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哲學專業本科生培養計劃

哲學專業本科生培養計劃

發布時間: 2022-07-01 19:04:09

❶ 介紹一下哲學類專業

北大哲學系創建於1914年,是中國最早的哲學系。九十多年來,已培養8000餘名畢業生,具有世界聲譽的哲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如梁漱溟、胡適、朱自清、湯用彤、馮友蘭、熊十力、顧頡剛等曾在這里求學或執教。北大哲學系,因此被譽為「思想家的搖籃」。
宗教學系成立於1995年,是中國最早的宗教學系。哲學系1982年在國內率先設立本科宗教學專業,宗教學系以此為基礎,積極開拓,目前已是國內外著名的世界及中國各大宗教的研究重鎮。兩系實行聯體運作,合並招生,共同培養。
兩系學科齊全、師資雄厚,教師65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2人,講師3人),科研、教學水平均居國內領先地位,多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教育部最早確認的國家文科人才培養基地,2003年又獲教育部學科評估全國排名第一。兩系擁有8個博士點、8個碩士點以及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擁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和美學四個全國重點學科,並有外國哲學研究所、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兩個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兩系還有掛靠的兩家研究所、九個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編纂中心。
兩系現有在校本科生138人,在讀雙學位112人,在校碩士生173人、博士生127人。近三年本科畢業生有近一半攻讀國內外研究生(本系就有8個碩士專業方向可供畢業生選擇),其餘或去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或去國家機關、新聞出版、企業公司、民主黨派、宗教部門等單位從事行政管理、黨務工作、經濟管理或文化產業開發,就業率連續保持100%。
哲學系、宗教學系從2003年開始實施「加強基礎、淡化專業」的新教學計劃,要求學生能夠系統掌握哲學基本理論和中外哲學的歷史、現狀,具有廣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學生在前三個學期進行基礎訓練,主要包括:哲學導論、高等數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宗教學導論等;第四學期開始分專業方向學習,兩系共有以下三個專業方向。
哲學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有豐富的哲學史知識和較高的哲學思維能力的理論人才以及具有廣博知識背景的復合型人才,主要專業課程:中國哲學專題、西方哲學專題、形而上學、知識論、科學哲學、倫理學導論、美學原理。
哲學專業(科技哲學與邏輯學方向)
該方向培養兼具自然科學和哲學知識背景的綜合型理論人才和科技傳播、科技管理人才,主要專業課程:科學通史、科學哲學、博物學導論、科學傳播導論、科學社會學、邏輯史、邏輯哲學。
宗教學專業
該專業培養宗教學理論人才和宗教事務管理人才,主要課程:宗教哲學、宗教社會學、基督教史、中國宗教史、道教史、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史、中國基督教史、伊斯蘭教史、宗教現狀與宗教事務。

❷ 大學哲學專業畢業生應當具備什麼能力

大學生步入社會後,首先應具備的主體能力素質是什麼?這種主體能力素質主要表現為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

適應能力即指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後在心理、生活、工作環境以及人際交往等方面,能較快地認識、了解和熟悉外部環境,並使主體與客體協調一致的能力素質,它主要包括:

1�心理承受能力。社會與學校相比,生活環境、工作條件、人際關系都有著很大變化,這些變化難免會使那些心存幻想、躊躇滿志的畢業生造成心理反差和強烈沖突,這時,心理的承受能力是第一位的,要克服心理障礙,使自己在心理意識上與外部環境取得認同。

2�獨立生活能力。參加工作後,往往要自己處理衣、食、住、行等全部事務,對獨立生活能力要求較高,這是畢業生無法迴避的一種能力素質訓練。

3�人際交往能力。走上工作崗位後,人際交往能力的發揮是適應環境的關鍵。不善於與人交往,就難以與人溝通,就難免將自己封閉起來,以致帶來諸多煩惱與痛苦。

4�應變能力。畢業生不可能在學校學到工作崗位上所需的全部知識和能力,只有隨時調整自己的知識、能力結構和思想行為方式,才能使自己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要使自己真正成為生活的強者,還需要有創造能力。創造能力素質包括:

1�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工作實際中,善於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這即是實際工作對我們的要求,也是畢業生本人順利成長的基本條件。

2�動手操作能力。這種能力主要表現為具有一定的文字、圖表和計算機操作能力,以理工科畢業生這種能力要求更突出。這也是檢驗一個畢業生創造能力優劣的重要手段。

3�組織管理能力。把工作崗位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信息等要素科學地組織起來並有效地完成所擔負的任務,這種能力不僅領導幹部應具備,畢業生作為高層次的人才也應具備,這是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必備的能力素質。

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兩者是緊密聯系的,適應是為了創造。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是畢業生走向成功和成才之路所必不可少的,因此,當代大學生應注重這兩種主體能力素質的培養。
二、大學生應具備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基礎,心理的健康發展是最基本的人生課題。作為天之驕子的當代大學生,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

1.高度重視培養成就動機"動機+智商=成功"。現在不少大學生缺乏"巔峰體驗",原因是沒有全力以赴去做某些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心理學家麥克里蘭提出"成就需要理論",其要點為:

1)具有高度成就動機的人是可以培養的。有了它,就擁有三種最重要的東西: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

2)具有高度成就動機的人的數量和質量是一個公司最寶貴的資源。

2.將成就動機轉化為現實追求--P.T.戰術所謂人才包括兩種:普通型(P)和特長型(T)。理想的情況是將兩者結合起來,即日常的學習、工作,合乎規范,又在某一兩個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從而建立自己的信譽。信譽是將高成就動機要轉化為現實成功的關鍵。如果你能夠找到自己的特長並創造條件把它發揮出來,你就能夠逐步贏得自信,取得成功。

3.保護你的小環境一份關於大學生教育問題的調查報告指出:人際交往能力和專業成績相比,如果前者不是更加重要的話,至少是同等重要。良好的人際關系包括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主動關心別人的意識。一個孤芳自賞的人不可能成為現實生活中的成功者。大學生應著力培養周圍的良好的人際關系。

4.正確面對現實的自我和挫折感,真正站在頂峰的總是少數人,因此成功感總是相對的。人生難免有很多挫折。面對挫折,必須做到:

①重視自己,接納自己。如果不能接受自己,就不能真正的發展自己。

②要有一個正確的行為模式:集中精力去干你手頭的事並盡力干出最好的結果;當在某個問題上無進展時,要有一種補償能力,開辟新的領域;當你處在下滑階段時,一定要穩住。一個人受挫之後,一定要保持沉著和理智,即"平常心"。因為有競爭就有勝敗,無論如何都要輸得起。

三、大學生就業應具備的能力
一、自我決策能力 自我決策能力是一個人能否獨立思考,果斷處事和獨立完成某項工作的能力。對於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面臨求職擇業,別人的意見和忠告各種各樣,最終要靠自己決定,這就是對自我決策能力的一次檢驗。在未來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個問題以及它們的變化進展都不可能像在學校那樣有老師給你作指導,而必須靠自己迅速作出決定,及時予以處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決策能力對大學生就業是十分重要的。
二、適應社會能力 適應社會和改造社會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現實生活常常不盡如人意,五彩紛呈的現實生活使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眼花繚亂,很不適應。大學畢業生面對現實生活中的消極現象常常產生不安、不滿的情緒,而常常以改造社會為已任的大學生卻忽視了適應社會這個前提。人類文明總是在繼承與創新的矛盾運動中發展的。適應社會,正是為了擔當社會賦予我們的職責和使命。適者生存,生存正是為了發展。對社會、對環境的適應,是主動的、積極的適應,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對困難的反映,更不是對消極現象的認同,大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走向社會後才能盡可能地縮短自己的適應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三、實踐操作能力 實踐操作能力是人們知識轉化為物質力量的憑藉,是專業工作者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教學、科研、生產第一線,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其作用的發揮。比如,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豐富的知識還是不夠的,還要有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能力。因此,大學生應注意克服只注重理論學習,而輕視實踐操作的傾向。一個大學畢業生如果在實踐操作上有過硬的本領,一定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仍以教師這個職業為例,許多用人學校在挑選畢業生時,往往注重的是畢業生的試講能力和試講效果,而不只是他們的專業考試成績。
四、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是指運用語言闡明自己的觀點、意見或抒發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一個人要想讓別人了解你,重視你,更好地發揮你自己的才能,其前提就是要有表現自己的能力。要准確表現自己,就離不開出色的表達能力。不僅在參加工作走向社會後,會立即強烈地意識到這一點,而且,在求職擇業的時候就會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寫求職信、自薦信、個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員提問,接受用人單位的面試等,第一個環節都需要較強的表達能力。
五、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實際上就是與他人相處的能力。社會上的人際關系遠不如學校中的同學、師生關系那麼簡單。大學生步入社會後,要與各種各樣的人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能否正確、有效地處理、協調好工作生活中人與人的各種關系,不僅影響一個人對環境的適應狀況,而且影響著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業的成就。因此,大學生自覺地培養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六、組織管理能力 雖然不是每個大學畢業生都會從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每個從業者都會不同程度地需要組織管理才能,現代社會職業表明,不僅領導幹部、管理人員應當具備組織管理才能,其它專業人員也應當具備。隨著時代的發展,純「書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近年來,許多用人單位在挑選錄用大學畢業生時,在同等條件下,往往會優先考慮那些曾擔任過學生幹部,具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畢業生,這正反映了時代的客觀要求。以上主要是從普遍性這個角度來談大學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此外,大學畢業生如能掌握一技之長,就更能增加順利就業。

❸ 本科哲學專業的專業課有哪些

中國哲學、古代西方哲學、近代西方哲學、歐陸哲學、分析哲學、審美哲學、道家、佛教、還有四門馬原、馬哲原著選讀。這是必修的,當然還有很多選修課。

以上是某知名大學哲學系的課程。

❹ 大學里的哲學專業學些什麼課程

哲學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有:

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科學技術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人類學、心理學、管理哲學、中國現代哲學、現代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選讀、中外哲學原著導讀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實習、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等。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高校哲學專業在課程建設上致力於強化基礎、注重經典、拓寬領域、不斷創新,已形成一個內容豐富、層次分明的課程體系。

(4)哲學專業本科生培養計劃擴展閱讀:

哲學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比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的理論和歷史;

2、具有一定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的相關知識;

3、掌握哲學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學方法和相應的社會調查能力;

4、了解國內外哲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了解國內外最重大的實踐問題和發展動態;

6、具有分析和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初步能力。

哲學分支有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心理學、科學技術哲學等。其按其詞源有愛智慧之意。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

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哲學是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❺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專業培養目標是什麼

本專業創辦於1956年,是全國歷史較長的哲學專業之一。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扎實的哲學專業基礎知識、較強的理論思維能力和能夠運用哲學思維認識、分析理論及現實問題的能力,良好的人文基礎和自然科學素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寬廣的國際視野,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有進一步培養潛質的哲學專業人才,以及良好的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能力,善於合作的團隊意識和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適合於從事黨政、教育、傳媒及企事業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就業及深造前景
畢業生適合於從事黨政、教育、新聞出版及企事業管理等單位工作。本專業近兩年就業率達85%左右;其中2018年深造率接近50%以上。有多名學生考上了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著名學府和科研單位。
主要課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邏輯學導論、倫理學、美學、科學技術哲學、宗教學導論、中國少數民族哲學思想史等。
本專業文理兼招,學制4年,合格畢業生授予哲學學士學位。

❻ 給我一份哲學系的課程表

這是南京大學哲學系的本科生培養方案:
http://philo.nju.e.cn/Read.aspx?id=463

這是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哲學、宗教學專業本科生的教學計劃:
http://www.jwc.fudan.e.cn/UploadFile//2008061501204146.xls
http://www.jwc.fudan.e.cn/UploadFile//2008070409420093.xls

這里還有一份復旦哲學學院2007----2008學年第二學期課程表:
http://philosophy.fudan.e.cn/show.aspx?id=101&cid=170

哲學系的專業必修課樓上的已經都列出來了(還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選修課的范圍就廣了,哲學下八個二級學科都有涉及,
可以分成原著研讀類、專題研究類、尖端領域導論類、哲學交叉學科類等。

要自學的話首先還是把必修課(主要就是哲學史)的功底打好。

文科自學選教材要謹慎,一定要選取名校的教師和著名出版社的書。
哲學導論推薦:王德峰、孫正聿、R.索羅門等
中國哲學史推薦:郭齊勇、勞思光、馮友蘭、韋政通等
西方哲學史推薦:趙敦華、劉放桐、斯通普夫、梯利等
(都可以上當當等網上書店搜索)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國內沒有太理想的,有興趣可以參看我的回答:
http://..com/question/33263953.html

學分制,加上文科高低年級拉不開差距,混在一起上課很常見,
只要注意哲學史上時間靠後的理論就放在後面學,就可以了。

這里不方便很詳細地介紹,還有問題可以深入交流。

❼ 普通本科的「哲學」主要教學內容有哪些

哲學要學什麼我就不知道了...
不過每個學科公共課都不會離開馬克思主義基礎,其中有哲學...
應該學的東西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另外還有歷史上各哲學學派的思想等等,比較郁悶的課...
直接這么說,哲學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人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你自己衡量下你會不會瘋,事實上肯定有人能學進去而且很感興趣...
我不是學哲學的,我的結實就是"我爸媽生我來,死了燒成灰去..."當然哲學不會這么簡單...

❽ 哲學專業有哪些

哲學類專業包括哲學類、哲學、邏輯學、倫理學、宗教學。

專業名稱 專業代碼
哲學類 10100
哲學 10101
邏輯學 10102
宗教學 10103
倫理學 10104


哲學類專業介紹

一.哲學專業

主要課程: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科學技術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心理學、中外哲學原著導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導讀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實習、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學年:4年

授予學位:哲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質的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企業等部門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歷史,以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基礎知識,受到中西方哲學的基本理論和發展線索的系統教育,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業務能力的訓練。

二.邏輯學專業

該專業是我國高校中成立的第一個同類本科專業。該專業的培養計劃突出邏輯學與科技哲學的結合與融通,以造就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該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本專業知識並兼通其它專業知識的邏輯學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邏輯學專業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扎實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基礎知識,有較強的理論思維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科研能力和表達能力。

該專業的基礎課程有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哲學、中國哲學、邏輯學導論、科學哲學導論、倫理學導論、宗教學導論、美學導論、數理邏輯、哲學邏輯、西方邏輯史、中國邏輯史科學通史、科學社會學、科學方法論等。

三.宗教學專業

宗教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宗教現象及其歷史演變的綜合性學科。它研究各大宗教的歷史與理論,研究人類宗教的起源、宗教與人類其他精神活動的關系、宗教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宗教與政治的關系等方面的基本問題。為適應社會對復合型宗教學人才的需要,宗教學專業的課程設置既重視專業基礎,也注重宗教學與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在專業培養方面具有國際化程度高的優勢。

主要專業課程:宗教學概論、宗教哲學、宗教社會學、西方哲學、中國哲學、佛教哲學、佛教史、佛教原著選讀、基督教哲學、基督教史、基督教原著選讀、道教史、道教原著選讀、儒教的理論與歷史、猶太教的理論與歷史、宗教倫理學、宗教心理學、宗教法規與宗教政策等。另外,每學期開設專題講座,由國內外知名學者主講。

❾ 本科哲學的課程安排

雖然同為哲學課程,但各學校的具體安排均有所不同。以下提供兩所高校的相關資料,可供參考:1、復旦大學哲學系運用「結構—功能」的方法對哲學專業本科生的課程體系進行綜合性的改革,開設下列課程: 第一類是「基礎理論課」,包括: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邏輯學概論;心理學概論;宗教學概論;倫理學概論;美學概論;科技革命與社會發展。 第二類是「理論歷史課」,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東方思想文化史;西方思想文化史;西方馬克思主義。 第三類是「交叉課」,包括:歷史哲學;文化哲學;政治哲學;法哲學;經濟哲學;社會哲學;科學哲學;管理哲學。 第四類是「專題課」,包括:認識論研究;形而上學研究;康德哲學;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學思想研究;現代化理論研究;當代新儒學研究;應用倫理學研究。 第五類是「技能課」,包括:英語口語;電腦操作與應用;決策與管理;口才與表達;公關與禮儀;涉外秘書。 在以上這些課程中,第一、二類為理論哲學課,目的是使本科生具有哲學方面的基礎知識;第三類為應用哲學課,即拓展本科生的知識面,為其今後從事其他學科的研究創造條件;第四類為提高課,是為本科生今後向研究生方向發展做准備的;第五類為能力課,是為本科生走向社會做准備的。在上述本科生的課程體系中,第一、二類課程是必修課,第三、四、五類課程是選修課。2、北京大學哲學系主要專業課程設置:哲學專業 宗教學專業 科技哲學與邏輯學方向 哲學導論宗教學導論科學通史中國哲學史宗教哲學科學哲學西方哲學史中國宗教史博物學導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宗教社會學科學傳播導論形而上學基督教史科學社會學美學原理道教史邏輯史科學哲學印度佛教史邏輯哲學倫理學導論中國佛教史知識論伊斯蘭教史現代邏輯基礎宗教現狀與宗教管理

熱點內容
大學生返鄭 發布:2025-07-22 20:44:22 瀏覽:29
大學生活隨筆 發布:2025-07-22 20:41:23 瀏覽:869
死神大學生 發布:2025-07-22 20:36:07 瀏覽:952
大學生校外活動 發布:2025-07-22 20:29:27 瀏覽:782
大學生提車 發布:2025-07-22 20:18:40 瀏覽:845
英國大學市場營銷專業排名 發布:2025-07-22 20:05:55 瀏覽:810
毆打大學老師 發布:2025-07-22 20:05:35 瀏覽:911
南方醫科大學博士報名 發布:2025-07-22 19:55:23 瀏覽:837
深圳招大學老師 發布:2025-07-22 19:54:30 瀏覽:768
浙江大學吳建華教授人品評價 發布:2025-07-22 19:48:31 瀏覽:295