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容器製造本科畢業論文
Ⅰ 化工工藝專業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聲發射技術在化工設備檢測中的應用研究 1. 引言 聲發射檢測與結構完整性綜合評價技術就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新方法之一。聲發射檢測的目標主要是針對設備中的活性缺陷,它可以在壓力變化過程中,利用少量固定不動的換能器,就可獲得活性缺陷的動態信息,而活性缺陷——聲發射源的位置可通過時差定位、區域定位等方法來確定。因此,採用聲發射技術可以達到提高檢測速度,節省檢測費用,達到儲罐和壓力容器安全、連續使用的目的。 2. 聲發射檢測技術特點 (1) 可檢測對結構安全更為有害的活動性缺陷。由於提供缺陷在應力用的,動態信息,適評於價缺陷對結構的實際有害程度。 (2) 對大型構件,可提供整體或范圍快速檢測,易於提高檢測效率。 (3) 由於被檢測件的接近要求不高,而適用於其他方法難於或不能接近環境下的檢測,如高低溫、核輻射、易燃、易爆及極毒等環境。 (4) 由於對構件的幾何形狀不敏感,而適用於檢測其他方法受到限制的形狀復雜的構件。 3. 聲發射技術在石化設備無損檢測中的應用 3.1 在壓力容器無損檢測中的應用 聲發射檢測技術作為一種動態無損檢測技術,以其動態特性、整體性、實時性、高效性和經濟性等特點,在壓力容器的製造質量驗證、在線監測上被廣泛應用。我國已制定並發布了與此相配套的檢測評定標准。應用聲發射檢測技術與應力測定兩種方法對加氫精製預反應器進行檢驗與評定,結果表明採用新檢測及評價技術與常規檢驗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對容器進行全面安全評定,特別是超期服役的容器,是一種安全、可行的方法。 3.2 在常壓儲罐中檢測中的應用 儲罐是一種比較容易發生事故的特殊設備,因此,儲罐最根本的兩大問題是安全性和經濟性。考慮我國目前在用儲罐的擁有量、檢測維修能力,以及特殊生產工藝條件等因素,不可能在檢修期內對所有的儲罐都進行全面的檢查。這樣,哪些儲罐作重點檢查,哪些才是大危險而急需檢測的儲罐往往缺乏科學的依據。 4. 凱塞效應和其在聲發射檢測中的應用 聲發射現象與材料的塑性變形和斷裂是緊密相連的,由於材料塑性變形和斷裂的不可逆性。聲發射現象也是不可逆的。試樣第一次受力後,再以同樣的方式受力時,達到以前受力的最大載荷前不出現聲發射現象,這一現象被稱為不可逆效應,也稱為凱塞效應。根據聲發射不可逆效應——凱塞爾效應,對已使用過的壓力容器因已承受過一定的壓力,故在檢修中再次進行水壓試驗時,當壓力不超過使用時的最高壓力,則不出現聲發射。 5. 化工設備中聲發射源特徵研究 了解現場壓力容器的聲發射源特性是進行壓力容器聲發射信號源分析和解釋的基礎,現場壓力容器聲發射檢驗可能遇到的典型聲發射源分為:裂紋擴展、焊接缺陷開裂、機械摩擦、焊接殘余應力釋放、泄漏、氧化皮剝落、電子噪音等。 5.1 裂紋擴展 裂紋的形成和擴展是許多設備破壞的基本原因,其過程包括裂紋形成、裂紋尖端的塑性變形和裂紋擴展3個步驟。塑性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時,由於其中第一相硬質點與基體材料變形不一致,往往在前者界面上形成微孔,當外力增加時,微孔不斷長大並且與相鄰微孔連接起來形成初始裂紋。裂紋尖端由於應力集中而形成塑性區域,在外力作用下,塑性區域產生微觀裂紋,進一步擴展成為宏觀裂紋。對於脆性材料不產生明顯的塑性變形,其裂紋的形成主要是由於位錯塞積,裂紋的擴展也較快。 5.2 未熔合、未焊透、夾渣、氣孔等焊接缺陷 容器在製造焊接過程中,如果焊接工藝操作不當,即可出現各種焊接缺陷。其中氣孔、夾渣和未熔合三種焊接缺陷很易同時出現,混合在一起。根據大量的壓力容器聲發射試驗結果,大部分缺陷在正常的水壓試驗條件下不易產生聲發射信號,但也有一些缺陷可產生大量聲發射信號。這些缺陷產生的聲發射定位源也比較集中,在進行載入聲發射檢測時,一般在低於壓力容器運行的壓力下即可產生聲發射定位源信號。 5.3 結構摩擦 在現場壓力容器加壓試驗過程中,容器殼體會產生相應的應變,以至整個結構因摩擦產生大量的聲發射定位源信號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結構摩擦通常由腳手架、保溫支撐環、容器的支座、裙座、柱腿、平台等焊接墊板引起。 5.4 泄漏 裂紋的穿透、人孔、法蘭和閥門的泄漏等都可產生連續的聲發射信號。由於由泄漏產生的聲發射信號是連續的,因此不能被時差定位方法進行定位。但是,對於多通道儀器來說,探頭越接近泄漏源的通道,採集的聲發射信號越多,信號的幅度、能量等聲發射參數也越大。通過採用聲發射信號撞擊數、幅度、能量等與聲發射通道的分布圖,可以確定泄漏源的區域。 6. 化工設備中聲發射檢測方法 6.1 聲發射檢測的基本程序 (1) 完成各項檢測准備工作;(2) 確定感測器陣列;(3) 布置聲發射感測器並保證聲耦合良好;(4) 接線並檢查線路,設定檢測條件;(5) 排除雜訊干擾;(6) 校準檢測系統;(7) 耐壓試驗,同時進行AE檢測(信號收集);(8) 數據處理和結果評定;(9) 出具檢測報告。 6.2 化工設備定期檢驗的和缺陷評定程序 採用聲發射技術對在用壓力容器進行全而定期檢驗和缺陷評定的步驟如下: (1) 將容器停產倒空後,不開罐首先直接進行耐壓試驗(試壓介質一般為水)和聲發射檢驗,從聲發射檢驗結果給出容器殼體上有意義的活性聲發射源部位;(2) 採用宏觀檢驗、磁粉或滲透、超聲波或射線等常規無損檢測方法對聲發射源部位進行復驗,排除干擾聲發射源,找出容器殼體上存在的活性缺陷;(3) 對容器焊縫的內外表而進行100%磁粉檢測,發現並消除那些在聲發射檢驗過程中不活動的表而裂紋;(4) 按《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程》(以下簡稱《檢規》)對容器進行內外表面宏觀檢驗和超聲波測厚檢驗; (5) 對於經過返修的壓力容器需進行第一次耐壓試驗; (6) 氣密試驗; (7) 出具綜合檢驗報告評定容器的安全等級。 7. 結語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為主要原料生產各種化工產品的工業,它與人民的生活、工業、農業、交通運輸以及國防工業有著密切的關系。石化設備是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業的設備,與機器共同組成石油化工機械。可以說如果沒有石化設備,所有石化企業根本不可能運轉,整個國民生活就會陷入癱瘓,石化設備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因此,化工設備的檢測技術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工業應用背景,是當前化工設備檢測研究的熱點課題之一。 參考文獻 [1] 方孝榮. 聲發射技術在壓力容器檢測中的應用[J].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2,(02). [2] 張永勝, 白梅. 聲發射技術在壓力容器檢測中的應用[J]. 內蒙古石油化工, 2007,(02). 本文選自591論文代寫網:專業 代寫畢業論文 -致力於代寫畢業論文,代寫碩士論文,代寫論文,代寫mba論文,論文代寫
記得採納啊
Ⅱ 我是壓力容器製造單位的,工作5年了,現在要評中級職稱,需要論文!!關於壓力容器方面的最好
Q我
我給你
論文關鍵詞:壓力容器 材料代用 以優代劣 以厚代薄
論文摘要:壓力容器設計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便是材料的選擇,它直接關繫到壓力容器的質量和安全性,但由於設備製造過程中采購困難等因素的影響,材料代用現象普遍發生,常見的代用問題有:以優代劣、以厚代薄及其他問題,這些問題直接關繫到容器的質量和安全以及投資建設方的經濟和管理問題,值得我們重視。
如何進行正確的選材是壓力容器設計和創造中的第一步,也是直觀重要的一步。在壓力容器的設計和製造過程中,一旦材料選取不合適,會對容器的安全使用留下重大隱患。所以,在壓力容器選材上,要根據容器的具體使用條件,如設計的壓力和溫度、操作特徵、介質特點等,來選取擁有合適力學、焊接和耐腐蝕性能等物理性能的材料。除此之外,選取材料時還要充分考慮其具體加工工藝和經濟性等其他因素。
1 材料代用的具體規定
在設備的設計和製造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材料采購困難或者出於經濟上的考慮,材料代用的現象經常出現在壓力容器的設計過程中。《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督規程(TSG R0004-2009)》以及《鋼制壓力容器(GB150-1998)》對材料代用做了相關規定。一般來講,主要要求如下:壓力容器的承壓部件在代用材料的選擇上,應和被代用材料有著相同或者相似的外形質量、化學成分、尺寸公差、性能指標、檢驗項目和檢驗率等。材料代用最基本的原則是:要絕對保證,在技術要求上,代用材料不得低於被代用材料,個別在檢測率或性能項目上要求不嚴格的代用材料,可以採取檢驗、測試的方式來選擇合適的代用材料。材料代用的手續要求為:(1)容器承壓部件的代用要嚴格進行,須經由代用單位技術部門的批准並上報代用材料的復檢報告或質量證明,由主管負責人核准批復;(2)必須在獲得原設計單位的允許並拿到證明文件後,才可以在壓力容器製造時進行材料代用;(3)壓力容器的設計圖、施工圖以及出廠時的質量證明書中要細致標注代用材料的規格部位、材質和規格。
Ⅲ 壓力容器 材料怎麼選論文
論文要以意為主,首尾員一意是文章的中心,是主腦,是統帥。要寫好論文,就要抓住中心。這個中心的要求應當是簡單明了的,能夠一言以蔽之,可以達到以簡治繁的目的。抓住這樣的中心,緊扣不放,一線到底,中途不可轉換論題,不可停滯,不可跳躍遺隙,這樣就能使中心思想的發展具有連續性。
Ⅳ 液壓畢業論文
液壓傳動系統的故障分析與排故
液壓傳動是以液壓油為工作介質進行能量轉換和動力傳遞的,它具有傳送能量大、布局容易、結構緊湊、換向方便、轉動平穩均勻、容易完成復雜動作等優點,因而廣泛應用於工程機械領域。但是,液壓傳動的故障往往不容易從外部表面現象和聲響特徵中准確地判斷出故障發生的部位和原因,而准確迅速地查出故障發生的部位和原因,並及時排除。在工程機械的使用、管理和維修中是十分重要的。
��1 液壓系統的主要故障
��在相對運動的液壓元件表面、液壓油密封件、管路接頭處以及控制元件部分,往往容易出現泄漏、油溫過高、出現噪音以及電液結合部分執行動作失靈等現象。具體表現:一是管子、管接頭處及密封面處的泄漏,它不僅增加了液壓油的耗油量,臟污機器的表面,而且影響執行元件的正常工作。二是執行動作遲緩和無力,表現為推土機鏟刀提升緩慢、切土困難,挖掘機挖掘無力、油馬達轉不起來或轉速過低等。三是液壓系統產生振動和噪音。四是其他元件出現異常。
��2 故障的檢查
��2.1 直接檢查法
�憑借維修人員的感覺、經驗和簡單工具,定性分析判斷故障產生的原因,並提出解決的辦法。
�2.2 儀器儀表檢測法
�在直接觀察的基礎上,根據發生故障的特徵和經驗,採取各種檢查儀器儀表,對液壓系統的流量、壓力、油溫及液壓元件轉速直通式檢測,對振動噪音和磨損微粒進行量的分析。
�2.3 元件置換法
�以備用元件逐一換下可能發生故障的元件,觀察液壓系統的故障是否消除,繼而找出發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予以排除。在施工現場,體積較大、不易拆裝且儲備件較少的元件,不宜採用這種方法。但對於如平衡閥、溢流閥及單向閥之類的體積小,易拆裝的元件,採用置換法是比較方便的。
�2.4 定期按時監控和診斷�根據各種機械型號、檢查內容和時間的規定,按出廠要求的時間和部位,通過專業檢測、監控和診斷來檢測元器件技術狀況,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異常隱患,這是使液壓系統的故障消滅在發生之前的一種科學技術手段。當然,執行定期檢測法,首先要培養一些專業技術檢測人員,使他們既精通工程機械液壓元件的構造和原理,又掌握和鑽研檢測液壓傳動系統的各種診斷技術,在不斷積累靠人的直感判斷故障經驗的同時,逐步發展不解體診斷技術,來完成技術數據採集,輔以電腦來分析判斷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3 液壓系統的故障預防
��3.1 保證液壓油的清潔度
�正確使用標定的和要求使用的液壓油及其相應的替代品(詳參《工程機械油料手冊》),防止液壓油中侵入污物和雜質。因為在液壓傳動系統中,液壓油既是工作介質,又是潤滑劑,所以油液的清潔度對系統的性能,對元件的可靠性、安全性、效率和使用壽命等影響極大。液壓元件的配合精度極高,對油液中的污物雜質所造成的淤積、阻塞、擦傷和腐蝕等情況反應更為敏感。
�造成污物雜質侵入液壓油的主要原因,一是執行元件外部不清潔;二是檢查油量狀況時不注意;三是加油時未用120目的濾網過濾;四是使用的容器和用具不潔凈; 五是磨損嚴重和損壞的密封件不能及時更換;六是檢查修理時,熱彎管路和接頭焊修產生的銹皮雜質清理不凈;七是油液貯存不當等等。�在使用檢查修理過程中,應注意解決這些問題,以減少和防止液壓系統故障的發生。
�3.2 防止液壓油中混入空氣
�液壓系統中液壓油是不可壓縮的,但空氣可壓縮性很大,即使系統中含有少量空氣,它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溶解在油液中的空氣,在壓力較低時,就會從油中逸出產生氣泡,形成空穴現象;到了高壓區,在壓力的沖擊下,這些氣泡又很快被擊碎,急劇受到壓縮,使系統產生噪音。同時,氣體突然受到壓縮時,就會放出大量的熱能,因而引起局部受熱,使液壓元件和液壓油受到損壞,工作不穩定,有時會引起沖擊性振動。
�故必須防止空氣進入液壓系統。具體做法:一是避免油管破裂、接頭松動、密封件損壞;二是加油時,避免不適當地向下傾倒;三是回油管插入油麵以下;四是避免液壓泵入口濾油器阻塞使吸油阻力增大,不能把溶解在油中的空氣分離出來。
�3.3 防止液壓油溫度過度�液壓系統中的油液的工作溫度一般在30℃~80℃范圍內比較好,在使用時必須注意防止油溫過高。如油箱中的油麵不夠,液壓油冷卻器散熱性能不良,系統效率太低,元件容量小,流速過高,選用油液粘度不正確,它們都會使油溫升高過快。粘度高增加油液流動時的能量損耗,粘度低會使泄漏增多,因此在使用中能注意並檢查這些問題,就可以預防油溫過高。此外對液壓油定期過濾,定期進行物理性能檢驗,既能保證液壓系統的工作性能,又能減少液壓元件的磨損和腐蝕,延長油液和液壓元件的使用壽命。
��4 液壓系統的故障分析
��4.1 傳動系統分析法
�工程機械的液壓傳動系統如果維護得好,一般說來故障是比較少的。由於密封件老化、變質和磨損而產生外泄是很容易觀察到的,根據具體情況可設法排除。但是如果液壓元件的內部發生了故障是觀察不到的,往往不容易一下子就找出原因,有時雖然是同樣的故障現象,但產生的原因卻不一定相同,要想准確而迅速地找出液壓元件的故障的部位和原因,首先要根據發生故障元件的構造圖、系統圖,分析了解和研究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再使了解的構造原理與實物對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檢查尋找故障發生的部位和產生的原因,以便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來排除故障。
�4.2 邏輯流程分析法
�此方法是根據液壓傳動系統的基本原理進行邏輯分析,減少懷疑對象,逐步逼近找出故障發生的部位和原因。
��5 液壓系統故障的排除
��(1) 液壓系統中管子、管子接頭和焊接處,由於振動頻率較高,常常發生破壞。在換用時要根據壓力和使用場合,選用強度足夠,內壁光滑清潔,無砂、無傷、無銹蝕、無氧化皮的管子。當管子需要焊接時,最好採用加套管的辦法,因為對接可能使管的內徑局部縮小;截段時,油管的截面與管子軸線的不垂直度不得大於0.5°,並清除鐵屑和銳邊倒鈍。當管子支承距離過大或支承松動時要設卡固定擰緊,當彎曲半徑過小時,易形成彎曲應力,彎曲半徑一般應大於管外徑的3倍。
�在密封表面處,密封元件的老化變質會使泄漏量增大。密封件的有效壽命通常是:固定元件之間的密封壽命時間為10000h,運動元件之間密封壽命時間為1500h~2000h。到了規定的使用壽命時間後,即使還可用的元件也應該更換。密封面的泄漏還與預壓面的壓力不夠或不均勻有關。預壓量增大時,其封油量壓力增大,密封效果好,反之則差。再者摩擦表面光潔度與硬度不足也會縮短密封件的壽命。
�密封件設計不合理以及安裝時扭曲刮傷也是導緻密封圈早期磨損而引起泄漏的原因。
�油液中雜質過多,易加速密封件與摩擦表面的磨損,形成密封件的早期失效,油封工作溫度過高或過低也會影響其壽命和工作性能。
� (2) 執行元件運動的速度降低,主要是由於輸入執行元件的液壓油流量不足;執行元件無力的原因主要是輸入液壓油壓力不足,以及回油管路背壓過高等因素所造成的。
�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所用的油泵多為齒輪泵,其工作壓力為210×102kPa,柱塞泵的工作壓力可達320×102kPa。泵的輸出壓力是由荷載決定的,並隨著荷載的變化而變化。荷載無限增加,泵的壓力也無限升高,直到系統某一部分被破壞。對於齒輪泵:主要是軸承、齒輪嚙合面、齒頂與殼體、齒輪端面與泵蓋間的磨損和密封件的磨損、老化、損壞使齒輪泵的內漏表現更為突出。在一定轉速與一定壓力下,對無端面間隙補償的齒輪泵,其軸線磨損引起的泄漏約佔全部內漏量的75%~85%,齒頂間隙內漏量約佔15%~20%,其他內漏約佔4%~5%,因此我們要抓住主要問題,採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予以解決,就能使泵恢復其原有性能。
�在維修工作中,我們發現使用了一定時間的齒輪泵,由於嚙合擠壓,在齒頂和端面會產生毛刺,使泵體和端蓋的磨損加劇,尤其是鋁合金泵蓋更為嚴重。如能定期修理檢查,用油石磨掉所產生的毛刺,則可以延長油泵的壽命。葉片泵的主要故障是定子、葉片、轉子、軸承和兩側配流盤的磨損,定子的內表面是由圓弧和過渡曲線組成的,過渡曲線如果採用「阿基米德」螺旋線,則葉片徑向等速運動。實踐證明,當我們將葉片泵解體修理時,定子內表面就在曲線與圓弧連接部分磨損最嚴重,換掉磨損嚴重的定子,可以使葉片泵恢復原有的性能,採用這種修理方法是比較經濟的。葉片泵轉子、葉片的使用壽命約相當於定子使用壽命的兩倍,這在備料時應予以考慮。
�(3) 液壓系統的蓄能器是用來調節能量、貯存能量、減少設備容積、降低功率消耗、減少系統發熱、緩沖吸收沖擊和脈動壓力的輔助元件。常見的蓄能器有膠囊式的,它具有漏氣損失小、反應靈敏、可以吸收急速的壓力沖擊和脈動、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蓄能器發生故障會影響液壓系統的正常工作,因此在檢查氣壓量不足時,應按時充入惰性氣體。
�(4) 液壓系統中,要求裝備精度高的還有液壓馬達。如果注意日常維護和保養,防止油液污染,一般不會發生故障,進入液壓馬達的油液須仔細過濾,以減少雜質,防止過快磨損。修理後的馬達,應注滿干凈的液壓油,排盡系統中的空氣。確定不了馬達是否有故障,最好不要拆卸,這樣可減少污染的機會和保持配合的精度。液壓缸是液壓系統中的執行元件,常見的故障有漏油和運動不正常。缸頭因密封件損壞而外泄,應立即更換密封件;油缸運動不正常有油缸內漏、油路中有空氣、活塞密封件老化和損壞、油液有雜質、平衡閥發生故障等。
�(5) 控制元件是用來實現系統和執行元件對壓力、流量方向的要求的。控制閥及時控制系統中最重要的元件,由於閥的配合一般都比較精密,所以在修理時應特別注意,不需拆閥芯的盡量不要抽出閥芯;配合副方位不要錯亂,偶件不要互換;螺絲的擰緊力矩要均勻一致,錐形閥芯的接觸線磨損可採用研磨修正接觸線的辦法解決;回位彈簧疲勞時,可予更換。
Ⅳ 關於壓力容器設計
作為一個壓力容器設計人員要熟悉GB150等壓力容器設計和製造規范,本行業工作經驗,精通CAD制圖,熟練應用計算機開展設計和工藝工作.
壓力容器設計人員申請設計審批資格,應該由本人填寫《壓力容器設計人員資格申請表》,經過其人事管理部門批准後報送考核機構,並同時提交下列資料,經過資格審查合格後,方可參加考核。
(一)學歷(畢業)證書復印件;
(二) 技術職稱證書復印件。
壓力容器設計類別、級別按以下劃分:
(一) A類
1. A1級 系指超高壓容器、高壓容器(結構形式主要包括單層、無縫、鍛焊、多層包紮、繞帶、熱套、繞板等);
2. A2級 系指第三類低、中壓容器;
3. A3級 系指球形儲罐;
4. A4級 系指非金屬壓力容器。
(二) C類
1. C1級 系指鐵路罐車;
2. C2級 系指汽車罐車或長管拖車;
3. C3級 系指罐式集裝箱。
(三) D類
1. D1級 系指第一類壓力容器;
2. D2級 系指第二類低、中壓容器。
(四)SAD類 系指壓力容器分析設計。
Ⅵ 機械設計的畢業論文:壓力容器焊接部位強度的有限元分析
把模型發給我吧[email protected]
Ⅶ 壓力容器設計
壓力容器設計的基本步驟:
以穩壓罐的設計為例,對容器設計的全過程進行講解。
首先,我們根據用戶提出的、在壓力容器規范范圍內雙方簽署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設計技術協議書,該協議書也可以經雙方同意共同修改、完善,以期達到產品使用最優化。
根據穩壓罐的設計技術協議,我們知道了容器的最高工作壓力為1.4MPa,工作溫度為200℃,工作介質為壓縮空氣,容積為2m3,要求使用壽命為10年。這些參數就是用戶提供給我們的設計依據。
有了這些參數,我們就可以開始設計。
一. 設計的第一步
就是要完成容器的技術特性表。除換熱器和塔類的容器外,一般容器的技術特性表包括
a 容器類別
b 設計壓力
c 設計溫度
d 介質
e 幾何容積
f 腐蝕裕度
j 焊縫系數
h 主要受壓元件材質等項。一般我所圖紙上沒有做強行要求寫上主要受壓元件材質
一. 確定容器類別
容器類別的劃分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所頒發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以下簡稱容規)第一章第6條(p7)有詳細的規定,主要是根據工作壓力的大小(p75)、介質的危害性和容器破壞時的危害性來劃分(p75)。本例穩壓罐為低壓(<1.6MPa)且介質無毒不易燃,則應劃為第Ⅰ類容器。
另:具體壓力容器劃分類別見培訓教材 p4 1-11
何謂易燃介質見 p2 1-6
介質的毒性程度分級見 p3 1-7
劃分壓力容器等級見 p3 1-9
二. 確定設計壓力
我們知道容器的最高工作壓力為1.4MPa,設計壓力一般取值為最高工作壓力的1.05~1.10倍。
至於是取1.05還是取1.10,就取決於介質的危害性和容器所附帶的安全裝置。
介質無害或裝有安全閥等就可以取下限1.05,否則就取上限1.10。
本例介質為無害的壓縮空氣,且系統管路中有泄壓裝置,符合取下限的條件,則得到設計壓力為
Pc=1.05x1.4
=1.47MPa。
另:什麼叫設計壓力?計算壓力?如何確定?見p11 3-1
液化石油氣儲罐設計中,是如何確定設計壓力的?
三. 確定設計溫度
一般是在用戶提供的工作溫度的基礎上,再考慮容器環境溫度而得。
比如為華北油田設計的容器,且在工作狀態無保溫的情況下,其工作溫度為30℃,其冬季環境溫度最低可到-20℃,則設計溫度就應該按容器可能達到的最惡劣的溫度確定為-20℃。《容規》附件二(p77)提供了一些設計所需的氣象資料供參考。本例取設計溫度為200℃即可。
四. 確定幾何容積
按結構設計完成後的實際容積填寫即可。
五. 確定腐蝕裕量
由所選定受壓元件的材質、工作介質對受壓元件的腐蝕率、容器使用環境和用戶期待的使用壽命來確定,實際上應先選定受壓元件的材質,再確定腐蝕裕量。
《容規》第三章表3-3(p23)和GB150第3.5.5.2節(p5)對一些常見介質的腐蝕裕量進行了一些規定。工作介質對受壓元件的腐蝕率主要按實測數據和經驗來確定,受使用環境影響很大,變數很多,目前無現成的數據。
一般介質無腐蝕的容器,其腐蝕裕量取1~2mm即可滿足使用壽命的要求。本例取腐蝕裕量為2mm。
另:什麼叫計算厚度、設計厚度、名義厚度、有效厚度?何謂最小厚度?如何確定?見p12 3-5 3-6
六. 確定焊縫系數
焊縫系數的標准叫法叫焊接接頭系數,GB150的3.7節(p6)對其取值與焊縫檢測百分比進行了規定。
具體取值,可以按《容規》第85條(p43)所規定的10種情況選擇:
其焊縫系數取1,即焊接接頭應進行100%的無損檢測,其他情況一般選焊縫系數為0.85。
本例選焊縫系數為0.85。
七. 主要受壓元件材質的確定
材質的確定在滿足安全和使用條件的前提下,還要考慮工藝性和經濟性。
GB150第8頁材料的使用有嚴格的規定,對這些規定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比較常用的材料有Q235-B(Q235-C)16MnR和0Cr18Ni9這幾種材料
1. 0Cr18Ni9一般用於低於-20℃的低溫容器和
對介質有潔凈要求的容器,如低溫分離器、氟利昂蒸發器等;
2. 16MnR一般用於對安全性要求較高、使用Q235-B時壁厚較大的容器,如油、天然氣等。
3. Q235-B使用最廣也最經濟,GB150第9頁對其使用條件作了詳細規定:
● 規定設計壓力≤1.6MPa;
● 鋼板使用溫度0℃~350℃;
● 用於殼體時厚度不得大於20mm,且不得用於高度危害的介質。
就本例來說,其使用壓力、溫度和介質都符合Q235-B的條件,唯有厚度還未知,若超過了20mm則只能使用16MnR,本例就暫定使用Q235-B。
當然啦,如果我們按以下:
●規定設計壓力≤2.5MPa;
●鋼板使用溫度不得超過0℃~400℃;
●用於殼體時厚度不得大於30 mm,且不得用於高度危害的介質。
Q235-B與Q235-C的主要區別也就是沖擊試驗溫度不同,前者為在溫度20℃下做 V型沖擊試驗;後者為在0℃ 時做V型沖擊試驗
完成了技術特性表,下一步就是容器計算了。
◆ 確定容器直徑
計算時首先要確定容器直徑。除非用戶有要求,一般取長徑比為2~5,很多情況下取2~3就可以了。
本例要求容器的幾何容積為2m3 。
我們只得先設定直徑,再根據此直徑和容積求出筒體高度,驗算其長徑比。設定的直徑應符合封頭的規格。
我們設定為800mm,查標准JB/T4746《鋼制壓力容器用封頭》附錄B,得知此規格的封頭容積為0.0796 m3,
則:
筒體高度為 3664mm,
長徑比為 3664/800=4.58
若加上封頭的高度,可知其長徑比太大,我們先前設定的直徑太小。
再設定直徑為1000mm,查得封頭容積為0.1505立方。
得到:
筒體高度為 2164mm
長徑比為 2164/1000=2.16
比較理想,則我們確定本例穩壓罐的內直徑為1000mm,筒體高度圓整為2200mm。
有了容器直徑,即可按照GB150公式5-1(p26)計算出厚度為8.30mm。此厚度即為計算厚度,其名義厚度為計算厚度與腐蝕裕量之和,再向上圓整到鋼板的商品厚度。本例腐蝕裕量為2mm,與計算厚度之和為10.30mm,與之最接近的鋼板商品厚度為12mm,故確定容器厚度為12mm,並且此值符合Q235-B對厚度不超過20mm的要求。
另外本例若選擇腐蝕裕量為1mm經濟性會好得多,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
至此,我們已得到容器外形。
◆ 下一步該是按用戶要求和《容規》的規定配置各管口的法蘭和接管。
容器上開孔要符合GB150第8.2節(p75)的規定,一般都要進行補強計算,除非滿足GB150第8.3節(p75)的條件,則可不必再計算補強。
選擇接管時應盡量滿足GB150第8.3節的條件,其安全性和經濟性都最好,避免增加補強圈。
本例要求的管口直徑都在GB150第8.3節的范圍內,因此進氣口和出氣口接管選擇φ57x5的無縫鋼管,排污口選擇φ25x3.5的無縫鋼管。法蘭按HG20592選擇1.6MPa的突面(RF)板式平焊法蘭(PL)。
◆ 法蘭及其密封面型式
法蘭及其密封面型式是設計協議書中要求的,
1. 壓力等級必須高於設計壓力;
2. 其材質一般與筒體相同;
3. 確定管口在殼體上的位置時,在空間較為緊張的情況下,一般也應保持焊縫與焊縫間的距離不小於50mm,以避免焊接熱影響區的相互疊加。
本例選定進氣口、出氣口距上下封頭環焊縫各300mm。因本例穩壓罐工作溫度為200℃,故其工作狀態下必定有保溫層,考慮到保溫層厚度以及螺栓安裝的需要,選定法蘭密封面到筒體表面的距離為150。
◆ 檢查孔
除了用戶要求的管口外,《容規》第45條(p26)還對檢查孔的設置進行了規定。
本例直徑為1000mm,按規定必須開設一個人孔。查《回轉蓋平焊法蘭人孔》標准JB580-79 壓力容器與化工設備實用手冊p614,選擇壓力1.6MPa級、公稱直徑450的人孔,密封型式為A型,其接管為φ480x10。因人孔開孔較大,所以人孔一定要使用補強圈補強,查《補強圈》標准JB/T4736,補強圈外徑為760,厚度一般等同於筒體。人孔的位置以方便出入人孔為原則,應盡量靠近下封頭。本例選定人孔中心距下封頭環焊縫500。
立式容器的支座一般選用支承式支座JB/T4724(壓力容器與化工設備實用手冊第599頁),
另:鍛件的級別如何確定?對於公稱厚度大於300mm的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鍛件應選用何級別?
◆ 管口表的填寫
◆ 技術要求的書寫
1 本設備按 GB150-1998《鋼制制壓力容器》進行製造、試驗和驗收,並接受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監督。
2 焊接採用電弧焊,焊條牌號:焊接採用J422。
3 焊接接頭型式和尺寸除圖中註明外,按HG20583的規定進行施焊:A 類和 B 類焊接接頭型式為DU3; 接管與筒體、封頭的焊接接頭型式見接管表;未注角焊縫的焊角尺寸為較薄件的厚度;法蘭的焊接按相應法蘭標準的規定。
4 容器上的 A 類和 B 類焊接接頭應進行射線探傷檢查,探傷長度不小於每條焊縫長度的20%,其結果應以符合JB4730 規定中的 Ⅲ 級為合格。
5 設備製造完畢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 MPa。
6 管口、支座及銘牌架方位按本圖。
7 設備檢驗合格後,外表面塗 C06-1 鐵紅醇酸底漆兩道,再塗 C04-42 灰色醇酸磁漆一道。
8 設備檢驗合格後,內部清理干凈,各管口用盲板封嚴。
10 設備筒體的計算厚度為 mm,封頭計算厚度為 mm。
建議使用年限為10年。
交個朋友,剛好我也要用,我是過程裝備與控制的.先給你
Ⅷ 壓力容器的事故以及預防檢測技術的研究的論文的答辯流程
為了探討和掌握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論文進行分類。由於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專題型
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
論辯型
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述型
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合型
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
學位申請者為申請學位而提出撰寫的學術論文叫學位論文。這種論文是考核申請者能否被授予學位的重要條件。學位申請者如果能通過規定的課程考試,而論文的審查和答辯合格,那麼就給予學位。如果說學位申請者的課程考試通過了,但論文在答辯時被評為不合格,那麼就不會授予他學位。有資格申請學位並為申請學位所寫的那篇畢業論文就稱為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既是學位論文又是畢業論文。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的知識和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在社會科學領域,人們通常把表達科研成果的論文稱為學術論文。
Ⅸ 急需壓力容器設計的論文題目或壓力容器設計的論文,評職稱用,謝謝!
一般論壇裡面都有
Ⅹ 誰能幫我寫章「特種設備起重機和壓力容器的管理論文」
論文怎麼寫
一、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各類文章的標題,樣式繁多,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總要以全部或不同的側面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旨。畢業論文的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幾種。
(一)總標題
總標題是文章總體內容的體現。常見的寫法有:
①揭示課題的實質。這種形式的標題,高度概括全文內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它具有高度的明確性,便於讀者把握全文內容的核心。諸如此類的標題很多,也很普遍。如《關於經濟體制的模式問題》、《經濟中心論》、《縣級行政機構改革之我見》等。
②提問式。這類標題用設問句的方式,隱去要回答的內容,實際上作者的觀點是十分明確的,只不過語意婉轉,需要讀者加以思考罷了。這種形式的標題因其觀點含蓄,容易激起讀者的注意。如《家庭聯產承包制就是單干嗎?》、《商品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經濟嗎?》等。
②交代內容範圍。這種形式的標題,從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觀點,只是對文章內容的范圍做出限定。擬定這種標題,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論點難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內容的范圍,可引起同仁讀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鳴。這種形式的標題也較普遍。如《試論我國農村的雙層經營體制》、《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條條與塊塊的關系》、《戰後西方貿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斷句式。這種形式的標題給予全文內容的限定,可伸可縮,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文章研究對象是具體的,面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須有很強的概括性,面較寬。這種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的標題,有利於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拓展。如《從鄉鎮企業的興起看中國農村的希望之光》、《科技進步與農業經濟》、《從「勞動創造了美」看美的本質》等。
⑤用形象化的語句。如《激勵人心的管理體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論》等。
標題的樣式還有多種,作者可以在實踐中大膽創新。
(二)副標題和分標題
為了點明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對總標題加以補充、解說,有的論文還可以加副標題。特別是一些商榷性的論文,一般都有一個副標題,如在總標題下方,添上「與××商榷」之類的副標題。
另外,為了強調論文所研究的某個側重面,也可以加副標題。如《如何看待現階段勞動報酬的差別——也談按勞分配中的資產階級權利》、《開發蛋白質資源,提高蛋白質利用效率——探討解決吃飯問題的一種發展戰略》等。
設置分標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晰地顯示文章的層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層次的中心內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數碼,僅標明「一、二、三」等的順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採用哪種形式,都要緊扣所屬層次的內容,以及上文與下文的聯系緊密性。
對於標題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要明確。要能夠揭示論題范圍或論點,使人看了標題便知曉文章的大體輪廓、所論述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不能似是而非,藏頭露尾,與讀者捉迷藏。二要簡煉。.論文的標題不宜過長,過長了容易使人產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從而影響對文章的總體評價。標題也不能過於抽象、空洞,標題中不能採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詞彙,以免使讀者一見標題就如墮煙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後才知標題的嘩眾取寵之意。三要新穎。標題和文章的內容、形式一樣,應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做到既不標新立異,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勝,賞心悅目,從而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目錄
一般說來,篇幅較長的畢業論文,都沒有分標題。設置分標題的論文,因其內容的層次較多,整個理論體系較龐大、復雜,故通常設目錄。
設置目錄的目的主要是:
1.使讀者能夠在閱讀該論文之前對全文的內容、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讀者決定是讀還是不讀,是精讀還是略讀等。
2.為讀者選讀論文中的某個分論點時提供方便。長篇論文,除中心論點外,還有許多分論點。當讀者需要進一步了解某個分論點時,就可以依靠目錄而節省時間。
目錄一般放置在論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論文的導讀圖。要使目錄真正起到導讀圖的作用,必須注意:
1.准確。目錄必須與全文的綱目相一致。也就是說,本文的標題、分標題與目錄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2.清楚無誤。目錄應逐一標注該行目錄在正文中的頁碼。標注頁碼必須清楚無誤。
3.完整。目錄既然是論文的導讀圖,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項內容,都應在目錄中反映出來,不得遺漏。
目錄有兩種基本類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錄。
2.用數碼表示的目錄。這種目錄較少見。但長篇大論,便於讀者閱讀,也有採用這種方式的。
三、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是全文內容的縮影。在這里,作者以極經濟的筆墨,勾畫出全文的整體面目;提出主要論點、揭示論文的研究成果、簡要敘述全文的框架結構。
內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屬部分,一般放置在論文的篇首。
寫作內容提要的目的在於:
1.為了使指導老師在未審閱論文全文時,先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大體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邏輯順序。
2.為了使其他讀者通過閱讀內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如果產生共鳴,則再進一步閱讀全文。在這里,內容提要成了把論文推薦給眾多讀者的「廣告」。
因此,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於讀者一看就能了解論文內容的要點。論文提要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羅哩羅嗦抓不住要點或者只是乾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道性提要,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簡要地敘述研究的成果(數據、看法、意見、結論等),對研究手段、方法、過程等均不涉及。畢業論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舉例如下: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固然應服從上級規劃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著眼點應放在對下負責,對本地的經濟發展,對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負責,這才是發展全局經濟的前提,從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對上負責。
●變部門「齊抓共管」企業為共同服務於企業,應成為部門工作的主要重點。(摘自《政府在市場經濟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的寫作要求可以概括為「全、精、簡、實、活」。具體說來:
1.內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內容(或觀點)遺漏。提要應寫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獨立使用。
2.重點要突出。內容提要須突出論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論點)和結論性意義的內容,其他各項可寫得簡明扼要。
3.文字要簡煉。內容提要的寫作必須字斟句酌,用精練、概括的語言表述,每項內容不宜展開論證說明。
4.陳述要客觀。內容提要一般只寫課題研究的客觀情況,對工作過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觀評價,也不宜與別人的研究作對比說明。一項研究成果的價值,自有公論,大可不必自我宣揚。因而,實事求是也是寫作內容提要的基本原則。
5.語言要生動。提要既要寫得簡明扼要,又要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在詞語潤色、表達方法和章法結構上要盡可能體現文彩,以求喚起讀者閱讀正文的慾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這是畢業論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它章節有專門詳細論述,這里不再重復。
五、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又叫參考書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寫畢業論文過程中所查閱參考過的著作和報刊雜志,它應列在畢業論文的末尾。列出參考文獻有三個好處:一是當作者本人發現引文有差錯時,便於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教師了解學生閱讀資料的廣度,作為審查畢業論文的一種參考依據。三是便於研究同類問題的讀者查閱相關的觀點和材料。
當然,論文所列的參考文獻必須是主要的,與本論文密切相關的,對自己寫成畢業論文起過重要參考作用的專著、論文及其它資料。不要輕重不分,開列過多。
列出的參考文獻一般要寫清書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資料來源:www.daixielunwen0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