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一線城市本科線

一線城市本科線

發布時間: 2022-05-04 04:45:12

Ⅰ 北京地區的985高校往年分數線都在多少今年會變嗎

理科647分,排名大約1500左右。這個分數夠高了,絕大多數的985/211院校都可以報考。按照往年的理科一本投檔線位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科學技術大學,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這幾所學校有希望,可以沖擊一下,但是好專業不一定能去。其他的學校把握都比較大

第四、專業錄取分數線

即院校的每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是該專業在全省所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專業錄取分數線對考生尤為重要。

Ⅱ 本科一線,二線是什麼意思

一般來講,抄一本大學的錄取襲線叫重點線;二本大學的錄取線叫二本線;三本大學的錄取線叫三本線或本科線;高職大專的錄取線叫大專線。

簡單地說,本科線就是三本錄取線。每年、每個省的本科線各不相同,會根據當年的招生計劃和報考人數以及當年的高考試題難易程度來決定。

(2)一線城市本科線擴展閱讀:

由於第一批錄取主要是全國重點大學,因此其錄取控制分數線,又叫重點線。根據規定,按計劃招生數與考生數的比例1∶1或2來確定。分數線的劃分是按文、理、外語三類分別劃分的,考慮到志願兼報等因素,因此分數線確定時並不是機械進行的,而要考慮各種因素的作用。

第二批錄取院校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因此劃定的控制分數線又叫本科線,本科線一般按略多於計劃招生數來確定,其計算辦法是包括第一批的余數在內從第一批控制分數線往下測。

Ⅲ 一線城市本科生起薪僅5292元,你還會選擇北上廣深嗎

對於很多大學畢業生來說,就業首選北上廣深,已經成為很多大學生的擇業觀。9月7日,研究機構中智咨詢人力資本數據中心最新發布的2018年企業應屆生起薪標准顯示,一線城市本科生起薪僅5292元,相比二線城市,優勢並不大。

面對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起薪,如果你是一名應屆畢業生,你會怎麼選?

Ⅳ 如果要上本科,最少要超過本科分數線多少分,才有十足的把握能被錄取

這個要看你想報哪類學校了,三本只需要過線甚至不過線掏點錢就可以了,二本的話至少版得過線,想報權考好二本的話分數要很高的,差不多一本的分數,如果是報一本的話至少高出二十分,當然每個學校都有冷門專業,報考的時候可以同意調劑,也可以直接報冷門專業,錄取率大點

Ⅳ 一線城市二本和二線城市一本,你該如何選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上流UpFlow

(ID:heyupflow )

作者:劉耀東

編輯:八月

幾個月來,長沙、成都、武漢等眾多主流二線城市紛紛拋出送房子、送戶口、送錢等措施招徠大學生畢業生。其實,早在面臨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每個分數在重本線附近徘徊的小夥伴都會遇到類似的難題:是選一個二三線城市正兒八經的一本,還是選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的二本學校呢?

我也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當年高考我超過一本線21分,原計劃報考北京的大學,但因為成績不理想,無法選北京比較好的大學,只能選二本中比較好的。

因此聽了家人的意見,選擇了二線城市某211大學,畢業去北京工作。我也曾後悔過沒有一開始就選擇北京,反而南轅北轍。

對於參加高考的人來說,報志願是一個糾結的問題

我終於意識到,二三線城市的一本還是一線城市的二本,這個問題的本質是選「一二線城市」和「一二本」。關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考慮,對此,我們做了一個對比和分析。

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能給你帶來什麼

很多人都說,「選大學就是選城市」。在對於大學的選擇上,這些人會更偏向於選擇一線城市,在他們眼中,城市的資源優勢大於學校的學歷優勢。

以一線城市北上廣為例,2017教育部公布的大學名單里,北京總共92所高校,本科院校(包含一、二、三本)67所;上海高校共64所,本科院校38所;廣州市高校總共83所,本科院校36所。

這些大學會根據辦學特色的不同實行「聯盟」,學生可以跨學校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教育資源可以共享。

一線城市有著二三線城市沒有的資源

小楠原是在北京印刷學院讀書,但是她經常去北大蹭課,她就是通過蹭課的方式,修完了中青報首席評論員曹林在北大開設的新聞評論課。

一般老師都很歡迎學生來蹭課,在課堂上沒有一本二本的區別,大家共同享受一線城市的教育資源,是二線城市所不具備的好處。

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讀書,周末可以去國家圖書館自習,可以去798看展覽,可以去三里屯偶遇各種明星大咖,可以去聽專業講座,這個城市有太多公共資源可供你使用。除此之外,大城市還提供了非常多的實習與工作機會。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6000萬注冊公司,光北京就有800萬。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互聯網、影視傳媒、房地產等各行業都在北京集中分布,上海是經濟金融中心,投行、金融公司、文化產業都非常發達。

在這里,很容易找到實習和工作機會,也很容易和牛人一起共事。每到寒暑假,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都會迎來一大批在二三線城市讀書的學生,他們選擇假期來這里實習,為自己尋找更好的工作。而在本地上學,則可以省去很多生活交通成本。

同時,這種經歷也可以為自己簡歷「鍍金」,哪怕是以後回到二三線城市工作,在一線城市實習過得經歷會讓他們很容易脫穎而出,從而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而如果一開始就選擇一線城市讀書,從大一開始,就可以開始大公司實習,為自己增長視野。

許多人在畢業後會優先選擇在一線城市就業

小薛現在大三,但已經在傳統媒體像中國證券報、互聯網公司新浪網易、創業公司邏輯思維實習過。他每次實習的崗位都有所不同,從實習記者到運營,再到產品,只要感興趣的工作都去試了一遍。

按照他的話說:「試過才知道喜不喜歡,總不能等到畢業後再去試錯吧。」這樣,既豐富了自己的實習經歷,也增長了見識,待過不同的公司感受過不同的企業文化,也相對成熟一些。等到他畢業的時候,這些經歷會為他提供更多的選擇,而這些,真的只有大城市才可以給。

無論是哪個城市的畢業生,都會更傾向於去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但是,在這個城市上學的畢業生,會更容易留在學校所在地工作。以2016年為例,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應屆畢業在京就業比例超過50%,研究生在京就業比例則超過了60%。

報告顯示,82.66%的應屆畢業生選擇了異地就業,其中近四成選擇留在大學所在的城市;選擇回到原籍所在城市的人群比例只有17.34%。選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人群比例達到43.75%。

也就是說,如果選擇了一線城市讀大學,留在一線城市工作的概率為50%以上。大城市工作機會多,薪資相對高,有什麼理由不選擇留下來呢?

學歷優勢:一本到底有多重要

對有些人來說,學歷比城市重要的原因是,學歷才是未來的敲門磚。

用人單位設置學歷門檻,這究竟合理嗎?游戲媒體131主編何嘉表示:以前的元老普遍學歷過低是因為那時候人才少。現在有學歷要求,降低招人的風險,我面過不少人,連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都達不到,這種咋招?當然低學歷,但是有能力的人才,各個公司肯定會有特別通道的,學歷不是硬性標准。

學歷在有些事情上是一個隱形標簽,有些公司還會在定薪水的時候參考學歷,在職員競升的時候,學歷也會是一個參考標准。

在求職中,學歷是企業的一個考量標准

當然,還有人會說,二線城市的一本雖然城市競爭力不如一線城市的二本,但這一本是實實在在的一本,學校的教育資源、師資力量都與二本學校有本質區別。

二線城市的一本院校仍然有很多優秀的老師和學者,他們能夠給學生提供的資源和視野,同樣不可低估。

對某些有學科要求但卻無法進入最頂尖的學校專業的畢業生來說,二線城市一些專業排名靠前的學校,仍然是很多人的不二之選。畢竟,專業有時候對就業方向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2017年這些行業的人均月薪均達到萬元

很多二線城市的一本與國外大學有很好的交流合作,學生可以申請出國交換。而且,一本學校的保研名額要大大多於二本院校,選擇一個不錯的一本院校,保研的機會也會大一些,而且還能保到比較好重點院校。

許多大型公司目前仍然非常看中學歷水平

阿圓就讀於上海某二本學校,因學校沒有保研機會,寢室四個室友都選擇考研,結果只有一人考上;而我就讀的某二線城市的一本學校,有個明星寢室,四個人全部保研到985院校。

這就是一本的優勢,如果想要讀研的話,一本院校能夠提供的支持大於城市提供的資源。

這是一次艱難的選擇

那些曾經也面臨同樣選擇的朋友,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我采訪了一下曾在擇校問題上左右為難的人,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每個人都有發言權。

@Summer 二線城市一本現就職於成都某互聯網公司

我當時很想去上海,很喜歡復旦大學,但是高考沒考好,在報大學的時候出現了上下為難的情況。在糾結下選擇了保險的二線城市一本,畢業後回成都找工作,整體比較順利。畢業後的確很多同學留在了本地工作,但到時候還會再糾結是留在本地、回家還是去一線城市。你會發現,這個選擇,根本就沒完。

@曉舒上海某二本現就職於北京某互聯網公司

我復讀過一年,第一年沒考好,只能上本地一個三本。家裡人強烈要求我去大城市讀書,因此我復讀一年,考上了上海一個二本。上海的確跟我家不一樣,在上海讀書的四年裡,從外形到頭腦,我都完全變了。畢業後來北京工作,我很感謝大學四年在上海的經歷,它完完全全重塑了我。所以我覺得只要沖破限制來到大城市接受改變,人生就沒有限制。

@之江三線城市二本現就職於北京某公司

我的目標是北京的大學,但是沒考上,只好在家裡本地讀了二本。後來考研又考北京,還是沒考上,我就直接來北京工作了。我對大城市是一種嚮往,但我覺得我的大學也挺好。只是我會想,如果當初去了北京讀大學,現在做一些事情可能更輕鬆些。

所以說,在選擇去哪裡讀大學、讀什麼大學這件事情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

就師資力量來說,二三線城市的一本不一定比一線城市的二本要差。相比之下,二三線城市的一本氛圍也可能比一線城市的二本要好。

從生活成本上考慮,二三線城市比一線城市要低,但同時娛樂生活的豐富程度,也會低於一線城市。

從城市發展水平上來說,二三線城市的發展的確不如一線城市,所以從就業角度來看,一線城市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好的平台、更多的崗位甚至更高的薪酬。

從現實發展角度上看,中國的二三線城市正在迅速的發展起來,這期間也需要更多的人才來支撐。近一兩年來,二三線城市都為能夠留住人才而出台了更好的人才政策和購房政策,這相比一線城市來說,是非常大的吸引力。

[1]高考專家梁挺福,梁挺福:985、211、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地域分布大盤點,2017-09-26

[2]三成上線考生放棄補錄機會[N];中山日報;2009年

[3]呂迎春:仰首是春,二本分數上「一本」俯首是秋,一本分數上「二本」[J];招生考試通訊(高考版);2009年06期

如果你的高考分數剛好在重本線徘徊,你會怎麼選?歡迎在留言里告訴我們你的經驗與看法。

本文轉載自上流UpFlow公眾號,不代表本公號觀點。

近期好文薦讀:

2017年美國最好新聞作品:新聞編輯協會獎名單出爐

未來媒體必須關注的14個科技趨勢

作為戰地攝影師的一生

投稿、合作郵箱:

Ⅵ 什麼叫本一線什麼叫本二線

本一線和本二線是指一本(本科第一批)和二本(本科第二批)。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內全國容統一考試招生錄取批次是指「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專科一批、「專科二批」等招生批次。

高考中本科報考成績按分數線劃為三個批次,普通二本大學(二本)就是本科報考第二批次大學僅次於提前批本科和一本(最高位次)而言,每年普通二本線由考生總成績而有所不同。

(6)一線城市本科線擴展閱讀

一二三本高校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因為高校名稱是高考入取批次序號(動態的變數)的名稱。一二三本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不是固定不變的。

因招生批次為每個省自定,且是涵蓋所有在該省市招生的普通高等學校的,加之地方偏袒等原因,招生批次並無法真實展示學校實力,但部分讀者會單純的認為一本一定比二本好;國家支持全國所有省份盡快取消所有批次。

由於各省政策關系,一個學校在不同省市招生批次並不一致,且很多學校在同一個省市會出現在多個批次同時進行錄取的問題。

Ⅶ 15座新一線城市,普通本科高校數如何排名

根據2020年的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現有新一線城市15個,分別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沈陽、青島、合肥、佛山。粗略觀察不難發現,當中有不少城市高等教育資源豐富。接下來,對15座新一線城市的本科高校數情況進行簡要盤點,一起來了解下吧!


綜合上述分析,對於2021年高考生而言,南京、武漢、西安、成都等高教強市,依然是性價比最高的求學之選。這些城市不僅高校數量多,名校實力也不俗,能夠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報考需求。對此,你怎麼看呢?

Ⅷ 一般要多少分才可以考上大學

一本院校:文科類:總分分。理科類:總分485分。二本院校:文科類:總分418分。理科類:總分360分。如果想上自費的,寬進嚴出的那種,分數有200多夠了!但是花錢很多!

一般意義上,考上大學是指考上本科大學,全國各地高考政策不同,分數也不同,光看分數來定是否考得上大學,是不準的,就近年高考本科錄取率來說,只要排名在前百分之三十五基本上都可以考上本科。

如果非要看分數,就全國平均本科線,理科在380分以上,文科在420分以上,下面以理科為例子說一下考上大學分數大致情況,像江蘇特殊的,總分只有480的,本科線是280以上。

如果總分是750的,又是考試大省的,就是考生多的,像安徽,湖南,江西,山西等,理科本科線都要400以上,文科都要450以上。

(8)一線城市本科線擴展閱讀

1、理性看待社會機構的大學排名

社會上的一些大學排名很多,由於他的指標體系不同,排名結果也各不相同,不論是哪種排名,對於排名先後前後相鄰的一些大學來說,水平沒有太大的一個本質差別。

社會排名雖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議考生不要只看這些社會排名結果,應該參考其中的部分重要因素,比如,它的教學質量、學科實力、升學情況、畢業生就業比例等等這些因素,是與考生進入大學之後學習有直接關系的。

2、將地域作為選擇大學時的一個參考因素

在選擇大學的時候,我們考生和家長不應該將地域作為選擇大學的限制因素,只能作為選擇大學時候的一個參考因素。不少考生,喜歡就讀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以及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學。當然不可否認這些地區的經濟發達,文化建設也比較好,對成長是有一定幫助的,可以開闊眼界。

3、利用好不同地區錄取分數差,適當提高院校檔次

同檔次的院校在不同地區錄取分數相差是比較大的,一般的要相差10到20分。我們考生和家長要盡可能利用不同地區的分數差,適當的提高院校檔次。

不要執著的將志願鎖定某一地區而降低院校檔次,或者為了保住同檔次院校而降低專業要求。如果在異地上了比較好的院校,真正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能力,我們以後完全可以通過考研再到理想地區的院校深造,同樣可以實現去大城市的一個目的。

Ⅸ 一線城市的普通重本和二線城市的「211、985」,該怎麼選

如果分數都夠錄取線的話,肯定是985、211大學。一線城市的重點大學雖然說也有實力很強的,但是相對數量比較少。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比較兩者差距。

Ⅹ 黑龍江一本2021分數線

2021年黑龍江本科一批分數線文史類472,理工類415

2021年黑龍江省普通高考報名19.4萬人,高職單招提前錄取2.9萬人,預計參加高考16.5萬人。全省設考區102個、考點301個(含備用考點105個)、考場7432個(含備用考場1431個),選調考務工作人員2.9萬人。2021年黑龍江本科一批分數線以上人數:文史類:8007人;理工類:38639人。

分數與報考

1、一本線上40分左右的學生,城市、學校與專業並重,比較理想的是選擇一線城市專門院校的主體專業。

學校與專業不能兼顧時,如果以選擇學校為主,專業要盡量靠近學校的主體專業,或是社會需求量大的專業。如果以選擇專業為主,就要綜合考慮學校的整體情況,最好是自己感興趣或畢業後找工作時有優勢的專業。

這一分數段的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城市、學校或專業。這一檔內非985的很多學校的學生跟2A學校的學生在就業上的差距並不是很大。

2、一本線左右,能上較好的二本院校的大部分學生,重點考慮城市和自己喜歡的專業。

因為這些本科院校中除少數專門院校及原來隸屬國家部委的學校外,其他大部分學校整體水平接近、社會名聲以及排名等都較接近。很少有人知道將來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但很多人知道自己喜歡在什麼樣的城市工作。這一分數段的學生要盡量以興趣為主選擇專業,至少大類專業要與自己興趣相投、相近。

同重點線上的學生相比,可能線下學生的智力稍遜(這不是絕對的),那麼就以興趣來彌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動力之源、是邁向成功的基礎。每個人的興趣是各不相同的,這正所謂人各有志,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真正的興趣所在。但是以興趣為主選擇專業時要注意切合實際,也就是選擇的專業要切實可行,不能架在空中樓閣之上。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教育頻道-31省區市2021年高考分數線

熱點內容
蘇州大學朱教授 發布:2025-09-06 09:01:41 瀏覽:986
李慧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博士 發布:2025-09-06 09:00:53 瀏覽:310
合肥工業大學考研租房 發布:2025-09-06 09:00:26 瀏覽:986
山西太原師范大學武老師 發布:2025-09-06 08:55:12 瀏覽:45
上海中醫葯大學博士補助 發布:2025-09-06 08:20:50 瀏覽:855
美國大學籃球比賽視頻 發布:2025-09-06 08:13:28 瀏覽:900
大學生怎麼辦暫住證 發布:2025-09-06 07:59:17 瀏覽:434
2013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發布:2025-09-06 07:38:36 瀏覽:135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排名 發布:2025-09-06 07:21:48 瀏覽:201
清華大學2012年各專業天津錄取分數線 發布:2025-09-06 07:08:21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