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本科學歷單位底層

本科學歷單位底層

發布時間: 2022-06-29 23:04:33

㈠ 上本科和專科有什麼區別上專科的出來以後都是社會的底層嗎

其實本科和專科除了文憑之外,還是有區別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理念不一樣

我們都知道,上大學之前必須經過高考這一個門檻,高考能夠分辨出一個人的考試能力,成績高的同學,學習理論知識相對比較強,而分數比較低的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能力是比較差的,畢竟高考考的是理論知識,所以上了大學之後,為了將這些學生區分開來,就分為了本科和專科,上到大學之後,你會發現,本科和專科兩者的教育理念是不一樣的,本科注重知識教育,也就是側重於理論知識,而專科則是注重實踐教育,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個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學習理論知識方面的差別所導致的,既然專科生的理論知識比較淡薄,那麼就可以從實踐能力去你補,以後出來社會跟本科生的差距才不會那麼大,甚至超越本科生!

而本科生呢,你們有著相對高一點的起點,那就努力發揮你們開闊的眼界,走出一條更加寬闊的道路,這是為你們自己,也為我們這些後來的人提供更加努力的榜樣。

㈡ 你身邊有沒有一些高學歷的人在做著底層的工作

對於我們來說,努力學習十多年,為的就是能夠獲取高的學歷,然後最終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這樣,未來的生活就有了一定的保障。所以,父母在我們小的時候對我們的教育就抓得很緊。但是,有些人長大之後讓父母徹底失望,因為他們的工作似乎不需要高的學歷就能做,讀了這么多年的書可以說是浪費時間。那麼,你身邊有沒有一些高學歷的人在做著底層的工作?有的。第一個是自己的大學班長,他畢業之後就開始做早餐生意。第二個是自己的高中同學,他畢業之後選擇開滴滴掙錢。最後一個是自己的大學室友,畢業之後去餐廳當服務員。

三、大學室友,畢業之後去餐廳當服務員

最後一位就是自己的大學室友,他非常有生意頭腦,是一位南方人。畢業之後,他沒有去公司上班,而是去餐廳當服務員。實際上,當服務員只是他的跳板,他看好餐飲業,未來想自己開一家有特色的餐廳。所以,他先去餐廳從底層做起。

以上這幾位就是學歷比較高,但是從事底層工作的人。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一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㈢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淪為社會底層,這是為何

隨著教育水平低不斷提高,家裡的孩子都是大學生並不稀奇,但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卻淪為社會底層,這是為什麼呢?

一、眼光太高,覺得自己大學畢業很了不起

985或者211畢業的大學生,會有高人一等的感覺,覺得自己名牌大學畢業,怎麼得也能找個好工作。

當然,對於工作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但好的工作對於崗位人員的要求也是特別高的,學歷就要求博士以上,你這本科學歷在人家眼裡根本就不夠看的。

這種工作可能工作幾年之後,還是老樣子,並不會有什麼大的改變,就相當於在社會底層混日子唄。

每年的畢業生也是比較多的,總一部分大學生在畢業之後,淪為社會底層,畢竟每個大學生所畢業的學校和個人能力是不同的,自然不可能個個都找到非常好、自己又滿意、薪資又高的工作。

㈣ 一個本科學歷的公務員剛進入單位的時候是什麼級別檔次

一個本科學歷的公務員剛進入單位的時候轉正前,即試用期內,

沒有級別檔次。

中華人民專共和國公務員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5年第35號)

第三十二條新錄用的公務員試用期為一年。試用期滿合格的,予以任職;不合格的,取消錄用。

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的通知(中組發[2008]20號)

第三條 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三十日內,應根據擬任職務的要求,按照公務員的條件、義務和紀律要求,對新錄用公務員進行任職考核。

第四條 考核合格的新錄用公務員,按以下規定任職定級:

(一)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沒有工作經歷的公務員:……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科員,定為二十五級。

㈤ 最底層員工有什麼前途

在自省的同時,私下就那些身在企業官位的員工和許多老油條普通員工做了對比,漸漸有了些感悟,那些工作幾十年了仍然在底層混著的員工,或許以下這些方面做得不夠好。
一、低學歷的硬傷,註定你在起跑線已經輸了。
學歷的重要性路人皆知,現在的家長們,孩子還在幼兒園時,就嘔心瀝血要將孩子送入一所好學校,鉚足了勁給孩子報班補課,最終的目的不外乎讓孩子將來考一所清華、北大之類的好學校,期望畢業後憑著手中份量足足的文憑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有一個好的前程。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讀了本科讀研究生,讀了研究生還要讀博士,喜歡讀書嗎?估計不是,還是這個學歷在主導。

1、學歷是敲門磚,「學歷即實力」言過其實卻是血淋淋的現實。
「學歷即實力」,雖然這句話有些言過其實,但也不無道理,學歷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你在某個領域的專業水平,絕大多數單位在錄人、用人時都自覺不自覺地秉持著這樣一種觀點。所以,每個單位錄用員工時,都會對學歷有明確的規定,職位越高,通常對學歷的要求也越高,這是一項硬指標。有過應聘經歷的人都清楚,別人要求全日制本科,如果你是一個全日制專科或者非全日制本科,你最好別去試,即便你認為你的專業水平完全能勝任那個崗位,那也只是你單方面的認為,對用人單位而言,這是一扇不會輕易打開的門,學歷就是門卡,你符合學歷要求刷卡可進,不符合要求你只能在門外徘徊。縱使你有後台關系,如果你的學歷不達標,也會讓你的後台關系與用人單位的領導十分為難,但如果你的學歷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一切就會順理成章地達成你的願望。
2、學歷決定你的起點,最終決定你在單位所處的層級。
有句話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不同的學歷,通常就是不同的起跑線。學歷一樣,學歷的含金量不一樣,最終入職的單位可能也不一樣,學歷含金量高的入職的單位絕大數情況下要好一些。不同的學歷層次,差距可能更大,學歷高的,可能一畢業就能進入管理部門,而學歷較低的高、初中生估計只能去一線當工人或做些技術含量低、工資收入低的服務類工作,顯然,起點已經不一樣了。一個企業,通常可以大致分為兩層,核心層與外圍層,如果從一開始,你已經處於企業的外圍層,遠離核心管理層,你以後的發展空間一定有限,因為你和領導接觸的機會太少,讓領導記住你名字和臉的機會都很少,又談何晉升?更何況企業在提拔管理人員時,也十分注意員工學歷,一個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如果你連個專科也不是,這是不可想像的。就算企業對一些管理崗位公開競爭上崗,如果你只是一個初高中的學歷,機會擺在你面前,你也只能遠遠望著。筆者所在的企業原歸屬於某局管理,某局同期從大學招了一批人,其中兩個是研究生學歷,其他是本科,十多年過去了,兩個研究生中的一個已是副局級領導,另一個雖然能力確實不咋的,卻也混得風生水起。至於那些本科生,好些還是一般的科員。是這些本科生的能力一定比他們差么?我看不一定,不得不承認還是那個研究生的牌子在起作用。
所以,要想在一個單位獲得晉升,成為一個單位中的少數人,學歷首當其沖,如果你學歷不夠,絕不能安於現狀,一定要利用業余時間加強學習,力爭在學歷上有所突破,現在很多企業的員工利用業余時間不惜花八九萬也要攻讀一個MBA,正是期望在學歷上提升自己,從而提升自己在單位的核心競爭力。知識每天都在更新,學習也應該貫穿每個人的整個工作生涯。

二、工作能力不夠,讓你始終庸庸混際於雞群。
一個人要想在一家單位有所作為,好的學歷是發展的重要因素,但絕不是絕對因素。不論你有多高的學歷,最終需要在實際工作中接受檢驗,實際的能力高低才是領導對你是否賞識的決定性因素。
1、學會踏實做實,做好事,是你的立足之本。
單位要發展壯大,必須有人做事,任何一個單位領導,都希望自己的任內將單位做大做強。毫無疑問,任何一個單位的領導都喜歡踏踏實實做事的人,更喜歡能踏踏實實將事做得很好的人。不論你的學歷多高,如果抱著混日子的態度對待你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不積極,不主動,不注重團隊協作,敷衍塞責,得過且過,工作效率低,工作質量差,這樣的人是很難得到同事和領導的認同的。雖然每個人都專注於自己的份內工作,但你的工作好壞大家一定看在眼裡,每個人工作能力到底如何,大家心裡有桿稱,領導心裡同樣有桿稱,平時可能對你沒什麼影響,在涉及你晉職等關鍵時刻,大家就會對你投出反對票。所以,踏踏實實做事,把事做好,是一個職工獲得成長的立足之本。

2、學會咯咯搭,學會鶴立雞群,主動靠近核心層。
踏實做事不等於只管埋頭做事,也不等於老牛拉車默默做事,做事的同時也得學會像生蛋母雞一樣的咯咯搭,別總做老實人,要做老實事,做聰明人。」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洲「,職場不需要無名英雄,無名英雄在職場沒前途,要學會出風頭。對一個人的評價,如果說某人好出風頭,似乎是個負面的評價。其實,出風頭是一種能力體現,沒能力你不一定能出風頭,將出風頭換一個詞叫展示自己,敢於展示自己,善於抓住機會展示自己,就會讓你與眾不同,引起人們的注意,成為大家,包括單位領導關注的對象。一個企業,小的幾十幾百人,大的成千上萬,作為企業的領導者,目力所及,不可能對每個人都關注到,更不可能對人人都了解,怎麼辦?你得找機會,並把握機會,主動讓領導認識你,了解你。記得我剛畢業分配到一家國營食品企業集團,董事長比較重視年輕人,每年都會召開青年知識分子座談會,我作為集團下屬廠中一名在學生,自然也參加了,當時董事長在集團內部大力推行產供銷一體化,會上,其他年輕人們都大誇這個一體化好,我卻唱了反調,廠內向集團兄弟公司進原材料,價格比在市場上進還貴,這叫啥一體化,一體化的初衷應該是降低成本吧,這反調一出,全場啞然。但正是這個反調,董事長當著我的面跟廠領導打招呼,大意是這個小伙不錯,要好好培養,一回廠,不出兩月,升職了!又過了一兩年,直接調到集團本部辦公室擔任辦公室副主任。再舉一個真實的例子,公司徵收項目的一名項目負責人,因為負責的項目在100天內就完成了全部徵收工作,自此一舉成名,主管局和區里也因此記住了她的名字,因為一般的項目少則一年多則三四年才能征完,100天當然不可思議。後來公司增補一個業務部門的副職,十多個項目經理競爭,她無異議地晉升了。在我的記憶中,在此之前,她一直是默默無聞的,並不比其他項目經理出眾,但就是這一次的與眾不同,讓她脫穎而出,鶴立雞群。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所以,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踏實做實,聰明做人,懂得把握機會,主動將自己前置於領導的面前,靠近核心管理層,才能創造更多被領導認識、了解的機會,久而久之,得到重用的機會也就離你越來越近了,特別是對遠離核心層的一線員工來說,由於遠離領導視線,領導關注度低,這一點顯得尤其重要。

三、交際能力欠缺,讓你的前途一天天疏遠你。
人際關系在職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職場就是一個關系場,也是一個格鬥場。上下級關系,部門間的關系,同級之間的關系,單位內外的關系,各種關系交織在一起,哪一條關系錢都馬虎和小視不得。而且每一條關系線,都涉及到利益,比如中層領導職位,每個部門正職只有一個,誰上誰不上,論能力,更得論關系。這一點,在國企呆過的人體會可能特別深刻。如何維系這種復雜的關系,需要我們有較強的交際能力。交際並不是今天請請領導吃吃飯,明天請請同事喝喝酒,關系的維護通常是小處著手,它有一個積累的過程,工作和生活中的細節常常是關系無聲的融洽劑。比如:重要節假日發給領導的幾句祝福、擦肩而過的一聲招呼、解答同事疑問的一張笑臉、朋友圈給同事的一個點贊等等。這些小情小節,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交際能力的強弱涉及性格,性格決定人生,但並非內向的人就天生缺乏交際能力,雖然難以甜言蜜語,雖然不喜歡歡吹吹捧捧說好聽的話,但充分釋放內向之人特有的心思縝密、情感豐富的特質,適當調整自己的性格,適當放低姿態,不高高在上,不自命清高,以誠待人,同樣可以較好地維系各種關系,獲得職場同事們的認同。性格內向取得成功的偉人和名人也不少,比如:林肯、羅期福,比爾.蓋茨、普京等據說都是內向性格呢。

㈥ 大學生做底層工作丟人嗎,我該怎麼面對

說實話,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選擇行業啊。性格內向可以做技術方面的工作嘛。如果你想改變現狀,或者說你想改變自己的內向的性格,我可以試試銷售方面,很鍛煉人的。

㈦ 我本科畢業,今年剛參加工作,在單位里學歷最低,感覺壓力很大,我該怎麼辦呢

在機關一開始都是這樣的。沒什麼,時間長了就融進去了。

如果覺得自己學歷低,可以參加在職研究生的學習.

㈧ 大學生學歷碾壓92%就業人群,但是為何工資待遇卻成了最底層

我覺得這和社會招聘的起點有很大的關系。比如說現在社會招聘的起點都是從大學本科學歷開始的,所以你到了這個單位裡面,只能去當最底層的勞動力,因為你的上級部門可能是學歷更高的人群。這個現象還是要得益於教育的普及發展和人們思想的發展。

第三個原因就是因為入學的門檻會有所降低。在幾十年前能夠考上一個職業技術學校,或者說考上高中都是很厲害了。那個時候是因為學校比較少,所以門檻也比較高,但是隨著學校數量的增加,可能就會有不同檔次的學校可以供學生們選擇,所以說,教育變得越來越普及了。

㈨ 三本生專科生是中國社會金字塔的最底層嗎

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的,特別是專科生,直接在學校學的就是實操的技術,畢業後到企業公司是可以直接幹活的,一般會比較受用人單位歡迎,一般工資也不低,而本科生有部分因為學校學的偏向理論,到公司還需要培訓一段時間,還不如大專生受歡迎。

熱點內容
雲南財經大學考研論壇 發布:2025-07-25 09:25:42 瀏覽:498
廣西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7-25 09:16:36 瀏覽:670
西華大學專業分 發布:2025-07-25 09:02:57 瀏覽:28
搞過大學生 發布:2025-07-25 09:00:01 瀏覽:10
文科大學學什麼專業 發布:2025-07-25 08:48:36 瀏覽:960
江西假民辦大學名單 發布:2025-07-25 08:48:36 瀏覽:915
男主是大學教授的小甜文 發布:2025-07-25 08:32:54 瀏覽:510
華盛頓大學金融工程專業 發布:2025-07-25 08:29:22 瀏覽:872
大學珍惜時間ppt模板 發布:2025-07-25 08:29:22 瀏覽:776
2017大學徵兵時間安排 發布:2025-07-25 08:29:00 瀏覽: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