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線賦分
A. 賦分是什麼意思
從2020年天津新高考以來,不少考生及家長對於新高考及賦分製成績公布後的分數絕對值上漲不能完全理解,今天飛哥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什麼是賦分制,以及賦分制實行後出現的高分原因。
什麼是新高考?
高中不再文理分科,高考形式改為3+3。
即語數外(滿分各150分)+文綜/理綜(總分300分)調整為3科必考科目"語數外"(滿分各150分)+「物、化、生、史、地、政」6科中任選3科(滿分各100分,為等級性考試成績)。
什麼是賦分制?
賦分制的定義及地域差別
賦分制,也稱按等級賦分。等級賦分的基本思路:將每門選考科目的同一類型考生成績按照分數高低依次排序。
排序中,根據比例劃分不同等級,按照公式賦予不同等級分。不同省市的等級賦分制度又有所不同,如北京市自選科目單科前1%的學生賦分為100分,而天津市自選科目單科前2%的學生賦分為100分。
在參考數據中,建議考生和家長朋友專注自身高考報名地所在要求,切勿與其他省份政策混淆,以免對報考造成影響。
天津市等級性考試賦分表
等級成績計算方式
等級性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位次由高到低分為A、B、C、D、E五等。學生自主選擇的3門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將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在計入錄取總成績時,每門科目成績由五等細化為21級,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起點賦分40分,滿分100分。
註:E等級不分檔,後1%統一為40分。
沒看明白?舉個例子
如果前面的表格大家沒看明白的話,我們下面來舉一個更直觀的例子:
假設天津的A同學物理考了84分,全市排名為19.2%,根據等級賦分表重新賦分後,定為等級A1級,最終物理成績變成88分;A同學同時也選擇了歷史,其在歷史學科考87分,但在全市排名8.2%,根據等級賦分表重新賦分後,定為A3級,最終歷史成績變成了94分。
總體來說,考生最後的賦分成績其實取決於該科目的選考人數以及該科目的整體分數情況。
分為何漲?算算就知
看完前面的例子,可能有的家長會問,賦分之後,分數一定會上漲嗎?是不是有可能在某一分段人數過多導致分數出現「倒掛」?為何還會說整體分數上漲呢?
這里再簡單舉個例子:
B同學高中階段無心學習,最後小三門自選科目都在天津排名最後1%,也就是說,每科只能得到40分的基礎分。但其裸分水平,可能根本達不到每科40分;尾部考生分數集體上浮,也是平均分上漲的一大因素。
可以這么說,賦分的情況下,整體平均分上漲是必然的客觀事實,但和最終錄取位次沒有必然聯系。
均分多少?官方通告
上圖為天津招考資訊網官方截圖,內容如下:
「2021年高考及等級考各學科平均成績:
高考科目平均分為,語文105.9分(去年105.25分);數學100.62分(去年110.78分);外語99.38分(去年97.88分)。六門等級性考試科目實行等級賦分,賦分後的平均分每年相對固定,均在72分左右。」
相對於「裸分時代」的小三門成績,基本上賦分後每門平均分上漲幅度在10-20分之間,也和各位家長的老高考時代的刻板印象有一定差異。
為什麼要實行賦分制?
保障公平 尊重選擇
那麼,為什麼新高考一定要採用賦分制呢?其實,這是為了保障全體考生的公平而使用的計分方式。
眾所周知,新高考情況下,每位考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和興趣愛好以及未來職業規劃,任意選擇「物、化、生、史、地、政」6科中的3門科目作為自己參加等級性考試(高考)的科目,那麼就會涉及到不同科目的難易度及得失分的對比。
盡管部分專業在報考時就有選考科目限制,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相當大一部分的專業組並沒有限制考生科目選擇,這也就意味著,大家在不同科目難度和要求下所取得的成績,將要放在同一賽道進行競爭。
無疑,不同科目的難度和考察方向無法進行橫向比較。而採取賦分制,就是為了體現考生在自行選擇的科目當中獲得的位次,將該位次轉化成可量化的成績,進行「賦分」,讓所有考生都能盡可能享受到個性化選擇的同時,也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競爭。
B. 高考賦分是什麼意思
新高考3+1+2模式,選考科目中,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按等級賦分後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 等級賦分的基本思路:將每門選考科目的同一類型考生成績按照分數高低依次排序。排序中,根據比例劃分不同等級,按照公式賦予不同等級分。賦分具體步驟如下: 1.卷面分換算等級 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每門科目考生的卷面分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的人數比例分別約為17%、33%、33%、15%、2%。 2.按照等級劃分分數區間 根據考生卷面分劃分的等級,來換算等級對應的分數區間。等級分換算對應表如下: 3.等級分計算 運用等級賦分公式將考生選考科目卷面分換算成等級分,四捨五入得到考生轉換後的等級分,計入最終總成績。等級分計算公式: 例:某考生政治科目原始分為75分,第一步,按照原始分從高到低和規定的等級比例被劃定為B等級,假設當年該科目B等級的原始分分布區間為82~61分; 第二步,根據各等級的賦分區間,將B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轉換到85~71分數段,根據轉換公式,該考生思想政治科目的轉換分為: 解得,T≈80,即該考生思想政治科目等級分為80分。
C. 廣東一模本科線是賦分後的嗎
是的。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定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
等級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後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
D. 高考分數線是賦分後嗎
高考分數線是賦分後,新高考規定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6個科目卷面分滿分都為100分,它是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
學考合格才能賦分,而選考的分數,也不代表高考最終得分。賦分的關鍵在於,要明白選考的分數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根據這個排名區間確定所在的等級。然後根據等級,賦以對應的分數,計入高考成績。經過這一套流程下來,就是最終的高考成績。
E. 2021新高考查出來的分數是賦分前的分數還是賦分後的分數
摘要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查出來的分數是賦分前的分數
F. 湖南省新高考,我選物理生物地理,賦分要多少分才可以上本科,或者我實際要考多少從可以達到2本分數線
新高考改革湖南省採用「3+1+2」模式,高考總成績滿分750分。
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專科目每門150分,以原始成屬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1門首選科目(物理、歷史科目中2選1)滿分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2門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科目中4選2),以等級賦分轉換後的等級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
G. 新高考3+1+2模式是按賦分還是原始分錄取上大學
這個當然是按照賦分制上的學校,就目前來看這個新高考只實行了2021年這一年,所以錄取的分數不會太高,不然會引起地區的動盪。就拿湖北省來說,2021年新高考本科一批分數線是400多分,本科二批分數線是398。要是通過藝考的話分數線還要低一點,具體分數我忘記了。望採納。
H. 高考賦分會減分嗎
高考賦分會減分。
因為賦分的科目試題難度低。如果一門學科難度低,被賦分後分數還會「縮水」,而難度高的學科,也許分數變多了,這就導致總分不一樣,所以這也是對難度高的學科同學一種公平機制。
如果同學們發現了自己的原始分數經過賦分後,分數變低了,很有可能是該門學科的學霸比較多,而學霸就會提升整體的分數線,賦分後對於一些中等偏下的學生很不利。
這種情況下也容易出現比原始分數還低的情況,所以選考學科的分數主要還是在於你在這一科目中的排名情況,然後根據排名等級劃分,計算最終賦分成績。
相關資料
面對新高考的賦分制度,同學們會發現一個不可更改的事實,那就是分數越多越有優勢,分數多還是能夠在整體排名中排在前面。
而高考中的題大多數都是基礎的題,大家在備考中要更加重視基礎知識,保證基礎知識不錯,在基礎上拔高。
I. 2020年高考本科分數線是多少分
【寧夏】
2020年:文史類:一批523,二批451;理工類:一批434,二批368。
2019年:文史類:一批538,二批455;理工類:一批457,二批381。
【內蒙古】
2020年:本科一批:理工類為452分,文史類為520分;本科二批:理工類為333分,文史類為437分。
2019年:本科一批:理工類為477分,文史類為522分;本科二批:理工類為352分,文史類為436分。
【重慶】
2020年:文科:一批536,二批443;理科:一批500,二批411。
2019年:文科:一批545,二批458;理科:一批525,二批435。
【江西】
2020年:本科一批:理工類為535分,文史類為547分;本科二批:理工類為463分,文史類為488分。
2019年:本科一批:理工類為522分,文史類為558分;本科二批:理工類為449分,文史類為502分。
【廣西】
2020年:本科一批:理工類496分,文史類500分。本科二批:理工類353分,文史類381分。
2019年:本科一批:理工類509分,文史類521分。本科二批:理工類347分,文史類388分。
【安徽】
2020年:本科一批:理工類為515分,文史類為541分;本科二批:理工類為435分,文史類為499分。
2019年:本科一批:理工類為550分,文史類為496分;本科二批:理工類為426分,文史類為504分。
【湖南】
2020年:本科第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文史類550分,理工類507分。本科第二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文史類526分,理工類464分。本科第三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文史類501分,理工類433分。
2019年:本科第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文史類553分,理工類500分。本科第二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文史類523分,理工類448分。
【河北】
2020年:本科批文史類465分,理工類415分。
2019年:本科批文史類4715分,理工類379分。
從以上省份的分數線來看,多數省份是有所降低的,這對考生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2.今年有6個省份實施3+1+2高考綜合改革,目前還沒發布分數線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實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有浙江、上海(首批試點,針對2014年高一學生、2017年開始實行新高考)、北京(針對2017高一學生,2020開始實行新高考)、山東(針對2017高一學生,2020開始實行新高考)、天津(針對2017高一學生,2020開始實行新高考)、海南(針對2017高一學生,2020開始實行新高考)。
新高考改革「3+1+2」模式,「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2」是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在「3+1+2」模式下的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於給偏文、偏理的考生指出了更簡便的選擇之路。
新高考語數外每科150分,總分450分,計原始分,物理、歷史100分/門,計原始分。政治、地理、化學、生物:100分/門,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總成績(賦分等級分為A、B、C、D、E,5個等級,最低等級賦分為30分)。選擇性考試每年組織1次,安排在6月份全國統一高考後進行,考試成績當年高考錄取有效。
在高考改革之下,這6個省份的學生會根據所選擇的科目來填報不同專業,且專業優先於學校,所以今年的分數線會不太好說,同一所學校中也極有可能會出現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錄取分數差別很大的情況,很多家長和考生都在觀望和等待。
3.高考錄取主要不是看分數,而是看位次
現在很火的「大數據志願填報」會什麼會引得不少人吹捧?其實就是依靠考生的分數位次,對比往年各所高校和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來「精準」填報志願。也就是說,高考分數線很重要、分數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考生在本省的位次,這直接影響考生能否被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