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999年本科專業設置
Ⅰ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畢業證國家承認學歷嗎
中央廣播抄電視大學的襲畢業證國家承認學歷。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一般指國家開放大學,是一所世界一流公立成人高校,創立於2012年6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主要面向成人開展遠程開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學校。
國家開放大學可以設置本科專業,按我部有關規定辦理。首批設置本科專業為19個。國家開放大學可授予學士學位,其程序是由學校向北京市學位委員會提出申請並獲批准通過後,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
(1)教育部1999年本科專業設置擴展閱讀:
1999年,教育部組織實施"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旨在探索並構建現代遠程教育條件下人才培養的模式以及相應的教學模式、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全國44所省級電大及中央電大西藏學院已全部參與試點,試點教學網路已覆蓋大陸所有省區。
截至2016年秋,試點累計開設專業36個(其中本科15個,專科21個),累計注冊學生146.7萬人(本科65.9萬人,專科80.8萬人)。試點畢業生累計16萬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開放大學
Ⅱ 我國一般由教育部根據什麼來劃分專業
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1998年頒布)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項基本的指導性文件。目錄規定專業劃分、名稱及所屬門類,反映培養人才的業務規格和工作方向,是設置、調整專業,實施人才培養,授予學位,安排招生、指導畢業生就業,進行教育統計、信息處理和人才需求預測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二、本目錄是教育部依據《關於進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修訂工作的通知》(教高13號)確定的指導思想及總體部署,按照科學、規范、拓寬的工作原則,在1993年原國家教委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及原設目錄外專業的基礎上,經過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立項研究、分科類進行專家調查論證、總體優化配置、反復徵求意見,並經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專家審定會審議後確定的。
三、本目錄的學科門類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原國家教委1997年聯銜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的學科門類相一致。分設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十一個學科門類(無軍事學)。下設二級類71個,專業249種。與原目錄比較,增加了管理學門類,二級類也做了較大的調整,專業種數由504種減少至249種,調減幅度為506%。本目錄還覆蓋了原目錄外專業74種。本目錄哲學門類下設二級類1個,3種專業;經濟學門類下設二級類1個,4種專業;法學門類下設二級類5個,12種專業;教育學門類下設二級類2個,9種專業;文學門類下設二級類4個,66種專業;歷史學門類下設二級類1個,5種專業;理學門類下設二級類16個,30種專業;工學門類下設二級類21個,70種專業;農學門類下設二級類7個,16種專業;醫學門類下設二級類8個,16種專業;管理學門類下設二級類5個,18種專業。
Ⅲ 本科專業目錄中所列的十二個學科門類有哪些
教育部下達新版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啟用。
新設置的13個學科門類,分別是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軍事學。
Ⅳ 學動漫去哪個學校
學動漫可以去北京電影學院、大阪藝術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東京藝術大學。
1、北京電影學院
東京藝術大學,位於東京都台東區上野公園的日本國立大學。主要目的為培養美術和音樂領 域的藝術家。也多被簡稱為「藝大」。東京藝大培養了許多日本代表性的藝術家,其 中美術學部是日本絕大多數著名畫家、藝術家的搖籃。在日本國內被一致公認為日本最高的藝術家培養機構。
Ⅳ 材料科學與工程這個專業真的不行嗎
不會,這個專業非常有前景。
材料科學與工程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材料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2012年,該專業正式出現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之中 。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具備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方面知識,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及人文情懷,又有較強的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能在金屬材料及其復合材料制備、成型、熱處理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 。
學科發展歷史
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前身是186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成立之初的地質與采礦學科,後來學科經過發展逐漸衍生出冶金專業,之後從冶金中分化出金屬材料專業,隨著化工學科中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並入,最終形成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1950年之後,中國材料科學在國內開始起步,國內各重點理工科大學在不同學科門類中都設有材料相關的系部。例如,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科始於1952年成立的金屬熱處理專業和1955年成立的焊接專業;天津大學材料學科始於1952年成立的硅酸鹽工學專業、1952年成立的金屬熱處理設備及車間專業和1958年成立的塑料工學專業。
20世紀50年代,中國高等教育的辦學模式是仿照前蘇聯,專業劃分細致,學生知識面較狹窄,培養的畢業生服從國家統一分配,可立即赴相應崗位任職。
改革開放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隨著國家對人才培養理念和思路的轉變,各大高校紛紛將分散在不同系部的材料學科資源加以抽提和整合建立了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並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科趨勢下,打破傳統按照材料類別進行培養的模式施行大材料教育 。
1998年,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最先出現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1998年頒布)》的「工科本科引導性專業目錄」中,專業代碼為080205Y 。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對1998年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1999年印發的專業設置規定進行了修訂。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正式出現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之中 。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材料科學與工程
Ⅵ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的專業設置
農學專業
學院傳統優勢專業,歷史可上溯至1936年,是學校最早設立的專業之一,屬於農學學科,授予農學學士學位。創辦72年來,已具有明顯特色:一是辦學思路明確,始終堅持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理念,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廣適應」的高級農業復合型人才;二是培養體系完整,鑒於農學專業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強,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要求高的特點,建立了「三結合」、「三層次」和「二制度」的完整培養體系:三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教學與生產相結合、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三層次: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堅持實踐四年不斷線。二個制度: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和班主任制。三是學科積淀厚重,農學專業自20世紀70年代設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兩個專業方向,學院優良的學科資源和雄厚的科研實力,為農學專業本科教學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和促進作用,高年級學生可根據社會需要選擇農學、煙草和種子三個方向;四是人才隊伍優秀,農學專業依託作物學科優勢,注重在科研和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同時,將優秀的博、碩士畢業生吸納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來,師資隊伍朝著高學歷、高職稱、年輕化的方向發展。目前農學專業已發展為在國內同類專業中具有較大影響、與重點學科相匹配的優勢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作物生產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勝任作物栽培、良種培育、種子生產、煙草生產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普及、開發推廣和農業管理工作的復合型高素質農業科技人才。高年級學生可根據社會需要選擇農學方向、煙草方向和種子方向,並修讀相關課程。畢業生適宜在農業管理、農林院校、農業科研、農業企業、煙草公司、種子公司、農資公司等相關部門就業,從事行政管理、技術指導、成果轉化、科研教學、市場營銷等工作。
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種子科學與工程是我校2010年新設立的本科專業,學制4年,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符合學士授予條件者授予農學學士學位。本專業依託我校作物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農業部重點學科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平台,具備良好的教學和科研條件,擁有從本科到博士完整的學歷培養層次,分別於2003年和2004年被批准為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權點。本專業的專任教師是一支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學團隊,其中教授佔25%,副教授和高級實驗師58.3%,具有博士學位的58.3%人。博士生導師佔16.7%,碩士生導師佔75%。
種子科學與工程是作物(包括糧食、經濟、蔬菜、花卉等)改良、種子生產、種子加工、種子銷售、種子管理五大系統有機結合,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所需的優良品質、優質安全種子提供理論和技術保障的新型交叉學科。本專業將按照國發〔2011〕8號《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有關「農作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的精神,培養具備種子科學與工程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綜合運用生物科學與技術,研究植物種子的特徵特性、生命活動規律和種子生產、加工、貯藏、檢驗新技術;勝任種子科學與工程技術的相關部門或單位從事教學與科研、新品種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級種子科學技術人才、種子行政管理人才和種子企業管理的高級人才。
農村區域發展專業
前身為學院於1996年設立的農業推廣專業,1999年根據教育部本科專業結構調整更名為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屬於管理學科,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2003年持續發展與推廣學二級學科獲博士、碩士授權點;2008年農業多功能性產業二級學科獲博士、碩士授權點。在辦學歷程中,逐漸形成明顯特色:一是優良的學科資源為該專業本科教學提供了必要的支撐和促進作用;二是專業人才培養明確定位為懂技術、會管理、謀發展;三是具有福建省鄉村休閑發展協會,福建農林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所,福建省農學會庭園經濟分會等三大學術平台,發揮學院農學與管理學學科互補優勢,促進對台農業合作與交流和海峽西岸新農村建設。專業創辦10多年來,編寫了該專業通用主幹課教材4部,《農村發展規劃》、《現代科學與技術概論》、《農村發展研究方法》和《農村發展概論》,其中《農村發展規劃》獲得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材獎;建設了省級網路課程——《農村社會調查學》,建立了本科生課外實踐基地——「屏南縣屏嶺下鄉反季節蔬菜基地」,組建了本科生學術論壇——「三為論壇」,實施了低年級本科生導師制。目前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已發展成為在國內同類專業中具有重要影響的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有農村發展和農業推廣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企業、推廣部門、政府及事業單位勝任計劃與發展、規劃與設計、推廣與創新、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高素質專門人才。畢業生可從事農業推廣、行政管理、教學科研、情報管理與信息咨詢、農副產品與農資產品的營銷策劃、報社與出版社、傳播與教育以及科技開發與服務、區域發展規劃與管理等工作。
Ⅶ 安徽公務員考試的專業分類是什麼情況
安徽省考針對市級以上省考職位以及市級以下省考職位的申論試卷有所區別,一般報考市級以上職位的考生申論試卷為A卷,報考縣級以下職位的考生則考申論B卷,兩份卷子在總體上的區別並不大,只是個別題目不同而已,但是申論A卷一般要比申論B卷難一點,以用來區分開各位考生的總體水平,篩選出優秀人才。
Ⅷ 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規定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規定
第一條為了促進高等教育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加強和改善對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以下簡稱「專業」)的宏觀管理,推進高等學校依法自主辦學進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和調整,應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規律,正確處理需要與可能,數量與質量,近期與長遠,局部與整體,特殊與一般的關系。
第三條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和調整,應有利於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形成合理的專業結構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設置。
通過現有專業擴大招生、拓寬專業服務方向或共建、合作辦學等途徑,能基本滿足人才需求的不應再新設置專業。
第四條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和調整,應符合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及有關要求,按規定程序辦理。 第五條高等學校設置和調整專業必須具備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經學校主管部門(指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國務院有關部門,下同)批準的學校發展規劃,有人才需求論證報告,年招生規模一般不少於60人(特殊專業如藝術類專業執行具體規定);
(二)有專業建設規劃、符合專業培養目標的教學計劃和其他必需的教學文件;
(三)能配備完成該專業教學計劃所必需的教師隊伍及教學輔助人員,一般應有已設相關專業為依託;
(四)具備該專業必需的開辦經費和教室、實驗室及儀器設備、圖書資料、實習場所等辦學基本條件。
第六條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實行總量控制,在學校主管部門核定的專業數內,學校年度增設專業數一般不超過3個。
第七條高等學校原則上按其分類屬性設置專業,以形成優勢和特色,根據需要與可能也可適量設置學校分類屬性以外的專業。
第八條高等師范院校增設非師范專業(系指不以中等及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為培養目標的專業),應依據所在地區現設專業及人才供求狀況統籌考慮。
第九條基本辦學條件未達國家規定標准或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未通過的高等學校,不得增設新專業。 第十條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調整工作。
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核或審批所屬學校專業,應徵求學校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的意見。
第十一條高等學校依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在核定的專業設置數和學科門類內自主設置、調整專業。
設置、調整核定的學科門類范圍外的專業,由學校主管部門審批,報教育部備案。
第十二條高等學校設置、調整專業目錄外的專業,由學校主管部門按規定程序組織專家論證並審核,報教育部批准。
第十三條高等學校設置、調整國家控制布點的專業,由學校主管部門審核,報教育部批准。
國家控制布點的專業由教育部確定並公布。
第十四條高等學校專業設置數和自主審定專業的學科門類,由學校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核定,報教育部備案。
第十五條國務院有關部門所屬高等學校設置、調整專業,須考慮所在地區人才需求和現有專業設置情況,學校在向主管部門備案或申報專業時,須將備案或申報材料同時抄報學校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
第十六條專科層次的高等學校不得設置本科專業。 第十七條專業審核每年集中進行一次。由高等學校自主審定的專業,各校應於每年9月30日前將審定結果連同專業核定數執行情況表報學校主管部門;由學校主管部門按照統一表格於10月31日前核報教育部備案。
第十八條學校申請設置、調整由學校主管部門審批的專業,應向學校主管部門提交以下書面材料:
(一)學校發展規劃;
(二)申請報告(簡要說明設置或調整專業的主要理由和其它情況);
(三)申請表(按照教育部統一制定的格式據實詳細填寫);
(四)擬設專業的教學計劃;
(五)其他補充說明材料。
第十九條由學校主管部門審批的專業,學校申報時間及審批時間由學校主管部門自行確定,但學校主管部門應於每年10月31日前將審核結果按照統一表格報教育部備案。
第二十條由教育部審批的專業,學校主管部門應於10月31日前向教育部申報,提交專門報告並附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的書面材料。
申報目錄外專業,還須附專業論證報告、參加論證的專家名單、專業介紹、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專業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情況及其他說明材料。
教育部於當年12月31日前完成審批工作。 第二十一條目錄外專業的論證由學校主管部門邀請教育、科技、人事部門及有關單位(不含申請設置該專業的學校)專家、學者組成論證小組進行。論證小組一般不少於7人。論證小組人員名單須在論證前報教育部核准。
第二十二條對目錄外專業的論證應著重論證設置該專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包括:
(一)對擬設專業人才需求的分析;
(二)擬設專業與國內外相關或相近專業的比較分析;
(三)擬設專業的培養目標、業務范圍(主要指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主幹學科(或主要學科基礎)、基本課程、授予學位;
(四)擬設專業的教學計劃;
(五)擬設專業的辦學條件分析;
(六)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和情況。
論證後,由論證小組向學校主管部門提交論證報告和專業介紹。 學校及其主管部門應設立相應的專業設置評議機構對擬設置或調整的專業進行評議。評議結果原則上應作為設置和調整專業的依據。
第二十四條學校的專業設置評議機構為校學術委員會。校學術委員會根據社會人才需求、學校發展規劃和專業建設等情況,對本校的專業設置和調整方案進行評議。
第二十五條學校主管部門的專業設置評議機構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專業設置評議委員會,接受學校主管部門委託,根據國家、部門和地方的人才需求、現有專業布點情況、申報專業的設置條件,對本地區(部門)所屬高等學校申報設置的專業進行評議,為學校主管部門決策提供咨詢意見。
第二十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專業設置評議委員會由本地區(部門)高等學校、教育行政部門、計劃部門、人事部門及其他有關單位的專家、學者組成。委員由學校主管部門聘任。
第二十七條專業設置評議委員會對申請設置、調整的專業進行評議,可採取會議評議或通訊評議方式。
第二十八條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專業設置評議委員會應根據本規定製定工作細則,其工作細則、組成人員名單及變動情況報教育部備案。 第二十九條教育部對學校主管部門及其所屬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實行指導、檢查、監督。學校主管部門指導所屬高等學校專業建設,對新增設專業進行檢查、評估。
第三十條對違反本規定擅自設置和調整專業的,或辦學條件達不到專業設置標准、教學質量差、畢業生長期供過於求的,教育部或學校主管部門應責令其限期整頓、調整,情節嚴重的,可撤銷該專業。
第三十一條對專業設置管理混亂、教學質量低下、造成不良影響的學校或學校主管部門,教育部視具體情況予以通報批評,或同時中止其審定、審批專業的許可權。 第三十二條獨立設置的成人高等學校設置、調整本科專業由學校主管部門審核,報教育部批准。
第三十三條高等學校設置、調整專科專業由學校自主確定。學校主管部門可依據本規定的精神,制定相應的專科專業管理辦法。
第三十四條自學考試的本、專科專業的設置及調整,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十五條學校主管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六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規定》同時廢止。
Ⅸ 高等學校專業設置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專業設置原則:
包鎔從學校層面出發,提出了優化專業設置的四個原則:適應地版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權要的適應性原則;突出特色、注重內涵建設的重點發展原則;與學科建設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原則;注重規模兼顧效益的和諧發展原則。
高校的專業設置還應符合科學性原則和可行性原則,即專業設置要符合教育規律,並結合學校實際,根據自身條件出發設置適合專業。
(9)教育部1999年本科專業設置擴展閱讀:
高校設置專業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發展規劃;
2、有相關學科專業為依託;
3、有穩定的社會人才需求;
4、有科學、規范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5、有完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必需的專職教師隊伍及教學輔助人員;
6、具備開辦專業所必需的經費、教學用房、圖書資料、儀器設備、實習基地等辦學條件,有保障專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