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認證本科教學評估
① 「本科教學評估」和「本科專業教學合格評估」有什麼區別拜託各位了 3Q
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對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總體情況進行評判的一種方式,是對一所高校綜合實力的評估,是對學校各項工作的一次全面評估,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層次、辦學水平的評估,是國家行政部門對一所高等學校教學質量進行的國家級、權威性的評估。 教育部過去把評估分為三類,即合格評估、優秀評估和隨機性水平評估,最先開始的是合格評估,合格評估的對象主要是1976年後新辦的本科院校。從1993年開始試點,截止到2001年底已有178所普通高等學校接受了合格評估。從1995年開始進行優秀評估的試點,優秀評估的對象是進入「211工程」的重點高校,截止到2001年底已在16所普通高等學校進行了優秀評估。1997年開始進行隨機評估的試點,其對象是處於上述兩者之間的學校,到2001年底評估了26所高校。2002年,教育部在總結上述三類評估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並對25所高校進行了評估,去年又評估了42所高校。2003年8月教育部部長周濟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宣布,教育部決定從2003年起,用5年的時間對我國所有的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進行評估,並建立五年一輪的普通高等學校評估制度。
② 什麼是本科教學水平評估
教育部對普通高等學校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通過水平評估進一步加強國家對高等回學校教學工作的答宏觀管理與指導,促使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重視和支持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促進學校自覺地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
按照教育規律進一步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2)專業認證本科教學評估擴展閱讀:
1985年,國家教委頒布《關於開展高等工程教育評估研究和試點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開始啟動高校辦學水平、專業、課程的評估試點工作。
1990年,國家教委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評估暫行規定》,就高教評估性質、目的、任務、指導思想、基本形式等作了明確規定,這是中國第一部關於高等教育評估的法規。
③ 教育部如何對高校本科專業進行三級認證
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表示,對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我們在《國標》的基礎上實行三級認證工作。不合格的想辦法讓它合格,或者學校裡面進一步優化專業調整的時候調整掉。
怎麼能夠把標准實施,或者說讓它推動起來?
吳岩表示,我們在《國標》的基礎上實行三級認證工作,是兜底線的。全國1200多所本科學校、2800多所高等學校,他們的辦學歷史、辦學條件各不相同,差異很大。因此我們最低的一級認證是「三基本」,有沒有基本的本科辦學條件,有沒有基本的管理水平,有沒有基本的質量保障體系。「三基本」更多的是要兜住底線,讓它基本合格。然後是《國標》,這個《國標》是要達到的合格標准。之後是追世界,在追的情況下還要領跑世界,達到一流水平。
吳岩還指出,我們正在跟教學評估中心進行磋商,在這個基礎上跟各個教指委合作起來,把兜底線工作做實,把保合格的工作也要做扎實,還要追卓越、要領跑起來。追卓越就是培養可靠的接班人和優秀的建設者,是三級認證中最高級的認證,第二級的要合格,第三級要把不合格的想辦法讓它合格,或者學校裡面進一步優化專業調整的時候調整掉。
④ 經過「本專業教育評估」是什麼意思
教育部每隔幾年就會對大學的資格進行評估,各個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評估通過 並處於有效期內的學校,就屬於經過本專業教育評估。
經過「本專業教育評估」也就是就讀專業的所在學校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教育評估(對本科教育質量的評估,旨在控制教學質量)。
例如「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就是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是指學生在求學階段順利完成了本專業的學習,取得了畢業證或者是學位證書,也就是有畢業證或者是學位證的畢業生。
(4)專業認證本科教學評估擴展閱讀:
中國高等教育評估情況:
1、1985年,國家教委頒布《關於開展高等工程教育評估研究和試點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開始啟動高校辦學水平、專業、課程的評估試點工作。
2、1990年,國家教委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評估暫行規定》,就高教評估性質、目的、任務、指導思想、基本形式等做了明確規定,這是中國第一部關於高等教育評估的法規。
3、1994年初,國家教委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對普通高等學校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進行評估。從發展過程來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相繼經歷了三種形式:合格評估、優秀評估和隨機性水平評估。
4、2002年,教育部將合格評估、優秀評估和隨機性水平評估三種方案合並為一個方案,即現行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結論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種。截至2004年底,使用該方案共評估了116所普通高等學校。
5、2003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實行「五年一輪」的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制度。
⑤ 專業認證與本科教學評估有何異同
專業認證與本科教學評估有何異同
專業認證與本科教學評估不同:
(1)范圍、專內家和結果不同:本科教學評估對容的是全校,專業認證只對專業;專家組成不同:本科教學評估專家來自教育系統,而專業認證專家來自教育和行業學會及產業界;結果表示不同:本科教學評估結果分優、良、中等,專業認證結果只分通過與不通過;
(2)專業認證是自下而上的,學校專業點完全是自願申請,認證結果只分通過與不通過兩種,通過中有3年與6年兩種有效期。在通用標准中基本上都是定性指標,且以學校自身定位的要求和培養目標來衡量,是保證質量的基本要求。
(3)本科教學評估是自上而下的,學校必須被動接受評估,評估結果分等級。評估指標體系中有大量定量指標,對各類學校是一把尺子。評估後期,90%以上學校獲得優秀,且爭是多少個A ?
⑥ 本科評估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學校這么慌
本科評估即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簡稱: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為依據,貫徹「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
通過水平評估進一步加強國家對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宏觀管理與指導,促使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重視和支持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促進學校自覺地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
按照教育規律進一步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評估方案努力體現國家的教育方針及對高等學校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反映各類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規律及現階段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走勢與發展方向,特別強調「三個符合度」,鼓勵學校從實際出發,辦出特色。
(6)專業認證本科教學評估擴展閱讀:
評估體系: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有如下指標體系: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
評估結論:評估結論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種,標准如下:
優秀:A≥15,C≤3,(其中重要項目A≥9,C≤1),D=0,特色鮮明。
良好:A+B≥15,(其中重要項目A+B≥9,D=0),D≤1;有特色項目。
合格:D≤3,(其中重要項目D≤1)。
評估標准:方案二級指標共19項。其中重要指標(黑體字)11項,一般指標8項。二級指標的評估等級分為A、B、C、D四級,評估標准給出A、C兩級,介於A、C級之間的為B級,低於C級的為D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⑦ 教育部開展的本科教學評估分為哪兩類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簡稱: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為依據,貫徹「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
中文名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簡稱
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
快速
導航
評估體系評估結論評估標准歷史沿革
簡介
通過水平評估進一步加強國家對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宏觀管理與指導,促使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重視和支持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促進學校自覺地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按照教育規律進一步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評估方案努力體現國家的教育方針及對高等學校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反映各類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規律及現階段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走勢與發展方向,特別強調「三個符合度」,鼓勵學校從實際出發,辦出特色。
評估體系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有如下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
辦學指導思想
1.1學校定位
1.2辦學思路
2.師資隊伍 2.1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
2.2主講教師
3.教學條件與利用 3.1教學基本設施
3.2教學經費
4.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 4.1專業
4.2課程
4.3實踐教學
5.教學管理 5.1管理隊伍
5.2質量控制
6.學風 6.1教師風范
6.2學習風氣
7.教學效果 7.1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
7.2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
7.3思想道德修養
7.4體育
⑧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歷史沿革
事實上,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已組織舉行過多次本科教學評估。其中,公眾記憶猶新、印象深刻的是從2003年到2008年持續開展的高校本科教學評估。
1985年,國家教委頒布《關於開展高等工程教育評估研究和試點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開始啟動高校辦學水平、專業、課程的評估試點工作。
1990年,國家教委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評估暫行規定》,就高教評估性質、目的、任務、指導思想、基本形式等作了明確規定,這是中國第一部關於高等教育評估的法規。
1994年初,國家教委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對普通高等學校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從發展過程來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相繼經歷了三種形式:合格評估、優秀評估和隨機性水平評估。
2002年,教育部將合格評估、優秀評估和隨機性水平評估三種方案合並為一個方案,即《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結論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種。
2003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實行「五年一輪」的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制度。
2003年,教育部針對高職高專院校制定了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開始對26所高職高專院校進行試點評估。
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正式成立。建立五年一輪的評估制度及成立評估中心標志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教學評估工作開始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和專業化的發展階段。
2010年,國家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1年,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確定了以學校自我評估為基礎,以院校評估、專業認證及評估、國際評估和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常態監控為主要內容的高等教育教學評估頂層設計。
2012年初,教育部下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實施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指標體系》,新一輪評估方案基本確定。
⑨ 取得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 這個是什麼意思
這個表達確實有語病。但據我推測,意思應該是要求你就讀專業的所在學校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教育評估(對本科教育質量的評估,旨在控制教學質量),或許這是對報考者學歷設定的門檻,寧缺毋濫的意思。
⑩ 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是什麼意思
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是指學生在求學階段順利完成了本專業的學習,取得了畢業證或者是學位證書。簡單一句,就是有畢業證或者是學位證的畢業生。
學位授予單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所授予的一種學位。
它表示學位取得者較好地掌握了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
(10)專業認證本科教學評估擴展閱讀:
學歷證明了學習的經歷,而學位是學習水平和層次的體現,所以,有經歷的不一定能達到某種水平和層次,達到某種水平和層次的也不一定是通過學校學習經歷獲得的。
因此,學位的價值要超過學歷。我國現在還是比較重視學歷,而國際上則趨向於注重一個人的學位,與國際接軌,我想我國以後也將更注重從學位的角度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教育評估不通過後果:
1、會限制招生的,不會馬上降格的。
2、如果很嚴重的話,學校將從本科的行列除名,不過這種情況一般是很少會出現的。
3、對學生個人影響不大,畢業證和學位證照舊,除非是有211或985需要重新評定,或者是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學科的評定才有影。
4、這個評定結果也直接關繫到學生以後拿到手的證書的含金量及社會的認可度。
5、作為評估主體的教育部,雖然其初衷是想通過評估達到促進大學教育質量的提高、教學管理的完善等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育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