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專業武書連
A. 誰知道武書連的經濟類大學排名(2011)急!!!!!!!!!!!!!!!!
由武書連主持的《2011中國大學評價》課題今年元月結稿。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發行了武書連主編的《挑大學選專業---2011高考志願填報指南》。全書110萬字,書中部分經濟學內容如下:
經濟學只有經濟學1個學科類,4個本科專業。
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2007年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大學授予的經濟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6.35%,經濟學碩士占碩士總數的5.62%,經濟學博士占博士總數的5.39%。另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發布的博士生導師資料統計,在全國大學40110名博士生導師中,有1401名是經濟學博導,占博導總數的3.49%。經濟學是發展較快的學科。在本書中,開設經濟學專業的大學共523所。
2011中國大學經濟學最強學校
排名
校名 等級
1
北京大學
A++
2 中國人民大學
A++
3
南開大學 A++
4
南京大學
A++
5 上海財經大學
A++
6 復旦大學 A++
7
武漢大學
A++
8 廈門大學
A++
9
西安交通大學 A++
10 浙江大學
A++
11 中山大學 A++
12
西南財經大學 A+
13
山東大學
A+
14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A+
15
東北財經大學 A+
16
中央財經大學
A+
17 吉林大學
A+
18
湖南大學 A+
19
華中科技大學 A+
20 清華大學
A+
21
暨南大學 A+
22
北京師范大學
A
23 西北大學 A
24 上海交通大學 A
25
重慶大學
A
2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A
27 華東師范大學 A
28
江西財經大學
A
29 四川大學
A
30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A
31
華南師范大學
A
32 湘潭大學 A
33 浙江工商大學 A
34
南京財經大學
A
35 河北大學
A
36
鄭州大學 A
37
遼寧大學
A
38 浙江財經學院
A
39
天津財經大學 A
40
上海大學 A
41 東南大學
A
42
陝西師范大學 A
43
蘭州大學
A
44 安徽財經大學
A
45
華中師范大學 A
46 北京交通大學
A
47 東北師范大學
A
48
蘇州大學 A
49
山西財經大學
A
50 廣東商學院
A
51 黑龍江大學 A
52
河南大學
A
53 雲南大學
A
B. 武書連2020年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哪些高校入圍前十,你怎麼看呢
如果問哪些高校能夠躋身國內十強,相信答案會有異樣,畢竟當下衡量高校實力的標准很多樣化,且每個人看問題的視角不盡相同。不過總體而言,通過近些年各方面的綜合表現,國內前十高校還是比較有譜,認可度較高的是“清華”+“華五”+“西哈人武中華”(六選三)的大格局。
對於武書連版本的2020年國內高校10強榜單,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說出你心目中的TOP 10。
C. 「武書連」是什麼意思
武書連,1953年7月27日出生,山東萊州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原秘書長、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1991年開始《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研究,至今已經25年,是中國持續研究大學評價時間最長、發表相關論文最多、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學者。
武書連排行榜包括綜合實力、專業實力、教師平均學術水平、教師績效、本科畢業生質量、新生質量等分項排名。綜合實力排名體現學校整體實力,專業排名體現學科實力,而教師學術水平和績效排名則體現師資的真實水平,從新生質量排名和本科畢業生質量排名的對比中,還可以看到大學人才培養資源轉換的效率。
大學排行榜是武書連做的「皇帝新裝」
「皇帝的新裝」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話故事:一個愛穿新衣的皇帝引來了騙子,導致皇帝穿著子虛烏有的衣服在廣場上遊行,每個人都怕別人嘲笑愚蠢,所以都稱贊皇帝的衣服漂亮,最後卻被一個小孩兒拆穿。一個一眼即可看穿的騙局,竟然暢行無阻,獲得大家的默認,最後成荒唐的鬧劇,引人反思。
大學排行榜就是武書連做的「皇帝新裝」。教育部表示不贊成、不支持大學排行榜,堅決反對藉此向高校拉贊助。「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認為大學需要診斷和咨詢。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澄清下屬單位沒有科學研究所。排行榜只是商業產品。
D. 武書連2020大學排名,江蘇大學排名「四非」高校第一,你怎麼看呢
全國排名最高的“四非”高校
所謂“四非”高校,也即是非“985工程”、“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雖然此類高校沒有任何名校頭銜,但綜合實力卻並不遜色。以新近發布的2020武書連大學排行榜為例,共有17所躋身了全國百強。
其中,江蘇大學以全國第40名的優異表現,成為排位最高的“四非”高校,領先排名第二的南京醫科大學17個身位。當然,也有不少人對江蘇大學的高排名表示質疑,認為該校有百強實力,但絕對不應該排在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本省“211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之前。
一言以蔽之,江蘇大學是一所綜合實力不俗的高校,也是一所報考性價比較高的東部地區高校,但入圍新一輪“雙一流”前景,卻並不太樂觀!對此,你怎麼看呢?
E. 武書連最新大學排行榜發布,哪些高校的排名有爭議
為了衡量各所高校的實力,有不同的大學排行榜單,比如學生們常見的校友會高校排行榜、泰晤士大學排行榜、軟科大學排行榜,另外還有武書連大學排行榜,每種大學排行榜所依據的衡量因素各不相同,對於考生報考大學能夠起到一定的參照作用,而每一年各種大學排行榜公布以後,總是存在一定的爭議,武書連最新大學排行榜發布以後,對於高校的排名也有爭議,比如浙江大學趕超了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以及復旦大學排名僅次於清華北大之後,位居全國第三的位置,而除了浙江大學的排名有爭議以外,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的排名情況也存在一定的爭議性。
對於四川大學和吉林大學本次在武書連最新大學排行榜上的排名也存在一定的爭議性,四川大學排在了第9名,而吉林大學則是擠入了前10名,而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這些綜合實力強悍的老牌985大學,卻連第10名的位置也排不上,排名相對靠後,四川大學和吉林大學雖然是我國重點建設的985工程大學,但是這兩所高校的綜合實力包括師資水平、學科建設實力跟哈工大、中大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卻排在了靠前的位置,因此也存在一定的爭議性。
那麼對於2020年武書連最新大學排行榜,你們認為各所高校的排名是靠譜的嗎?歡迎留言交流。
我是教育小匠,用心解答有趣、有料的問題,如果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擊關注!
F. 中國政法大學的專業
專業:
法學、偵查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經濟學、工商管理、國際商務、哲學、漢語言文學、英語(法律英語方向)、德語、翻譯(法律翻譯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法治信息管理方向)、社會學、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新聞學、網路與新媒體。
1、偵查學
偵查學專業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嚴格的組織紀律觀念、良好的職業道德,有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而獻身的精神,熟悉我國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系統掌握偵查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檢察、國家安全等部門從事偵查工作、刑事執法工作、預防和控制犯罪以及偵查學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2、法學
法學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3、政治學與行政學
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政治學、行政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能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機構、企事業和社會團體等單位從事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學和行政學高級專門人才。
4、國際政治
國際政治專業是研究以國家為主體的國際行為體的跨國互動關系,並進而主要從政治的視角研究影響這種互動關系的一切因素的學科。國際政治學是圍繞權力、利益和安全來認識和研究國際社會演變和發展規律,主要是解釋國際政治行為體間相互的政治的作用及其演變的一般規律。
5、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也可以泛指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統是一類組織系統。它是社會系統的一個重要分系統。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管理的對象日益廣泛,包括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社會秩序、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公共建設等各個方面。
G. 武書連的課題組
★《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 ★1993年6月
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第一個以目標評價、定量評價為核心的大學排名發表。武書連將其命名為《中國大學評價—1991研究與發展》。該評價是國內首次包括理、工、農、醫、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活動在內的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綜合評價。
★1997年7月
武書連在《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發表了《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成果評價》。該文根據全國1927名專家確定的指標權重,提出了「不同類型大學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科學假設,有效地解決了長期困擾國內高教評估學者的不同類型大學的相互比較問題,實現了中國大學排名質的突破;其後,1998年4月,發表《中國大學評價—1996研究與發展》;1999年9月,發表《中國大學評價—1997研究與發展》。
★2000年7月
武書連發表了國內第一個概括中國高校基本功能的大學綜合排名--《中國大學評價—1998》和《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中國大學評價—1998》結束了中國高教評估界在本世紀對大學排名長達13年的徘徊和探索,創立了以「對社會的貢獻作為唯一衡量標准」的中國大學評價體系。2001年6月,武書連在《中國高等教育評估》和《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發表《2001中國大學評價》和《2001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2001中國大學評價》基本滿足了應屆高中生報考大學、應屆大學生報考研究生的需要,部分滿足了社會各界對大學的其他需求。
★2002年3月
全新的《2002中國大學評價》發表。《2002中國大學評價》針對2000年中國高校合並重組後形成的新格局,以「不同學科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科學假設,取代了「不同類型大學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科學假設。新的科學假設使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排名的准確性超過了任何國家的大學排名;其評價范疇涵蓋了11個學科門、71個本科學科類、全部258個本科專業,以及80個研究生一級學科、全部361個研究生二級學科。這種全面覆蓋所有學科門類和專業的大學排名在國內外是第一份。
據課題組透漏,從2003年開始,《中國大學評價》又將增加許多國內外大學排名從未涉及的內容。全新的《2003中國大學評價》將於2003年高考之前帶給考生和大眾一個驚喜。
H. 武書連的簡歷
武書連
武書連是我國大學評價和排名領域的知名專家,《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他在核心期刊發表的有關大學評價的論文數量居國內同行第一名,有關大學評價的論文被引用次數居國內同行第一名,研究成果被其他學者在學術期刊專題評論的次數居國內同行第一名。武書連也是第一個將中國大學排名的歷史和現狀系統介紹給公眾的專家。
以武書連研究員為組長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經過10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大學排名領域一系列的技術突破,成功地創立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大學評價體系。由於理論基礎扎實,評價方法嚴謹,得到學術界和大學的認同,在社會上有著很好的聲譽。
1991年該課題組剛成立時,國內大學評價剛剛起步,民間的排名以論文數量為主,官方的排名研究方向並不明確,而在國外也沒有統一的標准和固定的方法,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各國學者都以建立符合本國實際的大學排名作為學術方向。在這種情況下,武書連根據中國高等教育的實際狀況,提出了獨立自主創建中國大學評價體系的學術目標,以及目標評價、綜合評價、定量評價的研究方向。
1993年6月,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第一個以目標評價、定量評價為核心的大學排名發表。武書連將其命名為《中國大學評價—1991研究與發展》。該評價是國內首次包括理、工、農、醫、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活動在內的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綜合評價。
1997年7月,武書連在《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發表了《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成果評價》。該文根據全國1927名專家確定的指標權重,提出了「不同類型大學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科學假設,有效地解決了長期困擾國內高教評估學者的不同類型大學的相互比較問題,實現了中國大學排名質的突破;其後,1998年4月,發表《中國大學評價—1996研究與發展》;1999年9月,發表《中國大學評價—1997研究與發展》。
2000年7月,武書連發表了國內第一個概括中國高校基本功能的大學綜合排名--《中國大學評價—1998》和《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中國大學評價—1998》結束了中國高教評估界在本世紀對大學排名長達13年的徘徊和探索,創立了以「對社會的貢獻作為唯一衡量標准」的中國大學評價體系。2001年6月,武書連在《中國高等教育評估》和《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發表《2001中國大學評價》和《2001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2001中國大學評價》基本滿足了應屆高中生報考大學、應屆大學生報考研究生的需要,部分滿足了社會各界對大學的其他需求。
2002年3月,全新的《2002中國大學評價》發表。《2002中國大學評價》針對2000年中國高校合並重組後形成的新格局,以「不同學科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科學假設,取代了「不同類型大學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科學假設。新的科學假設使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排名的准確性超過了任何國家的大學排名;其評價范疇涵蓋了11個學科門、71個本科學科類、全部258個本科專業,以及80個研究生一級學科、全部361個研究生二級學科。這種全面覆蓋所有學科門類和專業的大學排名在國內外是第一份。
《中國大學評價》自1993年首次發表起,就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和討論。自1997年起,教育部專業核心期刊《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雜志每年都轉載武書連及其課題組的《中國大學評價》。據統計,全國討論大學排名的學術論文中,有77%是專門討論《中國大學評價》的。對同行提出的質疑和商榷意見,武書連全部予以答復。主要的答復文章有:《歡迎討論評價—復捷光同志》、《歡迎討論大學評價—復方勇同學》、《歡迎討論大學評價—復薛天祥、侯定凱先生》、《歡迎討論中國大學評價—復彭燦先生》、《歡迎討論中國大學評價—復李田先生》。
據課題組透漏,從2003年開始,《中國大學評價》又將增加許多國內外大學排名從未涉及的內容。全新的《2003中國大學評價》將於2003年高考之前帶給考生和大眾一個驚喜。
I. 對大學的本科學科和專業實行等級評價,共為分A++、A+、A、B+、B、C+、C、D+、D、E+、E十一個等級。
1、大學的本科學科和專業等級評價,目前社會上比較認可的,流行的是武書連發布的排名。實際上,官方有對大學的教育質量和水平進行評估,但是並沒有正式的發布過類似排名。所以,這類排名屬於偏民間的排名,可做為相對的參考資料。
2、《中國大學學科門類排行榜-武書連》採用百分比法,用A、B、C、D、E共5等11級表示各學科的實力。各等級定義如下:
A等:前10%為A等;其中實力最強的前2%是A++級,介於2%~5%(含,以下同)之間的是A+級,5%~10%為A級。
B等:介於10%~30%之間為B等,佔20%;其中10%~20%為B+級,20%~30%為B級。
C等:介於30%~50%之間為C等,佔20%;其中30%~40%為C+級,40%~50%為C級。
D等:介於50%~70%之間為D等,佔20%;其中50%~60%為D+級,60%~70%為D級。
E等:最後的30%為E等;其中70%~85%為E+級,85%~100%為E級。
在本排行榜中,自然科學、社會科學B+級以及其上,列出等級和名次,B級以及其下等級,只列等級,不列名次,相同等級排名不分先後。其他學科A級以及其上,列出等級和名次,B+級以及其下等級,只列等級,不列名次,相同等級排名不分先後。
3、30年前的1987年,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在光明日報發布了我國第一個大學排行榜。之後的30年裡,作為我國研究大學評價時間最長的科研機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進行了不間斷的研究,研究結果以課題組組長武書連的名字命名。 17年前的2002年6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武書連首次發布了我國第一個《2002中國大學學科門類排行榜》,至今已經連續發布18年。
2017年發布的《武書連中國大學學科門類排行榜》,包括自然科學排行榜、社會科學排行榜,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排行榜。主要的書籍資料有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學選專業—2017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挑大學選專業—2017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民辦大學版)》、《挑大學選專業—2017高考志願填報指南(獨立學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