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本科專業影響
⑴ 教育部撤銷518個本科專業,為何撤銷
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確定了同意設置的備案專業、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和新增目錄外專業點名單。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備案專業2046個、審批專業177個,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93個,撤銷專業518個。
本輪撤停調整中,「多所名校撤銷臨床醫學專業」,一度引發廣泛討論。中南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與廣西醫科大學四所高校今年撤銷了臨床醫學專業,中南大學臨床醫學在最新學科評估中獲評A-級,而南開大學臨床醫學在ESI臨床醫學質量水平指標排名也表現不凡,學科實力較強。有網友疑惑,此次「撤銷」,是否意味著從此停辦?
⑵ 教育部宣布撤銷518個高校本科專業,這對高等教育有什麼影響
引言:本科專業的設置是要通過教育部審批的,這樣的話,學校才能夠開辦這個專業,教育部宣布撤銷518個高校本科專業,這對高等教育有什麼影響呢?
⑶ 撤銷了本科專業的學校,還收這個專業研究生嗎
大學撤銷了本科專業,並不等於撤銷了研究生招生,一般是不影響繼續招收研究生的。
⑷ 周知!教育部撤銷518個高校專業,報考時該注意什麼
報考時要了解高校的專業信息,志願填報的時候,考生只需要弄清楚學校按哪些大類招生,每個大類有哪些專業,自己喜歡的專業在哪個大類就可以了,進入大學後,一般會有較為詳細的專業介紹,且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考生對學校和專業也會更加了解,選擇的時候確實就可以避免選錯專業的誤區。
高校實行大類招生,正是基於以上兩個背景,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科發展。其特點是低年級進行通識教育,簡單理解就是打基礎,通識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為通識教育沒有專業的硬性劃分,它提供的選擇是多樣化的。而學生們通過多樣化的選擇,得到了自由的、順其自然的成長,可以說,通識教育是一種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與實用性。他還有另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博雅教育”,比如很多高校就設有博雅書院。
⑸ 教育部官網發布了撤銷本科專業的通知,撤銷的這些專業,都是最差的專業嗎
最近,教育部發布通知,將要撤銷518個本科專業,其中還有985高校,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將要撤銷編輯出版學,東北大學的軟體工程專業兩年制,那麼還有哪些高校的專業被取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通過這張標題,我們不難發現,被取消的本科專業工科居多,很多都是熱門專業,有南開大學的臨床醫學七年制,天津大學的信息工程四年制,山東大學的空腔醫學七年制,還有00後喜愛的應用心理學。
⑹ 教育部宣布撤銷518個高校本科專業,對高等教育有什麼影響
我國的很多專業基本就是亂設的,我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專業,也分不清專業,市場需求和研究方向之間的關系。選擇這些專業的學生在就業升學時面臨了極大困難。在新的環境下,想要培養新的人才應對挑戰本身是好事,但這不意味著應當開設一個相關專業去應對這樣的挑戰。
當然不同專業畢業的發展,就業時的待遇肯定是有所差別的,這要結合學生特點進行分析,並不是說就業熱門的專業一定適合每個人,也不是說好的專業就能讓學生畢業後掙更多的錢,但世界范圍內經典成熟的專業起碼有幾十個,難道這么多專業都滿足不了一個孩子的選擇嗎?
⑺ 教育部宣布撤銷518個高校專業,這些被撤銷專業有什麼共同點
一:撤銷專業教育部宣布撤銷518個高校專業,這些被撤銷專業有什麼共同點?他們為什麼會被撤銷呢。
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根據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評議結果,共撤銷中國人民大學編輯出版學、中央財經大學物流管理、南開大學臨床醫學等518個本科專業。其中江西省撤銷29個本科專業,涉及華東交通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教育、江西科技學院社會工作等本科專業。 在這些專業裡面有一些是我們沒見過的專業,還有一些是比較熱門的專業,但是為什麼他們都會被國家撤銷呢?這其中又有什麼用的批判標准呢。
⑻ 你如何看待教育部撤銷518個高校專業這件事
3月1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確定了同意設置的備案專業、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和新增目錄外專業點名單。
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備案專業2046個、審批專業177個,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93個,撤銷專業518個。
此外,根據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評議結果,確定了同意設置的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和尚未列入專業目錄新專業名單。
據悉,新專業共37個,其中包括量子信息科學、智能交互設計、智慧交通等。
這件事對高中生是好事,可對這些專業的在讀本科學生可能不太友好。但是也給考生們去除了一些不利於工作的專業。
大家最好要隨著時代變遷,思想也要逐漸變化,趨利避害,現在發展太快,沒人知道明天一睜眼,這個世界又新增了什麼奇怪東西。
所以在選擇方面要有自己的主見和見解。切勿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