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農本科專業有哪些
① 農林是什麼專業
農學(本科)
培養扎實的農學方面特別是作物生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勝任作物栽培、良種培育、良種繁育、種子生產、煙草生產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普及、開發推廣和農業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農業科技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農業生態學、作物栽培學、耕作學、作物育種學、種子學。
畢業生適宜在農業管理、農林院校、農業科研、農業企業(如煙草公司、種子公司、農資公司)等相關部門就業,從事行政管理、技術指導、成果轉化、科研教學、市場營銷等工作。
農村區域發展(本科)
培養具備農村區域發展和農業推廣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農業企業、推廣部門、政府及事業單位勝任計劃與發展、規劃與設計、推廣與創新、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研究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農業概論、管理學原理、農村社會學、農村發展概論、發展經濟學、發展社會學、農村發展研究方法、農業經濟學、農業推廣學、農業推廣技能等。
畢業生適宜在農業推廣、行政管理、教學科研、情報管理與信息咨詢、農副產品與農資產品的營銷策劃、報社與出版社、傳播與教育以及科技開發與服務、區域發展規劃與管理等工作。
植物保護學院
植物保護(本科)
畢業生適宜在農業管理、農業技術、農業科研、農林院校、動植物檢疫、環境保護、園林、農資等部門、公司和場站就業,從事植物病蟲害科學治理、植物檢疫等與植物保護相關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
制葯工程(本科)
畢業生適宜在農葯、獸葯、醫葯、精細化工和生物葯業等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就業,從事與制葯工程相關的產品生產、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生物安全(本科)
畢業生適宜在農業行政管理、科學研究、教學、生產企業、海關、動植物檢疫、食品安全、衛生防疫、國家安全部門、外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就業,從事與生物安全相關的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園藝學院
園藝(本科)
高年級學生可根據社會需要選擇果蔬生產與營銷、花卉與景觀園藝(觀賞園藝)和園藝生物技術等三個方向,並修讀相關課程。
畢業生適宜在教育、農業、觀光農業、園林、環保、商貿等部門就業,從事園藝規劃設計、栽培、育種、園藝產品貯藏加工、貿易、商檢及園林綠化施工、綠地養護等方面的技術和管理工作。
茶學(本科)
畢業生適宜在教育、農業、茶文化、食品工業、商貿、旅遊業、經濟管理等領域和部門就業,從事茶葉相關領域的科研、教育、生產加工、新產品開發、經濟管理、質量檢測、國內外貿易、茶文化經濟等方面工作。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本科)
畢業生適宜在教育、農業、現代農業、商貿、旅遊、經濟管理等部門就業,從事現代設施農業及其相關專業的現代設施農業的科技推廣、產業開發、設施農業工程設計與建造、教學與科研、經營與管理等方面工作。
林學院
林學(本科)
畢業生適宜在大中專院校、各級林業管理、林業勘察設計、林業科研、林產品貿易、海關植物檢疫以及醫葯等部門就業,從事林業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森林培育、經濟林培育、新品種開發與利用、森林經營與規劃設計、木材檢查、林產品貿易、植物檢疫、森林火災案件調查、城市綠化等方面工作。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本科)
畢業生適宜在城鄉規劃管理、農業、林業、環境保護、土地管理、城市建設等部門,從事資源環境開發利用、城鄉規劃設計的技術管理以及大中專院校、科研單位的教學、科研和技術開發等工作。
生態學(本科)
畢業生適宜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環境保護、城市規劃、人口管理、旅遊、自然保護區等部門,從事環境保護與管理、生態監測與景觀規劃等方面的科研、教學、開發和管理等工作。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本科)
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本科)
培養掌握生物學、地理學、森林資源保護、旅遊開發利用、風景旅遊區規劃與管理、林政管理與森林公安的基本理論基礎、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病蟲害防治檢疫、景區導游、旅遊經營管理、林政與警務等專業理論與技術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森林生態學、森林環境學、管理學原理、測量學、植物學、樹木學、土壤學、樹木生理學、森林旅遊管理、森林外來有害生物控制、3S技術、森林遊憩、資源規劃設計原理等。
畢業生適宜在大中專院校、森林旅遊、自然保護區、林政管理、森林公安等部門,從事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森林旅遊管理、森林公園與風景旅遊區規劃設計等工作。
統計學(本科)
畢業生適宜在高校、科研機構、統計、農林業、金融、證券、保險等企事業單位工作,從事資源調查、統計分析、統計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和統計研究等工作。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學理科基地班(本科)
主要課程: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植物生理學、生態學等。
畢業生適宜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相關企業、事業單位就業,從事科研、教學及管理等工作。
生物科學類(本科)
生物科學類專業包括生物技術專業和生物科學專業(微生物方向)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普通生物學、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蛋白質工程和酶工程、細胞工程等。
生物技術專業
畢業生適宜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也能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就業,特別適合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科學專業(微生物方向)
畢業生適宜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也能在微生物工程、工業、醫葯、食品、農業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就業,從事與微生物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② 荷蘭的涉農學院有哪些
2011至2014年,學校承擔了「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大轉基因專項、農業行業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一批高水平國家級項目。在都市型現代農業理論研究、作物品種研究、肉牛轉基因體細胞克隆技術、中獸葯和生物農葯等方面在國內行業處於領先水平。學校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
2008—2012年,學校共主持或參加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02項,其他各類科研項目1100餘項。科研經費總額達到2.4147億元,年均科研經費4829.48萬元。
學校共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勵31項;獲得專利授權90項,新品種、新葯證31個,軟體著作權13個,學術論文2978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及被SSCI收錄論文328篇,CSCD、CSSCI收錄論文659篇。 質量工程 根據2014年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的園藝專業為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園藝、動物醫學、農林經濟管理3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建設專業,農學、動物醫學、園林、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園藝等6個專業為北京市級特色建設專業。有1個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4個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學校主持完成省部級及以上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5項,8門課程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
北京市精品課程
有機化學、農事學、普通植物病理學、園林生態、普通昆蟲學、園藝植物育種學、家畜環境衛生學、農業企業經營管理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北京農學院植物生產實驗教學中心
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北京農學院植物生產實驗教學中心 、北京農學院動物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北京農學院食品安全與食品加工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北農-首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
北京市級優秀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年度 級別 名稱 2008 北京市級 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 2009 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0 北京紅葉葡萄酒有限公司 2012 北京首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 教學成果 2011年至2014年,該校學生在中國青年創新大賽、「挑戰杯」首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北京市大學生學科競賽、全國跆拳道錦標賽等一系列科技、文藝、體育競賽中獲得北京市級(省部級)以上獎勵300餘項,其中一等獎50餘項,並首次獲得了全國冠軍;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業率保持在96%,學校被授予「北京地區高校示範性就業中心」稱號。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學校與美國、英國、俄羅斯、義大利、澳大利亞、日本等11個國家的20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或備忘錄。與英國哈珀·亞當斯大學、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開展了本科「3+1」合作辦學項目,與日本麻布大學、波蘭波茲南大學開展了研究生交流學習項目,與美國、荷蘭的涉農類公司企業開展了專科生「2+1」研修項目。學校積極承辦和參與第四屆國際板栗學術會、動物福利國際會議、歡慶國際諾魯孜節暨中塔友誼杏樹移栽儀式、中德都市農業發展與合作研討會等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和重要活動。
③ 農林經濟管理本科4年,都是學什麼功課
你這個屬於經濟管理類 ,是需要學數學的。 不過經管類數學不難,不用擔心,呵呵!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與農業及食品產業領域相關的實用型經濟管理人才,特別注重培養既了解國際貿易的規則和慣例,又熟悉中國農業、食品產業與農村實際的綜合型人才。
主幹學科:農業經濟管理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農業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市場營銷學、統計學、會計學基礎、管理學原理、食品經濟學、涉農企業經營管理、國際貿易實務、農產品期貨市場、土地經濟學、土地管理、股份經濟學、農業技術經濟學、農產品營銷學。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與農業、食品產業有關的金融、投資、商品流通、生產加工、食品產業相關的行政部門、科研機構從事農業行政管理、農村發展與農業政策的科研工作。
④ 涉農是什麼意思
涉農是指涉及(或指關於)農業、農村、農民這「三農」的意思
渉農專業為2000年教育部發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教職成〔2000〕8號)中的農林類所有專業。
具體包括:種植、農藝、園藝、蠶桑、養殖、畜牧獸醫、水產養殖、野生動物保護、農副產品加工、棉花檢驗加工與經營、林業、園林、木材加工、林產品加工、森林資源與林政管理、森林采運工程、農村經濟管理、農業機械化、航海捕撈。
以及能源類的農村能源開發與利用專業和土木水利工程類的農業水利技術專業等2l類專業。
(4)涉農本科專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許多農業院校經過長期發展,正在成為多學科型大學。楊德東表示,經過統計,農業大學的涉農專業相應在萎縮,所佔比重在40%左右,但畢業生自主創業的以涉農專業的學生居多。
其中從事養殖業、種植業、動植物制葯、生物製品、飼料、種子生產及營銷、園林綠化的約佔71%,在此次接受調查的91個創業典型中,有66個為涉農專業畢業生,占被走訪創業校友的72%。
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就已經找到了創業方向。資源環境學院的王洋在本科期間就與同學嘗試創業,2008年研究生畢業時,與同學創辦的河南希芳閣綠化工程有限公司也初具規模,成為河南省大學生創業首批扶持項目。
他們利用自身所學,研究無土草坪的栽培技術,邊研究邊實踐,目前已經擁有環保型無土草坪生產、立體綠化專利3項。
⑤ 銅仁地區函授本科,涉農專業有哪些,具體如何
你確定是全日制本科畢業生?聽說話的口氣完全不像,普及下,銅仁現在已經是地級市了。既然是為了工作需要而讀二學歷,何必問具體如何呢?銅仁電大的報網路教育試試,相關的專業有林學、水產養殖學、農學。合作院校為四川農業大學
⑥ 本科農學有哪些專業,要全。
你問的是專業來課程還自是農學類的所有專業? 農學就是一個獨立的專業,
專業基礎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土壤肥料學、農業氣象學、植物病理學、植物害蟲學、農業微生物學、遺傳學、試驗設計與統計方法。
專業主幹課:作物栽培學、作物育種學、耕作學、農業生態學、農業推廣學、種子學、農業生物技術、科技論文寫作、農學專業英語等。
教學環節:(1)理論教學環節:包括公共基礎課、公共選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選修課等;(2)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驗與課程教學實習,專業實踐(2周專業勞動、4周認知實踐、8周校內農學實踐、16周校外基地集中實踐),畢業綜合實習等;(3)科研訓練環節:參加導師科研或校企合作科研,完成畢業論文,是綜合訓練環節;(4)社會調查與社會活動環節
⑦ 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學科專業
學院下設農業經濟管理系、林業與資源經濟系、經濟學系、工商管理系、會計學系等5個系。建有農林經濟管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現有農林經濟管理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農業貿易與農村金融管理、農村中小企業管理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農林經濟管理、工商管理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另有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和國際貿易學等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農林經濟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7個本科專業。
在2008-2012年全國一級學科水平評估中,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名列全國第三名,為農林院校的第一名。2013年,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再次被評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市場營銷專業被評為湖北省品牌專業;2013年,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獲批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市場營銷專業獲批湖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14年,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入選教育部首批「拔尖創新型農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 系 別開設專業授予學位農業經濟管理系農林經濟管理管理學經濟學系經濟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管理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國際農產品營銷)(中外合作辦學)會計學系會計學管理學
1、農業經濟管理專業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是全國同類學科中最早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之一。 「九五」以來,先後被湖北省批准為重點學科、被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立博士後流動站、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一級學科。通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目前該學科的整體實力已居於全國領先地位,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完成的《2003中國大學評價》對全國各類院校的文、理、工、經、管等學科的排名,在全國447所有管理專業的院校中,華中農業大學的管理學科列第23位。在培養目標上,畢業生具有系統的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礎理論和相關的農林業科學知識,掌握農林業經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成為在各類農林企業、教育科研單位和各級政府部門的高級專門人才。
2、經濟學專業199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0年設立產業經濟學碩士點,2005年設立國際貿易碩士點,2002年設立農產品貿易與農村金融博士點。主要培養從事各類商貿活動及其管理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和研究型人才。
3、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1994年開始招收專科生,2002年招收本科生。本專業主要培養系統掌握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基本理論,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人才。
4、工商管理專業199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本專業主要面向中小企業、涉農企業、政府職能部門,培養具有企業經營管理知識,懂法律、懂財務的高級管理人才。
5、市場營銷專業1993年開始招收專科生,是全國農業院校中第一個設置市場營銷專業並招收該專業學生的學校,也是武漢地區最早招收該專業學生的高校之一。1996年招收本科生。主要為企事業單位培養從事營銷管理實踐和教學研究的專門人才。
6、人力資源管理專業2002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本專業經過近四年的發展,形成了一支有穩定學科研究方向和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建立起較好的培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教學和科研環境。該專業強調理論基礎與實踐技能相結合,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實踐性教學體系;並依託資源優勢,面向涉農企業和中小企業開展教學與研究。
7、會計專業1992年開始招收兩年制專科,1997年成立會計系,開始招收會計本科生。多年來,本專業立足於農業院校的實際,依託農業經濟管理的傳統學科優勢,將培養目標明確定位於「培養涉農中小企業會計人才」。 1、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設: ——農業經濟管理(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8年被批准為湖北省重點學科,2007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湖北省高等學校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下設區域經濟發展、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農業技術經濟理論與政策、農村改革與發展、城鄉經濟發展、農村與農業發展、農產品國際貿易、投資經濟等研究方向。「十五」以來,承擔各類研究課題46項。其中,國際合作課題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5項、國家博士點基金、農業部和湖北省等重大研究課題20餘項。發表論文363篇,出版專著11部,教材6部,提供咨詢報告50餘份,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8項;有13名教師受聘擔任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和企業的咨詢專家。在教育部組織的2003-2006年度一級學科水平評估中,我院農林經濟管理綜合實力居全國第4位。 ——林業經濟管理(Forestr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下設林業可持續發展、林業資源環境管理等研究方向。「十五」以來,共承擔各類研究課題3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項,國家博士點基金、農業部和湖北省等重大研究課題10餘項,各種橫向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220篇,出版專著11部,教材6部,提供咨詢報告30餘份,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項;有5名教師受聘擔任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和企業的咨詢專家。 ——農業貿易與農村金融管理(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Trade & Rural Finance):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下設農產品流通理論與政策、農業投資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農產品貿易政策、國際貿易與跨國經營等研究方向。「十五」以來,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FAO合作研究項目、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科技部科研項目等科研課題40餘項,科研經費90餘萬元。發表論文150餘篇,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0項,提供決策咨詢報告30項。 ——農村中小企業管理(Management of Rural Small-Middle Enterprises):校級重點學科,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下設中小企業理論與政策、中小企業公司治理、農產品營銷、企業管理與信息系統等研究方向。「十五」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5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4項,國家軟科學課題2項,國家教育部教改工程項目2項,國際合作課題2項,省部級和其他合作課題9項;研究經費達200餘萬元。 ——土地經濟管理(Lan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下設土地資源經濟學、土地經濟、土地資源評價等三個研究方向。「十五」以來,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7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項,省部級重點課題30餘項。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發表論文200餘篇。
2、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見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介紹)
3、工商管理(Scienc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 ——企業管理(Enterprise Management):下設營銷管理、企業戰略管理、企業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中小企業管理、企業會計與財務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研究方向。「十五」以來,主持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和省部級以及企業橫向科研項目40餘項,發表論文300餘篇,主編國家「十五」規劃教材與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4部,出版著作20多部。獲得省部級學術獎10餘項,先後與大連華農集團、湖南金健米業等上市公司和企業合作,針對企業實際問題進行理論研究和管理咨詢。 ——會計學(暫未招生) ——旅遊管理(暫未招生) ——技術經濟及管理(暫未招生)
4、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下設可持續發展經濟學、資源經濟、生態經濟等研究方向。「十五」以來,承擔國家級課題10項,省部級課題25項,獲得各種科技獎勵36項,發表論文260餘篇,出版專著10部。
5、產業經濟學(Instrial Economics)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校級重點學科。下設產品流通理論與政策、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業國際合作、農村財政與金融等研究方向。「十五」以來,承擔科研項目11項,其中國家及省部級項目9項,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9部,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4項。
6、國際貿易學(International Trade)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業貿易理論與政策、農產品國際市場營銷等研究方向:。 「十五」以來,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FAO合作研究項目、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農業部科研項目等科研課題50餘項,科研經費136餘萬元。出版專著11部,發表論文170餘篇,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0項,提供決策咨詢報告30項。
⑧ 現在,浙江農林大學有沒有這類似的專業:有關茶葉、農產品的專業
有的,浙江是產茶大省,茗茶眾多。浙江農林大學本科專業設有茶學專業,茶文化專業(國內唯一的茶文化本科專業),農產品類專業有農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園藝,觀賞園藝,食品科學與工程(糧油儲檢方向),植物保護等,具體專業介紹及招生批次見浙江農林大學本科招生網。研究生涉農類專業有:作物,設施農業,食品質量與安全,種業,園藝等,生態學及文化產業領域有一個生態文化(茶文化領域)專業,詳細介紹見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院網。
⑨ 農業專業本科有哪些課程
主要課程:植物生理與生物化學、應用概率統計、遺傳學、田間試驗設計、農業版生態學、作物栽培權與耕作學、育種學、種子學、農業經濟管理、農業推廣學。
農學是農業科學領域的傳統學科, 以解決人類的「吃飯穿衣」為首要己任。隨著農業科技創新速度的不斷加快,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農學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正煥發著勃勃生機。農學(農業科學)是研究與農作物生產相關領域的科學,包括作物生長發育規律及其與外界環境條件的關系、病蟲害防治、土壤與營養、種植制度、遺傳育種等領域。農學(農業科學)是研究農業發展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科學,因涉及農業環境、作物和畜牧生產、農業工程和農業經濟等多種科學而具有綜合性。林業科學和水產科學有時也包括在廣義的農業科學范疇之內。
⑩ 農林有哪些專業
1、農學(本科)
培養扎實的農學方面特別是作物生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勝任作物栽培、良種培育、良種繁育、種子生產、煙草生產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普及、開發推廣和農業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農業科技人才。
2、農村區域發展(本科)
培養具備農村區域發展和農業推廣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農業企業、推廣部門、政府及事業單位勝任計劃與發展、規劃與設計、推廣與創新、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研究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3、植物保護(本科)
畢業生適宜在農業管理、農業技術、農業科研、農林院校、動植物檢疫、環境保護、園林、農資等部門、公司和場站就業,從事植物病蟲害科學治理、植物檢疫等與植物保護相關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
4、園藝(本科)
高年級學生可根據社會需要選擇果蔬生產與營銷、花卉與景觀園藝(觀賞園藝)和園藝生物技術等三個方向,並修讀相關課程。
畢業生適宜在教育、農業、觀光農業、園林、環保、商貿等部門就業,從事園藝規劃設計、栽培、育種、園藝產品貯藏加工、貿易、商檢及園林綠化施工、綠地養護等方面的技術和管理工作。
5、林學(本科)
畢業生適宜在大中專院校、各級林業管理、林業勘察設計、林業科研、林產品貿易、海關植物檢疫以及醫葯等部門就業,從事林業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森林培育、經濟林培育、新品種開發與利用、森林經營與規劃設計、木材檢查、林產品貿易、植物檢疫、森林火災案件調查、城市綠化等方面工作。
6、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本科)
畢業生適宜在教育、農業、現代農業、商貿、旅遊、經濟管理等部門就業,從事現代設施農業及其相關專業的現代設施農業的科技推廣、產業開發、設施農業工程設計與建造、教學與科研、經營與管理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