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二模本科線
⑴ 我是北京市的高三學生,一模二模都是410左右,請問高考志願我應該報哪些二本,外地的也可以。。。
填報高考志願不以一模二模分數為參考,需要的是你在全區排名,並折算為全北京排名,
根據排名報考志願先對要准確的多,你問問老師你的排名
很多年不了解高考志願了,我不清楚12年河北二本的錄取分數,
不過我認為去天津、河北念二本,還不如在北京找個二本。三本上。
⑵ 2010北京二模分數線海淀文、理,西城文、理謝謝!
海淀理科一本500,二本455,三本425
文525,二本470,三本440,西城貌似還沒統計完
⑶ 海淀二模491.5能否在高考時考上北京工商大學一本
我來回答你,文科不清楚,理科今年二模一本線為500分,而工商大學如果你服從調劑的話,又報在第一批次第一志願的話,高考分數比一本高上10分就較有把握了,以你孩子的情況,離一本線還差8.5分,在加上差不多10分,還差將近20分,不知你家孩子這會發揮如何,要正常的話,還須調整心態,多考出將近20分還是有希望的,再說海淀會劃一本線比較緊,但不管怎麼樣,你家孩子至少還得提高10分,加油,調整心態,絕對有希望的。
⑷ 2011北京海淀高三二模排名 一本線 二本線 三本線 大家都覺得大概多少啊 我說大家預估下 大概呢 急
當然是一模難。二模一本線大概在480至500,一模一本線可是435啊。看到有人說一模近似高考難度,怎麼可能呢……這話可能對別的區的題目適用,但是對海淀……你見過哪年高考一本線在435了?!
⑸ 北京東城區高三的二模三本控制線是多少分呀
一本線560
二本線510
本科線460
⑹ 大家誰有北京市近5年的考生分數分布表,麻煩大家能給我參考一下
找准兩個定位 【一】找准兩個定位是重點
只有知己知彼,在把握自身高考綜合競爭力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的分析,才能確定自己在全體考生中可能佔有的位置,為比較准確地填報志願提供可靠的依據。
(一)對自身競爭力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定位。
高考競爭力由六大要素構成,但主要表現在高考分數及由分數決定的排序位次上。由於有些地方第一、二批次(即重點批和本科批)是考前猜分填報、考後估分填報,故而只能夠對自身高考競爭力進行預估定位。其依據是:通常來說,在高校招生計劃、考生人數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一所中學、一個區縣、一個地市的考生錄取比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大起大落的情況不是很多。因此根據考生平時在學校的成績水平以及高三下學期的調考、聯考、模擬考(約五次大考,各地有所不同),在區、縣、市所處的位置來推斷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次。首先,看所在中學在全省處在什麼位置,是省重點中學、還是市級重點中學、或是一般中學,所在中學近三年各批次錄取率大體在什麼水平等等。其次,看考生本人在學校全體考生中是什麼位置,是優等生、還是較好生、或是一般生等。上述情況弄清後,考生的位置大體就清楚了。再次,結合高考前猜分、高考後估分的情況,是比平時好,好多少;是比平時差,差多少;再進行六大要素綜合分析,就可加以修正確定了。
1.「猜分填報」定位法。
(1)依據平時成績定位。根據所在學校近3年的錄取數據,結合該校學生的平時成績,估計出本省市招生各科類各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例如:假設某校有高三(理工類)學生……。也就是說,該校平時排名前200名的考生一般可以上一本院校,排名201~480名的考生一般可以上二本院校。排名481~560名的考生一般可以上三本院校;排名561~760名的考生一般可以上高職高專院校。在此基礎上,考生就可以根據所在學校學生的平時成績來估算本省市招生各科類各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即如果本校平時成績……那麼就可以認為本省(市、區)招生第一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為550分;如果本校平時績……,那麼就可以認為本省(市、區)招生第二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為510分;如果本校平時成績……,那麼就可以認為本省(市、區)招生第三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為450分。如果本校平時成績……,那麼就可以認為本省(市、區)招生高職高專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為250分(通常各省市自治區將高職高專的錄取分為兩個批次,不細例舉)。(說明:高考的實際難度與平時考試的難度是否相似、相近等因素不會影響這種估算方法的運用,因為考生的定位是根據考生的考分排序位置推算出來的。)
(2)依據模擬考試定位。
高考前「猜分填報」志願的省市一般都非常重視模擬考試的情況,但由於時間上的原因,第一次模擬考試的情況統計得很詳細,第二次模擬考試的情況有的統計得很詳細,有的就不那麼詳細了(可能僅有本校的情況統計),那就別說第三次了。
通過模擬考試的情況,一般會統計出各區縣的各科類各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參考線,各科類考生成績分布,各學校各科類考生排序位置等等信息資料。因此考生及家長可據此給自己定位。這樣說對於初次參加高考並且沒有掌握什麼志願填報基礎知識的考生和家長有些茫然,下面以北京市為例,具體加以介紹。
① 定位需要哪些資料?A。「一模」或「二模」的區劃各批次的錄取控制分
數線的參考線;全區考生的成績分布(排序位置)。B。各區所編的《普通高考資料匯編》,裡面必須有某區前三年考生高考分數分布表;某區前三年考生高考錄取情況統計表;如果有北京市前三年考生高分數分布表則更好,沒有則參考市編資料。
② 用這些資料就能定位嗎?有些考生和家長可能會想:高考是全市統考,
僅用區里的資料靠譜嗎?能用區里的「小排位」換算成北京市的「大排位」嗎?
的確高考是全市統考統招,用北京市的排序來定位當然更好,「據分填報」的地方不都是這樣嗎!可是,北京市的慣例只有全區模考,而沒有全市模考,那就只有利用區模考的資料啦!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在高校招生計劃、考生人數、教學質量以及高考模式等都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一所中學,尤其是一個區縣的考生錄取比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另外,通過對多年的高考統計數據分析後發現,通過各區的數據換算成市統考的數據,具有較好的參照性。因此,充分利用區里的資料是可以進行定位的,同時也有簡單實用的方法將區里的「小排位」換算成北京市的「大排位」。
③ 如何將「小排位」換算成「大排位」? 現用2009年海淀區的模考資料加以說明。如有幾位理科考生二模成績分別為600分、550分、500分,可以知道他們的區排序位置分別是1014位、2354位、3825位。這時,通過查閱……
再通過查閱……
在此定位的基礎上,再了解與自己考分和排序位置相當的院校近3~5年的錄取情況,……
④ 實行了「新課改」高考也能用嗎?由於2010年北京高考在考試時間、科目設置、各科考試時間長度和各科總分四方面繼續保持不變,而且據了解,高考志願填報的時間和志願設置也可能不變。這樣一來,僅有的變化就是會考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成為錄取的參考依據。根據已實施的天津等地情況看,對高考志願填報的影響微乎其微。至於對專科(高職)的影響大一些,這里從略。
(3)將模考和平時成績結合起來定位。如何將模考和平時成績結合起來定位呢?……
2.「估分填報」定位法。
(1)依據平時成績定位(與上面「猜分填報」同)。
(2)依據模擬考試定位(與上面「猜分填報」同)。
(3)依據高考估分定位。
① 當高考估分與模擬考試的成績以及平時成績相一致時(即大體相同或相近),是比較好辦的,不論是採用依據平時成績定位及依據模擬考試定位都可,只是稍作調整就行。但這樣的情況畢竟不是大多數。
② 當高考估分與模擬考試的成績和平時成績不相一致,即差別較大時,怎麼辦?筆者建議採用……。由於高考後估分填報志願的時間只有三天左右,而這么短的時間不可能會將估分成績從學校到各區、市都統計出來,再加之考生估分的穩定性差,波動性大,少的相差幾分,多的相差幾十分,因而准確性、可靠性都較低,故用來……(高考發揮失常除外)。
(4)除此之外,對各省市招考辦或相關部門所預估的各批次(一般多為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應高度重視,既可將其作為……。因為這個預估分數基本是當地招考辦組織專家根據當年考題的難度系數認真分析並與往年作比較分析,再結合當地重點中學考生估分情況的統計分析後加以綜合得出來的,可信度非常高(或為頗具參考價值)。即便有誤差也不是太大。不過,需要把握的特點是,一般這樣的估分誤差為正值即為高估的偏多。當然,全面分析當年的招生計劃,及考生人數的增減,及當年考生整體競爭力的變化等是必不可少的。
(5)參照自己模擬考試和本次高考成績,為自己確定一個客觀的排位,應本著量力而行的原則選報學校和專業志願。這里提醒估分高的考生,一是切忌好高騖遠,盲目攀比。不要兩眼只盯著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不要只局限於幾所名校,防止因過分強調地點、名校和專業而失去進大學的機會。二要留有餘地。第一志願選擇可以力爭高就,但也要考慮到第一志願不被錄取時,要給自己留一條退路,確保後續志願能夠錄取。同時提醒估分低的考生,一是不要因為估分不高而放棄較高層次的院校志願。例如:估計分數只能上本科二批而把本科一批志願空著不填,一旦分數出來達到了本科一批線,因為沒報本科一批志願而不能被本科一批錄取。即使真的分數只能夠專科,填報了本科一批志願也不妨礙本科二批的錄取以及專科的錄取。二是注意在具體填報時,要把自己估分達到的那個批次作為重點考慮,對較高層次的院校,也無妨心存僥幸,報一個「蹦一蹦」有可能夠得著的,也不是沒有錄取的可能。
而對於考後「據分填報」,就比較容易一些,因為成績已知,錄取控制線已曉,位次排序已定,只要再進行五大要素的綜合分析就可。當然,離完成高考志願填報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二)立足於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定位。
高考志願是考生選擇報考院校和專業時體現出來的志向和意願,其核心是體
現考生對未來所從事職業的選擇。高等學校的培養目標是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輸送各類人才。因此,考生在填報志願時不僅僅只對自身高考競爭力進行定位,還應結合國家未來的經濟建設發展,對人才需求來思考個人的方向定位。要根據社會發展目標和國家重大戰略舉措,選擇自己適合進入的行業,確定自己學習的專業。還可以根據自己中學階段的學科成績和興趣,選擇適合的專業。如理科考生的理綜和外語基礎相對好的,可以選擇工科類中技術性較強的專業;語文、外語基礎相對好的,可以選擇理工科類中的管理類專業。文科考生的數、外較好的,可以選擇文史類的經濟、管理類專業;語、外、文綜較好的,可以選擇文史類的文、史、哲、醫、藝術類專業等。
在「十一·五」規劃中,國家確定的作為加快發展的高技術產業是電子信息製造業 、生物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新材料產業。
那麼,這些高技術產業工程重大專項項目,所涉及的行業與專業,就是我們高考志願填報時的首選及重點。
同時,社會發展越來越多地需要復合型人才,需要綜合素質高的人才,所以考生在考慮填報專業時,應更多的思考自己如何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社會進步的需求,不要只考慮現在而忽略未來,不要只考慮某一層次而不思發展。要充分考慮到未來人才市場的需求,也就是選擇高校專業要有前瞻性,既要考慮當前人才市場的需求,又不能盲目地追熱點。正確分析「冷」與「熱」的辨證關系,不僅要考慮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還要分析未來科學的發展和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從而作出正確合適的選擇。
⑺ 有哪位好心人知道西城區二模重點線報志願,急!!
我西城的。
理科,二模一本530.二本480。
我的回答你滿意嗎?
⑻ 北京高考二模分數線
2010年海淀區「二模」考試高考填報志願參考線
批次
科類
本科一批
本科二批
本科三批
文科
525分
470分
440分
理科
500分
455分
425分
說明:
1、參加海淀區「二模」考試的人數為12558人。
其中:文史類考生為3734人,理工類考生為8824人。
2、區高招辦根據參加「二模」考試的學校近三年高考錄取率和上線率綜合考慮劃定此參考線。
3、本統計總分中包含各類照顧加分。(不包含高校自主選拔、體育特長生和藝術特長生等
加分。)
4、僅供參考。
⑼ 2012海淀一模567,海淀二模586,西城二模600,能上天津大學嗎有多大機會
2012海淀一模分數線本科一批:理科465分;
2012年北京海淀高三二模分數線:理科一批分數線480分
你的二線差在100多分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北京地區理科錄取分數線
北京- 理科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分 錄取批次 錄取線差 ?
2010年 -- 638 584 第一批 90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9年 -- 629 574 第一批 73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8年 -- 639 570 第一批 68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7年 -- 643 588 第一批 57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6年 -- 649 585 第一批 57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天津大學在北京地區理科錄取分數線
北京- 理科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分 錄取批次 錄取線差 ?
2011年 570 644 607 第一批 123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10年 -- 649 615 第一批 121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9年 -- 655 607 第一批 106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8年 -- 650 605 第一批 103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7年 -- 666 625 第一批 94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6年 -- 676 618 第一批 90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5年 -- -- 572 第一批 0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你的二線差高於華北電力大學平均二線差,有些虧分,但專業選擇餘地大
天津大學危險,建議不要抱
北京科技大學也可以
北京科技大學在北京地區理科錄取分數線
北京- 理科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分 錄取批次 錄取線差 ?
2011年 544 653 580 第一批 96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10年 -- 654 594 第一批 100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9年 -- 641 585 第一批 84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8年 -- 655 596 第一批 94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7年 -- 663 608 第一批 77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6年 -- 665 605 第一批 77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2005年 -- -- 528 第一批 0 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⑽ 我是北京考生 一模二模高一本線70-90分 可以報什麼大學、可以去外地、最好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專業
西安交大應該能去吧,哈工大應該也行,畢竟很多北京考生不那麼願意去外地,而且平均分數也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