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計算機
Ⅰ 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和開題報告怎麼寫
畢業設計的開題報告如何寫 雙擊自動滾屏 文章來源:一流設計吧 發布者:16sheji8 發布時間:2008-12-2 9:15:26 閱讀:194次 一、 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准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研究方案,就是課題確定之後,研究人員在正式開展研之前制訂的整個課題研究的工作計劃,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於我們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無從下手,或者進行一段時間後不知道下一步干什麼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說,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二、 寫好研究方案應做的基礎性工作寫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寫好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重要還是要做好很多基礎性工作。首先,我們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我們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會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我們要掌握與我們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研究深入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這樣我們寫報告和方案的時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課題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http://www.16sheji8.cn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課題名稱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的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第一,名稱要准確、規范。准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范的 本文來自: 一流設計吧(www.16sheji8.cn) 詳細出處參考: http://www.16sheji8.cn/onews.asp?id=1823
Ⅱ 計算機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並不設計太專業的東西,那是你關於這個課題的一個開題計劃等東西,一般有國家或者學校規定好的格式,所以開題報告一般是照者上面的項目填寫就是了
封面:
XX 大 學
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學生姓名: XX 學 號: 100
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軟體學院 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設計(論文)題目: 水質監測數據處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資料庫維護、數據計算模塊)
指導教師: XX
開題報告填寫要求
1.開題報告(含「文獻綜述」)作為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前期內完成,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及所在專業審查後生效;
2.開題報告內容必須用黑墨水筆工整書寫或按教務處統一設計的電子文檔標准格式(可從教務處網頁上下載)列印,禁止列印在其它紙上後剪貼,完成後應及時交給指導教師簽署意見;
3.「文獻綜述」應按論文的格式成文,並直接書寫(或列印)在本開題報告第一欄目內,學生寫文獻綜述的參考文獻應不少於15篇(不包括辭典、手冊);
4.有關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寫,應當按照國標GB/T 7408—94《數據元和交換格式、信息交換、日期和時間表示法》規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如「2002年11月26日」或「2002-11-26」。
1.結合畢業設計(論文)課題情況,根據所查閱的文獻資料,每人撰寫
2000字左右的文獻綜述:
PS:綜述完了記得要有參考文獻
2.本課題要研究或解決的問題和擬採用的研究手段(途徑):
指導教師意見
PS:這個不是你填寫的
Ⅲ 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一、 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准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 研究方案,就是課題確定之後,研究人員在正式開展研之前制訂的整個課題研究的工作計劃,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於我們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無從下手,或者進行一段時間後不知道下一步干什麼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說,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 寫好研究方案應做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寫好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重要還是要做好很多基礎性工作。首先,我們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我們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會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我們要掌握與我們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研究深入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這樣我們寫報告和方案的時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課題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的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第一,名稱要准確、規范。 准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范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第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這次各個學校課題申報表中,我看名稱都比較簡潔,我就不再多說了。 (二) 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不要都寫成是堅持黨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 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 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三)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規范些應該有,如果是小課題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台(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參考總課題報告。 (四)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對於范圍比較大,時間又很長的課題來講,大家在總的方面,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導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現理論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錯誤。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何老師在《佛山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研究方案里寫的課題指導思想里的一段話:「這一課題研究要依據黨中央和國家要求,依據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決定,依據佛山市委市政府的決定,結合國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的規律及表現形式,為佛山市教育現代化實踐服務」。另外,還有一份供大家參考一下,廣東省教育科研「九五」規劃重點課題《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和實驗方案裡面,課題指導思想這樣寫:「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從我國經濟領域實現「兩個轉變」和我省201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對基礎教育的要求出發,針對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有關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全方位的改革實驗和理論研究,有效指導廣大中小學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深入教學改革,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從而推進我省基礎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為把廣東建成教育強省作出貢獻 」。 (五) 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准確、精練、明了。相對於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研究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 開題報告的格式(通用) 由於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應包含兩個部分:總述、提綱。 1 總述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並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數據等等。 2 提綱 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可採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綱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 3 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 4 要求 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於4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規定。 開題報告 學生: 一、 選題意義 1、 理論意義 2、 現實意義 二、 論文綜述 1、 理論的淵源及演進過程 2、 國外有關研究的綜述 3、 國內研究的綜述 4、 本人對以上綜述的評價 三、 論文提綱 前言、 一、 1、 2、 3、
Ⅳ 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一 、選題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1 課題來源
圖書信息的管理是圖書館經常遇到的問題,尤其是當今高校的圖書館更為突出。近年來高校招生規模的逐步
擴大和認識制度的改革,在學生認識將不斷增加,而管理人員則相對減少。給學校的圖書館管理也帶來了巨
大的壓力,早期的手工圖書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圖書館借閱需求。因此在計算機飛速以展的今
天,就用庫技術實現圖書信息的管理是可行而必要的工作。
1.2 選題背景
圖書管理系統是為了管理圖書借閱情況等信息而設計的。學校作為一種信息資源的集散地,包含很多的信息
數據的管理。現今,有很多的學校都是開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計算機進行信息管理。根據調查得知,他們
以前對圖書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於文本、表格等紙介質的手工處理,對於學生借閱情況的統計和查詢等
往往採用對人工檢查進行。數據信息處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錯;由於數據繁多,容易丟失,且不易查找。總
的來說,缺乏系統,規范的信息管理手段。盡管學校都有計算機,但是尚未用於信息管理,沒有發揮它的效
力,資源閑置比較突出,這就是圖書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的基本環境。數據處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錯
率高,出錯後不易更改。一般圖書借閱情況是記錄在文件上,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只是當時對它比較清楚,
時間長了,如再要進行查詢,就得在眾多的資料中翻閱、查找了,造成查詢費時、費力。如要對很長時間以
前的參加借閱圖書情況進行查詢就更加困難了。
1.3 研究目的
本系統使用電腦安全保存、快速計算、全面統計,實現圖書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自動化。
1.4 研究意義
我們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圖書管理系統,使圖書管理工作自動化、規范化,系統化,程序化,避免圖書管理
的隨意性,提高信息處理的速度和准確性,能夠及時、准確、有效的查詢和注銷等情況。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管理信息系統 (MIS) 是集成了計算機網路技術、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對信息進行收集、傳遞、存儲及
加工處理,用於輔助決策進行事務管理的一種人機交互的智能化計算機系統。 MIS 的發展與計算機網路技術
的發展是緊密相關的,隨著 Internet/Intranet 技術的廣泛應用, MIS 的體系結構也發生很大的變化,從
以往基於 C/S 結構的數據訪問及安全體系發展到當前的基於 B/S 結構體系。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大體上
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以 Mainframe 為中心的集中處理式網路,即主機 / 終端模式;二是以
Client/Server 模式為中心的分布式計算處理網路系統,即客戶 / 伺服器模式;三是目前正興起的
Intranet 模式,即 Browser/Server 模式,它是以基於 WEB 技術為特徵的。現代管理信息系統即是建立在
Intranet 的基礎之上。
本設計是由 VisualC++ 連接 SQL2000 資料庫聯合開發,選用結構化生命周期法與原型法相結合的方法開發
。所完成的圖書管理系統軟體是一功能比較完善的數據管理軟體,具有數據操作方便高效迅速等優點。該軟
件採用功能強大的資料庫軟體開發工具進行開發,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在應用范圍較廣的 WINDOWS 系列
操作系統上使用。
三、主要研究內容
主要工具: WINDOWSXP+VisualC++ +SQL 2000
本次設計利用微軟公司開發的高級數據訪問對象 ADO 實現資料庫的管理與訪問,完成基於 C/S 結構 的圖書
管理系統。
研究目標:
(1) 功能方面,主要是對信息進行添加、修改、刪除等操作,並能對信息進行合理的分類,對用戶進行分類
,如管理員、會員,並對每類的用戶進行功能的限制,例如管理員可以發布信息,並對信息進行添加、修改
和刪除,而會員可以瀏覽信息,但不能對瀏覽的信息進行修改和刪除。
(2) 性能方面,由於信息發布系統擁有不同類型的用戶,不同的用戶擁有不同的功能,所以在登錄的過程中
要有一定的安全性,因此對各類用戶設置密碼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比如會員和管理員必須通過用戶名和密碼
正確的登錄才能進入管理系統,對自己的個人信息進行添加和修改,管理員也可以對信息進行添加、修改、
刪除等操作。
四、課題進行的技術路線、開發環境及方法
4.1 開發環境
本次的畢業設計採用了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主要是通過閱讀有關畢業設計選題的技術方面的文獻,根據現階段的發展狀況,選擇適當的技術完
成本次的畢業設計,以下是對文獻研究法的重要體現:
(1) 需求分析 : 對於銀行大廳工作流程進行詳盡的了解 . 並了解銀行人員的具體需求 . 這是對整個管理系
統的軟體規模定位 , 對該軟體的實用性及粗細程度有著重要影響 .
(2) 概念結構設計 : 通過對銀行大廳工作流程的詳細了解建立一個工作流程的初步流程圖 . 根據事物間的
關系建立 E-R 圖 . 便於建立資料庫 .
邏輯結構設計 : 通過了概念設計便很自然的過渡到這一環節 . 將 E-R 圖轉化成關系模式並對數據模型進行
優化
(3) 物理設計 : 該過程對資料庫的結構優化 , 使得物理結構最優 , 存儲空間利用率高 , 事物相應時間小
, 事物吞吐率大 .
(4) 過程實現及維護 : 實現模型各個環節的具體編程實現 , 並進行調試 . 在完成了整個軟體的開發工作後
應該對軟體進行維護 .
詳細系統環境如下 開發語言: VisualC++ 後台資料庫: SQL 2000
開發環境運行平台: Windows XP(SP3) CPU :奔騰 2.0Ghz 以上 內存: 1G
解析度:最佳效果 1024 × 768 。
4.2 重點解決的問題
技術方面:
(1) 通過網路和書籍掌握對工具軟體的使用。
(2) 通過參考文獻和有關書籍學習完成畢業設計所需要的技術。 實現方面:
(1) 信息發布系統要有一定的安全性主要以登錄的過程實現。
(2) 前台界面與後台界面的合理規劃。
(3)資料庫設計的完整性,這個過程關繫到以後信息發布系統的動態更新。 (4)主要功能的實現。如信息的添
加、刪除、更改等操作。
Ⅳ 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中完成論文的條件、方法和措施怎麼寫
我才寫過論文,我在裡面寫到的方法是:論證法。你網路一下論證法,參考一下
Ⅵ 急求一份計算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課題名稱 自己寫
課題來源 自擬課題 課題類型 B 導 師 自己寫
學生姓名 自己寫 學 號 自己寫 專 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開題報告內容:(調研資料的准備,設計目的、要求、思路與預期成果;任務完成的階段內容及時間安排;完成設計(論文)所具備的條件因素等。)
一、調研資料的准備
[1] 王宏.SQL Server 2000資料庫管理〔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杜,2002.200-412.
[2] 徐慧華,馬文剛.Delphi7.0資料庫開發實例教程 [N] .電腦報2003合訂本(上冊),2004:第二十五期(335-341).
[3] Tathesh Mecdttk.Delphi developer 2000 [M] .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stry,1999.25-29.
二、設計目的、要求、思路與預期成果
1.設計目的:通過課題開發實現對相關理論的理解,積累開發經驗。
2.要求: 界面簡潔、美觀、大方、友好。
操作簡單、功能實用、穩定性強。
對學生信息的增加、修改、調動、刪除、查詢、報錶快捷迅速。
外延擴展性強。
3.思路:系統採用Delphi語言,後台資料庫採用SQL Server 支持。
4.預期成果:(1)通過此次畢業設計,使自己能夠運用資料庫的一些基本知識設計資料庫,掌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和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能夠自主設計並實現小型的軟體;(2)最終具備一定的自主開發能力,可以自行開發小型的資料庫應用程序;(3)具備文獻檢索能力;(4)在開發環境下實現並能運行該系統的基本功能。根據自己在開發過程中的學習與實踐來撰寫論文,最後列印並提交論文,准備答辯。
三、任務完成階段內容及時間安排
1.調研階段: 第6周
2.開題論證階段: 第7、8周
3.需求分析階段: 第9、10周
4.開發階段: 第11~14周
5.測試階段: 第15周
6.撰寫階段: 第16、17周
7.答辯階段: 第18周
四、完成畢業設計所具備的條件
軟、硬體環境均已配置完善,具備開題條件。
指導教師簽名: 日期:200?-?-?
Ⅶ 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怎麼寫
可以參考下這個案例
1.本課題研究意義及國內外發展狀況:
本課題研究意義: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手機APP變得密不可分。微信自問世以來,現在已經形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微信用戶已經超過了十幾億,數量是及其龐大的。微信小程序是集合在微信上的功能,所以並不需要安裝或者下載,與此同時,微信小程序不佔用手機的內存,而且也不受手機系統的限制,使用起來方便快捷。
而餐飲作為高頻的需求,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互聯網+」的深入和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大環境下,人與食物的距離已經在外賣、生鮮電商和半成品食材電商所提供的解決方案下不斷縮短;「吃飯的方式」也多了不少創新,比如餐桌的共享、廚師上門等。然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懶人經濟」盛行的今天仍然堅持著自己製作美食、研究美食。
開發美食菜譜類微信小程序,通過美食菜譜的推廣,倡導自己動手,切實改善食品安全問題,讓社會中堅力量在享受美食、注重飲食安全的同時,回歸廚房,體會廚藝的樂趣。
通過對課題背景的了解以及國內外現狀的研究,才體會到開發一個基於微信的美食類小程序的必要性。具體的研究意義如下:
(1)微信小程序是基於微信的應用,用戶不需要下載多餘的APP,也不需要太多的業務操作能力就可以輕松實現廚藝交流和學習,因此對於用戶來說使用成本很低,而且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2)通過對應用界面的合理布局和美工設計,提高交互性和用戶的體驗;
(3)微信小程序本身的特點就是「隨時使用,隨時關閉」,這樣用戶就不會擔心其留在手機後台占據大量的手機內存給手機帶來卡頓的現象。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4)為烹飪愛好者和廚房新手們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台,號召大家回歸廚房,享受廚房生活,提倡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國內外發展狀況:
雖然現在市場上的菜譜APP已經得到了大多數用戶的肯定,但是其並沒有達到一個成熟的階段,隨著人們需求的越來越高,也需要不斷發展。最近幾年由於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多種多樣的菜譜APP一擁而現,比如美食傑、下廚房等移動菜譜深得用戶的青睞,經過研究、調查,不難發現這些菜譜APP主要功能是向用戶推薦菜譜。
國內目前的美食菜譜應用發展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菜譜APP起初是作為分享美食和交流廚藝的工具,但是為了適應用戶日益增加的需求,各大菜譜APP已經從最初單一的菜譜推薦,轉變為多動能社區,多平台,多功能話的綜合性軟體,甚至有些APP通過媒體和數據向人們展示其功能的強大。
(2)菜譜APP的另一個引以為豪的功能是可以將用戶與用戶之間通過美食連接在一起,不僅可以促使用戶之間切磋廚藝還可以促使一些志同道合的用戶結交為朋友,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美食APP在無形之中也受到了推廣。可謂是一石二鳥,兩全其美。
(3)通過第二條完成用戶積累後,美食APP會逐步通過線下免費課程,例如直播平台,教育網站等手段繼續推廣宣傳,以達到普及的目的。當然,廣告,這個最簡單最原始的宣傳方式,平台也會採用,並和各大電商協談,利用電商已有的人氣,繼續推廣其APP,實現盈利雙收,並最終達到普及的目的。
(4)支付方式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網銀等多種支付渠道;
比較國內外的發展現狀,存在以下問題:
(1)界面設計方面,應該像國外借鑒,充分考慮國人的瀏覽習慣;
(2)搜索方式單一,用戶依然要手動輸入搜索內容,因此可以添加語音的識別功能來搜索,以此優化用戶體驗;
(3)網站依託於網址,APP的下載則會佔用手機內存,近兩年,微信小程序在國內掀起革命,解決了以上問題,提供了便利;
從美食菜譜APP的發展途徑中分析得到,其龐大的用戶量具有很好的條件來適應這種新型的美食APP,漸漸地,美食菜譜不僅成為了用戶獲取美食、交流美食、分享美食、切磋廚藝的途徑,更成為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用餐理念,其提供的先天性優勢充分的得到了體現。將美食和社交結合在一起更是可以將用戶很好的聯系在一起,對於美食菜譜APP在市場上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將美食和社交結合在一起更是可以將用戶很好的聯系在一起,對於美食菜譜APP在市場上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最為重要的是,美食菜譜APP這一套吸引並留住用戶的功能和手段,最終都會和用戶的「吃」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促使用戶們頻繁的消費,以滿足自己的需求,從而達到了所有企業以盈利為目的的辦業理念。由於目前APP發展的並不是很完善,並沒有形成一家獨大的場面,並且由於客戶的需求量極大,所以發展空間依然非常可觀。目前開發基於微信小程序的美食菜譜系統,將美食APP的功能和小程序輕便的特點結合起來,在發展上有很大空間。
2.研究內容:
本文的研究內容是根據「美食菜譜類微信小程序」這一課題展開的。在系統分析的階段,應用RUP將過程理論統一化,並通過UML統一建模語言,對整個程序流程和市場需求進行統一的分析和總結。在此基礎上,對系統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細節的設計,將理論假想和實際運用結合起來。
具體完成的工作如下:
(1)對當前的美食網站、美食APP現狀進行研究,找出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方案;
(2)對本系統開發過程中所需的相關技術進行詳細介紹,並將該技術是如何運用到本系統中,進行了一些說明分析;
(3)利用面向對象建模對系統的整個業務流程進行分析,並採用用例圖和流程對業務的詳細過程進行說明分析;
(4)針對本系統的功能模塊和需求分析確定其總體框架,並確定資料庫實體,以及各個實體之間的聯系,完成資料庫的設計;
(5)對用戶端功能中的注冊與登錄模塊、菜譜展示、菜譜查詢、菜譜上傳、用戶中心模塊進行詳細設計;
(6)對後台管理功能中的菜譜上傳、用戶信息、公告、菜譜種類等管理模塊進行詳細設計;
(7)通過編碼實現上述功能,並對系統進行測試。
3.研究方法、手段和研究進度:
(1)研究方法:
以實驗研究法為主,輔之文獻法、比較研究、實驗總結等方法。通過收集相關資料對比分析,選擇相應體系結構和語言設計並開發系統。
(2)技術路線:
第一步,在教師指導下初步選題;第二步,搜集、閱讀和整理相關資料,並撰寫開題報告;第三步,證論與組織(擬寫開題報告);第四步,實驗研究與分析;第五步,撰寫畢業論文;第六步,畢業論文的修改與定稿。
(3)預期研究進度:
①第一周,利用網路資源和圖書館查找、檢閱大量相關書籍與文獻等資料並准備有關有用資料,完成開題報告,同時與指導教師聯系商量本課題研究過程中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及進度安排;
②第二周,擬定大概的畢業論文提綱,同時與指導老師聯系商量提綱擬定情況;
③第三到第四周,完成小程序系統的硬體設計,並同時完成畢業論文提綱;
④第五到六周,完成小程序系統的軟體設計及程序設計;
⑤第七周,反復調試,進一步完善;
⑥第八周,整理稿件完成畢業論文初稿,提交至OA系統;
⑦第九到十周,根據指導教師的修改意見,對論文進行補充、修改,形成第二稿,提交至OA系統;
⑧第十一周,根據指導教師對論文再次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改,論文定稿,提交至OA系統;
⑨第十二周,整理好所有答辯論文和材料,准備答辯。
學生(簽名):
4.參考文獻:
[1] 劉玉佳. 微信"小程序"開發的系統實現及前景分析[J]. 信息通信, 2017(1):260-261.
[2] 黃詩晴. 以豆果美食為例淺析食譜類互聯網公司商業模式[J]. 時代金融, 2016(17).
[3] 鍾一平.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UGC模式在當今企業營銷中應用的思考[J]. 新聞傳播, 2014(6):240-241.
[4] 匡文波. 微信小程序:機遇與挑戰並存[J]. 新聞論壇, 2017(2):1-1.
[5] 畢顏彬. 微信小程序撬動內容大市場?[J]. 出版人, 2017(2).
[6] 陳徐毅. 一石激起千層浪:微信小程序來了![J]. 創意世界, 2017(5):78-81.
[7]王安. 面對微信小程序的火爆 很多人卻陷入了這8個誤區[J]. 計算機與網路, 2016, 42(19):46-48.
[8] 智焱. 微信小程序對大眾傳媒影響淺析[J]. 新聞論壇, 2017(2):25-27.
[9] 陳凱宇, 程旭蘭. 豆果食譜類APP市場推廣分析 ——以"豆果美食"為例[J]. 現代營銷(下旬刊), 2017(10).
[10] 劉醒. 菜譜鬧廚房[J]. 商界, 2015(1):52-54.
[11] 楊澤豐, 王海春, 李均. 一種手機端菜譜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數字技術與應用, 2016(12):153-154.
[12] 張建忠. 基於WEB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分析、設計與實現[D]. 山東大學, 2012.
[13] 胡郁. 人工智慧與語音識別技術[J]. 電子產品世界, 2016, 23(4):23-25.
[14] 宮承波, 王玉風. 立足小需求,做足輕應用:微信小程序無縫連接走向探析[J]. 新聞論壇, 2017(6):8-11.
[15] 肖曉麗, 錢婭麗, 李旦江,等. 基於用戶興趣和社交信任的聚類推薦演算法[J]. 計算機應用, 2016, 36(5):1273-1278.
[16] 劉紅衛. 微信小程序應用探析[J]. 無線互聯科技, 2016(23):11-12.
[17] 王天泥. 當圖書館遇上微信小程序[J]. 圖書與情報, 2016(6):83-86.
[18] 王亮, 鄒志鵬, 姜虹. 基於微信小程序的醫患交流平台的設計與研究[J]. 中國數字醫學, 2017(11):71-73.
[19] 郝傑. 微信小程序出世 取代APP?[J]. 中國經濟信息, 2016(20):10-10.
[20] 匡文波, 李芮, 任卓如. 微信小程序面面觀[J]. 新聞論壇, 2017(2):15-18.
謝富平. 基於SSH2框架的在線菜譜系統的實現[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5, 11(33):168-170.
[21]遲豁. 舌尖上的移動互聯美食APP[J]. 計算機應用文摘, 2014(11):54-55.
[22]佚名. 香哈菜譜小檔案[J]. 電腦知識與技術:經驗技巧, 2017(1):17-17.
[23]莫謙. 美食應用的未來在於強化社交[J]. 經理人, 2014(11).
[24] Gan C, Wang W.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social media: a comparison of microblog and WeChat[J]. Journal of System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5, 17(4):351-363.
[25] Rui W, Song H.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Blind Family Members based on WeChat Applet[J]. China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2017.
[26] Huang X. Explanation on the Attribute of Flex Layout Container and Element in WeChat Applet Development[J]. China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2017.
[27] Harvey M, Harvey M, Harvey M. Exploiting Food Choice Biases for Healthier Recipe Recommendation[C]//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ACM, 2017:575-584.
5.指導教師意見:
Xxx同學的選題貼近實際生活所需,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項目覆蓋的知識面寬,同意開通。
指導教師(簽名):
年 月 日
5.二級學院意見:
二級學院(蓋章)
年 月 日
說明:開題報告應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獨立撰寫。在畢業論文(設計)開始二周內完成,交指導教師審閱,並接受二級學院和學校檢查。
Ⅷ 計算機專業怎樣寫畢業設計的開題報告
設計思路~
電子課程設計是電子技術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相統一的一個環節,是真正鍛煉學生能力的一個環節。
在許多領域中計時器均得到普遍應用,諸如在體育比賽,定時報警器、游戲中的倒時器,交通信號燈、紅綠燈、行人燈、交通纖毫控制機、還可以用來做為各種葯丸,葯片,膠囊在指定時間提醒用葯等等,由此可見計時器在現代社會是何其重要的。
一、設計任務(數字鍾的功能):
1.具有時、分、秒、計數顯示功能,以24小時循環計時;
2.具有清零,調節小時、分鍾功能;
3.具有整點報時功能,整點報時的同時LED燈花樣顯示。
擴展部分:在基礎功能上添加以下幾個功能:秒錶,倒計時和鬧鍾。
目的是:掌握多位計數器相連的設計方法;掌握十進制,六進制,二十四進制計數器的設計方法;繼續鞏固多位共用級掃描顯示數碼管的驅動及編碼;掌握揚聲器的驅動;LED燈的花樣顯示;掌握EPLD技術的層次化設計方法。
而且需要以下硬體條件:
1,主晶元 EPF10K10LC84-4;
2 ,8個 LED燈;
3,揚聲器;
4,8位八段掃描共陰極數碼顯示管;
5,三個按鍵開關(清零,調小時,調分鍾)
二、實現方案:
把整個實驗分成如下電路模塊:
1.時鍾計數: 秒——60進制BCD碼計數:
分——60進制BCD碼計數:
時——24進制BCD碼計數:
模塊說明:
各種進制的計數及時鍾控制模塊( 10進制、 6進制、 24進制);
同時獲個計數器有清零,調分,調時功能。在接近整數時間能提供報時信號。
2.具有驅動8位八段共陰掃描數碼管的片選驅動信號輸出和八段字形解碼輸出。
3.具有校時功能,可以分別對時及分進行單獨校時,使其校正到標准時間當重新接通電源或走時出現誤差時都需要對時間進行校正。通常,校正時間的方法是:首先截斷正常的計數通路,然後再進行人工出觸發計數或將頻率較高的方波信號加到需要校正的計數單元的輸入端,校正好後,再轉入正常計時狀態即可。
4.計時過程具有報時功能,當時間到達整點前10秒進行蜂鳴報時
5.LED燈按個人愛好在整點時有花樣顯示信號產生。
三、實現設計過程:.
秒個位計數單元為10進制計數器,無需進制轉換,我們採用的是VHDL語言編程實現的.
秒十位計數單元為6進制計數器,需要進制轉換。將10進制計數器的程序稍微修改為6進制計數器
分個位和分十位計數單元電路結構分別與秒個位和秒十位計數單元完全相同,只不過分個位計數單元的Q3作為向上的進位信號應與分十位計數單元的CPA相連,分十位計數單元的Q2作為向上的進位信號應與時個位計數單元的CPA相連。
時個位計數單元電路結構仍與秒或個位計數單元相同,但是要求,整個時計數單元應為24進制計數器,不是10的整數倍,因此需將個位和十位計數單元合並為一個整體才能進行
24進制轉換.
1、十進制BCD碼計數器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signed.all;
ENTITY c6 IS
port(clk,clr : in std_logic;
q : 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end c6;
architecture one of c6 is
signal coun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begin
process(clk,clr)
begin
if clr='1' then
count<="000";
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
if count="1001" then
count<="000";
else
count<=count+1;
end if;--for count
end if; --for clr
end process;
q<=count;
end ;
2、二十四進BCD制碼計數器: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count IS
port( clk,clr,count_en : in std_logic;
dout1,dout2 :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car:out std_logic);=count2+'1';
end if;
if count2="0010"and count1="0011" then
count2<="0000";car<='1';
else car<='0';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dout1<=count1;dout2<=count2 ;
end;
3、六十進制計數器: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c60 is
port(clk,clr,count_en:in std_logic;
dout1,dout2: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car:out std_logic);
end c60;
count1<="0000";count2<="0000";
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
if count_en='0' then
count1<=count1+'1';
if count1 ="1001" then
count1<="0000";count2<=count2+1;
end if ;
if count2 ="0101" and count1 ="1001" then
count2<="0000";car<='1';
else car<='0';
end if ;
end if ;
end if ;
end process;
dout1<=count1;dout2<=count2;
end ;
4、實現報時器功能的程序: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bijiaoqi is
port(minu1,minu2,hour1,hour2,fen0,fen1,shi0,shi1: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aoshi:out std_logic);
end ;
architecture rtl of bijiaoqi is
begin
process(minu1,minu2,hour1,hour2,fen0,fen1,shi0,shi1)
begin
if hour1=shi0 and hour2=shi1 and minu1=fen0 and minu2=fen1 then
baoshi<='1';
else baoshi<='0';
end if;
end process;
end;
6、實現定時功能的程序: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dingshi IS
PORT (hour,SET: IN STD_LOGIC;
hour0,hour1 :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END dingshi;
architecture rtl of dingshi is
signal n:std_logic;
signal count3,count4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egin
process(set,hour,n)
begin
n<=hour and set;
if n' EVENT AND n='1' THEN
if count4>="0010" and count3="0011" then
count4<="0000";count3<="0000";
else count3<=count3+1;
if count3="1001" then
count4<=count4+1;
count3<="0000";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hour0<=count3;hour1<=count4;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