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美國沒有本科學歷的白人

美國沒有本科學歷的白人

發布時間: 2022-06-28 21:20:31

『壹』 美國大學出來的都是本科學歷嗎,都有學士學位嗎

美國有兩年制的社區學院和四年制的大學以及文理學院,兩年制的社區學院學出來是副學士學位,可以升四年制大學的大三大四,讀完可以拿到本科學歷,有學士學位;四年制文理學院讀完畢業也可以拿到本科學歷,也有學士學位

『貳』 美國有本科學歷歧視嗎

美國是一個很開放的國家,崇尚人格自由,不會存在學歷歧視的

『叄』 美國人有錢沒有學歷的人是什麼階層

美國有錢,但是沒有學歷的人肯定是生活在上層

『肆』 請問美國承認中國高自考本科學歷和學位嗎

******動機******

首先,我覺得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出國的動機,各種動機都有,很難說哪個對,那個不對.但是我覺得有幾點還是應該強調,雖然很多人都在說這個.就是出國並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一條途徑,也不是適合每個人的選擇.我在本科的一個導師就和我說,現在他看來,那個學校畢業的並不很重要,還是在於工作,或者科研的能力.而且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最好的一個朋友,現在在哈佛讀博士,去年的這個時候,當我還在為是不是去新加坡這輩子就完了的事情發愁的時候,他就說這個相同的話,而且也是,就算去了新加坡,也可以再申請美國.有能力的人在那個學校都吃的開.不必計較一時的得失.並且對於學術界,論文是硬道理,不在乎學校的好壞,論文發表的雜志級別,和論文本身的價值說明幾乎一切.而在商界中,能否打造知名的企業,能否掙到錢是真格的.政界中,怎樣為百姓謀福利,讓國家富強是最重要的.當然名校會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契機,很好的發展平台.比如如果你在Cavendish實驗室,哈佛, 斯坦福,等等...你能接觸到世界級的人物,你看到諾貝爾獎獲得者不再有當初在中國時候的激動,你甚至可以和他們聊天,通信.甚至覺得他的這個課講的並不是很好.

所以成功的外部條件可能更依賴於你是否在所選領域或者所屬行業的的頂尖圈子裡.比如我同學的老闆在生物學界算是世界前5的人物,但是可能最重要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幾乎和在這個領域中所有的牛人都混個臉熟,所以可以請James Watson(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之一,19XX年諾貝爾獎)寫信幫我這個同學要美國的簽證,因為他要去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 lab)參加個課程.當然最後James Watson出面了,也沒拿到簽證.(Faint)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出國可以開闊視野,這里的開闊視野不同於我們上小學時候知道的那種開闊視野,也許應該說是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後的那種開闊視野.你到先進的國家看看,無論什麼方面,你都可以更深刻的知道自己身上肩負為祖國富強奮斗的擔子有多重,中國離世界的差距有多大.你也許會第一次知道什麼叫愛國,什麼叫國際地位.當你看到有的白人對你不懈一顧的樣子,你心裡不是僅僅罵一句Fuck, 你會知道什麼叫需要強大祖國的撐腰.

******心理准備篇******

另外, 我想提醒准備申請的Gter們, 一旦走上這條路, 就大概很難有退路, 不是不能, 而是捨不得, 你付出努力奮鬥了幾年, 然後出去了, 可能又是幾年, 或者十幾年, 你捨不得再退到原來的狀態, 重新整合自己. 你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也許柳暗花明, 也許頭破血流. 也許你在加州, 開著汽車, 享受著陽光海岸, 也許你還在北大邊上租著一間合住的房子, 不知道10月份GRE的錢上哪去找. 但是話說回來, 你一旦選擇了, 經過慎重的選擇了, 就不要後悔, 就要客觀的對這個決定負責. 很難有人為你評估你的情況是不是適合出國. 前些日子, 忘了在哪個版看到一個人, 被哈佛錄取了, 但是經歷好像並不是名校, 優秀成績, 加paper, 還見到一人UC-Berkeley錄取了, 也是幾經周折. 如果是最初申請的時候, 恐怕很多人都會覺得他們不適合申請牛校. 但是人家成功了.

另外, 出國是個新的起點, 而不是目標. 如果在好的學校, 你還是得拚命得學習, 考試, 研究. 如果在所謂得爛校, 你可以在其他得經驗方面積累得更多, 比如英語, 文化, 交流等等. 順便說, 如果出去了, 你想提高英語, 不要整天和中國人混在一起, 那樣你在美國或者英國, 或者隨便哪裡, 一輩子也還是說不出個整句得英語句子. 太郁悶. 你沒信心和白人們交流, 因為語言得問題.

******關於GT******

第二就是考試得過程和安排. 我覺得關於考試得時間安排, 又帖子說得很詳細, 不再重復, 只對G/T的重要性做個說明. 無論你申請什麼學校, T600 以上, G2000-2100, 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除非個別專業又特殊的要求. 如果沒有特別說明, 你又不轉專業, 沒必要花經歷考Sub. 這個時間不如用來學專業課, 搞個高點的GPA. 但是雖然是這樣, G/T還是得花些時間來學習的. 踏下心來好好背單詞, 做題. 不要光指望機井. 如果這個考試都沒有橫心, 也談不上什麼出國的事情了. 而且我要說Gre的單詞很有用, 在高級的雜志上隨處可見. 比如你翻翻Time, The Economist, BBC, CNN…. (網站). 不是新東方或者有些人說的一輩子也用不到了. 美國人不傻, 用不到考他干嗎? 而且閱讀水平確實可以有質的飛躍. 總之, 可以肯定的說G/T在申請中的作用有, 但是只是個敲門磚, 第一輪篩選. 後面就沒什麼用了.

對於那些G/T考的不好, 而且也不想重考的人, 並且GPA不好, 低於3.0, 也沒有什麼強的研究背景, 建議申請英國, 加拿大, 或者澳大利亞. 這個東西不要攀比, 覺得他去了美國, 你也得去, 你可能真的去不了. 試試英國,之類得, 如果家裡得經濟允許得話. 雖然我個人覺得對於學術來說, 英國得大學99%都是垃圾, 或者包括牛津, 劍橋. 因為赤裸裸的金錢交易. 劍橋墮落的厲害, 估計在美國的排名也就是20 左右, 裡面什麼人都有, 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很多不夠格的人在混. 我不知道哈佛, 沒准也是類似, 但是我確定混的人比劍橋要少. 劍橋的昔日輝煌不在. 甚至說有錢就能上的地步. 所以有錢的非牛人不防可以試試.

現在看來, G/T上不上新東方的班都可以, 如果經濟允許, 還是去上班, 我不是給他們做廣告, 我也不太喜歡現在他們如此瘋狂的掙錢政策, 並且口口生生要辦中國的哈佛, 簡直是放屁, 新東方現在的理念, 過一萬年也不過是個培訓中心. 僅此而已. 而且我覺得很多網站都比他好. 可以得到更多的資料和消息. 但是你可以認識很多Gter, 而且有個氣氛. 復習也有個方向. 另外, 外地的同學還能找個完美的借口來北京玩幾天. 看看天安門什麼的. 呵呵… 沒准你在G/T班上還能發現志同道合的GGMM, 呵呵…

******關於申請******

第三就是申請的過程, 時間安排有帖子說得很詳細了, 也很貼切了. 可能比較有爭議的就是各個因素的重要性. 分別說說.

1.對於申請美國的牛人來說, 這部分人包括清華, 北大, 復旦, 中科大, 上交5個學校的年級前5名, 這些人是最有競爭力, 這些人來角逐那幾個超級牛校. 當然如果你有很強的研究背景, 牛教授的推薦和聯系, 也可以放在這個組里來考慮. 對於這部分人, 申請的時候如果有精力, 還是套套教授, 牛校多申請一些. 看看你們學校傳統上哪些牛校給offer, 師兄師姐的經驗很有用. 當然這部分人大概也不稀看什麼我的帖子. 也許在申請前已經有了教授的許諾或者基本申請就是個過場了.

順便說說套教授, 這個東西很費精力, 和時間. 如果你真的想套教授, 認真的看那個教授的研究方向, 學習, 然後寫信的時候, 第一封信說說對他的研究方向, 說說自己的情況, 附上簡歷就是了. 然後看看他們的態度, 如果3天沒有回信, 寫封信問問是不是收到第一封信了就是了. 如果還是沒有回信, 放棄就是了. 如果有回信了. 你應該可以很明白的看到教授對你的感興趣程度. 如果就說你要首先申請, 或者說他不要人, 或者說他左右不了錄取委員會的決定, 那就是沒戲, 放棄吧. 如果他說了些類似於, 你的背景很好, 很樂意和你討論他的研究, 等等就是說第一步成功了. 接下來, 你看他的網頁上是不是有他最新的Paper, 如果沒有, 很簡單, 問問能不能看看他最近的研究進展, Paper. 如果有, 那就踏踏實實的啃他的Paper, 看不懂, 問問你的導師什麼的, 看看是否能問些有意義的問題. 然後通信大概在2周一次, 或者1周一次的頻率. 當然你要一直關注他對你的態度. 如果積極, 或者沒有什麼不積極的跡象, 你就假設是積極的吧. 然後, 慢慢說你的目的, 想加入他的組, 問問是不是召人, 問問你是不是有希望 (the possibility of joining your group). 如果還是積極的回信, 那就是你的希望了. 保持聯系, 問問是不是能在你申請的時候讓他支持你. 後面的事情就是順理成章了. 你這個牛校大概有50%或者以上的可能了.. 最後, 如果你的口語沒問題, 爭取和他通個電話, 或者幾次電話, 或者固定的電話聯系. 當然, 在中國大概是沒有機會去面見他了, 如果你可以拿到簽證, 什麼旅遊簽證之類的, 問問他可不可以花上一周的時間去他的組里看看. 可能這個對大部分人都不現實了. 但也許有人有這個條件的.

2.剛才說得那5個中國學校排名在5-20的人, 或者自己覺得可以歸到這類的其他人, 比如有一兩篇Paper在SCI索引上, 或者有很好的國際項目. 這部分人可能最尷尬, 因為超級牛校申請的希望不大, 而爛校又不甘心.
順便說說學校. 超級牛校, 綜合的說來, 大概有這么幾個: Harvard, Stanford, MIT, UC-Berkeley. 牛校大概有: Yale, Caltech, Princeton, Cambridge, 比較牛的大概有: Chicago, 哥倫比亞(呵呵,,, 不知道怎麼拼, 慚愧), Cornell, Oxford… 也不錯的大學, 呵呵… 太多了, 不說了, 看看usnews.com 吧. 當然, 每個專業的排名又不一樣了. 關於專業排名重要, 還是綜合排名重要的問題, 我覺得如果你要是在畢業後美國混, 或者以後走科研的路子, 還是以專業排名為主要參考, 畢竟都是圈內的人, 大家都心裡有數, 比如哈佛的工程實在是拿不出手, 呵呵…. 但是如果你要是回國, 或者是以後准備在非研究的領域工作, 名校更重要, 哈佛最次的專業也比UIUC的工程在中國更受承認.

『伍』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留學生本科沒有畢業不能學歷認證怎麼辦

留學生國外留學現在學歷認證 沒有畢業的情況下是不能申請了,因為凡是通過遞交虛假材料去認證在認證過程中被查出來,都會進入學歷認證失信黑名單,該名單不僅會在留服官網公示,還會納入個人徵信。
但現在留學生回國參加國企事業單位,報考公務員,落戶,學歷深造等都需要學歷認證,沒有畢業的情況下想要完成學歷認證也只有再出國留學,只有在國外順利畢業,回國後的 事情才能水到渠成。
本科沒有畢業首先可以轉學到其他院校繼續就讀,但能轉多少學分,轉學過後需要讀幾年,都是轉學過後的院校來決定。
本科沒有畢業直接申請碩士,英國授課式碩士課程學習時間為一年,修滿180個學分就可以拿到學位,畢業回國之後可以正常申請學歷認證。在申請碩士時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專業,完成碩士學位不是問題。
本科沒有畢業如果實在不想再出國留學,可以直接申請一份帶本科學位的留信認證,留信認證官網可查,能證明在國外真實的留學身份,找一份普通單位的工作。

『陸』 美國華盛頓大學留學生本科沒有畢業不能學歷認證怎麼辦

隨著留服在2018年1月1號對學歷認證失信行為的處罰措施升級,國外沒有畢業的情況回國是不能學歷認證了。但留學生回國如果是進事業單位報考公務員等都需要學歷認證。
所以根據情況可以給到以下建議:
1、本科沒有畢業可以帶著含有學位的留學回國證明和留信認證回國,輔助證明在國外順利畢業,回國之後找一些普通單位的工作,回國證明也可以購買免稅車。
2、本科沒有畢業也可以直接申請英國授課式碩士,授課式碩士學習時間為一年,修180個學分,畢業回國之後可以正常學歷認證。

『柒』 美國留學生在本科未畢業前提下怎麼工作

萬能班長來啦~
沒畢業之前可以找找實習,或者兼職哦!
因為沒畢業的話是沒有本科學歷的,直接找工作可能會受限。

希望可以幫到你!

『捌』 人在美國可是無學歷怎麼才能上大學

去社區學院報名,只要你年滿18歲就可以上,而且有的學院是不要求高中成績的。
在學院內參加Assessment包括英語和數學。考試成績出來後就可按你的成績選擇課程。
即使英語不好也沒關系,很多College都有Non-Credit classes,是免費的(英語課)。會從比較基礎的教起。
在你的英語能達到上課可以聽懂的程度後,學習Credit Classes,選擇專業,課程等,可以向學校咨詢,每個學生都可以預約Counselor(學業的咨詢顧問),讓他幫你制定課程學習計劃,在社區學院學滿至少60個學分後(不同專業要求的學分不同),可以transfer到university繼續攻讀Bachelor Degree。畢業時拿拿到的學位和一直在university上學的學生沒有任何區別。

『玖』 美國留學生在本科沒畢業的情況下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不知道你為什麼本科沒有畢業,建議你馬上轉學,申請轉到另一所美國大學繼續讀書,這樣可以繼續完成你的美國本科學歷,雖然這是在另一所大學讀書的。

另外你也可以離開美國,改申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或者紐西蘭的大學,在這些國家的大學完成你的本科學歷。或者你也可以回國,在國內完成你的本科學歷,就是這三種辦法了。

發展

2019年6月3日下午,教育部在國新辦發布2019年第1號留學預警。預警指出,一段時間以來,中方部分赴美留學人員的簽證受到限制,出現簽證審查周期延長、有效期縮短以及拒簽率上升的情況,對中方留學人員正常赴美學習或在美順利完成學業造成影響。

2020年6月9日,教育部發布2020年第1號留學預警:謹慎赴澳返澳學習。2016至2019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79.9%)。

『拾』 亞裔美國人的年代地位

五十年代羅絲·李提出的「融合論」,在當時條件下,對廣大亞裔確實有著極大的誘惑力,並致使他們像著魔一樣,瘋狂地追求並實踐著自己的美國夢。但是在美國化的進程中,盡管亞裔人他們放棄了自己的語言,習俗,歷史和文化價值觀等,以適應白人的文化,卻發現自己並沒有被主流社會所接納,受歧視的狀態依然如故。聯盟創始人Yuji Ichioka說得更為透徹:盡管亞裔扮作白人的模樣,模仿他們的行動,說話,幾乎在所有方面都力求同他們一樣,但「這只是一種自我欺騙般的夢想,反而加重了自己的認同危機。」
經過這樣的反思,廣大亞裔深刻意識到:白人的意識和文化,對於自己可望而不可及;必須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美國認同,而應確立一個更加適合自己的特點的新方向。這種認識上的轉變,是泛亞裔族群意識形成的關鍵。其次,徹底否定了「東方人」等帶有竣視韻味的蔑稱,表明廣大亞裔種族平等意識的空前增強。
自亞洲人第一次登上北美大陸起,就有了「東方人」的「雅號」。以後世代相傳,並愈發帶有歧視意味。這個稱謂,幾乎使亞裔生活在充滿偏見和限制的「囚籠」中,對他們在美國立足和發展造成巨大障礙。1965年以後,盡管亞洲移民數量不斷增大,素質得到提高,經濟有所改善,但主流社會對其排斥與歧視卻絲毫不減。據1970年調查結果顯示:曾被贊譽為「模範少數族裔」的華裔,有25%的大學畢業生在飯館,禮品店或食雜店工作,另有許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成為典型的「不完全就業者」;在擁有大學本科學歷的男性中,個人收入達到1萬美元的只有13.39%,而在同等學歷的白人男性中,個人收入達到1萬美元的竟佔27.7%。至於華裔女性,不完全就業是個普遍現象;即使能夠就業,大多也從事文職工作,諸如會計,收銀員,秘書,打字員,檔案管理員等。據統計,超過40%的華裔女秘書具有大學學歷,而大多數從事這種職業的白人女性,往往只有高中學歷。在加利福尼亞,華裔女性雇員中的36%從事文書或打字員的職業。
在這種情況下,廣大亞裔對「東方人」的稱謂深惡痛絕。但長期以來,一直苦於沒有解決辦法,只能忍氣吞聲。「亞裔美國人」作為一個新的概念,強調「亞裔也是美國人」這個主流社會也不得不承認的理念,進而否定了「東方人」等一系列帶有明顯貶損之意的稱謂。圍繞稱謂問題展開的這場斗爭,實質在於對現存種族歧視的維護或反對,反映了廣大亞裔種族平等意識的新覺醒。再次,將亞裔不同種族視為一個整體,且有「美國本土第三世界」的認知,是對單一族裔意識的超越。
長期以來,亞裔各族之間缺少必要的聯系,反歧視斗爭總是單兵作戰。60年代末以來,這種情況發生了根本改觀。縱觀聯盟的諸多言論,無論作者來自哪個特定裔族,其基本立場都是一致的,即都把自己看作亞裔族群的一員,並從此點出發討論問題。1970年出版的論文集《根:美國亞裔讀本》 (Roots: An Asian American Reader),由聯盟核心人物富蘭克林·沃多,瑪莉·Uyematsu,肯·漢納達,佩琦·李以及瑪麗亞·程合作撰寫,而他們則分別來自日本,印度,中國等不同裔族。書中表達出他們共同的心聲:「我們以艱苦的勞動和繳納的稅款,終飽了美國富人的私囊,得到的回報卻是沒有平等權利,受盡限制與歧視的生活。如同殖民地人民一樣,這種生活竟被認為是合理的,不存異議的,可以一成不變的。問題很明顯,美國對待亞洲人與其對待境內的亞裔人之間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許多困擾第三世界的問題,也同樣困擾著美國本土的第三世界。」可以說,相同的經歷,社會地位以及爭取亞裔人平等權利的共同追求,將泛亞裔族群意識推上了亞裔美國史的舞台。「亞裔美國人」這一稱謂將所有亞裔美國人跨民族聯合在一起,為他們的身份與屬性貼上「獨特」的標簽,使他們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認識自己,界定自己,探尋作為一個亞裔美國人的真正意義。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批優秀的亞裔作家開始涌現,他們的作品無一不是在探討與他們息息相關的種族身份和文化認同問題。華裔美國作家趙健秀(Frank Chin),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他經過歷史的和文化的過濾,比較精確地概括「亞裔美國人」文化內涵:「亞裔美國人並不是一個族裔,而是由華裔,日裔和菲律賓裔等幾個族裔群體組成。華裔和日裔已經同中國和日本在地理位置,社會文化以及歷史諸方面各自分離了七代和四代。他們在美國這塊土地上已經演化出了十分獨特的文化與情感,它們既不同於中國和日本的特點,也有別於美國白人的特點。就連目前在美國仍然由亞裔族群使用的亞洲各種族的語言,也已經被調整和發展成為表達他們全新經歷體驗的獨特語言。」
「亞裔美國人」這一稱謂,把所有在美國出生的亞洲後裔集結在這個帶有強烈政治色彩的命名之下,以空前廣泛的亞裔族群集體意識將分散的美國亞裔個體凝聚在一起。它猶如一枚榮譽徽章,一個精美的戰利品一樣掛在了所有美國出生的亞裔人胸前。

熱點內容
大學生為買蘋果手機 發布:2025-07-26 20:45:46 瀏覽:923
重慶大學博士招生目錄2016 發布:2025-07-26 20:45:29 瀏覽:177
南京大學圖書館學博士 發布:2025-07-26 20:29:23 瀏覽:98
北京大學的博士好考嗎 發布:2025-07-26 20:28:26 瀏覽:478
中北大學2016專業錄取 發布:2025-07-26 20:27:34 瀏覽:397
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寫真教授 發布:2025-07-26 20:20:28 瀏覽:41
中南大學考研時間 發布:2025-07-26 20:13:54 瀏覽:584
浙大學子美國創業 發布:2025-07-26 19:55:49 瀏覽:86
重慶郵電大學何方白教授 發布:2025-07-26 19:45:20 瀏覽:282
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7-26 19:37:10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