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學專業課程
A. 本科的力學專業都學一些什麼課程
物理系,力學專業?
專業課一般為力學,數學物理方法,大學物理綜合實驗,量子力學,按教綱可能有:流體力學,氣動力學,熱力學及統計物理等
公共課:高數A,大學英語,馬列,毛概,近代史,
B. 本科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要學什麼科目
一般大一:機械制圖,(無機化學),高數1
(分析化學),高數2,
大二:有機化學,物理化學 (統計和數列),儀器分析
物化有機兩學期學完。
打括弧就求過,高數一定要學好,近者物化遠者考研都有用。而物化跟是重要大一的課幾乎都是為其鋪墊!!!
大三化工原理,化工自動化,化工安全》》》專業課必須學好!!!否則大學拜年了!!!
C. 大學本科數學專業的,都要學哪些科目
高等代數,數學分析,立體機會,概率,近世代數,復變函數等。
D. 本科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都有哪些課程
主要課程: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中國文化概論、中國歷代文論、古典文獻學、馬克思主義文論。
美學、民間文學、兒童文學、影視文學、比較文學、西方文論、寫作、文藝心理學、中外語言學史、中國文學批評史、語文教學論、語言文字信息處理等。
考研主要課程: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古典文獻學、外國文學史、漢語史、語言學史學等。
(4)本科學專業課程擴展閱讀
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的就業率之高,就業待遇之豐,同時,教育戰線的工作者辛勤工作,為社會消除了一大部分不安定因素。
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的最初設立至今,它的逐步完善與飛躍發展我們有目共睹,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尤其是師范 類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必將在越來越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中為莘莘學子營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漢語言文學的改革是與中國社會特定的變革聯系在一起的,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必然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時代在文學身上打上了鮮明的烙印。
這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創作局面,在九十年代興起的全民經商的大潮中,很快土崩瓦解。經濟基礎再一次顯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文學也逐漸從過度的繁榮興盛逐漸走向式微。
這表現為文學形式上的探索越來越少,而且也越來越與現實脫節,以往那些繁復的文學形式已經越來越受到讀者的摒棄,甚至在評論界也鮮有喝彩,許多雜志開始轉向,讀者的熱情日漸低迷。
E. 上大學本科都學什麼科目,專科都學什麼科目
大學里根據不同專業,學習的專業課程不同,公共課多數相同,比如大學英語等。專科和本科相同專業的課程名稱可能有一樣的,但是內容深度有區別,本科學習的內容多,科目也多。專升本考試公共課一般一樣,專業課不同。
通常學高數(2學期),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復變函數,數值計算。大學物理(2學期)。大學化學。思修,馬原,毛概(2學期)。計算機基礎,c語言,力學基礎,大學英語(4學期)等基礎課程,還有很多的專業課程,學多少與學校,專業有關。
本科教育的修業年限一般為4年,某些專業如醫學科等為5年或5年以上,對這一層次實施的教育包括基礎理論教育、某專業或某領域的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及技能的教育。接受本科教育的學生按照本科教育大綱與計劃學習有關的課程,進行實驗、教學實習和社會調查,接受某些學科的科研訓練,寫作畢業論文與完成畢業設計。
專科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即專科培養目標是實踐化,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高等教育知識,同時又有一定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的人員,其知識的講授是以夠用為度,實踐為本。
(5)本科學專業課程擴展閱讀:
說明
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導性文件之一。它規定專業劃分、名稱及所屬門類,是設置和調整專業、實施人才培養、安排招生、授予學位、指導就業,進行教育統計和人才需求預測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二、本目錄根據《教育部關於進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修訂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1號)要求,按照科學規范、主動適應、繼承發展的修訂原則,在1998年原《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及原設目錄外專業的基礎上,經分科類調查研究、專題論證、總體優化配置、廣泛徵求意見、專家審議、行政決策等過程形成的。
三、本目錄的學科門類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11年印發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的學科門類基本一致,分設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個學科門類[1]。新增了藝術學學科門類,未設軍事學學科門類,其代碼11預留。
專業類由修訂前的73個增加到92個;專業由修訂前的635種調減到506種。本目錄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4種專業;經濟學門類下設專業類4個,17種專業;法學門類下設專業類6個,32種專業;教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2個,16種專業;
文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個,76種專業;歷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6種專業;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2個,36種專業;工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1個,169種專業;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7個,27種專業;醫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1個,44種專業;管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9個,46種專業;藝術學門類下設專業類5個,33種專業。
四、新目錄分為基本專業(352種)和特設專業(154種),並確定了62種專業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特設專業和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分別在專業代碼後加「T」和「K」表示,以示區分。
五、本目錄所列專業,除已註明者外,均按所在學科門類授予相應的學位。對已註明了學位授予門類的專業,按照註明的學科門類授予相應的學位;可授兩種(或以上)學位門類的專業,原則上由有關高等學校確定授予其中一種。
F. 本科大學的會計專業一般要學哪些課程
主幹學科抄:會計學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
主要學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基礎課有管理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課程。
(6)本科學專業課程擴展閱讀
本科會計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會計、審計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會計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會計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及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G. 大學本科生物專業都學哪些課程
如果你是講抄本科專業的話,生物類專業好像就只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等,無「生命科學」,「生命科學」一般都是大學裡面學院的名稱。
本科的「生物科學」的課程無非就是:植物學、動物學、生態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水生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解剖學、生理學、遺傳學、有機化學這些。
當然,讀大學(尤其是讀本科)的話,無論什麼專業,都會有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等這些公共基礎課。
H. 本科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有哪些
主幹課程:
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普通話、教師口語、教學設計、德育原理、教育專社會學、班主屬任工作、教育哲學、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現代漢語基礎、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基礎寫作、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初等數論、數學分析、應用數學。
以及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小學自然課程與教學論、小學社會與品德課程教學、小學藝術課程教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簡史、比較教育、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
(8)本科學專業課程擴展閱讀
培養要求: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教育事業;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學會用這些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師職業道德。
具備的能力要求:
掌握該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了解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
I. 本科法學專業課程有哪些
五院四系」,是新中國在1952年通過院系調整,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學的法律系的簡稱版,這幾所高校的權法律學科在中國法學教育界具有重要地位。
「五院」指: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
「四系」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四所中國著名學府的法律學系。
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四輪學科評估上榜高校
一流學科名單:人北法武+清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作為「211」,有一個「一流學科」建設的名額,教育部讓其「自定」,該校選了「法學」。於是,五院四系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入選而華政、西政未能入選,「四系」唯獨吉大老牌法學重鎮未能入選。
沒入選並不代表華政、西政就比其他高校法學差,2017年教育部四輪學科評估中,華政、西政成績都不錯。四輪學科評估詳情如下:
J. 歷史學專業大學本科階段都學些什麼課程
基本科目: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世界文明史、史學概論、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歷內史地理學、容古代漢語、專業外語、中外歷史文獻及史學名著選讀、斷代史(包括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宋遼金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國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專題史(包括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思想史、民族史、中西交通史、中外關系史等) 輔助科目: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史學研究工具和技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