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高中的學生怎麼選本科專業
A. 2019美國本科留學申請季,如何才能選對大學專業
美國本科的教育體制非常靈活,第一年一般都不需要確定專業,學生可以多嘗試一下不同的科目,從而可以找到自己的真正興趣所在;美國的大學都以實用性為導向,一般從大三起就幫助學生去企業實習,正是因為如此,那些較好的美國大學畢業的學生一般都能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並且能夠較快適應公司環境;還有就是在學習期間,學校會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鍛煉機會,如學生社團,各類表演、志願活動,公司實習等等,參與這些活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人際溝通交往能力。
B. 去美國本科留學該怎麼選學校和專業
1.美國學校風格
這是一個很重要,但是比較模糊的美國本科選校因素。同樣和個人性格關系很大。
greek life
Fraternity兄弟會和Sorority姐妹會是美國大學生社交娛樂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就是一起喝酒聊天等等,可能很多中國學生不太適應。
preppy
這個詞在形容大學和大學生時很常見。它是原指從昂貴的Prep
school畢業的學生,現在多指新英格蘭地區及美國南部家庭富裕,穿著講究,有背景的學生。典型的prep打扮是西裝,條紋襯衫,卡其褲和帆船鞋。所以評估學校風格最直觀的方法是訪問大學網站,看裡面有學生的圖片,看看這些學生的氣質、打扮和精神面貌,差不多可以得出比較准確的評價了。
2.對於國際生的錄取
Need-Blind:在錄取大學生時不考慮學生是否申請助學金。宣稱對國際生Need-Blind的學校本就寥寥無幾,所以在經濟尚低迷時似乎也開始優先考慮自費生了。
Need-Aware:它在錄取時考慮學生財政狀況,申請美國本科留學助學金有可能會降低競爭力。
美國的助學金Need-Based FA
為了幫助家庭條件有限,不能支付學費的學生而設。所以公立校大多對國際生沒有此政策。以往歷史上國際生獲得FA較多的學校通常會持續對國際生慷慨。
獎學金Merit Scholarship
只是獎勵給符合某些條件的優秀學生的獎金,所以通常數額不大。包括常青藤盟校在內的一些學校不設Merit Scholarship.
具體要查詢每個學校的官網。
3.學校性質
一此美國四年制大學主要分為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U.S. News把它們分開排名。
National University
如Harvard, Yale, MIT等,它都屬於綜合類大學的范疇。會擁有一個或多個本科院,包括實行通識教育的文理學院(College of
artssciences)及專科學院,如商、醫、藝術、新聞等,不同學院錄取難度可能不同。
Liberal Arts College
pecialty College
如Julliard School, Babson College, Cooper union ,
RISD等,通常適合對某些專業,如藝術、建築、音樂等有特別興趣和天賦的同學。
4.學校規模
一般通常來講,文理學院的規模較小,通常在2000人左右。美國私立綜合大學本科學院規模大多在4000-8000,而有名的公立綜合大學通常學生數超過2萬。並且還應考慮師生比(student-faculty
ratio),因為規模較小且財政富裕,很多文理學院及規模較小的私立綜合大學在此項數據上佔有優勢,學生通常能享受到小班授課,獲得教授更多的關注,更容易得到空間及資源。
5.地理位置
美國本科留學選擇學校的地理位置就是選擇四年的生活方式!所以回想一下你平時的生活方式:不管你來自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喜歡熱鬧還是安靜?喜歡宅還是四處閑逛?沒有展覽和音樂會就覺得無聊?喜歡戶外運動還是競技?想要靜心學習還是打工實習?
該文章《美國本科留學選擇學校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來源於出國留學網,網址:https://www.liuxue86.com/a/2895006.html
C. 我高中讀國際班~考Alevel 和雅思~可以去那些國家選擇大學本科我以後經商~家裡不是很有錢最好
A level一般在英聯邦國家都承認吧。所以,英聯邦國家,例如英國和澳大利亞比較好。如果將來從商,對學術要求不高,英國和澳大利亞都是不錯的選擇。學制比美國時間要短一些。160W應該是非常充裕的。或者你想讀商學院的話,法國的商學院也很有名。而且法國的商學院是英文授課的。只是不知道是否採納A level成績。你可以到中介或者直接發郵件去法國的商學院問問。國內法國領事館有文化處,可以質詢留學和學校的事宜。如果你的城市有法國領事館,可以去問問。
D. 國際高中學生選專業和將來去美國還是英國
如果在美國和英國選的話肯定是選美國,美國的環境好,消費水平相對英國低,教育水平也好,不像英國把外國留學生當成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一部分,美國把留學生純粹是當作人才培養,美不不在乎留學生這點財政收入,也可以看出美國政府都留學生大學教育的態度。 在美國最好是學商科,這是眾所周知的,美國的金融市場完善,經濟發展水平很高,可以學到最新鮮的知識。 而且美國人都很友善,很容易接納人,也是因為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的原因,而英國就很排外,每個英國人都感覺自己是貴族,排斥其他國家的人,排斥其他種族的人,所以據統計在英國留學的學生思想壓力也很大。 要是來美國的話,還是北部吧,北部每個州都很不錯。 個人覺得威斯康辛和伊利諾是個好的選擇。
E. 高中生申請英國留學如何挑選大學,如何選專業
英國留學專業選擇有技巧,目前已經進入申請英國留學預科、本科的黃金時期,根據目前的太傻統計的資料發現,准留學生們今年仍然是偏向文科的趨向比較嚴重,在申請去英國留學的人中,八成的英國准留學生選擇文科,兩成的學生選擇理科生,而選擇醫科的學生更是寥寥無幾。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是文科相對理科來說容易學很多,且對語言能力的要求沒那麼高。而到英國讀醫科的申請要求的門檻非常高,學生很難達到相關要求。由於這幾年出國讀文科的比例傾斜得較為嚴重,像國外的一些文科專業,特別是准留學生們喜歡選擇的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等一些商科專業的人才相對過剩,就業的競爭變得相對比較大。
F. 國際學生必讀:如何選擇美國大學專業
近幾年,留學熱一波高過一波,尤其是留學目的地排行第一的美國更是每年吸引了數以萬計的留學生,但讀美國大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選擇專業。很多留學生都會面臨選擇文理學院,工程學院還是商學院的難題。 文理學院是所有美國大學的必設學院,這個學院下開設了基礎的理科和文科的專業,例如數學、物理、歷史、政治等等。極個別的學校會把文理學院再分一下,分成單獨的文學院和理學院。工程學院是美國綜合性大學的常設學院,但並非所有的學校都會開設這個學院,所以要學工程專業的學生一定要事先確定下自己申請的這個學校是否開設了工程學院,以及是否開設了自己感興趣的工程專業,以避免躊躇滿志地到了美國,發現人家學校根本沒有開設自己想要學習的專業,這樣就非常麻煩了。第三類學院是商學院,這是中國學生非常喜歡的一個學院,但是由於商科是職業導向的學科,所以並非每個大學都會對本科生開放商科專業,也就是說,這個學校有可能有商學院,但商學院並未開設本科的專業。 這其中文理學院專業多,錄取人數也多,競爭較弱,而商學院和工程學院名額少,競爭較強,那麼應該如何做出選擇呢?首先做選擇時不要盲目,人雲亦雲。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性格取向選擇適合的專業,要對自己的能力水平做一個客觀的評價,切忌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如果你高中時的物理就不好,就不要選擇工程類專業。可以從自己擅長的領域(非成績因素)、通過高中的相關科目的成績、通過實習活動等發現自己的學術潛力和興趣。此外還要考慮是否有明確的就業方向,你所申請的大學專業排名及是否為專業院校。不少同學選專業完全從興趣特長出發,這其實是無可厚非的。不過也有很多同學准備本科畢業後留美並邁入職場,而HR會重點關注你的專業。選擇專業要根據自身條件謹慎選擇,如果實在拿不定主意究竟要選擇什麼專業,不妨咨詢專業人士,能夠輕松幫你解決從有意向留學到成功落地美國一條龍!
G. 國際高中gpa70分能申到什麼學校本科
GPA到了90分,基本是前15的學校你可以啦,這個成績在英國就是一等的畢業成績;如果雅思成績能到7,還是985/211畢業的,那麼TOP5可以沖了,牛津和劍橋也是有希望的;
GPA在81分到90分這個區間的話,基本除了TOP5其他都沒太大問題,如果是985/211的學生,均分能在85+的話,排名前30基本就是穩拿啦;如果是雙非的學生,選擇英國排名15-40的大學,比如諾丁漢、謝菲爾德、南安普頓等,都可以試試,收到offer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
GPA80的英國院校對中國留學生的普遍要求,如果211/985大學的學生有80+的成績,而且雅思也上了6.5,那就可以申請英國排名10-30名的學校,比如利茲、格拉斯哥、伯明翰等。而如果是雙非均分80+的學生,又有名校夢,想在研究生階段上個好學校的話,比較建議大家避開熱門專業;
80分是大多數學校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如果學生有78/79還可以爭取與學校argue一下,如果其他條件好,錄取的機會還是很大的。而平均成績75-77則是很尷尬的分數,沒有達到大多數大學要求的80分。當然有些大學考慮到211/985重點大學的均分含金量,會適當降低要求,尤其當你申請一些非熱門專業的時候,均分75還可以沖一沖英國排名top40內的大學;
均分只卡70的英國大學很少,只能考慮那些對均分要求不算高的大學,比如斯特靈大學一般需要70%的成績就夠了,包括它的優勢專業金融學也只要70,想讀商科均分又不高的同學可以考慮一下。但基本上來說,如果均分只有70的話,一般只能申請英國排名50後的大學了。
H. 國際高中生必讀:必知申請英國本科幾種途徑
高中生如何選擇2+2大學?今天小編就針對這個問題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現在我們國內很多的高中生都有想要出國留學的打算,其中一些學生,會想通過我們國內一些2+2大學前往國外留學,那麼在這里小編告訴這類學生,你們在選擇自己打算就讀的大學時一定要查詢該院校所合作的國外大學是否已在我們中國教育部涉外監管網進行了認證,若沒有進行認證,即便你通過這個大學院校的升學模式,順利的進入了海外大學就讀,但是最終所拿到的學士學位也不會被我們國內教育部承認。
目前國內很多高等院校開設的2+2項目是為了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語言能力以及其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可以順利過渡,更加安全有保障的銜接國外的大學院校,避免學生直接出國所造成的不適感,鍛煉提升學生的生活自理和自主學習能力。
以上便是小編針對 高中生如何選擇2+2大學? 該問題給到大家的解答,謝謝。
I. 美國的高中生申請大學時是怎樣選
1. 高中成績單(Trans)
高中成績單一般總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學生所在高中的基本情況,包括所開課程、評分標准、各年級平均分數、升入各種層次學院或大學人數的百分比等都作為背景因素予以考慮。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也可以登錄文都國際教育官網進行一對一的咨詢。
一般比較具有競爭性的院校希望學生在高中4年學習的課程量為:
● 英語: 4(整年課程或相當工作量的課程)
● 社會研究/歷史:
2. 各種標准考試成績(Test Results)
美國沒有國家高等學校入學考試,各種標准考試是由獲得普遍承認的民間機構組織的。這些機構僱用了大批的教育測驗專家、心理專家和各學科專家從事教育測驗研究,編制考題,但這些機構並無權決定錄取與否。目前,主要的入學考試有兩種:
一是由民間教育考試服務機構E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承辦的學術性向考試(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AT)。美國現有八百五十餘所高等學校和三百多個獎學金主辦單位要求考生參加這項考試,每年報名參加這項考試的考生約有兩百萬人左右。二是1959年開始實施的由美國大學考試公司主辦的美國高校考試(簡稱ACT)。這項考試每年約有五十萬考生報名。除此以外,還有大學先修課程考試(AP)、國際文憑課程考試(IB)以及面向外國學生的托福測驗等。在高等學校招生中,學生究竟參加哪一種考試,一般由招生的學校指定。有的招生學校也自己編制試題,組織入學考試,也有個別學校不要求學生參加入學考試。
(1) SAT
多數大學十分重視學生的SAT成績。但SAT成績並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高中學過的課程、高中成績以及寫作、推薦信等,有時更加重要。招生官員還常常將標准考試成績與高中成績結合起來考慮。
SAT是一種與美國各州高中教材完全沒有直接聯系的對高中生的學術能力的測驗。SAT的考試不是由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的,而是由學生自己掏錢去報名參加。SAT考試在全美國的不同地點每年舉行7次。目前的SAT考試包括PSAT、SAT1、SAT2等多種考試:
PSAT(Preliminary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初步的學術性向測驗),又稱為「國家優秀獎學金資格考試」(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Qualifying
Test,NMSQT)。通常作為SAT1考試之前的一種練習。通常十二年級學生,但也有十一年級學生參加這種考試。考試形式和SAT1類似,時間短一些,為2小時10分鍾。雖然考試結果對能否升入大學並不產生影響,但可以通過考試獲得某種國家級獎學金資格。
SAT1(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學術性向測驗),也被稱為推理測驗(Reasoning
Test),是一種歷史比較悠久的考試形式。包括三個部分:
數學、批判性閱讀和寫作,其中寫作為2005年新增的。每一部分滿分為800分,總分為240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45分鍾。
SAT2為學科考試。由5個學科領域(英語、數學、歷史、科學和語言),二十多種考試組成。學生並不需要參加所有的考試。根據各大學要求的不同,通常可以選擇3種學科的考試。大學把SAT2考試成績看做反映學生學術能力的依據,並據此評價學生在特定學科領域的表現。每門SAT2考試總分為800分。考試時間為1小時。
(2) ACT
學生還可以選擇另外一種標准測驗,即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Program)考試。ACT考試包括4種學科領域: 英語、數學、閱讀、科學。考試時間大約為三小時,4門課平均分最高均為36分。
SAT1與ACT考試的差別主要有:
從考試內容看,SAT1考試更強調詞彙量,而ACT考試更強調科學推理;從考試題型看,SAT1考試各部分的試題越來越難,且有部分需要「學生寫出答案」的數學題,而ACT考試試題變化不大,並且都是多項選擇題;從題量看,SAT1考試有140道題目,
而ACT考試有215道題目;從考試時間看,SAT1考試約三小時四十五分,而ACT考試約三小時;從考試評分辦法看,SAT1考試答錯題要扣分,對數學、批判性閱讀和寫作分別記分,而ACT考試答錯不扣分;對4部分分別記分,並記錄總平均分。美國有些大學對兩種考試成績都接受,也有些大學只接受其中一種成績。一些華裔家長認為,華裔學生考ACT可能比考SAT更容易些。
(3) APs
通過參加大學預修課程考試(Advanced Placement
Tests,APs),學生可以取得大學學分。如果取得足夠的學分,甚至可以將大學學習年限縮短一年(但是各大學對於如何將AP成績轉換成大學學分都有自己的特殊規定)。擁有多門APs考試成績,也是對自己學術能力的證明,可以打動招生官員。
APs考試評分為1~5分。3分及格,5分最高。APs考試科目如下:
藝術史、生物學、微積分、化學、計算機科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英語語言學、英語文學、環境科學、歐洲史、法語、法國文學、德語、美國政府和政治、比較政府和政治、人文地理、拉丁文學、拉丁文維吉爾史詩、音樂史、物理、心理學、西班牙語、西班牙文學、統計學、美術工作室、美國歷史、世界歷史。值得一提的是,從2007年5月開始,漢語也列入了APs考試范圍。
(4) IB
國際文憑項目考試(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ogram,IB)是總部設在瑞士的國際文憑項目組織推出的考試。該組織面向一百多個國家的一千多所成員學校提供教育項目。中學項目面向六至十年級學生開設,文憑項目面向十一年級至十二年級學生開設。IB考試和AP考試的作用類似,取得足夠的學分,可以使學生有資格進入大學二年級。IB考試包括理論知識、創造力與行動與服務、研究論文等三個核心領域。以及第一語言、第二語言、個人和社會、實驗科學、數學、藝術等六門學科。
3. 寫作(essays/personal statements)
寫作是申請中最重要、最困難,也是有最大限度發揮餘地的部分。被稱為「申請的王牌(King of the
Application)」。是招生官員了解學生真實面的「窗戶」。幾千份申請常常有相似的測驗分數、推薦信和課外活動記錄,只有寫作最能夠體現個人獨特性。但招生官員評閱時的主觀因素影響比較大。
4. 學校推薦、教師推薦(recommendations)
推薦信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證據,證實學生對自己個性、技能、理想和弱點的描述。因此,推薦者應該是受到學生信任的、了解他的長處和學習生活細節、最好具有一定權威性的人。
5. 課外活動(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主要考查學生參與社區活動的情況。好的大學還十分看重學生在領導能力、創造才能方面的突出表現。
(1) 社區活動。考查學生是否能夠參與、取得成績、發揮首創精神、體現領導能力等。招生官員更看重參與程度比較深的活動,而不是蜻蜓點水的許多活動。特別在志願活動的參與方面很重要。
(2) 領導能力。建立一個組織,發起某種活動,成為「領導能力的證據」(evidence of leadership),對錄取決定會起到很大影響。
(3) 體育。在美國大學,橄欖球、籃球是所謂「賺錢運動」。為了爭取優秀運動員,常春藤盟校也不得不將學術門檻有所降低。
(4) 創造才能。學生最好能夠均衡發展,或全面發展,表現出多方面的才能。但突出的特殊才能更加會得到欣賞。
6. 面試
面試往往是招生部門已經初步決定錄取與否,必要時才採用的最後的核對(Check)程序。招生部門對少數懸而未決的學生可能因為面試結果改變錄取與否的決定。由於面試受面試官員主觀性影響較大,因此在美國大學招生中,多數時候對面試作用並不十分看重。但一些高質量、小規模的文理學院常常依靠各地校友對新生進行面試。
7. 校友
在同等條件下,校友子弟會受到優待。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在美國的大學,尤其是私立大學,校友捐款是學校儲備基金的主要來源。
8. 捐贈
如果有大額捐贈,或者名人政要,其子女入學也會得到優待。
9. 少數族裔
主要指黑人、西班牙裔和印第安土著美國人。達特茅斯的黑人錄取率比校友子弟的錄取率還要高,可達50%以上,這是聯邦民權法案直接、間接作用的結果。而亞裔在許多大學人數比例過多,因此往往得不到優待。
此外,學生家庭情況也能對錄取產生影響,如不利社會經濟背景(包括第一代大學生)、退伍軍人、女性、支付全額學費的能力(有利經濟背景)、是否當地居民(主要對公立院校)等因素。
美國高中生申請本科的優勢
與國內高中生相比,就讀美國高中的學生在申請美國本科大學的時候有以下幾大優勢:
1.文化融入
提前了解美國文化,強化英文背景。上大學更容易融入美國學生圈,打破留學生小社會圈。相信很多本科留學生都會有這這種感覺,班上總會有一個英語口語特別好的學生,跟教授侃侃而談,跟美國朋友的社交也是如魚得水,大家私下討論才發現,哦~~原來人家曾經在美國高中學習過。
2.課程優勢
美國高中實行選課制,更加靈活,當然也有一定的必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課,增加了自主性。不再死讀書,讀死書。不像國內高中生,每天早讀、晚自習,補課,月考,一心為高考,高考完了才去選擇專業,選擇大學。來美高讀書的學生,更清楚自己要什麼,對人生更有把控,贏在美高!
3.課外活動
美高豐富的課外活動是國內高中遠遠不能及的。一個普通的小規模高中都會有至少100個俱樂部。美高的學生參與的校內活動,當地地區性競賽和活動都更容易被大學招生官認可。 豐富的活動給了孩子更多的選擇和機會,沒有高考的生活是另一種色彩。
4.個人提升
美高有助於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美國高中非常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素質的培養,學生獨立的生活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在學校合理分配時間的管理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大學招生官看重的。
5.成績認可
美國高中的成績單比國內成績單更有含金量,美國大學更加認可。與國內高中生相比較,美高的成績單更具有說服力和可比性,如果學生GPA高,一定會為申請加分。如果是國內高中的成績單,即使學生成績高,對於招生官來說,沒有什麼可比性,還是需要參考托福、SAT等標准化考試成績。
6.AP課程
美高學生可以修AP課程。AP(Advanced
Placement)課程是美國大學先修課程,課程的內容和難度與美國大學一年級相匹配。高中生可以提前選修AP課程,通過考試成績體現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這也是常春藤名校錄取學生的重要評估依據。同時,所修課程可以轉換成之後大學的學分。
7.優質推薦信
美高老師的推薦信含金量更高。推薦信是美國本科申請重要申請材料之一,與國內高中相比較,美國的老師在寫推薦信的時候,能更好地展現出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獲得招生官的青睞。國內老師往往不習慣用推薦信的形式,可能會出現提筆語塞的情況哦。
8.獎學金申請
美高學生更容易申請到獎學金。綜合以上提到的種種優勢,與國內高中生相比,美高的學生有優勢申請到獎學金,減少家庭經濟壓力。同時,獎學金也是對學生的認可,本科畢業後學生申請研究生有優勢繼續獲得獎學金,可以說是「良性循環」。
J. 我想問一下,孩子現在高中生,想去加拿大讀本科,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專業呢
如果您的孩子成績不是很突出,但是又想高中畢業後去加拿大好的學校念書的話,留學360青島劉芳建議高三去加拿大讀12年級,拿到加拿大的高中畢業證,去申請加拿大的本科優勢是很大的。加拿大高中12年級,不僅可以讓你增加入讀名校的籌碼,而且還可以讓你更好的銜接加拿大本科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