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本科學歷和碩士學位哪個更重要
1. 留學澳洲讀研體會:本科和研究生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有幾點:一是,實用性不強。本來澳洲研究生就是針對有工作經驗的,所以沒有實習的。第二:理論性太強。澳洲本科是實用性強,理論性不強,研究生都是本科畢業的,所以就反過來了。第三:要求你自我完善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很高。第四:專業性很強。不管學什麼都有方向性,這點跟中國的研究生差不多。第四:論文多。比本科要多一倍的閱讀和寫作。
護理專業研究生課程為有工作經驗的人設計。
上課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了討論課(tutorial),只有lecture。但是全部是很小的班級,每次上課有十幾個人就不錯了。上課的特點也是老師講一講,同學們可以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不像本科的時候,老師會給大家討論的材料,然後引導大家討論。這在研究生就沒有了,老師講一下,然後大家都會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來提問題,然後全班一起討論或者是老師來講一下。我最大感觸就是在澳洲,護理研究生是給工作的人設計的,如果像我這種工作很少的人,除了我工作的范圍。上其他的課我都覺得沒有什麼好發言的,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臨床經驗。
研究生課程更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
有些科目一個學期只有5節課而已。而且還因為研究生的老師都是有博士學位的,所以他們都很忙,你基本上都見不到老師,所有的交流都是通過郵件。老師一般都很喜歡使用郵件給同學們交流。所以無論是任何有關學習的問題,都可以給老師發郵件,研究生老師回郵件的速度絕對比本科時的tutor效率高。(現在想起來本科也好,tutor每科都有一堆,我每次有問題都是群發一通,誰叫他們效率太低呢)。其實我個人認為,研究生上課的內容真的是很籠統和大概,不想本科生的時候每次都有比較詳細的內容,研究生上課的更像是一本綱要。所以課後所有的閱讀都要靠你自己來完成。
研究生的論文也和本科生大不一樣。最大的特點是著重加強了討論的部分。
舉個例子來說,我有一科是臨床教育學,其中一半的分數來自於討論。具體的是,老師設計了很多的模型,裡麵包括不同的理論,還有閱讀,還有活動,還有案例分析。然後要求你自己去學,學完之後,老師把所有討論的話題都放在網上,每個人都要參與。具體的要求是,你要領導一個話題的討論(就是你是第一個對你選擇的話題發表你自己觀點的人),要參加至少三個討論(就是說你要對別人領導的討論話題發表意見),還有對別人有反饋(別人參加你領導的話題討論了,你要給參加的人一個反饋),最後你還要寫一個總體的反饋意見(就是說你參加了這整個討論話題的過程,你自己的感悟和收獲)。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雖然很大程度上是發表主觀看法的,但是你還是必須要有學術著作支持的,也就是說你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你要從所有的閱讀里找到支持你的觀點的。
2. 本科學歷和研究生學歷哪個更重要
本科學歷和研究生學歷,
都很重要。
不過,
兩者相比較而言,
研究生學歷比本科學歷更重要。
首先、人生目標和方向更加清晰與明確了,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從本科生步入研究生之後,
整個人的思想和思慮完全打開,
心裡特別明白了自己想干什麼和將來能幹什麼,
人生規劃要遠比本科生期間清晰和明確了很多;
更為重要的是,
作為一名研究生在對自我認識上要從容和淡定很多,
不會像本科生期間那麼糾結,
心中對自己充滿自信。
因為我們都非常清楚,
上了研究生以後,
我們已經是一群人類中為數不多高精尖人才,
比我們知識更豐富的人已經不是太多了,
或者說我們更加靠近了那些以往自己特別仰慕的專家、科學家、或智者,
我們也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會成長為那樣的人!
其次、專業性更強,
在個人研究的領域,
能夠確信自己已經是比較專業的人才。
如果說本科生期間所謂的專業只是泛泛而談,
那麼研究生期間的專業性就特別精深了,
涉及到本領域本真的東西,
甚至要求我們自己親自去實驗、去研究、去總結和升華,
形成獨到見解和一家之言,
例如學術性論文,這是學有專長的專業領域人才才會具備的能力。筆者當年作為研究生畢業的人才,受到單位的高度重視,上班不到一年,就成為本學科的業務尖子,第二年就接了教研組長,第五年成為教科室副主任,第七年接任本縣區教研室專職教研員,第八年成為高級教師,提拔為某中學校長。再者、知識更豐富、眼界更開闊,人生格局與本科生相比截然不同。很多本科畢業的大學生要在專業化道路上摸索很久,甚至要歷經各種磨難,才可能有機會脫穎而出,成長為某一方面的優秀人才;但是研究生則不然,不僅是起點高,而且是見識廣,尤其是對待人生格局方面,具有本科生無可比擬的優勢。筆者這么說的理由有三:①導師和同學都是人中龍鳳,受熏陶的層次明顯不同,「名師出高徒」盡管不必盡然,但是出劣徒的幾率也非常小;②實踐或調研的企業和機構基本上都是「高大上」,處於社會的頂層級別,無論是規模還是理念,差不多都是最大最先進的;③見識到的學術成就也不是一般人能夠看到的,普通本科生恐怕都無法讀懂。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讀研之後,你感覺研究生期間和本科期間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的問題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單單從數字上,就能夠可以說明很多問題了,例如在2019年,全國本科畢業生有350萬人之多,而研究生呢?也僅僅有60萬人罷了!面對全國的1000多萬人的考生呢?再面對全國14億人口呢
研究生學歷
3. 碩士學位重要還是研究生學歷重要
我是一個經歷過復讀、專升本、考研,又是一個回答過很多關於高考、復讀、考研、專升本、留學等相關問題的答主,還在高校就業處留校工作過半年,我想談談關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本文適用於高中、大學各個階段的同學,本文寫了8個多小時,是我至今為止最用心的回答之一,建議先收藏再看!同時我會對這個回答反復的完善修改,大家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還有哪些想了解的,我會在後續修改中增添或者寫文章專門回答。另外求贊、求喜歡,聽說點贊的人都的能好運連連!其他答主關於為什麼談的很多了,我想主要談談很多同學都糾結的兩個問題:我是通過復讀、留學改變人生還是想通過專升本、考研改變人生?我走這樣的路未來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我能不能通過這條路實現自己的理想?1.我見過復讀提高超過100分,從只能上專科到考上一本。也見過高考不升反降從本科掉到了專科。更多的是比去年高30-40分或者分數沒什麼變化的普通人。還有的同學復讀了3年,高考了四次最終也僅僅考上了一本,但他比較珍惜通過保研去到了一所普通211。當然也聽說過復讀一年考上清北的神話,每個平台都有報道,但新聞之所以是新聞足以說明概率之低。我專門給我復讀超過100分的同學和復讀分數沒什麼變化的同學打電話,他們都曾在頂級985讀碩士,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他們都告訴我要有發自內心的驅動。很多高考沒考好的同學並不是不想努力,而是沒有發自內心的驅動,不明白為什麼學這些東西。而我復讀沒有變化的那個同學,後來考上浙大就是因為他找到了內心的驅動,而復讀的時候他不知道為什麼努力。復讀提升超過100分的同學,在他復讀的那年就找到了發自內心的驅動。而發自內心的驅動讓他們不知疲倦的學習。要不要復讀取決於你復讀的意願以及發自內心的驅動,還有你離目標的距離。我更推薦離本科線或者一本線不遠的同學復讀。2.當然如果你的家庭條件還不錯,可以走留學相關的道路我提供幾種方式供你參考:1.本科讀國內名校的中外合作項目,高考分數線會低。前提是在高考志願填報系統內的專業,不通過高考志願填報系統的一律不要讀。2.本科讀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等中外合作大學。(也是通過高考報考,有的學校需要在高考前參加校園日取得不錯的考核成績後方能報考)(大家需要盡早的給學校打電話或者發郵件咨詢報考的信息,也可以聽下宣講會,這個和正常高考有點不一樣)3.本科讀馬來西亞的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的名校分校,選QS排名高的。畢業證是是名校的,而且生活成本低,是不錯的跳板。4.本科直接去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熱門國家留學,也可以去像德國直接免學費的國家留學。前者成本高,但教育質量和認可度高,可以直接英語。後者便宜,但德語項目大部分免學費或者低學費,當然除了德國之外還其他免學費的國家。5.大二或者大三轉學或者top-up的方式留學。只用讀1-3年,同時體驗國內外大學的不同,更高的容錯率,成本更低。6.碩士階段再走留學的道路。成本低,只讀1-2年,但大學階段去的學校會相對差一些,但犯錯的成本也低。如果打算走留學的道路,不管是本科還是研究生,建議盡早的開始准備。最好可以從大一開始規劃,很多學校一般但是申請到名校的同學都是從大一開始刷GPA,參加學科競賽,參加科研,去大企業實習。簡歷中的每一行都是以月為單位的增加,然後再篩選合適的形成最終的簡歷。個人陳述更是要有例子支撐,推薦信更是如此。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可以找到內心的驅動,那個復讀成績沒有變化研究生去了浙大的同學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找到里內心的驅動,不管是留學還是保研考研殊途同歸。有的時候考學生自己很難規劃好這個過程,建議可以找留學中介給規劃一下,最好是能從大一簽約,然後讓中介監督著你刷GPA以及給你推薦合適的比賽和科研項目。如果找到評價不錯的中介機構後一定要找你文書老師好好聊聊,看一下他之前寫過的文書樣本,如果不給你看就不要選他。盡量選擇北京,即使他在你們當地有分校,也盡量選北京本部,本部的水平更高,也更透明。說完了復讀和留學,時間到了大學階段,你將面臨著專升本、保研、考研、碩士留學的選擇和准備。對於專科的同學我其實更建議復讀一下,爭取能本科上岸,因為很多省份專升本只能考一次風險較大。專升本方面大家可以看我之前的一些回答,最重要的就是明確你們的考試科目,想英語之類的科目真的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像我到今天仍然在背單詞。已經連續背單詞564天了,單詞重在積累,除了軟體的背誦還有閱讀英語書籍的習慣,看美劇很重要!3.至於保研、考研、碩士留學,都需要提前准備刷簡歷,背景提升。這個不光關乎到升學,還有你的求職。沒有提前實習的同學直接讀研我認為是不理智的,你沒有對你未來的工作環境有足夠的了解,然後你讀研可能還會選擇一個不喜歡的方向。如果你提前的參加學科競賽、實習、做科研項目,那麼你不光在升學中有很好的競爭力,你還可以了解你未來的工作環境,知道自己未來學習的方向,也能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驅動,對你未來求職實現自己的追求都是有很大的幫助。夢想的實現和職業道路並不是說我要去,努力就行。而是靠實踐得到反饋,然後修正你的規劃,這樣的正反饋才會讓你得到自律帶來的快樂,而不僅僅是刷題。復讀固然能去到自己想去的學校,但復讀的世界很小,你在小世界裡負面的情緒會無限的放大,找不到自己內心的驅動。讀大學接受更高的教育,在於建立更好的習慣人格,提高自己的見識。未來無論做什麼都能做好,而不僅僅是知識本身。很多考研的同學覺得考研分高就可以了,等大三準備的時候在去准備這些可能就沒有時間了。靠著初試到復試的間隙,提升真的很有限。然後被985、211刷了以後,說這個學校歧視二本三本。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如果你大一開始參加學科競賽、實習、參加科研,拿著一份比985同學還好的簡歷,裡面的每一行內容都是你花幾個月刷出來的,那你就是復試里最靚的崽。你用事實告訴老師,我精通實踐、了解業界的情況,還參加過科研項目,有足夠的科研素質,可以幫你幹活,並且通過實踐發現我最喜歡科研。那麼你讀研是不是比任何人都有說服力!至於保研,每年6-7月份的夏令營,之前的高校宣講預面試,9月份的九推。這些都需要你提升背景,提前准備。4.這時候就有很多同學說了,他們學校根本沒這樣的環境,參加個比賽隊友還老坑人,老師也不懂,頂多拿個二等獎,一等獎看運氣。更別說科研了,那是什麼沒聽說過。還有實習,想去大企業人家根本不要我。從小公司一個實習一個實習的刷,等拿到大公司實習三個暑假沒了,太費時間了。我記得我當年參加比賽,為了問個參數咋調,演算法咋寫。做半個小時的車,跑到別的學校問別人的老師和學長,請人家吃飯給人家買奶茶。每次比賽都和別的學校套近乎,問問別人的思路。我那時就明白了知識的來之不易,不知道老一輩留學生從國外學先進技術得有多艱辛。所以我給你推薦GIS科研項目,我當時知道這類項目的時候真的感嘆,早知道有這個就好了。信息的不對稱然後強者越強,真心的祝願教育資源能給二本三本的同學更多的傾斜,他們太不容易了。CIS科研項目是2012年由謹德教育(Torhea Ecation Group) 創辦的中國首個青少年學術科研項目,也是目前中國科研項目中唯一受到海外名高校廣泛高度認可的學術項目。項目課程體系由團隊與數百位美國名校終身教授合作開發,秉持"高級別教授、高頻率教學、高師生比"三個核心准則,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提升學術實力,大幅提高學員留學名校及獲獎學金幾率機構經過知乎篩選,質量有保證,我也很認可!了解詳情:點擊獲取2020最新科研課題,高中生留學背景提升的學術項目已失效 一般來講這類項目除了能讓你接受科研訓練提升背景之外,你還可以問老師要推薦信。問問老師可不可以去你實驗室實習,一般老師都會同意,這樣可就是再白嫖一段科研實習啊。而且老師一般也有公司合作,也可以推薦你去大公司實習,甚至一些可以跨校比賽的隊友都有可能找到。當然這些都要靠你自己去社交,努力、溝通、運氣都必不可少,它給你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再不濟還有科研項目和推薦信保底,再怎麼也不虧,就是費錢。盡量別選擇一對一的,選擇1對3,1對6的更經濟。盡量選周期長,每周次數少的項目,這樣能獲得更大的提升!5.聊完了復讀、留學、專升本、保研、考研,最後再聊聊我主答話題考研吧。考研的復試靠積累、靠實力、靠技巧,那麼初試除了努力之外靠的是信息。考研選的好,甚至比努力更重要。很多同學從最開始,選擇的學校就很難考。有一年,有同學選了個前計算機國家線的專業,他認為今年一定是國家線。但那年計算機除了那個學校之外其他學校都漲了幾十分,那個學校是因為建了個新校區才擴招的。果然第二年這個學校分數高了幾十分,這個同學懵逼了。很多的考研小白甚至老將對考研的一些信息不是很了解,我給大家推薦一門比較短的課來解決這個問題。特別是對考研不是很了解的小白更需要聽一下。他是由研途考研提供:機構經過知乎篩選,質量有保證,我也很認可!然後我忍不住剁手了 了解詳情:考研精品課程+4本手冊1元包郵,帶你輕松入門22考研已失效 這門課由張雪峰老師、徐濤老師、屠皓民老師、薛家一老師、楊超老師講授。另外商商老師,程躍老師也是這個機構的老師。這類課程是我一直推薦的課程,因為1元錢很便宜,還會送四本小冊子,可以了解考研的很多知識,可以當查詢手冊。還會送四六級課程和ppt模板,非常的劃算!然後我忍不住剁手了 好了,這就是今天的所有內容了!文中的推薦雖然是廣告,但是真的是我覺得不錯才推薦給大家的,大家點擊我會有微薄的收入,但是不會影響回答的質量和客觀程度,只有不錯的東西才會推薦給大家。並且這些內容是經過知乎嚴格篩選和同意,大家可以放心使用!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消費,我在文中也寫明了它的適合人群,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這篇回答從資料的查詢到撰寫,經過了8個小時,把我老底都掏空了!求贊、求喜歡,歡迎大家關注我 @郭某某 ,這樣我回答相關問題你就可以第一時間看到了,升學之路我陪你一起走完!有任何問題,歡迎問我!手動@相關的官方號,大家可以關注一下:@知乎知+自選 @知乎考研 @知乎雅思 @知乎校園 @知乎日報 @周源 文中提到的平台、項目、課程官方:@CIS科研項目 @研途考研教育VIP @張雪峰老師 @徐濤老師 @考研英語屠皓民 @薛家一老師 @考研數學楊超 @考研程躍 @考研商商老師 感謝你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平台、項目、課程,謝謝你們!
4. 國內的大專畢業生,想去澳洲留學應該如何規劃,是讀本科好,還是碩士好
首先要看你自己的側重點在哪個方面。本科的院校選擇廣泛,如果你的成績很好,是可以申請到澳洲最好的大學,如八大院校,獲得本科學位。但是學制較長,標准學制為3年時間;如果相同專業背景,也可以申請相應的學分減免,一般減免也是非常有限的。留學360牛璐老師介紹,如果想在短時間內獲得更高的學習,申請碩士課程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只是接受專科學生讀碩士的院校是有限制的,並不是所有的大學都可以接受專科生申請碩士,比如八大就不接受,只能考慮八大以外的院校。碩士課程的學制一般為1-2年,碩士專業對於專科生也是有限制,一般可以申請的專業包括商科、IT和工程,個別學校只有商科專業。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
5. 澳洲碩士畢業後是按照本科學歷還是按照碩士學歷來進行
澳洲和中國不一樣只有學位,沒有學歷,就是只有學位證,沒有畢業證。碩士畢業以後就是碩士,但是在澳洲,學士比碩士好找工作。
6. 工作時究竟是本科學歷重要還是研究生學歷重要
當然研究生學歷更好,關鍵時候更加分。
一些國企的重要崗位,招聘的門檻就是985/211的碩士,退而求其次,學校不限制,但是要求學歷是碩士。比如華為,三一重工等,因為有比較多的朋友在裡面就職,這一點還是比較清楚的。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繼續深造拿到研究生學歷就盡量拿到,但是前提是「條件允許」。
如像工商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等這樣的文科專業,學習的東西往往是理論知識,所以企業和其他單位在招聘時往往更看重其工作水平,即工作經驗,所以個人建議直接本科畢業,在工作崗位上去磨礪自己!
綜上,讀不讀研究生要根據自身專業就業趨勢和就業要求來決定的。
(6)澳洲本科學歷和碩士學位哪個更重要擴展閱讀
就業方向有關系
你只是企業就業,雖然說研究生學歷更有優勢,但也看你是什麼企業工作。以設計,互聯網,數控,生物制葯,各類研發為核心的技術型公司,研究生學歷很重要。做金融領域工作,整體看研究生學歷也很重要。
但是如果你只是在以物流,營銷,加工製造為核心的企業工作,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其次,如果你將來想走的是自主創業,研究生學歷也沒有想像的那般重要。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滿足,大家致力於追求精神生活。所以現在很多人也把學知識當作人生精神依靠。先不說工作不說工資,上研究生意味著你將有另外一群社交圈,平台也必然會提高;以後的路也會比較多。另外,對於找工作來說,相對來說,研究生肯定是比本科好找些,機會多謝,兩三年的苦讀是有回報的。所以,有時候只是這么單純的對比看似也沒啥意義。
7. 澳洲會計碩士就業率為什麼比本科低非常不理解
其實因為澳洲本地人沒有人讀碩士特別是授課類的碩士學位,對於這個學位基本上全部是外國學生在讀,本地人不容易對這種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速成學位得到認知.
學士學位一般是三年的,如果本地人要繼續讀,可以加讀一年榮譽學士或是選擇時間比較容易協調認知度高的研究類碩士課程,然後就可以讀博士,很少人去讀這種外國人或是新移民專用的授課類碩士.
tafe倒是比較好找工作,因為它教的都很實用,而且課程設置很多都是緊缺職業.當然也不是絕對的,還要看你自己手藝學的怎麼樣
8. 留學澳洲讀本科還是碩士,哪個更好!
我是在澳洲讀書的 從高中開始讀的~ 目前研究生畢業 工作了2年~
不要聽中介的人亂忽悠....我幫你分析一下:
如果你來澳洲讀本科:
優勢:1. 畢業以後找工作的成功率會比你讀master的成功率高很多......(這是在澳洲)
2. 另外在澳洲讀本科 更能認識一下朋友~ 比研究生認識的朋友要廣很多...也不會是單一的中國人.
劣勢: 1. 學歷重復...如果你畢業回國的話...其實沒啥必要再讀本科的...
2. 一般都要3年的時間....浪費精力...浪費錢......
如果你直接讀研究生:
優勢: 1. 拿到碩士文憑,對回國找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2. 與讀本科相比要節省很多錢, 並且課程也比較少...如果你讀與本科同專業的課程的話..可能會申請到免課...一般的研究生在1-1.5年就可以讀完了...
劣勢: 1. 以後留在澳洲的話,光靠一個澳洲碩士學位是很不好找到大公司工作的,當然... 如果你能力超群,學習超好....也好找, 我說的只是一般..... 我研究生畢業那會......我的同學和我都是拿著本科的文憑找工作的....拿著研究生文憑投簡歷 基本人家都不待見你....因為學歷越高 他們要給你的錢越多.......然而你又不值那麼多錢.....
(我這里說的工作是指鬼佬的大型公司,不是小公司)
最後~ 希望你能移民澳洲~~ 這里不管做什麼 都沒什麼壓力 很適合生活~
9. 學位重要還是學歷重要
首先我們要明白:學歷和學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只要你本科能正常畢業,就能拿到「本科學歷」,但如果要拿到學位證書,就需要參加相關的學位考試,通過後就是「學士學位」了。如果沒有參加學位考試或沒有通過考試,就只能拿到畢業證書,拿不到學位證。而「碩士」、「博士」等,只是學歷和學位的名稱都一樣,其實本質是不同的。當你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就是「碩士學位」,學歷也達到「碩士」而已。
學歷:本科碩士博士
學位:學士碩士博士
學歷證書:
學歷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知識訓練的學習經歷。一個人在什麼層次的教育機構中學習,接受了何種層次的訓練,便具有相應層次的學歷。從廣義上講,任何異端學習經歷,都可以成為學習者的「學歷」。而在社會中,人們通常所說的「學歷」,則是指具有特定含義、特定價值的「學歷」,也就是說一個人具有什麼學歷,是指一個人也就是高層次的一段學習經歷,以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實施學歷教育、有國家認可的文憑頒發權力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所頒發的學歷證書為憑證。
學位證書:
學位是標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者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定標準的學術稱號。學位包括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3種。博士是學位的高一級。在我國「博士後」是指獲准進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博士學位獲得者,不是學位。學位授予單位以及可以授予學位的學科名單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提出,經國務院批准公布。學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
從學習收獲來看
從學習收獲來看,學歷代表著學習的經歷,學位代表著學習水平和層次。學歷僅僅證明了一個人學習的時間和過程,但學位卻是對這個人所學知識達到一定水平的認可。因此,學位的價值要超過學歷。
從市場認可度上看
從市場認可度上看,對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或國有企業提拔任用中層以上幹部來看,一般同時要求「本科學歷、學士以上學位」,並無要求研究生學歷.另外,有碩士學位才可攻讀博士學位,有研究生學歷沒有碩士學位則一般不能攻讀博士學位。
不要再說學歷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