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什麼叫專科護理操作

什麼叫專科護理操作

發布時間: 2022-06-03 22:21:44

1. 專科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及護理管理工作流程的內容簡介

編者以《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護理學分冊》和《內蒙古自治區醫院護理工作規范2008版》為基礎,以全國衛生系統護士崗位技能訓練教材為依據,以護士、護師、主管護師資格考試大綱為參考,詳細介紹了臨床專科護理技能培訓,並把各類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以流程圖的形式具體化、標准化,重點介紹了醫院護理管理工作的關鍵流程和應急預案,具體包括專科護理技術操作規范、護理技術操作評分標准、護理工作流程、護理崗位職責及評價標准和護理應急預案及護理流程五部分,對專科護理技能訓練、護理工作流程、護理崗位職責等項目進行了程序細化,並為臨床護理人員考核制訂了評分標准。《專科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及護理管理工作流程》科學性、指導性及可操作性較強,適合於醫院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人員閱讀。

2. 專科護理包括哪些

(一)醫院護理
1、基礎護理研究並應用護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滿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心理治療的需要,通過臨床護理工作,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及時提供病性發生、發展的動態信息,有效地配合並參與治療、檢查及對危重患者的搶救,以積極的安全的護理對策,使病人處於最佳心理狀態。
2、專科護理 結合臨床各專科的特點,應用專科護理理論和護理技術,如強化對危重病人的監護及燒傷、顯微外科、臟器移植、手術前後的專科護理等。
3、護理管理 運用科學的方法組織、實施臨床護理工作;為病人創造優美的休養環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有效地提高護理質量等。
(二)社區護理
社區護理以預防保健為重點,包括防病、保健咨詢;護理科普宣教和預防接種;心理衛生指導;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指導;職業病防治和家庭訪視護理等。
(三)護理教育
研究護理人才培養的規律、方法及模式,不斷提高護理教育質量,改善護理人員的知識結構,適應護理學發展地需要。
(四)護理科研
護理學的發展需要護理科研的支持和推動。護理學理論的構建,護理理論與護理實踐的結合成果,護理技術、方法的改進,護理設備、護理工具的改革,護理管理模式的建立等。都有賴於護理科學研究去探索規律、總結經驗,推進護理學的不斷發展。

3. 專科護理專業是做什麼的

學護理專業主要干什麼

一、從事護理工作,即護士

1、執行基礎、專科護理常規、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及相關規章制度。有嫻熟的護理操作技術,做到穩、准、輕、快、敏捷。操作時不能強迫、恐嚇,幫助病人消除恐懼感,保持愉快的情緒,要用言語關心病人,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以便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2、協助醫生做好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咨詢、輔導、接診和治療工作。對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體貼愛護、主動熱情,表情親切,說話溫和,工作耐心細致,有問必答,絕不與病人爭吵。

3、執行口服、注射、其它途徑給葯治療及採集檢驗標本;注意巡視、觀察病情及輸液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協助新入、手術、急、危重病人的處理;負責備血、取血,護送危重病人外出檢查。

4、經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獲得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慮,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向家屬和病人解釋病症的原因、治療原則、注意事項並進行飲食生活指導、健康教育指導。

5、加強基礎和業務知識的學習,重點學習本科室的相關知識,比如,本科常見病的發病原因、病理、生理機制,治療、預防護理,多看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歷、治療經過、療效及各項化驗指標,對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情用葯治療了如指掌,在進行治療護理查對時,做到心中有數。一旦出錯,能早期發現,准確判斷。

6、負責醫療文件和物品管理,做好物品清點交接。工作結束後,做好清潔衛生及次日工作的預先准備,保持工作環境的整潔、美觀。及時匯報、反映患者對醫院服務的意見及要求,並做好記錄。

二、從事護理科研

三、從事護理教育及管理

主幹課程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醫學倫理學、心理學、病因學、葯物治療學、診斷學基礎、護理學基礎、急重症護理、內外科護理學、婦兒科護理學、精神護理學等。

4. 什麼叫專科護理

你是說學歷的上嗎,我感覺不像,所謂專科護理就是特殊護理一個分支。就是科室里護士啊,當然還有特護的,重症監護室就是的

5. 全科護士和專科護士的定義,區別是什麼

全科護理與專科護理區別在於前者是各個科共有的基礎護理技能,而後者是針對某一個科室專有的特殊護理技能,詳細區別如下:
1、專業性專科護理技術使用范圍窄,專業性比全科護理強,往往僅限於本專科,有的甚至只限於某一種疾病。
2、操作復雜程度專科護理多配有儀器設備,技術比全科復雜,要求高,護理人員除掌握專科基礎知識和技術外,還要懂得儀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
3、高新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量高新尖的技術被用於臨床診斷、治療和護理,這要求專科護理人員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專科知識,這是專科護理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比全科護理要求高。
所以說全科護士和專科護士還是有區別的,護士的級別不一樣,當然專業不一樣。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6. 專科護理專業是做什麼的

1、臨床護理:可在各級各類綜合醫院、專科醫院、急救中心。

2、護理保健:康復中心、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婦幼保健站、療養院保健醫、衛生防疫站工作人員、診所、醫療服務站、社區福利機構。

3、護理科研、護理管理、衛生行政管理:國家行政機構(如衛生局、葯監局等)

4、與護理相關行業從事生產、銷售、管理等:如美容師、銷售代表、醫葯代表、美容保健會所美容導師、葯店、食品、保健品、化妝品、醫療器材生產與銷售、催奶師、導醫等。
護理專業是一種大學專業類型。護理本科學制四年,根據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培養具備人文社科、醫學、預防保健知識、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相關的人文社會的科學知識和基礎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臨床護理技能的培訓,具有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系社區健康服務的基本能力。 畢業後可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

7. 全科護理與專科護理區別

全科護理與專科護理區別在於前者是各個科共有的基礎護理技能,而後者是針對某一個科室專有的特殊護理技能,詳細區別如下:

1、專業性

專科護理技術使用范圍窄,專業性比全科護理強,往往僅限於本專科,有的甚至只限於某一種疾病。

2、操作復雜程度

專科護理多配有儀器設備,技術比全科復雜,要求高,護理人員除掌握專科基礎知識和技術外,還要懂得儀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

3、高新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量高新尖的技術被用於臨床診斷、治療和護理,這要求專科護理人員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專科知識,這是專科護理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比全科護理要求高。

(7)什麼叫專科護理操作擴展閱讀

護理級別分類:

1、特別護理

病人病情危重,需隨時觀察,以便進行搶救。如嚴重創傷、大手術後、器官移植等。

2、一級護理

病人病情危重,需絕對卧床休息。如大手術後、休克、昏迷、癱瘓等。

3、 二級護理

病人病情較重,生活不能自理。如大手術後病情穩定者等。

4、三級護理

病人病情較輕,生活基本能自理。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復期等。

8. 50項護理操作技術有哪些

一、手衛生技術(一般洗手法)
二、無菌技術
三、生命體征監測技術
四、口腔護理技術
五、鼻飼護理技術
六、留置導尿管技術
七、胃腸減壓技術
八、大量不保留灌腸技術
九(一)、氧氣吸入(氧氣筒供氧)技術
九(二)、氧氣吸入(中心供氧)技術
十、換葯技術
十一、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技術
十二、快速血糖監測技術
十三、口服給葯技術
十四、密閉式周圍靜脈輸液技術
十五、密閉式周圍靜脈輸血技術
十六、BDY型密閉式防針刺傷型安全留置針
十八、靜脈注射技術
十九、PICC技術
二十、動脈采血技術
二十一、肌內注射技術
二十二、皮內注射法(青黴素過敏試驗)技術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術
二十四、物理降溫技術
二十五、單人心肺復甦技術
二十六、經鼻或口腔吸痰技術操作評分標准 
二十七、經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患者吸痰技術
二十八、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技術
二十九、人工呼吸機應用技術
三十、微量注射泵使用技術
三十一、非同步心臟電除顫術
三十二、軸線翻身技術
三十三、患者搬運法(協助患者移向床頭)
三十四、患者約束技術
三十五、痰標本採集技術
三十六、咽拭子培養標本採集技術
三十七、電動洗胃技術
三十八、「T」管引流技術
三十九、造口護理技術
四十、膀胱沖洗技術
四十一、腦室管引流技術
四十二、胸腔閉式引流技術
四十三、會陰消毒技術
四十四、新生兒暖箱應用技術
四十五、光照療法
四十六、新生兒臍部護理技術
四十七、聽胎心音技術
四十八  (一)、患者入院護理
四十八  (二)、患者出院護理
四十九、預防患者跌倒
五十、壓瘡的預防及護理技術

9. 2011臨床護理實踐指南第十六章血液凈化專科護理操作具體內容

第十六章 血液凈化專科護理操作
一、血液透析
二、血液灌流
三、血漿置換
四、血液濾過
五、持續不卧床腹膜透析換液(CAPD)
六、自動化腹膜透析(APD)
七、更換腹膜透析短管
八、腹膜透析導管外出口處換葯及護理
九、腹膜平衡試驗(PET)
十、腹膜透析新患者培訓
第十六章 血液凈化專科護理操作

自20世紀60年代血液透析操作技術問世以來,血液凈化操作技術迅猛發展。治療的指征也從單純的腎臟替代治療擴展到血液病、風濕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葯物或毒物中毒、重症肝炎以及危重患者搶救等多個領域。護士在血液凈化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護士不僅需要掌握規范的操作流程,嚴格遵循無菌原則,准確、安全、熟練地進行技術操作;同時也需要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各項指標的變化,預防和處理並發症;更要為長期透析的患者提供健康指導,促進他們自我管理和康復。
一、血液透析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的臨床症狀、血壓、體重等,合理設置脫水量和其他治療參數。
2.評估血管通路的狀態,如動靜脈內瘺局部的觸診和聽診,中心靜脈置管的評估等,及時發現相關並發症,並確保通路的通暢。
3.透析過程中,認真巡視,檢查機器的運轉情況,血管通路的情況,體外循壞情況,定時測量生命體征,及時發現血液透析相關並發症並及時處理,如出血、溶血、肌肉痙攣、心律失常、低血壓等。
(二)操作要點。
1.透析前准備。
(1)備齊用物,核對患者姓名、透析器、透析管路的型號及有效期、透析機及透析方式。
(2)准備機器,開機,機器自檢。
2.檢查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無破損,外包裝是否完好,查看有效日期、型號,遵循無菌原則按照體外循環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裝管路和透析器。
3.預沖。
(1)啟動透析機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鹽水先排凈透析管路和透析器血室(膜內)氣體,生理鹽水流向為動脈端→透析器→靜脈端,不得逆向預沖。
(2)將泵速調至200~300ml/min,連接透析液接頭與透析器旁路,排凈透析器透析液室(膜外)氣體。
(3)生理鹽水預沖量,應嚴格按照透析器說明書中的要求進行;進行閉式循環或肝素生理鹽水預沖,應在生理鹽水預沖量達到500ml後再進行。
(4)推薦預沖生理鹽水直接流入廢液收集袋中,並將廢液收集袋放於機器液體架上,不得低於操作者腰部以下;不建議預沖生理鹽水直接流入開放式廢液桶中。
(5)沖洗完畢後再次核對,根據醫囑設置治療參數。
4.動靜脈內瘺穿刺。
(1)檢查患者自身血管通路:有無紅腫,滲血,硬結;並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動。
(2)選擇好穿刺點,消毒穿刺部位。
(3)根據血管的粗細和血流量要求等選擇穿刺針。
(4)採用階梯式、鈕扣式等方法,以合適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靜脈,再穿刺動脈,以動脈端穿刺點距動靜脈內瘺口3cm以上,動靜脈穿刺點之間的距離在10cm以上為宜,固定穿刺針。
(5)根據醫囑推注首劑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為抗凝劑,應根據醫囑上機前靜脈一次性注射)。
5.穿刺針與透析管路連接,透析開始。
6.檢查是否固定好患者的內瘺針及管路,測患者血壓、脈搏,再次核對各項參數,記錄。
7.處理用物。
8.透析結束,回血。
(1)調整血液流量至100ml/min。
(2)打開動脈端預沖側管,用生理鹽水將殘留在動脈側管內的血液回輸到動脈壺。
(3)關閉血泵,靠重力將動脈側管近心側的血液回輸入患者體內。
(4)夾閉動脈管路夾子和動脈穿刺針處夾子。
(5)打開血泵,用生理鹽水全程回血。回血過程中,可使用雙手揉搓濾器,不應擠壓靜脈端管路。生理鹽水回輸至靜脈壺、安全夾自動關閉後,停止繼續回血。不宜將管路從安全夾中強製取出,將管路液體完全回輸至患者體內。
(6)夾閉靜脈管路夾子和靜脈穿刺針處夾子。
(7)拔出動脈內瘺針後再拔靜脈內瘺針,壓迫穿刺部位2~3min。
(8)彈力綳帶壓迫止血,松緊要適度,壓迫後能觸及動脈搏動,囑患者壓迫15~20min後摘除止血帶並觀察有無出血,聽診內瘺雜音是否良好。
9.整理用物,測量生命體征,記錄。
(三)指導要點。
1.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原理、透析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及如何預防和處理。
2.告知患者血管通路的居家護理技巧。
3.告知患者飲食、用葯、運動、並發症管理等自我管理的知識和技巧。
(四)注意事項。
1.中心靜脈留置導管,應消毒後用注射器回抽導管內封管肝素,回抽量為動、靜脈管各2ml左右,確認管路通暢後連接透析迴路,禁止使用注射器用力推注導管腔。
2.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詢問患者自我感覺,測血壓、脈搏,監測機器運轉情況,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穿刺針有無脫出移位,並記錄。
二、血液灌流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同血液透析技術。
(二)操作要點。
1.操作前准備。
(1)備齊用物,核對患者姓名、透析器、灌流器、管路的型號及有效期、透析機及透析方式。
(2)開機自動自檢。
2.安裝透析器、灌流器及管路。
3.預沖。
(1)開啟血泵調至100ml/min,開始預沖。
(2)生理鹽水沖至動脈除泡器(動脈小壺)向上的透析管路動脈端的末端處,關閉血泵,連接灌流器。
(3)待透析器、灌流器、透析管路連接後,繼續生理鹽水預沖,排凈灌流器、透析器中的氣體,用肝素生理鹽水預沖,預沖總量按照灌流器說明書要求執行。
(4)最後一袋肝素鹽水剩至250ml左右時關泵,同時夾閉靜脈管路末端,夾閉廢液袋,等待患者上機。
4.連接體外循環。
5.治療過程中,觀察機器的運轉情況,各項壓力監測的情況,患者的主訴和生命體征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匯報和處理。
6.灌流治療一般為2~2.5h,灌流治療結束後,回生理鹽水200ml左右,取下灌流器,繼續血液透析治療,或者結束治療,回血。
(三)指導要點。
1.告知患者血液灌流的原理和目的,治療過程中配合的技巧。
2.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並發症,囑患者有任何不適及時匯報。
(四)注意事項。
1.透析管路動脈端充滿鹽水後,再停血泵連接血液灌流器,按照灌流器上標注的血流方向連接管路。
2.遵醫囑抗凝治療並嚴密觀察各項壓力的變化,及時發現灌流器堵塞情況。
3.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並用時,為避免透析脫水後血液濃縮發生凝血,應將灌流器串聯在透析器前。
三、血漿置換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中心靜脈留置導管管路通暢情況。
2.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記錄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及各種治療參數。
3.觀察患者的各項壓力指標包括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血漿壓、血漿入口壓等。
(二)操作要點。
血漿置換分為單重血漿置換和雙重血漿置換。
1.單重血漿置換。
(1)洗手,戴口罩、戴清潔手套,遵醫囑備齊用物。
(2)核對患者姓名、血漿分離器的型號及有效期、置換液及置換方式。
(3)開機自檢,按照機器要求進行管路連接,預沖管路及血漿分離器。
(4)遵醫囑設置血漿置換參數、報警參數,連接體外循環。
(5)血漿置換治療開始時,全血液速度宜慢,觀察2~5min,無反應後再以正常速度運行。
(6)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機器運行情況,包括全血流速、血漿流速、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變化等。
(7)置換量達到目標量後回血,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記錄病情變化及血漿置換治療參數和結果。
2.雙重血漿置換。
(1)洗手,戴口罩、戴清潔手套,遵醫囑備齊用物。
(2)核對患者姓名、血漿分離器、血漿成分分離器的型號及有效期、置換液及置換方式。
(3)開機自檢,按照機器指引進行血漿分離器、血漿成分分離器、管路、監控裝置安裝連接,預沖。
(4)遵醫囑設置血漿置換參數、各種報警參數:如血漿置換目標量、各個泵的流速或血漿分離流量與血流量比率、棄漿量和分離血漿比率等。
(5)血漿置換開始時,全血液速度宜慢,觀察2~5min,無反應後再以正常速度運行。通常血漿分離器的血流速度為80~120ml/min,血漿成分分離器的速度為25~30ml/min左右。
(6)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機器運行情況,包括全血流速、血漿流速、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和膜內壓變化等。
(7)血漿置換達到目標量之後,進入回收程序,按照機器指引進行回收,觀察並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治療參數、治療過程及結果。
(三)指導要點。
1.告知患者血漿置換的原理和意義,以及如何配合的技巧。
2.告知患者血漿置換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並發症,囑患者如有不適及時匯報。
(四)注意事項。
1.置換中出現低血壓,可將分漿速度減慢,加快補漿速度使血壓回升,症狀不緩解可停止分漿。
2.操作過程中動作輕柔,及時調整各種參數。
3.血漿等置換液應乾式加溫,經加溫後輸入。
4.治療完畢後測量生命體征,囑咐患者卧床休息30min,下床時動作緩慢勿用力過猛。
四、血液濾過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同血液透析技術。
(二)操作要點。
1.操作前准備。
(1)洗手,戴口罩、戴清潔手套。
(2)備齊用物,核對患者姓名、核對濾器、管路的型號及有效期、透析機及治療方式。
(3)開機自動自檢。
2.按照機器的指引正確安裝濾器、透析管路、置換液管路、血濾管路。
3.預沖。
(1)啟動透析機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鹽水先排凈管路和血液濾過器血室氣體。生理鹽水流向為動脈端→透析器→靜脈端。
(2)機器在線預沖:通過置換液連接管,使用機器在線產生的置換液按照體外循環血流方向密閉沖洗。
(3)沖洗完畢後根據醫囑設置治療參數。
4.准備血液通路,連接體外循環。
5.治療過程中,觀察機器運轉、各項壓力情況、患者主訴和生命體征變化,有異常及時匯報和處理。
6.治療結束,回血,機器在線回血或生理鹽水回血。
(三)指導要點。
1.告知患者血液濾過的原理和目的。
2.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並發症,如有不適及時匯報。
(四)注意事項。
生理鹽水預沖量應嚴格按照血液濾過器說明書中的要求;需要進行閉式循環或肝素生理鹽水預沖時,應在生理鹽水預沖量達到後再進行。
五、持續不卧床腹膜透析換液(CAPD)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既往病史、化驗檢查情況、生命體征、意識狀況、有無水腫及消化道症狀、有無腹膜透析禁忌證。
2.評估外出口和傷口的情況。
3.觀察患者腹透液灌入和引流是否流暢、引流液有無絮狀物及渾濁。
(二)操作要點。
1.備齊用物,准備操作環境。
2.檢查透析液,檢查透析管路有無破損。
3.懸掛透析液,確認透析短管上的旋鈕已關緊,將透析短管與透析液管路對接。
4.打開透析短管開關,引流腹腔內液體,結束後關閉短管開關。
5.入液管路排氣,排氣時慢數5下。
6.打開透析短管開關,入液,結束後關閉透析短管開關。
7.打開並檢查碘伏帽,分離,戴碘伏帽。
8.固定短管,將透析短管放入腰包中。
9.整理用物,觀察引流液的性狀,測量計算超濾量並做記錄。
(三)指導要點。
1.指導患者清潔和固定腹膜透析導管的方法、合理使用清潔或消毒劑清潔及消毒腹透管。
2.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暢,放液時排空膀胱,保證引流暢通。
3.指導並教會患者准備居家腹透環境,掌握洗手、腹透換液的操作方法。
4.指導患者飲食、運動、用葯、病情監測、並發症預防和處理等自我管理的知識和技巧。
(四)注意事項。
1.禁止在導管附近使用剪刀或其他利器。
2.臨時停止腹透時,要每周進行腹透液沖管處理。
六、自動化腹膜透析(APD)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既往病史、化驗檢查情況、生命體征、意識狀況、有無水腫及消化道症狀、有無腹膜透析禁忌證。
2.評估外出口和傷口的情況。
3.觀察機器是否正常運轉,觀察患者腹透液灌入和引流是否通暢,患者有無不適;觀察引流液有無絮狀物及渾濁。
(二)操作要點。
1.准備操作環境,遵醫囑備齊用物;護士洗手,戴口罩。
2.開機自檢。
3.遵醫囑設置治療參數,包括治療方式、總治療量、末袋量、總治療時間、循環數等。
4.安裝管路,連接透析液。
5.按照機器的指引排氣。
6.連接患者端透析短管,開始治療。
7.固定短管和透析液連接管路,避免打折或扭曲。
8.巡視,觀察機器的運轉情況,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和主訴,及時處理報警。
9.腹膜透析治療結束,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超濾量及引流液的性狀並記錄。
10.按照機器的指引分離患者,卸下管路,處理用物。
(三)指導要點。
1.告知患者使用APD的目的及配合的技巧。
2.必要時培訓患者居家APD的操作技術和處理報警的技巧。
3.告知患者可能發生的並發症,囑患者如有不適及時通知護士進行處理。
(四)注意事項。
1.APD管路每日更換。
2.機器報警時需要仔細檢查可能發生的原因並予以排除。
七、更換腹膜透析短管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的病情、體位、合作情況。
2.評估外出口。
3.評估腹透管腹壁外部分有無老化磨損,管路保護是否合理。
(二)操作要點。
1.准備操作環境,備齊用物。
2.夾閉近端腹膜透析管路,將一次性短管從鈦接頭處取下並丟棄,迅速將鈦接頭浸入0.5%碘伏液中泡至10~15min。
3.檢查新短管的有效期、有無裂隙、包裝是否完好及開關靈活度。
4.撕開短管及無菌紗布包裝,戴無菌手套。
5.取出外接短管,關閉短管開關。取無菌紗布包裹並保護鈦接頭部分,鈦接頭方向朝下,將無菌短管拉環取下並迅速與鈦接頭連接並擰緊。
6.更換一次性碘伏帽,評估外出口並換葯。
7.整理用物,對產品的批號及換管日期進行登記。
8.可進行一次腹膜透析換液操作。
(三)指導要點。
1.指導患者更換外接短管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2.指導患者檢查和正確保護管路,發現腹透管腹壁外部分或外接短管有破損及時通知醫護人員。
(四)注意事項。
1.定期檢查腹透管及外接短管有無破損、老化,發現問題及時更換處理。
2.外接短管至少每半年更換一次。
3.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消毒腹膜透析短管。
八、腹膜透析導管外出口處換葯及護理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的病情、合作情況。
2.評估傷口癒合情況。
3.評估外出口,觀察外出口皮膚顏色,有無腫脹或硬化、疼痛、分泌物流出。
(二)操作要點。
1.准備操作環境,備齊用物。
2.棄去舊敷料,評估傷口和外出口。
3.擦拭導管,用棉簽蘸取生理鹽水由內向外擦洗外出口周圍導管。
4.用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擦洗外出口周圍,然後用無菌棉簽輕輕吸干或晾乾。
5.消毒外出口周圍皮膚,用棉簽蘸取溫和、無刺激的0.5%碘伏溶液,以出口處為圓心,距出口0.5cm由里向外環形擦洗周圍皮膚,注意勿使碘伏溶液觸及導管。
6.順應導管自然走向覆蓋無菌敷料。
(三)指導要點。
1.指導患者正確換葯、護理及沐浴方法。
2.指導患者使用清潔劑、消毒劑清潔消毒外出口的方法。
3.指導患者如何觀察外出口感染的相關知識。
(四)注意事項。
1.手術後1周開始常規外出口護理,每日1次,6周後根據外出口評估情況可酌情減少頻率,淋浴後、出汗多、外出口損傷、敷料不潔時應立刻護理。
2.拆除紗布或敷料時,勿牽拉導管外出口處。
3.不應強行撕扯痂皮,可用無菌棉簽沾取生理鹽水或雙氧水浸濕泡軟後,慢慢取下。
4.感染的外出口應加強換葯,每日2次,留取分泌物培養,遵醫囑使用使用抗生素和外用葯物。
九、腹膜平衡試驗(PET)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灌入和引流腹透液的時間、引流液的性狀及超濾量。
2.觀察患者有無不適,及時處理。
(二)操作要點。
1.提前一天將2.5%腹透液2L灌入腹腔內存腹。
2.放出透析液,囑咐患者仰卧,將2.5%腹透液2L灌入腹腔內。每灌入400ml時,囑患者左右翻身1次。
3.腹透液全部灌入時開始計算時間,120min時引流出200ml透析液,留取10ml標本,其餘灌回腹腔內,分別檢測葡萄糖、尿素氮和肌酐濃度。
4.120min時留取血標本,檢測葡萄糖、尿素氮和肌酐濃度。
5.4h後,用20min排空腹腔,測定引流液量,計算超濾量,並留取10ml標本檢測葡萄糖、尿素氮和肌酐濃度。
(三)指導要點。
1.告知患者腹膜平衡試驗的目的、意義及配合方法。
2.指導患者按時灌入和放出腹透液,並留取標本,及時送檢。
(四)注意事項。
1.嚴格按照操作時間灌入和排出腹透液,留取標本必須准時,並及時送檢。
2.肌酐檢測時應注意腹透液中葡萄糖濃度。
十、腹膜透析新患者培訓
(一)評估及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病情、病史、年齡、視力和自理情況。
2.了解患者教育背景及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程度。
3.了解患者居家環境和家庭支持情況。
(二)指導要點。
1.根據評估的結果選擇恰當的培訓和教育方式,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
2.介紹腎臟的功能、腹膜透析的原理和基本知識,讓患者了解為什麼要透析,透析能解決什麼問題,腹膜透析是怎麼回事。
3.腹膜透析換液操作技術培訓,包括居家腹膜透析環境的准備,六步洗手法技術,無菌的概念,透析液加溫和換液操作的步驟。
4.腹膜透析其他相關操作技術的培訓,包括出口處護理、淋浴技術等。
5.腹膜炎相關知識培訓,包括細菌的來源,腹膜炎的預防、症狀、危害和處理方法等。
6.如何保持容量平衡,包括容量出入平衡的概念,每日尿量、超濾量、體重、血壓監測及記錄,限鹽的重要性等。
7.營養和飲食知識教育,包括如何合理飲食攝入,如何做好飲食記錄,如何限鹽等。
8.特殊葯物的作用、副作用、保存方法和正確服用方法指導,包括促紅細胞生成素皮下注射的指導,口服鐵劑、磷結合劑等的正確服用方法等。
9.出院指導:操作技術和腹透相關知識考核,介紹門診隨訪的流程、相關注意事項、透析液的運輸和保存方法等。
(三)注意事項。
1.根據患者的病情、耐受程度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每次的培訓時間和進度。
2.培訓結束考核合格後方可出院開始居家腹膜透析。
3.培訓時注意合理應用成人學習理論,尊重患者,鼓勵患者參與和實踐,增強培訓效果。

熱點內容
大學生打賞 發布:2025-08-22 06:17:03 瀏覽:860
帥大學教授 發布:2025-08-22 06:12:00 瀏覽:381
福州大學上班時間 發布:2025-08-22 06:11:29 瀏覽:131
山西農業大學畢業時間 發布:2025-08-22 05:47:52 瀏覽:632
國防大學教授祖 發布:2025-08-22 05:42:05 瀏覽:984
久久視頻國產大學生 發布:2025-08-22 05:40:40 瀏覽:188
大學生如何克服自卑 發布:2025-08-22 05:40:31 瀏覽:811
男研究生女導師靠譜嗎 發布:2025-08-22 05:39:12 瀏覽:702
專業強的普通大學 發布:2025-08-22 05:39:04 瀏覽:638
武漢大學生首套房政策 發布:2025-08-22 05:37:29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