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學歷普及
⑴ 中國現在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從恢復高考(1977年)以來,40年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共是9577萬人,其中三本以上佔一半,專科版生佔一半,也就是權說,本科生有4800萬人左右。
而1977年之前和民國時期的大學生少得可憐,對數據的影響不是很大。(在這里我要吐槽一下民國的大師們了,那個時候的大師水平也就那樣,瘸子裡面挑將軍,後來之所以真的成為大師,是因為後來不斷地學習,當時的大學教育水平真心不咋滴。)
看起來的確是很多,但是中國的人口總共是13億人,本科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3.69%,換句話說,只要你是本科生,你就碾壓了97%的中國人。
⑵ 本科學歷真的不值錢了嗎
本科已經普及了,大學生學歷不值錢。
大學專業和就業沒有關系
之所以學生要考大學,就是因為要進入到大學去學習相關的專業技能,但是目前我國的高校教育,仍然擺脫不掉中小學階段的應試教學方法,成績還是重要的評判標准。
本科對於就業的社會實踐和技能,一點都不重視,所以就算是上了4年大學,在畢業之後也還是不會任何的技能,雖然有著很多的儲備知識,但是並不能立刻上崗,企業自然是不願意重視這一類的大學生。
基層崗位大量缺人
因為上了大學,所以在畢業後「手高眼低」,根本看不上小企業,一心只想要進入到大企業,但是基層的工作人員越拉越少,我國沒有足夠的藍領人員來支撐,所以企業已經不會再招收高職位的員工,基本上招聘的都是基層員工,大學生自然不願意去面試。
全都去報考鐵飯碗
最近兩年「鐵飯碗」是越來越火,很多學生都已經選擇報考公務員,有的崗位甚至已經達到了3000:1的比例,在很多人的眼裡面,公務員都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
⑶ 當今社會專科學歷越來越普及,從你個人角度去分析,專科與本科的區別是什麼假如你是一個企業負責人,你
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專科和本科的區別主要是這7點!
當你在招聘網站上點擊瀏覽招聘信息,被招聘條件「本科以上學歷」拒之門外;在一些福利政策面前,被一條要求「本科以上學歷」的條件擦肩而過。
遇到這些情況心中是否後悔過當初為什麼不努力學習考個大學,又或者苦惱,不甘心本科文憑不一定就能力突出,經驗才是硬道理。
高學歷並不一定能在事業成功,但是學歷這個門檻讓很多人痛哭流涕,在很多方面受學歷的限制,比如升職、加薪等,這些條件直接影響到我們,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關於專科與本科之間7個方面的差別。
專科與本科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
1、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應聘
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招聘基本都要求本科或碩士以上學歷,專科幾乎沒有應聘或考試資格;就連大學生最為看重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大多也只是部分艱苦工作崗位允許專科生報考,而且工作地點基本在基層。如果學歷不夠,會喪失許多理想的工作機會。
2、學校教師應聘
隨著國家對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如今教師招聘要求也提高了許多,許多學校後勤管理人員及實驗員都要求本科,一些中小學招聘老師都要求本科以上,專科以上學校招教師都要求碩士或博士,連本科畢業生都基本沒有機會。
3、工資定級
目前,我國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基本都是按照學歷定工資,本科工資比專科工資高一檔次,較規范的企業也是按學歷定工資;而且本科以上的獎金和提升機會都比專科相對多一些;當然也有部分企業部分崗位,並不以學歷定崗,而是從員工創造的效益出發。
4、人事改革
許多單位(尤其是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提拔幹部、競選領導基本條件都是本科以上學歷,即使自己完全可以勝任,卻沒有競選資格,機遇擺在面前卻抓不住,專科以下即使找到工作,在以後的工作中晉升中也面臨諸多困難。不光是國家機關,如今許多知名企業招聘,基本都要求本科以上學歷。
5、考研究生
有了本科學歷,不需學位證,就可以直接報考全國統招研究生,而專科生只能在專科畢業滿兩年後以同等學歷報考研究生,或專科畢業滿5年報考統招研究生。
盡管國家規定允許專科畢業滿兩年後以同等學歷報考研究生,但許多大學實際上卻不願招收專科生,會在許多方面設障礙,要求發表論文,加試專業課,英語達到什麼水平等。
另外,在職獲取碩士學位還要有學士學位,如果是專科,今後若想在職獲取碩士學位,機會相對很少。說白了,之所以有這么多人報考研究生,除了應屆大學生之外,大多數在職人員都是為了自己日後晉升再早做准備!
6、職業資格證書
許多國家職業資格證的報考條件都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如現在公證員、律師、法官和檢察官的司法考試報名條件要求必須是本科以上學歷,國家承認均可,不分專業,如許多律師本科都不是學法律的,學中文的、經濟的、化工的,什麼專業都有。
如果只是專科,不管是哪個專業,也不管畢業於哪個學校,也不管個人有什麼背景關系,就基本做不了公證員、律師、法官和檢察官了。
7、出國留學
現在許多國家都承認我國的本科學歷,尤其是自考,在幾種專升本途徑中相對難度高,在國際上的認可度非常高,世界上二十幾個主要發達國家都承認我國的自考,有了本科,就可以在國外直接報讀更高一級學歷了,不需要在國外再浪費時間,這樣也可以省許多費用。
本科學歷是有這些優勢,當然也不排除少數專科學歷的人同樣混的非常出色,但是學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加分項,擁有高一點的學歷,就代表著擁有高一級的起點,在職場中選擇自考獲得高學歷會讓你有脫胎換骨的感覺!
8、構建更高層次的交際圈
當你處於本科階段的那一刻,就會發現,自己接觸的人和事物都發生了改變,而自己的心態和想法也在悄然變化。你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到了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獲得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你不僅在專業領域上鍛煉了自己,還加大和提升了自己的交際圈。這對自己將來的就業也是一大墊腳石。
⑷ 為何本科生的社會地位越來越低未來本科生會普及嗎
很多大學生他們在面臨畢業的時候都會感覺到前景非常的迷茫,因為他們感覺到現在的本科生的變不綠也是實在是太高了。而且能夠看到現在很多的大學生,他們在畢業了之後也會選擇去提升自己的學歷,選擇去考研。所以能夠看出來現在每年的考研人數也是幾十萬幾十萬地增加著,而且也能夠看出來,不管是什麼行業內卷的嚴重性也是越來越大了。大家都感覺到以前都希望自己能夠讀上大學,本科畢業就能夠找一個很好的工作。
而且有的學生他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在一些崗位裡面的職位並不是很高,甚至是從基層開始做起。但是隨著他們經驗的積累以及在後期的表現,如果更加出色的話,也會有升職加薪的機會。所以從現在來看的話,未來本科生當然會逐漸的普及。因為能夠看出來現在的國家各個方面的保障福利也是越來越好了,而且生活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因此相信在未來本科生的普及率會越來越高。
⑸ 中國本科學歷人口佔比是多少
本科生僅占總人口的3.4% 。
從2019年起,北京大專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50%,其中本科以上的人口佔比超過35%,在我國31個省區市中排名第一。上海大專以上人口佔比超過30%,其中本科以上佔比超18%,排名第二位。此外,天津、內蒙古的大專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20%。相比較而言,廣西、西藏、貴州大專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不足10%。
這造成了兩大現象:首先,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頂尖大高校留京率持續下行;其次,不少中西部地區開出優惠條件吸引高學歷畢業生。
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2002年時是15%,到2019年,這一數據已經達到51.6%,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普及化是提高國民素質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美國在2010年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口比例是24%。不過,需要注意兩點,首先是高等教育結構是否合理,其次是高等教育的質量如何。
避免盲目學歷「競賽」:
整體學歷的提升,一方面帶來人口素質的逐步提升;但另一方面,又需要避免學歷提升的盲目性。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後,繼續以學歷為導向辦學,必然會出現高職擴招、專升本擴招、研究生擴招、博士擴招。而讀完博士,從事的工作可能就是之前研究生或本科生就能勝任的工作。出現這種局面,無疑就是教育浪費和人才浪費。
可以看到,目前學歷所帶來溢價在減弱。現在研究生的數量在逐步上漲,相對來說本科生的競爭力在下降。而大城市本來就是高學歷人才聚集的地方,必然出現高學歷人才更多的現象。人們認為教育是對能力的一種培養,因此從薪酬上看,博士生的薪酬一般比碩士生高,碩士生的薪酬也會比本科生高,這促使了人們追求高學歷。但一些目前由博士擔任的職位,可能本科生就可以干。
⑹ 為什麼中國不能普及本科學歷
沒有一個任何國來家普及的源。如果大家都去上本科了,誰來干那些技術性的工作呀?我們的這個社會,需要各個層次的人才,有什麼能力干什麼樣的活啊?他沒有那個學習的料,你還逼著他去學習,對他也是一種痛苦,如果他是一個廚師非常擅長做飯,你非得讓他去學習,他學不了,對他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難受的事情,因人而異吧。
⑺ 有人說本科生已經爛大街了,這是為什麼呢
引言:高考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如果說上一個好的大學,那麼對於找工作來說有非常大的好處的。相反沒有上一個好的大學,那麼後期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說你的工資肯定是沒有別人高的,想讓自己有一個高的工資,那麼必須提高自己的價值。
三、大批的本科生失業,讓別人有種錯覺
現在大多數地方招人,他招的都是本科學歷或者是碩士博士學歷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專科生真的是非常不佔優勢,而且有非常多的本科學生畢業之後就直接失業了,因此也導致別人有這樣的一種感覺,本科生太多,別人選擇都選擇不過來,但是要相信本科生還是非常有用的,不要覺得他爛大街,等到自己真正想要考取證書的時候就會發現本科也是一個高含量的東西。
⑻ 中國擁有本科學歷及以上的占總人口比例多少
中國本科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3.69
1、從恢復高考(1977年)以來,40年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共是9577萬人,其中三本以上佔一半,專科生佔一半,也就是說,本科生有4800萬人左右。
2、1977年之前和民國時期的大學生少得可憐,對數據的影響不是很大。
3、看起來的確是很多,但是中國的人口總共是13億人,本科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3.69%,,只要是本科生,等於碾壓了97%的中國人。
全國各類高等教育
1、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833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663所(含獨立學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增長1.22%。
2、其中,本科院校1245所,比上年增加2所,高職(專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
3、全國共有成人高等學校277所,比上年減少5所。
4、研究生培養機構815個,其中,普通高校580個,科研機構235個。
5、普通高等學校校均規模10605人,其中,本科院校14896人,高職(專科)院校6837人。
⑼ 本科率已經普及很高了,還有人願意上大專高職嗎
本科普及率即便已經大幅度提高,但對於那些學習能力孱弱的高中生來說依然遙不可及,高中畢業十七八歲剛剛成年,如果不繼續上學就會面臨殘酷競爭無處不在的現實社會,作為家長自然是難以接受的,因此大專高職即便不是理想之選,為了能夠讓孩子繼續有書可讀也會作為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只不過並非心甘情願的上學,而是迫於現實做出的無奈之舉。
由此可見,高中三年對於學生來說至關重要,甚至是關繫到未來人生走勢和前景的決定性階段,無論本科院校還是大專高職,只要能夠繼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就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要知道很多上大專高職的學生,背後都是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情,所以說不能因為學歷不如本科就自暴自棄,歸根結底還是應該把握一切值得珍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