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專業建設水平
① 如何建設一流專業
一流專業建設,是指教育部為了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以建設面向未來、適應需求、引領發展、理念先進、保障有力的一流專業為目標,建設1萬個國家級一流專業點和1萬個省級一流專業點。 [1]
提高專業建設質量。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推動高校及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定期更新教學大綱,適時修訂專業教材,科學構建課程體系。適應高考綜合改革需求,進一步完善招生選拔機制,推動招生與人才培養的有效銜接。推動高校建立專業辦學條件主動公開制度,加強專業質量建設,提高學生和社會的滿意度。 [1]
② 深圳大學建築專業現在是什麼水平
深圳大學建築專業是全國中上等水平。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涵蓋哲學、文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醫學、歷史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學校設有24個教學學院(25個教學單位),100個本科專業,兩所直屬附屬醫院。
學校發起組建「全國地方高校UOOC聯盟」,加盟高校達134所,上線課程690門,選課學校累計765所,累計選課人次突破155萬。2019-2020學年本科生獲各級各類競賽獎724項,其中國際級108項、國家級255項、省部級361項。
學校積極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國際化科研合作、國際化師資建設、國際文化交流」,目前與境外280所高校簽署了協議。
學校開展學生交換、教師研修和科技交流、合作辦學等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並積極吸納全球留學生就讀深造,打造學校國際化氛圍,全面提升國際交流質量和層次。
以上內容參考深圳大學——學校簡介
③ 什麼是國家特色專業,什麼是雙一流專業,A+. A-專業是什麼意思
雙一流專業是指一所學校的某一專業,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
國家級特色專業已產生較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影響,是一種高標准、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則表明高校的此專業在國內具有特色,在全國都具有優越性。
國家特色專業和國家一流專業的區別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與國家特色專業均是由教育部評選的,一流本科是教育部剛剛推出的「雙萬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能更好的反映該專業的現狀,是該本科專業實力的權威參考。國家特色專業評選有一定時間了,但都是在區域內有一定影響力,專業實力強、歷史較久的專業。
同學們在報考專業的時候推薦優先參考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因為大部分實力依然強勁的國家特色專業,都入選了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④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啥用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校專業的好壞,因此被公布的首批名單在志願填報上肯定有參考價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就同所學校而言不同的專業在實際水平上差距還是不小。所以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相當於是選出來的一批辦學水平相對優秀的專業。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
雙萬計劃要建設1000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0000個,加起來2萬個,但是中國本科大學才總數1300所左右。平均每個學校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一共16個專業。
不管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還是省級一流本科專業的含金量都不言而喻了吧,所以上文才會建議各位同學不要太看重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尤其是對於實力比較強的學來說,因為這些大學可能會有幾十個這樣的專業。不過對於一些三本學院或者實力不是很突出的學校來說,還是有一些參考價值的。
⑤ 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是什麼
南方日報訊 (記者/吳少敏 杜瑋淦 鍾哲 姚瑤)近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央「賽道」1631個、地方「賽道」2363個。
記者從相關高校了解到,廣東高校234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建設點名單。地方「賽道」中,省屬高校158個專業入選,佔比6.7%,名列全國前茅。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暨南大學等部屬高校也成績不菲,在中央「賽道」中共有76個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19年4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決定2019—2021年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並將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地方高校名額分列,分「賽道」進行遴選建設。
本次教育部認定的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廣東省屬的綜合性院校和特色院校等各類型高校均有專業入選,涵蓋11個學科門類、57個專業類、101種專業,體現了本科專業建設的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本輪廣東省屬高校入選的專業名單中,理工科專業數量最多,達60個,佔比38%。這是2016年我省啟動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以來,加強理工科專業建設的又一成果和體現。
有關專家分析,近年來隨著廣東一流本科教育工作深入推進,專業評估、專業認證等質量保障體系逐漸完善,新工科、新醫科和新師范等專項工作取得進展,廣東本科專業的結構得到深層次優化,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眾多專業入選,是廣東本科專業近年來整體提質升級的體現。
⑥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代表什麼
1、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啟動,經高校網上報送、教育主管部門或高校提交匯總材料、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推薦意見等,確定建設點名單,當年10月公布結果。
2、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方案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訂,按照建設總量不超過本行政區域內本科專業布點總數的20%,分三年統籌規劃,報教育部備案後與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同步組織實施。
廣東高校234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建設點名單。地方「賽道」中,省屬高校158個專業入選,佔比6.7%,名列全國前茅。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暨南大學等部屬高校也成績不菲,在中央「賽道」中共有76個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組成部分:
合並錄取批次,就相當於拆除了圍欄,使高校和考生實現了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本質性的相互選擇。
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和考生選擇權的重要方面,有利於高校在更大空間內招收合適的學生,實現因材施教,從而促進特色化辦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⑦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什麼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是指國家教育部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一流本科專業、一流專業,是為了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建設。
2021年2月22日,《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20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的通知》,確認397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中央賽道1387個、地方賽道2590個。此外,還確定了444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國家級一流專業的作用
對於學校而言,評選上一流專業是有利於學校吸引優秀教師資源和生源,提升學校的競爭力。同時,還能得到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得到較好的教學資源,有利於學校建設。
對於學生而言,國家級一流專業都是學校特色專業或者專業建設能力突出的,報考這類專業能享受到高質量教學,學習平台更好;同時是有利於畢業就業的。
對於國家而言,建設國家級一流專業有利於推動高校之間的良性競爭,提升學科建設水平,促進本科教學,培養專業人才,從而促進教育強國的建設。
⑧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什麼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指的是國家教育部實施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建設的國家級專業點,屬於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目前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覆蓋了85%的本科高校,目前直接參加一流專業建設的教師多達20萬人。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可以反映出該校專業建設的成果,且同一高校獲批的專業或者是不同高校同一名稱的專業也存在實力方面的差異。因為教育部雙萬計劃在確定入選數量的時候是按照專業設置的比例來做的。
所以,也可能會有一部分不具備真正國家級專業實力的專業被納入到262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名單當中。所以,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可以參考262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參考標准,還是需要重點考察專業的整體實力,看看專業對口率、就業滿意度等。
發布文件
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的通知》(教高函[2019]46號)及附件:
1、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2、2019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⑨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哪些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廣告學、心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土木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
簡介
為深入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貫徹落實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和《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系列文件要求,推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做強一流本科、建設一流專業、培養一流人才,全面振興本科教育。
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經研究,教育部決定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
⑩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有哪些
哲學類、經濟學類、財政學類、金融學類、經濟與貿易類、法學類等。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是指國家教育部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一流本科專業、一流專業。
為深入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貫徹落實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和《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系列文件要求,推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做強一流本科、建設一流專業、培養一流人才,全面振興本科教育。
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經研究,教育部決定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