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1. 急求函授歷史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8000字以上,誰能幫幫我急啊!
你具體要寫什麼呢,可以詳聊,寫作安心,順利通過畢業關,寫作,文獻查找,修改重復率都不是問題
2. 請問怎麼寫歷史論文
"大國崛起"的歷史論文:
法國真正的崛起之迷
任何一個偉大的思想就像一個美麗的火焰,是否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還要看有沒有所需要的乾柴。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主要的「乾柴」就是國民的素質和教育。依法國為例:
受文藝復興影響的16世紀宗教改革產生的新教教派與舊教分庭抗禮,他們爭奪兒童和群眾的手段就是教育。通過這場爭奪戰,各方在教育方法上重視數學、地理、歷史,注意採用實物教學和進行練習,著意發展學生的智力。這使得法國新一代的素質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創辦於1684年的訓練初等學校教師的講習所是歐洲最早出現的師范教育設施,對確保教師的質量起到關鍵性的作用。19世紀以前,法國高等教育享有桂冠的榮譽,其學術水平在西歐是很高的。
盧梭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著名思想家,他出生於瑞士日內瓦。10歲時,父親因受人陷害逃離瑞士。盧梭13歲即開始自謀生計。他當過學徒、雜役,為人抄寫過樂譜,做過家庭教師。寄人籬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長期漂泊不定的貧困生活,培育了盧梭對於"殘暴和不正義"的反抗意識。1762年,盧梭的長篇教育哲理小說《愛彌兒》問世。盧梭在這部構思20年,撰寫3年,精思熟慮的傑作中,對當時法國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別是教育進行了猛烈抨擊。他提出培養真正符合社會需要的新人的構想,描繪了一幅培養新人的藍圖。這部長篇檄文剛一發表,就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法國政府下令逮捕盧梭,焚毀《愛彌兒》。盧梭被迫逃到瑞士,翌年又出走英國。1767年,盧梭返回法國,避居於巴黎市郊。1772年完成了自我評傳性的最後一部著作--《懺悔錄》。1778年與世長辭。
盧梭的教育方法被他的同胞,瑞士人裴斯塔洛齊所繼承。瑞士政府首先他的按年齡分組來發展兒童的不同能力的教育方法實行教育。後德、法、英、意、俄、美等國政府,也紛紛派遣專家和官員前來學習。裴斯塔洛齊所創建的伊佛東學校成了蜚聲歐美的「國際學園」。有趣的是,瑞士政府首先採用這種教學方法,美國政府發起了聲勢浩大的《盧梭、裴斯塔洛齊教育思想》的運動。前者成為今天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後者成為今天世界上的霸主之一。
1789-1794年法國革命是繼17世紀英國革命和18世紀美國獨立戰爭後的一次更徹底、更深刻的資產階級革命。在教育方面,資產階級執政的各派力量都擬訂過方案,其中著名者有康多塞、雷佩爾提和拉瓦錫等人所擬的教育方案。這些方案雖然在當時都未來得及付諸實行,但對法國教育產生了影響。尤其是康多塞1792年向立法大會提出的方案,不僅給法國而且也給其他國家提供了討論19世紀教育發展的基礎。
由此可見,法國曾在19世紀初有拿破崙這樣的人物並產生過巨大的能量決非偶然,是整個民族素質急速提高後的能量的一次爆發式發泄。但法國的教育在拿破崙期間和之後屈服於宗教勢力變得越來越保守,宗教勢力重新掌握了教育大權。直到進入20世紀後,宗教思想和教會對教育的影響進一步有所削弱,50多個從事教育等方面活動的教會組織被解散,3000多所教會學校被封閉,1905年法國政府明確宣布廢止"法盧法案"。但此時的法國已經喪失了在國民素質上的優勢,尤其是與宗教沖突較大的科學被毀於一旦,終於沒有能再次平地而起。
功虧一簣,令人惋惜!
德國真正的崛起之迷
從17世紀到18世紀中期的德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比英國和法國都要落後,長期處於分裂狀態,300多個封建邦國各據一方。這些邦國,尤其是普魯士、奧地利等大的邦國,為了強化統治和擴大軍事實力,企圖通過教育造就忠順的臣民和得心應手的兵士,所以急於把國民學校管理權從教會轉到國家手中並大力提倡強迫義務教育。早在16世紀後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薩克森等邦國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從17世紀開始,大多數邦國都競相頒布這種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魯士王腓特烈二世頒布的法令最為著名,它進一步規定5~12歲的兒童必須到學校受教育,否則對家長要課以罰金。
實科中學在德國產生於18世紀初,較英法等國早一個世紀,使得德國人具備了自然科學索要求的嚴謹和內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創辦了"數學、力學、經濟學實科中學",以教授數學、物理、力學、自然、天文學、地理、法律為主,並輔之以繪畫、制圖。此後,德國各城市陸續有人創辦這類學校,有的實科中學則增設建築、商業製造、貿易、經濟等科目。這是一種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質,又具有職業教育性質的新型學校。它排除了教學科目、課程內容的純古典主義的傾向,適應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的需要。但由於它的畢業生不被允許進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學生也不多,很快被沒有門第觀念的美國超過,在科學應用方面輸給了美國。
受到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現是泛愛主義和洪堡德改革。泛愛主義是受到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尤其是盧梭思想和德國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而產生的。泛愛主義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薩耳士曼、堪比等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養掌握實際知識、具有泛愛思想、健康、樂觀的人,因此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受到重視,採用讓兒童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實物教學。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對經院主義、古典主義教育,禁絕體罰,這種方法後來傳入美國,俄國和日本等國。
1807-1815年普魯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間,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歷史學家、政治活動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長,他根據新人文主義的精神對各級學校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師范教育方面,積極貫徹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有所擴充、教學方法有所改進,出現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此後的美國發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實科中學進一步得到發展,增加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的科目,通過考試選擇教師,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師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較早明確地提出大學的任務一方面是要向學生傳授各科知識,一方面是要發展科學(即辦成教學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創辦和領導的柏林大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由於德國較早地抓教育,國家強大也是來源於方法的更為先進、合理。這是素質教育的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噓的基因、染色體毫無關系!
日本真正的崛起之迷
戰後日本崛起,得益於重視教育和重視人才的培養。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萬夫曾經指出:「從明治以來,一直到今天,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戰後經濟的發展非常驚人,為世界所重視,造成比情況的重要原因,可歸結為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美國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舒爾茨說:「戰後日本物質資本存量幾乎盪然無存,但其國家財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識水平的人還大量存在。」 日本重視教育的歷史可上溯到明治維新時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頒布《學法令》時,就在《學制布告》中提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口號,要在全國做到"邑無不學之戶,家務不學之人",接著,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國實施義務教育,大約經過30年的努力,終於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從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比美國早4年,比法國早10年。正如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說中所說的:"人是我國的財富,教育是國政的根本。"這應該是日本崛起奇跡的根源。
戰後日本崛起,得益於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戰後最負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滿激情的語言寫就《激盪的百年史》,總結日本民族如何戰勝困難、目光遠大、勇猛進取、善於學習、追求完美。他說日本民族具有一種止於至善的專業精神。除非不做,做什麼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於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歷經明治維新和戰後經濟奇跡,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之主因。管理大師德魯克說,戰後日本經濟起飛有三位導師。第一位導師是道奇,他教導日本人要發展經濟,首先是穩定貨幣金融,將日元與美元匯率固定於360日元。第二位導師是戴明,全面質量管理之父也。德魯克說,質量管理是美國人發明的,但完美運用、臻於化境的卻是日本人。第三位導師就是德魯克自己。他教會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戰略和實施目標管理。德魯克對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歲時被榮聘為東京大學研究日本藝術文化的教授,引以為傲。德魯克與吉田茂英雄所見略同。二師皆以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處,便是那種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專業精神。無論做什麼,皆力求最好,心無旁騖,精益求精。此種精神之背後是異常謙遜的學習態度,永遠不懈吸取他人長處之開放胸懷。盛田昭夫說:"日本企業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飛躍進步,奧妙就在於企業經營者始終認為日本在一切領域中都落後於他人,從而產生一種緊迫感。他們情願以歐美各國的學生自居,堅持交學費,學習經營手法,吸引新技術。""在日本,人們始終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產率的提高,即使是對螺絲刀這樣簡單的工具也毫不例外。從設計到加工,無不精心考慮,仔細研究。"
而中國人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坑蒙拐騙。。。是當今中國社會之普遍心理。與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相比是不是還有很大的差距?!
美國真正的崛起之迷
美國早在是英國殖民地時就對教育非常重視,到1775年,英屬13個殖民地人口不過260萬,但已仿效英國牛津、劍橋等大學創辦了哈佛、耶魯等9所學院,教育環境甚至都強過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時期的初等教育相當發達。北部幾個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為代表,特別重視普及教育,當局曾於1647年發布法令,規定市鎮中只要有50戶居民就應設立一所小學,於是市鎮學校在北部興起。這種由地方當局辦理、干預教育的做法,超過了其宗主國--英國的教會辦學的方針,一舉奠定國民素質的優勢!
在這個世界,凡是受過教育的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美國的《獨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一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當我們熱血沸騰地聽著這人類史上最偉大的聲音的時候,請不要忘了美國還有一個偉大之處,那就是《憲法》所標榜的以教育培養國家公民。為了普及教育,他們先是採用了英國的蘭卡斯特導生制。1818年蘭卡斯特本人還應邀到美國宣講導生制。英國式的教育不能滿足這個新國家對教育的要求。1843年,賀拉斯· 曼(Horace Mann,當時任麻省教育廳長)考察德國,才引進了當時普魯士的教學制度,同時大力宣傳盧梭、裴斯塔洛齊等歐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國各地的小學遂開始採用西歐最先進的教學制度。
南北戰爭以後,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步伐邁得更快,這期間新成立的大專院校就有二百餘所! 它一面學習當時歐洲重視學術的樣板——柏林大學,於1876年創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建立大學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學術研究;一面根據國會於1861年、1890年所通過的二個《摩雷爾法》,由國會撥地、撥款資助各州大辦農(業)工(藝)學院,很快培養出大批適合工農業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當今舉世聞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由此而來。工農學院初辦時,由於眾多貧苦學生求學其中,曾被譏為"牧牛娃學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領先於歐洲。事實證明,窮人的對財富的渴望遠遠高過富人子弟!這就為美國造就了一批敢於冒險和創新的高知識人才,當他們對財富的渴望的慾火被點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嘯,那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高潮!
南北戰爭以後,公立中學本來是兼顧學生升學與就業兩方面要求的4年制綜合中學,由於此時學生逐年猛增,准備升學者日少而准備就業的日眾,所以逐漸以職業准備為主要職責,課程隨之發生變化,加強自然科學和實用科目,這是美國中學的顯著特點。公立中學逐漸以職業准備為主要職責,課程隨之發生變化,加強自然科學和實用科目,這是美國中學的顯著特點。不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學院創辦了工業中學,1888年明尼蘇達州首創農業中學,此後各種職業中學不斷大量涌現。歐洲人由於世俗觀念而不喜歡職業中學,以"生來平等"為信念的美國人則沒有這種歷史包袱。職業中學造就了一批實業家和發明家,第一架飛機的發明家萊特兄弟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據統計,1870-1940年,美國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學生則增加了90倍。當時的口號是:"中等教育為所有適齡青年敞開大門",到1918年時美國高中已發展到2萬多所,而12億人口大國的中國到1998年才有1萬多一點的高中。由此可見,美國的高效率、高技術、高產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進的教育。今天,美國基礎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礎上幾經改進,教育的口號是:"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各州都將40%的稅收用於教育。上世紀80年代壟斷著大約70%左右的專利發明,70%以上的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奧運會獎牌總數第一。
「2061計劃"是美國促進科學協會聯合美國科學院、聯邦教育部等12個機構於1985年啟動的一項面向21世紀、致力於科學知識普及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工程,它代表著美國基礎教育課程和教學改革的趨勢。為此計劃,美國動員了800多位科學家、企業家、大中小學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參與了這項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們總結戰後科學、數學和技術領域的深刻變革和未來發展趨勢,汲取美國8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紀新的美國人。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結論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於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綉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3. 綜述論文怎麼寫最好有關於歷史學的範文。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它
是科學文獻的一種。文獻綜述是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
學術見解和建議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
等等。
要求同學們學寫綜述,至少有以下好處:
①通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科學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
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
②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科研選題及進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
的撰寫也是為今後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
③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於獨立工作能力和科
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對於畢業設計的課題綜述,則
要結合課題的性質進行書寫。
文獻綜述與「讀書報告」、「文獻復習」、「研究進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們
都是從某一方面的專題研究論文或報告中歸納出來的。但是,文獻綜述既不象「讀書報告
」、「文獻復習」那樣,單純把一級文獻客觀地歸納報告,也不象「研究進展」那樣只講
科學進程,其特點是「綜」,「綜」是要求對文獻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使材料
更精練明確、更有邏輯層次;「述」就是要求對綜合整理後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
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總之,文獻綜述是作者對某一方面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
、爭論焦點、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評論的科學性論文。
寫文獻綜述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階段:即選題,搜集閱讀文獻資料、擬定提綱(包
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4. 歷史學論文開題報告解決思路怎麼寫
我最近也在寫,照著這個格式找些符合的資料填上就好了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的基本要求
4.2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的內容和要求
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的結構包括(1)選題的背景和意義,(2)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3)研究方法及措施,(4)研究工作的步驟與進度,(5)主要參考文獻等項目。下面對有關項目作一些說明:
(1)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主要說明所選課題的歷史背景、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歷史背景部分著重說明本課題前人研究過,研究成果如何。國內外研究現狀部分說明本課題目前在國內外研究狀況,介紹各種觀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著重說明本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同時說明自己的觀點。發展趨勢部分說明本課題目前國內外研究已經達到什麼水平,還存在什麼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以解決的方法。開題報告寫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論證本課題研究的地位和價值,即選題的意義,包括對選題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說明;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明開題報告撰寫者對本課題研究是否有較好的把握。
(2)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相對於選題的意義而言,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比較具體的。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想說明什麼主要問題,結論是什麼,在開題報告中要作為研究的基本內容給予粗略的,但必須是清楚的介紹。研究基本內容可以分幾部分介紹。
(3) 研究方法及措施
選題不同,研究方法則往往不同。研究方法是否正確,會影響到畢業設計(論文)的水平,甚至成敗。在開題報告中,學生要說明自己准備採用什麼樣的研究方法。比如調查研究中的抽樣法、問卷法,論文論證中的實證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等。寫明研究方法及措施,是要爭取在這些方面得到指導老師的指導或建議。
(4) 研究工作的步驟、進度。課題研究工作的步驟和進度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畢業設計(論文)創作過程中,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寫作、論文的修改等,都要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到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在時間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各個階段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對於指導教師在任務書中規定的時間安排,學生應在開題報告中給予呼應,並最後得到批准。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時間安排一般應提前一點,千萬別前松後緊,也不能虎頭蛇尾,完不成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任務。
(5) 主要參考文獻。在開題報告中,同樣需列出參考文獻,這在實際上是介紹了自己的准備情況,表明自己已了解所選課題相關的資料源,證明選題是有理論依據的。在所列的參考文獻中,同樣應具備不少於2篇的外文文獻
5. 我學歷史教育專業的 本科畢業論文 有關中國古代史河湟地區的 具體寫哪方面好啊
文化 民族關系 經濟 民族政策 等等方面均可。你先要確定朝代。建議你先去中國知網找相關文章讀一讀,論文看多了,也就有所收獲了,歷史可不是一門空談的學問
6. 歷史畢業論文
如何講述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和民族關系,如何評價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是歷史教學中比較復雜的問題。教 師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如果講不好,學生不但不能正確理解,反而形成錯誤概念,甚至 產生不滿心理,更為嚴重的是影響民族感情。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講述這些問題?下面就自己在教學實 踐中的體會談幾點看法。
一、講述歷史上的少數民族要實事求是。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漢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們祖國這一大家庭的成員,而且有些民族的 歷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漢族形成的同時就出現了。今天滿族的祖先西周的肅慎 ,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東胡,曾經十分強盛,並且建立過政權。秦漢時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強盛,隔著長城 與秦漢帝國對峙。魏晉南北朝時,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則更多,而且不少國家還進入到中原地區。宋朝時,契 丹族建立的遼,女真族建立的金,黨項族建立的夏,就統治了大半個中國。元明清時期,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 管轄的范圍更廣,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統一了中國,成為我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滿族建立的清朝,疆 域廣大,是當時亞洲東部最大的國家。
由於各民族的不斷發展,逐步形成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在締造我們偉大祖國的過程中,作出了 重大的貢獻。在我國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華夏族歧視的犬戎族,在 中原先進經濟文化的影響下,通過商鞅變法,一躍而成為戰國時期的強國,完成了統一六國的任務,推動了我 國歷史的向前發展。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統一北方後,經過孝文帝改革,逐步強盛起來,促進 了北方經濟的發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為隋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到後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滿族建立的清 朝,不但入主了中原,而且統一了全國。我國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從元朝開始的,我國今天的版圖,基本上是 清朝前期確定的。
從經濟上看,少數民族對祖國邊疆的開發,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東夷族開發了沿海地區,苗、瑤族開 發了長江、珠江和閩江流域,藏族開發了青藏高原,彝族和西南各族開發了西南地區,東胡族開發了東北地區 ,匈奴、鮮卑、突厥、蒙古族等先後開發了蒙古地區,回紇及西北各族開發了西北地區,高山族開發了台灣島 。正是邊疆各族人民對邊疆經濟的開發,並與中原地區建立了密切的經濟交往,才使多民族國家形成了統一的 不可分割的經濟整體。
至於在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領土完整方面,各民族曾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例如清朝時期,東北各族 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國東北的斗爭,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軍反擊大小和卓兄弟分裂祖國的斗爭。到了近代,各 族人民聯合起來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斗爭的事例就更多了。
當然,各個民族在歷史進程中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先進的,也有落後的,他們所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 。其中人數較多而又發展迅速的民族,對我們祖國歷史的發展起的作用就大些,例如,漢族不論在政治經濟上 ,還是在思想文化上,都起過巨大的作用,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部 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漢族的發展史。中國這個統一的國家,不是由某一個民族締造的,而是所有的民族, 包括歷史上存在過而現在已經消失了的民族。一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必須包括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歷史,沒有 少數民族的歷史,就不能稱之為中華民族史。我們在歷史教學中,對於少數民族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在歷史 上的地位,既不能誇大,也不能縮小,而是要實事求是地講述。
二、講述歷史上的民族關系,要用矛盾的觀點進行具體的分析。
在中國歷史上,既有各民族友好相處、和平發展的統一時期,也有各民族互相對立、彼此爭戰的分裂時期 ;既有漢族建立的政權,也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既有漢族內部的戰爭,也有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以及各 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既有外族的入侵,也有反抗外來侵略的戰斗等等。歷史上,多民族的中國存在著統一和 分裂的情況。
應該如何看待歷史上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分裂的問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便不難看出,在我國這 個多民族的國家裡,在各民族之間,當矛盾的同一性佔主要地位時,彼此就友好相處,互相往來,和平發展, 國家就表現為統一狀態,例如,秦漢的統一,隋唐的統一,元明清的統一等。當矛盾的斗爭性佔主要地位時, 民族之間就相互對抗,甚至爆發戰爭,國家就處於戰爭或分裂狀態,例如,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南北朝的分 裂,五代十國的割據狀態等。同時,矛盾雙方還可以互相轉化,比如宋與西夏、遼、金的戰爭,雙方統治階級 幾乎動員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戰爭之後,各民族之間,特別是各族人民之間,又出現了和平相 處的局面。民族戰爭固然使各族人民遭到浩劫,千百萬人死於非命,經濟文化受到破壞,然而,戰爭也是各民 族之間相互接近的一種重要方式。歷史上每一次戰爭之後,總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強迫遷徙到另一個民 族的聚居地,各民族雜居錯處,相互融合。東晉十六國時,民族戰爭經常發生,正是在這一時期形成了一次民 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滿族如果不入主中原,他們就不會有較多的成分融合到漢族之中。至於戰爭引起的 經濟、文化交流的例子,歷史上更是屢見不鮮。這在客觀上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起了促進作用。
歷史上各民族之間的仇視、屠殺和戰爭,只是民族關系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歷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處 ,他們在生產和生活中長期進行著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在向共同的階級敵人進行斗爭的過程中,相互支持, 共同締造和發展了多民族的偉大祖國,促進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這才是我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的本質和主流。
三、對於歷史上的民族英雄,要進行一分為二的分析。
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里,怎樣的人才算「民族英雄」呢?漢民族把岳飛、文天祥等人當成本民族的英雄 ,而女真、蒙古族則認為完顏阿骨打、成吉思汗等才是民族英雄。有的人認為,能代表中華民族利益的、有利 於祖國統一的人,才能稱為民族英雄。那麼究竟應該怎樣確定呢?我認為,對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應當用一 分為二的觀點進行具體的分析,既不能絕對地肯定,也不能絕對地否定,更不能帶有狹隘的民族情緒片面地下 結論,而是應該指出其功過之大小,從而確定其是怎樣的一個民族英雄。要熱情頌揚他們的歷史功績,對個別 有污點的人物,要注意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比如,在講述岳飛帶領「岳家軍」抗 金斗爭的事跡時,有的學生提出:岳飛鎮壓過農民起義,不算民族英雄。應當指出,抗金斗爭是岳飛一生中的 主要活動,他從軍二十年,絕大部分歲月是在抗金前線度過的。還有的學生提出:宋當時已是腐朽的政權,當 遭到外族的進攻時,必然滅亡,這是合乎歷史發展規律的,岳飛抗金,阻礙了國家的統一,阻礙了歷史的向前 發展,所以,也不能算民族英雄。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就要講清,金軍南下,是以屠殺、征服者的面目出現的 ,金軍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給當地人民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因此,岳飛抗金是正文的,帶有反侵略戰爭 的性質,他的英勇斗爭,阻遏了金軍南下的進程,保衛了大江南北的各族人民,有利於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雖然他有忠君思想,曾經鎮壓過農民起義,但從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來看,他鎮壓農民起義的污點同他在抗 金斗爭中所建立的功績相比,顯然是功大於過,他仍然不愧為我國古代史上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
對於那些在歷史上起過進步作用的帝王將相,也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對於他們順應時代發展,對歷史 進程起推作用的活動,應該給予客觀的充分肯定。而對於那些阻礙歷史發展的反面人物,如秦檜、吳三桂等, 要向學生講清他們的罪惡所在,然後給予堅決譴責,使學生從反面受到教育。
7. 有關歷史專業論文的事
明代帝王世系表: 作者:明布衣
德祖 元皇帝 諱百六
懿祖 恆皇帝 諱四九
熙祖 裕皇帝 諱初一
仁祖 淳皇帝 諱世珍(原名五四)
***********以上為朱重八先生建國後追贈其祖
年號 廟號 姓名 生卒 屬相 世襲 即位年齡 在位 業績 謚號 墓葬 朝代簡況
1. 洪武 明太祖 朱元璋 1328—1398(71歲)屬龍 仁祖第三子 40歲稱帝1368-1398(31年)建立明朝,統一全國,洪武之治,加強君權。
開國皇帝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南京明孝陵
出身寒,亂世梟,皇覺寺,把飯討;拜伯溫,始建朝,年洪武,子不肖;開堰塘,與民息,懲貪奸,禍忠良;
開科考,定官屬,貌不揚,倡法統;立鐵牌,置當朝,警子孫,宦亂拋;水滸傳,施耐庵,羅貫中,著三國。
2. 建文 明惠帝 朱允文 1377—1402?(26?)屬蛇 太祖孫 懿文太子朱標第二子23歲即位 1369-1402(4年)削藩政策,靖難之役,焚宮潛逃,不知所終。
身冤之君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 廟號惠宗,無陵寢
靖難役,始削藩,身不終,四年間;朱標死,繼大統,長子焚,次子辱。
小註:建文帝年號靖難之役後被永樂帝取消,並將其年號改作洪武32-35年。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下詔恢復建文年號。原無廟號、謚號。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上廟號惠宗並上謚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謚號為恭閔惠皇帝,洪武二十年(1392年)皇太子朱標病死,朱允炆被冊封為皇太孫。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朱棣從金川門攻入京師應天府,朱允炆在宮中舉火,皇後及太子文奎自焚,次子文圭遭朱棣軟禁至明英宗時期。朱允炆本人則不知去向。
3.永樂 明成祖 朱棣 1360-1424(65歲)屬鼠 太祖第四子43歲篡位1403-1424(22年)永樂盛世,遷都北京,五征漠北,遠航西洋。
五五之君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長陵
初廟號,明太宗,嘉靖改,燕王雄;靖難役,纂大典,解縉理,三億七;青花瓷,傳後世,姚廣孝,
用賢良;鄭三寶,七下洋,中六次,永樂朝;設內閣,置東廠,錦衣衛,權加強;建新都,遷北京,
誅十族,瓜蔓抄。
4.洪熙 明仁宗 朱高熾1378-1425(48歲)屬馬 成祖長子 1424-1425 (10月)勤政愛民。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獻陵
承啟之君
喜讀書,體肥胖,宅心厚,論綱常;平冤獄,減賦稅,愛子民,修綱紀;弘文館,調科第,委三楊,仁宣治。
5.宣德 明宣宗 朱瞻基 1399-1435(37歲)屬兔 仁宗長子28歲即位 1426-1435(10年)三楊輔政,仁宣之治。
守成之君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景陵
成祖夢,太祖托,賜大圭,宣宗出;繳叔父,削藩王,平安南,一下洋;促織帝,宣德爐,後世傳,盛譽足。
6.正統/天順 明英宗 朱祁鎮 1427-1664(38歲)屬羊 宣宗長子9歲即位1436-1449 (15年)一次復辟1457-1664(8年)賓士守成,重用王振,土木之變。
混沌之君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裕陵
閹王振,土木堡,瓦剌牢,狩一年;南宮辟,奪門變,石曹亂,誅於謙;仁愛心,文圭釋,止殉葬,華彩添。
7.景泰 明代宗 朱祁鈺 1428-1457(30歲)屬猴 宣宗次子23歲即位1450-1457(8年)京師衛戰,奪門之變。
尷尬之帝
成化帝上謚號恭仁康定景皇帝。初無廟號。南明弘光年追尊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恭孝景皇帝,廟號代宗。 北京西山王禮葬景泰陵
英宗狩,御極登,臨八年,衛北京;一覺醒,為郕戾,憲宗旨,復謚帝;景泰藍,美名傳。
8.成化 明憲宗 朱見深1447-1487(41歲)屬兔 英宗長子19歲即位 1465-1487(23年) 庸碌無為,沉迷酒色,文化昌明,父虜子夭,禍起蕭牆。
雷人之帝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茂陵
初太子,為沂王,傳奉官,置皇莊;崇佛道,二儒享,陳獻章,王明陽;鬥彩瓷,乃首創,金瓶梅,文化昌;
位七年,不視朝,安流民,置鄖陽;寵兩宦,結朋黨,西廠設,亂朝綱;忘年戀,萬娘娘,安樂宮,太子藏;
四歲入,侍東宮,宰一朝,手段凶;結外庭,謀易儲,一人寵,禍六宮;長十七,衷情郎,貴妃死,數月亡。
9.弘治 明孝宗 朱佑樘 1470-1505(36歲)屬虎 憲宗第三子18歲即位1488-1505(18年)重用賢臣,弘治中興。
有道明君
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泰陵
春夏秋,日百字,冬五十,勤練字;情專一,僅一妻,張後賢,外戚扈;初登極,除奸佞,任賢臣,弘治興;早晚朝,平台召,勤政事,圖志精;修長城,嘉峪關,營哈密,吐魯番;明會典,徐溥纂,政清明,重勤儉;
文必漢,詩必唐,擬古派,李夢陽;明泰陵,挖玄宮,金井水,涌不停,非吉壤,應子孫,正德帝,乃昏庸。
10.正德 明武宗 朱厚照 1491-1521(31歲)屬豬 孝宗嫡長子16歲即位1506-1521劉謹專權,沉迷酒色,喜好軍事。
無道昏君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康陵
嫡長子,身份迷,鄭旺妖,號皇親;百義子,豢八虎,應州捷,鎮國府;荒淫戾,劉良女,幸孕婦,怪誕精;
三十天,權真空,安化亂,楊一清, 寧王亂,守仁平,誅劉瑾,張永功;清江浦,釣寒骨,傳奇生,豹房終。
11.嘉靖 明世宗 朱厚璁 1507-1566(60歲)屬兔 憲宗庶孫 武宗堂弟 興獻王朱佑杬嫡子15歲即位1522—1566(45年)禮儀之爭,迷信道教,重用奸臣。
XX之君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永陵
道號為: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天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
入宮禮,行中門,大儀禮,父母尊;修道教,不上朝,寫青詞,敬神明;紅鉛葯,楊金英,勒弒君,
變壬寅;第一疏,海剛峰,黜廷和,寵嚴嵩;倭寇亂,俺答凶,閉九門,無計行;劉六七,弗朗機,
唐伯虎,文徵明;嚴世蕃,數淫籌,經年計,九百箸;歸有光,項脊軒,吳承恩 ,西遊記。
12.隆慶 明穆宗 朱載垕 1537-1572(36歲)屬雞 世宗第三子31歲即位1567-
1572 (6年)開放海禁,任用能臣,沉迷酒色。
平庸之帝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昭陵
徐閣老,張居正,高文淵,閣臣爭;雖節儉,為後宮,買首飾,戶部停。
13.萬曆 明神宗 朱祤鈞 1563-1620(58歲)屬豬 穆宗第三子10歲即位1573-16
20(48年)人生四段,酒色財氣,怠於政事,醉生夢死。
醉夢之帝
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定陵
初登基,受居正,一條鞭,罪師傅;平哱拜,援朝鮮,楊應龍,薩爾滸;玩孌童,寵十俊,長短腿,駝背帝;
國本諍,議立儲,鄭貴妃,未得濟;李時珍,本草綱,利瑪竇,瓊州震;湯顯祖,牡丹亭,李玉寫,一捧雪;
宋應星,天工物,徐光啟,農政書。
14. 泰昌 明光宗 朱常洛 1582-1620(39歲) 屬馬 神宗長子 39歲即位1620-1620(30天)明末三案。
窩囊之帝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慶陵
補缺額,妖書案,梃擊案,紅丸案;罷礦稅,起言官,發帑金,犒邊庭。
15. 天啟 明熹宗 朱由校1605-1627(23歲) 屬蛇 光宗長子16歲即位1621-1627(7年)善長木工,魏黨專權。
昏聵之帝
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德陵
小木匠,移宮案,用王安,臣楊漣;平居正,恤元勛,東林黨,站一邊;魏客奸,顧秉謙,三朝典,頌魏閹;白蓮教,後金亂,荷蘭人,霸台灣;熊廷弼,孫承宗,靈露飲,見神仙。
16. 崇禎 明毅宗 朱由檢1611-1644(34歲) 屬豬 光宗第五子 熹宗胞弟 17歲即位1628-1644 (17年)鏟除庵黨,自毀長城,自盡殉國。
勤勉之帝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崇禎帝卒後,南明弘光年間謚思宗烈皇帝。廟號思宗,後改為毅宗。清改為庄烈愍皇帝。廟號懷宗。北京明十三陵思陵
剪奸佞,臨危命,流賊亂,後金患;隆宗門,進闖王,手刃女,賜妻亡;發掩面,縊煤山,王承恩,賢宦官;
袁崇煥,洪承疇,祖大壽,吳三桂;徐霞客,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馮夢龍,凌濛初,連三言,續二拍。
以上為史學界普遍認可明十六帝
後有南明幾帝,有名無實,史不多彰。
弘光 明安宗朱由崧 1644—1645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
隆武 明紹宗朱聿鍵 1645—1646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
紹武 明文宗朱聿鐭1646貞天應道昭崇寧文宏武達仁成宣閔孝節皇帝
永曆 明昭宗朱由榔 1647—1661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
8. 本科畢業論文範文怎麼寫啊
畢業論文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都有一定的要求,這也是考核論文成績的基本依據之一。關於畢業論文寫作的具體要求,在以後的有關章節中將作詳細論述,這里先說說畢業論文寫作的一些原則要求。 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撰寫畢業論文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理論研究,特別是社會科學的研究必須為現實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反作用於實踐。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能通過人們的實踐活動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科學研究的任務就在於揭示事物運動的規律性,並用這種規律性的認識指導人們的實踐,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在選題和觀點上都必須注重聯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密切注視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堅持理論研究的現實性,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就必須邁開雙腳,深入實際,進行社會調查研究。這也是我們正確認識社會的基本途徑。人們只有深入到實際中去,同客觀事物廣泛接觸,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後運用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對這些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加工製作,才能從中發現有現實意義而又適合自己研究的新課題。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層出不窮,需要研究的問題遍布社會的方方面面,只要我們對現實問題有濃厚的興趣和高度的敏感性,善於捕捉那些生動而具有典型性的現實材料,通過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從中引出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高畢業論文的價值。當然撰寫畢業論文可選擇的課題十分廣泛,並不只限於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也可以研究專業基本理論,中西方比較研究等。但無論選擇什麼研究課題,都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從歷史的研究中吸取有益於現實社會發展的經驗教訓,從對外國的研究中,借鑒其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或為我國的對外政策提供某些依據。 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方法,必須認真讀書,掌握理論武器。李瑞環同志指出:「強調聯系實際,絕不意味著否定讀書的重要,恰恰相反,更要認真地讀,反復地讀,深鑽苦研,做到真正讀懂弄通。否則,沒有掌握理論,怎麼談得上理論聯系實際?」(《求是》雜志1989年第24期)認真讀書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好專業課,具備專業基礎知識。這是寫好畢業論文的前提和必要條件。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具備了相應水平的知識積累,才能理解一定深度的學術問題;同時,也只有具備了某一特定的知識結構,才能對某學科中的問題進行研究。正如黑格爾所說,在討論學術問題之前,必須「先有具備某種程度的知識」,否則,「沒有憑借作為討論出發的根據,於是他們只能徘徊於模糊空疏以及毫無意義的情況中」。(小邏輯》第三版序言)二是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馬克思主義正確地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成為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作為偉大的認識工具,雖然並不直接提供解決各種具體問題的答案,但它對我們如何正確地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提供了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因此,大學畢業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應當努力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自覺地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指導畢業論文的寫作。 二、立論要科學,觀點要創新 (一)立論要科學 畢業論文的科學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觀點和內容能夠反映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文章的基本觀點必須是從對具體材料的分析研究中產生出來,而不是主觀臆想出來的。科學研究作用就在於揭示規律,探索真理,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開拓前進的道路。判斷一篇論文有無價值或價值之大小,首先是看文章觀點和內容的科學性如何。 文章的科學性首先來自對客觀事物的周密而詳盡的調查研究。掌握大量豐富而切合實際的材料,使之成為「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其次,文章的科學性通常取決於作者在觀察、分析問題時能否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科學研究中,既不容許夾雜個人的偏見,又不能人雲亦雲,更不能不著邊際地憑空臆想,而必須從分析出發,力爭做到如實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 再次,文章是否具有科學性,還取決於作者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寫作畢業論文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運用前人提出的科學理論去探索新的問題。因此,必須准確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論,具有廣博而堅實的知識基礎。如果對畢業論文所涉及領域中的科學成果一無所知,那就根本不可能寫出有價值的論文。
9. 歷史學畢業論文選題
1、抄 淺談中國貨幣制度的變革。
2、 淺談中國古代土地制度。
3、 何謂「封臣建國」。
4、 淺談中國古代農民戰爭的性質、影響和意義。
5、 淺談漢民族的形成史。
6、 淺談古代西域經濟文化。
7、 古代東北的民族興起與衰落。
8、 古漢語「普通話」的變革。
9、 唐代的宗教文化。
10、古代民俗服飾的演變。
就先這些吧,也不是很少了,呵呵呵,要還有意見,那就把你的問題再細致點好啦。
10. 歷史專業的畢業論文要怎麼寫呢
首先要有一個好的開題,題不能太大,切口要小,論題要深,量力而行,不能太專難。
其次要圍繞主屬題,通過報刊網路等各種渠道大量搜集佔有相關材料(這是基礎)。
再次,認真分析總結概括這些材料(這是關鍵),一定要提煉幾個觀點,並請導師幫助修改確定一二兩級論點。
最後,就按照初步框架展開論述,常用的寫作思路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只是,要看你的論題目的是什麼,是想考證,還是想以史為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