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昆明理工大高取本科專業排名

昆明理工大高取本科專業排名

發布時間: 2022-06-27 04:45:33

1. 請問誰知道昆明理工大學哪個專業好一點謝謝

冶金專業雖然是二本,但錄取分數都是一本分數線以上,是昆明理工大學的王牌專業,在國內此專業的排名中在前三甲。此外建築方面的專業也不錯,還用通信工程專業(我就是此專業的)。

2. 昆明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排名

在全國有開辦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402所本科院校中,昆明理工大學的這個專業的全國評估等級屬於D+等級,大概排在250到300名左右。

3. 昆明理工大學一共設有多少專業

昆明理工大學,簡稱昆工,坐落於雲南省昆明市。是一所以工為主,涵蓋12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是雲南省規模最大、辦學層次和類別較為齊全的省屬重點大學。

從學校官網的資料2016年專業目錄(發布版)看,高職本科共36個專業。普通本科92個專業。現在專業有所增加。

2015年以來,昆明理工大學的工程學與材料科學學科先後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現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23個、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點學科9個。有98個本科專業

其它專業不在這里贅述


4. 昆明理工大學專業排名及介紹 哪些專業最好

昆明理工大學比較好的專業包括冶金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建築學、環境工程、礦物加工工程、水利水電工程,這些專業都是國家級特色專業

5. 昆明理工大學的排名

中國校友會團隊發布了2017中國大學排名,其中昆明理工大學2017年位列87名,相較於2016年(點擊這里查看2016中國大學排名完整榜單)的排行第116名,排名上升了29位。

6. 昆明理工大學冶金專業全國排名

昆明理工大學冶金系的前身為雲南大學礦冶系,至今已有70餘年的歷史。「冶金回工程」是其主要答專業,包含有色金屬冶金和鋼鐵冶金兩個方向。現有冶金物理化學、有色金屬冶金2個博士學位點和有色金屬冶金、冶金物理化學2個碩士;1個工程碩士學位點和1個博士後流動站(冶金工程);有色金屬冶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也是雲南省省級重點學科)。

7. 昆明理工大學專業排名

國家重復點學科1個:有色金制屬冶金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門:環境工程。
省級重點一級學科24個:建築與土木工程,礦業工程,地質工程,測繪工程,安全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機械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工程,環境工程,工業工程,項目管理,物流工程,水利工程,動力工程,電氣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儀器儀表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生物工程,化學工程,交通運輸工程。

8. 武書連2020大學排名,昆明理工大學排名超雲南大學31位,你怎麼看呢

武書連2020大學排名,昆明理工大學排名超雲南大學31位,在小匠老師看來,其實並不靠譜,同樣是位居雲南地區的兩所重點大學,雲南大學是我國重點建設的211工程大學,而昆明理工大學並非是一所985大學,也不是一所211大學,整體的綜合實力跟雲南大學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武書連2020大學排行榜當中,昆明理工大學的排名超過了雲南大學,這並不意味著雲南大學的實力要比昆明理工大學差,武書連大學排行榜有許多指標,包括論文數量、科研成果、教學成果等,昆明理工大學排名超雲南大學31位,只能說昆明理工大學在某些指標上的表現較為突出,但是從綜合實力來看,昆明理工大學和雲南大學還是有較大的差距的,下面,小匠老師就跟大家來介紹這兩所大學的實力。

在學科建設實力方面上,雲南大學的表現比昆明理工大學更為突出,它擁有兩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另外雲南大學還擁有4門國家二級重點學科,以及多個雲南省級重點學科,因此,雲南大學的學科建設實力要比昆明理工大學更為強悍。

因此不管是從學科建設實力還是從綜合實力又或者是從知名度來看,雲南大學都要比昆明理工大學略勝一籌,因此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上,昆明理工大學排名超雲南大學31位,並不意味著雲南大學落後了。對此,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中留言交流。

我是“教育小匠”,用心解答有趣,有料的問題,如果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擊關注!

9. 昆明理工大學的王牌專業

昆明理工大學創建於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行業特色、區域特色鮮明,經濟、管理、哲學、法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是雲南省規模最大、辦學層次和類別齊全的重點大學,在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校現有呈貢、蓮華、新迎三個校區,佔地4300餘畝,主校區為呈貢校區,位於昆明市呈貢大學城
那麼昆明理工大學的優勢專業都有哪些,下面就給出昆明理工大學最好專業排行榜:
1冶金工程專業
共有355人認為昆明理工大學的冶金工程專業不錯,推薦就讀指數為4.6[滿分5.0]。下面是冶金工程專業的詳細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冶金物理化學、鋼鐵冶金和有色金屬冶金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冶金領域從事生產、設計、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以到冶金、化工、材料、環境保護及其相關行業的生產、科研和管理部門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程設計、技術開發、新型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製和開發等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和高等職業學校從事專業教學工作。

2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共有328人認為昆明理工大學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不錯,推薦就讀指數為4.7[滿分5.0]。下面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詳細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工作。電氣自動化在工廠里應用比較廣泛。最好的是電業局。然後是設計院。最艱苦的是工程局。

3土木工程專業
共有273人認為昆明理工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不錯,推薦就讀指數為4.5[滿分5.0]。下面是土木工程專業的詳細介紹:
專業介紹:一般的土木工作項目包括:道路、水務、渠務、防洪工程及交通等。過去曾經將一切非軍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項目,歸類入本類,但隨著工程科學日益廣闊,不少原來屬於土木工程范圍的內容都已經獨立成科。
就業方向:建築工程方向的畢業生在建築材料、工程和大地測量、房屋建築學、建築物與構築物的構造與設計。涉及的領域包括建築物、構築物的結構設計、施工組織及管理、建築工程甲方管理、監及房地產管理等。
4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共有255人認為昆明理工大學的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不錯,推薦就讀指數為4.6[滿分5.0]。下面是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詳細介紹:
專業介紹: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是一級學科機械工程專業下的二級學科。此學科直接反映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和工業化水平。該專業涉及到機械行業中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諸多的方向,是社會需求很大的一個行業。
就業方向: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畢業生可以在國家有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高新技術公司應用CAD及分析軟體從事各種機電產品及機電自動控制系統及設備的研究、設計、製造,如:進行工業機器人、微機電系統、智能裝置等高新技術產品與系統的設計、製造、開發、試驗與研究工作。
5建築學專業
共有221人認為昆明理工大學的建築學專業不錯,推薦就讀指數為4.7[滿分5.0]。下面是建築學專業的詳細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建築設計、城市設計、室內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設計部門從事設計工作,並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通用型、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建築學專業畢業生可以從事建築設計、城市規劃設計、室內設計、風景園林設計、文物建築保護、建築技術設計、科學研究、管理及建築教育等方面工作。

6采礦工程專業
共有166人認為昆明理工大學的采礦工程專業不錯,推薦就讀指數為4.4[滿分5.0]。下面是采礦工程專業的詳細介紹:
專業介紹:它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工程學科,以礦業工程為主,集地面、地下建築、爆破工程、礦業技術經濟於一體,屬於多學科、寬口徑工程專業。此專業直接為礦物加工工程提供礦石,然後成為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的原料。
就業方向:采礦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可從事煤礦、鐵礦、金礦、石膏礦以及鐵路等設計和改造管理,也可以到冶金、有色、化工、核工業、非金屬和煤炭等六類礦業和水利、鐵道、地下、工程和環保部門的生產開發、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
7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共有149人認為昆明理工大學的資源勘查工程專業不錯,推薦就讀指數為4.4[滿分5.0]。下面是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的詳細介紹: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地質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地質調查與勘探的室內、外工作方法,具有對礦床地質、礦床分布規律等綜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資源勘查、開發(開采)與管理等領域從事固體、液體、氣體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到資源勘查、開發(開采)與管理等領域從事固體、液體、氣體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8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共有91人認為昆明理工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不錯,推薦就讀指數為4.5[滿分5.0]。下面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詳細介紹: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地質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地質調查與勘探的室內、外工作方法,具有對礦床地質、礦床分布規律等綜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資源勘查、開發(開采)與管理等領域從事固體、液體、氣體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到資源勘查、開發(開采)與管理等領域從事固體、液體、氣體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專業介紹:材料科學與工程屬於工學學科門類中的一級學科,下設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3個二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是研究材料成分、結構、加工工藝與其性能和應用的學科。在現代科學技術中,材料科學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就業方向: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多進入各鋼企、製造企業、汽車廠,以及陶瓷、水泥、家電等企業。就業范圍廣泛。一般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金屬方向多進入鋼企和相關研究院,高分子及非金屬方向多進入陶瓷、玻璃、塗料、家電等行業,多屬大型國企、軍工、民企和科研院校。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中,偏應用的材料加工和其他一些研究方向,相對找工作容易一些。
9工程造價專業
共有87人認為昆明理工大學的工程造價專業不錯,推薦就讀指數為4.7[滿分5.0]。下面是工程造價專業的詳細介紹:
培養目標:工程造價專業培養具有工程造價計價、招投標、合同管理、成本核算及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專業知識,具有工程造價專業領域工作崗位技能。
就業方向:工程造價專業畢業後能夠在工程(造價)咨詢公司、建築施工企業(乙方)、建築裝潢裝飾工程公司、工程建設監理公司、房地產開發企業、設計院、會計審計事務所、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基建部門(甲方)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工程造價招標代理、建設項目投融資和投資控制、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投標報價決策、合同管理、工程預(結)決算、工程成本分析、工程咨詢、工程監理以及工程造價管理相關軟體的開發應用和技術支持等工作。
10自動化專業
共有80人認為昆明理工大學的自動化專業不錯,推薦就讀指數為4.3[滿分5.0]。下面是自動化專業的詳細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要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和網路技術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就業方向:自動化專業就業方向主要包括技術研發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通信系統、鋼鐵企業、工礦企業、鐵道、化工、航空、海關、稅務、工商、外貿、大專院校及政府和科技部門等。隨著自動化產品不斷普及,智能樓宇和智能家居的應用,智能交通的不斷發展,社會對這一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就業前景更為廣闊,選擇方向也會更多。

10. 昆明理工大學的最好專業是什麼

礦業工程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冶金工程 | 材料科學與工程 是他最強的四個專業, 有博士後流動站.

礦業工程

雲南省號稱有色金屬王國,具有豐富的金屬與非金屬礦產資源.雲南錫業公司、銅業集團、蘭坪鉛鋅礦、會澤鉛鋅礦、雲磷集團、沿江金礦以及三江流域地區的金銀鉑鈀銅鎳礦等在國內外具有很大的影響.礦業成為雲南省支柱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合理地開發和利用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對國民經濟可持續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昆明理工大學是一個以工為主,兼有文、理、經、管、法律和藝術的多科性大學.1998年11月經國家人事部、全國博士後流動站管理委員會批准,同意我校設立"礦業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這是雲南省高校中首批設立的,也是我校第一個博士後流動站.
我校礦業工程學科目前設有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兩個專業,其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東陸大學采礦冶金系,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堅實的基礎.該學科具有礦物加工工程博士及碩士、采礦工程碩士、礦業工程碩士等學位點,是雲南省礦業開發產學研聯合研究開發中心,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為雲南省級重點學科.《礦業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的設立,對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加強人才流動、加快礦業學科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我校礦業工程學科現有教學、科研、實驗及管理人員共4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高級工程師2人,有博士研究生導師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4人.該學科已培養了23名博士、200名碩士,目前有在讀博士研究生35人、碩士研究生38人、工程碩士研究生46人.
該學科先後共承擔了各類科研課題近600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63項、發明專利18項,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19部,發表學術論文1250篇.目前有50餘項科研課題正在進行中,近10年來,該學科副高職以上人員年人均科研經費達10萬元以上.一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科研成果的推廣與轉讓提高了我國礦業科技的總體水平,促進了企業的發展與科技進步,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校礦業工程學科已成為我國該領域中科學研究中心之一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通過多年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工作的積累,我校礦業工程學科現已形成了若干個具有明顯特色及優勢的研究方向:選礦設備與工藝、粉碎理論、浮選表面化學及浮選理論、磁電選礦與磁性材料、黃金提取、選礦自動化、采礦理論及應用、岩土力學、工程爆破、工礦企業通風除塵與安全技術、礦物化學開采、系統工程與礦業人工智慧.
我校礦業工程博士後流動站自2000年起開始接收博士進站工作.雲南省及我校對博士後流動站的建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與資助.雲南省豐富的礦產資源及眾多的大型工程項目為博士後進站人員提供了許多具有高學術、技術水平的研究項目及充足的經費支持,我校礦業工程學科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濃厚的學術氛圍及先進的實驗設備,為進站人員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新的世紀中,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目標的逐步實施,我校礦業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層次人才、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責任,也為該學科的發展建設展現了美好的前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頂部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昆明理工大學地球科學系有78年悠久的辦學歷史.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一個博士點,三個碩士點、兩個本科專業,三個本科辦學方向.2000年 12月經國家人事部、全國博士後流動站管理委員會批准,依託我系建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成為雲南省高校五個博士後流動站之一.多年來,我系已為國家培養近 6000名高等地質專業人才,其中碩士 160名,博士40餘名.僅80年代後培養的學子中,已有2人獲得"中國青年地質科技金錘獎",6人獲得"中國青年地質科技銀授獎".畢業生中已有一批成為國內著名大學、中國科學院博士導師和學科帶頭人、專家,榮獲國家獎勵,其中楊世瑜教授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現有教學、科研、實驗室及管理人員共40人,其中教授 9人,副教授 13人,有博士研究生導師 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0人.教師中有博士後6人,博士9人,留學回國人員10人,已形成了以中、青年教授、副教授為骨幹,知識層次、年齡結構合理,多學科配合、交叉、思維活躍,學術水平高的學術梯隊.
該學科教學、科研實力雄厚,立足雲南、面向全國,依託雲南天然地質博物館和有色金屬王國,結合省委省政府確立的建立有色金屬大省"綠色經濟強?quot;和資源、旅遊支柱產業的發展戰略,尤其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使本學科有著極強的地域區位優勢.主要研究方向瞄準資源、災害、環境等難題,為雲南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城鎮化戰略和科教興滇,擇優、跨學科交叉拓展,緊緊圍繞重大學科前沿,形成了礦產經濟、綜合信息成礦預測、非金屬礦物材料及非傳統資源開發、環境地質、災害地質與旅遊地質資源、地理信息系統和地震工程與防災減災等穩定的頗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全國工科地質院系中名列前茅,亦是雲南省省級重點學科之一.目前承擔國家級重點攻關項目和省部級項目18項,總經費 773萬元.此外還有廠礦委託項目20餘項,僅2000年新增科研經費已達600餘萬元.近5年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獎項21項,陳重泰教授在對滇西棘皮動物的研究中,發現30餘種古生物新種屬,相當於該方向世界近 100年來研究總合,成果獲雲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秦德先教授帶領課題小組成功開發礦床數學經濟模型軟體包,已應用於國內十幾個礦山,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處於國內領先水平.還與會澤鉛鋅礦等單位聯合找到近 100億元的鉛鋅礦資源.近5年出版科研專著和教材 19部,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 400餘篇.
我校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的建設得到雲南省及學校極大資助與幫助,自2001年開始接收博士進站工作,已被雲南省經貿委認定為"雲南省礦業開發產學研聯合研究開發中心".站內聘有國內外多名院士和教授作為兼職教授,與國內外多所著名大學有學術及教師往來交流,並已開通校園光纖信息網.雲南具有天然地質博物館美譽,地質現象復雜、奇特,是解開當今世界五大起源等學科前沿研究的熱點地區之一,受到國內、國際地質界廣泛關注.從20世紀30-40年代起,我國地質界多位資深院士和國內外著名的地質學家都曾在雲南經歷過成長的洗禮.我系現保留一套中國唯一的可作為中國現代地質學起源和發展見證的世界各地珍稀岩礦標本(1700件).
總之,歷史的積淀,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得天獨厚的天然地質條件,先進的科研實驗設備條件,高素質的師資,濃厚的學術氛圍,學科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省委省政府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等為進站博士後科研人員取得突出成就,取得創新成果和施展才華搭建了平合,歡迎國內外年輕的博士來我校做博士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頂部

冶金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昆明理工大學冶金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於2001年3月經國家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冶金工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管理堅持提高應用基礎研究水平,促進產學研結合,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培養優秀中青年人才的原則。
昆明理工大學冶金系的前身為雲南大學礦冶系,至今已有70餘年的歷史。「冶金工程」是其主要專業,包含有色金屬冶金和鋼鐵冶金兩個方向。現有冶金物理化學、有色金屬冶金2個博士學位點和有色金屬冶金、冶金物理化學2個碩士;1個工程碩士學位點和1個博士後流動站(冶金工程);有色金屬冶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也是雲南省省級重點學科)。
冶金學科現有教職工46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7人,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高級工程師7人。 學科迄今為止已為國家培養了4000餘名本科生,400多名大專生,100多名碩士研究生,20餘名博士生。目前在校本科生400餘名,碩士研究生34名,工程碩士研究生27名,博士研究生19名。 近年來,人均年科研經費居全國先進水平之列。承擔了250多項科研項目,其中3項獲國家級獎,50餘項獲省部級獎,獲專利10餘項。1995年以來共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25部,發表學術論文8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CA、MA等收錄200餘篇。近五年來,學科圓滿地承辦了國際性學術會議3次,國內學術會議6次。冶金工程博士後流動站設有有色重金屬冶金、輕金屬和稀有金屬冶金、貴金屬冶金、鋼鐵冶金、冶金原理、真空冶金及材料、高溫熔體、表面工程、電鍍與表面精飾、冶金爐渣資源化等10個教研室和研究(室)所,涉及真空分離與提純、微波能應用、生物及其它無污染冶金、冶金熔體結構與計算、冶金電化學及其材料、復雜礦處理、陶瓷粉體制備、冶金材料與助劑、垃圾火法處理及其熱能利用、反應工程、冶金過程模擬優化、冶金信息化、冶金工廠技術經濟等。其中,真空分離與提純、微波能應用及濕法冶金在國內具有特色和優勢並有領先水平。該學科目前已形成的5個研究方向是:
1、有色金屬真空冶金及材料制備。主要從事有色金屬及合金的真空蒸提純精煉及分離工藝、機關報技術、新設備的開發與基礎理論研究。
2、有色金屬二次資源回收及冶金廢棄物資源化。該研究方向以國家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為支撐,主要從事有色金屬二次資源回收與冶金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的研究,從廢棄物復合材料方向已取得若乾重大成果,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並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
3、濕法冶金。主要針對我國特別是西部礦產資源與開發清潔冶金新工藝及相關的基礎理論進行研究。某些研究領域處於國內先進水平並在國際有一定的知名度。
4、微波能在冶金及材料制備中的應用。這是一門新興的前沿交叉學科,是國際上的一個熱門研究方向。主要對微波場中的冶金過程中物理化學、微波加熱在冶金過程半成品處理、產品深加工、材料乾燥、焙解和燒結、活性炭制備、陶瓷燒結等方面進行研究。
5、冶金融體結構、過程模擬優化及冶金信息化。主要研究內容為:運用計算機技術研究冶金融體結構、微觀模擬、基礎數據研究、大型資料庫應用與開發、過程模擬模擬與優化、冶金管理與決策信息化技術,解決了有色冶金過程的某些基礎理論問題,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流動站與德國、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葡萄牙、南非、俄羅斯、韓國和越南等國的高校或學術機構建立有學術交流合作聯系。
附:昆明理工大學冶金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管理
一、進站管理
1、基本條件從事有色金屬冶金、鋼鐵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或相關專業、現已在博士後流動站的博士後和新近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一般在四十周歲以下者,均可申請進入博士後流動站。
2、進站方式
(一)人事部門與博士後流動站設站單位合作招收;
(二)人事部門直接從新近畢業的博士中招收。
3、進站程序
(一)博士後流動站根據選定的研究項目填報博士後申請表,提交人事部門;
(二)人事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博士後流動站的申請材料審查、論證後,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
(三)人事部門對申請進站人員進行考核後,初定進站人選,並將考核意見書面呈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審核;經審核合格的博士後,由人事部門通知博士後流動站設站單位或本人。
4、申請進站的人員應提交的材料
(一)《博士後進站申請表》;
(二)博士學位證書復印件或已通過答辯可授予博士學位的證明;
(三)本學科領域兩位博士生導師的推薦信;
(四)學術機構對申請者的審查意見;
(五)留學博士還需提供我國駐外使領館的推薦信。
二、在站管理
5、博士後應與博士後流動站簽定工作協議書,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6、博士後在博士後流動站工作期限一般為兩年。由於課題進度等原因要求延長,由本人申請,經工作站審核,報人事部門同意後可適當延長。
7、博士後取得科研成果並經轉讓或開發獲得的經濟效益,按規定分享產權和參與收益分配。
8、博士後可申請科學基金,填寫《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申請表》,由博士後流動站呈人事部門審核後報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審批。博士後科學基金按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有關規定管理。
9、博士後的工資待遇應高於國家規定的標准。10、 博士後配偶及未成年的子女的流動、工作安排、入學(托)、戶口等,按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執行。
11、接收企業應為博士後提供足夠的科研經費,對政府撥給的專項科研經費要按一定的比例匹配。
12、博士後流動站應對博士後進行階段工作考核,每半年一次,考核結果存入其檔案。
13、博士後可申請評審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結果由人事部門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備案。
三、出站管理
14、博士後在博士後流動站的科研工作結束時,應提交工作報告、論文(著作)和研究成果,由工作站和接收企業聯合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學術水平、業務能力、工作態度等方面進行評議,提出以後業務發展方向和使用意見。
15、博士後工作期滿,由博士後流動站填寫有關表格,呈送人事部門審核後,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辦理工作分配手續。 聯系電話:0871-515406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頂部

材料科學與工程

昆明理工大學是一個以工為主,兼有文、理、經、管、法律和藝術的多科性大學.2003年經國家人事部、全國博士後流動站管理委員會批准,同意我校設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目前設有有色冶金國家級重點學科,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省部級重點學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堅實的基礎.該學科具有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及碩士、以及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三個碩士點,下設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和寶石與材料工藝學四個本科專業,是一個起步較早、學術水平高、科技服務能力強、發展勢頭較好,並在材料、機械、物理等領域進行交叉與綜合的傳統優勢學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本學科已發展成為具有工學博士、工學碩士、工程碩士、本科、繼續教育等多層次的系列完整教育體系,具有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兩個省重點學科。為有色金屬、貴金屬行業及雲南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才,他們已成為各自領域的中堅力量。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的設立,對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加強人才流動、加快材料學科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本學科項目組涉及的三個部門現有教職工77人,其中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者)24人、副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者)2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6人,具有碩士學位者40人,形成了知識層次、年齡結構合理、研究方向特色突出的科研、教學梯隊。1998~2002年間共招收博士研究生36人,碩士研究生198人,為新材料與新技術的研發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思維和力量。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建設,本學科現具有雲南省新材料制備與加工重點實驗室這個新材料、新技術研發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擁有掃描電鏡、能譜儀、X-熒光化學分析、X射線衍射儀、X射線結構分析儀、紅外光譜儀、準分子激光器、Mare與Superform有限元分析軟體、惠普工作站、Mevva源離子注入機、島津1噸電子拉伸試驗機等萬元以上設備215台套。另外,本學科中外文藏書合計23萬冊,擁有中外文期刊288種,為材料相關領域的科研與教學提供了為材料領域相關新工業、新設備、新產品、新設計服務以及教學與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硬體和軟體平台。
在長期的科研工作基礎上,結合雲南省經濟、產業發展條件與規劃,形成了有色、貴金屬材料的合金化理論及新材料、有色金屬復合材料制備加工一體化新技術、低維材料和非平衡技術制備材料的研究、材料制備與加工過程模擬模擬、功能材料中的物理與化學問題、寶石與材料工藝六個有代表性的優勢研究發展方向,既有基礎研究,又有直接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服務的應用基礎及應用技術研究。形成了以周榮、史慶南、李俊昌、孫勇、朱心昆、陳敬超、張鵬翔、王飈、陳君若、陸建生等一批學者專家為學術帶頭人的、穩定的、高水平科研與教學隊伍。近五年來在這些方向開展了100 多項國家、省(部)級重大課題以及國家和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的研究,2001~2003間年可支配科研經費達4963萬元,並獲得5項省(部)級科技獎,發表272篇學術論文,出版了一批學術專著和教材。2001~2003年,共獲得發明專利共16項,科研成果轉讓9項。
本學科有 廣泛的國際國內合作交流基礎,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奧地利、澳大利亞、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科研院所有長期合作交流,每年均有知名教授來校講學。近年來,已有20餘人次出國研究、進修、訪問、攻讀學位。
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博士後流動站自2004年起開始接收博士進站工作.目前在站 人,正在開展各項研究工作,並在各自的研究領域中不斷取得可喜的成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大都得到了全國博士後基金的資助。今後五年中,每年計劃進站 2 人。雲南省及我校對博士後流動站的建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與資助.雲南省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和有色金屬材料作為雲南省支柱產業之一發展為博士後進站人員提供了許多具有高學術、技術水平的研究項目及充足的經費支持,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濃厚的學術氛圍及先進的實驗設備,為進站人員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新的世紀中,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目標的逐步實施,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層次人才、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責任,也為該學科的發展建設展現了美好的前景.
建站以來,我校盡力為博士後創造了良好的科研、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我校在博士後流動站管理上,已經形成了一套規章制度,並努力為博士後提供良好的服務。熱忱歡迎各位有志者來所做博士後。
設站單位地址
主管部門:昆明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通訊地址:昆明理工大學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
郵政編碼:650093
聯 系 人:史慶南
聯系電話:0871-51981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熱點內容
廣西大學2015博士名單 發布:2025-07-27 19:48:35 瀏覽:232
四川大學應用化學考研 發布:2025-07-27 19:47:57 瀏覽:964
廣西師范大學特色專業 發布:2025-07-27 19:25:50 瀏覽:459
男主狐狸精大學教授懸疑 發布:2025-07-27 18:57:18 瀏覽:243
2014東北大學研究生擬錄取名單 發布:2025-07-27 18:57:16 瀏覽:787
美國大學的415協議 發布:2025-07-27 18:49:25 瀏覽:62
復旦大學教授不必讀書目 發布:2025-07-27 18:35:42 瀏覽:999
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在職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7-27 18:22:12 瀏覽:3
重慶郵電大學唐笑教授 發布:2025-07-27 18:13:42 瀏覽:143
大學生秋冬裝 發布:2025-07-27 18:12:45 瀏覽: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