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葯學類本科畢業論文

葯學類本科畢業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6-15 21:29:23

⑴ 葯學本科畢業論文

淺談葯品不良反應與安全用葯
作者:XXX XXX XXX

【關鍵詞】 合理的用葯

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葯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近年來關於葯物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報道和討論比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臨床上對葯品的要求不僅僅局限於對疾病的治療作用,同時也要求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所使用的葯品應當盡可能少地出現ADR。根據WHO報告,全球死亡人數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於不合理用葯[1]。在我國,據有關部門統計,葯物不良反應在住院患者中的發生率約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於濫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葯菌感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百億元以上[2]。

合理用葯始終與合理治療伴行,是一個既古老又新穎的課題,也是醫院葯學工作者永恆的話題。醫院葯學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務患者為中心、臨床葯學為基礎,促進臨床科學用葯,其核心是保障臨床治療中的安全用葯。目前公認的合理用葯的基本要素:以當代葯物和疾病的系統知識和理論為基礎,安全、有效、經濟及適當的使用葯物[2]。

下面結合臨床工作實踐,並結合文獻,淺談一下臨床常見的葯品不良反應與安全用葯問題。

1 抗生素濫用,導致葯物的不合理應用

現如今醫療糾紛頻發、醫源性或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醫療以及用葯成本過高等,已成為多數國家、地區面臨的問題,我國在這些方面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合理用葯的實踐步履艱難,進展遲緩,遠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實際上,葯物不良反應已成為危及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而抗生素的濫用現象在我國臨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資料表明,我國三級醫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約為70%,二級醫院為80%,一級醫院為90%[3]。抗生素的濫用,不僅使葯物使用率過高、導致醫葯費用的急劇上漲,同時也給臨床治療上帶來了嚴重的後果。現在,很少有醫生對抗生素進行過系統、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選擇抗生素時不加思考,不重視病原學檢查,迷戀於「洋、新、貴」,盲目的大劑量使用廣譜抗生素,或幾種抗菌葯同時應用,致使大量耐葯菌產生,使難治性感染越來越多,醫療費用也越來越高。臨床上很多嚴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為耐葯感染使用抗生素無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說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臨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卻不在少數。濫用的後果是在宏觀上造成細菌的抗葯性增強,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喪失,最終導致人類無葯可用;在微觀上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葯源性損害。由於人體內部有許多菌群,正常情況下他們相互制約,形成一種平衡,抗生素的濫用就可能對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壞,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虛而入導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臨床分科過細,醫師缺乏正確的抗菌葯物知識;正確的葯品信息獲取困難;醫師缺乏全面的葯學知識等,也是導致用葯錯誤的重要原因。長時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把抗生素當作家庭的常備葯,稍微有些頭痛腦熱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動要求用好葯、貴葯,就更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細菌耐葯的發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葯不僅僅是醫學問題,也不僅僅是臨床醫師需要注意的問題。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葯,醫生、患者、葯師、葯品管理部門需要互相協作才能得以實現。

2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葯品不良反應的發生

導致ADR的原因十分復雜,而且難以預測。主要包括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葯品因素 (1)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種葯有兩種以上作用時,其中一種作用可能成為副作用。如:麻黃鹼兼有平喘和興奮作用,當用於防治支氣管哮喘時可引起失眠。(2)不良葯理作用:有些葯物本身對人體某些組織器官有傷害,如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能使毛細血管變性出血,以致皮膚、黏膜出現瘀點、瘀斑。(3)葯物的質量:生產過程中混入雜質或保管不當使葯物污染,均可引起葯物的不良反應。(4)葯物的劑量:用葯量過大,可發生中毒反應,甚至死亡。(5)劑型的影響:同一葯物的劑型不同,其在體內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劑量也會引起不良反應。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別: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約為3∶2;粒細胞減少症則女性比男性多。(2)年齡:老年人、兒童對葯物反應與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兒童對葯物的代謝、排泄較慢,易發生不良反應;嬰幼兒的機體尚未成熟,對某些葯較敏感也易發生不良反應。調查發現,現60歲以下的人,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9%(52/887),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為15.85%(113/713)[4]。(3)個體差異:不同人種對同一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種的不同個體對同一葯物的反應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腎功能減退時,可增強和延長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應。

2.3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葯:誤用、濫用、處方配伍不當等,均可發生不良反應。(2)長期用葯:極易發生不良反應,甚至發生蓄積作用而中毒。(3)合並用葯:兩種以上葯物合用,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5%,6種以上葯物合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15種以上葯物合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5]。(4)減葯或停葯:減葯或停葯也可引起不良反應。例如治療嚴重皮疹,當停用糖皮質激素或減葯過速時,會產生反跳現象。

各種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應,中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發生的幾率不同。出現葯品不良反應時也不必過於驚慌,患者用葯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如果出現了較嚴重或說明書上沒有標明的不良反應,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3 怎樣做到安全用葯

(1)不能輕信葯品廣告。有些葯品廣告誇張葯品的有效性,而對葯品的不良反應卻隻字不提,容易造成誤導。(2)不要盲目迷信新葯、貴葯、進口葯。有些患者認為,凡是新葯、貴葯、進口葯一定是好葯,到醫院里點名開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況下就到葯店裡自己買葯,都是不恰當的。(3)嚴格按照規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葯物。用葯前應認真閱讀說明書,不能自行增加劑量,特別對於傳統葯,許多人認為多吃少吃沒關系,劑量越大越好,這是不合理用葯普遍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4)葯品消費者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用葯後如出現異常的感覺或症狀,應停葯就診,由臨床醫生診斷治療。這里需要告誡葯品消費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葯品後出現可疑的不良反應,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要由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認真地進行因果關系的分析評價。

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問題的日益關注,葯品不良反應的危害已經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國家正在建立、健全葯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制度,盡量避免和減少葯品不良反應給人們造成的各種危害。因此,人們應抱著無病不隨便用葯,有病要合理用葯,正確對待葯品的不良反應的態度,正確的服用葯物和保管葯物,不斷提高用葯水平,從而達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經濟、適當地合理用葯。

【參考文獻】

1 徐年卉,林國生,付潔,等.合理應用抗菌葯物管理工作的經驗探討.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2):143-144.

2 唐鏡波.合理用葯的評價與實踐要點.全軍臨床合理用葯研討班論文摘要匯編,1990,64.

3 劉振聲,金大鵬,陳增輝.醫院感染管理學.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0,314.

4 孫定人.葯物不良反應,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03.

5 曹全英.合並用葯可能引起的毒副反應.中華今日醫學雜志,2003,3(24):42.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⑵ 葯學畢業論文

1.非甾體抗炎葯物的合成及抗炎鎮痛活性的研究
2.硫雜杯芳烴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3.奧沙普嗪的化學結構修飾研究
4.分櫱蔥頭中甾體皂苷成分的分離和鑒定
5.新型選擇性環氧合酶 -2抑制劑的研究
6.錳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擬酶的研究進展
7.吡唑衍生物類環氧合酶-2抑制劑研究進展
8.呋喃酮衍生物類環氧合酶-2抑制劑研究進展
9.硫雜杯芳烴的研究進展
10.氯化鎘對人體的毒性及其機制研究進展
11.某院抗菌葯物使用調查分析
12.感冒葯使用情況調查分析
13.住院患者抗菌葯物使用情況調查分析
14.某院某科抗生素使用調查分析
15. 2011年我國抗生素市場分析
16.某種類葯物不良反應及合理應用
17.臨床抗感染葯物使用的調查分析
18.抗腫瘤葯物的研究進展
19.抗病毒葯物的現狀與研究進展
20.臨床抗生素應用調查分析
21.抗感冒葯物的不良反應及合理應用
22.喹諾酮類抗菌葯研究進展
23.抗癌金屬配合物的研究新進展
24.鉑類抗癌葯物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25.某醫院調查報告
26.某葯廠調查報告
27.抗生素類葯物在臨床的應用現狀
28.高效液相色譜法及其在葯物分析中的應用
29.中國臨床葯師發展現狀調查
30.中國臨床葯師發展現狀調查
31.葯物分析在葯學各領域的應用
32.某葯檢所調查報告
33.分析儀器公司調查報告
34.某醫院葯劑科參觀報告
35.中國本土製葯企業新葯研究開發發展的研究 36.某葯品的質量研究方法

⑶ 葯學論文主題有哪些

葯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主要有三種形式:調研報告,文獻綜述和科研論文。確定畢業論文形式時要多方考慮,首先要確定論文題目的范圍,論文要解決一個什麼問題,通過什麼方法解決等,還要考慮到搜集論文論據和相應資料的便捷性。論文形式不同,寫作方法不同。

1、調研報告(社會調查)

一般包括調查的目的和任務、方法、內容、結論等幾部分內容,論文中還應有標題、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等。

例如:調研報告類——某醫院門診兒科抗感染葯使用調查分析

目的:了解常用抗感染葯物在某院門診兒科的使用情況,為臨床合理用 葯提供參考。

方法:隨機抽取本市某三甲醫院2008年1月門診兒科處方2452張,採用合理用葯國際指標和用葯頻度(DDDs)排序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患兒性別、年齡、疾病名稱、抗感染葯物的名稱、劑量、用法用量,並根據抗感染葯物的使用率、使用種類、聯合用葯等情況進行分析。

結果:抗感染葯物使用率為69.98%,注射劑使用率為22.38 %,65.33%的兒科患者使用了抗感染葯物,共涉及8類20種抗感染葯物。用葯頻度(DDDS)排序前 3位的是:阿奇黴素、頭孢克肟、頭孢克洛,阿奇黴素在處方金額和DDDs 統計中均為第 1位,單一用葯率95.92%,聯合用葯率 4.08%。處方中使用的氨基糖苷類葯物均為眼部用葯或咽部噴劑,局部用葯,吸收較少,對患兒影響不大。

結論:該院兒科抗感染葯物使用普遍,抗菌葯物使用的問題較多,存在「大包圍」使用等不合理用葯的現象,需進一步採取干預措施。

2、文獻綜述 (文獻查找)

檢索與閱讀相關的文獻資料,對檢索到的文獻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寫出文獻綜述報告。綜述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①目前的研究概況;②過去研究中存在的問題;③結論及解決思路。

例如:文獻綜述類——脂質體作為心腦血管葯物載體的研究進展

總結近年來脂質體作為心腦血管葯物載體的最新進展,介紹脂質體、長循環脂質體、受體介導脂質體等將葯物導向心臟、血栓以及協助葯物通過血腦屏障等方面的應用。

3、科研論文(專題實驗)

一般由標題、內容摘要、關鍵詞、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參考文獻等幾部分組成。

例如:科研論文類——小鼠乳腺癌細胞系Ca761-03的建立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

目的:建立體外培養的小鼠乳腺癌細胞系,明確其生物學特性。

方法:利用乳腺癌移植瘤組織,進行體外原代培養,並對其純化和反復傳代,進行生長曲線,倍增時間,軟瓊脂集落形成,細胞周期,染色體眾數,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及體內成瘤率,轉移率等鑒定。

結果:建立了一個小鼠乳腺癌細胞系,命名為Ca761-03。其生長迅速,呈貼壁生長。倍增時間為25.98 h;平均軟瓊脂克隆形成率為5.39%;G1期31.8%,S期57.3%,G2+M期10.9%;CK染色為陽性,ER,PR均為陰性;體內移植成瘤率100%,肺轉移率100%,未見淋巴結轉移。

結論:成功建立了小鼠乳腺癌細胞系。並對其生物學特性進行了較系統的觀察與研究。

以上是葯學畢業論文的三種論文形式,具體的論文題目可從葯品采購、加工、生產、銷售和管理環節,以及合理用葯和葯物研發等方面選擇一個方向,進行較為深入的學習了解,找出實際工作中有待研究解決的問題,確立論文的題目。

⑷ 葯學專業的論文寫什麼合適

談怎麼寫之前,先說寫哪一類,我給你分開來說。
葯學專業畢業論文分綜述類、調研類和實驗類。
葯學專科畢業論文可以寫綜述類或者實習報告。
葯學本科畢業論文要求有數據分析,只能寫調研類和實驗類,且大部分學校會要求寫實驗類。
調研類畢業論文,可通過調查問卷收集數據進行分析,也可對已有的數據進行回顧性分析(例如醫院某一段時間處方用葯的分析)
實驗類畢業論文,分葯劑、葯分、葯化、葯理等實驗,選題也各不相同。一般制備工藝和質量研究類較容易。
實驗類畢業論文關鍵是要有實驗數據和圖譜,這點你也可去葯標網求助。

⑸ 葯學本科畢業論文怎麼寫

這個首先要看你熟悉什麼方面的,畢竟葯學有很多方面的,你要挑選你熟悉的方面去寫。專
第一,你要屬根據你的專業和熟悉的方面去選擇題目
第二,偶了選題你可以根據選題去找資料和文獻那些,一定要多花時間去看,
第三,根據你了解的去編寫大綱,記得大綱要認真的寫,認真的修改。
第四,那就可以根據大綱去寫內容了。
還有一點是多找些和你題目相似的範文看看,但是只可以參考不能抄,不然查重過不了。

⑹ 中葯學畢業論文怎麼寫3000字左右

想個論文題目。 然後去網上找相關資料. 不要全部模仿. 找你自己覺得可效仿的某部分,然後就自己寫一部分出來

⑺ 中葯學畢業論文範文

我所要復研究的課題是制「中國醫葯批發企業現狀與發展」。對一個醫葯批發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葯品的來源和銷售,每個醫葯企業都有固定的供應商和一定的營銷手段,葯品的供應需要醫葯物流的支持,而銷售呢,就需要醫葯銷售的支持,所以醫葯批發企業的現狀與發展,是隨著醫葯物流和醫葯銷售而走的。 然而,在進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後,我慢慢的對企業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一個醫葯批發企業如果想做大做好,就要運用網路,建立醫葯電子商務,這樣醫葯批發企業才會有更好的發展。最後,我根據自己的個人看法,對醫葯批發企業的發展趨勢做了幾點歸納, 本次我要做的課題的目的和意義是:隨著醫葯行業的發展,醫葯批發企業也孕育而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醫葯批發企業又是葯廠與醫院、葯店的連接線,所以,醫葯批發企業的現狀和發展再醫葯行業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時,本次所做的課題,讓我深刻地了解了醫葯批發企業現狀與發展。使我對醫葯批發企業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同時對我以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⑻ 葯學專業畢業論文怎麼寫啊

畢業論文的寫作格式、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提供一些葯學專業畢業論文的題目,供參考。 1、膠囊的制劑工藝研究 2、分散片的制劑工藝研究 3、注射液制劑工藝的改進 4、幾個質的提取和轉化 5、口服液制劑工藝研究 6、顆粒劑制劑工藝研究 7、片劑制劑工藝研究 8、栓劑制劑工藝研究 9、片劑的質量標準的研究 10、膠囊的質量標準的研究 11、口服液質量標準的研究 12、顆粒劑質量標準的研究 13、栓劑質量標準的研究 14、中葯成分大孔樹脂分離純化研究 15、中葯提取工藝的研究 16、紫外分光度法測定製劑的含量 17、HPLC法測定製劑的含量 18、葯品標准中制劑測定方法的改進 19、某葯物的生產工藝的改進 20、某葯物的合成工藝的改進 21、制劑的葯效研究 22、制劑的剌激性研究 23、制劑的穩定性研究 24、醫院處方調劑的改進 25、醫院葯品管理的改進 26葯物生物轉化生產新工藝探索 27、酶促反應生產葯物工藝路線探索 28、BTC在化工生產中的應用研究 29、新葯開發葯效學研究 30、新葯毒性研究

⑼ 葯學專業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葯學專業的論文
信息化條件下對中西醫葯學特色的解讀

通過探討信息化發展和信息能力作用對中西醫葯學發展的影響,指出走中葯與天然產物葯物相結合的研究道路,將成為中國特色的創制新葯新方向。

研究中葯與天然葯物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創制新葯的重要途徑。天然產物是指植物、動物、微生物、礦物和海洋生物等。
中草葯是天然產物中被用作治療疾病的葯物,在我國應用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是天然葯物研究和創制新葯得天獨厚的寶貴源泉。我國現有葯用植物多達15000餘種。其中不少為中國特有植物。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在開發中草葯方面成績顯著,如我國科研工作者從中草葯常山和鴉膽子開始,最後從青蒿中提取的具有抗瘧作用的化合物青蒿素,是至今最為有效的抗瘧葯。到目前為止,我國科研工作者已從中草葯中分離出1000多個活性化合物,其中發現了一些具有抗腫瘤、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抗老年痴獃等功效的有效化合物。如從中草葯五味子中分離出的單體五味子丙素的合成葯,具有降酶保肝作用。從中草葯和植物中提取的生物鹼類成分的研究,極大地豐富了植物化學和天然葯物化學的內涵。目前經過中草葯有效成分篩選、研究和結構改造而獲得的葯物已佔全部葯物的60%以上。

⑽ 葯學專業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可以的,這個不難寫,需原創代筆約稿【點】圖像+吅哦!!!!

熱點內容
大學生當兵真的好嗎 發布:2025-08-16 08:18:49 瀏覽:575
薩拉戈薩大學專業 發布:2025-08-16 08:15:05 瀏覽:334
吳波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發布:2025-08-16 08:14:54 瀏覽:829
廣東工業大學老師工資待遇 發布:2025-08-16 08:01:06 瀏覽:239
美國大學抄作業被記錄 發布:2025-08-16 07:52:46 瀏覽:106
佛系研究生導師的特徵 發布:2025-08-16 07:42:59 瀏覽:895
海口大學專業 發布:2025-08-16 07:24:10 瀏覽:573
大學生黨員轉正評價 發布:2025-08-16 07:17:42 瀏覽:488
大學生軍歌 發布:2025-08-16 07:02:06 瀏覽:350
博士導師都很嚴厲么 發布:2025-08-16 06:30:28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