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專科院校投檔最低分能說明什麼
① 高職高專中平行志願投檔最低分與錄取最低分為什麼不同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關於平行志願,希望以下幾點可以幫助到您:
所謂「平行志願」就是在同一錄取批次的院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的院校,然後按「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平行志願投檔規則為:省教育考試院根據高等院校公布的招生計劃數和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向各有關高等院校提供生源分布統計;高等院校根據生源分布情況確定招生計劃微調方案和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計劃數的105%)後,省教育考試院根據高等院校的要求對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總分相同,按文理科不同的單科順序排序),依次檢索考生填報的A、B、C、D等幾個平行志願,如果符合A志願,則被錄取,如果分數不夠,則繼續檢索B志願,依次類推,直到被符合條件的學校錄取。
平行志願增加了考生的院校選擇空間,降低了志願填報的風險,減少了在高考錄取過程中的「撞車」現象。同時,實行平行志願,能夠做到在充分尊重考生志願的基礎上,按照分數優先的原則,增加了招生錄取的公平性。
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方法:
特點:平行志願所填報的幾所學校關系是平行的,都看做是第一志願,但也有先後順序。
錄取原則:分數優先 遵從志願 依次檢索 一次投檔
投檔、錄取方法:
1、分數優先:高考結束後省招辦將所有的考生按類別(文科、理科)從分數高——低排成一隊,根據考生的排名,從前到後依據考生的志願向高校投檔,只要前一個考生還沒有投檔,就不會投檔後面的考生;
2、遵從志願:省招辦只向考生填報的志願學校投檔,考生沒有填報的學校省招辦不會投檔;
3、依次檢索:填報平行志願各個省份是有區別的,一般可以填報幾所高校(這里以填報四所學校為例,分別是A/B/C/D學校)。當投檔到某個考生時,先看A學校,如果此時A學校還有招生名額,就將考生投檔到A學校,該考生的投檔就完成了,後面的B/C學校就不再投檢索了;如果此時A學校已經招滿了,就繼續檢索B學校,情況同前直至D學校,如果D學校也已經招滿了,那該考生只能滑檔,等待進入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了。
4、一次投檔:對於每一個考生來說,在一個批次中,只有一次投檔的機會,如前所說,如果考生投檔到A學校,由於某些原因(如專業錄取分數不夠)被A學校退檔,那是不可能再投檔到後面的B/C/D學校的,只能等待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
填報平行志願有哪些基本策略?
科學填報平行志願應把握以下五個原則:
1、把握「有效落差」原則。平行志願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增加了考生選擇院校的空間,往往一次可以選擇四所院校,但考生在填報過程中一定要利用好這四個選擇,不能一味盲目追求知名院校、熱門院校。 也就是填報的學校要有梯度。
2、把握「適度博弈」原則。在平行志願的四所院校中,可以選一所往年錄取線比自己高10-20分的院校進行適度博弈,追求一種大家可能在認識上出現的盲區。
3、把握「選擇適中」原則。實行平行志願切實減少了高考錄取「撞車」現象,但並不代表沒有「撞車」現象。所以在志願填報過程中,還是要具備一些應有的風險意識,在四個平行志願中選擇兩所和自己考分相適應的院校進行填報,以提高自己志願的有效性。
4、把握「保底錄取」原則。在四個院校志願填報中,一定要有一所確保錄取到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院校。
5、把握「專業梯度」原則。實行了平行志願之後,所有錄取院校的分數級差出現「扁平」現象,專業「撞車」成了考生是否錄取的很大風險,專業已滿,不服從專業調劑已成為院校退檔的一個最主要理由。所以,在志願填報過程中,在考慮到自己的興趣和意願最低要求的情況下,一定要掌握專業梯度,服從專業調劑。
可以歸納為:一沖、二穩、三保底,學校有梯度,專業要服從。
平行志願填報誤區:
很多家長對此缺乏了解,現針對以下三大容易出現的誤區提供參考意見。
誤區1:大平行志願不必考慮志願順序
糾正:平行志願是有順序的
平行志願按照考生成績從高到低,以平行志願先後為順序,進行逐一檢索,只要滿足高校錄取條件則會被投檔到該校,該校後面的志願作廢,不再起作用。
提醒:填報院校志願時,可參考往年各校錄取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按順序填報,8個平行志願,1-2可以沖一下高分學校,3-5可以選擇相對穩妥的學校,6-8則必須選擇保底學校防止本科滑檔,杜絕穩妥學校和保底學校填在前面,出現志願作廢,浪費考分的懊悔局面。
誤區2:第一志願錄滿就不再錄第二志願、第一志願能保證專業第二志願就不能保證
糾正:高校錄取時,無法知道第幾志願,所有志願享受同等權利。
提醒:高校在錄取時,系統會自動屏蔽您的志願順序,國家實行平行志願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出現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的現象,投檔時只看分數並不看志願順序,不管填第幾志願,進檔後只要分數夠專業要求,必須滿足!所以某些院校所述的情況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誤區3:既然平行志願權利相等,是不是就可以隨便沖?
糾正:沖是肯定的,但不能盲目沖。
平行志願最大的優勢就是給予大家追求好學校的權利,但是大家必須處理好選學校和選專業的問題。
每個院校在綜合實力和特色專業等方面各不相同,考生須明確自己是要選學校還是要選專業。考慮公司招聘以專業對口為條件、本科專業與研究生專業銜接和後期個人職業發展等,專業的重要性往往會比學校重要性更大。
提醒:往往沖的高校,往年分數相對較高,一旦沖成功,您的分數沒有任何優勢,屬於最低分,此時,你的專業很有可能將面臨調劑,得不到保證。如果考生確定只要學校,不追求專業,那可以沖;但如果您有專業的選擇要求,建議您必須放棄沖的想法或者選擇一所可以保證您專業的高校沖。
② 高考院校投檔情況統計表最低分是什麼意思
高考院校投檔情況統計表最低分指的是該院校的對應文科或者理科(或者是專業)在某個地區招生時,對應的報考該院校考生總人數成績由高到低排列至最後一位(達到其調檔或提檔)的最低成績。
例如某一批次某高校理工類招生計劃為30人,填報該校且成績在對應批次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有80人,省招辦按招生計劃數的1.2倍(30×1.2)需投檔36份,計算機將這80人按招投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總分即為該校本批次理工類的最低投檔分。
該高考院校投檔情況統計表最低分不一定是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比如上述的例子中,多投檔的36人是超過其招生計劃的。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
高考檔案狀態:
1、自由可投:表示該考生的檔案沒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後又被學校退檔,如是被學校退檔,考生可以看到最後一次院校退檔的理由。
2、已經投檔:表示省招辦已將檔案投給了院校,但院校還未下載投檔信息。
3、院校在閱:表示院校已下載了投檔信息,正在審閱考生的電子檔案。"院校在閱"並不表示考生已經被錄取,省招辦投給院校的檔案一般多於招生計劃數,院校通過閱檔後還要退出不予錄取的考生檔案。
4、預退檔:表示該考生因種種原因院校不予錄取,院校向省招辦提出退檔,對每一個預退檔的考生,院校都會註明退檔的理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投檔分數線
③ 投檔最低分是什麼意思 是最低分數線嗎
投檔最低分一般是指投檔分數線。
院校投檔分數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准。
凡控制線上填報某校志願的考生人數多於招生計劃數,按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最多不得超過招生計劃的120%),對第一志願考生投檔,排序在最後一位的考生成績即為該校投檔線。
只有成績達到投檔線,考生檔案才能被學校檢索。
拓展資料: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
舉例說明: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類計劃30人,填報該校且成績在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考生有80人,省招辦按招生計劃數的1.2倍(30×1.2)需投檔36份,計算機將這80人按招投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總分即為該校本批次理工類的調檔線。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
投檔線與錄取線是不同的。錄取線是指招生院校按計劃錄取完成後的最低分數線或者是分專業最低分數線,是各校實際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對於生源比較好的學校來說,錄取線高於投檔線;對於生源不好的學校來說,錄取線可能等於投檔線。
例如,某學校要招收1000人,按照投檔考生的成績從高到低排列錄取,錄取到第1000人的成績,就是錄取線。
④ 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為150分是什麼意思
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為150分的意思是該校提檔的最低分數為150,過了這個分數考生才有幾率被錄取。
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投檔線)也稱為調檔線或提檔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1:1.3以內),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
錄取分數線是正式被該校錄取的最後一名的分數,所以過投檔線並不一定被錄取,只是很有可能而已。一般錄取分數線會高於投檔線,如果你的高考分數正好和某校的投檔線一樣,這並不意味著你一定能被該校錄取。
(4)看專科院校投檔最低分能說明什麼擴展閱讀:
達到投檔線只是獲得了進學校的初步資格,是否能被錄取,還得看所填報的專業。不同專業之間分差較大,如果考生的成績沒有達到所填報專業的分數線,那麼同樣不能被錄取。
還有一種情況,填報了相同的專業,但是分數比自己低的考生反而能被錄取,自己卻被退檔。這和是否填報了專業服從有關。一些考生雖然沒有達到所填報專業的分數線,但是達到投檔線後,如果專業服從,學校會將其調劑到其他生源不充足的專業,同樣可以被錄取到該校。
網路-投檔線
⑤ 投檔最低分是什麼意思
投檔最低分是高考錄取時給學校投遞檔案的最低分數線。在投檔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根據投檔比例,省招辦向高校投放考生電子檔案。
本科提前批的軍隊、公安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普通類院校(非藝術、體育類)第一志願批量投檔比例,一般省外普通高校按不超過招生計劃數的120%確定,省內高校和軍隊院校不超過招生計劃數的110%,後續補充投檔按計劃余額1:1投檔。
關於投檔的其他規定。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在正式投檔前進行模擬投檔,省招辦按計劃數105%以內適當比例向高校提供上線生源情況,高校應根據本校計劃和生源分布情況,合理提出調檔比例意見,省招辦根據高校調檔比例意見進行模擬投檔。
高校根據模擬投檔情況在正式投檔前完成計劃調整,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並確保符合錄取規則的調檔考生能夠錄取。省招辦根據高校最終確定的調檔比例進行正式投檔。
⑥ 專科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低於投檔線是怎麼回事
專科來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源線低於投檔線,是因為某些學校經過兩次徵集志願,仍未招滿,降分徵集志願了。
專科,指大學專科(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的學歷層次之一。大專側重於傳授技術,培養目標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大學知識,又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高級技術人員,其知識的講授是以夠用為度、實用為本。
⑦ 高職高招中的最低投檔分是什麼意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⑧ 高考填報問題什麼是投檔,最低分數線專科。
你好,為你舉例說明。一個學校計劃招生100人,招生辦會按1:1.1投檔(我以河南舉例,各省可能比例少有不同),即把一志願報考學生的前110名投檔,那麼第110名學生的分數變為投檔線。請注意,前提是這110名學生必須過專科線,假如只有50名過,那麼只有這50名學生合格,會投檔,即第50名學生成績為投檔線。
一句話,成績過線的考生,在所投檔之中的最低分即為投檔線。
上面的例子,假如生源良好,投檔110人,但學校還是會按100人錄取,綜合考慮政治、身體、專業等等條件後選出100人,一般是按成績排序,但也不排除會把成績考前但檔案或身體等不合格的考生退檔。這樣一來,最低分,即錄取結束後第100名的考分一般情況高於投檔線,但也有可能等於投檔線。
生源不好,過線考生僅50人,全投檔,那麼這些人會完全錄取(不考慮意外)。然後還差50人會在第二志願或還是不夠就在補錄時再徵集志願。
假如在第二志願和補錄可以招滿,那麼最低分小於等於投檔線。假如補錄時降分錄取,最低分低於投檔線。
可以看出,最低分最不穩定,隨著報考人數劇烈波動。而投檔線較為保險,只要過了投檔線一定分數,不出意外會被錄取。
所以你要參考投檔線,看看省內投檔比列,然後稍加分數給自己權衡。
注意,如果參考最低分,請務必取第一志願報考的最低分,如果是錄取結束後的最低分,則變數太大,可能誤了自己。
⑨ 誰能給我詳細解釋一下,投檔最低分具體什麼意思這個數據具體是怎麼看的
1:投檔最低分也就是該校招生的最低分,也就是說過了這個最低投檔線你的檔案才會被投出,才有可能會被錄取,如果低於最低投檔線也就屬於滑檔。
2:這個數據如何看,如最低投檔線為521.203097112(說明最低投檔線是某一考生高考成績總分521,文綜203,語文97,數學112)所以每個考生的號碼是唯一的,以此類推,排列方式為,總分;文綜\理綜;語文;數學。
3:即使人數沒有招齊填了服從,這個分數一般是不會下降的,如果比你分高的人滑檔了,他們也會在徵集的時候與你爭,所以分數可能還會漲。但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徵集是專業如果不好的話,也可能沒人報,此時你報,機會更大。
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