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的本科專業
『壹』 民航飛行學院2021年招生條件有哪些
各專業招生具體要求
1.飛行技術專業(運輸機駕駛、通用機駕駛):提前批本科,文理兼收,基本學制四年(根據飛行訓練安排,實行彈性學制)。報考該專業須提前經過民航專業機構的體檢、背景調查、心理品質測試合格。合格考生再依據高考文化成績(不含政策性加分)從高到低順序錄取。
2.應用心理學專業:理工類本科,學制四年。
3.交通運輸專業(空中交通管制、飛行簽派、航行情報):理工類本科,學制四年,只招男生。應滿足《民用航空人員體檢合格證管理規則》(CCAR-67FS-R2)規定,報考該專業考生身體基本要求:肝功正常,每眼矯正或未矯正遠視力不低於0.7、雙眼遠視力不低於1.0(C字表),無色盲色弱,無顯斜視,無語言、發音或聽力障礙,無精神疾病病史等。
4.應用氣象學專業(機場氣象預報、航空公司氣象分析)、導航工程專業(通訊導航監視、導航應用與規劃):理工類本科,學制四年,無色盲色弱。
5.飛行器製造工程專業(飛機結構維修):理工類本科,學制四年。無色盲色弱。
6.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飛機發動機維修)、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航空電子設備維修)、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航空電氣設備維修)、飛行器適航技術專業、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直升機維修工程):理工類本科,學制四年,均只招男生。無色盲色弱。
7.交通工程專業(機場管理與工程)、交通管理專業(機場運行管理)、物流工程專業(航空物流):理工類本科,學制四年。無色盲色弱。
歷史沿革
1956年5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定名為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學校。
1956年9月22日,經國防部同意,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校。
1963年10月25日,經空軍、民航局決定,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高級航空學校。
1971年5月19日,空軍決定將該校再次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校。
1980年10月11日,教育部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有關決定精神,將該校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專科學校,列入全國大專院校序列。
『貳』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的本科專業有哪些
交通運輸{一本++},交通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一本左右),電子信息工程,電氣自動化(接近一本),安全工程,工商管理,市場營銷(2本+30左右),還有交通管理;飛機適航不清楚
『叄』 中國民航大學哪個專業最好
空中管控專業,這是機場含金量最高的專業,要求也是最嚴格的,上崗後以師傅帶徒弟的模式進行。高工資,得倒班,有夜班。
『肆』 中國民航大學有哪些專業
中國民航大學包括以下專業: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機械工程、計算屬機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生物醫學工程、法學、翻譯、交通運輸、航空宇航專業。
以及航空工程、控制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安全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物流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工商管理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等專業。
(4)民航的本科專業擴展閱讀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5月,中國民航大學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9個、7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和1個國際合作辦學碩士項目(中法航空安全管理碩士),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辦學資質。學校有7個一級學科入選天津市第四期重點學科。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4月,中國民航大學有專任教師1068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400餘人,博士生導師10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教學名師4人,民航特聘專家4人,民航中青年技術帶頭人9人,天津市級教學團隊3個。
『伍』 2021年中國民航大學錄取分數線
您沒說明所在的地區。2021年新高考,全國各地錄取線都不同。建議咨詢所在當地招生辦公室。
中國民航大學,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的一所以培養民航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為主的高等學府,是中國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陸』 中國民航大學有哪些一本專業
在天津復,中國民航大學一本招制生的專業有工科實驗班、工商管理、通信工程、交通運輸、飛行器製造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其它專業除飛行技術在提前批招生,均在本科二批招生。
但在河南、山東等省市,中國民航大學各專業都是在本科一批線上錄取,而在北京幾乎全部是本科二批錄取。
『柒』 中國民航大學專業有哪些
1、中國民航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序號 專業名稱 一流本科專業
1 電子信息工程 國家級
2 交通運輸 國家級
2019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序號 專業名稱 一流本科專業
1 通信工程 省級
2 飛行技術 省級
3 飛行器製造工程 省級
4 飛行器動力工程 省級
5 工商管理 省級
國家級特色專業:飛行器動力工程、交通運輸、飛行技術。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電子信息工程、交通運輸、飛行技術、飛行器動力工程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飛行器製造工程、通信工程、飛行技術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中歐航空工程師、交通運輸、交通管理
天津市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飛行技術
天津市品牌專業:交通運輸、交通管理、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飛行技術
天津市特色優勢專業建設點:交通運輸、飛行器動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商管理、飛行器製造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交通工程
天津市應用型專業建設點:飛行技術、機械電子工程、自動化、法學、土木工程、英語、物流管理、財務管理
2、中國民航大學專業排名
以下專業由中國民航大學學長學姐實名推薦人數排名,大家同時可以參考推薦指數選擇。
排名 專業 推薦指數(人數)
1 交通運輸 4.8 (645人)
2 飛行器動力工程 4.7 (586人)
3 飛行技術 4.7 (368人)
4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4.6 (287人)
5 飛行器製造工程 4.6 (280人)
6 電子信息工程 4.5 (258人)
7 通信工程 4.5 (122人)
8 交通工程 4.5 (117人)
9 英語 3.4 (110人)
3、中國民航大學簡介
中國民航大學(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的一所以培養民航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為主的高等學府,是中國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際航空認證委員會教育會員,國際民航組織升級版航空培訓計劃正式會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高校。
中國民航大學前身是1951年9月成立的軍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學校,1956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校,1958年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高級航空學校,1963年重組為中國民用航空機械專科學校,1977年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專科學校,1981年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學院,2006年5月30日,更名為中國民航大學。
『捌』 中國民航大學最好專業
同意樓上的話,交通運輸就業最好,但是要想進好單位也是最需要關系的。並且如果做塔台管制,輻射很大,呼呼,勸你早結婚生子,不然就有問題了。工資畢業一年估計3000-5000,根據地方而定,小地方就少點了,這是大城市的標准。
飛動嘛,就業也很好,只是比較辛苦,飛機維修的,工資如上差不多,不過這個工作不比空管,越老越吃香,空管這種工作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沒爬上去,你就沒什麼發展了。
另外兩個專業一般般了,具體情況不太了解,反正我們學校的王牌專業就這兩個。
看你興趣了
還有空管對視力有些要求
前提你是男生,這兩專業不招女
『玖』 中國民航大學有多少本科專業
中國民航大學現有28個本科專業,飛行器動力工程、交通運輸、飛行技術等3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點,飛行器動力工程、交通運輸、飛行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工商管理等9個本科專業為天津市品牌專業。
中國民航大學坐落於天津市,始建於1951年,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高校,教育部CDIO改革試點單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截至2013年4月,中國民航大學分為南北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10.26萬平方米(1654畝),總建築面積7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6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約10億元。學校有17個二級學院,設置28個本科專業、6個高職專業,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9個。學校有各類在校學生22000餘人。
『拾』 中國民航大學是專科還是本科
中國民航大學是本科院校。中國民航大學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的一所以培養民航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為主的高等學府,是中國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也是天津市「雙一流」建設計劃和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總佔地面積169.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7.4萬平方米,現建有天津東麗校區,朝陽飛行學院、內蒙古飛行學院、新疆天翔航空學院3個飛行訓練學院,正在建設天津寧河校區。
中國民航大學師資力量。
中國民航大學有教職工21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500餘人,擁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等國家級人才7人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9人;
民航科技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等省部級人才145人次,省部級教學團隊10個,省部級創新團隊11個,36名教師入選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