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移動式護理床本科畢業論文

移動式護理床本科畢業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5-05 16:24:39

⑴ 護理專業畢業論文怎麼寫

患者的護理研究 【摘要】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呈逐年增高趨勢,且發病急驟、病情危重,是人類死亡及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對腦血管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系統的護理是減少
和死亡率的關鍵,現討論如下。 【關鍵詞】
護理 1臨床資料 我院內科2004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
患者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齡40~83歲。入院時
5例,神志清楚38例,失語5例,
18例,其餘20例語言無障礙。4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一側肢體偏癱。 2護理 2.1一般護理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整潔、安靜。急性期應絕對卧床休息,避免搬運。嚴密觀察神志、瞳孔、
及頭痛嘔吐等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積極配合搶救。如
加深,血壓升高、腦搏緩慢、呼吸深慢而不規則、中樞性高熱提示繼續出血;如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煩躁不安、輕度呼吸、加深加快、脈搏加速、血壓和體溫上升考慮腦病前驅症狀;如一側瞳孔散大,
遲鈍或消失提示腦病形成;雙側瞳孔針尖樣大小、眼球固定,提示橋腦出血。昏迷患者頭偏向一側,保持
通暢。急性重症腦出血禁食72 h可放置胃管,給予低脂高蛋白流質及一定的水,無吞咽障礙者可給予低脂高蛋白流質飲食。遵醫囑合理安排使用脫水劑,保持靜脈通暢,嚴禁外溢,脫水劑應快速給葯,其餘靜脈給葯應控制滴速,以防顱內增高。 2.2預防
的護理 2.2.1
的預防及護理保持患者頭偏向一側,病情穩定後定時翻身拍背,用
吸出
分泌物或誤吸的內容物,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可給予
。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2.2.2
的預防及護理對於

的患者,應在嚴格
下留置導尿,保持
通暢,每4 h放尿1次,每日更換一次性尿袋,每日消毒
和會陰,保持
的通暢,觀察尿的顏色、性質、量並記錄,必要時做
。7~14天後逐漸定時夾管,指導練習排尿的隨意性動作,訓練其膀胱功能。 2.2.3便秘的預防及護理神志清醒者囑其多吃粗纖維食物、蔬菜、水果,保證每日2000 ml的飲水量,保證3天排便1次。便秘可給予結腸環形按摩或使用
,必要時灌腸。同時每次便後用水洗凈肛門周圍。 2.2.4褥瘡的預防及護理保持患者平卧體位,睡氣墊床,在身體空隙處墊軟枕,床鋪要保持柔軟清潔、乾燥、平整無碎屑。患者要每2~3 h翻身1次,協助翻身時,動作要輕柔,避免脫、拉、推的動作,以防擦破皮膚。對身體受壓發紅部位定時給予溫水熱敷按摩或50%酒精按摩,有破損者局部塗以
。紅外線照射每日2次。 2.2.5中樞性高熱的預防及護理當腦出血患者體溫波動在40℃左右,即為中樞性高熱。臨床護理中,要及時用50%酒精或溫水在前額、頭頂或頸部、腋下、
、腋窩等體表大血管處反復多次擦洗,或將冰袋放置在這些部位,也可遵醫囑用葯,但降溫前後要注意生命的變化並加強基礎護理,防止
的發生。 2.2.6
的護理對病情輕微者可飯後睡前刷牙;有活動性義齒者應取下保養潔凈,昏迷及
患者進行
每日2次;張口呼吸者用
紗布覆蓋口腔,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 2.2.7
應激性潰瘍和出血的預防及護理昏迷及
者24 h可留置鼻飼流管,鼻飼流質飲食。當發生應激性潰瘍出血者應立即頭偏向一側,保持
通暢,並嚴密觀察
變化,尤其是血壓的變化,預防出血性體克。同時應禁食,僅有少量
者,可進
,並查血型及備血。必要時口服
,並及時補充
,保持水、電解質平衡,配合醫生做相應治療。 2.3功能鍛煉 2.3.1急性期以預防為主(1)保持肢體功能位置,取
時,癱瘓側上肢墊高超過肩部,肘略彎曲,腕和手指輕度伸展,手握紗布卷,膝下放一小枕,腿外側放沙袋以防腿外展、外旋;足底放置足板以防
和外翻;隨翻身變動體位為半

和半
。(2)被動體位:按關節活動范圍進行被動運動,由健側到患側,由大關節到小關節循序漸進,對肘、指、
活動要特別注意,因這些部位易發生強直,應多做運動。每次每個關節每個方向活動5~6下,每天3~5次。(3)按摩患側肢體給予輕柔而有節奏的按摩使其放鬆,伸肌則按摩與揉捏相結合,並按摩胸大肌,減輕其痙攣性收縮,以免妨礙
運動,每天2次,每次15~20 min。 2.3.2恢復期以增強患肢的活動為主對患肢進行坐、立、行的訓練及各種日常訓練。當患者能自行翻身後,將訓練體位改為坐位,健手扶床,兩腿下垂,增加脊柱和
肌肉、韌帶功能和坐位平衡能力。站立訓練:先行輔助站立練習,後行床邊站立練習,堅持循序漸進,防止肢體萎縮。行走訓練:在患者站穩10~15 min而無疲勞時,即可開始步行鍛煉。 2.3.3日常生活訓練對患者進行包括吃飯、穿衣、洗漱、如廁及室外活動等訓練,幫助患者樹立重新生活的信心。 2.4
腦出血患者的突然發病及其
,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創傷。急性期表現出焦慮、無能為力等心理問題,患者由健康變為癱瘓,這一變故使患者感到悲痛欲絕,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部分患者由腦出血所致性格怪異,使家人難以接受。針對患者各種情緒反應可採用交談筆記、手勢辨認,充分了解其需求,告訴患者
經過積極鍛煉是可以恢復的,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5出院指導腦出血患者病程長,大部分患者往往沒有完全康復就出院。護理人員就要教會其家屬掌握一定的護理知識,如休息的環境要通風、透光、安靜,地面不宜過滑、不能獨居、心情開朗樂觀,生活有規律;飲食宜低脂、高蛋白、富含纖維素;加強肢體或語言訓練;家屬要鼓勵和督促患者服葯,控制血壓,以防復發。 3護理體會 腦出血作為威脅中
健康的
常見病,造成的
有肢體癱瘓、失語、心理障礙等。以上43例患者經過我科醫生的積極治療,護士的系統護理,患者及家屬的密切配合,患者肢體肌力、語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狀態均有明顯好轉。有32例患者生活能自理,8例患者能重返工作崗位,3例患者需協助生活,無一例伴有並發症而出院。疾病的癒合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對腦出血患者只能取得一定的療效,而系統的護理往往對疾病的觀察,並發症的預防和疾病的康復有較理想的改善作用。

⑵ 求護理學畢業論文範文一份```在5000字左右

腦出血患者的護理研究

【摘要】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且發病急驟、病情危重,是人類死亡及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對腦血管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系統的護理是減少並發症和死亡率的關鍵,現討論如下。

【關鍵詞】 腦出血 護理

1臨床資料

我院內科2004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腦出血患者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齡40~83歲。入院時意識障礙5例,神志清楚38例,失語5例,口齒不清18例,其餘20例語言無障礙。4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一側肢體偏癱。

2護理

2.1一般護理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整潔、安靜。急性期應絕對卧床休息,避免搬運。嚴密觀察神志、瞳孔、生命體征及頭痛嘔吐等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積極配合搶救。如意識障礙加深,血壓升高、腦搏緩慢、呼吸深慢而不規則、中樞性高熱提示繼續出血;如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煩躁不安、輕度呼吸、加深加快、脈搏加速、血壓和體溫上升考慮腦病前驅症狀;如一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提示腦病形成;雙側瞳孔針尖樣大小、眼球固定,提示橋腦出血。昏迷患者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急性重症腦出血禁食72 h可放置胃管,給予低脂高蛋白流質及一定的水,無吞咽障礙者可給予低脂高蛋白流質飲食。遵醫囑合理安排使用脫水劑,保持靜脈通暢,嚴禁外溢,脫水劑應快速給葯,其餘靜脈給葯應控制滴速,以防顱內增高。

2.2預防並發症的護理

2.2.1肺部感染的預防及護理保持患者頭偏向一側,病情穩定後定時翻身拍背,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或誤吸的內容物,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可給予霧化吸入。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2.2.2泌尿系統的預防及護理對於尿失禁、尿瀦留的患者,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留置導尿,保持導尿管通暢,每4 h放尿1次,每日更換一次性尿袋,每日消毒尿道口和會陰,保持導尿管的通暢,觀察尿的顏色、性質、量並記錄,必要時做尿培養。7~14天後逐漸定時夾管,指導練習排尿的隨意性動作,訓練其膀胱功能。

2.2.3便秘的預防及護理神志清醒者囑其多吃粗纖維食物、蔬菜、水果,保證每日2000 ml的飲水量,保證3天排便1次。便秘可給予結腸環形按摩或使用緩瀉劑,必要時灌腸。同時每次便後用水洗凈肛門周圍。

2.2.4褥瘡的預防及護理保持患者平卧體位,睡氣墊床,在身體空隙處墊軟枕,床鋪要保持柔軟清潔、乾燥、平整無碎屑。患者要每2~3 h翻身1次,協助翻身時,動作要輕柔,避免脫、拉、推的動作,以防擦破皮膚。對身體受壓發紅部位定時給予溫水熱敷按摩或50%酒精按摩,有破損者局部塗以抗生素。紅外線照射每日2次。

2.2.5中樞性高熱的預防及護理當腦出血患者體溫波動在40℃左右,即為中樞性高熱。臨床護理中,要及時用50%酒精或溫水在前額、頭頂或頸部、腋下、腹股溝、腋窩等體表大血管處反復多次擦洗,或將冰袋放置在這些部位,也可遵醫囑用葯,但降溫前後要注意生命的變化並加強基礎護理,防止並發症的發生。

2.2.6口腔炎的護理對病情輕微者可飯後睡前刷牙;有活動性義齒者應取下保養潔凈,昏迷及吞咽困難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每日2次;張口呼吸者用生理鹽水紗布覆蓋口腔,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

2.2.7消化道應激性潰瘍和出血的預防及護理昏迷及吞咽困難者24 h可留置鼻飼流管,鼻飼流質飲食。當發生應激性潰瘍出血者應立即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並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尤其是血壓的變化,預防出血性體克。同時應禁食,僅有少量柏油樣便者,可進流質食物,並查血型及備血。必要時口服去甲腎上腺素,並及時補充血容量,保持水、電解質平衡,配合醫生做相應治療。

2.3功能鍛煉

2.3.1急性期以預防為主(1)保持肢體功能位置,取仰卧位時,癱瘓側上肢墊高超過肩部,肘略彎曲,腕和手指輕度伸展,手握紗布卷,膝下放一小枕,腿外側放沙袋以防腿外展、外旋;足底放置足板以防足下垂和外翻;隨翻身變動體位為半仰卧位、側卧位和半俯卧位。(2)被動體位:按關節活動范圍進行被動運動,由健側到患側,由大關節到小關節循序漸進,對肘、指、踝關節活動要特別注意,因這些部位易發生強直,應多做運動。每次每個關節每個方向活動5~6下,每天3~5次。(3)按摩患側肢體給予輕柔而有節奏的按摩使其放鬆,伸肌則按摩與揉捏相結合,並按摩胸大肌,減輕其痙攣性收縮,以免妨礙肩關節運動,每天2次,每次15~20 min。

2.3.2恢復期以增強患肢的活動為主對患肢進行坐、立、行的訓練及各種日常訓練。當患者能自行翻身後,將訓練體位改為坐位,健手扶床,兩腿下垂,增加脊柱和髖關節肌肉、韌帶功能和坐位平衡能力。站立訓練:先行輔助站立練習,後行床邊站立練習,堅持循序漸進,防止肢體萎縮。行走訓練:在患者站穩10~15 min而無疲勞時,即可開始步行鍛煉。

2.3.3日常生活訓練對患者進行包括吃飯、穿衣、洗漱、如廁及室外活動等訓練,幫助患者樹立重新生活的信心。

2.4心理護理腦出血患者的突然發病及其後遺症,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創傷。急性期表現出焦慮、無能為力等心理問題,患者由健康變為癱瘓,這一變故使患者感到悲痛欲絕,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部分患者由腦出血所致性格怪異,使家人難以接受。針對患者各種情緒反應可採用交談筆記、手勢辨認,充分了解其需求,告訴患者功能障礙經過積極鍛煉是可以恢復的,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5出院指導腦出血患者病程長,大部分患者往往沒有完全康復就出院。護理人員就要教會其家屬掌握一定的護理知識,如休息的環境要通風、透光、安靜,地面不宜過滑、不能獨居、心情開朗樂觀,生活有規律;飲食宜低脂、高蛋白、富含纖維素;加強肢體或語言訓練;家屬要鼓勵和督促患者服葯,控制血壓,以防復發。

3護理體會

腦出血作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神經系統常見病,造成的後遺症有肢體癱瘓、失語、心理障礙等。以上43例患者經過我科醫生的積極治療,護士的系統護理,患者及家屬的密切配合,患者肢體肌力、語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狀態均有明顯好轉。有32例患者生活能自理,8例患者能重返工作崗位,3例患者需協助生活,無一例伴有並發症而出院。疾病的癒合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葯物治療對腦出血患者只能取得一定的療效,而系統的護理往往對疾病的觀察,並發症的預防和疾病的康復有較理想的改善作用。

⑶ 護理學畢業論文能寫些什麼內容

護理學畢業論文 一氧化碳(CO)中毒遲發腦病,系指CO中毒患者未經或經搶救治療緩解,在數天至數周表現正常的「假愈期」[1]後,再次出現痴呆、肢體僵直、震顫、失語、二便失禁、昏迷等一組神經精神症狀。具有起病急、恢復慢、病程長、並發症多等特點[2]。1980~1997年我院收治CO中毒遲發腦病患者60例,採用大劑量煙酸治療;加強心理護理;保證充分營養及防治各種並發症,使患者渡過危險期,總有效率95%。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齡>50歲55例,最大74歲。56例因煤爐取暖所致,2例因化工廠煤氣管道漏氣,2例煤氣熱水器漏氣所致。臨床診斷痴呆類綜合征54例,表現少語、胡言亂語,計算、定向、記憶、理解力減弱或喪失,反應遲鈍、緘默、呆滯,情緒不穩,二便失禁,拒食、拒葯,不認家屬,打人毀物。類帕金森氏綜合征36例,其中有的患者同時具有兩類綜合征表現,表現四肢強直,震顫,強握摸索,張口、吞咽困難,類木僵狀態。 2護理要點 2.1痴呆綜合征的護理
2.1.1責任護士根據患者不同病情及生活所需,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擬訂詳細的活動時間表。注意個人衛生及保暖,及時更衣;進行各項操作時,注意多與患者進行語言交流,邊做邊講,從簡單動作開始,如訓練識別自己的親人、房間,正確入廁,穿衣系扣,定時排便,正確表達要求等,反復訓練,增強其記憶力與注意力。最大限度培養患者自理能力。
2.1.2當病情相對穩定時,可行走的患者常無目的的出走,不識歸途,故應在患者衣服上做好明確標志並嚴格陪護,防止走失。我科1例患者曾走失7日後找回,應吸取教訓。
2.1.3患者因行為異常、痴呆,心理負擔重,怕受人譏笑,擔心愈後或發生精神錯亂,表現為不配合治療、打人損物,並發生強笑強哭等。護士要安慰關心患者,耐心指導其生活鍛煉,對恢復中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鼓勵,做好同室患者及家屬的工作,對其異常行為舉止不要歧視,做患者的知心朋友,使其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1.4保證充足營養,做好飲食護理。①對病情重、不能經口進食、拒食者,應盡量給予鼻飼,以保證其營養。②護士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低糖、低脂肪易消化飲食。對進食被動者,要督促其進食,必要時給予慢速餵食,注意食物溫度不要過熱,每日進食量不要過多,以免噎食或燙傷,進食後給予漱口,清潔口腔,防止食物殘留口中致嗆咳窒息。③患者因多汗,每日進食水量應在2 000 ml,有發熱及感染時應多喂水,每日攝入量應達到3 000 ml。
2.2類帕金森氏綜合征的護理
2.2.1卧床者應勤翻身、拍背,1/2 h;肌體強直,消瘦,大汗者,予翻身,1/h,並隨時更換床單,保持床單位清潔乾燥;骨突出壓紅處禁止按摩,用2%碘酊液塗擦,3~4/d,可有效防止發生褥瘡;攣縮上肢不可壓在胸部,置於體側,應墊以軟布,以免影響血運;做好皮膚護理,防止繼發感染,促進血液循環。操作中注意動作輕柔、保暖。
2.2.2保持氣道通暢,頭頸軀干應放置一直線上,有痰時及時吸出,痰粘稠時應配合霧化吸入,4/d,堅持叩背排痰;進食或鼻飼時將患者床頭抬高約45°,防止嗆咳致肺部感染。加強口腔護理,防止口腔炎及黴菌感染。
2.2.3注意各關節保持功能位,定時做床上被動鍛煉,應適度、循序漸進。對已發生肌肉攣縮及疼痛明顯的患者給予安慰,消除顧慮,使之合作,行局部按摩,減輕疼痛,嚴禁動作粗暴,強搬、強壓引起骨折。本組病例中5例患者在外院治療無效轉入我院,發生嚴重足下垂、足外翻,給康復帶來一定困難,因此應注意從發病早期開始加強護理及宣教,有效預防足下垂、足外翻,為恢復至正常行走打好基礎。
2.2.4做好二便護理。①認真觀察,保證患者便秘不超過3 d,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必要時給予通便措施。②嚴格掌握導尿指征,避免盲目導尿,引起泌尿系感染。有尿瀦留患者,從留置導尿開始,即實行定時放尿,平時關閉尿管。囑病人多飲水,對膀胱行生理性沖洗。盡量縮短留置導尿時間,以免引起感染。
2.2.5做好患者及家屬的用葯指導,減少不良反應,保證葯物治療持續有效完成。 參考文獻 1黨雷,馮周琴.急性CO中毒遲發性腦病的智能障礙及治療.中原醫刊,
2顧仁驂,盧紅,孫素珍等.急性CO中毒遲發腦病的護理.中華護理雜志

⑷ 有沒有哪位大佬願意分享一下大專護理學畢業論文的啊(17 18的最好)

護理專業的,幫你完成好的

⑸ 天哪有關護理方面的畢業論文怎麼寫呀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篇 論文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做 長期以來,護理工作以疾病為中心思想指導下,在醫生支配下執行醫囑,完成治療計劃,是從屬型醫護關系。護士對病人態度是不善交流,不聽取意見,讓病人絕對服從醫護人員,是服從型護患關系,這樣發展下去,只有被社會淘汰,適應不了21世紀社會的需要。為了適應現今社會發展和改革的需要,我們護理人員必須轉變自己的觀點,適應新的醫學模式,由過去以疾病為中心單純護理模式已向生理、心理、社會多元化護理模式發展,宗旨"是以人為中心,以現代護理為指南,以各種專業協作為基礎,以護理程序為手段,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整體護理"。現將我在護理工作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1 新趨勢下的護理工作 1.1 21世紀即將來臨,社會變革推動護理事業的發展,護理服務范圍拓寬,人們不僅注意防病、治病,還注重衛生保健。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病人的需要,病房實施整體護理,醫院開設"家庭病房"、"點名服務"、"精神心理咨詢"、"社醫服務"等項目。 1.2 國外對病人進行護理,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美國喬治梅森大學護理與健康科學院袁劍博士在80年代將整體護理引入我國,迅速在全國范圍引起強烈反響。 1.3 整體護理是繼功能制、責任制護理之後一種新型、科學護理模式,對病人的護理是連續性、系統性。包括病人入院、出院、出院後保健指導,納入護理日程,病歷資料,出院後隨訪工作,都輸入電腦,為病人身心提供方便。 2 護理人員如何適應整體護理 2.1 護理人員必須具備高素質,還應有高度責任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疾病譜的改變,人們健康觀念轉變,新的醫學模式對護理發展影響深遠,促進人們思維方式改變,所以護理人員應有心理學、社交學、論理學等理論知識,還要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術,使用呼吸機、心電監護儀、CT等先進儀器,有效地達到搶救危重病人的目的,從而提高診斷、治療和護理技術水平。運用護理程序為病人實施護理及護理診斷過程指導護理活動,護理人員主動觀察病情變化,獨立解決問題,這樣看到自身價值,增加過做責任心和職業自豪感。 2.2 護士在多元化場合中,應當充當不同角色,病人不論在醫院、在家裡就醫,由於文化、社會環境、信念不同,對健康有不同認識和需要,護理范圍和場所不斷擴大,從醫院走向社區、家庭等,不是床邊護理提供者,還可能是心理咨詢者,教育者等多方位角色。 3 改變醫護和護患關系 運用護理程序的科學方法,擺脫了常規護理方式,護士的責任心得到加強,時時刻刻以病人利益為最高准則,以病人問題為目的,醫護主動交流自己看法,共同分析病情。護士充分了解病人的需要,對待病人熱情、周到,耐心解答病人提出問題及有關疾病知識,使病人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達到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目的。 4 良好護理人員職業道德在經濟市場中的作用 4.1 目前我國處於搞活經濟初期,醫院的生存和發展,除醫護人員的技術和態度外,職業道德影響經濟效益,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等重要。醫護人員在整個醫療服務中承擔醫療責任,又承擔救死扶傷重任。每救活或治癒一個患者,創造經濟價值很可能是醫護人員幾位,而直接為醫院創造巨大經濟效益,同時在社會上產生一定影響,直接影響醫院聲譽,帶來了社會效益。 4.2 護理人員職業道德在當今社會中發生變化,改變過去無償服務,成為現今有償服務,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積極性。養成處處為病人著想,盡職盡責,堅持"病人第一、服務第一"宗旨,擴大服務對象,只有優質服務,優勢技術,才能在經濟市場中站穩。

⑹ 有關護理學(大專)畢業論文

肝源性糖尿病的護理

中文摘要】 <正>肝源性糖尿病在肝硬化中較常見[1]。肝源性糖尿病發生在肝臟病糖尿病之前或同時發生;肝功能和血糖、尿糖的好轉或惡化相一致;無糖尿病家族史,無垂體、腎上腺、甲狀腺的疾病;有肝病的臨床表現、生化檢查異常或組織學變化,血糖、尿糖升

感興趣給你全文

⑺ 護理論文範文

學術堂整理了一份護理論文範文,供大家參考:

範文題目:老年腦梗死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分析

近些年,雖然腦梗死的搶救成功率在不斷提高,但腦梗死後遺留的功能障礙卻仍十分嚴重,嚴重致殘的比例達到40%。從腦的可塑性與功能重組理論來說,腦梗死後的早期康復對於減輕患者的殘疾程度具有重要意義。國外早有研究表明,腦卒中後7d進行康復干預的患者,其遠期療效較康復干預開始時機更晚的患者明顯提高[1]。本文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影響,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86例老年腦梗死患者,均為首次發病,既往無殘疾、神經功能障礙史。男47例,女39例;年齡62~78歲,平均(70.54±8.70)歲,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研究組在腦梗死後72h、病情穩定時即開始進行康復護理,主要包括:(1)早期體位的變換,保持患肢功能位。(2)鼓勵患者在床上進行關節活動,循序漸進地開始坐立、下床、站立、步行訓練。(3)指導患者進行作業療法,包括在弛緩期改善肌力,提高肩胛帶穩定性;在痙攣期進行雙手叉握訓練;在恢復期提高協調性以及精細功能。(4)鼓勵患者讀書、聽音樂、玩小玩具等,以刺激感知覺,促進神經功能恢復。進行進食、穿衣、洗漱、大小便等訓練,同時選擇一些興趣愛好,培養生活情趣。(5)康復訓練的同時做好針對性心理干預,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對照組採取延遲康復護理,康復護理的時機在發病7d後。1.3觀察指。護理前後分別採用FuglMeyer系統評估患者的運動功能改善情況,採用Barthel指數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況。1.4統計學方法。採用SPSS18.0統計軟體分析處理數據,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前,研究組FuglMeyer評分(13.52±1.26)分,Barthel指數(40.24±3.29)分,對照組FuglMeyer評分(12.66±2.46)分,Barthel指數(39.68±3.63)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後,研究組FuglMeyer評分(24.55±1.40)分,Barthel指數(52.15±4.77)分,對照組FuglMeyer評分(18.55±2.10)分,Barthel指數(47.65±4.08)分,研究組FuglMeyer評分與Barthel指數明顯高於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腦卒中患者中幾乎60%~80%屬於腦梗死。半暗帶區的形成是腦梗死的顯著特徵,但人們發現,這時的神經元並沒有壞死,只是傳導衰竭,當早期予以一定的干預措施後,可使這部分的細胞復常。目前,對於腦梗死後早期康復的最佳時機仍無統一標准,有學者認為早期康復可能會導致神經功能缺損加重、再發卒中、跌倒等一系列並發症[2],但AVERT研究表明,腦梗死後24h內下床活動是比較安全的,近期的病死率並不會較延遲活動增加[3]。動物實驗表明,早期運動能夠增加缺血腦皮層的血流灌注量,減小缺血半暗帶區,對腦組織具有保護作用,同時還能提高記憶、運動、空間學習等方面的能力。權衡早期康復的利與弊,應該是利大於弊。目前對於早期干預時機多在發病後48~72h,也有人提出了超早期活動,即發病後24h內離床活動,但這缺乏大樣本的RCT研究。考慮到本研究中為老年患者,基礎疾病多,運動協調能力差,活動時容易跌倒,故在發病後72h開始進行康復訓練,結果顯示,研究組FuglMeyer評分與Barthel指數明顯高於對照組。再次證明,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是安全有效的。

參考文獻

[1]羅菊珍,楊進標,王延紅,等.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4):420-422.

[2]李春紅.早期情志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和康復護理依從性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2,17(2):147.

[3]徐世英.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在老年急性腦梗死後抑鬱症中應用[J].遼寧中醫葯大學學報,2014,21(11):187-188.

作者:肖丹 單位:遼寧省健康產業集團撫礦總醫院

⑻ 求護士護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

臨床護理畢業論文長期氧療的護理 摘要:吸氧是治療各種肺部疾患合並低吸氧是治療各種肺部疾患合並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長期氧療的適應症:為慢性呼衰穩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療後PaO27. 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 7. 33~9 .33kPa,(50~70mmHg)且伴有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症(血細胞比容55%),肺動脈高壓、肺心病臨床表現之一者。其次是夜間低氧血症患者。長期氧療可以糾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會明顯加重CO2瀦留,減緩肺功能惡化、降低肺動脈壓延緩肺心病進程,療程4~6周就可使紅細胞壓積減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但是長期氧療中給患者也造成不適感,主要原因有對氧療的方式不習慣,對氧氣的氣味不適應,影響睡眠、行動不方便、家庭經濟困難等。所以,我們護理人員在保證准確、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療護理中,增加舒適感、減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療的依從性,給患者心理和生理帶來盡可能的滿足,使長期氧療護理更具有重要意義和迫切性. 長期氧療的護理 吸氧是治療各種肺部疾患合並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長期氧療的適應症:為慢性呼衰穩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療後PaO27. 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 7. 33~9 .33kPa,(50~70mmHg)且伴有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症(血細胞比容55%),肺動脈高壓、肺心病臨床表現之一者。其次是夜間低氧血症患者。長期氧療可以糾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會明顯加重CO2瀦留,減緩肺功能惡化、降低肺動脈壓延緩肺心病進程,療程4~6周就可使紅細胞壓積減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1]但是長期氧療中給患者也造成不適感,主要原因有對氧療的方式不習慣,對氧氣的氣味不適應,影響睡眠、行動不方便、家庭經濟困難等。所以,我們護理人員在保證准確、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療護理中,增加舒適感、減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療的依從性,給患者心理和生理帶來盡可能的滿足,使長期氧療護理更具有重要意義和迫切性。 1.氧療的健康宣教 1.1 給氧應該屬於一種葯物治療,但人們低估了氧氣治療低氧血症的能力,如果給氧不當可致死亡。我們護士要懂得供氧的方法和病員吸氧的目的,還要教會病員如何接受正確、安全、舒適的氧療,懂得用氧的基本常識、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可能遇到的問題加以說明、理解動脈血氣分析及動脈血氧飽和度的意義。加強氧療的科普教育自始至終貫穿整個氧療護理全過程。 1.2 安全指導 要強化患者的安全用氧意識。氧氣本身不會燃燒,但它是助燃氣體,使用時注意防熱、放火、防油、防震,嚴禁在病區內吸煙。使用氧氣筒時隨時查看氧氣的壓力,小於5Mpa時應換瓶,以免充氣時發生危險。 1.3 給氧的目的 針對呼吸困難的病人,提供合適的氧療非常重要。某些缺氧的病人如果接受了高濃度的氧可能會死亡,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不能吸入高濃度的氧,因為患者對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血液中的低氧狀態較二氧化碳更能刺激呼吸中樞,如果此時吸入高濃度的氧可抑制呼吸中樞,導致二氧化碳瀦留,甚至死亡。 1.4 嚴格執行氧療濃度和時間 長時間高濃度的會引起氧中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有研究表明,控制氧濃度在24%-28%范圍內,即使療程超過10年也不會發生氧中毒。[2 3]對於需要長期氧療的病員每天接受氧療的時間越長,療效越高,但是每天24小時不間斷吸氧是不現實的。目前一致認為每天吸氧至少15小時,可使動脈血氧分壓大於8.0kPa才能獲得氧療效果[4]護士在夜間巡視病房時,常發現病員擅自將氧流量調高現象,以為這樣能改善缺氧症狀。有些病員缺氧症狀稍有改善後就拒絕氧療,這重錯誤的行為要及時制止,使病員理解,所以這方面的宣教尤其重要。 2.給氧導管的選擇 2.1 一次性單腔吸氧導管(鼻塞式) 這種給氧導管比以往鼻導管給氧法對鼻黏膜的刺激性明顯減少,但它不容易固定,用膠布固定影響美觀又造成皮膚不適。 2.2 一次性單腔吸氧導管(鼻勾式) 這種給氧導管彌補了上述這點,他利用軟塑料卡住鼻翼,使導管不容易脫落,缺點是:單腔吸氧導管可使氧氣氣流集中沖擊一側鼻孔,加上軟塑料卡住鼻孔,長期可使鼻黏膜充血、腫脹、降低氧療。 2.3 一次性雙腔吸氧導管(耳套式)它有兩個通氣孔,將兩個鼻塞塞入鼻孔,可使氧氣氣流分散吸入,鼻導管可用戴眼鏡的方式套在耳朵上。活塞可根據病員的臉型長短,調節長度,增加穩固度和舒適度。論文其他部分請參考下面的網址:http://wenwen.soso.com/z/q70900940.htm?rq=119542271&ri=3&uid=289042294&ch=w.xg.dllyjj

⑼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護士,大學生論文

摘 要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發展的今天,患者作為一個特殊消費者,對護理工作者有特殊的要求。要求護士具備高雅的職業素質,過硬的操作技術和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要求做到懂法、守法、依法執業。
關鍵詞 醫療安全 合格護士 職業道德
做一名合格的護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在當今社會里,護理工作者不再是昔日的打針、發葯、量體溫,而是肩負著「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恢復健康、減輕痛苦」的「全科護士」。
職業形象
做一名合格的護士應具備完美的職業形象:在進行醫療和健康服務時,著裝整潔,合體、高雅、大方,始終保持規范而不呆板,健康而富於禮貌,充滿朝氣而又誠懇、謙遜的體態。做到站立有相,落坐有姿,舉手有禮。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儀表、情緒,為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職業素質
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應生理心理健康,高度的警覺性,熟練的技巧,絕對的可靠性,鼓舞人心的自信性,文雅的風度。對患者體貼,令人愉悅的態度,良好的文化背景,具有職業責任感。一進入工作崗位,拋開一切恩怨得失,憂愁煩惱,時刻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工作中杜絕生、冷、硬態度,提供優質服務,學會換位思考,做到「假如我是一位患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要樹立正確的服務理念,遵守醫德規范。與患者談話、解釋疑問時,言詞一定得當,千萬不能造成使患者感覺受蒙騙的錯覺。給患者做治療時,嚴肅認真,使患者消除恐懼感,覺得可靠、可信、放心。尊重患者的人格,保守患者的隱私。做到五心:對患者疾苦關心,對患者的服務熱心,護理治療細心,解答問題耐心,聽取意見虛心。整個工作過程中,盡可能為患者創造安靜的環境,說話、行動、操作中注意做到四輕: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關閉門輕。
護士被譽為「白衣天使」的美稱,就應不負於這個稱號。如果說白色是一個純潔而神聖的夢,那麼護士是這個夢的最高統治者。患者闖進這個陌生的夢里,難免會產生恐懼、擔心、厭惡等消極情緒,在這時,我們護士就應該用自己的熱情感化患者,急患者之所急,需患者之所需,既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又能敏銳地觀察和分析患者的心身雙方變化。學會五種語言:鼓勵性語言,解釋性語言,安慰性語言,告知性語言,治療性語言。
職業規范
熟悉醫院的規章制度:做一名合格的護士,要熟悉醫院的各種規章制度,掌握護理14項核心制度:護理質量管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搶救工作制度,分級護理制度,護理交班制度,查對制度,給葯制度,護理查房制度,患者健康教育制度,護理會診制度,病區消毒隔離制度,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護理差錯事故報告制度,術前患者訪視制度及護理工作流程。用各種制度約束自己,用南丁格爾精神激勵自己進行工作。
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做一名合格的護士,始終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在院科兩級的領導下工作,認真執行各項護理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正確執行醫囑,准確及時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嚴格執行查對及交接班等制度,防止護理缺陷、事故發生;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及心理護理,經常巡視病房,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參加護理教學和科研,指導護理專業的臨床實習生和護理員的工作。
學習法律知識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護士應學習法律知識,用運法律知識保護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懂法、守法、依法執業,避免越職、瀆職行為。學習護理管理辦法,處方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抗生素使用原則,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院機構管理條例等。
轉變護理服務理念:護理工作不僅為患者提供護理,還要為患者提供生活上、精神上及環境和社會性服務。根據WHO的報告,21世紀的護理人員將要承擔的任務是:①提供健康教育和指導。②做好社區護理。③為危重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技術的整體護理。④和其他健康保健員平等合作。所以,健康教育、人際溝通、與他人合作、為自己的專業行為負責,將是護士的基本要求和技能。
加強繼續教育,強化專業知識:重視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更新,尤其在各行業文化日新月異的今天,護理工作者更應該努力學習,才能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練就一手過硬的護理技術,才能為廣大的患者分憂解難。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多觀察,多總結經驗,才能臨床搶救工作臨危不懼,頭腦清醒,手快眼明,反應靈敏,觀察事物准確,處理問題得當,不需護士長支配,不需醫師提醒,清楚自己先干什麼,然後再干什麼。護士是醫囑的執行者,監督者,又是醫生的密切合作者,在工作中要有團隊精神,團結協作,應急搶救工作中爭分奪秒,互相配合,以救死扶傷為己任,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杜絕差錯事故發生在進行各項操作時,要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如抽血、給葯、輸血時,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後查。七對:對床號、姓名、葯名、劑量、濃度、時間和用法;手術前查姓名、性別、年齡、手術部位、麻醉方法,手術前後清點器械、敷料、特殊用品等。掌握各種手術前後的護理要點。熟練掌握各種葯物的用法、劑量、濃度、極量及配伍禁忌,嚴格按醫囑執行。非搶救情況下不執行口頭醫囑,搶救危重患者的特殊情況下,醫師下達口頭醫囑,護士重復一遍確認無誤時方可執行。熟悉特殊葯品的用法,濃度速度等。如KCI只能靜脈點滴,不能肌肉注射,其濃度不能超過3%;20%甘露醇靜脈點滴,速度要快,不可外露到皮下。心臟病患者輸液要慢,休克患者輸液先快後慢,先鹽後糖,見尿補鉀。10%葡萄糖酸鈣靜脈點滴,嚴禁滲出到血管外。小兒肺炎並心衰,嚴格控制輸液速度,防止肺水腫的發生。同時觀察病情要准確,處理醫囑要及時。
討 論
一個合格的護士,應該是德才兼備,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職業素質,科學素質的醫務工作者,也是健康教育,溝通醫患關系,執行各種護理工作的執行者。在工作中,要作到遇事不慌,糾纏不怒,熱情耐心,減輕其心理緊張和不適。護理工作平繁,瑣碎,總是默默無聞,但時時與患者的生命相連。所以,既然選擇了護理工作,就應該清楚這是一個辛苦的職業,奉獻的職業,是一個高尚的職業。就應該以白求恩為榜樣,對工作極端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以南丁格爾為榜樣,對工作滿腔熱忱,永遠自強不息開拓,進取。

⑽ 周小健畢業論文是什麼

醫院績效綜合評價研究
第一章 前言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正式出台。這是一部為了建立中國特色的醫葯衛生體制,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遠大目標的綱領性文件,該《意見》既提出了「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近期目標,又提出了「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長遠目標[1]。無論是近期目標的實現,還是長遠目標的企及,都離不開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優化服務流程和規范診療行為等等。然而,這方方面面,很難用某個指標或某類指標全面而科學地反映出來。因此,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醫院績效(Performance of Hospital)評價體系,對醫院整體績效進行客觀、有效地評價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導向醫院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許多歐美、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 在運用醫院績效綜合評價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醫院良性循環發展的管理模式與監督制度,既提高了醫院運行效率,也規范了醫院診療行為,增強了醫院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後勁,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3]。
TOPSIS 法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是系統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標決策分析的一種常用方法,醫院管理工作是一個多因素、多目標的系統工程,如何科學、全面、正確地評價醫療實際工作績效是確保和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率的關鍵環節[4]。其基本原理是通過檢測評價對象與最優解、最劣解的距離來進行排序,若評價對象最靠近最優解同時又最遠離最劣解,則為最佳;否則為最差。其中最優解的各指標值都達到各評價指標的最優值,最劣解的各指標值都達到各評價指標的最差值。其基本思想是基於歸一化的原始數據矩陣,將有限方案中的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構成一個空間,待評價的方案可視為空間上的某一點,由此可獲得該點與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的距離Di+ 和Di-,從而得出待評價方案與正理想解的相對接近程度Ci值,根據 Ci值大小來評價方案的優劣[5]。
本文以平衡計分卡的基本埋論和模式為指導,從財務維度、患者維度、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4個維度構建醫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鑒於醫院管理實踐的專業性與綜合性,目前普遍使用或認為科學、公正、有效的關鍵績效評價指標,都是依據各種定性與定量方法綜合測算出來的,我們將採用文獻法,來保證指標的科學性與統一性,降低主觀性對指標產生較大偏移;採用專家咨詢法,來保證指標的專業性與醫院實際績效的普遍適用性,並對所有篩選出的指標進行實際數據的測算和模擬,以便做出及時調整[6-8]。指標選擇過程中應當遵循(1)代表性(2)普遍性(3)專業性(4)定量性(5)靈敏性(6)政策性(7)指導性(8)全面性[9] 。平衡計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羅伯特.S.卡普蘭(Robert S Kaplan)和復興全球戰略集團總裁大衛.P.諾頓(David P. Norton)經過與在業績評價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12家公司進行的為期一年的研究項目,於1992年首先提出的管理理論[10]。它是一種以信息為基礎、系統地考慮企業業績驅動因素、多維度地評價指標評價因素的一種業績評價指標體系;同時,它也是一種將企業長期戰略目標與企業業績驅動因素緊密結合、動態實施企業長期戰略的戰略管理系統。由4個維度組成:即財務維度、客戶維度、內部業務流程維度和學習與成長維度,可以快速而全面地考察企業業績[11]。平衡計分卡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管理工具之一。根據美國Gartner group的調查,目前在《財富》雜志公布的世界前1000位公司中,有58%使用了平衡計分卡系統。鑒於以上依據,本文最終選定4個維度,12個方面,30個指標,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反映醫院整體績效的具體內容












財務運行狀況 資產報酬率(%)X1
總資產周轉率(%)X2
醫療設備回報率(%)X3
財務效益狀況 醫療收入利潤率(%)X4
凈資產利潤率(%)X5

成本狀況 人員費用占總支出比例(%)X6
行政費用占總支出的比例(%)X7
衛生材料占總支出比例(%)X8
收入狀況 葯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例(%)X9
醫療收入增長率(%)X10
患者維度 患者方面狀況 患者滿意度(%)X11
門急診年增長率(%)X12
市場方面狀況 市場份額(%)X13
社會對醫療服務滿意度X14

內部流程維度
醫療質量 急危重症搶救成功率X15
入出院診斷符合率(%)X16
手術前後診斷符合率(%)X17

醫療效率 平均住院日X18
病床使用率(%)X19
病床周轉次數X20

醫療安全 醫院感染發生率(%)X21
基礎護理合格率(%)X22
甲級病歷率X23
學習與成長維度 醫院員工 醫務人員總滿意度X24

醫院文化 職工對醫院管理組織機構和領導工作滿意度X25
個人、科室、醫院目標統一性X26

核心競爭力 人均科研項目數X27
人均發表論文數X28
科室開展新技術率(%)X29
科研成果獎項(項)X30
然後,再利用TOPSIS法對2004-2009年度反映醫院績效的30個指標進行全面、綜合評價分析,得出較為客觀的結論,供醫院決策者作參考,有助於改善醫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醫院績效管理水平[12]。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入關鍵環節,尤其是嘗試公立醫療機構改革,以期解決看病貴、看病難、效率低下、產權不明、管辦不清、資源浪費、葯品加成等問題。醫院作為整個衛生行業的主體既要面臨國家衛生體制機制的改革,自身也要進行內部管理的改革,才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客觀、科學、有效地評價醫院管理績效,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按照我國《卓越績效評價准則》國家標準的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經營結果7個類目利用相對科學的綜合評價方法對醫院進行整理績效評價[13],可以了解醫院目前的績效現狀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為醫院管理者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從而提高醫院的績效管理水平,提高醫院的區域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2009.3.17.
[2] John R. Griffith. Measuring Comparative Hospita1 Performance. 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2002,47(1):41一45.
[3]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Measuring hospital performance to improve the qua1ity of care in Europe [c]. Report on a WHO workshop, Barcelona, Spain, 2003.
[4] Liu C, Frazier P, Kumar L, Macgregor C, Blake N. Catchments wide wetland assessment and prioritization using the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ethod TOPSIS [ J ]. Environ Manage,
2006, 38:316-326.
[5] 孫振球.醫學綜合評價方法及其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2.
[6] Kaplan RS, Norton DP. The Balanced Scorecard.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
[7] Kaplan RS, Norton DP. The Strategy Focused Organization.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1.
[8] 劉海軍.平衡計分卡在軍隊醫院戰略管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8,15(9)830-831.
[9] 張丹陽,張仲,樊立華.黑龍江省三級綜合醫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07(5):26-27.
[10] Kaplan RS, Norton DP. The Balanced Scorecard.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
[11] Kaplan RS, Norton DP. The Strategy Focused Organization.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
[12] Van Wink B L, Klungel O H, Heerdink E R Boer A. A comparison of two multiple - characteristic decision - making models for the compariso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 classes: Simple Additive Weighting (SAW) and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 [J].Am J Cardiovascular Drugs, 2006, 6:251 - 258.
[13]王明曉,呂鍵,崔嶸等.醫療機構《卓越績效評價准則》實施指南[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8.

熱點內容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平台 發布:2025-09-06 02:06:57 瀏覽:115
美國大學研究生網申系統 發布:2025-09-06 02:01:15 瀏覽:143
大學生踩臉 發布:2025-09-06 01:29:36 瀏覽:700
大學生義務兵補助 發布:2025-09-06 01:12:01 瀏覽:774
雲南大學研究生導師簡介信息 發布:2025-09-06 01:08:47 瀏覽:775
大學C語言專業 發布:2025-09-06 01:01:20 瀏覽:642
南京大信息工程大學老師張麗娟 發布:2025-09-06 00:55:38 瀏覽:597
清華大學王鐵軍教授 發布:2025-09-06 00:55:35 瀏覽:405
西安工業大學最牛老師 發布:2025-09-06 00:53:19 瀏覽:203
廣西師范大學教授陳勤 發布:2025-09-06 00:47:11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