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學歷以上就業率
㈠ 為什麼本科生比研究生的就業概率要高
研究生就業不如本科生吃香,有3方面原因
1.綜合能力不足
有一部分人學歷很高,但其他方面的能力確實短板,比如情商、處事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等等,學歷高不代表一個人在真正工作時的工作能力強。
本科生雖然學歷上沒有研究生高,但很多本科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求職中規避自己的劣勢,這也是一種能力,更是用人單位所看重的一點。
2.找工作時眼高手低
一些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同學認為自己頂著名校的光環,在找工作時就具備高出別人的優勢,用人單位也會對自己高看一眼。
導致很多寶貴的工作機會來到自己面前時,他們都沒有及時抓住,錯失了很多機遇,找工作時切忌眼高手低,基層崗位依然有廣闊的發展,想要畢業就進入管理崗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3.沒有做好充分的求職准備
在當下的就業形勢中,即便是研究生學歷也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求職准備才行,很多本科生之所以在就業時吃香的部分原因則是他們懂得提前規劃,提前做好准備。
當機會到來的時候,能夠穩穩地把握住機會,這種能力與學歷無關,再加上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更看重應聘者的第一學歷,研究生也就沒那麼吃香了。
㈡ 近幾年中國大學生的畢業率為多少美國的呢
中國估計有95%以上可以順利畢業。美國高校一直是「寬進嚴出」,但究竟嚴格到何種程度恐怕很多人想像不到:在四年制高校里,平均只有不到60%的學生在6年內能畢業。
㈢ 如何看待本科生就業月均8000的說法
一種傷感來源於對於熟悉的環境的分別,另一種就是對於自己所處的就業環境的傷感,尤其是隨著疫情的影響,現在就業的機會比往年更加少,競爭也十分的激烈。
這樣的背景,也造成了一些麻煩,就是研究生的數量會急劇提升,研究生的報考人數成直線的上升,造成了考研的熱度非常高。
但是,近日,有一個話題上了熱搜,得到了網友的激烈的討論,面對月薪8000的工作和讀研,應該如何選擇。
這個話題十分的常見,幾乎是每一個人年輕人畢業後所面臨的一個問題,好多的學生都發表出自己的觀點。
但是,屁股決定腦袋,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比較合適的選擇,當然,也有一些過來的人給的一些寶貴的意見,希望你們能夠在這樣的選擇上做出自己最合適的選擇。
大學生畢業後,面對月薪8000的工作和考研,你會怎麼選
對於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月薪8000已經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一個收入,這樣的收入能夠給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個穩定的經濟收入,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經濟保障。
面對這個收入,你還會選擇去讀研究生嗎?看看過來人都是怎麼說的,有些網友說,在剛畢業的時候,月薪是2000元。
在自己不斷的努力下,終於做到了月薪800,對於這個收入已經十分滿意,並且成長性非常的大,前景也不錯,是不可能去讀研究生的。
還偶有的網友說,自己現在的月薪已經有8000+,但是,還是想去讀一個研究生,因為,在他的職場生涯中,很需要,也很重視這一份學歷。
這份學歷在未來有可能會帶來80000的收益,所以,即便現在的生活很愜意,還是要努力地去讀一次研究生,讓自己成長同時也能讓自己未來的天花板更高一些。
從上面的觀點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來,對於,這個選擇沒有一個准確的答案,選什麼,只要符合你自己對自己的預期就是最好的選擇。
綜合上面兩個,第一個人對當下的自己很滿意,認為自己完全不用從頭再來,破釜沉舟的選擇讀研,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
但是,第二個人,根據自己未來的發展,綜合自己,認為自己未來一定會用得上,所以,即便讀研是一個難度十分大的事情,還是要勇敢選擇並且嘗試。
月薪8000和考研各有千秋,不分勝負
說到這,其實,也能看得出來,這個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送命題,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同的人不同的選擇。
下面就根據不同的人給出一點建議,希望大家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如果,你是一個應屆生,找工作發現對於自己的現狀並不滿意,那就不用考慮,毅然決然的去讀研吧!
如果你是一個在職場上打拚了幾年,已經小有收入,那就要考慮,研究生學歷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如果,你的職場前景,必須需要你有一個高學歷,那還是建議你去考一個研究生。
如果,你的發展前景不需要多高的學歷,就好好工作就好,努力夯實自己的專業技能。
還有一種情況,本身的工作不喜歡,工資也沒那麼高的這類人,當下的生活一團糟,這樣的人也建議去考一個研究生。
不過一定要注意專業一定是你非常喜歡的,你去讀研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學歷而是尋找你自己,認識你自己,從而學到自己熱愛且擅長的事情。
保持持續學習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面對月薪8000的工作和讀研,無論是哪一個選擇,我相信最底層的邏輯是沒有變的,都是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只不過,學的東西略有差異。
只要看清了這一點,你就不會猶豫不決,人生很長,每個階段都會有這樣的或者那樣的選擇,本質上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能夠清晰地認識現在的自己。
㈣ 2017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是多少
2017屆中國大學生畢業半抄年後的就業率為91.9%。
調查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1.9%,與2016屆、2015屆基本持平。其中,2017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1.6%,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2.1%,高職高專就業率首次超過本科。
值得一提的是,調查顯示,2017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為67%。從不同城市來看,北京是「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就業滿意度最高城市,杭州是新一線城市中就業滿意度最高城市。
(4)本科學歷以上就業率擴展閱讀
應屆畢業生一般就業形式:
畢業生通過學校與用人單位簽定就業協議書,領取就業報到證,到用人單位就業。
畢業生不通過學校辦理手續,也不需要就業報到證,直接到用人單位應聘(畢業生應持有用人單位接收函或與用人單位簽定的勞動合同)。
師范類專業畢業生回來源地區,由地方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安排就業(其他類型的本專科畢業生回省二次就業不計入此列)。
畢業生自主創業(應有畢業生的書面申請,同時不參加回省二次就業)。
畢業生考取研究生(已參加復試)。
畢業生出國學習及出國工作。
㈤ 2021全國本科學歷佔比多少
約為5%。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目前,全國本科學歷的總人口數在7000餘萬人,佔全國總人口比例約為5%。2021年全省共有46.05萬名,考生被各類普通高校錄取。其中本科錄取31.18萬人,專科錄取14.87萬人。
根據高考要求的錄取批次的不同,本科劃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部分省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並統一錄取,不再劃分錄取批次。這些錄取批次同屬於一個層次和學歷(即本科學歷層次)。
在高考招生方面,各省錄取的批次和分類大同小異,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藝術類本科提前批A、B,藝術類本科三批。部分省市已經將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並錄取,不再劃分錄取批次。
在辦學性質方面分為公辦本科和民辦本科。包括4種類型:公辦一本、公辦二本、民辦二本。
本科辦學等級(部屬、省屬、市屬)的不同、本科辦學體制以及性質(公辦、民辦)的不同,由辦學體制決定的本科學費高低的不同,本科各大學畢業證書「本簿和顏色」的相同與不同等等與本科高校的層次和「學歷、文憑」水平的高低無關。
㈥ 西南政法大學本科就業率約為90%,哪些專業就業穩定呢
西南政法大學本科就業率約為90%,哪些專業就業穩定呢?
西南政法大學坐落於重慶市,是我國最早創建的政法類名牌大學之一,它的政法類技術專業能力很強,在我國的主導地位和威望很高。當然,這所高校並並不是原211工程大學,也不是「一流學科」基本建設高等院校。
法學類專業發展前景如何?
法學類專業在中國是一個較為火熱的技術專業,一般高等院校的法學技術專業錄用分都不容易低,乃至有一些理工科大學的法學技術專業錄用分都十分高。但該大學專業學生就業實際上並並沒有電子計算機、手機軟體類非常容易。「勸人學法、碎屍萬段」也並不是虛言,用法律法規農民工這四個字來描述法學類專業優秀人才並不為過。
當刑事辯護律師門坎或是較高的,國家司法考試成功率並不高,盡管從業刑事辯護律師、財務的巨頭很賺錢,年入百萬的都是有,但那樣的巨頭僅僅少數人。從業法務工作的,拿著萬余元薪酬已經是非常好了。
西南政法大學約53%的大學畢業生為法學技術專業出生,但一年僅有不上10%的本科生大學畢業生進到律師事務所,5%上下的本科生大學畢業生進到國家機關企業,且2019年在律師事務所學生就業的數量較去年降低了10%。
㈦ 近5年我校的就業率分別是多少 為什麼近兩年就業率下降了一些呢
近5年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河北工業大學就業率一直在96%左右。大學生就業面臨來自學校的壓力全國各大高校參差不齊,本科院校、專科院校、高職高專等的分類可以說是大學生就業要面臨的第一個門檻,很多企業對崗位的要求是本科及以上,甚至是研究生及以上,在某種程度上,對於專業院校以及高職技工類的院校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很無奈的壓力,學歷的門檻個人無法突破,而就算是本科學歷,也會面臨211院校、985院校以及更高學歷的學生的挑戰。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專業的壓力,像會計、計算機、語言學、法律等看似高大上的專業,但實際上由於報考的人數居多,實際上就業率並不高,學生的就業壓力也是很大的。
就業率是反映勞動力就業程度的指標。指在業人員佔在業人員與待業人員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全部可能參與社會勞動的勞動力中,實際被利用的人員比重。一定時期在業人員越多或待業人員越少,則就業率就越高,反之越低。
計算和研究就業率,實質上是要提高就業的經濟效益。為了提高就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同時抓住兩個環節:第一,必須實現社會主義的充分就業。從微觀角度說,這是指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人均能從事一定的社會勞動,並以此取得相應的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從宏觀角度說,是指既不存在閑置的生產資料,也不存在未被利用的勞動力資源。第二,必須最大限度地增加完全有效性就業。
㈧ 越是清華北大類的名校,本科畢業後的就業率為啥越低
隨著時代的發展,本科畢業已經並不是多高的學歷,現在太多的人都選擇了出國留學或者是進一步考研深造。據統計,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本科畢業就業率是極低的,2019年,北大本科畢業就業簽約率只有6.16%,而清華的本科畢業簽約率5.4%,加上靈活就業率北大清華的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也就在20%左右,實在是令人驚掉下巴。
而且現在越是名校,本科的就業率往往越低,太多的學生都選擇了本科畢業之後進一步進行深造,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筆者認為大概有三種。
3、考公務員
本科畢業可以選擇考公務員,公務員是一個工作比較穩定的職業,而且可以為老百姓做出很多的實事,如果有從政的抱負,可以選擇考公務員。
4、進入公司
畢業之後可以進入公司,之後使用自己學到的專業技能為公司服務,在自己專業的路上開辟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對於敢打敢拼,想在商場上有所作為的人,這個選擇比較適合。
5、出國留學
現在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出國留學鍍金,畢竟出國的人還是比較少的,出國之後最起碼來說外語掌握的比較好,所以回國之後可能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待遇。
㈨ 中國大學本科和專科的畢業率分別是多少
中國的高等教育是屬於嚴進寬出,一般本科和專科的畢業率差不多,大約在90%以上。
㈩ "北上廣深"本科生就業比例如何
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91.9%。從近5年數據來看,本科畢業生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28.2%下降到2017屆的22.3%。
《報告》指出,從近5年數據來看,本科畢業生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28.2%下降到2017屆的22.3%。除了應屆畢業生之外,畢業半年後曾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本科生在3年後離開的比例從2012屆的13.7%上升到了2014屆的21.7%。湧入新一線城市就業的外省本科畢業生佔比不斷上升,2015~2017屆的比例分別為28.2%、32.0%、35.6%,其中,在杭州就業的近三屆本科畢業生中外省人佔比最高,為55.3%。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