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全國本科學歷多

全國本科學歷多

發布時間: 2022-06-16 09:26:25

1. 中國本科學歷人口佔比是多少

本科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3.69%。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統計年鑒顯示,2019年,在對全國101.6萬人以上人口做了抽樣調查後發現:這一百多萬被抽樣調查大學專科人數77946人,佔比7.67%;本科學歷人數63739人,佔比6.27%;研究生6485人,佔比0.64%。整個大專以上學歷人數148170人,佔比14.58%。

抽樣調查發現:

這個抽樣調查的結果,基本就是我們國家目前的學歷現狀。也即,全國本科人口佔比只有6.3%,研究生佔比只有0.64%,大專以上學歷人口佔比只有14.6%。

看到這里,本科以上學歷的人不要再妄自菲薄了,你已經打敗了全國90%以上的人口,還是很值錢的。

這還是經過多年發展的結果。2009年,這個抽樣調查的數據中,大專以上學歷人口佔比只有7.29%。十年之間,這個數據翻了一番,堪稱不錯戰績。

2. 中國有多少本科生

中國有4800萬本科生。中國恢復高考以來,40年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共是9577萬人,其中三本以上佔一半,專科生佔一半,也就是說,本科生只有4800萬人。4800萬,看起來很多,但是中國人口15億,本科生僅占總人口的3.4%,換句話說,只要你是本科生,你的學歷就碾壓了96.6%的中國人。

本科生的前途

一般本科生的出路有很多,需要看你學習是哪一方面,如果你想要要好的工作的話,一般普通本科生的出路就是不會太方便,如果要是按照普通本科生的出路的話,每個出路有所不同,所以說在正常的情況下本科生的路會有其他方面不同,所以說要看你學的本科屬於哪一類的。

3. 2021全國本科學歷佔比

百分之四點四三。
2021年全國本科生佔比是百分之四點四三。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40年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共是11518.2萬人,粗略按照其中三本以上佔一半,專科生佔一半,也就是說,本科生有5759.1萬人左右。但是中國的人口總共是13億人,截止到2021年,大學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8.86%,本科生只佔4.43%。
本科學歷是指:按照國家對大學本科教育的要求,在校生需讀完4年課程並成績合格,拿到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學位證才算本科學歷。本科即大學本科,是學歷的一種,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一般由大學或學院開展,極少部分高等職業院校已經開展應用型本科教育。本科教育重於理論上的專業化通識教育,應用型本科側重於應用上的專業教育和實際技能教育,學生正常畢業後一般可獲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4. 中國有多少本科生

中國有大約4800萬本科生。中國人口15億,本科生僅占總人口的3.4%,換句話說,只要你是本科生,你的學歷就超越了96.6%的中國人。因此,提升學歷一定是有用的。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為了升職加薪、出國留學、考職業資格、考教師考事業編,考公考研,有一個本科學歷,才會有更好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本科的意思

大學本科學歷主要分為統招全日制本科和非統招本科兩種,普通高等教育統招本科又稱普通本科、全日制本科通常是由全國各地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考可以通過統招專升本選拔考試接受本科階段教育,學制2年。可以通過統招專升本選拔考試接受本科階段教育,學制2年。

5. 全國本科生多還是專科生多

全國專科生多。專科是指高職高專教育,是由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大學學歷層次之一。在中國,專科教育由高職和高專承擔,部分本科高校同時開設有專科。專科學歷層次不頒發學位證書,而頒發普通高校畢業證書。

本科和專科的區別

本科和專科側重點不同,所以學習的知識內容不一樣,本科的理論知識是相對比較多的,3年的時間是比較急促的,所以本科就讀的時間是4年,也有醫學類的本科是5年的,因為醫學比較特殊,要學習的理論知識更加多,側重基礎研究,學術方面的研究,而專科則是實踐能力學習,讓專科生出來社會有一技之長。

本科和專科雖然都是大學,但是培養出來的人才類型是不一樣的,本科培養的是知識型人才,而專科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以技術為主,本科畢業之後大都會去選擇做管理或者是公職類的崗位,而專科畢業大學生大都去了技術型的崗位。從社會的認可上來說,相對於專科生,企業也更加認可本科生,因為企業覺得本科接受的教育相對比較全面,更加符合公司的要求。

6. 中國本科學歷人口佔比

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全國人口中,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31個省份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省份有13個,在9年至10年之間的省份有14個,在9年以下的省份有4個。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和廣東受教育年限位居前五。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佔比由8.93%提升至15.47%。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內蒙古和江蘇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佔比位居前五;北京有超過四成人口擁有大學文化程度。

受教育年限:這5個省份提升多

從平均受教育年限看,在10年以上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廣東、遼寧、陝西、江蘇、吉林、新疆、海南、內蒙古和湖北13個省份。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超過11年,北京以12.64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位居榜首,上海和天津分別達到11.81年和11.29年。

這三大直轄市位居前三,主要與城鎮化率高有關。作為城市經濟體,這三地的城鎮化率均早已超過80%,三地的教育基礎雄厚,因此整體的受教育年限也比較高。

三大直轄市之外,東北的遼寧、吉林和中西部的山西、陝西整體的受教育水平也比較高。這些地方在計劃經濟時代,重化工業發展較為突出,工業化帶動城鎮化,而城鎮化又影響了受教育水平。

以東北為例,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對第一財經分析,東北進入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時間比較早,東北當年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是當時全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科教基礎很好,整體受教育水平較高。

相比之下,一些沿海發達地區如浙江和福建,受教育程度年限也比較少。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開明對第一財經分析,福建的城鎮化比較晚,加之高教基礎比較差,以前很多人受教育年限都比較短,因此整體受教育程度也比較低。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福建受教育程度低,既有過去存量的因素,也有後來增量的因素,即福建的產業結構中,輕紡工業十分突出,這些產業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文憑要求較低,加上高校資源較為薄弱,因此福建的受教育水平比較低。

西部地區尤其是大西南地區的山區比較多,教育發展較為滯後,「普九」工作完成得比較晚,再加上這一地區的城鎮化起步較晚,城鎮化率較低。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幅度較大的前5個省份為:西藏(1.5)、貴州(1.1)、上海(1.08)、安徽(1.07)和雲南(1.06)。

廣東大學文化人口佔比為何不高

從受教育程度來看,全國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 億人;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佔比由8.93%提升至15.47%。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內蒙古和江蘇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佔比位居前五。

北京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達到了41.98%,這一佔比在全國遙遙領先。一方面,北京不僅城鎮化早、城鎮化率高,而且高教資源實力也是首屈一指。另一方面,從產業結構來看,北京以現代服務業、高新產業為主,這些產業吸引的外來人口主要是以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才為主。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也可稱為數字經濟、信息經濟,這一產業一直是近幾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熱門方向。北京市四經普結果顯示,北京在該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高達138.9萬人,相當於滬深之和。其中,相當多的從業人員,是來自外地的大學畢業生。

另一大強一線城市上海的大學文化程度人口也到了33.87%,位居全國第二。作為我國城區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上海擁有大量的跨國企業以及上證所等金融機構,總部經濟、研發創新等十分突出,進而吸引了大量人才。上海財經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2019屆畢業生留在上海工作的比例都超過七成,在全國重點高校中名列前茅。

7. 中國目前本科生佔比多少

普通本專科招生.99萬人,比上年增加29.50萬人,增長3.87%;在校生2831.03萬人,比上年增加77.45萬人,增長2.81%;畢業生753.31萬人,比上年增加17.48萬人,增長2.38%。

成人本專科招生273.31萬人,比上年增加55.78萬人,增長25.64%;在校生590.99萬人,比上年增加46.84萬人,增長8.61%;畢業生217.74萬人,比上年減少29.30萬人,下降11.86%。

研究生招生85.80萬人,其中,全日制73.93萬人。招收博士生9.55萬人,招收碩士生76.25萬人。在學研究生273.13萬人,其中,在學博士生38.95萬人,在學碩士生234.17萬人。畢業研究生60.44萬人,其中,畢業博士生6.07萬人,畢業碩士生54.36萬人。

(7)全國本科學歷多擴展閱讀

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833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663所(含獨立學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增長1.22%。其中,本科院校1245所,比上年增加2所;高職(專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

全國共有成人高等學校277所,比上年減少5所;研究生培養機構815個,其中,普通高校580個,科研機構235個。普通高等學校校均規模10605人,其中,本科院校14896人,高職(專科)院校6837人。

8. 中國本科學歷人口佔比是多少

本科生僅占總人口的3.4% 。

從2019年起,北京大專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50%,其中本科以上的人口佔比超過35%,在我國31個省區市中排名第一。上海大專以上人口佔比超過30%,其中本科以上佔比超18%,排名第二位。此外,天津、內蒙古的大專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20%。相比較而言,廣西、西藏、貴州大專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不足10%。

這造成了兩大現象:首先,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頂尖大高校留京率持續下行;其次,不少中西部地區開出優惠條件吸引高學歷畢業生。

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2002年時是15%,到2019年,這一數據已經達到51.6%,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普及化是提高國民素質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美國在2010年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口比例是24%。不過,需要注意兩點,首先是高等教育結構是否合理,其次是高等教育的質量如何。

避免盲目學歷「競賽」:

整體學歷的提升,一方面帶來人口素質的逐步提升;但另一方面,又需要避免學歷提升的盲目性。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後,繼續以學歷為導向辦學,必然會出現高職擴招、專升本擴招、研究生擴招、博士擴招。而讀完博士,從事的工作可能就是之前研究生或本科生就能勝任的工作。出現這種局面,無疑就是教育浪費和人才浪費。

可以看到,目前學歷所帶來溢價在減弱。現在研究生的數量在逐步上漲,相對來說本科生的競爭力在下降。而大城市本來就是高學歷人才聚集的地方,必然出現高學歷人才更多的現象。人們認為教育是對能力的一種培養,因此從薪酬上看,博士生的薪酬一般比碩士生高,碩士生的薪酬也會比本科生高,這促使了人們追求高學歷。但一些目前由博士擔任的職位,可能本科生就可以干。

9. 中國擁有本科學歷及以上的占總人口比例多少

中國本科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3.69

1、從恢復高考(1977年)以來,40年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共是9577萬人,其中三本以上佔一半,專科生佔一半,也就是說,本科生有4800萬人左右。

2、1977年之前和民國時期的大學生少得可憐,對數據的影響不是很大。

3、看起來的確是很多,但是中國的人口總共是13億人,本科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3.69%,,只要是本科生,等於碾壓了97%的中國人。

全國各類高等教育

1、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833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663所(含獨立學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增長1.22%。

2、其中,本科院校1245所,比上年增加2所,高職(專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

3、全國共有成人高等學校277所,比上年減少5所。

4、研究生培養機構815個,其中,普通高校580個,科研機構235個。

5、普通高等學校校均規模10605人,其中,本科院校14896人,高職(專科)院校6837人。

熱點內容
天津外國語大學考研參考書目 發布:2025-08-14 12:06:56 瀏覽:730
燕山大學2014年高考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 發布:2025-08-14 11:57:39 瀏覽:162
中國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少將 發布:2025-08-14 11:57:30 瀏覽:423
紐約大學編導專業 發布:2025-08-14 11:52:30 瀏覽:243
北京師范大學生物信息考研 發布:2025-08-14 11:38:30 瀏覽:17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博士 發布:2025-08-14 11:38:24 瀏覽:830
海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 發布:2025-08-14 11:19:55 瀏覽:911
海南大學教務辦工作時間 發布:2025-08-14 11:18:20 瀏覽:136
西北工業大學單項獎學金名單 發布:2025-08-14 11:09:34 瀏覽:48
北京語言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考研 發布:2025-08-14 11:07:22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