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本科就業知乎
㈠ 英語專業研究生是什麼水平 知乎
樓主你說你想考英語研究生,不知道你對英語研究生了解多少。英語研究生口語聽力不說,二外也要很好的,大部分學校開的二外有俄語,法語,日語,不知道你比較擅長哪種語言呢?如果你對這幾種語言有一定基礎,可以考慮考英語研究生。而且復試時二外是要考聽力和口語的(二外的要求相當於考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人要考公共科英語那樣的難度,具體得到達怎樣的水平我也說不清楚)。再有英研考試的內容和雅思,六級可是有很大區別的啊。英研基本是要達到英語專業8級的水平的。我建議你做做歷年英語專業8級的真題,看看自己做的怎麼樣,如果及格了,你自然可以考慮考英語研究生,否則英研是你萬萬不可碰的東西。應該說在所有專業里,英研是最不能輕易嘗試的。 你也要客觀考慮我的話哦,不要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其實如果你覺得自己英語有優勢,你考除了英研以外的其他專業也比別人有優勢啊,英語全國統考的卷子就不簡單啊,你能答好了,也會拉別人很多分的!但是你要是跟英語專業的學生競爭,恕我直言,你的競爭力未必夠大,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英語專業的學生天天是怎麼上課的,學的是什麼,光是英語文學和語言學這兩門課程你要自學就夠你嗆了(我現在班上有三個同學英語都過了專八,都是感覺學英語太苦了而且學英語很難有很大的成就,所以研究生階段才想換個專業)! 如果你目前還在大一大二,那麼還是有可能還來的及,不過你得跟著你們學校的英語專業學生上課。不過真的挺不容易的,那樣你真的得學兩個專業的東西了。 跨專業考英語研究生需要注意什麼問題?一、搞清跨專業考英語專業研究生的目的
同學們在選擇英研方向之前,一定要搞清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考英研?二是選擇這個專業你具備哪些優勢?
當然,興趣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還應考慮到你相對於那些英語專業本科生或者你原專業本科生來講是否具備相對的優勢?比如在文學方面?在行業的發展方面,在未來就業的取向方面等等,是否已經考慮周到?是否對你的專業有所提升和促進?因為這不僅關繫到你未來幾個月的復習質量,還關繫到你的就業,乃至一生的事業方向。畢竟考研除了興趣以外,更多的是毅力的較量。
有很多跨專業考英語專業研究生的考生,他們之中有讀文學的、工商管理的、財務金融的、法律的、旅遊的,還有學計算機的,其中有很多人拿到了英研「准入證」,就其成功因素不外乎三點:強烈的興趣,明確的目的和全面的准備。
二、搞清英語專業考研的考試科目和考試內容
有很多跨專業考英研的學生不清楚英研的考試特點(其實,有很多英語專業的考生也不是很清楚),有的同學甚至報一些公共課考研英語的輔導班,其實這遠遠不夠,甚至會南轅北轍。英語專業考研不同於其他專業只涉及1-2門專業課,剩下的如政治、英語、數學等都是公共課,全國統一。英語專業考研,只有一門公共課——政治,剩下的三門都是由各學校自主命題,他們是第二外語、基礎英語、專業英語。
第二外語,滿分100分。考生可以根據學校的大綱從日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等任選一門。近幾年法語和日語考的院校比較多,俄語,除了東北的幾個學校以外已經很少考了。
基礎英語,滿分150分,有的學校如北大、山東大學也叫「英語水平考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語法修辭、翻譯、閱讀、寫作等。有的學校只考其中某些題型,如北外只考閱讀和翻譯,上外只考英漢互譯,但是往往這些看似簡單的考題檢測的正是你運用英語、駕馭英語的真正水平和能力。有的同學急功近利,認為只學學閱讀和翻譯即可,或者只做做該校的真題就行了,其實這些都還遠不夠,要指導和你競爭考生都年來的積累遠不止這些。
專業英語,滿分150分。主要測試內容為英美文學、語言學、英語國家文化等。這要結合報考院校的大綱來准備。有的學校只考其中之一,如北師大、北外、上外、北航、上海交大等等;有的學校三個內容都要考,叫做綜合英語,如北二外、北交大、天津外國語、大連外國語等等。
三、跨專業考英研如何有效分配復習時間
對於跨專業考英研的考生來說,因為以前沒有接觸過英語專業課,所以建議在暑假最好將參考書通讀一遍,看不懂沒關系,有很多英語專業本科生即使學了也囫圇吞棗,一知半解。所以只要你硬著頭皮看完了就好,然後將問題留下來,可以去請教專業老師,這樣你復習的效率會提高很多,而且會少走很多彎路。
從時間上考慮,你可以在10月份之前將所有指定的參考書(包括二外)過2-3遍,然後從10月中旬進入真題復習階段,在真題演練時加深參考書概念及重點的復習。另外,10月中旬開始准備政治應該可以來得及。
四、關於各校英語專業考研的真題
對於跨專業的考生來說,更加重視各校英研的真題,有的同學近乎迷信。然而,從近兩年的考試我們了解到,很多院校都在不斷地調整命題方式,在題型和內容方面有所創新和改變。在這種條件下,真題的局限性就有所顯現。
五、跨專業考英研要重視復試口語面試
考研復試的比重越來越大,像北外高翻學院等復試權重佔到50%,在往年的培訓中也不乏有人在最後的關頭敗走麥城,原因就在於復試口語面試不過關。所以,特別是對於跨專業考英研的考生,在准備初試的同時也要抽一些時間增加口語面試的訓練,強化語音語調的訓練,加大閱讀量,如果等到初試通過後再准備復試就來不及了。希望能幫到你!
㈡ 太原師范學院英語專業好就業(知乎)
太原師范學院畢業生由國家統一安排就業,就業率穩定在80%左右,近幾年分配到太原市的畢業生占畢業生總數的45%--55%。太原師范學院畢業生就業最好的地區是太原;就業最好的專業是學前教育,其次是漢語言文學。
其英語專業也是不錯,多年以來英語專業四、八級一次通過率、普系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一直名列全省高校前列。
太原師范學院位於山西省省會,歷史文化名城太原市,是省城唯一的一所本科師范院校,是國家教育部1999年3月批准,由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太原師范專科學校、山西省教育學院合並組建而成,是以本科師范教育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的全日制高等師范院校。
㈢ 江蘇科技大學英語專業怎麼樣 知乎
如果畢業後不想當老師,不建議報英語專業
現在英語基本快和計算機應用一樣
成為新時代年輕人工作的基本技能
如果單純以英語為專業,等同於沒有「專業」!
所以,以學好英語為輔,主攻技能專業!
這樣才能大顯身手!
㈣ 現在外語專業發展前景
1.如果英語足夠好的話,可以從事國際貿易的外貿工作,可以考取一個資格證書會更具有競爭力。
2.當外交官,從事外交工作。例如駐外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都需要很好的英語水平,也是外交工作生活必備工具。
3.從事旅遊業工作,國際導游及國際領隊都需要很專業流利的英語,才能和世界各地的遊客及商戶進行順暢的溝通,以便更好的工作與服務。
4.從事翻譯的工作,翻譯包括口譯與筆譯兩種,根據自己的強弱項來進行選擇。5.從事計算機行業的相關工作,計算機行業運用英語也是很多的,例如裡面的編程及產品介紹都是用英語來翻譯的。
一般來說,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去向大致一下幾種:
1.教師--這是大部分女生嚮往的。如果是師范專業就最好,非師范專業的學生也可以去考個教師資格證。不一定非要進公立學校,私立學校有些待遇也很不錯的。
2.公務員:這條路不錯,看你的實力+運氣了
3.做翻譯。這個不錯,但是想做翻譯的話,你的英語必須是杠杠的。如果你的英語水平算不上拔尖,那麼想做都做不來。
4.進公司做外貿業務員,跟單之類的。這個是讀商務英語專業的同學比較多人從事的方向。外貿,聽起來很讓人羨慕。不過,其實做外貿所要求的英語水平也不高,會說簡單的英語,會寫郵件就差不多了。做外貿業務員跟國內的銷售人員一樣,有著業績的壓力,所以工作不一定穩定。另外,有些做外貿的公司是跟工廠一起的,工作環境很一般~~
5.秘書、普通文職工作。這也是有的。個人覺得,這樣有些浪費才華,畢竟文職類的工作不一定要用到英語。
只要學好了,相信自己的前途是光明的。
另外,如果你想考研:
第一建議你將來跨專業考國際經濟法。因為這個就業前景非常光明,甚至說是燦爛!因為目前國內,精通國際法,又能熟練運用英語的人,是在鳳毛麟角。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律師,基本上打一個官司下來幾百萬rmb不成問題,可以休息幾年不用工作了。
第二建議學同聲傳譯,這個工作是按小時拿薪水的。國際上,會議同傳通常每小時3000美金。但是這個難度非常大,而且35歲以後很難做下去,因為非常累。
二、商務英語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適應外向型現代商務管理工作崗位的要求,能勝任大量需要口頭和書面英語交流的高級文員工作,並具備一定的工商管理知識。也可從事英語教學,培訓工作。
國際貿易方向:國際貿易業務人員、商務翻譯、商務助理。
旅遊方向:英文導游及涉外賓館的接待及管理人員、外企業高級文員、外向型企業一般管理員。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用英語進行外貿商務活動的復合型人才,學生在校期間,通過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能較熟練地掌握英語讀、寫、聽、說、譯等語言技能,並掌握外貿活動的商務知識,以較熟練的口語為特長,以商務英語兼顧旅遊、文秘英語為方向,培養能用英語從事商務、旅遊、外貿、文秘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㈤ 英語專業工作後留學與本科留學哪個好知乎
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學生要想出國留學非常困難,大多數人只能靠全額獎學金才有可能出國,買完機票身上的錢就所剩無幾了,在國外的生活也異常艱苦,經常要靠打工來維持生計,所以每個人的留學故事都足以寫一本書。而且由於歷史原因,那個時候出國的很多都是大齡學生。
我們之前推薦過的幾本書的作者薛涌老師,當年就是33歲才去的美國留學,准確說是先是薛涌的夫人先收到耶魯的通知書,而且有3萬多美元獎學金,那個時候是93年,他們夫妻倆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錢,但當時光有獎學金和錄取通知書還是不行,得有護照。
那個時候辦護照必須要求本人大學畢業在國內工作一定年限,如果年限不滿必須要有海外關系,同時還得把大學的學費給還上,那會兒國內讀大學是不要錢的,錢是國家出,你要出國了這個大學培養費就得自己交。
薛涌夫人先出國後,薛涌後來以陪讀身份去的美國,後來也是申請到耶魯的研究生,夫妻二人後來都是耶魯博士畢業。
有個叫王自勉的教授97年在荷蘭取得的營養學博士學位,後來在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研究人體組成學,任研究科學家,2012年退的休。他出的《人體組成學》一書,在業界非常出名。
王教授最早是90年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而那個時候他已經44歲了,比我們剛才說到的薛涌老師出國年齡還要晚,這可能是現在很多人無法想像的,現在很多同學都是大學一畢業就出國留學,我有時建議他們先工作幾年,他們都覺得那時太晚了,而九十年的的出國人群年紀都以30多歲居多。
王自勉先生這一批是叫老五屆,就是61-65年上大學的,王老63年進的南京大學生物化學專業讀的本科。大家都知道那後來十年大學都不招生了,直到78年恢復高考,之前說的薛涌正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這兩批學生出國都是趕在九十年代初,但那時都已經三四十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