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產專業本科課程設置研究
Ⅰ 助產專業主要學什麼課程
大部分課程跟護理專業差不多,像內科護理,外科護理,急診科護理,葯理學,生理學,婦科護理,兒科護理,護理基礎等,不一樣的是助產多了助產學,護理雖然會學一部分助產方面的知識,但助產專業對於助產的專業性更強。
Ⅱ 助產和護理專業主要有哪些課程
1、基礎文化課:主要提高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為專業課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版同時還組織在校學生參加英權語、計算機等級考試以及化學技能證書考試,為學生今後繼續升學就讀高職院校提供有力保障:主要有德育、體育與健康、英語、數學、生物學、化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語文等課程。
2、專業基礎課:主要為後繼的專業課學習奠定基礎,主要課程有:解剖生理、葯物學基礎、生物學、生物化學、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病理學基礎等課程。
3、專業課:主要課程有:基礎護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嬰保健學、產科學(含護理知識)、兒科學(含護理知識)、傳染病學、五官科學等。
4、 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興趣選擇修讀部分的課程。主要開設的選修課有:醫學學習方法、醫學寫作、醫學概述、遺傳與優生、美育、護士禮儀、醫學文獻檢索、人際溝通、公共關系學常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拉丁文與處方學、醫學倫理學、老年及精神病護理、中醫基礎知識、營養與膳食、急救醫學等。
Ⅲ 助產學主修課程
讀助產學習內容和掌握技能
學習並掌握護理學以及婦幼保健的基本理論和助產專業技能,成為從事臨床助產和母嬰保健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學習課程:
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德育、英語、信息技術基礎
專業基礎課程模塊: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遺傳與優生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病理學基礎、葯物應用護理
專業課程模塊:護理禮儀、人際溝通、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心理與精神護理、產科學及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兒科護理、母嬰保健、急救護理技術.。
通過助產專業學習要達到的技能
以助產專業崗位需求為標准,通過3年學習,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與服務態度,並能順利通過國家執業資格考試。
1、掌握本專業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保健知識。
2、掌握遺傳、優生優育的有關知識及國家計劃生育的政策和法規知識。
3、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具有以護理對象為中心,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觀察和規范地處理正常分娩、正常產褥、新生兒護理及健康指導的能力,能配合醫生進行妊娠診斷、產前檢查。
5、具有對難產及產科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的應急處理能力和配合搶救能力。
6、具有對護理對象的病情變化、心理反應和葯物療效進行初步觀察和處理的基本能力。
7、具有開展母嬰保健及計劃生育指導的能力。
8、具有規范、熟練的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
9、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強的服務意識。
10、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法律意識和醫療安全意識。
11、具有熟練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自學能力和職業創新能力。
12、具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規范的職業行為和較強的適應能力。
Ⅳ 助產專業主要學什麼內容
助產專業主要學: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遺傳與優生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病理學基礎、葯物應用護理等。
助產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
專業定義
助產主要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婦幼護理學、助產護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各級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進行臨床助產和母嬰保健護理等。
例如:產婦分娩時的陪護與協助生產,產婦心理壓力和情緒的調節,產婦哺乳期營養和用葯的指導,新生兒生活環境和運動的指導,新生兒常見病的防治等。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助產
Ⅳ 助產專業主要學什麼助產學主要學啥啊
摘要 助產學專業課程有系統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優生遺傳學、病理學、葯理學、健康評估、助產學、助產技能學、婦兒護理學、新生兒學、婦幼保健學、助產人文關懷、中醫圍產護理學、圍產營養學、助產心理學、助產倫理與衛生法學、護理學基礎、內外科護理學。
Ⅵ 助產是學什麼的
接生人員應避免將任何病源帶入產道。開始接生前對產婦外陰按規定消毒,全部接生過程都需堅持無菌操作,應戴口罩、帽子和手套;根據母嬰全面情況,採用不同的接生技術。第一產程(宮頸擴張期),醫務人員應觀察子宮收縮、胎心、宮頸擴張及先露下降的情況,注意血壓,鼓勵產婦少量多次進食、飲水,定時排尿,可給予溫肥皂水灌腸。第二產程為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之間的時間,若宮口開全,而胎膜未破,可行人工破膜。正常頭位分娩時,胎兒先露部為頭,自然分娩多無困難,關鍵是保護會陰。宮口開全後,要指導產婦在宮縮時用迸氣動作增加腹壓,以助胎頭下降和娩出,胎頭下降至陰道外口時接產者應協助胎頭俯屈,使胎頭以最小徑線,在子宮收縮間歇時緩慢地通過陰道口,胎肩娩出時也要注意保護會陰。胎兒先露部下降壓迫骨盆底時,會陰充分擴張變薄,可利於胎兒通過,如果保護不當極易造成裂傷,會陰裂傷應及時修補。新生兒降生後,應及時用吸管吸凈其口、鼻腔內的粘液,以保持呼吸道通暢。此時新生兒開始啼哭,大聲啼哭示呼吸道已暢通。消毒臍帶後在距臍根0.5厘米處,用粗絲線結扎,於離臍根1厘米處剪斷 ,以無菌紗布包蓋後用臍帶布包紮。第三產程為胎盤娩出期,此時應行胎盤助娩。胎兒娩出後,子宮體變硬呈球狀,宮底升高,兼有少量陰道出血,外露的臍帶不再回縮,表示胎盤已剝離,助產者可用左手扶宮底,右手輕拉臍帶,助胎盤娩出。娩出後檢查胎膜是否完整。
接生完畢尚需觀察1~2小時,子宮收縮良好,陰道出血不多時,接生人員才能離開產婦。
助產方式編輯
助產手術
若產程開始後進展緩慢,檢查發現產道或胎兒有異常情況,如產婦會陰較緊,患心臟病不宜用力,胎位異常等,可採用准備產道的手術(如會陰切開)、解決分娩的手術(如胎頭吸引、產鉗術、臀牽引)。改變胎極的手術(如內倒轉等)。
會陰切開術
會陰過緊或胎兒過大,估計會陰撕裂不可避免時;母嬰有病理情況急需結束分娩時;擬行胎頭吸引器、產鉗或臀牽引手術助產時,可行會陰切開,會陰切口的傷口較整齊,易修補,癒合好。會陰切開術分為側斜切(一般左側)及正中切兩種。後者剪開組織較少,但一旦延伸極易波及肛門括約肌,技術不熟練者不宜採用。
胎頭吸引術
用胎頭吸引器協助胎兒娩出(圖2)。用於產婦因合並疾病分娩時不宜用力者,有胎兒窘迫需縮短產程盡快分娩者。胎頭吸引器為錐形或扁圓形空筒,一端扣在胎頭上,另一端與抽氣針筒相連,抽出部分空氣後,吸引器內形成負壓,吸住胎頭,再進行牽引。胎頭排出陰道口後,使空氣緩慢進入吸引器,然後將其取下。胎頭吸引器放置不深,不易帶入病原體,對胎兒和產道損傷亦少,但負壓過強、牽引時間過長可致胎頭血腫。
產鉗術
用產鉗牽拉胎頭以娩出胎兒的手術。用以縮短第二產程。其指征為:產婦患心臟病、肺結核、急性傳染病、嚴重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不宜用力;有剖腹產史或近期腹部手術史;輕度頭盆不稱,胎頭內旋轉受阻;子宮收縮不良或胎兒窘迫等情況。根據放置產鉗時胎頭在盆腔內位置的高低面分為:①低位產鉗,指胎頭雙頂間徑已達骨盆坐骨棘平面之下,陣縮時自陰道口能見到一部分胎頭。②中位產鉗,指胎頭雙頂間徑已達骨盆入口甚至抵達坐骨棘平面時。③高位產鉗,指胎頭雙頂間徑尚未過骨盆入口。由於部位愈高操作愈困難,對母嬰危害也愈大,故高位產鉗早被廢除,中位產鉗也逐漸為剖腹產術所代替,僅常用低位產鉗。產鉗術的操作原則為:①必須明確胎兒存活才能施術。置產鉗前應確定無頭盆不稱,胎兒可以經陰道分娩,宮口必須開全,羊膜未破者應先破膜。②產鉗術損傷較大,術前應導尿排空膀胱,行會陰側切,兒頭即將娩出時還應保護會陰,以免再有撕裂。③應該查清胎方位再放置產鉗。若放置不正確或牽拉時用力過猛、過快,可造成胎兒面神經麻痹、眼球損傷等,並可致母體嚴重軟組織損傷。
臀牽引
臀位分娩時陰道不能充分擴張,胎頭娩出時又無變形機會,常發生後出頭困難,其胎兒死亡率比枕前位高3~8倍。胎兒較小或不足月者可自然娩出,不需特殊處理,僅注意保護會陰即可。否則可行臀牽引術。臀牽引術適合於胎兒有窘迫或臍帶脫垂;產婦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第二產程不宜用力,宮縮無力者,內倒轉術後宮口已開全者。又分為:
①臀助產(部分臀牽引術),胎兒能自然娩出至臍部,接生人員需松解臍帶協助娩出整個軀體。這是臀位經陰道分娩的主要方式。
②完全臀牽引術,完全需人力協助娩出胎兒。可使用開放乙醚麻醉使肌肉鬆弛以利牽引。臀位分娩時,臍帶娩出後,應於8分鍾內結束分娩,以免因胎兒缺氧時間過長致死或殘廢。臀牽引術由於陰道擴張不夠,過早的干涉常會造成嬰兒死亡以及母體嚴重損傷,非足夠指征以不做為宜。臀位分娩困難時最好盡早採取剖腹產術。
內倒轉術
一手在宮腔內,一手在腹壁配合,將不利於分娩的胎位轉變為有利胎位。指征為:個別橫位活胎無條件行剖腹產術時,雙胎第一胎已分娩,第二胎轉為橫位或胎兒窘迫需迅速娩出者。操作原則為:①子宮頸已開全或近開全;胎膜未破或破膜不久;子宮腔內尚有足量羊水存在;無先兆子宮破裂;無頭盆不稱,具備以上各項,才能行內倒轉術。②需在全身麻醉下使子宮肌肉完全鬆弛才能操作。
Ⅶ 助產學專業是干什麼的
助產主要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婦幼護理學、助產護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各級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進行臨床助產和母嬰保健護理等。
助產專業需要學習的專業課程有很多,如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遺傳與優生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病理學基礎、葯物應用護理、護理禮儀、人際溝通、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心理與精神護理、產科學及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兒科護理、母嬰保健、急救護理技術等課程。
助產專業就業前景
助產專業為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現代服務理念和具備臨床助產、臨床護理和婦幼保健工作必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中、高級應用型助產專門人才。
畢業後能在各級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事助產、護理、母嬰保健等工作。該專業前景看好,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婦女保健服務人才規格需求也不斷提高,每4000人口需要1名助產士;人性化全程陪伴分娩,要求大批高素質的助產士。
本專業畢業後可報考雙證(護理資格證和助產士資格證)﹐就業前景良好,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凡在基層從事計生專干工作,必須持有助產士資格證方可上崗。
Ⅷ 助產專業學什麼
助產學專業課程有系統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優生遺傳學、病理學、葯理學、健康評估、助產學、助產技能學、婦兒護理學、新生兒學、婦幼保健學、助產人文關懷、中醫圍產護理學、圍產營養學、助產心理學、助產倫理與衛生法學、護理學基礎、內外科護理學。
Ⅸ 河北科技學院護理與健康學院助產學(本科)專業的知識要求、技能要求、核心課程及實踐性教學環節有哪些
一、知識要求
1.掌握與助產學相關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助產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圍產期基本的葯理知識和臨床用葯及葯品管理知識。
4.掌握婦女的一生各個生理時期的基本知識。
5.掌握正常胎兒與異常胎兒發育、妊娠生理、妊娠診斷、產前保健、正常分娩、正常產褥及妊娠病理、異常分娩、分娩期合並症、分娩期並發症、異常產褥知識。
6.掌握產科急危重症病人的應急處理、搶救及醫護配合知識。
7.掌握新生兒急危重症的搶救知識及新生兒常見問題的評估和干預方法。
8.了解胎兒和新生兒生長發育特點及新生兒常見病的防治。
9掌握孕期保健、嬰兒喂養、乳房護理、兒童保健宣教的知識。
10.掌握婦科常見病的預防、指導、醫護配合的知識。
11.熟悉遺傳優生常見問題的評估和處理方法。
12.熟悉國家衛生及計劃生育工作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13.掌握一般的計劃生育宣教知識,如宮內節育器放置適應症,並發症、術後護理及常用的避孕方法。
14.了解社區母嬰保健的健康教育、疾病預防、疾病康復等有關知識。
15.熟悉母嬰的基本心理需要和常見臨床心理問題的評估和干預方法。
二、技能要求
1.具有在專業實踐中與服務對象和相關專業人員有效溝通與合作的技能。
2.具有對婦女、新生兒和分娩家庭提供孕前保健、分娩期保健、產後保健、新生兒保健和健康教育的能力。
3.能夠為圍婚期、圍孕期、圍生期的個體、家庭及社區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咨詢與指導。
4.具有規范地進行產前檢查、正常分娩接產、產後處理和正常新生兒處理的臨床操作的能力。
5.具有開展圍產期保健及對妊娠合並症及並發症疾病的觀察、護理、預防的處理的能力。
6.具有對常用葯療效和反應的觀察能力。
7.具有識別難產及產科急危重症的搶救配合和監護的能力及對新生兒急危重症的辨識和應急處理和搶救的能力。
8.能夠為產科、婦科、新生兒科常見疾病患者提供正確護理。
9.具有初步運用評判性思維和臨床決策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管理能力,以保證安全有效的專業實踐。
10.具有初步從事臨床教學的能力。
11.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效獲取和利用專業信息,開展科學研究的基本技能。
12.具有閱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外文文獻的能力。
13.具有一定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
三、專業核心課程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葯理學、護理倫理學、基礎護理學、健康評估(本科助產)、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助產學、圍生期保健學、母嬰營養學。
四、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基礎護理技能實訓、臨床護理技能綜合實訓、社會實踐、臨床見習、臨床實習。
Ⅹ 助產專業主要學什麼
助產專業主要學: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遺傳與優生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病理學基礎、葯物應用護理等。
助產專業公共基礎課程模塊有:德育、英語、信息技術基礎。專業基礎課程模塊有: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遺傳與優生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病理學基礎、葯物應用護理。專業課程模塊有:護理禮儀、人際溝通、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心理與精神護理、產科學及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兒科護理、母嬰保健、急救護理技術。
助產學是一門需要扎實醫學功底的學科,既不同於護理學,也不同於臨床醫學,她是二者的融合和交匯。因此,作為該專業的學生不僅需要學習臨床醫學的基礎課程,如細胞生物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醫學遺傳學等,還要有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護理倫理學、健康評估等護理學的理論基礎和知識技能。與此同時,還需要學習助產學、婦幼護走近助產學專業理與保健、婦幼衛生管理學等核心專業課程。
助產士的技術水平和操作能力關系著母嬰的安危,其工作性質決定了助產士需要集產科臨床和護理的知識技術於一身,因此,能夠從事的工作種類也比較多,可以在各級醫療單位、醫學教育和科研單位從事相關工作。具體包括為婦女提供妊娠、分娩期間及產後所需的照顧;獨立地執行正常產婦的接產工作,照顧出生嬰兒及幼兒;以專業人士的角色參與處理妊娠、分娩及產褥期中復雜、異常的情況;向婦女、家庭、社區提供健康輔導及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