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中文本科畢業論文題目

中文本科畢業論文題目

發布時間: 2022-06-13 12:55:16

㈠ 漢語言專業畢業論文如何選題

提供一些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的題目,供參考。

一)、語言學方面:

1、「對立原則和 ΧΧ 方言的音位」

2、「互補原則和 ΧΧ 方言的音位」

3、說漢語的音節

4、說同音詞

5、說同義詞

6、說漢語的詞類劃分

7、漢語的聯合式構詞法(偏正式,述補式也可以,任選一種)

8、遞歸性和漢語的句法結構

9、虛字和漢語的語法形式

10、漢語的借詞

二)、現代漢語方面:

1、現代漢語規范化問題研究(某一方面的問題)

2、普通話語音研究(某一方面)

3、ΧΧ作家(或 ΧΧ作品)語言研究

4、網路漢語研究

5、句式(或句型)研究(選擇某些有特點的句式)

6、現代漢語虛詞研究(選擇某些虛詞)

7、現代漢語詞義研究(選擇某類詞)

8、詞典適意研究

9、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問題)

10、語文政策和語言規劃研究

三)、漢語的優點和缺點:

1、漢字和漢文化

2、現代漢字學的研究內容

3、限制和減少漢字字數

4、部件研究

5、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

6、如何整理異體字

7、如何整理異性詞

8、規范漢字的研究

9、漢字的前途

10、「修辭與語境」淺談

11、「修辭是一種創造性活動」之我見

12、我對「修辭主體的修養」的認識

13、我對「在社會的大課堂里學習修辭」的體會

14、談詞語運用要做到「准確朴實」

15、談詞語的「巧妙配合」

16、談「成語的活用」

17、談「疊用句」

18、談「四音節語音段落」

19、談「比喻」

四)、古代漢語方面:

1、對漢字性質的認識

2、學習音韻學的心得綜述

3、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對詞義引申的分析

4、對確認古漢語中詞的同義關系(或其它關系)的看法

5、對詞義轉移的分類考察

6、以義為單位,給一部先秦文獻(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詞表(篇幅不宜過大)

7、古代漢語「之」(三)字結構(或「其」字結構)研究

8、古代漢語「所」字結構(或「者」字結構)研究

9、古代漢語單句(或復句)研究

10、古代漢語介詞(或連詞)研究

五)、中國現當代文學方面:

1、論魯迅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

2、論郭沫若《女神》的藝術風格

3、論曹禺《雷雨》的戲劇藝術

4、論沈從文小說的文化內蘊

5、論穆旦的詩

6、論錢鍾書《圍城》

7、論賈平凹的散文

8、論王蒙小說語言藝術

9、論余華的小說

10、論20世紀80—90年代對趙樹理的再評價

11、評「樣板戲」對李玉和,楊子榮,阿慶嫂三個人物的塑造

12、舒婷詩作簡析

13、汪曾祺小說對中國當代小說文體創造的意義

14、評王安憶的《長恨歌》

15、評鐵凝的《玫瑰門》

16、從女性寫作角度評陳染的創作

17、論王朔的《動物兇猛》

18、論韓東的詩歌寫作

19、魯迅小說中的「黑色家族」簡論

20、茅盾筆下的上海都市圖景—讀《子夜》

21、《無常》、《女吊》(魯迅),《水裡的東西》(周作人),《放猖》(廢名)比較論

《日出》中的次要人物(黃升三、福生)在戲劇結構中的作用。或《茶館》人物論

22、《我與地壇》文本細讀

23、艾青筆下的土地與太陽

24、分析王安憶(或莫言、余華、鐵凝)的一篇新創作的小說

25、我讀海子的詩

26、重讀尋根小說

27、老舍與北京城(或「張愛玲與上海」、「王安憶與上海」、「汪曾祺筆下的昆明」、28、「賈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趙樹理與山西」等)

六)、中國古代文學方面:

1、論《詩經》的賦、比、興藝術

2、論《詩經》的音樂性及其美學意義

3、論《詩經》的婚戀詩

4、論《詩經》中的婦女形象

5、論《詩經》中的戰爭詩

6、論《詩經》宴飲詩與禮樂文化精神

7、論《詩經》的諷刺藝術

8、孔子與《詩經》

9、《詩經》作品研究(具體作品可任選)

10、《詩經》與楚辭(詞)比較論

11、楚文化與楚辭

12、屈原的愛國主義與浪漫主義

13、論屈原的人格美

14、論《離騷》的藝術構思

15、屈原與莊子浪漫主義比較

16、略論《九歌》的藝術成就

17、屈原作品研究(具體篇章可任選)

18、陶淵明的田園詩(可側重內容,也可側重藝術特色)

19、王孟山水田園詩(可分別寫王、孟,也可分寫山水、田園)

20、中唐山水田園詩(可選某一、二個作家,也可以比較研究)

21、李白山水詩研究

22、送別詩中意象研究(可集中寫某一種,如美酒等)

23、杜甫詠史懷古詩研究

24、劉禹錫詠史懷古詩

25、唐人詠物詩研究(可選擇某一種,或某二、三中對比研究)

26、宋人詠物詞(詩)研究(可選不同詞家詠同一物對比研究,如詠梅等)

27、唐人送別詩研究(可選幾家,或若干首對比研究)

28、《琵琶行》

29、關漢卿的雜劇創作

30、關漢卿、馬致遠之比較

31、《西廂記》

32、《西廂記》、《牡丹亭》之比較

33、汪道昆之短劇

34、徐渭(謂)的《四聲猿》

35、湯顯祖

36、孟稱舜

37、沈自徵(徽)之劇作

38、論唐傳奇中的愛情小說

39、試談《三言》、《二拍》的時代特色

40、談《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的塑造

41、論《水滸》的人物(任務)描寫(亦可選擇某一個人物,如論武松,論宋江,論李逵等)

42、試談《西遊記》的藝術特色(或試論孫悟空形象)

43、論西門慶形象的典型意義

44、談《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45、論《聊齋志異》中花妖狐魅(魁)形象的藝術特色

46、論王熙鳳形象

47、論《紅樓夢》的細節描寫

48、論《紅樓夢》整體反映生活的特色

七)、二十世紀外國文學方面:

1、卡夫卡小說中的異化主題

2、《尤利西斯》中的「內心獨白」技巧

3、現代主義小說中的神話模式

4、論存在主義作品中的荒謬感

5、論羅格—格里耶小說中的「物化」

6、《百年孤獨》中對「魔幻」技巧的運用

7、論《百年孤獨》的敘事藝術

8、論黑色幽默的雜糅手法

9、博爾赫斯小說的玄學色彩

10、論《日瓦格醫生》中俄羅斯精神

八)、中國古代文論方面:

1、「詩言志」與「詩緣情」辨析

2、先秦儒家文論研究

3、先秦道家文藝觀研究

4、「發憤(奮)著書」說綜論

5、「文學自覺」說新探

6、六朝人物品藻與文論之關系

7、《文心雕龍》與《詩品》比較談

8、意境理論的確立和發展

9、李漁戲曲理論研究

10、金聖嘆小說理論研究

九)、西方文論方面:

1、柏拉圖「藝術模仿自然」解密

2、柏拉圖美學思想的特徵

3、論(譯)亞里士多德的「凈化」說

4、賀拉斯《詩藝》與亞里士多德《詩學》比較

5、布瓦洛《詩的藝術》再評述

6、狄德羅「美在關系」說與車爾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說比較

7、對萊辛《拉奧孔》的現代闡釋

8、康德美學思想與現代藝術

9、譯黑格爾的藝術發展觀

10、論黑格爾的自然美和藝術美

11、論泰納的文藝思想

12、別林斯基與形象思維論

13、車爾尼雪夫斯基美學的特徵

14、從叔本華到尼采

15、現代主義與自我表現

16、精神分析學和藝術學

17、評盧卡契與布萊希特的論戰

18、詹姆遜論後現代主義

十)、比較文學方面:

1、李白詠(泳)月詩與法國波特萊爾所作詠月詩(見《巴黎的憂郁》、《惡之花》)的比較研究

2、林紓譯文一種與後來譯文的比較研究

3、從賽珍珠的小說《大地》看西方人對中國農民的誤讀

4、王國維對西方文化的吸取和研究

5、錢鍾書論「通感」

6、從《春江花月夜》看詩歌、音樂、舞蹈的關系

7、從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到「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看中西文學形式交流的可能

十一)、美學方面:

1、勞動與「自然人化」的美學意義

2、論「審美關系是美的核心」

3、美感特徵簡析

4、論審美想像

5、論悲劇與崇高

6、論藝術的美學意義

7、當代大眾傳媒和審美消費主義(注意)對傳統藝術門類(諸如文學)的挑戰

8、論審美鑒賞的創造型

9、論「審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質」

10、中國古代美學特色簡析

㈡ 中文專業寫畢業論文,打算寫古代文學方向,有沒有好的題目來推薦呢

1、中國古代詩歌的時間觀
2、魏晉文人的生命觀念研究
3、中國古代游歷生活與文學發展
4、晚清時期中國古代文學的現代性
5、中國古代詩歌的敘事性
6、中國古代小說的抒情性
我覺得以上題目都非常好,很多我都想寫,只是沒有時間。可聯系我。

㈢ 「漢語言文學」本科論文題目,請高手指點!

提供的的題量有些多,但可以供你更多選擇。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畢 業 論 文 參 考 題 目

論生活教育和教育生活
淺談語文課堂的改革
語文創新教育和活動課程
中學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識讀能力和鑒賞能力的結合
「生本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的利與弊
社會轉型中看學校管理改革與發展
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利與弊
網路對傳統大學的沖擊
網上語文教學的可行性探討
關於中學語文教育與多媒體應用的思考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優化運用策略
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創新精神在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學語文詩詞鑒賞的教學
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淺探
從思維方式(或文化)角度看漢英語言差異
廣州話三字、四字格疊字詞研究
成語的文化內涵
論關聯詞的感情色彩
元曲《西廂記》中的口語與粵方言之對比研究
兼語詞的界定和辨析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廣告語言
《聊齋志異》中的某種語言現象
《醒世恆言》中的四字模式詞語研究
論〈三國演義〉中「望」「就」的介詞用法
從《水滸傳》中關西人物人稱特色看人物刻畫
充滿行業語色彩的粵方言詞彙
客家話的方言研究
初探方位詞「上」之歷史演變
疑問句探究
文學批評的當代性
新現實小說的美學研究
關於新人類小說的難於沉重
《卡拉馬佐夫兄弟》中伊萬形象分析
「悟」的解讀——試論審美經驗對禪宗美學契入
中國文士的孤獨意識
《羅密歐與朱麗葉》和《奧塞羅》之比較
生命與愛情的錯失——解讀陀斯妥耶夫斯基《溫柔的女性》
安娜•卡列尼娜與郝斯佳
孤獨的謎底:愛的缺失——論《百年孤獨》
杜拉斯《厚顏無恥的人》中的三角關系——母親、兒子、女兒
卡夫卡《城堡》中的一些隱秘比較
淺談19世紀西方浪漫主義詩人的愛情詩創造特色
《簡•愛》的自我意識
「煉獄與人生」—淺析《活著》與《老人與海》中的生命意識
說不盡的於連
深沉的美學巨卷——由《平凡的世界》看路遙創作的美學追求
論司湯達的《紅與黑》
昆德拉或「跨掉一代」的作品
從譚恩美的《喜福會》看中美文化的對立和融合
韓愈詩歌的「以丑為美」
蘇軾與李白之比較
淺論佛教與唐詩
論《詩經》中的婚姻文化觀
李清照詩詞
《古詩十九首》研究
比較《紅樓夢》中林黛玉與薛寶釵的性格特徵
論《三國演義》的藝術特色
論禪詩(古代文學)
嶺南旅遊景點文化
杜牧的詩(古代文學)
孟浩然(古代文學)
屈原(古代文學)
魏晉文學—從「人的自覺」到「文學的自覺」
《世說新語》語言中的魏晉風度
吳文英詞的意識流手法
李清照與朱淑真作品中女性意識的比較
宋詩中的茶文化
唐代飲食文化
唐憲宗與中唐元和文壇
王維山水詩的空白藝術
老子思想的積極生活觀探討
柳宗元的詩
試論《戰國策》的寓言
探討《聊齋志異》
《三國演義》
談《三國演義》中劉備形象塑造
晴雯與襲人
論《聊齋志異》中的死亡意象
論九十年代以來的漢樂府研究
李清照詞
唐代女冠詩人研究
傳統文人觀和陶潛的反叛
李商隱詩中夢的意象
唐詩中的釋家思想
試論晏殊詞中的生命意識和人生哲理
論秦觀詞
中國古代悼亡詩初探
試論《聊齋》中狐女形象
《西遊記》的某一方面
試論王安石詩
李漁《十二樓》
陸游詩詞中「梅花」意象探討
試論《漱玉詞》之愁懷
王維與孟浩然比較
淺析李商隱詩中感情的流露
孟浩然的思想及其山水田園詩風初探
「太白風度」與「魏晉風度」的關系
論佛教信仰對李煜人生及其詞作的影響
秦觀詞的藝術特色
由「笑」看《紅樓夢》人物
求真向善----王國維論「花間」
民間立場與哲學審視—池莉小說與方方小說的文學審視角度比較
賈平凹筆下的鄉土人情
張承志《北方的河》中的人物形象
解讀《穆斯林的葬禮》
論鐵凝小說
論白先勇
《白鹿原》的文化蘊涵
漫談女性寫作熱
馮驥才的文革觀
愛的詮釋和女性意識的蘇醒—對張潔、池莉愛情女性題材一些比較
.評王安憶的小說創作
從理想中塑造人性美----探究池子建小說中的人性立場
寂寞的蕭紅和寂寞的文字
張愛玲/女性文學評論
陳染小說的審美
張愛玲
談論張愛玲散文的精神世界
論金庸小說中的愛情觀
從《沉淪》看郁達夫小說的創作特色
巴金創作論
從《家》看巴金的創作特色
沈從文小說研究
老舍知識分子人格的嬗變
沈從文湘西作品的「水」性
沈從文的小說情景模式
畢叔華的戲劇性藝術
周星馳喜劇中的後現代意識
徐志摩的「康橋情結」—讀〈再別康橋〉
現代文學:蘇青《結婚十年》、《續結婚十年》
蕭紅作品的生命、死亡、無家意識
深遠寧靜的心靈牧歌——論蕭紅的文字
比較張愛玲、蕭紅、冰心
丁玲和張愛玲的小說中女性意識的比較
探討《生死場》的歸屬問題——現實主義?現代主義?
不屈不撓,各領風騷——池莉、方方比較論
從《呼嘯山莊》看人物的性格與命運
金庸小說中個人意識的解放
試論網路文學的發展前景
論《紅與黑》的心理描寫
余華《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苦難意識比較
中外神話比較
試談《阿Q正傳》與《唐吉訶德》中的象徵藝術
王小波的小說藝術
探討王朔----痞子?心聲?
高中作文教學模式初探
完善考試方案 推動中學語文素質教育
中學語文課堂的情感教學或中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㈣ 漢語言本科畢業論文有那些題目

論文的題目有又不是一定的
要根據你自己拿手的來定

㈤ 求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現漢或語言學方向)

現代漢語方向
1 ,人怎樣學習普通話(例如:雲南人怎樣學習普通話)
2 ,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拼音教學問題
3 ,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漢字教學問題
4 ,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漢字教學問題
5 ,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詞彙教學問題
6 ,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詞彙教學問題
7 ,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詞彙教學問題
8 ,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語法教學問題
9 ,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語法教學問題
10 ,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修辭教學問題
11 ,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修辭教學問題
12 ,試論顏色詞語的文化內涵
13 ,試論動物詞語的文化內涵
14 ,試論植物詞語的文化內涵
15 ,試論人名的文化內涵
16 ,試論地名的文化內涵
17 ,試論成語的構成
18 ,試論成語的意義
19 ,試論成語的文化特徵
20 ,試論慣用語的構成
21 ,試論慣用語的意義
22 ,試論慣用語的文化特徵
23 ,試論歇後語的幽默性及其成因
24 ,試論歇後語的地方性特徵(以本地歇後語為例)
25 ,試論積極諺語的功能
26 ,消極諺語的成因及克服對策
27 ,試析句式(例如:試析" A 不 A , B 不 B "句式)
28 ,"把"字句的篇章功能
29 ,"被"字句的篇章功能
30 ,雙賓句的篇章功能
31 ,存現句的篇章功能
32 ,連動句的篇章功能
33 ,兼語句的篇章功能
34 ,試論比喻的文化性
35 ,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例如:文學作品《日出》的語言藝術)
36 ,商品命名研究(例如:化妝品命名研究)
37 ,牌號命名研究(例如:店鋪命名研究)
38 ,網路語言研究
39 ,廣告語言研究
40 ,營銷語言研究
41 ,廣播語言研究
42 ,主持語言研究
43 ,叫賣語言研究
44 ,稱呼語言研究
45 ,教學語言研究
46 ,新聞語言研究
47 ,手機簡訊語言研究
48 ,流行段子語言研究
49 ,經濟類新詞語研究
50 ,外來新詞語研究

㈥ 求中文系語言學畢業論文題目

比如方言問題,抓住方言的一個字的來源,在七大方言的照應,然後歷史語言學語音學訓詁學全上,考證這個字的語音語法詞彙來源及其變化,一會兒就湊到7000了。

考證 普通話 們 這個詞綴的來歷,比如說。
1. 綜述 前人成果
2. 自己的發現與研究論證

㈦ 中文系畢業論文選題,關於中國當代文學的論文,希望大家提供一些新穎的選題

1、論王朔小說的大眾文化特徵
2、論舒婷詩歌的人道主義情懷
3、論汪曾祺小說的兒童視角
4、論汪曾祺小說的文體特徵
5、論汪曾祺小說的「創新」與「襲舊」
6、論路遙小說的苦難意識
7、論儒家文化在路遙小說中的體現
8、論《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
9、從韓寒或郭敬明或春樹或張悅然小說看「80後」的創作特徵
10、論《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
11、論顧城詩歌的童話色彩
12、論余秋雨散文的人文關懷
13、論莫言《紅高粱》系列中的生命意識
14、論余華小說中的父親形象
15、從對傳統文化的深刻自審到現代都市的女性敘寫——論王安憶小說創作的嬗變
16、論簡訊文學的審美特徵

㈧ 中文系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擬題方向

語言學

1、《圍城》比喻句研究

2、「很十名」現象探析

3、校園流行語研究

4、體態語研究

5、新聞標題語言藝術特色分析

6、關於漢語詞類劃分原則的再討論

7、關於字母詞的幾個問題

8、廣告語的語言藝術特色分析

9、談網路語言的規范化

10、論新興的社會方言——網路語言

11、漢語縮 語研究

12、「零**」詞族探微

13、論大陸漢語和海外漢語的差異與融合

14、**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應規律

15、**方言詞彙研究

16、**方言人名文化信息解讀

17、校園流行詞語研究

18、談修辭與語境

19、析顏色詞在中英文化中的差異

20、稱謂語的演變及其社會意義

21、淺議流行語

22、X X方言與普通話

23、X X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讀

24、從漢語發展史看漢語方言的前途。

25、字與漢語詞彙復合詞的生成機制。

26、謙詞所體現的中國文化精神。

27、漢語禮敬語的產生發展及其衰落。

28、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漢語詞彙的影響。

29、上古漢語字詞所反映的中國遠古文化信息。

30、河東方言語詞研究

31、「碧落碑」碑文考釋

32、司馬文公祠「杏花碑」碑文考釋

33、《西廂記》中的山西方言詞語研究

34、古代漢語中被動句的表示方法

35、古今漢語人稱代詞的比較研究

36、近體詩的格律研究

37、《詩經》唐魏風的河東文化解讀書

38、論薛瑄詩文的語言風格

文藝學

39、略論《文心雕龍》的音訓問題。

40、「隨性適分」——創作的及至。

41、漱六藝之芳潤——略論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里的宗經思想。

42、愛奇反經與宗經矩聖

——略論《史記》和《漢書》的主導思想。

43、《文心雕龍》看劉勰的婦女觀

44、「耽思」到「神思」

——略論中古文學想像論的演進

45、從韓語現象看歷史上的割裂修辭

46、山西作家對於「風骨」的審美追求

——X X作品賞析

47、劉勰對河東文學的關注

48、也談《文心雕龍》之「心」

49、小說敘事與時空觀念的變化

50、審美活動與人的全面發展之間的關系

51、虛構對小說的意義

52、網路文學的特點

53、電子書寫的特徵

54、自然人化與自然美

55、生活活動的美學意義

56、新生代小說創作談

57、「80年代後」小說寫作特點

58、卡夫卡的文學思想

59、文學創作中人文關懷與審美追求的交匯統一

60、試論中國消費時代的文學走向

61、當代女性文學的特點——題材的個人化與表達方式的私語化

62、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主流文化

63、走向邊緣的知識分子文化

64、紅色經典文學中的典型人物

65、文學話語蘊籍的兩種典範形態——含蓄與含混

66、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化沖突

中國古典文學

67、論屈原的愛國主義思想

68、比較曹丕、曹植文學觀的異同

69、論「魏晉風度」

70、從《詩經》征戰詩看中華民族的戰爭觀

71、比較《詩經》與《漢賦》婚戀詩

72、論鮑照的七言樂府

73、宮體詩審美意義的文化解讀

74、從《世說新語》看魏晉人的審美理想

75、從《顏氏家訓·文章篇》看顏之推的文學思想

76、試論古典詩詞中(月、飛鳥、雨等)意象

77、謝靈運山水詩的藝術成就

78、從《史記·貨殖列傳》看司馬光的經濟思想

79、陶淵明思想與清淡之關系

80、郭璞「遊仙詩」

81、《詩經》現實主義傳統

82、《詩經》抒情藝術手法

83、《左傳》語言敘事手法

84、《莊子》語言藝術特點

85、《孟子》論辯風格

86、《史記》的記人敘事藝術

87、《古詩十九首》的文學史地位

88、《漢樂府》的入樂特點

89、漢大賦的成就與不足

90、《史記》、《漢書》之比較

91、《楚辭》與楚文化之關系

92、柳宗元的柳州詩

93、唐玄宗與楊貴妃題材在文學作品中的嬗變
作者:學院人之鬼 2007-1-21 13:06 回復此發言 2中文系畢業論文參考題目1
94、唐代古文運動與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不同特點

95、論辛棄疾的苦悶

96、從宋詞看俗文學對雅文學的影響

97、關漢卿形象與元代文人的處境

98、《西廂記》與永濟普救寺

99、從《金瓶梅》看明代的社會經濟

100、《三國演義》的政治觀、倫理觀、正統觀悲劇意識

101、《水滸傳》的婦女觀

102、《西遊記》與道、佛教

103、《三言》的婚姻戀愛觀

104、論才子佳人小說的價值取向

105、論某一地方戲

106、《紅樓夢》與《金瓶梅》比較談

107、關漢卿筆下的女性形象

108、中國古代戲曲中「大團圓」結局的文化意蘊

109、從《金瓶梅》看明人的戲曲觀

110、從《聊齋》看中國民間信仰

111、試論明代擬話本小說反映的市民情緒

112、《紅樓夢》的語言藝術

113、唐傳奇:小說史上的地位/婚戀作品的倫理觀

114、宋元話本:內容和藝術成就

115、《三國演義》:悲劇意識/戰爭描寫藝術/敘事特徵/人物論

116、《水滸傳》:作者與成書/敘事方式/語言風格/人物論

117、《西遊記》:孫悟空人生道路的哲學意蘊/戲劇色彩與幽默風格

118、「三言」「二拍」:市民文學特色/經商題材與文人心態/馮夢龍的俗文學觀

119、《儒林外史》:戲劇形式與悲劇內涵/諷刺藝術

120、《紅樓夢》:悲劇意義與文化內涵/婦女觀/夢幻與色空/敘事方式/語言藝術/寶玉論/釵黛比較/續書與改編得失論

121、《聊齋志異》:痴情女性/書生形象/花妖狐媚與人物塑造

122、論才子佳人小說的價值取向

123、論公案小說的價值定位

124、論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的關系
中國現代文學

125、 胡適與中國現代新詩

126、 郁達夫游記的藝術魅力

127、 《呼蘭河傳》文化意蘊

128、 談老舍筆下的市民形象

129、 論「五四」時期的鄉土小說

130、 論穆旦的詩

131、 論郭沫若的歷史劇

132、 論周作人早期的散文

133、 愛、美與自由——論徐志摩詩歌的思想傾向性

134、 「國人靈魂」與魯迅小說

135、 論「七月詩派」對中國新詩的貢獻

136、魯迅《故事新編》的生態意識

137、張愛玲思想中的俄狄浦斯情節

138、李健吾對話劇創作的貢獻

139、對影視文學與影視藝術的關系的思考

140、運用影視理論分析一部電影作品

外國文學

141、中西文學比較研究

142、文學與其他藝術之間的關系

143、說不盡的卡夫卡

144、雨果創作中的人道主義

145、「硬漢子精神」與海明威

146、存在主義哲學對現代派創作的影響

147、西方文學中的宗因素

148、也談哈姆萊特的憂郁

149、克洛德形象新論

150、簡·愛形象的再審視

151、一朵「惡之花」——卡門

152、於連形象探析

153、 娜拉的形象

154、 現代藝術的探險者——卡夫卡

教學論

155、語文的「人化」和「人化」的語文。

156、語文教育文化底蘊的價值取向及培養策略。

157、從語文課程的發展趨勢看當代語文教學的特點。

158、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

159、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得失。

160、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和人為素質培養

寫作學

161、作為系統的寫作活動

162、論寫作活動中主體的思維建構

163、寫作能力與主體素養的關系

164、試論作為文化實踐活動的寫作特徵

165、寫作主體與客體的關系

166、論語言、形象作為媒體的寫作活動

167、寫作活動中的想像與存在

168、寫作活動中的審美意識

169、文本的結構與內容

170、作為生成活動的寫作過程

網路新聞學

171、市場條件下黨報經營策略

172、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碰撞融合

173、手機媒體的現狀與發展

174、網路條件下新聞含義的思考

175、重新認識新聞價值

176、山西省網路新聞媒體的現狀與前景

民俗學

177、某種民族事項(物質生活、節日、儀禮、信仰等)的探討

178、某地民俗旅遊開發的設想

179、民間工藝的分析與現代應用研究

180、民俗傳統與現代化生活雙向互動的探討

181、晉商興衰原因探析(可選擇喬家、王家、渠家等其中一家)

182、晉商走向衰落原因分析

183、儒家文化與晉商精神

184、晉商的家規家風

185、晉商的人才觀

186、晉商與傳統文化

187、河東裴氏家族興衰原因

188、河東裴氏家族中某一個歷史人物研究

邏輯學

189、交際應答的邏輯技巧

190、演講與邏輯

191、論辯與邏輯

192、科學假說邏輯結構探析

193、三段論的語言表現形式

194、非邏輯謬誤種種

195、集合概念與非集合概念辨析

㈨ 中文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大全

首先選個大概的論文方向,是要寫翻譯,還是文學,或者別的等等.....

或者你可以回在網路文庫裡面找答下

在資料收集上,首先要做到全面,應將本課題范圍內的所有資料盡可能地收集到。因為,倘若不經過這個過程,你就不可能知道哪些資料是重要的,哪些資料是不重要的,也就是無法做到對資料的恰當評估,就無法對資料進行有目的的排隊,就無法對無關緊要的資料進行舍棄,同時也就無法將重要的資料有效地引用到你的文章之中。所以,我們經常聽到論文答辯的時候,有的答辯委員老師就直言不諱地指出,你的論文在資料收集上層次太低,或者你所收集的資料已經過時了,這種資料也包括外國資料在內。外國的資料的也要收集到最新的,而不是隨手收集隨手採用。因此,該原則不僅提出了資料全面的要求,而且也提出了資料新穎的要求。

熱點內容
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專業目錄 發布:2025-08-17 15:35:14 瀏覽:762
大學生插女 發布:2025-08-17 15:16:03 瀏覽:253
銀行招本科生嗎 發布:2025-08-17 15:11:42 瀏覽:653
浙江大學新聞學博士點 發布:2025-08-17 15:05:06 瀏覽:277
道橋本科生 發布:2025-08-17 15:04:24 瀏覽:816
北京514所本科生工資 發布:2025-08-17 14:35:07 瀏覽:396
2015年英國大學管理專業 發布:2025-08-17 14:29:55 瀏覽:545
中國大學生失聯在美國 發布:2025-08-17 14:20:06 瀏覽:292
吉林大學李松教授 發布:2025-08-17 14:17:59 瀏覽:198
合工大本科生畢業論文 發布:2025-08-17 14:15:41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