傳動系統設計
錫林右軸承座組件工藝及夾具設計
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裝配圖及其零件圖
型星齒輪的注塑模設計
宣化某毛紡廠廢水處理工程工藝設計
壓燃式發動機油管殘留測量裝置設計
知識競賽搶答器PLC設計
製冷專業畢業設計(家用空調)
軸向柱塞泵設計
總泵缸體加工
組合機床主軸箱及夾具設計
組合件數控車工藝與編程
組合件數控車工藝與編程
組合銑床的總體設計和主軸箱設計
鑽法蘭四孔夾具
3L-108空氣壓縮機曲軸零件.rar
6層框架住宅畢業設計結構計算書.rar
20米T梁畢業設計.rar
Q3110滾筒式拋丸清理機的設計(總裝、彈丸循環及分離裝置、集塵器設計).rar
Q3110滾筒式拋丸清理機的設計(總裝、滾筒及傳動機構設計).rar
SF500100打散分級機內外筒體及原設計改進探討.rar
X700渦旋式選粉機.rar
半精鏜及精鏜氣缸蓋導管孔組合機床設計(夾具設計).rar
半精鏜及精鏜氣缸蓋導管孔組合機床設計(鏜削頭設計).rar
畢業設計五層教學樓(計算書及CAD建築圖.rar
單拐曲軸機械加工工藝.rar
高層建築外牆清洗機---升降機部分的設計.rar
高速數字多功能土槽試驗台車的設計.rar
貨車底盤布置設計.rar
顆粒狀糖果包裝機設計.rar
推動架」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rar
軸蓋復合模的設計與製造.rar
JX001筆蓋的模具設計.rar
JX002冰箱調溫按鈕塑模設計.rar
JX003插秧機系統設計.rar
JX004車床變速箱中拔叉及專用夾具設計.rar
JX005乘客電梯的PLC控制.rar
JX006計程車計價器系統設計.rar
JX007電動自行車調速系統的設計.rar
JX008電風扇旋扭的塑料模具設計.rar
JX009電機炭刷架冷沖壓模具設計.rar
JX010電源盒注射模設計.rar
JX011電織機導板零件數控加工工藝與工裝設計.rar
JX012多功能自動跑步機(機械部分設計).rar
JX013多用途氣動機器人結構設計.rar
JX014放大鏡模具的設計與製造.rar
JX015肥皂盒模具的設計.rar
JX016_GCPS—20型工程鑽機.rar
JX017管套壓裝專機結構設計.rar
JX018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設計.rar
JX019後鋼板彈簧吊耳的加工工藝.rar
JX020環面蝸輪蝸桿減速器.rar
JX021機床-S195柴油機機體三面精鏜組合機床總體設計及夾具設計.rar
JX022機床-車床主軸箱箱體右側10-M8螺紋底孔組合鑽床設計.rar
JX023機油蓋注塑模具設計.rar
JX024機油冷卻器自動裝備線壓緊工位裝備設計.rar
JX025基於AT89C2051單片機的溫度控制系統的設計.rar
JX026基於普通機床的後托架及夾具設計開發.rar
JX027減速器的整體設計.rar
JX028攪拌器的設計.rar
JX029金屬粉末成型液壓機PLC設計.rar
JX030精密播種機.rar
JX031可調速鋼筋彎曲機的設計.rar
JX032空氣壓縮機V帶校核和雜訊處理.rar
JX033拉深模設計.rar
JX034螺旋管狀麵筋機總體及坯片導出裝置設計.rar
JX035落料,拉深,沖孔復合模.rar
JX036膜片式離合器的設計.rar
JX037內螺紋管接頭注塑模具設計.rar
JX038內循環式烘乾機總體及卸料裝置設計.rar
JX039全自動洗衣機控制系統的設計.rar
JX040生產線上運輸升降機的自動化設計.rar
JX041實驗用減速器的設計.rar
JX042手機充電器的模具設計.rar
JX043滑鼠蓋設計.rar
JX044雙齒減速器設計.rar
JX045雙鉸接剪叉式液壓升降台的設計.rar
JX046水泥瓦模具設計與製造工藝分析.rar
JX047四層樓電梯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rar
JX048塑料電話接線盒注射模設計.rar
JX049塑料模具設計.rar
JX050同軸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設計.rar
JX051托板沖模畢業設計.rar
JX052推動架設計.rar
JX053橢圓蓋注射模設計.rar
JX054萬能外圓磨床液壓傳動系統設計.rar
JX055卧式鋼筋切斷機的設計.rar
JX056五寸軟盤蓋注射模具設計.rar
JX057錫林右軸承座組件工藝及夾具設計.rar
JX058心型台燈塑料注塑模具畢業設計.rar
JX059新KS型單級單吸離心泵的設計.rar
8. 跪求:畢業論文設計
相關範文: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本文討論了基於Web的計算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的設計思想及其實現方法。教師使用該系統可以進行網上授課、布置作業、批改作業、出試卷、評卷等;學生使用該系統在瀏覽器中觀看教師授課視頻圖象(廣播或點播)、在網上做作業、提交作業、考試、答疑或課堂討論。
1.引言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基於Internet的計算機遠程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計算機遠程教學是指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路通信技術,在網路環境下開展的教學活動。它有著傳統教學模式所無可比擬的優點,它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採用了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使教學活動上了一個新台階。
作者所在單位承擔我校除計算機系以外的所有系所的計算機基礎公共課(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C語言》、《Foxpro》等課程)的教學任務,每學期平均有3000多學生,各教師均負責2~3個班共200~300多人的教學,教學任務繁重。為了使教師能通過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應用Internet網路服務的能力,以此來加強和鞏固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我們從1999年開始,開發了《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以下簡稱《遠程教學系統》)。在Internet/Intranet環境下實現作業、考試、授課、答疑/輔導等功能,使用一年多來,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以下討論該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方法。
2.《遠程教學系統》的體系結構
《遠程教學系統》是在Internet/Intranet環境下實現的,是典型的瀏覽器/伺服器模式。伺服器以Windows NT 4/2000 Server為操作系統平台,Microsoft SQL Server 7.0為RDBMS,客戶端通過瀏覽器訪問系統提供的服務。系統不允許匿名訪問,它要求用戶提供帳號/密碼,通過驗證後才能進入系統主頁,以此追蹤用戶身份。本系統將用戶分為三類:系統管理員、教師、學生,他們都有各自的主頁,訪問系統的許可權也不相同。其中許可權最高的為管理員,其次為教師,最低為學生。許可權高的能訪問其下級所能訪問的所有資源,反之則不然。例如教師能進入學生主頁,而學生則不能訪問教師主頁所提供的功能(布置作業、批改作業等)。本系統可同時為不同課程的多組教師/學生(上一門課的教師及其學生為一組)提供服務,它們之間既有一定的隔離性(例如某個教師帳號不能批改屬於另一個教師的學生的作業等),又有資源的共享性(例如公共作業、試題的共享等),很好地解決了本單位各個教師負責不同班級,課程也有所不同的問題。《遠程教學系統》體系結構按用戶角色的不同,劃分如下:
圖1 《遠程教學系統》體系結構
2.1 管理員模塊
由於《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可同時為多組教師/學生提供服務,各組間的課程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學生組間應具有一定的隔離性。例如一門課程的教師對其學生具有管理權,但不能對屬於其它教師的學生進行管理、某個學生只能訪問其教師的作業等。因此系統主頁需要教師或學生均以帳號/密碼登錄後才能訪問,以此追蹤用戶訪問系統資源的身份。而用戶帳號的開設與刪除、教師與學生的對應關系、課程名稱、學生人數等信息,由系統管理員負責管理。這里,我們將系統資源訪問帳號作為操作系統帳號開設,由Windows NT和Web伺服器IIS負責進行用戶驗證。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操作系統的安全機制,使操作系統與資料庫伺服器(SQL Server)無縫集成;二是可同時為用戶提供其它輔助服務,如:電子郵件、個人主頁、FTP服務等。使系統應用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學生在應用系統的使用過程中可進一步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2.2 教師模塊
教師模塊中包含了教師授課所需的各種功能。如:網上實時授課廣播、布置作業、批改作業、出試卷、評卷、考試結果統計分析、網上答疑、課程資料(素材)製作、學生帳號管理(修改學生密碼)、設置聯機會議等。系統使用組件對象模型(COM)以及Office Automation技術自動批改《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業並登記成績。教師可對作業結果進行查詢、統計。教師可利用OutLook向系統請求聯機會議,以此進行網上答疑、群體或個別輔導。
2.3 學生模塊
學生模塊包含查看教師布置的作業、(在網上或本地)做作業、測驗(考試)、教師授課視頻廣播收看、點播、網上答疑、課程資源瀏覽、輔助服務等。學生使用瀏覽器訪問系統主頁時,需要提供帳號/密碼進行用戶驗證,通過驗證後,在瀏覽器關閉之前,均以該帳號身份訪問系統資源。《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作業可直接在瀏覽器中完成並提交,對於《C語言》課程作業,為學生提供Web界面,完成作業程序的編輯、編譯、鏈接、運行,一氣呵成。遠程考試功能既提供選擇題形式的傳統筆試試題,也提供實際操作形式的試題。考試通過WWW界面進行,有時間限制。學生在規定時限之前完成考試內容時可通過"交卷"按鈕提交試卷;若考試時限到達時學生仍未交卷,則系統自動將考生當前的考試結果提交。試卷的批改、考試結果的統計均由程序自動完成。自我測驗功能則提供測驗試卷,不限時間,由學生自主選擇進行,測驗完畢後系統立即評卷並給出成績及學生測驗時的選項與正確答案的對照表,以便學生查閱。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網路的應用能力,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本系統為每位使用《計算機公共課遠程教學》系統的學生和教師提供Email、FTP、個人主頁、BBS、聯機會議(在線聊天Chat、應用程序共享、白板)、等功能。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高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以及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另外,本系統還配備資源庫,內置與教學內容相關或與網路應用相關的多媒體資料,供學生課外瀏覽、學習。
3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的特點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功能涵蓋了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用戶界面完全由瀏覽器提供,維護方便。其中採用了多項現時多媒體和網路的最新技術,如下所述:
3.1 組件對象模型(COM)技術
組件對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簡稱COM)是一個軟體規范,它是基於對象的編程模型,只要遵循COM規范,應用程序和組件對象之間就可實現二進制代碼級別上的重用,解決了對編程語言和環境的依賴。COM是Microsoft其它許多技術的核心,它允許用某種語言編寫的位於二進制代碼中的對象,為其它語言所訪問(或稱二進制兼容)。COM技術已經滲透到Microsoft的各個產品中,如:Windows NT/2000、SQL Server、Visual Studio、Office 97/2000、BackOffice等。《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使用C++或ASP腳本、Perl腳本作為編程語言,其中大量採用了基於COM的技術,例如:
3.1.1 ADO(ActiveX Data Object)
ADO是資料庫訪問組件,應用程序通過ADO訪問資料庫的原理如下:
圖2 ADO存取數據示意圖
上圖中OLEDB是Microsoft 繼ODBC後新的數據訪問機制,它不但可以訪問資料庫數據,而且還可以訪問其它非資料庫類型的數據,如Email、目錄服務(LDAP)等。ADO是位於OLEDB上層的應用程序介面,操作較為簡單。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中作業、試卷、考試結果等信息都是保存在SQL Server資料庫中,系統使用ASP腳本通過ADO對象訪問資料庫以及電子郵件、進行全文索引,如下圖所示:
圖 3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數據存取示意圖
3.1.2 Office Automation對象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利用Office Automation對象,使教師利用程序自動批改學生提交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Word、Excel)的作業,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3.1.3 ADSI
ADSI(Active Directory Service Interface)是Window NT/2000活動目錄介面。利用該介面對象實現操作系統帳號的管理(開帳號、刪除帳號、帳號屬性設置)以及訪問許可權設置,簡化帳號管理任務。
3.1.4 Developer Studio對象
Microsoft 的Visual Studio相信是廣大程序員喜愛的開發工具,但大家都不太注意其中的Developer Studio對象:
Application Debugger
Breakpoint Project
使用他們,可以使程序的開發達到一定程度的自動化。許多在Visual Studio集成環境下通過菜單完成的命令或功能,都可以用Developer Studio組件對象的屬性或方法來實現,如程序的語法分析、編譯、鏈接、調試、表達式求值等。而這些都是教師批改C語言作業所要進行的操作。我們使用這些對象輔助教師批改C語言作業,減輕教師負擔。
3.2 視頻流技術
在Internet/Intranet環境下,文字、靜態圖像信息的傳輸是不成問題的。對於視頻/音頻信息的傳送,則由於網路帶寬等原因,需要進行特殊處理。而遠程教學系統中的授課功能就要求在Internet/Intranet環境下傳送大量視頻/音頻數據,以便實現教師授課的實時廣播和視頻點播(VOD)。在有限的網路帶寬資源的限制下,視頻/音頻數據必須經壓縮處理後才在網路中傳輸。以往多採用MPEG I等壓縮技術,其特點是用戶必須等待壓縮文件完全下載到客戶端後再播放,增加了客戶等待的時間。目前,視頻/音頻數據採用經特殊演算法處理的流技術,使視頻/音頻數據邊下載邊播放。流技術的典型代表是Microsoft 的Media Technologies(Netshow)和Real Network的Real Video/Audio。《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主要採用了Media Technologies壓縮技術,使用其Multibit功能在一個流文件中壓縮適合多種網路帶寬(從28.8Kbps~3Mbps)的視頻/音頻流(最多6個)。由視頻伺服器根據客戶訪問時的實際網路傳輸能力選擇其中一種帶寬流向客戶傳輸。另外,還根據Netshow和Real Video/Audio支持多播(Multicast)的特點,在網上對教師授課場景進行直播(廣播)。在授課功能中,單是教師的授課圖像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配有同步的教師授課演示文稿(Powerpoint或HTML網頁),真正將課堂搬到網上。
圖4 同步視頻點播
3.3 網上實時交互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在網路環境下通過文字、視頻、音頻的實時交互,以此實現課堂討論、教師操作示範演示、學生個別輔導等功能。教師通過瀏覽器或Outlook向系統發出聯機會議(Online Conference)請求,在聯機會議持續時間內,學生可通過瀏覽器加入會議,並使用系統提供的聊天(文本)、白板(圖畫)功能與與會者進行討論;教師可通過應用程序共享功能向全體與會者演示某個程序的操作過程,或(通過語音)要求指定學生完成某個操作(個別輔導)。客戶端使用NetMeeting,還可以實現一對一的視頻/音頻交互、聊天、白板、文件傳輸等。
4 結束語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使用一年多來,極大地促進了我單位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手段,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殷培紅,張小亞,李芒. 網路環境下問題解決學習的課堂教學設計的實踐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 2001,(11) .
[2] 蔣冬梅,張衛紅. 基於構建主義的Internet遠程教育淺析[J]東北電力學院學報, 2002,(04) .
[3] 陳信年,朱貽盛,龔麗,謝浩. 第三代遠程教育系統的研究和設計[J]計算機工程, 2003,(11) .
[4] 王基一. 對基於網路的遠程教育課程設計的認識[J]開放教育研究, 2000,(06) .
其他相關:
http://www.yscbook.com/testbbb/jyjxlw/200810/98477.html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補充:
http://www.lwbst.com/viewAction.do?lunwenid=118225
基於SIP的遠程多媒體教學系統的設計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